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学体育新课程标准

小学体育新课程标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学体育新课程标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小学体育新课程标准

小学体育新课程标准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体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1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 (2012)01-0190-02

《新课标》突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强调教师教学手段的多样性,注重教学效果评价的灵活性,要求教学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最终使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意识,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诸方面健康、和谐、全面地发展。本文在于逐步的实行教学活动,在教学中体现新课程标准中的三维目标,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以传授技能为主向培养学生身体健康和终生体育的转变。为了更好地上好体育课我们采用了五步教学法。

1 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

课堂的导入犹如"戏剧序幕、乐曲前奏。"导入的效果对整节课教学起着"定调"的作用。教师生动的语言与富有情趣化的问题将是吸引学生的关键。

目的是唤起学生的认知情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有效的情感题、沟通,创设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应的情境,让学生不知不觉中进入角色,也为课的内容进一步推进,埋下伏笔。

2 育情境,掌握运动技能

过往体育教学中,教师都是直接示范,学生被动学习。为此我们需要打破以往的教学模式,注重孕育情境,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去体验学习的快乐。仍以“立定跳远”教学为例:课始,师生同台,引导学生体验生活中动物动作,这时老师边做动作,边向一些动作有创意的学生竖起大拇指,在孕育的情境中学生表现欲更强。老师适时地中断学生的活动,并带着惊奇的神情说:“太精彩了,不过有一位同学,我觉得他了不起,他的动作好像与别的同学不一样,想看一看吗?“老师请出早已观察好的一位同学做示范(“学习青蛙跳”两手触地,两脚蹬地,边做边叫,形象逼真可爱。)老师带头鼓掌,学生连声叫好!师:欣赏了这位同学的表演,你们有什么话想说吗?“老师,他学的虽然像,但这样很不卫生。”“青蛙跳起时,前腿是抬起的,像这样根本跳不远。”……..“同学们,真了不起,观察得真仔细。那么怎样才能跳得远呢?大家先分组讨论一下,再向老师汇报。”(每一组学生讨论都十分热烈,有的还不断做示范。“……..师:小结。补充”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建议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补充或提升,学生练习。 

在运动技能的学习中(1)用5-6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充分发挥优化组合的自择权,采用自发组合群体的分组自主学习。为满足学生个人的心理需求,让学生自已安排各种各样的练习形式和方法。要求学生在完成练习的次数、距离、时间及质量上各显神通。(2)用1-2分钟的时间老师针对学生的问题和出现的不规范动作进行讲解示范。(3)用6-7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解决存在的问题和纠正不规范的动作。(4)用2-3分钟的时间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5)用10-12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巩固学习成果。并尽可能地为各类学生提供更多的表现机会,让学生运用基本的运动知识去掌握运动技能。

在实际教学中,精心设计问题,为引发学生讨论抛砖引玉。变先教后学位先学后教。形成:学生提出问题——合作探究——讨论交流——求异求新;教师:创设情境——积极参与——探寻点拨——评价鼓励的教学模式。

3 体验运动乐趣

为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教师设计的练习都与新授内容密切相关,旨在让学生用已学知识加以解决。有的还以游戏、竞赛等形式进行,其效果相当不错。虽然体育教学内容与游戏或比赛等内容的选配上也应该注重衔接,让学习新技巧和游戏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游戏固然是体育教学中一项重要内容,是放松、愉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但值得强调的是,游戏也是教学内容的一种延续和教学方式。案例中安排的“狼和小羊”活动,但游戏内容的安排紧紧围绕新学内容开展活动。复习巩固着动作技巧,既是身心的愉悦又是对技能的实践,真正达到了“乐中学、学中乐”的教学效果。

4 自我评价及思考与练习

用1-2分钟的时间来评价自己在学习的过程中所取得的成绩和情感上的触动。培养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引导学生互相评价。这种评价一方面可以使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自我评价、相互评价还能加深学生对体育课程学习内容的更多把握,有助于学生对学习活动的自我期待,提高学生自学、自练、自评的能力,增加学生之间交往的机会。初步形成良好的体育与健康观,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让学生课后加强对本次课的思考与反思,结合现实生活去感受体育对学习和生活有多大的帮助。并通过每天的课外活动对所学动作、内容进行生动活泼复习,以加强学生记忆、提高动作质量。教师加强监督检查。同时在练习的过程中也能了解到安全地进行体育活动的知识和方法,并获得在野外环境中的基本活动技能。

