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人才交流总结

人才交流总结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人才交流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人才交流总结

人才交流总结范文第1篇

撰写人:___________

期:___________

xx年上半年榕台人才交流工作总结

一、上半年工作进展

(一)深入开展“台湾农民福建行”活动

xx月xx日,参加了省闽台交流中心组织的120多名台湾青年文创精英齐聚春伦茉莉花茶文创园活动,两岸文创同仁一同感受茉莉花茶文创的文化、创意、休闲体验。指导台创园开展“台湾青年创业农民中华农耕文化福建行”活动,邀请了13名台湾对接企业代表、台湾农业专家、台湾创业青年(含首来族4人)赴实地参访交流,促进两岸农业交流深入开展。

(二)做好第十届海峡论坛专场活动

以“海峡论坛”为平台,紧紧围绕深化闽台农业合作,促进两岸“双新双创”发展的主题,邀请淞富峰茶业(台湾)、山霖峰茗茶、旭星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省乐农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台企代表以及原南投市代表会主席许天送等10位台湾嘉宾和福建省云中部落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和福清碧峰农林开发有限公司的大陆嘉宾参加了第十届海峡论坛·两岸特色乡镇交流暨促进“双新双创”发展对接会。签约仪式上,我市的5对企业代表分别就合作项目签订了战略协议。与福州海峡茶业交流协会吴依殿会长以及春伦、闽榕等福州知名茶业企业代表开展了“第十届海峡论坛·海峡两岸(福州)茶产业交流对接会”,台中市茶商业同业公会与福州海峡茶业交流协会签订了《海峡两岸茶产业战略合作协议》,建立了两岸茶产业合作交流机制,搭建了两岸茶企合作交流平台,为下一步交流茶产业生产技术和市场开发等经贸合作奠定了基础。

(三)积极推进支持福清台湾农民创业园申报台湾高校学生农业教学实践基地

吸引更多台湾从事农业的个体商户和台湾青年前来创业、就业,寻求合作。年初已经上报省农业厅审批。福清台创园上半年共接待30位台农台商来融创业就业。

(四)加强两岸农业科技交流培训

稻香村农业、屏东农林、玉山文创、闽鳟农业等企业与台湾农业技术人员或科研机构建立了技术交流合作关系,同时福清市玉山文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举办多期真柏制作培训班,主要邀请来自宝岛台湾盆景大师李仲鸿老师来园对真柏的种植、制作等进行技术指导和现场授课。

(五)密切两岸三产融合交流

继续引导在榕台资农场转型升级,指导在榕休闲农业业主与台湾项目对接交流,引进台湾新的业主从事休闲农业。结合有限农业精品线路开发,引进台湾休闲农业管理机制和运作模式,因地制宜,依托沿海、山区和平原地理特色,沿海休闲农业旅游区,在福清、长乐、连江、罗源等沿海县(市)打造生态休闲农业精品园区。在在榕台商示范带动下,我市休闲农业快速发展,呈现出如晋安快乐园艺、闽侯朝阳农场、福清琳鹏观光休闲农园、福清闽鳟等休闲农业精品园。连江县望江园与台湾南投县日月潭农场、连江县赶海一号与台湾南投县草湳湿地农场也积极结对子,不定期开展互访交流。许多休闲农场积极引进台湾桑葚、台湾肉丝瓜、红心火龙果、台湾水果玉米等台湾优良品种。作为农业一二三产融合的重要抓手和对台农业合作交流的重要内容,为福州休闲农业长足发展注入强劲的生机。

二、下半年工作计划

积极准备台创园企业参加农业部及农业厅举办的各类农产品交易会,展销会等活动的筹备工作。

人才交流总结范文第2篇

我区尝试推行人才派遣制的基本理念是通过区人才交流中心以合同的形式吸收储备专业技术人才,根据用人单位的需要,将人才派遣到用人单位,较好实现了人才资源社会共享,单位有偿使用。这种用人方式以契约的形式实行社会化管理,对于克服传统用人“一次安排定终身”的弊端,提高人才利用率,减少用人单位事务性工作,降低用人成本和规避用人风险,将起到积极作用。

