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短歌行朗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抓好读准关
现在,很多学生只在小学时读拼音,到高中有的拼音都忘记了。再加上初中高中一直学习英语,很多高中生把汉语拼音和英语混淆,碰到疑难字即使有拼音也读不出音,有的干脆念“半边字”,不查字典。再加上农村学生受方言影响较大,朗读的准确率更低了。因此要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先要让学生过好读准关。
我在教学生学《念奴娇・赤壁怀古》时,举了伊能静唱这首歌时,把“纶”字音读错的事,学生哈哈大笑。我提醒学生,他们也常常念错音,如果不认真订正,也会闹大笑话。同时告诉学生,读准字音是培养朗读能力的前提。上课时我会抽出一些时间帮学生复习拼音知识;在教学生读生字时,可以根据本地方言特点,对于一些常常读不准的字重点指导和训练,在平时的朗读中更注意指正,使学生切实做到读音正确。同时我也提醒学生日常阅读时,要把不懂的音通过查字典的形式及时记下来。
当然读准不仅包括读准字音,更要读明句读,读出语调和节奏。语调是语句层面的声音形态。平常教师要指导学生读出语句的高低、轻重、长短。比如,我在教《念奴娇・赤壁怀古》,指导朗读“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时,告诉学生,这句是写景语,重音要把握好,该句中的“穿”“拍”“卷”要重读,声音洪亮,使人感到“峭拔“千钧雷霆”和“气势力量”。其“形”可感,其“响”可闻,其“色”可观。
二、分清朗读对象
朗读时,不同的文体宜从不同的角度入手,才能提高朗读教学的效率。如诗歌和散文,重点在于解决作者是如何通过写景、叙事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朗读前要让学生弄清作者生平、个性特点以及文章的写作背景,学生在朗读时就会引发联想与想像,激发起共鸣。比如同样是唐代诗歌,如果学生能了解李白的个性和经历,就知道朗读李白的诗歌与杜甫的诗歌就有很大的不同。朗读李白的诗歌时多数要激越奔放、充满豪情,而朗读杜甫的诗多半多了一份忧郁、深沉。而文言文,重点在于根据字词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就要在理解中读。“诵读”是前人强调的学习文言文的传统方法。叶圣陶说过:“文言文,从前注重读,此至有道理。古文与口头语言殊异,读之至熟,实即学习古文之语言。必熟乃能写,亦如今时儿童熟习口语,乃能说连贯之一段话也。今时教古文,自亦宜熟读,虽不求其能写,而熟习其语言乃能深味其意义,较之仅仅看一二遍好得多。”至于戏剧、小说、童话、重点在于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读出感情。如《守财奴》中老葛朗台抢夺梳妆匣一节,读三个动词“纵“跳”“扑”,要先领会虽然此时的葛朗台已是六七十的“老头儿”,但爱财如命。读的时候,要浮现出这样一组镜头:骨瘦如柴的干瘪老头一见金子立刻眼冒金光,饿虎扑食般一纵,扑上匣子,夺将过去。一连串的尖音“噢,是真金!金子!”夺口而出,连声音也因贪婪的满足而颤抖,失去了正常的音质。
三、重视榜样的力量
语文老师一定要锻炼、培养自己成为诵读的能手,练就过硬的诵读能力,成为学生的朗读榜样。出色的诵读就如同一首词曲兼美的歌,营造出令人沉迷的艺术氛围,令学生陶醉,他们也会跟着模仿。于漪、程翔等老师的课上得十分出色,这跟他们注重范读有很大的关系。作为普通高中语文教师,我们也要学会以娴熟的朗读技巧“示范”朗读课文,以期开启学生的心扉,将其率先带入特定的境界,为朗读作好情感上的准备,以榜样的力量带领学生走向朗读的更高境界。
除了做范读的榜样,语文老师更要善于发现班上的朗诵人才,培养这些同学的朗诵能力,使他们成为班上同学的榜样。记得上柳永的《雨霖铃》时,在分析完文章后,我请学生来朗读。学生推举平常经常范读的同学朗读,他声情并茂的朗读迎来同学阵阵掌声,使学生热情高涨。接着一位女生自告奋勇,也起来朗诵,较前一位同学有过之无不及。在这些同学鼓舞下,我发现班上很多同学爱上了朗读,与我刚接手这个班叫学生朗读时的羞羞答答完全不同了。这不仅是老师倡导的结果,更是榜样的力量。只有学生发现身边有朗读高手,他们自然就爱模仿,自己也有信心提高朗读能力。当学生爱上朗读,自然就能增强学生语感,提高背诵能力。
