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大众传播媒介

大众传播媒介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众传播媒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大众传播媒介

大众传播媒介范文第1篇

城市化:大众传播媒介扮演了何种角色?

城市是人类对话的中心。说起对话,自然而然地会令人想起大众传播媒介。大众传播媒介从诞生到发展,一直伴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对城市化产生了重大影响。

城市化自19世纪到今天的迅速发展,归根到底是工业革命带来的必然结果。但工业革命也催生了大众传播媒介,大众传播媒介通过传播信息,传播科学文化知识,传播城市人的理念,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

城市化是一个过程,由传统落后的乡村社会向近代先进的城市社会转变的自然历史过程。它包含着四个方面的内容: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城市人口和城市数目不断增加,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逐渐提高;城市经济关系和生活方式的普及和扩大,居民的生活方式、就业方式和思维方式逐步城市化;城市状态发生变化,非城市地域逐渐转化为具有以集中和高密度为主要特征的城市性地域状态;作为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城市化是人类走向现代化社会的必由之路,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尽管社会变动、政府措施、各种偶然因素以及人们的主观意志会在不同时期、不同程度上影响即促进或制约城市化的进程。

从以上论述我们可以看出城市化过程所必须的两个要素,一是人口由乡村向工业发达的区域流动,二是城市居民经济关系和生活方式的普及与扩大。

大众传播媒介伴随着工业化革命诞生之后,便对上述两个要素产生了重大影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市化进程。这种说法好像并不夸张:如果没有大众传播媒介,世界上不会有今天这么多的城市。韦尔伯·施拉姆曾以传播事业三大功能(守望功能、决策功能和教育功能)出发指出它可以在以下四个方面发挥直接的作用:农业新技术的推广;普及卫生知识;扫除文盲;正规教育。他指出,信息传播对于任何社会来说,永远是存在的中心环节,每当有危险或机会需要报告,决定需要指出,新的知识需要推广,以及变革即将来临之际,总会有信息的流动。人口集中地涌向城市是建立在农业新技术的不断推广,农业剩余劳动人口的增加,人们识字率的提高,以及交通工具发达的基础上的。至于定居在城市里的人,不停地从大众传媒那里获知了城市里各种各样的信息,了解自己应怎样学习、工作、生活,这就为城市居民经济关系和生活方式的普及与扩大打下了基础

在人口涌向城市的推动性因素中,大部分因素都得力于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传播知识、开阔眼界是新闻媒介的重要职能之一。新闻媒介不是教科书,但它们所传播的知识,主要是和人们当前的生活、生产、工作有密切关系的,以及科学技术上的新发现、新创造,社会科学的新探索、新观点、新材料。我国建国后农村新技术的推广,主要得力于广播媒介在乡村的发展。1956年全国面向农村的有线广播台共有1458座,有线广播喇叭50万只,这些为城市化打下了基础

我国90年代初涌动的民工潮加速了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在我国,大约有一亿多农民从广播、电视、报纸、杂志或者亲戚朋友那里获得了城市里有3倍于农活收入工资的信息,离开农村到城市打工,强大的民工潮给城市带来了急需的劳动力,为城市化的发展制造了契机。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100%计算机汇总资料表明,按1985年7月1日常住地类型分的省内跨县、市迁移人口,全国有2302.6万人,其中从乡村迁移到市镇的有1173.1万人,比重为50.95%,成为迁移人口的主流。《中国青年报》记者在川东北地区果子村里调查时了解到,民工选择打工地点更多是依据亲戚朋友的传闻,再加上在广播、电视里得到的一点印象[2]。

大众传播媒介范文第2篇

关键词:民族语言 大众媒介 核心范畴

在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中,少数民族语言大众传播媒介(简称“民族语言媒介”)毫无疑问是核心范畴,但却常常被“回避”。

一、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应聚焦何处?

现在已经很少有人怀疑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的必要性和价值了,但就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本身而言,却显得有些“目光涣散”,延揽的对象过多,并且与多个学科研究发生重叠,研究的指向比较模糊。

少数民族语言大众传播媒介应该是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的主要范畴。在中国的民族地区,由于文化的多样性,信息传播方式也呈现多样化的色彩。但在国家民族区域自治的背景下,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与国家的稳定和国家的国际形象关系密切,大众传播媒介作为主流传播平台,其引导力、影响力毫无疑问居于主导地位。基于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的研究正处于成长期的文化现实,以及大众传播媒介在少数民族社会发展中的突出地位,学术界理所当然地应该把少数民族大众传播媒介纳入自己关注的主要范畴。

根据统计,在中国的55个少数民族中,满族、回族已经使用汉语,其余53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其中有13个少数民族使用文字――蒙古文、藏文、维吾尔文、朝鲜文、壮文、哈萨克文、锡伯文、傣文、乌孜别克文、柯尔克孜文、塔塔尔文、俄罗斯文、彝文、纳西文、苗文、景颇文、僳僳文、拉祜文、佤文等①,同时基本拥有自己的民族语言媒介,分布在少数民族地区,构成了中国民族语言媒介体系。而在国家媒介体系中,也设置了主要少数民族语言媒介。

民族语言媒介的文化特质日渐凸显。在少数民族地区媒介体系中,由于文化的交融,民族地区媒介正表现出与非民族地区媒介的更大趋同性,传统媒体同样面临挑战,新媒体的传播力急剧提升,但民族语言媒介的受众范围、传播方式、传播效果却发生重大争议,特别是在现代传播背景下,民族语言媒介存在的必要性、媒介价值和未来命运格外令人焦虑,成为民族新闻传播难以回避的难题。在很大程度上,关于少数民族语言媒介的研究,成为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的最大挑战,因而也成为核心命题。

二、为什么民族语言媒介是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的核心命题?