人才派遣制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一是人才统筹规划。每年初,由各用人单位向组织、人事和机构编制部门申报人才需求计划,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在总量控制的前提下,根据经济与社会发展需求,进行审核并报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批准,纳入对外公开招聘计划。二是人才统一管理。实行三个“统一”,即所需紧缺专业人才由区人才交流机构面向社会统一招考;统一签订聘用合同,作为区内人才资源储备;统一调配使用。三是人才按需派遣。公开招聘录用的人才由区人才交流机构按工作需要派遣到用人单位。根据工作表现情况,用人单位可将试用或表现不满意的派遣人员退回人才交流机构。四是严格考核聘用。以年度为周期,由用人单位对派遣到本单位的人才工作情况严格考核,向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提出是否续聘的建议意见,不予续聘人员由区人才交流机构办理解聘手续。五是手续中心代办。用人单位对人才只管使用和考核,其余管理工作,包括工资薪酬的发放、社会保险的代收代缴、合同的签订、续订和解除,相关问题和争议的处理、日常一系列的人事管理等,全部由区人才交流机构负责。

二、试行人才派遣制的主要做法及基本程序

我们试行的人才派遣制是以人才交流服务中心为载体和平台,以人才派遣协议书和聘用合同来实现的一种人才服务交易,核心是三方当事人通过两个合同实现。三方当事人分别是用人单位、被派遣人才与人才交流服务中心;两个合同分别是用人单位与人才交流服务中心签订的《人才派遣协议书》及被派遣人才签订的《聘用合同》,通过法律形式确定三方当事人之间的相互关系,明确三方的责、权、利,主要包括:用人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向区委人才办提出用人计划,负责被派遣人才的在岗使用、管理和考核,按合同约定支付被派遣人才的工资;人才交流服务中心一方面受用人单位委托,招聘合适人才。另一方面为人才提供就业信息、帮助推荐工作、管理派遣人才的人事档案和人事关系,协助用人单位对已派遣人才实施考核、为已派遣人才办理社会保险等,并协调处理好被派遣人才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关系。被派遣人才自觉按合同要求提供劳动或服务,遵守人才交流服务中心的有关管理规定,受到用人单位有关规定的约束。同时享受合同约定的权利、待遇等。事实上,两份合同、三方当事人构成了人才派遣的核心框架,在这一框架中被派遣人才与人才交流服务中心之间的关系是劳动人事关系,用人单位与人才交流服务中心的关系是劳务关系,被派遣人才与用人单位间的关系是服务关系。区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根据用人单位的不同需求,可提供长期派遣、短期派遣、项目派遣等形式的人才派遣服务。

试行人才派遣制的基本程序,是各用人单位根据工作实际需要,向组织、人事和机构编制部门申报用人计划,包含所需派遣人才的基本资格条件及专业要求、人数、派遣时间、派遣期限等,区人才办审核后提交人才领导小组确定招聘计划,并委托区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按组织报名、笔试、面试、考核、体检等程序面向社会组织公开招聘。按照笔试、面试、考核、体检总成绩排位经考察后确定拟聘用人员并进行公示,公示无异议后,与被派遣人才签订聘用合同和人才派遣协议。区人才交流服务中心为派遣人才按月发放工资、办理社会保险等。

三、试行人才派遣制的基本经验

(一)人才派遣制是人才资源配置的新方式,可以有效地整合社会人才资源、优化人才结构、提高人才利用率。长期以来,传统配置人才资源的手段主要是计划分配制度,束缚了人才的自由流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已经逐步形成了以人才市场配置为主、计划分配为辅的格局。试行人才派遣制,以灵活的人才使用形式为用人单位提供了一个中介平台,更为人才提供了一种新的就业形式,也打破了传统的人才国家所有、单位所有的“人才观”。人才派遣制作为介于政府调控与市场调节之间的一种调配手段,通过专业化的人才服务,能较为有效地整合社会人才资源,优化人才结构,提高人才利用率。在试行人才派遣制之前,由于受编制等方面的限制,区直部门和单位已长达五年没有规模引进人才,干部队伍结构严重不合理,这种新的用人方式使这一状况得到有效缓解。