四、要利用好工具
要提高高中生朗读能力,还要求老师利用好工具。现在一般中学班级都配有录音机,学校都订了著名播音员的课文录音带。但没有把这些条件充分利用,有的长期搁置尘封。我们应当更新观念。打破传统单一讲授的教学模式,改善教学手段,让录音机、录音带物尽其用,让名家的声音在课堂上响起来,使学生模仿有材料,学习有目标,提高学生的诵读能力。
当然,条件好的还可以应用多媒体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记得我上《短歌行》时,在范读时,我用了c00lEdit软件,把《短歌行》分解成一句一句,录音放一句,学生跟读一句,这样范读可以激发大部分同学诵读兴趣,提高大部分同学诵读能力。并且这个软件比较好用,教师制作起课件来也比较便捷。同时在多媒体上课时还可以应用音乐伴读,著名特级教师李吉林认为:“音乐是一种抒情性极强的艺术形式。它通过乐曲中力度的强弱,旋律的起伏变化,以及节奏的抑扬顿挫,用直感的方式,使人获得比其他艺术形式更为直接,更为丰富,更为生动的感受。”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如能恰当地使用音乐伴读,让乐曲作用于学生的听觉,就会使他们置身于乐曲所创设、营造的特殊氛围中,调动其情感朗读。比如我为《短歌行》选的伴读曲是《妆台秋思》,通过委婉质朴的旋律,流畅多变的节奏,既激发学生朗读兴趣,又促进学生在配乐朗诵中去体会诗人融诗情、哲理为一体的意境。
五、找好朗读的时间
一、有效深入地利用多媒体教学
现如今,网络多媒体教学已经深入课堂,多媒体教学在课堂教学上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勿庸置疑,为诗词教学营造了图文并茂、形象生动逼真的情境,其效果是任何单一方式无法比拟的。营造诗词情境,再现诗词中所讲述到的场面,变抽象为形象,如见其人,如临其境,极大地激发了学生诵读诗词的兴趣,它已经成为我们诗词教学当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是,如果我们对视听媒体的利用仅仅只局限于创设情境,增强感染力,那就大大浪费了这个资源。
我们都知道,影视或是动画对于原作来说都是经过再加工的产品,这也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里面也有创作者自己的理解,如果我们只是局限于让学生们听听看看的层面,难免会陷入一些理解的误区。就拿曹操的《观沧海》来说,我在土豆网上下载了一段相关视频,里面有“曹操”登临碣石赋诗的场景,有惊涛拍岸的镜头加上逼真的音响效果,同学们的确有身临其境之感,但是等同学们看完视频,我问同学们曹操登临碣石时是怎样的一种心境,有同学说是悲凉的,这让我很诧异。因为之前我已经介绍了相关的背景,此时的曹操已歼袁绍残部,在北征乌桓的途中经过碣石山创作了这首诗。他将自己昂扬奋发的精神融会到诗中,借着大海的形象表现出来,此诗应该给人雄浑苍劲之感。不过等回过头自己重新审视这个视频的时候也确实发现了这其中的很多问题。首先,编者将其吟诵的背景放在郭嘉死时,情境设置的似乎是在怀念郭嘉,还大声疾呼:“奉孝死,乃天丧我也!”在此情境之下,曹操开始朗诵《观沧海》,这样的情节安排和画面让人感受到的是曹操此时的无限怅惘之情,而且对照原诗来看,画面中“山岛耸峙”的景象是有了,但是却不见“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的欣欣向荣之景,看到的只是满眼的苍凉,这也难怪学生会有悲凉之感。
鉴于此,我们在利用多媒体进行视听教学的时候一定要谨慎。关于这一点我在一次同样是教授曹操的诗歌《短歌行》时,在多媒体教学上做了新的教学探索和尝试,我同样准备了《三国演义》当中曹操“横槊赋诗”的场景,而我的教学切入点也是从这个视频切入。在观看视频之前就给他们布置了相应的任务:(1)剪辑中曹操所吟唱的《短歌行》与课本上的《短歌行》有几处不同?(2)剪辑当中的曹操留给你什么样的印象?让学生结合课文注解理解诗句,并反复诵读,以体会把握。
