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学生就业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准备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1(b)-0203-01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议上直言:当前国际国内的经济环境仍然十分复杂。从国际看,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风险挑战增多,一些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速下滑,一些国家债务问题突出;特别是一些国家失业率居高不下,成为社会不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从国内看,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形势是好的,但是影响经济稳定运行的不利因素不少,一些中小企业经营困难,就业总体形势严峻。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680万人,比2011年增加20万人。在这个风暴肆虐的年头,大学生们要如何突围而出,找到一份合意的工作呢?最关键的一点是不要打无准备之仗! 大学生应该充分做好就业的准备工作,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怎样做好就业的准备工作,这是今天每个大学生应该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人在就业准备期需要准备的内容很多。但对大学生这样一个特殊层次的人来说,主要的是以下几个方面。
1 确定合理的就业目标和择业标准
有的才能放矢,所谓合理的就业目标,就是指在满足社会需要的前提下,与自身情况(知识、能力、爱好等)契合度较高的就业目标。这一目标主要包括两个方向。一是就业的对口目标。对于一个特定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在目前的就业形势下,最大的可能是从事与所学专业相关的职业。因此大学生应把与所学专业最相近的职业作为自己就业的主要目标,这能够保证大学生最大限度的发挥专业特长。二是就业的次要目标。这是选择与自己兴趣、爱好相一致的就业目标。这就要求围绕就业目标,自学自律,制定规划,自我要求,自我考核。
2 身体素质准备
本固枝荣,根深叶茂。要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要有健康做支撑。因为,只有拥有了健康,你才能有足够的精力去开创事业的成功。无论从事何种职业,有一个好的身体素质都是相对优势,身体素质不过关,就好比一组数字没有最前方的1,后面再多的0都没有意义。健康是生命之基,是人生幸福的源泉。健康不能代替一切,但是没有健康就没有一切。所以,大学生应该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户外活动和室内活动并举,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以最佳的身体素质面对职业的挑战。
3 心理和心态上准备
大家可能会对就业心理准备觉得不解,很多人会认为不就是找份工作嘛,跟心理没有太大关系。其实,人的心理特征对人从事职业有很大的影响。不同的职业内容对人的不同能力有不同程度的要求:忍耐力、创造力、记忆力、判断力、理解力等在不同的人身上是存在巨大差异的。对自己这方面的了解更透彻,也可以在择业就业中少走弯路。如果针对自身的特殊能力(音乐、美术、舞蹈特长等)上下功夫,更有可能走上捷径。青年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自己对家庭的责任。例如:是继续深造学习还是先就业?这就必须考虑整个家庭的经济状况,父母的期望。最后决定选择深造还是就业。选择就业的话,就业地点是就近,方便照顾家里,还是只看薪酬待遇或者发展前景等。大学生应该脚踏实地,降低过高的期望值,先就业再择业。
4 职业素养能力准备
普遍观点认为,职业素养至少包含两个重要因素:敬业精神及合作的态度。我认为还应该至少包含独立性、责任心、职业操守。核心职业素养体现在很多方面。优秀员工必备的职业素养包括像老板一样专注、学会迅速适应环境、化工作压力为动力、善于表现自己、低调做人,高调做事、设立工作目标,按计划执行、做一个时间管理高手、自动自发,主动就是提高效率、不要只做老板交代的事、工作中没有“分外事”、不是“要我做”,而是“我要做”、想做“毛遂”就得自荐、服从第一、勇于承担责任、工作就是一种责任等等。事实表明,很多大学生在这些方面存在不足。
5 在求职技巧上的准备
求职就业,是人生必经的一个门槛,因此了解一些关于应聘面试的知识和技巧是十分必要的。
求职技巧的第一课是简历。如果现在是你在找一份合适的工作,并且没有“关系”能帮到你,那么你需要一份合适的简历,你需要认真对待简历。简历的真正作用是求职的敲门砖。找工作,是竞争什么?最开始竞争的是简历!因为你到任何一个招聘单位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要投递简历,而简历就是那些单位了解你的第一扇窗口。因此简历就成了你和单位沟通的第一通道。一份成功的简历,应该能够在众多求职简历中脱颖而出,给招聘方留下深刻的印象,然后决定给你面试通知,它是你求职成功的第一道门槛。注意简历撰写的出发点:尽可能地吸引用人单位的目光。实际上,招聘单位希望求职者的简历或求职信能提供足够的信息,使他们能给予其面试机会,对其作更进一步的了解。如果求职者了解到这一点,并能提供出用人单位最关注的相关信息,那么就能引起招聘者的充分注意。这个目的达到了,你的简历就发挥了敲门砖的作用,为你的求职打通了第一关。