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涉及很多层面,但直面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现实,就可以发现,民族语言媒介成为最具民族特色但同时也是最大的现实难题,足可以列入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的核心命题。

1.民族语言媒介是民族的文化权利。在国家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中,少数民族的语言权利得到明确保障,使用自己的母语进行传播是其文化权利的应有之义。

2.民族语言媒介是国家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体现。在国家的治国方略中,民族区域自治是基本国策。它对各民族使用自己的语言创办文化传播机构,包括新闻出版媒介的权利给予法律中保障。

3.民族语言媒介最具民族传播特色。在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中,没有哪一种媒介能够如民族语言媒介这样最典型地体现出民族传播的特色和不可替代的优势。民族语言媒介用民族母语传播,使这种传播可以实现传者和受众之间的“无缝对接”,其中没有任何文化隔膜,即使不识字的民族受众,也可以通过民族语言的声画传播实现信息的沟通;民族语言本身就是民族文化的主要载体,它的语言表达方式就是民族传播的方式,同时在传播内容上自然就会容纳更多的民族文化因素;在中国的文化语境下,民族语言媒介又必然与国家通用语言的汉语构成奇异的“民汉双语”传播格局,形象地体现中华民族多位一体的现实,构成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的基本特性;在民族文化的沐浴下,民族语言媒介能够真实展示民族的传播心智,塑造本民族最合适的传播模型,实现最直接的传播。在民族语言媒介身上,民族传播的基本特质展示无遗。

4.最能体现民族传播面临的挑战。在习惯思维下,民族语言媒介仅仅是一种国家政治的符号而已,其存在本身就已经足够了,并不具备或者没有人去追究它是否真正具有信息传播的功能。因此,对于民族语言媒介的兴衰并不关心,似乎存在合理,消失也在心理逻辑的许可之内。这是一个天大的误解。民族语言媒介固然受到国家政策的庇护,但更重要的是服从于传播的需要。只要你真正走进民族社会的基层,就会感受到民族媒介存在的必要性。当然,民族语言媒介在复杂的文化护环境中,也遭遇严重挑战,主要包括受众教育水平、城乡分割、媒介形态变迁诸方面,成为民族新闻传播事业中最突出的问题。如果不能解决民族语言媒介的问题,实际上就不能解决整个民族新闻传播的问题,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三、民族语言媒介面临的挑战

根据调研和观察,民族语言媒介面临多重挑战。

1.语言的困惑。虽然国家极力推行基础教育普及,但实际效果却大打折扣,农牧区民众文盲不少,识字水平有限,就直接限制与平面媒体接触效果,即使面对新媒体,也会制约信息接收效果。在跨文化交流背景下,国家在民族地区推行的双语教学政策面临复杂困难,语言“空壳化”现象逐渐严重――口语与书面语分离,能说不能写的情况蔓延,这也限制了与民族语言媒介的接触;在开放和信息环境下,面对现实需要的选择,民族语言使用的场合、时间、语言习惯等逐渐萎缩,使用范围越来越局限于农牧区,对民族语言媒介构成了最严重最直接的挑战;作为历史产物,民族语言在一定成程度上难以适应现代科技,这种语言不适应性造成传播障碍。语言的困惑实际就是受众的困惑。

2.机制的困惑。对汉语媒体依赖严重,媒体独立运作能力不足。在双语传播体制下,民族语言媒介一般与汉语媒体同体共生,遂设立民族语言编辑部,与汉语编辑部同属一个媒介行政体,但因为民族语言编辑部专业人员缺乏,故自采稿件有限,翻译就成为惯常手段,民族语言媒体的传播策略、传播指向和传播优势就不能充分展示。民族语言媒体到底应该是独立的媒体还是汉语版的翻版?双语传播的一致性和区别性如何把握?民族语言媒介的自有优势何在?

