首页 > 文章中心 > 石室圣心

石室圣心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石室圣心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石室圣心范文第1篇

关键词:圣心大教堂 石室 哥特式 建筑艺术

闻名东南亚的圣心大教堂位于广州市区一德路,因教堂的奠基日为天主教圣心瞻礼节,故而称“天主教圣心堂”。教堂完全用花岗岩石砌造,广州百姓也称之为“石室”。此教堂是第二次之后,法国人在清政府两广总督府旧址上设计建造的,历时25年(1863年――1888年),至今已近150年历史。

圣心大教堂东西宽35米,南北深78.69米,由地面到塔尖高58.5米,建筑面积共2754平方米,是中国最大的石结构天主教堂建筑。圣心大教堂作为典型的哥特式天主教堂,其建筑艺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正立面:透视门、玫瑰窗与尖塔

圣心大教堂正面是典型的左右三段式和上下三段式格局,基座有三个尖形拱门,中间的最大,左右对称,门洞内凹,层层叠叠的尖券门极富层次感,具有强烈的透视效果。门楣上有花形的石雕图案,虽然比较简单,但与教堂整体的简洁立面十分协调。中层中间有一个直径近7米的巨大石雕镂空圆形玫瑰花窗,构图优美而巧妙。顶层的中间是中央大厅的山墙,三角形,内嵌圆形小窗,尖顶上有十字架。山墙的左右两侧为钟楼,两座钟楼上分别耸立着一座典型的哥特式尖顶,把人们的目光向天空无限延伸,它反映着信徒对上帝、对天堂的追求与向往。向上,追求崇高,向往天国,向往上帝之光,这正是哥特式建筑的艺术魅力所在。 2、象征性形制:拉丁十字形平面

“十字架”原是古代的一种极其残酷的刑具,当年耶稣为救赎人类就曾受这种刑具的刑罚,“十字架”因此而成为基督的标记,具有神圣的含义。教堂的入口和圣坛分居拉丁十字长轴的两端,信徒们在中厅或侧廊里集中后,自然就面对着圣坛,以崇敬无比的心情瞻仰圣坛上的圣像,观看教士们在祭坛前举行神圣的仪式,因此这种建筑形制同处理宗教活动是相适应的。

基于以上原因,西方的天主教会一直把拉丁十字式当作最正统的教堂形制。圣心大教堂的平面也采用了这种拉丁十字形,但两翼突出很少,这是法国教堂常见的平面形制,与英国等国教堂平面的两翼突出很长有显著区别。

3、神秘而轻巧的飞升感:尖券与拱肋

与其它典型的哥特式教堂内部一样,圣心大教堂的中殿与侧殿之间各由一排整齐的方柱隔开,每两个方柱之间形成一道尖形拱门。方柱柱墩的四面贴着一圈3/4圆柱,形成了集束柱,简化了的科林斯柱头散射出尖形骨架券以集结承托穹窿顶。这些支撑拱顶重量、彼此之间相互交叉的结构,称为拱肋,拱肋汇聚在交叉拱顶的最高点――拱顶石上面,呈现一种向上升腾的动势。看上去好像整个结构都从地下生长出来,细长而挺拔的枝干向上垂直发散,一直延伸到近三十米的拱顶。又因为教堂几乎没有墙壁,而是被美丽的彩色玻璃窗所取代,墙壁的阻隔和厚重感也就不存在了,于是就产生了一种神秘而轻巧的飞升感。这种使用骨架券承重的尖顶交叉拱顶是哥特式建筑最光辉的成就之一。