(二)人才派遣为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建构了全新的富余人才退出机制。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本质是在一定范围内的人才资源重新配置。试行人才派遣制,形成了灵活的用人机制,能有效地解决好分流、下岗人才的就业问题。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既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用人单位,又不等同于一般的人才中介服务机构,但同时又兼有两者的部分功能和特点,为事业单位人才退出开辟了一条分流渠道,建立了一个通向人才市场的中转站。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也可以借鉴采用人才派遣制方式,将合格人才留在单位,富余人员推向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或者将单位人员分为两部分,关系到单位发展的人员纳入单位正式编制,成为单位的核心人才,其他人员则将其人事关系挂靠到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单位优先使用。

(三)人才派遣有利于用人单位选准选好人才,减少用人管理成本和风险。一是为用人单位提供弹性用人机制,开辟“人才绿色通道”,规避用人风险。用人单位可根据工作需要,在人才交流服务中心选用急需人才,而不必考虑所用人才的劳动人事关系、劳动人事纠纷等麻烦事情。这种弹性用人模式,有效地解决了用人编制不够与人才过剩的矛盾,尤其适合一定时期内承担大量临时性工作任务和需要相关人才而经费薄弱的机关事业单位。二是避免了劳资纠纷的麻烦。在人才派遣过程中,由于用人单位与被派遣人才之间是一种服务关系,不存在劳动人事关系,根据聘用合同,所有的人事纠纷都由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处理,这样用人单位就免除了处理劳资纠纷的麻烦。此次被派遣的用人单位在反馈意见时都表示,所使用的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高、敬业精神强,而且便于管理,花更少的钱和精力,用较高素质的人才。

人才交流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双语人才求职;视频简历;双语人才网站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23-5695-02

1概述

经济发展的关键在科技,基础在教育。在新疆实施双语教育,培养大批民汉兼通的各民族优秀人才,为新疆经济社会跨跃式发展培养大批的事业继承者和接班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汉语是国家通用语言,少数民族在掌握母语的基础上掌握汉语,有利于与其它民族的沟通,有利于创造各民族之间相互欣赏、相互包容的良好氛围。实践证明,实施双语教育对于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交往、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国家认同感意义重大。

实施双语教育是为了培养双语人才。双语人才只有就业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同时,用人单位也期望能招聘到优秀的双语人才。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作为培训学校来讲聘请高水平的双语教师来进行培训者的培训是个关键的问题。目前各校招聘双语教师都遇到了一些问题,主要是单位招聘不到优秀的民汉兼通双语老师,一些优秀的民汉兼通双语老师又找不到合适的职位。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途径是利用人才网站进行招聘,而且要求求职者递交视频简历。视频简历打破了传统的文字简历模式,降低了多次面试的成本,招聘时不受时间、地点等因素的影响,给招聘工作带来了一次新的改变。

2视频简历

视频简历和传统的文字简历或电子简历一样,是向用人单位展示、推销自已的一种宣传形式。视频简历通过互联网技术提供给招聘者的一种可以观看求职者影音形象、口语表能力的简历形式,它和文字简历一样,是展示、推销自我的一种形式。作为求职的一种最新方式,视频简历越来越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视频简历可以展示自我的形象、口语表达能力、气质、职业理想、求职方向,并可以方便地与文字简历一同递交给用人单位,用人单位除可同步审阅文字简历的同时还可观看求职者视频简历。

2.1视频简历的优势

视频简历具备以下的优势。1)简历的内容详实。视频简历不仅包括了求职者文字简历的全部信息,更可加入对面试官常提问题的回答,对自己以往工作的总结,导师或证明人对自己的评价,自己的业余爱好等文字简历所无法直观表述的内容,通过对自身全方位的展示,使招聘单位对你有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你的面试机率,更能提高双方的效率。2)可以很方便的展示才华。不同的职业需要不同的技能,不同的求职者有其不同的特长,如何扬长避短,突出您的才能?视频简历是您很好的一个选择。