3.区域的困惑。在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或多语媒介受众的区域分割越来越明显,大体的走向就是民族语言媒体更集中于农牧区,而汉语媒体则集中于城镇。但问题是存在着双语或多语“杂居”的区域,那么在这个区域,双语与或语与媒介的受众到底是谁呢?如果在农牧区是民族语言媒介占主体,那么汉语媒介能否进入受众的视野?如果在城镇是汉语媒体为主体,那么民族语言媒介是否还有人接触?难道双语或多语各自“割据一方”就是合理的传播现实?双语或多语传播能否实现全区域融合,而融合的结果是否必然就是民族语言媒介的退出?一切有待现实的回答。

4.内容的困惑。处于双语传播媒介保持宣传政策一致的考虑,以及民族语言媒介本身传播机制的缺陷(如民族语言记者、编辑的匮乏等),民族语言媒介最容易成为汉语媒介的翻译版,更多的变动也许仅仅在于因为拼音文字与汉语方块文字版面容量的差异而造成的内容容量的精简,整体内容并无多大区别。民族语言媒介到底是作为一个独立的媒体,还是汉语版的异性“双胞胎”,人们还是支持第一选择。因为如果作为独立媒体,她就会具有自己的传播设计和策略,更方便于发挥自己的传播技术优势,更能适应自己独特的受众,更容易形成自己的传播地位和特色,但实际上很难实现。

5.功能的困惑。对于民族语言传播媒介的功能,如果没有基本的了解,最容易将其视作国家民族政策的符号,似乎并无实质的意义。假如仅仅是站在民族地区城镇的背景上观察,也许看到的更多是被疏远甚至抛弃的民族语言媒介,更容易得出民族语言媒介等于“政治符号”的结论。民族语言媒介于是就成为基本不具备传播价值的政治滋生物,仅仅是国家政策的象征而已。人们会质询:作为媒介的信息传播、文化传播以及娱乐的功能,是否存在?没有真正受众的媒介有无继续存在的意义?

6.人才的困惑。按照常理,国家在民族地区积极推行的双语教育,能够为民族语言媒介提供充足的民族园传播人才,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民族语言媒介恰恰缺乏能够驾驭民族语言的专业人才,特别缺乏能够熟练使用民族语言进行采访、写作、编辑的新闻传播专业人才。那么,大批接受了高等教育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研究生为何不把民族语言媒介作为自己建功立业的第一选择?主要是民族语言媒介的局限性影响了他们的选择,包括经济效益、事业前景和成就感等。高等教育尚不能提供具备完整民族语言媒介素养的专业人才,进入民族语言媒介的更多是民族语言、历史、文学等专业的毕业生,新闻传播学院系几乎没有民族、汉语兼备的双语传播人才专业。供职于民族语言媒介的人员更多地是具备民族语言和文化的素养,但却未必拥有新闻传播的专业素养,民族传播能力并不完整。

7.前景的困惑。对于民族语言媒介的未来,是一个敏感而难以讨论的话题。从国家民族政策和国家发展战略而言,民族语言媒介无疑要一直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它的生命力不仅应该源自于国家力量的赋予,更源于民族受众的需要,民族语言媒介理应是富于现代色彩、全媒介融合的信息传播媒介、民族文化传承载体。但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在全球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文化融合的速度和广度加快、加大,少数民族语言不得不接受文化融合带来的巨大挑战,严格而言,文化的选择是一个“自然”过程,并不能被人为阻滞或扭转,语言种类的“简化”是必然趋势,人类更趋于在更大范围使用更一致的传播符号,以适应交际的需要,部分民族语言的“被融合”甚至消融在所难免,民族语言媒介的“精简”也在逻辑之中,人么总会想象民族语言媒介的明天和生命周期,但现在难道会有明了的结论吗?

四、民族语言媒介为什么在研究中被“疏忽”?

不管人们是否明晰地意识到民族语言媒介在少数民族新闻传播播中的重要地位,但人们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在回避民族语言媒介的研究,使相关研究总是很难实现跨越。

1.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民族语言的障碍。对民族语言媒介研究的基础,就是要掌握民族语言,起码能够看懂或者听懂民族语言媒介多传达的信息。这种现状就给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的学者提出期待,必须学习民族语言。语言是进入文化的第一道大门,掌握民族语言也是进入民族语言媒介研究的基本前提。而身处民族院校的学者们,实际具有学习民族语言的最便利条件。在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中,自治区专门发出文件,要求国家工作人员必须学习双语(汉族学习藏语,藏族学习汉语),民族学院各基层单位为此邀请藏族学生担任教师,在教师中每周开展藏语学习。

2. 少数民族学者“缺席”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方阵。虽然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的研究正在勃兴,但她的研究阵容还并不强大。人们会发现,在这个本应该拥有最多少数民族学者的文化方阵中,却恰恰最缺少少数民族研究者,或者是缺少掌握少数民族语言的非少数民族学者。这种缺席,使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特别是民族语言媒介的研究缺乏民族语言的支撑,缺少民族文化的基础,不能直接了解民族语言媒介,只能通过间接的方式来把握,不能保证准确地理解,学术研究的基础就不牢固。我们并不认同“掌握民族语言是研究民族新闻传播的准入证”的说法,但民族语言修养缺乏确是当前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的一大软肋。

3.对民族语言媒介的文化价值把握不足。思维的惰性会使我们把民族语言媒介等同于国家政治,将其仅仅是看作为没有实质意义的政治符号。但实际上,民族语言媒介具有多层的含义:它不仅是传播信息、传承民族文化的平台,同时具有保障民族话语权力、展示民族生存状态和增强少数民族凝聚力、影响力的使命,而在国家层面上,民族语言媒介还具有国家形象对外传播的历史责任。当然,不论给民族语言媒介赋予多少文化角色,其基本的媒介角色却不能被忽视。只有突破政治视角的局限和成见,认可其媒介本质属性,才能对民族语言媒介的文化价值有基本的把握。