4、独特的力学系统:飞扶壁与扶垛

圣心大教堂中殿外墙上还有一种特殊的构造,就是飞扶壁和扶垛。这两者在支撑哥特式建筑的结构上非常重要。飞扶壁是盖在拱顶的支撑物,通常会从中央殿堂的尖顶拱顶下连接到侧殿的屋檐上,它的作用在于承接尖顶交叉拱顶所产生的侧推力,并且将这种侧推力传导到地面另一个坚固的支撑物――“扶垛”上,最后导向地下。由此,侧廊的拱顶不必负担中厅拱顶的侧推力,可以大大降低高度,使中厅可以开很大的侧高窗,更使得哥特式教堂中空心的墙壁与美伦美奂的巨大彩色玻璃窗成为可能。

5、天堂之光:彩色玻璃窗

哥特式教堂几乎没有墙面,取而代之的是大片的彩绘玻璃,因此,光线就成了哥特式教堂的灵魂。圣心大教堂初建时安装的是专门从法国运来的760多平方米的七彩玻璃,然而经过百年历史的涤荡,当初那些绚丽的彩色玻璃大部分遭到损毁。现在我们看到的是2004年至2007年全面维修该教堂时,从菲律宾定制的彩绘玻璃。圣心大教堂彩绘玻璃窗的内容为常见的《圣经》新约故事,有圣母领报、基督诞生、基督受难等,这些彩绘同时也是“不识字的人的圣经”。进入教堂,看到阳光从彩色玻璃中穿过,形成了绚丽奇幻的光线效果,圣洁、安祥、神秘又肃穆,耳边响起柔美的圣歌,浓烈的宗教氛围令人恍若置身上帝之所。

结语:广州圣心大教堂是国内乃至亚洲现存极宏伟、极具有特色的哥特式教堂建筑,具有极高的文化和艺术价值,在中西建筑交流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参考文献

1. 吴庆洲《中国最大的哥特式石构教堂――石室》,载于《建筑学报》2001年第8期

2.陈泽泓《岭南建筑志》,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9月版

3.罗丹《法国大教堂》,啸声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9月版

石室圣心范文第2篇

生活的主角始终是人,好的设计可以引领人们更加和谐地融入每一天的生活。

——ELISA CAVANI

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因为欧洲的经济紧缩,旧物再设计成为旧物再利用设计史上的一个重要的时间,著名的法国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就是在这一思潮影响下设计建造的。从此之后,旧物再设计成为了设计的潮流并在世界范围内影响至今。建立于意大利的博洛尼亚的MANOTECA实验室是一间坐落在公园中的实验室,其中只进行一项实验,就是将各种旧物重新组装成样式独特且功能完备的“新”玩意儿,让人眼前一亮。

物品用久之后难免有所损耗,就算精心呵护也难以回到最完美的状态,大多数逃不过被抛弃的结局。但MANOTECA实验室却改变了这些物品的命运,给它们焕然一新的“生命”。设计师ELISA CAVANI将人们丢弃的物品重新组合设计,将它们变成了与原来功能截然不同的物品,时光的打磨意外地为这些物品增添了不少风韵。旧物再设计完美地体现着创造与传统同在的画面,所有新的创造也演绎着它们的过去,所有新的东西都是过去的一种延展,蕴含着岁月的质感。这些旧物经过设计师亲手改造,创造出了更多的新事物,为生活添加了独一无二的色彩。

在ELISA看来掉色、脱漆、锈迹,甚至是坏损都是时间赋予物品的财富,她坦然地接受着时间赐予物品的一切。不仅如此,ELISA还继承了意大利精湛的手工技艺,每一件作品都是经由纯手工制作的。设计师认为用自己的双手拼凑每个部件是对旧时光的尊重,即使要重新涂色也只会选择一些纯天然的涂料。

每件物品都承载着它主人的一段过往,并希望拥有者们能有始有终地保管他们的每一件物品,但是在这个物质极度丰富的时代新旧快速交替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也许是ELISA的一厢情愿或是严重的恋旧情结才使她有了这般的艺术理想,也正是这种“固执”的理想让她能够发现每一件废弃物身上的美妙之处。

DESIGN:你如何定义成功的设计?在设计中你最注重哪些元素?