3双语人才招聘存在不足及改进措施

3.1双语人才招聘存在不足

双语人才招聘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发现一些不足,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1)双语人才招聘面临的最大难题主要是双方缺乏沟通、深入了解,单位招聘不到优秀的民汉兼通双语老师,一些优秀的民汉兼通双语老师又找不到合适的职位。

2)双语人才网站缺乏个性。国内人才交流的专业网站虽然很多,但是满足某个学校实际需求的网站并不多。

3.2改进人才招聘的几点思考

1)通过求职者发送自己的纸质的电子简历外,还必须要求应聘人员递交视频简历,加强招聘单位及求职人员的沟通、深入了解。使单位能够招聘到优秀的民汉兼通双语老师,一些优秀的民汉兼通双语老师又能找到合适的职位。好的视频简历相当于初次

的面试。所以单位通过视频简历初步筛选应聘人员,避免好多复杂的过程。

2)目前各校招聘双语教师都遇到了一些问题,主要是招聘不到优秀的民汉兼通双语老师,一些优秀的民汉兼通双语老师又找不到合适的职位。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途径是利用人才网站进行招聘。

目前网上人才交流已经成为人才交流的重要途径之一,国内人才交流的专业网站虽然很多,但是满足某个学校实际需求的网站并不多,缺乏个性。因此各高校依然有必要建立自己的具有个性的人才招聘网站,特别是要求应聘人员递交视频简历,原因如下:(1)各高效招聘教师的特殊性、专业性。已有的网站中很少部分人才网提供双语人才和各教学部门的之间的网上交流平台。虽然人才网中有了校园网的就业模块,但这远远满足不了学校对双语教师招聘的需求。(2)双语人才求职与一般人才交流有很多不同之处;(3)高校建立双语人才网站将为本校各教学部门招聘一流的教师提供高效便捷的渠道,从而带来更多的招聘机遇;(4)高效率、富有特色的本校网站将更多地、长期地吸引更多的专业人才,产生长期效应。

4上传视频简历的设计与实现

双语人才招聘网中视频简历是最关键的一部分。双语人才通过视频简历简单的介绍自己的基本情况,特别是对双语教师来说他们通过视频简历展现自己的教学技能和语言能力等。招聘单位也通过视频简历对双语人才进行初步的了解。本系统的个人用户也可以上传视频简历,上传成功后,视频内容将在个人简历中显示。在导航栏中的视频简历中也可以看到视频内容。

本系统要求上传的视频文件格式为“.wmv”、“.flv”及“.3gp”。

实现上传视频的代码如下所示:

………

人才交流总结范文第4篇

数控车、数控铣项目集训工作总结会

2013年7月30日,第42届世界技能大赛数控车、数控铣项目集训工作总结会在北京市工业技师学院隆重召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刘丹副司长等相关领导参加此次会议,与会的还有第42届数控车、数控铣的参赛师生及集训基地相关工作人员。

北京市工业技师学院作为本次大赛的数控车、数控铣项目集训基地,院长童华强在会上总结了此次大赛前的集训工作的基本情况、集训工作所取得的经验、体会以及下一步的工作设想。他表示,经过一个周期的集训,基地积累了丰富的选拔与训练经验,在今后的工作中,将会充分利用集训基地的资源优势,做好教练员培训工作,以新基地为依托,着眼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数控项目的集训工作,在今后的集训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与台湾戏曲学院签署姊妹校协议

日前,天津艺术职业学院与台湾戏曲学院正式签署了两校缔结姊妹校的协议书。仪式上,两校对今明两年互派师生学习访问、教学实践演出、传统艺术教育与艺术实践的理论研讨等具体事项进行了商议,并对津台两校的京剧教学问题与对策、建立海峡两岸艺术职业学校联盟、民俗教学与曲艺教学、杂技教学、高职艺术教育规律、传统艺术教育与艺术实践等专题进行了研讨座谈。

签约仪式后,台湾戏曲学院来宾观看了学院的教学展演,并先后到戏曲系、曲艺系教室,观摩两个专业的课堂教学,参观学院的人物形象设计、文物鉴定与修复、导游、主持与播音等专业的校内实训基地。