4.缺少在文化融合背景上面对民族语言媒介的学术勇气。关于民族媒介的研究,是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中的主要难题之一。有一个担忧就是: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的研究依然沿用传统的汉族主体民族新闻传播模式,以非主流文化的眼光看待民族语言媒介,不能准确评估民族语言媒介的传播意义和文化价值。在一个开放的多民族国度,国家既以立法的形式保障民族的文化权利,同时又力图推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融合,塑造中华文化的当代形象,于是民族文化个性和文化融合就成为一种复杂的关联。如何在文化融合的大趋势下审视民族语言媒介的“前世今生”,眺望民族语言媒介的未来命运,就成为极大的难题。但因为涉及国家民族政策、民族文化、民族关系等敏感话题,民族语言媒介就被有意“疏忽”,转而关注比较“保险”的话题,在学术的边缘优雅“散步”,使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的研究很难触及关键范畴,限制了自己的学术视野和境界,不利于树立研究的独立性。

面对民族语言媒介的生存现状和研究现实,笔者建议学界要明确“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媒介”与“少数民族语言媒介”之间概念的区别,清醒认识到民族语言大众传播媒介在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中“核心范畴”的学术地位,全面梳理民族语言媒介的历史和现状,分别建立不同民族语种的媒介研究中心,有效推进民族语言媒介的专业教育和人才培养,拓展民族语言新媒体传播领域,直面民族语言媒介发展中的困惑和挑战,由此思考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特质,推动民族地区社会发展,致力于构建中国特色的“中华传播学”。

注释:

大众传播媒介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新媒介 大众传播特性 美学阐述

大众传播是美学精神的物质载体。在新媒介环境下大众传播呈现出了不同的特性,它的这种特性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思考问题的方式,同时也给传统的个体审美体验带来了强烈的冲击。

媒介即讯息,信息社会下媒介不断发生着变化,各种新的媒介形式也不断出现,新媒介所带来的新“讯息”深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1967年,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技术研究所所长P.戈尔德马克发表了一份关于开发EVR(电子录像)商品的计划,其中第一次提出了“新媒介”(New media)一词。1969年,美国传播政策总统特别委员会主席E.罗斯托在向总统尼克松提交的报告书中也多处使用新媒介一词及相关概念,自此“新媒介”一词逐渐流行开来。

一、新媒介生态环境下大众传播特性的变迁

新媒介相对传统媒介而言有着很多根本性和革命性的特点,新媒介环境下以网络媒介为代表的新媒介所催生出来的新的传播方式,可以说是迄今为止最符合标准、最理想和最完善的传播方式。具体来看,新媒介生态环境下大众传播方式具有六个方面的特征:(1)双向互动性。大众传播由基本单向的变为双向互动的,信息接收的主动权越来越多地向受众方面转移,受众心声的反馈变得直接和便捷;(2)异步性。新媒介实现了异步性,受众可以采用点播的方式,不受播出时间的限制,在任意选定的时间内进行收听收看,有必要时还可反复收听收看;(3)非受控性。数字化传媒使信息的传播流通更为自由,尤其是互联网通过其各种强大的功能,形成了海量信息源;(4)信息传播的全球化。新媒介使传播的范围扩大至全球,它使任何人在任何地点、时间都可以与其他任何人进行任何形态信息的沟通交流;(5)碎片化。新媒介带来了受众的分化,信息传播呈现“分众”、“小众”的特点,受众的分化形成了许许多多受传者群落的“碎片”;(6)多媒体化。新媒介具有提供多传媒信息及产品的能力。新媒介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丰富多样的传播功能融合于一个系统之中。

新媒介生态环境下大众传播特性的变迁有着重要的社会意义:它将改变人们的认知、交往方式,改变个体的审美交流方式,改变社会的信息传播交流方式,以及相应的人际关系、生产关系、社会关系。站在整个社会的角度上看,新媒介的双向互动及交流自由的特性,构成了新的反映舆论、涌现真知灼见的公共空间,增加公众维护自己权益和参政议政的机会,打破传统媒体的话语垄断权、信息和控制权,同时还提高政治的开放度和透明度。对个人而言,新媒介开拓了个人的传播交流空间,是人体的飞越性延伸,新媒介使人与人、人与社会的联系更为紧密,在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发展水平的同时也提高了人的活动效率和自身价值实现率。总之,新媒介将使人类的传播活动发生重大的变革,进而将使个体的当代审美生活发生重大的变革。

二、新媒介生态环境下大众传播的美学阐释

大众传播的审美功能是指专业化的媒介组织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在传递审美信息时,对社会一般大众所产生的积极影响和作用。在目前的新媒介生态环境下大众传播的美学内涵在于它所催生出来的审美表现的多样化,审美意识的平民化,以及审美交往的主体间性,进而重构了我们的审美世界和审美生活。