5 让技能在实践中保持

在小结中设计相关问题或留下一些有教育意义的“家课“,让知识技能在实践中得以延伸和保持。如在教学“生理与保健”一课后,学生学习了几种简单的按摩手法和保健常识。课堂小结时,老师就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布置一些特殊的“家课”。

结束语:做为一位好的教师,应当是一位出色的“导游”,他既为“游人”领出一条最快捷的路径,又能抓住每一处胜景予以指点评价。随着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体育教学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但要求体育教师专业知识要精深,业务要熟练,同时,要求教法要灵活而新颖,科学而实用;既要把学生导入知识的新境地,放手让他们探幽揽胜,又要做一名合格的“解说员”,从而达到导与讲、教与练、放与收和谐的统一引导启发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重新唤回孩子们对体育课的兴趣,使我们体育教学更富于生机和活力,使我们的学生真正感受到体育课给他们带来的快乐,使他们身心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温总理指出“没有快乐的体育就没有快乐的童年”给我们以警醒,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希望我们的体育教学能够以“快乐学习”为基点出发,改进我们的教学行为,花更多的时间去设计能够让学生有兴趣,有快乐体验的练习方法与手段。真正做到“以学定教”,“寓教于乐”,使得学生的体育学习过程有笑声、有汗水、有收获。

参考文献

[1] 吴志诚、曲宗湖、刘绍曾著《现代教学论现体育教学》人民体育出版社1994年6月出版

[2] 肖萍《学校体育实施素质教育的作用与途径》中国学校体育1998年第四期。

[3] 韩志刚、吕伯东《导教合一、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体育教学杂志1999年第五期。

[4] 胡聪《互动教学法初探》体育教学杂志1999第五期。

小学体育新课程标准范文第2篇

一、 以身体素质能力为核心:德国学校体育的多维化教学目标

德国学校体育的教学目标以培养学生身体素质能力为核心,涵盖学生的兴趣、情感、意志、态度等方面,可以概括为培养运动行为能力、掌握技术技能、维持健康、提高安全感、重视团队合作等。其中培养学生身体素质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培养学生的空间定位能力,设置一些有意识的运动和无意识运动,让学生在运动期间保持空间定位,以此提高其定位能力;第二,培养学生的应急反应能力,设置一些情境以达到刺激学生的目的,观察学生在此情境下的反应是否快速、及时;第三,培养学生的平衡能力,让学生在平衡中保持身体姿势不变,或在变换的环境中锻炼学生恢复平衡的能力;第四,培养学生的韵律辨别能力,借助音乐或乐器,要求学生在指定的节奏中完整地完成一个活动过程;第五,培养学生的分辨能力,考察学生是否能保险地、经济地、清楚地完成一个动作,在此过程中重点关注学生如何合理地使用和分配力量。德国学校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很少就单个能力训练学生,往往是通过一个体育游戏达到多重能力的培养。

同时,教师不能单纯追求单个能力的孤立训练,而且多数情况下这也是不可能成功的。在一个体育游戏中也可能培养学生的多个能力,例如在科赛尔编著的《玩的艺术――德国中小学体育课练习及游戏》一书中,关于“窄小游戏场地上运球”的介绍,首先要求学生听命令运球,这是在培养学生的反应能力;其次通过练习运球的技能改善学生的分辨能力;再次通过在节奏中运球培养学生的韵律能力;最后让学生在一条线上运动,以此培养其平衡能力。[1[此外最关键的是让学生在越来越小的空间运球,藉此锻炼学生的定向能力。

德国的中小学体育教学目标注重多维化发展,不仅仅培养学生的运动知识与运动技能,更加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注视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这对我国学校体育教育教学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2]根据我国《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体育教学目标的规定,学习目标分为五个方面:参与目标、运动技能目标、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目标、社会适应目标。可见,我国学校体育教育目标也在朝着多维化发展,更加关注学生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的形成,教导学生通过体育活动学会与别人合作、交流和分享,更加注重通过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自信心,只有这样才能凸显体育教学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价值。