将曹操在电视剧《三国演义》中“横槊赋诗”的场景与课本中的诗歌原作进行对比是本课的一大特色,我力图通过这样的设计开拓学生的思维,虽然是两种不同艺术表现形式之间的对比,但是这样的安排一方面调动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另一方面也让学生在比较中深化对作品的理解,更重要的是我更有效地利用了多媒体的视听功能,让它不仅仅停留在感观感受的层面,而是能够让同学们有的放矢地阅读和观看,在两种文本之间找到最好的交接点,更好地促进他们的思考。事实也证明,这样的安排既能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思维能力。观看完之后,同学们都能找到相应的不同之处。
(附)诗歌原句与电视剧歌曲唱词的不同之处(如下):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皎皎如月,何时可辍?
何枝可依?——无枝可依。
海不厌深。——水不厌深。
在学生充分阅读了诗歌之后,师生共同就影视作品中的诗句和原诗做比较,明确改动之后的差异,问题集中于:如何理解曹操当时的心境。
可以说剪辑中呈现的是一个豪情满怀、壮志凌云的曹操,这些可以从“明明如月,何时可掇?——皎皎如月,何时可辍?”这两句的差异中比较得出的。如果说“明明如月”是比喻贤才的话,那么“掇”和“辍”两个字体现了对贤才的截然不同的态度。“掇”是拾取的意思,而“辍”是停止的意思。所以有学生就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课本中的原诗更能体现作者求贤若渴的心态,而经过编者所改编的让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更加傲气的曹操,不为我所用的贤才我是不是可以让它停下来,这大概也暗指蜀吴了,这样个性化的阅读鉴赏的确让人眼前为之一亮。通过阅读鉴赏和比较,学生真正走进了作者的内心,明白曹操在诗中不仅表明自己的求贤之心,也表明了对贤才的礼待,字里行间渗透着一种感人的力量。
事实上,这种对多媒体材料的深入利用也是必要的。在信息化的社会背景下,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是多样的,或许在学生学习课文之前,对于相关的内容已经有所涉猎了,这就已经给课文的学习造成了影响。就比如曹操这个人物,学生受到《三国演义》的影响,对他的认识已经定型,我们在讲诗歌中的真实的曹操时,就无法也不能回避这个问题(否则曹操在学生中的形象将无法扭转,从而也不利于诗歌的理解),要主动地把这两种形象进行比较。同样,在讲小说《三国演义》时,也要把里面的形象和影视剧中的形象加以区分。所以,我们不能忽略在教学过程中文本表现形式之间的碰撞和交流。
二、文本演绎
诗歌是一种文本形式,“文本的意义是有待确定,有待实现的对话构成品,它在理解中存在”。对于诗歌在教学当中的地位,我们不能受文体的局限,这需要我们努力拓宽教学渠道。文学的感悟、领会是相通的,虽然文体之间感受形式不同,但是情感本质是相同的,我们可以在文本之间进行再创造。对于一些常见的写景抒情诗歌来说,我们可以用改写的方式,让学生在领会诗意的基础之上,把握诗歌情境,力图能够让学生身临其境再现诗歌所表达的意境和思想情感。就拿《过故人庄》来说,诗人孟浩然将自己访友的一次经历和心情用诗歌表现出来了,我们完全可以在讲解的基础之上,让学生以作者的身份将这首诗歌改写成散文或者记叙文。这对于他们学习诗歌不仅是一种督促,可以让他们努力地去靠近作者,而且对于他们来说也是一次很好地练笔机会。
学生的作品中也进一步印证了这一点。如初一一位学生对《过故人庄》的改写:
太阳在空中晒着,晒得我心头暖暖的,云儿在空中快乐地飘,飘着飘着,把快乐洒在我心底。
今天,朋友邀我去他家做客,远处的村庄依稀可见。树郁郁葱葱,环抱着这个小小的村庄。青山高耸入云,陪伴着这些人家。
哦,那张熟悉的面孔呵!千言万语涌上心头。那桌上,早已摆着丰盛的宴席。朋友笑着打开窗户,映入眼帘的是秋的气息,那黄澄澄的小麦已成熟,谦虚地弯下了腰。时间伴着愉快的笑声,在轻松的谈天中飞逝去,我们约定,到重阳之时,再来观赏美丽的!