MANOTECA:直观造型是设计师的“第一语言”,我认为通俗易懂、能让人们直观了解设计师意图的作品是成功的。我在设计时最注重的元素是“关联”,由于我们设计目的的特殊性,我们经常要利用一些毫无交集的废弃物,这也练就了我极强的组装能力,将不同的废弃物组装在一起,就像把许多零碎无序的片段编成一段完整的故事一样,这是我的拿手好戏。我在设计时尽量保证每一件废弃物的原貌,因为每一个洞孔、每一道划痕都是岁月与生活赋予它的宝贵记忆。

DESIGN:你通常从何处汲取灵感?如何定义自己的设计风格?

MANOTECA:我的灵感来自我的想象,来自我对世界、人和事物的感受,任何事情都可能是我灵感的开端,我的作品就是我情绪的表达和心情的流露。

我不知道该如何去定义自己的设计风格,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我都不知道如何去定义自己,我认为“风格”就像一间牢笼,而我正竭尽全力地摆脱它的束缚,我认为一旦将自己定调便失去了创新的动力和自由发挥的空间,我喜欢无拘无束地发挥自己的灵感。

DESIGN:你对哪些废弃物材料进行过再设计。期间遇到过怎样的困难?

MANOTECA:真正的苦难是在面对众多材料时枯竭的灵感,因为我们使用的材料都是些废弃物,废弃物是不起眼的,若想要将它们组成一件完美的装置,必须有一个奇妙想法的支撑,这锻炼了我们对废弃物的再次审美。

我从生活中的各个角落寻找所需的材料,“OLMO”的前身是位退休木匠的“替补队员”,“LA NUIT DE NOEL”中的树干是我在一个黑暗的阁楼角落里发现的,“INDOOR”中的那两扇门板是在被扔讲焚烧炉前被我发现的,我不在乎它们的材料质地有多名贵或者普通,我只在乎它们身上发生过的故事。

DESIGN:你如何看待“传统设计”和“前卫设计”?

MANOTECA:传统与前卫两者都是我的喜好,正如我设计中所表现的,我用旧时淘汰的装置作为材料,并以前卫的艺术手法组装改造。世界就是由不同的观点组成的,若凡事统一,便失去了生活的乐趣,我们应该在尊重过去的同时展望未来,这才能设计出更动人的作品。

DESIGN:你怎样理解“设计改变生活”?

MANOTECA:我认为并不是依靠设计品本身去改变人们的日常生活。生活的主角始终是人,好的设计可以引领人们更加和谐地融入每一天的生活。设计是可以充满回忆、充满人性的,这样是我始终追求表达的。

所有新的东西部是过去的一种延展,蕴含着岁月质感。

——ELISA CAVANI

IL FAUSTO

IL FAUSTO是一辆钢制的儿童三轮车,经过焊接改装,设计师将它变成了一个可移动的台灯和书架,它拥有一根5米长的电线,可以在家中的任何地方陪你阅读。设计师特意在加装的部件上做出了斑驳的锈迹,好让书架、台灯和三轮车看起来像天生就在一起的装置。

L’EGO

L’EGO是一面安置在废铁架上的镜子,使用者可以使用铁架上的卡口,根据需求调整镜子的角度和高度,L’EGO的灵感来自于ELISA的一位画家朋友的画板和画架,在铁架的下方还装有三脚滑轮,可以轻松地将它移至需要的位置。

CONVIVIO

CONVIVIO是一个岛式厨房,由多块废弃的木板制成,它有一张宽阔的桌面和可以存放餐具的抽屉和内阁,可以同时坐下四个人,一盏瓷质的吊灯通过金属水管挂在桌面的正上方,质朴至极却又功能丰富。

OLMO

OLMO是一个功能齐全的厨房台,它由一张老式的木匠板凳改造而成,并添加了水槽和小收纳盒,部分配件被新刷上了油漆。新漆与旧漆,崭新的水槽和斑驳的木板都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反差。