二、 观照生活:德国学校体育的价值观

德国学校体育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深受人们所处的社会环境、思维方式、价值倾向、个体需要、个体愿望等的影响。德国的体育教师认为取得最佳成绩不能成为进行体育活动的终极追求,应倾向于满足个人的愿望和社会化、生活化要求。[3]德国社会处处离不开体育,娱乐需要体育, 健身也离不开体育, 甚至居民消费也少不了体育, 体育成为了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文化被纳入人们日常生活, 使得其逐渐脱离了单一的肢体运动,成为人们塑造和完善个性、彰显人的生命价值的重要方式。[4]学校体育也受此影响,其价值观中出现了“观照生活”的倾向。

德国学校体育为何要“观照生活”?其一是因为体育源于生活。关于体育的起源有“劳动说”、“战争说”、“祭祀说”及“多元论”等等。无论何种起源都折射出人们的生活在体育产生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也反映出体育是从生活世界中脱离出来的。因此,观照生活世界也是向人们原来的家园“寻根”的过程。其二是因为体育本身就是学生感知经验的过程。体育活动只有学生亲身去体验和感受,才能体味其中的快乐。德国学校在体育教学中常常让学生自己尝试着做某个动作或突破,使学生能在成功与失败、竞争与合作中体验体育运动内在的乐趣,体验体育活动的参与感和自我满足感,从而实现自我价值。德国的体育教师普遍认为只有让学生在体育运动中体会到快乐、激情、欢愉、兴奋等情绪,才能真正领悟体育“观照生活”的真谛。

德国学校体育对生活的观照使得学校体育为实现体育社会化和体育生活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也使得学校体育成为实现社会和谐发展和人们身心健康的一种教育手段。

德国学校体育对生活的观照给我国学校体育发展注入了新的思想。《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规定,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随着我国学校体育课程研究不断深入,体育课程的内涵建设发生了重大变化,我国的学校体育也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经验和实践体验,更加注重体育教育教学过程本身的价值,更加关注学生的发展。

三、 玩的艺术:德国学校体育中的游戏理念

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娱乐活动,游戏产生于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时代,人们创作出游戏这项活动的初衷并不是为了娱乐, 而是为了教育未成年子女。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游戏才逐渐具有了娱乐的功能。当然,游戏也是体育活动的一种重要表现方式。

体育教学中运用游戏教学可以使自身变得生动、活泼,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因为游戏所具有的娱乐功能可以放松学生的心情,使其体味体育的快乐。此外游戏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反应能力、协作能力,培养团队意识。大多数游戏都不是一个人可以完成的,需要成员的通力合作。

德国的游戏将以上能力运用得淋漓尽致而又能实现观照生活的体育价值观。德国的学校体育课没有固定的模式,游戏在其中占到较大的比重,一般的体育教学都以强度较小而活跃的游戏开始,以强度较大、轻松愉快的游戏结束。从组织教学的角度看,看似松散的游戏教学实际包含着较为具体的目标,其实效性很强。德国学校体育教学中的游戏教学目标都比较具体,往往是由小到大、由实用功能最终达到理想价值。

德国学校体育中往往针对不同的具体目标设置丰富多彩的游戏。为了达到培养学生分辨能力的目标,则设置带球技巧游戏、投掷游戏、跳跃物体游戏。他们的游戏设置很注重实用价值,而且依据学生不同年龄段的身心特点逐步增加游戏的难度。在具体的游戏操作中,不仅游戏内容形式多样,而且游戏器材也各式各样。在“不同形式的翻滚”游戏中需要用到各种游戏器材:跳箱、跳板、凳子、垫子、实心球、双杠等器材。体育教师会根据游戏内容的难易程度对不同的游戏器材进行合理搭配以达到完成教学目标的目的。例如在“带有绊脚物的翻滚”游戏中,要求学生做短助跑之后,在被实心球绊住的同时, 在垫子上做前滚翻。这个游戏的操作非常简单, 有一个实心球和一块垫子(或一块软地面)就足够了。这个游戏体现了德国体育观照生活的价值,因为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可能被绊倒,而被绊倒后如何保护自己是我们应该思考的。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体育教学方法改革的内容中指出,1~6年级的教学可根据学生自制力和理解力相对较差、情绪变化较大而身心发育快的特点,采用主题教学、情境教学、复式教学等方法,充分发挥游戏活动的作用,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目前体育游戏在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已被普遍运用,然而我国的体育游戏目标都很抽象,譬如有的游戏设置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集体主队精神,往往是先抽象后具体,这点和德国学校的体育游戏有所区别。

参考文献

[1] [德]安德利亚斯・科赛尔等.玩的艺术――德国中小学体育课练习及游戏[M].丁鹏,译.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

[2] 姚大义.现代德国体育课程教学模式对我国学校体育的启示[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6).