(一)结合专业特点创新课程内容,兼顾学生的整体和个性差异
以河南省大部分高校为例,选用的教材是河南省高校就业指导统编教材编写组编写的《大学生职业发展导论》,特点是理论性、普适性强。但在具体的教学中,各高校、各院系、各专业可根据自己的办学特点、专业特点、校情、学情,编写适合自己院系专业的教学大纲,补充以专业为导向的就业指导课程内容,如,职业素养、职业道德的内容中结合院系专业的特点进行相应的补充,以利于大学生能力的提升;在就业心理部分,针对高校中的特殊群体,如,经济困难、心理有问题、身体残疾的学生,相应地补充心理健康知识,帮助特殊学生进行心理的调适,增强自信,增强就业能力。以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例,未来就业岗位可以概括为各类进出口业务工作、报关等国际物流工作和财务类工作等,要求的就业能力包括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语言沟通能力和流利的英语口语。就业指导课就在原来的基础上,重点加强了这三方面从基本理论到实践的培训内容,在课程设计、教学目标、教学任务上都有所突出。
(二)以学生为本,灵活运用教学方法,促进就业能力培养
灵活运用课内课外两个课堂,以学生为本,灵活运用案例教学法、视频教学法、情景模拟法、讨论法、错位教学法等多种互动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例如,讲授职业生涯规划时,请同学们课前搜集通过合理规划职业生涯职场成功的例子以及规划不合理职场失败的例子,在课堂上引导大家思考什么是职业生涯规划,怎样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并请同学们分析身边的职业生涯规划的例子,从而加深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和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讲解职业礼仪的知识时,课前通知四位同学在课堂上要做授课者并分别讲解名片礼仪、电话礼仪、握手礼仪、介绍礼仪和着装礼仪的内容,要求采用多媒体教学(PPT),每人十五分钟,教学方法可灵活把握。课堂开始前,要求学生认真参与,仔细听讲,找出授课者从穿着到仪态等出现的问题并讨论。在讲面试技巧的知识时,可采用小班授课法,运用情景模拟法,课前请10名同学结合本专业的就业形势,5名同学做面试官,5名同学做面试者,提前了解面试程序及可能出现的问题。课堂上实施面试招聘的情景模拟,组织学生讨论面试者是否遵守职业礼仪,回答是否完美,怎样做到更好等。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的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在有限的时间得到了很大的锻炼,而且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凸显出来,更多的学生愿意参与到就业指导课堂中,其就业能力也得到提升,大大增强了就业指导课的效果。
(三)有效整合师资力量,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促进就业能力提升
师资队伍的选择应根据教学内容来确定。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综合课程。从课程的内容结构上,包含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素养提升、就业政策和技巧及创业指导四部分。从学科结构上,涵盖了管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多门学科。这些知识由某一类教师全部教授效果并不理想,需安排不同层面的教师资源。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建立以院系从事就业指导课的专职教师为主要授课人,专业教师或专业领域内的成功经验人士为辅的合作教学方式会起到良好的效果。即以专职老师为主线,贯穿大一到大四课程始终,同时充分利用专业教师和社会相关领域专家等校内外资源,合理规划课程安排。从师资结构看,加强专业教师、辅导员和主管学生工作的职能部门在学生就业指导方面的结合度,创新就业指导课堂的师资力量,以促进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专业教师工作在学生专业教育的第一线,了解学科的专业结构、专业前景、学生须具备的专业素质;辅导员主管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工作,同时多数还担任着就业指导课专业教师的角色,熟悉学生的学习特点、心理特点和能力;主管学生工作的职能部门主要负责和学生相关的日常工作。