LA NUIT DE NOEL

LA NUIT DE NOEL是一盏落地灯,橄榄树干是在阁楼的黑暗角落中被设计师发现的,并被变成了灯架,灯泡的电线蜿蜒曲折地穿过树干,底座是一个空的铁盒子,设计师将铁盒中注满了水以确保整体的平衡和稳定。

石室圣心范文第3篇

燕子是候鸟,春天飞回旧巢栖息,它的轻盈体态和喃喃燕语,为人们增添了不少生活乐趣。唐代诗人李白有诗赞道:“双燕复双飞,双飞令人羡。”南宋的《燕子》诗云:“燕子营巢得所依,衔泥辛苦傍人飞……不恋雕梁万里归。”南宋诗人陆游也写过一首《燕》:“……争梁谇语惊幽梦,掠地斜飞避画帘。雏食得虫应自喜,巢泥经雨更频添……”诗人通过诗句,把燕子的生活习性刻画得生动传神。

喜鹊喳喳报喜,被人视为吉祥鸟。我国民间还有个传说,每年七月七日,喜鹊相连成桥,让织女、牛郎得以渡河相会,因而它成为喜庆吉祥的象征。宋代文人欧阳修《野鹊》诗赞道:“鲜鲜毛羽耀朝辉,红粉墙头绿树枝。日暖风轻言语软,应将喜报主人知。”直到如今,人们还总是翘首企盼喜鹊飞临檐下,歌兆喜讯的到来。

杜鹃又称“子规”。相传,蜀国国王杜宇在失国身亡后,化为杜鹃,因而杜鹃常被视为凄凉之鸟。李白的“又闻子规啼夜月”,杜甫的“子规夜啼山竹裂”,张泌的“等是有家归不得,杜鹃休向耳边啼”都是咏杜鹃的名句。杜鹃喜食毛虫、白蚁等,是益鸟,而且它是候鸟。南宋诗人陆游在《鸟啼》中写道:“二月闻子规,春耕不可迟。”诗人把杜鹃的啼声作为报春的信号,向人们昭示春的信息。春天的早晨,一声声清脆的鸟声是大自然美妙的乐曲。

鸥随潮往来,逐浪轻飞,与湖、海、人亲近,颇得人们喜爱,唐人刘长卿《弄白鸥歌》直抒爱鸟之情:“……归客正夷犹,爱此沧江闲白鸥。”宋代黄庭坚有“江南野水碧于天,中有白鸥闲似我”之咏。在杜甫笔下,白鸥何等自由快乐:“江浦客鸥状,无他亦自然,却思翻玉羽,随意点春苗。”

黄莺是百鸟中的歌手。诗人无不把它与春天联系在一起,杜牧的“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徐元杰的“花开红树乱莺啼”都是咏黄莺的名句。而唐代金昌绪在《春怨》诗中云“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则是借咏黄莺,抒发思念亲人之情,构思可谓巧妙。

与黄莺歌喉可相媲美的画眉,它的声调清脆,歌声悦耳,容易让人联想起“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的诗句。歌吟画眉的诗,大概数宋代欧阳修《画眉鸟》写得最动人:“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通过描写画眉在鸟笼啼叫声音不同,道出画眉向往自由广阔的大自然。

石室圣心范文第4篇

关键词:师范生;生态试讲;教研素质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107(2014)04-0064-03

教研素质是“教育教学研究素质”的简称,是教师专业素质之一。在师范生成为教师之前的师范教育阶段发展教研素质,有利于其在职后遇到教育教学问题时从容面对、恰当解决。而在师范生教育见习与实习之前的试讲活动中提升其教育教学研究能力是发展师范生教研素质的新途径。

基于生态学习观的生态试讲模式定位于在教研环境中构建“教研共同体”,使师范生在共同体的生态互动中树立一定的教研意识,增长教研知识,提升教研能力,最终实现教研共同体共荣共生。对师范生进行生态试讲的训练,既体现了师范生培养的特殊要求,也是开展教师职前教育、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必然要求。