四川航天职业教育联盟成立

近日,由四川航天职业技术学院牵头发起的四川航天职业教育联盟在成都成立。参加大会的还有有关政府教育主管部门、40余家航天及国防科技企事业单位、校企合作单位、30余所大中专院校的代表和省内多家知名媒体。

四川航天职业教育联盟是在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国防科技工业办公室和四川航天管理局三方的大力支持和悉心指导下成立的。该联盟旨在建立职业院校与企业、行业、产业互惠共赢的体制机制,搭建校企深度合作交流的平台。一方面,深化校企合作和资源共享,在产学研结合、课程开发、学生实习就业、教师实践和校企员工兼职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促进人才互通、互补,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菜单式”人才培训等,增强专业服务行业发展和产业发展的能力;另一方面,积极探索不同层次教育间的有效衔接,沟通应用型人才供求信息和教育改革信息,创新应用型人才合作培养机制,为国防军工和地方经济发展培育高素质技能人才。

四川航天职业教育联盟吸引了多所本科院校、高职院校、中职学校和行业企业积极参与。它的成立标志着四川省职业教育在加强政府主导、强化行业指导、深化校企合作、推进多层次教育衔接等方面实现了新的突破。

初次参加GLM国际物流师资格认证考试获佳绩

日前,广州市交通技师学院与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基金会首次联合举办的GLM国际物流师资格认证考试顺利进行,学院物流与工商管理系的16名学生报名参加了本次GLMI考试。在近日公布的美国运输与物流协会认证结果中,共有10名学员顺利通过GLM考试认证。

初次参加GLM国际物流师资格认证考试便取得了良好成绩,这为日后学院与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基金会提供了更多的合作机会,也为学院师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

在河南省技工院校汽车技能大赛上夺金

人才交流总结范文第5篇

一年来,本局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大力引进培养各类高素质 人才 ,切实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继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为我市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提供了强有力的 人才 人事保证。

一、 人才 工作方面

㈠人才环境进一步优化。

一是完善政策。制定出台了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引进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若干意见,明确今后几年我市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目标以及加快引进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政策措施,同时还配套出台了中青年管理人才赴国(境)外培训、机关事业单位聘用紧缺专业人才、选拔大中专毕业生到村工作和高层次引进人才经费资(补)助办法等10多个政策性文件。有10名高层次引进人才获得近40万元的经费资(补)助。推荐: 工作总结 范文专题

二是开展优质服务活动。集中2个月时间,组织人员深入基层,走访了近百家企业,宣讲政策,征询意见,了解需求。帮助引进人才解决家属就业安置、子女入学等实际问题;对200多名企业高层次引进人才进行了健康体检;开展节日慰问、市情通报、参观考察等活动。为切实解决企业引进人才住房问题,拟订了人才公寓筹建方案,基本确定了购买条件、经济补助等政策。

三是建立人才柔性流动机制。鼓励国内外人才不迁户口、不转关系,以短期聘用、技术攻关、项目咨询、企业顾问等灵活方式,来我市长期工作或短期服务。对以柔性方式引进的人才,实行《工作居住证》制度,其工资福利、社会保险和职称评聘等方面,享受本市同类人才同等待遇。

四是加强宣传,营造舆论氛围。利用报刊、电视、网络等各种宣传工具,宣传人才政策和各类优秀人才的典型事迹。一年来在各类新闻媒体上共发表稿件50多篇;编印《xx市人事工作文件选编》1000多册。

㈡人才引进力度进一步加大。

一是着手启动“325人才引进工程”。通过各种渠道,全年共引进各类人才2000多名,其中中高层次人才1600多名(本科或中级职称1500多名,研究生或高级职称近百名)。

二是组织好各类人才交流 招聘 活动。一年来共组织举办人才交流会30多次,有2000多家单位设摊 招聘 ,8万多人次入场应聘。特别是11月份赴成都 招聘 ,取得了相当好的效果,全市共有72家单位设摊,约有2万名各类人才入场应聘,达成意向1500多人,其中中高层次人才占70%。市内两次大型人才交流会,效果也非常明显,共有644家用人单位设摊招聘,1.2万人入场应聘,当场达成意向7000多人次。