[3] 高振发.美国、德国体育教学模式的比较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

小学体育新课程标准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对策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21-026-2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外语教学的进一步发展,越来越多的小学开始开设英语课,泰州市海陵区也是如此。但是随着小学英语教学的不断深入,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问题越来越突出,而且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初中英语学习之初就表现出了对英语学习的反感和倦怠,这令我感到十分困惑。

而顺利渡过这个衔接阶段,对后面学生的英语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才能解决好这个问题呢?在个别访谈、课堂观察的基础上,笔者运用问卷的方式调查了海陵区的部分学校中小学英语教学的现状。经分析发现,这个问题主要由中小学英语课程地位不同;中小学英语课程标准不同;中小学英语教材衔接不紧;中小学师资素质参差不齐;中小学英语教学方法不同;中小学生的心理状态不稳;中小学英语评价体系不同等原因造成的。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提出七条解决对策。

一、提高家长对英语的重视度

由于刚升入初一的学生对课外学习时间的分配多数依赖于家长的安排,教师可以在家长身上下工夫:可以定期举行家长学习班或与家长个别交流,一来让家长了解“语言学习对学生发展的价值”,从他们自身的角度重视起外语课堂教学,二来解决一些家长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困难——对外语知识的陌生感。我们也可以通过短信联系的方式将每天的学习要求告之家长,请他们配合督促,从而为保证学生在家里学习外语的时间,形成外语教学的良性循环。

二、对比中小学教材找出差异

为了实现中小学英语教育的衔接,教师可以对小学阶段已经学过的语言知识、语言技能进行梳理、小结,避免过多的机械重复,浪费时间和精力。同时也应防止学生由于有些知识已经学过而产生懈怠、放松的情绪,影响严谨的学风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形成。

具体操作可分为三步进行:

第一步是整理出中小学教材的异同。先整理出小学英语教材中已出现过的词汇、语言现象,在初中阶段进行精练概括,节省时间选学补充教材,以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第二步是制定初一新课前的复习计划。小学英语教学内容通常为简单的日常情景功能会话,语法知识不多。所以,学生步入初一之后,我们应当将小学英语的重难点,特别是涉及与新课程英语内容相关的语言项目系统地复习一遍,包括单词拼读、句子朗读、句型转换、会话交际、语法运用等,达到巩固、记忆、活用的目的,为过渡到初一新语言项目作好充分准备。

第三步是在同一班级中实行多层次教学。从学生实际出发,在同一班级中制定多层次的教学内容,根据教学反馈可以适当增减部分内容,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三、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

1.更新教师教学观念

教师要不断加深对课程理念和课程目标的理解与认识,转变旧观念,适应新形势,尝试新的教学方法,不断调整教学对策,以提高教学的效率和效益。教师要时刻用《英语课程标准》指导自己的工作;在日常教学中应时刻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思想,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关注学法的指导,创造融洽的师生关系;运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创设英语学习的良好氛围;将思想品德教育等寓于英语教学中,进行学科间的渗透,全方位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2.完善教师专业知识结构

具体来讲,教师的专业知识包含科学文化知识、专科专业知识和教育专业知识。首先,作为英语教师,教授的是语言。而语言从来就没有离开文化,离开文化的语言教学往往既不深入也没有效率。因此,英语教师应该具备跨文化意识,在教学中时时向学生渗透这种意识。其次,英语师要具备完善的专科专业知识。这就要求处于衔接教学阶段的英语教师不仅要深入研究所教教材,掌握其教材的编排体系、知识层次和结构,而且要研究自己所教的学生在小学阶段或中学阶段所用的教材、教学内容以及学生们对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和他们的需求。除此之外,英语教师还应具备流利的英汉语言表达能力、高超的组织课堂教学的能力、灵活处理教材的能力、精心设计教学方法的能力、熟练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能力等,这样才能成功地组织课堂教学,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另外,英语教师还得具备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教学工作的性质决定了是否达成教学目标必须通过学生的学来实现。如何才能让学生爱学、会学?这就要求英语教师得掌握一定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和技能。