这三方有机结合,有效整合了校内资源,拓展了就业指导课堂的发展空间,利于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高校创业教育的教师大多缺乏创业体验,在教学中很难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这既降低了创业课程的有效性,又制约了高校创业教育向深层次发展。目前对于创业指导课程建设的研究成果已有不少,借鉴创业指导已有的研究成果,强化创业教育课程需要我们以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为出发点和目的,把握创业教育的实践性、创新性、综合性,培养专职教师的创新素质、拓展创业知识结构、增强综合能力。教师要与时俱进,通过理论学习、师资培训、创业园和企业实地考察等多种途径提高自身创业理论水平、提升创业体验,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增强创业教育的教学效果。
(四)就业指导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
就业能力的培养要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用的最新成果指导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用理想信念教育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目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理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运用矛盾分析法指导学生正反两面分析问题,例如,辩证看待就业难问题,从学习上、心理上、实践上正面挑战、重视机遇,促进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
(五)充分利用新媒体,开展就业指导课新课堂
(一)就业形势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高校扩招,毕业生人数剧增,2015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高达740多万人,大量的毕业生挤入人才招聘市场,造成就业大潮。特别是近年来的“艺考热”,导致艺术类大学生人数迅速增长,社会向艺术类大学生可提供的就业岗位却非常有限,导致需求和供给的失调,昔日“皇帝女儿不愁嫁”的天之骄子们不得不面对“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的求职困窘,承受“毕业等于失业”的巨大压力,就业难度加大。再者,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结构模式规格上的转变,还不能完全适应市场化经济的社会需要,就业环境政策体制保障上的改革还未完全到位,就业观念和社会需求的错位,进一步加大了艺术类大学生的就业难度。此外“,先就业、再择业”的就业思想对艺术类大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心里承受能力是一个巨大的考验,毕竟做一件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和选择与自己人生目标南辕北辙的道路起步走,会有相当大的压力。同时,就业的盲动也会带来创业的盲动,许多艺术类大学生在毕业不久,却总有着改变工作环境的冲动,在一时找不到合适工作的情况下,最自然的想到的就是创业,而此时此刻,他们无论是在社会经验、产业经验,还是商业眼光、市场能力等方面还不能满足创业的需求。
(二)就业观念部分艺术类大学生就业观念陈旧,期望值过高,不但要求专业对口,还要求工作稳定风险要小,经济收入高,单位福利待遇好,地理环境好等,简言之“钱多活少离家近,位高权重责任轻”,这样容易导致东部地区、经济发达地区人满为患,出现有人没岗的局面,而西部地区、偏远地区时常招不到艺术类大学生,导致有岗没人的尴尬局面。部分艺术类大学生缺乏独立见解,不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作出切合实际的选择,看到别人去考公务员、考研、考公招,自己也跟着凑热闹,甚至出现结伴找工作的现象,做出这些选择的原因一半是因为大家都选择的就是好工作,另外一半是这些工作岗位都是体制内的,比较固定,可以一劳永逸,至于是否合适自身,是否有利于自己将来职业的发展根本无从考虑。
(三)就业途径艺术类大学生就业途径仍依赖于传统的现场招聘会、中介机构、报纸广告求职,忽视网络市场招聘。虽然当前网络就业市场还存在招聘信息“水分”严重,缺少与用人单位面对面的沟通互动机会等弊端,但艺术类大学生不能因此摒弃或无视网络市场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发展前景,应顺应形势,积极参与网络就业市场,注重提高自己的网络求职技能,切实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实现顺利就业。
二、艺术类大学生就业现状原因分析
(一)自身因素艺术类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个性张扬,自我定位较高,注重平等竞争,看问题也比较执着。尽管在毕业生毕业时,许多用人单位是以专业迅速定位,艺术类大学生也有自己的专业优势,但部分艺术类大学生过高估量自己的专业,高投入就要有高回报,而忽视毕业生个人品德修养、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力等,盲目追求工作环境、经济收入、福利待遇,从而导致就业心理失衡,看待就业也比较偏执,并产生依赖、失落、功利等心理问题。