一、生态试讲模式提升师范生教研素质的理念变革

生态试讲模式以生态学习为理论基础,是基于教师专业素养的一种智慧教育,其发展目标是培养研究型的准教师。不同于纯粹的试讲活动,在师范生中开展生态试讲关键在于以下的理念变革。

(一)激发研究动机:从无意识到下意识

发展师范生教研素质的前提是要树立一定的教研意识,即师范生要形成教育教学的理念,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关于教育教学研究内涵的认识[1]。首先,教师的劳动具有创造性的特点,教师只有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研究才能有所创造。其次,斯腾豪斯“教师即研究者”的提出,倡导研究型教师的广泛培养。再次,新课改要求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只有教师具备了研究素质,才可以教育出具有探究能力的学生。因此,师范生必须更新观念,正确认识教育教学研究的真正内涵,对教研活动产生内在倾向,由“无意识”走向“下意识”。

(二)转变试讲形式:从外铄到自主

传统的师范生试讲活动主要以指导教师的培训等外铄式发展为主,这种被动的发展形式对师范生进行自主学习以及自我创造力的塑造关注较少,师徒制的发展模式也满足不了师范生进行自我探索的需求。而自主学习则强调师范生在试讲过程中对所要试讲的内容进行预先的计划,对自己的试讲活动进行自我监控与反馈,并修正、完善试讲内容。由试讲“他律式”控制到“自律式”控制就发展师范生教研素质来说,一方面师范生可以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形成一系列独特的学习策略,提高在试讲中研究的质量,另一方面,自主学习是发展师范生教研素质的需要,这种独立的、个别化的学习方式可以使师范生即使日后缺乏一定的外部指导,也有能力自己掌握、更新知识。

(三)创设试讲生态:从“纸上谈兵”到“身临其境”

师范生的试讲训练本身具有持续时间短、缺乏技术指导等劣势,试讲最终局限于纸上谈兵。可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为即将在试讲活动中发展教研素质的师范生创设试讲的生态环境,即试讲活动的“学习情境”。这里的学习情境并不是指具体的学习场所,而是在试讲过程所发生的实践网络与系统。在试讲中进行研究素质的培养,不能脱离真实的文化情境。也就是说,师范生要在一种研究的氛围中进行试讲,这种氛围即教研的生态文化环境。

(四)构建研究共同体:从“孤军奋战”到“同舟共济”

人类学家莱芙与温格尔首次提出了“实践共同体”这一术语,指一个有共同追求目标、信仰和理解,并为实现目标不断进行实践活动的群体。而我们要构建的研究共同体属于实践共同体的范畴,师范生在试讲活动中围绕着不断出现的问题,通过个体与共同体内其他成员的研究与交往,进行教研经验的积累与传递,形成共同体独特的文化。师范生从原来的教研新手这个角色,通过在试讲中与研究共同体内成员的互动,逐渐从共同体的边缘向中心过渡,教研经验也越来越丰富。也就是说,师范生在试讲中进行研究能力的训练不仅是一种个别的、自主性的学习过程,而且是一种群体的、协作的研究过程[2]。

(五)开发学习资源:从知识接受到文化创造

传统的师范教育以师范生的知识接受为主要方式,忽略了教育教学实践训练、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师范生个人感悟与收获的升华以及师范生自身的创造力。因此,在试讲中不单单要使师范生将知识内化,还要不断地开发新知识、新成果。多样的学习资源可以使师范生对所研究的内容有更加清晰透彻的了解,在更加广阔的视界中增加学习与研究的机会,从而发掘师范生在教育教学问题上的研究潜能,努力构建自身教研的新理念。