虽然作品没有什么华丽的辞藻,动人的情节,但是认真感受可以发现学生在改写的过程当中已经尽力地靠近诗人的感受了,对于一些刚刚接触认真感受诗歌的孩子们来说,这样的方式也许可以更贴近他们,更容易让他们所接受。
针对以上课堂诗歌意境引入出现的问题,笔者联系我国语文情境教学理论系统的提出者李吉林老师提出的情境教学方法及其它教学理论及个人教学实践提出以下意境引入策略:诗歌诵读导入意境在诗歌教学中,采用多种朗诵方式,让学生在读中体会诗中的情感和内容,渐渐进入诗歌之境。联系生活展现意境由于社会阅历较少,缺乏足够的生活经验和人文积累,学生对诗歌意境的理解往往会存在误读。对此,诗歌意境引入时要联系当代社会和学生的周围生活。例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中,“轻轻地我走了”,“轻轻地”不能被“悄悄地”代替,因为前者是对动作的一个形象描写,包含悄然无声之意,后者只是安静无声之意。为了让学生更好的走入诗中淡美淡愁的意境,我们可以举母亲上班的例子。可以问“妈妈去上班了,她走时关门,我们应该说是轻轻关上门还是悄悄的关上门呢?”一句现实的生活例子,让两个形容词的区别形象起来,学生也因此更好的融入诗歌的意境之中。图画、表演、语言描绘等多方式学生主体创造体验诗歌意境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学生的脑力活动中,摆在第一位的并不是背书,不是记住别人的思想,而是学生本人进行思考,也就是说,进行生动的创造。”诗歌教学意境引入可以通过图画再现意境,表演体会意境,语言描绘意境等多种教学方法,多方调动学生感觉器官,增强诗歌意境美感品鉴效果。例如:纳兰性德的《故园》教学中,可以设计学生场景语言描绘、作画等方式,其中的孤舟、大雁、场景、言语情感交流从而让学生与作品产生共鸣,感受到诗人的漂泊生活以及思乡之情。再联系诗人的生平,从而让学生对诗歌意境进入更深一层的自我体验。又例如,闻一多的《发现》,通过讲述上个世纪二十年代末一个海归青年回国的故事情景,使学生消除时间和空间上的隔阂,走入诗中意境。
二、音乐渲染意境
思想家卡莱尔曾经说过:“诗是音乐性的思想。”选取与诗歌意境和情感表达相一致的音乐,为学生走入意境制造氛围。例如,鉴赏白居易的《长恨歌》可以选用古乐《汉宫秋月》,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播放曲子《爱情故事》配乐朗读。音乐和诗歌相呼应,激发学生产生直接的听觉形象和相应的情感及丰富的想象力,推动学生步入诗歌意境,通过意象导入意境意象是组成意境的建筑材料,是以小范围构建大范围。只有对意象有了深刻而清晰的认识,才能对诗歌意境有深刻的理解,才能全面而深入的把握诗歌,产生深挚的审美情感。通过文化常识介绍导入意境有意境的诗歌通常都是融入一定的文化积淀的,这就需要对文化常识进行一定的介绍。通过文化解读来理解诗歌作品。意象的传统象征意、诗歌流派,诗人风格和生平等等文化常识都应该指导学生逐步积累,从而服务于理解诗歌,走入意境的。通过典故导入意境典故也是诗歌中经常借鉴的,只有对典故有所了解,才能真正理解诗中的意蕴,走入诗人创设的意境。例如为进一步深入曹孟德《短歌行》中求才若渴的心情,可以给学生讲“萧何月下追韩信”和同时代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的典故。通过品味语言导入意境我国自古就有“推敲”之说的美谈和“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千古名言。在讲究语言的高度凝练性的诗歌中更是如此。首先是富有表现力的妙字佳句。有时,这些妙字佳句会对主题的表述。意境的深化、形象的突出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王安石《泊州瓜州》中“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一个“绿”字从最初的“到”字、“过”、“入”等千余次修改,始定为“绿”。正是一个“绿”字让人从视觉角度直观鲜明地感受到春意特有的一片生机,这与当时他奉昭回京,重施变法的喜悦心情相谐和。