3.提高教师教学反思能力

反思,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教师的道德感和责任感;反思,可以帮助教师学会教学,促进教师的全面发展;反思,可以以解决教学问题为基本点,促进教师有针对性地提高自己的薄弱环节;反思,可以让教师对教学有自觉的意识,对教学活动的自我评价的习惯和能力不断提高,从而加强教师的监控能力,自如地应对教学过程中的各种问题。

由于处于中小学衔接阶段的教学工作的特殊性,我们应比其他年级教师更注重提升自己的教学反思能力,不断总结得失,修正教学思路,引导学生顺利走过衔接阶段。

四、实施更有效的课堂教学法

针对小学生升入初中后不能适应的现状,我们在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设计上,就应当考虑对小学英语的教法有选择地继承:保持小学英语“听、说、读、写、唱、玩、演”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运用直观的教学方式;设置情景,将机械性语言项目置于有意义的情景中去交流等。

另外,由于初一新生在基础、方法、习惯以及能力等方面有很大的层次差异,这就要求我们探索一个行之有效的新思路,既能符合初中目标的要求,又能根据学生的特点,促进所有学生的共同进步。我们可以通过合作学习与分层教学相结合来解决。

这种分层,首先应该潜藏在对合作小组的分配里。把不同层次的学生按比例分配在同一个小组,小组成员在学习过程中,既分工又协作,通过集体协作共同来完成学习的总目标。比起严肃的课堂教学,学生更容易产生愉,从而使不同水平的学生互相帮助、共同发展。

其次,酝酿在对各类学生的课后作业的布置中。我们应该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有勇气抬起头来,充满自信和骄傲地接受不同层次的课外学习任务,并且在任务完成的过程中,体会到符合自身能力的成功,在获得自信的同时,产生主动学习的欲望。

最后,暗含在对每一个学生的课外辅导中。在海陵区乃至全国的许多城市,在短期内不可能解决大班额教学所带来的实践量小的弊病。而衔接教学阶段的学生恰恰比任何一个阶段的学生都需要将实践与课本知识相结合。依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分层次课外辅导对于初一新生来说是十分必要的。有的放矢的课外辅导会加速他们学习的进程,同时也能加快衔接教学的脚步。

五、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

1.学习方法的指导

小学阶段的学习科目少、内容浅,学生易于掌握所学知识;而中学科目增多、内容加深,初一学生学习难度加大。因此,教师要及时指导他们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1)注重预习,学会自学。(2)专心听讲,勤于思考。(3)及时巩固,温故知新。(4)利用现代技术,增加信息输入。让学生知道如何学、学什么,并逐步做到主动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2.学习习惯的培养

许多学生怕学英语或英语学不好的原因就是怕记怕背。实际上,死记硬背绝不是学好英语的关键,而且即使你把所有的单词、短语、课文都背熟了,也不一定就能学好英语。学生只有掌握了学习方法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获得学习上的成功。只是了解正确的学习方法而不去运用,没有任何意义。只有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在运用与实践中,使方法逐渐固定下来,形成习惯,学习之路才可能走得顺利。良好的学习习惯能使科学的学习方法自然而然地得到运用,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但要学生掌握新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必须注意克服已有的不良学习行为和习。不良的行为和习惯不去除掉,学生对科学学习方法的接受就有困难。

六、关注学生心理与情感沟通

从小学进入中学,学生正处于身心发生巨大变化的时期。这一时期学生从儿童期向青春期过渡,处于半成熟半幼稚状态,情感、自我意识、道德观念都有很大变化。小学高年级的学生与初中一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同处在少年期,好奇心强,善于形象思维,乐于表现自己。衔接阶段的教师可以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从多方面入手,让学生喜欢英语、激发动机、引起注意、培养和保持学习兴趣。另外,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给学生“成就感”是促使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我们在教学中发现,很多小学生因性格内向、学习基础较差等原因而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自卑心理和胆怯心理,不敢开口说英语,教师在教学中要精心设计,视不同学生的情况做到难易相宜,各得其所,并能积极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多用激励的目光和言辞来调动学生积极的学习情绪。教师对学生这种心灵上的激励及期望,使学生获得了初步的成就感,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自豪感,这对学生将终生有益。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只有重视师生情感的交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所谓新型的师生关系,也就是:一、合作的师生关系。合作要求教师不以教育者自居,不用强制手段迫使学生服从教师的意志。达到师生人格上的完全平等。二、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是师生的情感联系的基础,也就是教师要爱护学生,倾注满腔热情去关心每一个学生。它是学习学习的强劲动力。三、互动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提高课堂效率。四、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师应加强和学生的情感交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教学不仅仅是交与学的活动,同时也是师生思想的交流过程。让我们通过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从而影响和制约学生的情感和意志,对培养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七、实施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方式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评价体系“要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要通过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评价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水平,并通过评价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思维能力、跨文化意识和健康人格的发展。”