三是建立重点高校毕业生xx实习基地,开辟引才新途径。为引进外经 外贸 类紧缺专业人才,我们与xx大学等10多所重点高校合作,建立了高校毕业生xx实习基地,近百名毕业生通过实习,有30多名留我市工作。明年春节后又有200多名毕业生将来我市实习。

㈢人才培养工作进展顺利。

一是抓好党政人才的培养工作。按照培养“具有国际眼光、战略思维能力”的要求,我们首次组织选送了20名优秀中青年管理人才,赴德国进行为期2个月的培训,重点学习公共管理、 国际贸易 和工商管理等知识。

二是抓好高层次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为期2年的复旦大学企业管理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已结业,53名学员获得结业证书。通过学习,不但系统掌握了企业管理方面的理论知识,而且还提高了实际经营管理能力。

三是扎实推进“115人才工程”建设。加大培养工作力度,开展集中培训和学术技术成果交流,对年度考核结果为优秀的7名第一、二层次培养人选,实施科研、培训经费资助。

四是进一步规范了到村工作大中专毕业生选拔考录办法,新选拔31名到村工作,已累计94名。经年度考核,有15名被确定为优秀等次。择优考录了到村工作满2年的毕业生进镇属事业单位工作8名。同时选送30多名中青年人才攻读硕士学位;3000多名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培训;2100多名专业技术人员通过了职称评审和首次职务确认,其中高级230名,中级520名;2600多名参加了各类资格考试。

㈣人才市场健康发展。

一是继续办好人才市场交流活动。新增交流场次为每月3次,每场均有40多家单位设摊招聘,1200多人进场应聘,市场发展兴旺。

二是网上人才市场作用发挥日益明显。更新了人才网站,增强了服务功能。全年新增访问人数107万人次,日均访问量超过3000人次,比上年增长1.5倍。网上登记 求职 数已超过3.2万人次

三是扎实推进人事服务。全市共受理人事5092人,其中单位3613人,个人1479人,比上年净增人员1329人,新增单位104家。

四是做好人才信息的收集、。共刊发《xx人才信息》12期;网上招聘信息4万余条,比上年增加了10倍。

五是健全人才服务网络。全面完成镇(街道)人才服务站建站工作,建立重点企业人才联络员制度,初步形成了市、镇、企业三级人才工作服务网络。人才市场搬迁新址,交流场地扩大500多平方米,设置固定摊位70个。人才大厦已批准立项,进入前期准备阶段。

二、人事工作方面

㈠扎实抓好公务员队伍建设。

一是围绕服务和诚信,开展公务员行为规范教育。组织全市3000多名公务员,开展公务员行为规范知识竞赛活动,以进一步培养公务员敬业精神,强化公务员公仆意识。

二是不断完善公务员招考录用制度,全年共6次考录公务员70名(其中公安干警39名)。

三是加强公务员考核工作,结合实际制定出台党政机关年度考核实施意见,明确了基本称职、不称职等次确定标准,规范了考核奖发放办法。继续实施公务员奖励和健康休养制度。

四是规范公务员转任交流工作。对60名市镇(街道)机关中层及以下工作人员组织了集中交流,对105名公务员实施了转任。

五是抓好各类培训学习,组织400多名公务员参加《 英语 300句》培训,3000多名参加依法行政培训,近400名参加大专及以上学历教育。

㈡加强事业单位综合管理。

一是继续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全年共实施改革50家。

二是做好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全年共完成事业单位法人登记年检286家,其中变更45家;新设立登记15家。

三是严格实施新进人员考录制。全年通过公开考试,新录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316名,其中首次组织了镇(街道)事业单位公开考录城建规划、财会审计等专业人员36名。

四是开展专业技术人员“奔小康、作贡献”活动,激励全市专业技术人员立足本职,为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更大贡献,对活动中涌现的28名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奖励。

㈢做好其他日常人事工作。

一是切实加强机构编制管理工作。按照上级规定,单独设置了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市科协;完成了市工商联、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三定”方案;审议其他有关机构编制事项41项。

二是继续做好军转安置工作,共安置营及以下军转干部14名,随调家属6名。按上级有关规定,帮助部分企业军转干部解决生活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