三、关注语法结构特点
九十年代开始,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开始渐渐走入学校课堂,打破了传统的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本书的教学模式,计算机、数据投影仪、视频展示台、音箱、功放、麦克风、大屏幕等多媒体设备的综合运用,使课堂也象一个小剧场,充满影音声画等效果。下面就以语文学科为例,探讨这两种教学法的优劣,分析如何交叉渗透两种教法,使其优势互补,扬长避短,合理创建现代语文课堂。
在传统的教室中,虽然只有黑板和粉笔,但课堂的互动性好,教师可以灵活的调节课堂进度,师生进行有效的沟通。教师讲解时更注意语言的表达,具有启发性与感染力,声音抑扬顿挫,使学生听得明白,产生兴趣;新知识、新概念的引入往往注意打好伏笔。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注意学生情绪的变化,善于根据学生情绪的变化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正确判断教学效果;教师在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也十分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讲解时要求学生跟着老师的思路走,及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如我在上《秋水》一课前,讲了两个生动的庄子寓言故事,立即把学生引入对课文阅读的兴趣中,在上曹操的《短歌行》之前,我让学生举手发言,回忆曹操的诗作《观沧海》,讨论对曹操其人的印象,《杨修之死》和《赤壁之战》的学习,以及《三国演义》的影响,使大家对曹操都不陌生,于是课堂气氛立刻活跃起来,我根据学生的情绪掌握课堂节奏,及时切入课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传统的课堂里,老师可以集中精力,综合运用提问题,设谜语,讲故事,声情并茂的朗读等等教学手段导入课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黑板和粉笔虽不如投影仪般具备声色的效果,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作为传统课堂教学象征的黑板仍有一些地方是现代教学媒体无法替代的,首先是黑板即时重现力强,随写随看,内容还可以方便地增删,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有时会有突然而至的灵感,这些灵感往往是教学艺术的动人之处,激发出教师课堂教学中的闪光点,却往往无法加到板书中去而产生许多遗憾,如果借助黑板这种“灵感”就会得到充分展示。另外,好的手工板书有提纲挈领的作用,有体现教师风格的作用,有无形感化的作用,学生抬头一看,便对本节课的重点一目了然。我在传统的教室里,往往把黑板分两半,一半是正式的课文的纲,随讲随写,使学生及时把握教师的思维进程和课堂进度,另一半留给自己随便涂鸦,及时写下“思想的火花”,如在上《雨巷》一课时,我及时介绍了李煜父子以及“丁香空结雨中愁”的诗句,学生在听后马上在黑板上看到诗人名字及诗句,但有一次用多媒体课件上,我无法把大屏幕卷起来写在黑板上,只是在众多的幻灯片中找到有“丁香空结雨中愁”这一诗句的那一张,但诗句藏在一大堆文字中,学生看后一定不如黑板上即时写下的深刻。
当然,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也是不言而喻的,首先,它信息量大,在有限的时间里,展示大量的信息,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如在上完《再别康桥》一课时,我在课堂上做了延伸阅读,运用POWERPOINT演示文稿展示了《偶然》,《莎扬娜拉》,《雪花的快乐》等徐志摩诗歌中的名作,如果用传统的黑板,这些时间写一首都不够。如在上《怀李叔同先生》一课时,我给学生展示了李叔同的大量书法、诗歌作品,同时用幻灯片放映了丰子恺的大量漫画,使学生对李叔同其人和作者丰子恺有了更多感性的了解,结合课文的叙述,使二者的人格魅力深深地烙在学生心中。