因此,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要有持续有效的评估方法。注重形成性评价对学生发展的作用是新课标的一条重要评价原则。比如,在正常的定期测试以外,还可以举办各种各样的小竞赛,鼓励竞争;可以建立学生日常学习档案,把学生平时的各类情况记载入册,定期总结,及时反馈,促其调整;可以利用课堂观察,通过对学生在课堂上听课、交谈、使用教材或运用语言的观察,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可以进行问卷调查,给学生发放问卷,通过问卷,引导学生正确有效地评价自我评价或者相互评价;可以和学生面谈,了解学生对自己学习情况的感受和看法,以评价学生的进展和问题;可以利用家校联系册,了解家长对学习情况的反馈意见。

小学体育新课程标准范文第4篇

〔关键词〕挫折教育 体育与健康课程 逆境成长

现在的小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着以下问题:一是自我为中心的意识特强,大多都是“小皇帝”或“小公主”;二是应对挫折与困难的能力极弱,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不是想到自己解决问题,而是依赖于家长和老师;,尽管是小学生,也必须面对困难与挫折。三是对自我的认识特别自信,在他们眼里自己什么都行,可是遇到困难时不是迎难而上,而是退缩放弃。四是现实社会中“竞争无处不在,挫折在所难免”,尽管是小学生,也必须面对困难与挫折。

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对此有明确规定:“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这其中“健康”二字不单纯指“身体”而言,它还包括学生的“心理健康”。 “要使学生在经历挫折和克服困难过程中,提高抗挫折能和情绪调节能力,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形成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俗话说:“人生不如意十之有八九”,在当今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激流中,每一个人都随时面临着困难、风险、挫折与失败,这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独生子女等情况,致使相当一部分少年儿童养成了“娇气”、“霸道”、“唯我独尊的”的性格,“心理健康”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如何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坚强意志并能够接受各种挑战的强者已引起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的关注。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目的的必修课程,在动手动脑的同时使学生学到知识、技术、技能。它作为学校工作的组成部分,在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方面有着其它学科无法比拟的优势。那么如何让学生在逆境成长?

一、正确理解挫折教育的内涵及实施的重要性

心理学家认为所谓挫折教育是指:为提高青少年遇到挫折后情绪低落时的自我调控能力,在事情发生前向青少年灌输振作精神、鼓舞斗志的理论或事先拟置特定的环境让青少年置身其中以增强青少年的心理适应能力的教育方式。它是一种提高学生克服困难的决心、信心、恒心,增强学生对挫折的承受力、应变力、克服力,培养其完善人格的心理素质教育。

近年来,整个社会普遍感受到,学生承受、克服挫折的勇气和能力越来越弱,挫折反应极为强烈。如:有的学生在升学失败后,冷漠退让,放弃人生追求,更有甚者还出现轻生的极端行为;还有的学生遇到同学间人际关系出现障碍时,内心产生焦虑,一味地苦恼、自怨、自叹、自恨、自责。诸如此类的现象还有很多,做为教师要鼓励学生,面对挫折百折不挠、充满信心地战胜它,从而成为生活的强者。

二、挫挫折教育的步骤

1.做好学生的心理准备工作。陶行之先生曾明确指出:“学生的学习光靠智力不行,光有学习的热情也不够,还得有坚持到底的意志,才能克服大的困难,使学习取得成功”。要使学生能够比较顺利的接受和适应挫折教育,首先要从学生的心理入手。因此平时我注意收集一些国内外著名运动员的成才经历以及他们是如何面对困难、挫折的。利用室内课和业余时间讲给学生听,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让其在潜意识中觉得将来我遇到类似问题也一定能够战胜它。这样一点一滴的从心里上为实施挫折教育做好准备。