1.审美表现的演变:多样化。

人类传播的历史不是媒介依次取代的过程,而是一个依次叠加的进程。电子媒介可以看作是过去所有媒体方式的集大成者,是人类感知能力的综合运用。这正如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一书中所论述的“媒介即人的延伸”,他认为:“任何媒介不外乎人的感觉和感官的扩展和延伸:文字和印刷媒介是人的视觉能力的延伸,广播是人的听觉能力的延伸,电视则是视觉、听觉和触觉能力的综合延伸。”而网络媒介,我们则可以把它看作人类中枢神经的延伸,因而它的存在方式也将是多元化的,它所孕育出的审美表现形式也将是多样化的。同理,人类艺术的发展也不是一种艺术形式或者流派取代另一种艺术形式或流派的过程,而是一个叠加整合的进程。在新媒介环境下,随着新技术发展的广泛性和渗透性越来越强,大众传播的审美功能也在不断加强。特别是当一种新的媒介出现的时候,它不可能作为承载艺术的单独的媒介而存在,而是吸收旧有介质的特质,然后融合在自己的审美表现方式中,以一种“兼容并包、和而不同”的精神,创造出自己的独特视觉和美学特征。同时我们对于新媒介生态环境下信息传播呈现的“分众”、“小众”等特点,大众传播所展现出来的全新叙事性结构:偶发和间断性的叙事结构,也需多加注意,因为它们同样是多样化审美表现的特定形式。

2.审美意识的变异:平民化。

新媒介的发展为平民化审美意识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技术保障。网络是一个全新的开放世界,它所带来的是一个广泛参与、平等自由的新天地。新媒介环境下大众传播具有独特的双向交流功能,在网络中既可以进行一对多、多对一的交流,还可以进行多对多、一对一的交流。根据《第二十六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0年6月,我国网络文学使用率为44.8%,用户规模达1.88亿。以互动交流为特质的网络文学活动过程始终贯穿着平等、自由的审美理念。而由平民大众创作的网络文学或文本的大量涌现,其意义在于平民大众在网络中找到了一个可以自由表达的空间。网民的创造性、想象力、表现欲、真实观点、自我意识能够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和抒写,人之为人与生俱来的权利得到了尊重和行使。总之,在新媒介环境下多元兼容的平民化审美意识将会成主流的审美意识。

3.审美交往的强化:主体间性。

在新媒介生态环境下,互动不只是一种可能,而是必须的行为。正如上文所说的,新媒介环境下的大众传播由基本单向的变为双向互动的,信息接收的主动权越来越多地向受众方面转移,受众心声的反馈变得直接和便捷。交互式的审美体验在新媒介生态环境中表现的尤为明显。学者张耕云在《数字媒介与艺术》一文中分析了媒介的变化对于艺术交流的意义,数字媒介的产生使艺术又形成了直接交流,从而把差异统一了起来,成为新媒体艺术最为突出的特征。新媒介生态环境中传播的互动性给个体带来了新的审美体验,大规模地改变着主体与艺术交流的方式,催生了审美主客体以动感为特征的新关系,使审美主客体发生历史性变化。

新媒介生态环境下交互式的审美体验使得审美主体间性得到了凸现。主体性是近代哲学和美学的命题,它主要是西方理性精神发展的历史需要,在主体性哲学的基础之上,文学理论与美学也强调文学和审美的主体性。美学应该是一种有关生存体验和生存意义的学问,它应当提倡主体间的共在,强调自我主体与对象主体间的交往与对话,即主体间性。主体间性强调的是不同主体之间的相互依存,新媒介环境下传播的双向互动性及由此催生出的交互式审美体验使得主体间的交往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强化,审美的主体间性在新媒介环境中得以实现。

在新媒介生态环境下,大众传播的方式及特性都发生了变化,它也极大地改变了个体的审美活动方式。新媒介环境下所呈现出来的审美表现、审美意识与审美交往特性丰富了个体的审美体验,在一定意义上甚至在重构着我们的审美生活,但大众传播所带来的审美体验和审美方式只是人类审美体验和审美生活方式的一个组成部分,要进行个体审美生活的重构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姚鹤鸣.传播美学导论.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

[2]张耕云.数字媒介与艺术.美术研究,2001,(1).

[3]孙海峰.美学视野中的网络传播.现代传播,2007,(4).

[4]巫汉祥.网络时代审美意识的变异.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

大众传播媒介范文第4篇

摘要:本文分析了师范类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特殊性及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迫切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现阶段从教育主导、内容设置以及知识结构重构等三方面促进师范类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建议与措施。

关键词:师范教育;学生素质;媒介素养;教育管理

当今社会,信息环境已经成为继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和自然环境后,又一个十分重要的社会环境因素。媒介已经渐渐融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国民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最为重要的“塑型力量”。①为了抗衡大众媒介中的流行文化价值观念,训练青少年抗拒大众媒介中提供的“低水平的满足”,20世纪30年代初期英国发起了媒介素养教育运动。帮助大学生提高对媒介的认识,熟悉媒介传播规律和流程,培养他们运用、分析媒介所传播的信息以及制作媒介产品的能力,使得他们具有良好的媒介道德规范的认知与自律能力,成为主动且具有批判性的媒介使用者,是现代大学教育的重要课题之一,也是新形势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加强师范类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必要性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交媒体、移动媒体在大学生日常生活中扮演的作用越来越大。媒介的变迁和媒介形态的更替之下,媒介环境正改变着当代大学生的思维、表达、沟通方式。同时,大学生也是媒介使用的主要群体,是媒介环境的重要构成部分。作为特殊的社会群体和大众传媒的受众,大学生的媒介素养问题近几年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1、面对纷繁变化的媒介环境,媒介素养教育有利于师范类大学生人格的培养。