转贴于 其次,多媒体最大的优势在于它的声像结合,图文并茂,甚至动态演示。在语文课堂上,这一功能有很大的用武之地,最简单的是每个作家在介绍的文字旁都可以配一张或数张照片或画像,使学生增强了了解的兴趣。另外,语文的文本范读常常必不可少,在网络上找到相应的好的配乐朗诵的音频或视频文件,就可以轻松地在多媒体教室中演示了。如《再别康桥》一课,我随着朗读的节奏,还为诗句配了相关的图片,处理成怀旧的色彩,学生很喜欢,课后纷纷借我的课件拿去拷贝。《春江花月夜》一课。我不失时机地在解读完课文后播放了民乐合奏《春江花月夜》,在音乐的旋律中再一次领会诗歌的意境,有一女同学上完课告诉我这是她所上过的最精彩的语文课,课后马上去音像店买《春江花月夜》的CD片。在《雷雨》一课,我剪辑了电视剧的一段让大家观看,增强了对剧中人物性格,矛盾冲突的把握。网络上有不少生动的,和课文内容相关的FLASH动画,都可以搜寻来充实语文多媒体课堂,如《致橡树》就有一个丁建华朗诵的精美的FLASH,放映的效果很好,还有一些古诗词,庄子寓言,都有人做成了FLASH,这些,都是语文教学珍贵的多媒体资源。在上苏轼的词时,我给大家放映了中央台的《子午书简》中的《宋词十家──苏轼》,学生觉得耳目一新,电视主持人的讲解此时胜过了老师的讲解。
再次,多媒体课堂可以马上进行课堂训练,把练习投影在屏幕上,学生当场做,老师当场讲解,适时把握学生的接受程度。如果在传统的教室,一定要隔好几节课后学生才能做到练习。
多媒体教学虽然有这么多优势,但在课堂操作时,老师往往只关注课件放映的效果,忽略了学生的反应,使自己在课堂上成了放映员。而且大量的图文信息使老师忙于快速滚动鼠标,学生的思维常常跟不上,达不到教学接受的效果。有些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过分关注技术手段,对声音,动画等特效爱不释手,使幻灯片花样繁多,有的甚至每次点击鼠标都会发出声音,产生动画,但这些声音和动画又和教学的内容毫不相干,却往往喧宾夺主,使学生视觉疲劳,所以,实施多媒体教学不能华而不实,哗众取宠。另外,过多的图片和视频也限制了学生面对文字产生的想象空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如果投影仪显示了一个哈姆雷特,大家脑中的就只剩下这个屏幕上的哈姆雷特了,所以并不是多媒体资料越多越好,有些老师一气在一节课上放映了好几种版本的课件,使学生眼花缭乱,无所适从,很是厌倦,教师在放映过程中更是连头都不抬一下,无意中成为新的教学形式下的“满堂灌”,“填鸭式”,老师既吃力又不讨好。因此在多媒体教室中,老师不能离开口头讲解,眼睛也不能只看屏幕不看学生,仍然要穿插一些问答等互动形式,最好另外还要有一块可以随时写字的黑板。
关键词 高中语文 诗歌教学
1.注重引导学生诵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帮助同学们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的理解,使之引发思考,同时这也是对文言文知识的巩固和拓展。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探索、尝试改变传统教学中的一言堂、满堂灌、填鸭式等老生常谈的现象,改变课堂教学沉闷乏味、单调落后的现象,开发课堂教学的生命活力,充分释放学生的兴趣、热情和潜能。首先诵读诗歌是理解诗歌的钥匙。每首诗歌的教学,先让同学们从聆听名家配音朗诵开始,然后让学生自己模仿朗读,在吟诵中激发学生赏析诗歌的兴趣。正如古人所日:“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营造诵读诗词的氛围,把学生带人诗歌所描绘的意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联想与想象。