2.精心选择教材,合理设计难度。在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没有按年级规定具体的教学内容,而是把教学目标定的比较具体,教学内容的弹性和选择性比较大,为教师留有很大的选择余地和发展空间。因此教师在选择教材时就可以根据自己学生的特点以及本次课将要进行挫折教育的重点而定。例如:要想让学生明白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大家齐心合力才能取得胜利。我在教学是选择了“端线篮球”游戏,比赛中有的学生过于表现自己控制球不离手,我就有意识的安排一些学生去拦截他为其制造困难,在他遭受到挫折以后就会主动与同伴配合,最终取得胜利。

3.教学方法恰当,引导学生正确。挫折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发育和成熟。少年儿童生理和心理尚未完全定型,如果外界消极因素不能被消除或被有效地抵制,就会出现各种消极意识和心理问题,挫伤少年儿童的积极心态,使其情绪低落,丧失对前途美好的憧憬。更为严重的是,这些心理问题如果不及时加以疏导、转化,就有可能形成一种犯罪动机。心理学研究表明,同样的挫折,第二次的影响力度和影响广度比第一次要弱得多,若事先对少年儿童进行挫折教育,可以有效抑制青少年遭受挫折后的消极心理,培养少年儿童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和乐观主义的生活态度。

例如:发展学生跳跃能力的练习中,我们经常采用的是接力跳的形式。由于学生能力不同跳得慢的学生经常被嘲笑,使他们产生一定心理负担。于是我对教材进行了加工,变单人跳的形式为3―5人或以组为单位的合作式跳,即:学生站成一排,大家肩并肩手拉手同时向前跳,以所有人都跳过终点为标准判名次。这样就需要所有学生齐心协力,共同面对困难,互相鼓励,勇于面对挫折,最终战胜自己获得成功。

三、实施挫折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在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时教师要根据其身、心特点设计情景、问题:

1.注意适度和适量。为学生设置的情境必须有一定的难度,引起孩子的挫折感,但又不能太难,应是学生通过努力可以克服的。同时,一次面临的难题也不能太多。适度和适量的挫折能使学生自我调节心态,过度的挫折会损伤他们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2.学生遇到困难而退缩时要及时鼓励,让他们认识到人的一生会遇到很多挫折,关键在于我们如何正确地认识和对待它,只有鼓起勇气努力向前,才能最终克服困难,战胜挫折。另外,在学生做出很大努力取得一定成绩时,要及时肯定,让其看到自己的能力,从而更有信心地去面对新困难。

3.对陷入严惩挫折情境中的学生要及时进行疏导。帮助学生分析遭受挫折的主、客观原因,找出失败的症结所在等。在必要时可帮助学生一步步实现目标,让他们体会只有战胜了困难才能前进。在平时则要善于观察学生的活动,把握其发展趋势,如果学生在克服困难时几经尝试均告失败,应及时给予具体帮助。

4.多为学生创设与同伴合作的机会。与同伴交往合作可以使他们发现不同的观点,从而更好地认识他人和自己,克服自我中心。在合作中,学生往往会经历一些挫折,如:观点不一致,屈从于被领导的地位等,这样他必然要在不断的磨练中学会如何友好相处,如何合作,从而更好地在同伴中保持自己的地位。而这种磨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耐挫力。另一方面,同伴之间的相互交流和指导,也能够帮助自己更好地克服困难、解决问题。

四、教学建议:

同一样的挫折有的人产生消极的情绪,甚至心理障碍,有的人则积极面对,用挫折来磨练意志,激励自己奋发向上。我们要像那只逃生的小白兔一样,勇敢面对挫折,面对失败。在生活中,当我们遇到困难时,应多动脑筋,想出最佳的解决困难的办法,并在挫折中振作起来。新的教育课程改革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由其是在体育学科中树立了“健康第一”的思想,体现身体、心理、社会“三维”健康观。注重了学生的心理健康,社会适应方面的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遭受各种挫折是不可避免的,挫折带给学生的可能是心理上、生理上的伤害,也可能变成继续前进的动力。教师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去思考问题,设计教法,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当然,并非挫折越多越好,越大越好,假如是很沉重的打击或是多种严重变故的接踵而来,一般都会使人大伤“元气”。所以我们提倡给学生适当的挫折教育,这可以锻炼他们的意志品质,对其成长大有益处。把学生培养成为能适应社会需求的强者,培养成为四化建设的有用人才,特别是能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挫折教育――让孩子在逆境中成长》,崔华芳主编,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3年6月。