随着大众媒介的迅猛发展,大学生的成长环境发生了巨大改变,涌现出许多新的特征,原有家庭、学校与社会教育结合的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时展的需求。媒介对当代大学生生活的影响渗透作用日益突显,作为时尚崇拜者的大学生成为媒介消费最积极、最主要的人群,媒介对他们的思想、行为和心理产生了很大影响。在高校学生中,师范类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求职目标相对来说更有针对性。师范类大学生未来的职业特点要求他们不仅要掌握扎实完备的专业知识,更要有高尚的思想道德和人格素质。他们的媒介素养,以及由此影响下的人格品质将直接作用于日后在教学工作岗位中的效率和效果,更直接关系着我国青少年教育的质量。日益纷杂的媒介环境需要我们认识到对师范类大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加快对师范类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实践的步伐,帮助他们掌握基本、必要的媒体知识,锻炼他们合理地获取、利用信息和传播信息的能力,积极促进他们科学健康媒介素养的养成。

2、师范类大学生与信息时代相适应的媒介素养是其教师职业成熟度的重要要素之一

作为日后走上教育工作岗位的师范类大学生,他们将直接参与培养青少年科学认知和健康心理发展的整个过程。其中,部分优秀学生将会成为从事师范教育人才培养的主要力量。他们自身的媒介素养将对他们即将从事的工作起到非常重要的影响,会影响到国家教育方针的贯彻执行、国家的人才培养质量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对青少年科学健康媒介素养的形成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十报告强调指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勉励青年大学生“把正确的道德认识、自觉的道德养成、积极的道德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师范类大学生是教育力量的后备军,是信息化教育的基石,是祖国未来进步的促进者。师范类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就是通过对师范类大学生的职前培训,使他们真正掌握媒介知识,提高信息道德,逐渐意识到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性,并在自己的职业化训练过程中不断加以提升。加强师范类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提升他们的媒介素养是我国素质教育和大众传播活动的必然趋势和内在要求。

3、加强师范类大学生媒介素养是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校内外环境发生了巨大改变。现代传媒技术的蓬勃兴起,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生活方式、理想信念及价值取向。互联网的快速扩大与普及引发了许多网络问题。社交化生存影响着学生对现实世界的认知,即时通信改变着学生交际的方式,网络游戏混淆着学生虚拟世界与现实生活的关系……媒介环境的变革对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针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培养和调整迫在眉睫。大学生媒介素养直接影响着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与身体心理素质。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需要建立起教师与学生沟通和交流的长效机制,了解学生媒介化生存的心理需求,以趋利避害为根本方针,积极提升学生的媒介素养,引导他们正确对待大众媒介,特别是新兴媒体。

二、师范类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对策

构建合理有效的媒介素养教育模式,引导师范类大学生有能力科学地、理性地接触和使用媒介;有重点、分层次地开展相关实践活动,使他们内化为自身的道德观念和自觉行为,并为他们步入社会提供一定媒介素养储备,是时展和现实情况的需要,在信息爆炸的当下社会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1、发挥师范生媒介素养教育中高校的主导作用

把师范类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总体规划,构建媒介素养教育体系,深化课程改革。一方面,在综合素质培养中多渠道、分层次的开展媒介素养教育。通过课程教学、讲座报告、竞赛交流等形式,针对不同年级学生进行从媒介认知到利用媒介服务社会的分层培养。利用传媒院系的专业力量,组织多层次的师资培训、学术交流等活动,提高教学团队的整体实力。充分借鉴已开设的素质课程教育的经验,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活动。在实习中请相关专家和有经验的教师与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探讨和交流,为其以后走入职场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加强高校间的合作与交流,探讨各种与媒介素养教育相适应的先进、有效、多样、科学的教育教学方式和方法。另一方面,强化制度建设,规范和约束教学过程,充分调动思想教育工作者及专业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切实提高媒介素养教育水平与质量。完善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把媒介素养培养的评判与学生各项评奖评优联系在一起,提高学生参与媒介实践的积极性。

在对师范类大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过程中,还应加强与传媒界的交流与合作。一方面,邀请业界人员走进课堂,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对话,帮助他们认识媒体、理解媒体。另一方面,将课堂搬到媒体机构,让学生近距离的了解信息生产过程。积极锻炼学生利用校园电视台、电台、互联网等平台参与实践的能力,使他们在提升信息创造和制作能力的同时,学会对各种信息的选择,懂得质疑,养成思辨性的回应能力。