(六)凝练研究机智:从技能培养到素质发展

对师范生进行生态试讲训练目的在于发展其教研素质。在不断发展的学生、不断改革的课程与教学以及不断提升的教师专业素质等种种考验面前,教师的研究素养渐渐成为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长的标准之一。可以看到,以往师范院校以教师教学技能培养为主的方式忽略了师范生的全面发展和教师专业素质的整体提升。因此,对师范生的培养方式要由“技能提升”转变为“教师专业素质全面发展”,从技能本位最终走向素质本位,使师范生在不断变化的教育情境中具备随机应变的能力。

二、生态试讲模式:师范生教研素质提升的途径

(一)理念更新:多元构建发展社群与网络

以生态试讲模式发展师范生的教研素质首先在于发展理念的更新,这需要师范院校、师范生、研究生等发展社群与网络的共同努力,并在教育见习与实习中检验教研素质发展的质量。

1.以师范院校为主导提升师范生的教研素质。要真正发展师范生的教研素质,师范院校要自觉实现从知识传输到文化创造、从技能培养到素质发展的理念,必须建立起相应的发展规划和教学标准。从教师专业素质发展的角度来考虑,发展师范生教研素质的教育应在与国际视野接轨的同时,考虑到本校师范生的实际情况。比如说,师范院校对师范生教育实践的路线为先在校内进行试讲,再驻校进行教育见习与实习,那么据此我们可以相应地规划出“试讲―见习―试讲―实习”的发展路线。根据发展路线,师范院校应增设研究方法类、案例教学类课程,请优秀中小学教师与管理者在师范院校开设教研论坛等方式增强师范生的教研意识、开阔师范生的教研视野。通过课程设置与教研论坛的学习,师范生以小组的形式尝试教研,师范院校对师范生的尝试进行评估与反馈,从而提高师范院校对发展师范生教研素质的重视程度,提高师范生进行教研的积极性。

2.依靠师范生主体践行生态试讲的发展理念。作为未来的优秀教师,师范生应该意识到教研素质是教师专业素质中最重要的成分之一,也是教师进行创造性的教学以及践行新课改新理念的必备素质。进行生态试讲是发展师范生教研素质的新途径,师范生应树立责任意识,为实现自身专业素质的发展切实主动践行生态试讲,在践行过程中实现自我的长远发展。

3.借助“研究生―师范生”传帮带网络保障试讲实施。生态试讲虽主张师范生自主学习发展教研素质,但也离不开教师的指导。由于师范生数量多,教师并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个别指导,因此,师范院校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研究生与师范生应进行自然联合,构建“研究生―师范生”传帮带网络,一名研究生带4到6名师范生构成教研共同体,对其试讲活动进行个案跟踪,这样既克服了教师难以与师范生进行个别指导的劣势,又可以使研究生与师范生共同发展,保障了试讲的质量。

4.通过教育见习实习检验师范生教研素质的发展

质量。对师范生在持续数月的试讲活动中教研素质是否得到发展的实践检验,可以在试讲后的教育见习与实习环节实现。通过对师范生在见习与实习过程中教材理解、教材处理、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师功底与教学效果等客观指标的把握,以及师范生写的教学案例、教学反思等主观材料的分析来检验其教研素质是否得到了发展,并以此为依据有针对性地继续发展。

(二)方式创新:生态试讲模式

在师范生试讲活动中构建“教研共同体”,发挥师范生主体作用,并注重共同体内各成员相互协作与交往,培育适宜教研素质发展的文化环境与模式。经过对师范生试讲活动的个案跟踪,笔者提出生态试讲模式,并将其过程总结为“观摩―借鉴―演练―开发―反思―共生”六个阶段。

1.观摩:观教学实录,析教法学法。活动于“教研共同体”内的师范生要在试讲的准备阶段对优秀教师的教学实录进行组织化的观摩,即带着一定的目的与计划进行观摩,在观摩过程中专注于特定的角度,并在观摩后进行有组织的讨论分析[3]。而在生态试讲模式的观摩阶段,要求师范生思考与分析教学实录(包括讲课、说课及教学片段)中教师对问题的设置、教材处理、教法学法等方面的研究。