[2]《体育心理学》 北京教育出版社出版。

小学体育新课程标准范文第5篇

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英语课堂教学,使得英语教学更能满足学生的需要,我国教育部门对初中英语教材进行了进一步的改革。在新的课程标准影响下,初中英语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更加侧重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并且将学生放到了课堂的首要位置,开展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英语教学。多媒体教学是现代教育教学中常用的一种课堂授课方式,是传统课堂教学与现代信息科技的有机结合,对提升课程授课质量有着重要的帮助。目前我国初中英语教师已经逐步将多媒体教学引入到了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之中,并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贴近学生实际,发掘学生兴趣

初中英语阅读涉及了大量的词汇,阅读内容一般都以文章的形式出现。初中生由于积累的单词较少,并且语法知识的学习还不够完善,因此使得一些学生难以有效地进行初中英语阅读的学习,造成学生对英语阅读课程的排斥。鉴于此,初中英语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对学生的心理给予一定的关注,采取合理的方式降低学生对英语阅读的抵触心理,让学生化被动为主动地进行英语阅读学习,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厌学的问题。具体来说初中英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吸引学生注意,贴近学生实际。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较,多媒体教学在教学方式上具有新奇的优点,因此在吸引学生注意力方面,多媒体教学本身就具有着天然的优点。同时教师在进行PPT制作的过程中,还可以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例如,在学习新课标人教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上册unit8 When is your birthday?时,在对课文进行阅读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出现一定的生疏感。因此教师应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生日聚会的视频,将学生带入到生日的氛围之中,并通过PPT以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回答自己或家人的生日日期,将课文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到一起,让学生对课文内容逐渐熟悉起来。②发掘学生兴趣。多媒体教学最大的优点在于其可以更加直观生动地对教学内容进行展示。因此初中教师在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这种优点,深入挖掘学生的兴趣,并将学生喜欢的元素加入到PPT中。例如,初中生喜欢动漫人物、卡通形象,教师就可以在PPT中加入一些动画元素,让PPT生动、鲜活起来。

2 突出学习难点,强化单词语法

初中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最难攻破的难点就是语法和单词,尤其是在进行初中英语阅读的过程中,大量的陌生单词以及复杂的语法结构往往使得学生很难读懂阅读材料的意思。因此初中英语教师一直将单词和语法当做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的重点。鉴于此,初中英语教师在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应积极地改变教学思维,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转变为现代化的印象教学。所谓印象教学就是加深知识点在学生脑海中的印象,通过反复的刺激使得学生对知识点产生记忆。具体来说,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初中英语教师可以将阅读材料以PPT的形式进行展示,并对材料中的重点、难点单词进行突出的标注,这种标注可以是颜色或者外形上的,也可以是声音上的。例如,在学习新课标人教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1 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时,exercise是文章中的重点单词,教师可以将文章中出现的exercise用突出的颜色标注出来,并且在点到这个单词时配置相应的发音,使得学生在阅读完文章后对exercise印象深刻,进而加深学生的记忆。

3 改变练习方式,加强课堂互动

英语阅读练习是初中英语的基础性练习题目。这种练习一般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即学生对阅读材料进行阅读后,根据材料内容选出合理的答案。为了有效地提升学生英语阅读的能力,教师在课堂上会对这种题型进行详细的讲解。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教师一般采取的方式是对阅读材料进行翻译,之后带领学生一起逐项分析题目。通过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浪费了课堂的教学时间,同时还很难把握学生的注意力,造成授课质量的下降。因此初中英语教师在对英语阅读习题进行讲解的过程中,应改变传统的方式,通过多媒体的形式将阅读材料与问题展示出来。教师与学生将注意力共同投在多媒体上,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学生课堂溜号的几率。同时,教师在对阅读材料进行系统讲解的过程中,还可以通过多媒体的演示,将文章重点划出来,让学生学会阅读技巧,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速度。在进行答案选择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与学生进行课堂上的互动,让学生找出文章中与选项相对应的部分,锁定答案范围,然后通过点击题目将答案展示出来。这样的习题讲解方法充分借助了多媒体,使学生在进行练习的过程中,不仅完成了习题,同时还掌握了一定的阅读知识与技巧,对学生英语成绩的提高有着很好的帮助。

4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