其次在吟诵诗歌的同时,通过对经典名著的点评,根据每首诗歌的特点设计一些问题,引导学生作更深入的思考,指导学生到课外去吮吸更多的优秀诗歌的养份,把同学们带入图书馆,让他们与好书为友,以诗词为友,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培养阅读能力。这也是高中语文新课标的要求。比如说教学进入到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时,利用多媒体,利用图片画面,引导学生想象结尾处合葬化鸟,“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生不能相守,死却能“相向鸣”意境,帮助学生领悟浪漫主义理想的艺术魅力:指导学生借助图书馆,讨论解决“东汉婚俗”、“七夕节”等学生感兴趣的问题。
2.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是国家语文课程标准中积极倡导的理想境界。《师说》认为:老师就是传授知识,解释疑惑问题的人。那么,如何传授知识?如何解释疑惑问题?如何当好引导者与合作者?《论语侍坐》给了我们启迪,孔子让每位学生言志,给予每个人畅所欲言的机会。现代的多元智能理论也强调教学形式的多样化是发展学生多元智能的前提。因此,要使学生对久远的诗歌文化作更深入的了解、思考,达到赏析,我们就必须营造一种诗歌赏析的氛围,本着“让课堂更有活力,让孩子更加聪明,让发展更为全面,让教学更富创意”的宗旨,教学中我不断启发学生充分联系社会生活背景,去理解、赏析诗歌。比如曹操的《短歌行》的教学课堂,教师进行作品背景介绍后,将课堂还给学生,交由学生,要以学生的自我感悟为主,让他们联系现实生活,联系他们了解的文学作品及文学作品中对曹操的认识,畅谈对诗歌的理解,进而把握诗歌的主题,达到赏析诗歌的目的,加深学生对诗歌的印象。有的学生说“曹操是真英雄,不是奸雄”。有的学生说“曹操是位出色的诗人,不当丞相,做一个自由诗人多好”。
3.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多元智能理论倡导开发学生的多种智能,这是我们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理论基础。课堂是开发潜能、培养智能、落实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和阵地,让学生喜欢语文学习,使语文课成为激发学生创造力和生命力的过程。诗歌的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对诗文的赏析能力,并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为了配合教学,更好地达到教学效果的实效性,教师可以与学生交流想法,举办一个“诗词知识”竞赛。让学生们进入备战状态,分组准备,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让学生们进行充分的知识储备。经过一系列的比赛,既增加了学生的知识,又锻炼了学生的能力,更加鼓舞了学生的士气,更加激起了学生学习中国文化经典的热情。中国文化经典是古代中国人民对世界文化的重要贡献,她滋养了古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动力;在中外文化交流中也产生过重要影响。因此中国文化经典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和平崛起的思想基础。研究、探索这一文化经典中诗歌教学的新途径、新方法,这是高中语文新课改的需要,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需要,是培养一代综合素质人才的需要,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需要。引导现代的中学生,进入这缤纷灿烂的诗词圣境,启发学生的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