2.借鉴:访教学名师,取教研真经。在试讲前对一线的教学名师与优秀管理者进行访谈,包括教研意向、教研知识与教研能力三个维度的详细叙述,以及教研活动“三阶段(准备、展示、总结)七环节(选课、学课、备课、说课、讲课、议课、结课)”的具体做法[4],以期使师范生继承与批判地吸收名师在教学实践中有关教研的一切有益的经验,作为师范生在试讲中发展教研素质的借鉴。

3.演练:借微格试讲,拟教研实景。“教研共同体”内的4―6名师范生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在共同体内部进行微格试讲,即以少数师范生为对象尝试进行小型的课堂教学,并将师范生的微格试讲过程用视频的形式记录下来,试讲后进行再研究。首先,共同体内的师范生与指导师范生的研究生在观看了每位成员试讲的视频后,选定试讲中的某些教学行为作为重点研究的问题。其次,共同体与研究生一起观看视频,分析自己的试讲行为,思考自己的行为是否恰当,商榷出改进的方法。再次,通过对试讲行为的研究,进行新一轮的微格试讲,再分析出现的问题与改进的方法。微格试讲可以使师范生清晰地看到自己的教学行为,为其进行教育教学研究提供了具体的内容,增强了教研的针对性。

4.开发:寻学习资源,度试讲高原期。师范生在经历了对同一教学内容反复几次的微格试讲后,一般会出现进步暂时停顿的现象,我们称之为“试讲高原期”。此时教研共同体内师范生的教研素质已经形成,并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可是要继续发展教研素质可能需要改变原有的教学方法与设计,代之以更适合学生学习的新方法。困惑就在师范生中产生了:如何才能使我的教学设计更贴近生活?如何设置问题才可以引起学生更大的学习兴趣?哪些典型的练习可以让学生掌握这个性质?这一系列的问题都需要师范生去研究。于是,开发学习资源就成了进行教研的一个关键阶段。多样的学习资源可以使师范生对所研究的内容有更透彻的了解与更多的发现。尤其要指出的是,信息技术作为师范生进行教研的有效资源,可以获取更丰富的教学材料[5],也可通过视频公开课、课例片段等获取参考性资源。

5.反思:撰案例日志,炼教研机智。通过反思来提升试讲质量是发展师范生教研素质的重要阶段。对试讲的反思归根结底是“教学理解与教学实践的对话,是教学现实与教学理想的沟通”[6]。在反思阶段,最重要的就是师范生对试讲活动的观察与分析。通过观察自己试讲的视频以及其他成员的试讲实践,用批判的眼光进行分析。师范生可以通过撰写反思性的教学案例与日志,分析试讲中的指导理念是什么,行为是否与预期的效果一致,并把每次试讲过程中的感悟、收获、出现的问题与改进方法详细分析,弄清楚试讲中出现问题的实质是什么,并探究用以修正试讲的新方案,并在新一轮的试讲中积极验证。要发展教研素质,没有规则可循,师范生只有脚踏实地,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不断实践、不断反思,通过这种智慧与倾心的关注,激发师范生在试讲活动中形成个体独特的教育教学理念、凝练教研机智[7]。

6.共生:构教研文化,达共荣共生。从生态学的角度看,共荣共生关系是指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同发展。以生态试讲模式发展师范生教研素质,最重要的就是通过构建适合师范生教研的学习环境,在共同体的交往与对话中形成一种与时代相适应的教研文化。生态试讲模式旨在构架“师范生”与“教研素质”两者间的一座桥梁,不要求对未来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研究能力有过高的期望,只要求师范生树立对教师职业的认同与教育教学研究意识,并在此基础上提升学习与借鉴他人的研究能力。在师范生教研素质发展的同时,在其周边的教研文化气氛也逐渐浓厚了起来,这就是共生共荣的表现。