2、设置具有高校师范教育特色的媒介素养教育内容

媒介素养教育的目标宏观上与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思想文化,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等有密切联系。微观上与学科领域主题,大学生年龄层次的需求等有关。针对师范类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是培养他们在学习和掌握一定的媒介知识的基础上,能够选择合适的媒介来为己所用,能够面对纷繁信息去噪留精,能够建立对媒介信息的批判意识,能够在日后的工作岗位上利用信息提高课堂教学能力,培养青少年学生科学媒介素养的养成。从育人育德的高度,将媒介素养教育内容全面融入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鼓励他们去批判、审视媒介信息以及媒介信息背后隐藏的真实意图,养成逆向、反思、批判及立体思维的意识能力,让这些受过正规师范教育的大学生自觉养成媒介素养教育融入到对未来职业教育中去的意识。(图1)

图1师范类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内容体系

3、建构师范类大学生新的媒介知识结构

媒介素养教育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随着媒介环境的变化,媒介文化的变迁而变化。近年来新媒体不仅极大丰富了传媒形态,改变着社会信息的传播规则,还对全球尤其是中国社会发展产生了全方位的革命性的深远影响。以互联网、手机为代表的新兴媒体改变着人们的阅读方式和思维方式。作为新技术的追捧者,当代大学生以其时尚的脚步快速的融入新媒体。微博、微信、视频网站、电子商务,无一不成为他们驻足的“场所”。在对传统媒体认知的基础上,强化师范生新媒体环境下的应对和思辨显得尤为重要。网络环境下,鱼龙混杂,各种信息相互交织,不同声音穿梭碰撞,媒介素养教育需要帮助大学生建构起全新的媒介知识结构,学会正确的获取和解读媒介信息,学会个性化的阅读与写作,避免迷失自我。

大众传播媒介范文第5篇

论文关键词:媒介素养教育 意义 内容 途径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已经将人们完全置于媒介环境之中,大众传播媒介成为人们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和联系社会的重要途径。在媒介环境下,人们是否具有正确使用媒介和有效利用媒介的能力显得至关重要。大学生群体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重要受众,对媒介的依赖程度较之其他社会群体更高。由于他们正处于社会化进程中的一个特殊阶段,求知欲极强但缺乏社会实践,媒介讯息成为其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重要参考来源,因而,针对大学生群体进行媒介素养教育势在必行。

一、概述

媒介素养教育是一项应对大众传媒对人的影响而施行的方法教育和理念教育,其起源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30年代。随着社会的发展,有关此类教育的称谓和观念不断得到引申和延展,在很多国家和地区确立了诸如“媒体素养教育”、“媒介公民教育”、“媒体识读教育”、“视觉素养教育”以及“传媒教育”等教育形式和内容,并将其日常化、终身化和全民化。上个世纪末期我国大陆地区开始出现“媒介素养”这一提法,直到目前其教育实践仍不多见。“素养”指经过锻炼和培训使得人们具备的一定素质,“媒介”是指传播信息符号的物质实体。在信息时代,媒介不仅包括广播、电视以及报纸等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介,还包括以互联网、手机为代表的新兴媒介。对大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主要是指导其理性认知并积极享用传播媒介,“有组织、有系统、有计划、有目的、有程序和有思想政治头脑地培养人们全面解读、批判和运用传媒信息的能力” 。

二、针对大学生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意义

大学生获取的知识,除了来自学校,很多是从各类媒介中汲取的。大众传播媒介发出的各类讯息以及其所营造的媒介环境,已经成为影响大学生成长的重要社会环境因素。由于大众传媒的内容是传播者基于各种把关因素而选择加工的,而这种加工制作过程是普通受众所看不见和不知晓的,这些经过特殊处理的信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对社会的认知、世界观的构建及其行为方式。尤其中国社会当下正处于转轨的特殊时期,文化多元,个人诉求多元,各类社会矛盾凸显,各类信息鱼目混杂。在这种复杂的社会状况下,大学生若缺乏媒介素养则很容易被错误观念和信息所误导,会对其今后的成长产生消极的影响。因此,针对大学生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1.有利于优化大学生的认知习惯和思维模式

媒介素养教育最早期的提出者,是希望青少年能够以一种批评的眼光来看待媒介信息,变受众被动接收信息为主动利用信息,强调人们在大众传播媒介面前的自主地位。媒介素养教育就是教会受众如何去解码,以一种系统化的分析看到媒介文本背后所隐藏的传播者的意图,从而摆脱媒介文本的影响,它注重的是一种理性的思索。在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一些国家和地区中,尽管媒介素养的教育方式有所差别,但几乎都是将培养大众理性的思维方式、让人们能够“自主地批判”媒介信息作为其根本目标,让人们能够对媒介信息形成正确的认知和恰当的选择。因此,这种教育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对媒介信息的独立判断,另一方面也可以提供给他们遇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时的一种视角和思维方式。