(三)评价变革:多角度、全景式评价

针对师范生教研素质发展的考核不能一味地用量化的标准去衡量。由于我们对师范生教研素质的发展采用了个案跟踪的研究方式,主要以师范生与指导师范生的研究生的观察与分析为主,所以考核应以一种多角度、全景式的动态方式呈现。

1.建设师范生教研素质提升过程视频库。对师范生试讲的全程进行录像,以便于教研共同体中个体与群体后续的学习与研究。试讲视频作为一种良好的研究途径,让师范生的教研活动不局限在当下的共同体内,所有观看视频的个体都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以便于帮助师范生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清晰的反思与省察。试讲视频的录制让师范生可以不受时间与地点的限制对课堂教学进行研究,为教师职前研究素质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2.建立师范生教研素质提升过程档案袋。根据当前教师职前教育比较流行的评价方式,建立师范生“教研素质发展档案袋”是比较合适的方法。档案袋中包括师范生的个人成长报告、每次试讲的教案、教学反思、改进方法、共同体成员的建议、课堂教学评价量表、教研活动具体过程分析、说课稿。

首先,在师范生进行试讲前将其自拟的个人成长报告等相关信息收集起来,有助于在教研中根据师范生的性格、经历等确立优势。其次,将师范生每一次试讲撰写的教案、教学反思及改进方法收集起来,分析其对教育教学研究的内容,并在每次试讲后用课堂教学评价量表对其教学水平进行评价。如果师范生在试讲过程中教研素质确实得到了发展,那么在最后一次的课堂教学评价中,其在教材理解、教材处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效果几个方面会有不同程度的进步。再次,经过数次对同一试讲内容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收集师范生撰写的对教研活动“三阶段七环节”每一具体步骤的详细分析,可以看出师范生从第一次试讲的尴尬到通过研究在最后一次试讲中对教学的完善。

参考文献:

[1]田伟.高校师范学生教研素质培养的理论基础与策略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0,(10).

[2]郑崴.学习共同体――文化生态学习环境的理想构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3]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93.

[4]雷树福.教研活动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59.

[5]钟启泉.研究性学习开发体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石室圣心范文第5篇

故事梗概:生活在深圳的孤单剩女刘林,曾经沧海,不再相信爱情和男人,独自坚强地面对生活的压力。在朋友的聚会上偶遇钻石王老五陆西若,两人从误会到相知,在看起来不可能的条件下产生了爱情。但刘林并没有因此将生活的重心转到陆西若身上,爱他但不依赖他。刘林的生活一波三折,经历了分手、结婚、离婚、生病等种种曲折后,最终她还是坚定地选择了自己的归宿……

秦翎推荐:看过《新结婚时代》对婚姻有了重新认识,这一本《新剩女时代》也将会让你对“剩女”一词有重新的认识。“剩女”在当下是一个比较时尚和流行的词语。“剩女”指的是高学历、高收入、高年龄的一群在婚姻上得不到理想归宿的大龄女青年。这部都市小说,给了这个时尚词语丰富的内涵。凡是渴望婚姻的女人最终都会有一个好的归宿。

新浪网友的的评论

福建网友:

好像生活并不是故事里面的那样简单……但是孤单的剩女们,把它当作生活给你战胜寂寞的坚强的后盾吧,毕竟生活还要继续!

北京网友:

“男人和孩子,要孩子不要男人。男人和宠物,要宠物还是不要男人。如果只有男人可以选择,那么宁愿放弃,一个人过。因为男人除了会伤害女人,什么作用也没有。”这话太经典了。

辽宁网友:

赞赏刘林对待年龄与婚姻的态度,有缘才能成就姻缘,不可强求,也不必惶恐,是你的跑也跑不掉的。

山东网友:

刘林可不是一般的剩女啊,很优秀,也很有个性,最重要的是有能力,能养活自己,活得洒脱,内心其实承受了很多。

相关期刊更多

江汉考古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湖北省文化厅

孔学堂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贵州日报报刊社

藏学学刊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