2.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道德水平,帮助净化大众传播媒介的环境

在商业利益的刺激之下,大众传播媒介经营者往往会利用低层次感官刺激的手段来吸引受众眼球,而受众的注意力又成为媒介经营者卖给广告商的资源,媒介经营者在二次销售中赚得丰厚的利润,所以说大众媒介的环境是由传者和受者共同营造的,良好的媒介环境与受众的态度和行为密不可分。媒介素养教育培养受众的良好的审美观念,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媒介道德意识,帮助其自觉抵制大众传播媒介中的低俗内容,识别网络媒介中的流言,杜绝网络中的非理性的集合行为。当大学生以其良好的媒介道德水平、媒介信息甄别水平和审美能力参与到媒介环境的生产过程中时,大众传播媒介的传播者自然而然要根据受众的需求调整媒介内容,于是真实的、高雅的和精良的媒介内容便会出炉,随之而来的是对公民素质的再次提升。所以良好的媒介素养促进的是媒介产品质量的提升和整体媒介环境的改善。

3.有助于大学生积极理性地参与社会事务

新媒介所具有的信息传递和沟通的功能,使得普通百姓可以借助网络和手机等媒介信息。长久以来,由社会少数人垄断媒介声音的局面被打破,社会民主化程度大大提高,媒介越来越多地成为人们表达言论、发表意见和建议的“公共领域”。培养受教育者传播和表达自己的诉求的技能属于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

除了培养媒介表达能力之外,媒介素养教育还肩负着发展受教育者的分析思辨能力、培养自主性的理性公民的重任。大学生群体尽管尚未步入社会,但他们满腔热情,有着积极参与国家管理和社会事务的诉求,对一些社会问题和社会现象有着自己的理解和建议,表达愿望强烈。但是大学生毕竟涉世不深,经验不足,他们在表达推动社会发展的建议和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诉求时,或激情有余而理性不足,或受到别有用心的人煽动,使得其以极端的方式或非理性集合的方式,错误表述意见、建议,使传播效果适得其反。媒介素养教育培养具有自主性的理性公民,就是结合中国特殊的文化背景和社会背景,结合现代公民意识的教育,教育大学生如何以自主的、理性的方式,在宪法和法律所规定的公民民利的前提下,以正确的途径表达建议和诉求,去参与社会管理,影响政府决策。

三、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的内容设置

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国家和地区都根据各自的国情和地区发展的实际情况,在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设置上有所侧重。比如日本的媒介素养教育主要放在受众对传媒信息的“传播能力”上,香港侧重于学生的“信息科技技巧”的培养上,英国则倾向于对媒介文本的“批判性”教育。由于我国的媒介素养及其教育理念引入较晚,教育实践不多,应该根据我国特殊的媒介环境以及教育体制设置适合中国国情的媒介素养教育内容体系。

首先,应设置关于大众传播媒介基本知识的教育内容。这项教育内容主要是帮助大学生了解基础性的媒介常识以及媒介环境的产生过程。具体应该涉及到大众传播媒介的类型及特点,不同大众传播媒介内容的制作流程,媒介组织的运行规律,传者的编码、制码方式,大众传播媒介收入的主要来源,大众传播媒介的基本功能、负面功能和经济功能,以及影响传播媒介和传播者把关的主要因素等等。对于这些常识性问题的理解,有助于大学生认清各种不同媒介的运行特点和规律,正确认识媒介的信息和媒介所营造出的“拟态环境”,了解到信息是如何生成和传播的,自己是如何受到媒介信息的影响进而被大众传播媒介所同化的。

其次,应设置关于媒介行为的道德教育内容。在大众传播媒介尤其是网络媒介中充斥着大量不健康的内容,青少年缺乏抗拒的能力,往往会受到媒介内容的负面影响,产生一些极端的行为。除此之外,由于一般受众对网络里的信息难辨真假,通常会对一些虚假的信息盲目听信,并毫不负责地将信息转发、传播,造成对他人甚至是自己的伤害。更有甚者在网络中肆意窥探他人隐私,散布谣言,恶意炒作,等等。这些行为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是大众传媒的负面功能使然,但深究起来还是在于受众的媒介道德水平不高的结果。因此,在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的课程中,加入媒介信息道德教育的内容,可以帮助大学生在信息制作、传播和接受等过程中树立和强化道德意识和自律意识,净化大众传播媒介的环境。

最后,应设置关于媒介应用能力的教育内容。主要包括对媒介信息的选择和处理的能力、正确评估媒介信息的能力、参与大众传媒内容生产的能力、主动传播的能力、利用大众传播媒介参与社会管理以及维护自己权利的能力等等。教育中主要侧重帮助大学生树立大众传媒的工具意识,淡化消极的媒介应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媒介观念,创造性地利用媒介信息,以实现自我的价值。

四、对大学生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途径

1.课外教育模式

媒介素养教育的主体应该不仅仅是学校,家庭和社会都应该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中国目前的社会发展状况下,家庭和社会没有承担起更多的对未成年人信息指导的作用,所以暂时这一切只能由学校来替代完成。在媒介素养教育的推行过程中,应该循序渐进,将课外教育作为提高学生媒介意识、信息意识的重要途径,来弥补家庭和社会教育的不足。在课外教育模式中,应该采取灵活的、富有吸引力的形式开展教育,如举办各种媒介知识的专题讲座或研讨,根据媒介热点事件来组织社团活动,引导大学生参与媒介活动和媒介内容的生产制作,等等,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树立起自觉的媒介意识,提高大学生的媒介应用能力和信息评估能力。

2.课内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