(二)社会因素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高校扩招,毕业生人数剧增,社会可提供的就业岗位却非常有限,再加上成人高等教育、职业技术院校毕业学生对市场就业的冲击,这就无形对艺术类大学生就业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不免使一些学生心理产生失衡、烦躁、愤懑等心理情绪。另外,非法职业介绍机构、非主管部门随意插手、双方轻率违约、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以及各种乱收费现象等问题,严重干扰了艺术类大学生就业市场的正常运行。
(三)学校因素很多高校为了提高学校收益,不考虑社会需求而盲目扩大招生规模,加重了艺术招生和报考的非理性状态,从而加大了艺术类大学生的就业难度。在就业指导过程中,部分艺术院校对毕业生偏重思想教育和政策教育,对他们的就业心理健康教育和疏导方面的工作还远远不够。另外,有的艺术院校把就业指导课程设置在大学三年级第二学期,此时艺术类大学生即将面临社会找工作,这种把就业指导课程当作大学生毕业前“最后的晚餐”的做法着实不可取,开设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应越早越好。
(四)家庭因素家庭是个人成长的重要环境,现在的毕业生大多数是90后独生子女,受中国传统伦理观的影响,父母对待孩子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往往认为孩子是自己生命的延伸,父母的职业是子女的一项重要的社会资本,父母多年的经验、人脉是子女未来就业很重要的社会资源,父母受教育程度、社会地位、关系是否和谐等家庭因素都可直接影响艺术类大学生就业心理。
四、艺术类大学生应对方法
(一)正确的自我定位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艺术类大学生应客观、合理的看待自己,敢于承认自身的不足,对自己的专业和综合素质进行客观的自我评价。尽管许多用人单位是以专业迅速定位,但专业成绩的好坏并不是影响艺术类大学生就业的唯一因素。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多元化发展,艺术类大学生的性格特征、气质、开阔的视野、活跃敏捷的思维、个人品德修养、语言沟通能力、良好的人际关系、组织管理能力以及适应环境的能力等综合素质都会直接影响就业。因此,学校可通过开展积极的就业心理辅导以及就业个性化指导,帮助他们正确的认识自我,改变不良心态,树立就业信心,做到对自身正确的定位,促使他们积极就业。
(二)树立合理的就业观念和普遍大学生相比,大多数艺术类大学生的受挫心理相对要强很多,他们绝大部分从中学阶段尤其特别是高中阶段在和普通学生一起学习的过程中,迫于升学压力,在相对文化成绩较为落后的情况下,他们中的大多数成为拖班级成绩后腿的“包袱”,遭受班级同学甚至个别老师的白眼,在如此环境下炼就了他们坚强的内心,艺术类大学生群体中极少发生由于心理问题引起的自杀、抑郁等有关心理健康的案例。因此,艺术类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大多数都有“越挫越勇”的心理状态。在面对明显的供大于求的就业形势,艺术类大学生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积极主动地参与市场竞争,接受社会的挑选,要始终保持一种“我是革命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的心态,根据市场职业需求提高自己,改变自己,使自己有明确的市场目标,契而不舍的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来磨炼自己,从根本上提高自己的可就业性。
(三)设置合理的就业课程艺术类大学生由于专业的灵活性决定了他们择业方式的多样性,他们或注册工作室、或出售作品、或办辅导班等,技术含量不高,大多数都是短暂性的接单、培训、家庭作坊式的单打独斗,虽然也能解决一定的生存压力,但很难经得起市场的长久考验。再者,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在融资、税收和社会保障等方面提供大力支持和保证,在艺术类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中不但要加入创业教育,开设创业教育讲座,增强创业意识,普及创业知识,还应开设与创业有关的其他管理、营销、心理健康教育等相关课程,邀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创业成功人士兼职授课,为艺术类大学生不论在就业还是在创业过程中创造更好的条件。另外,开设合理的职业指导课程,让艺术类大学通过该课程学习,在大一阶段,能适应大学生活,进行职业定位,确定人生目标,制定大学生涯规划;在大二阶段,充分了解职业、行业,能获得见习经验和体验;在大三阶段,帮助艺术类大学生就业能力拓展,做好就业准备,树立正确就业观,引导他们创业;在大四阶段,通过择业技巧的指导,个性化指导,使他们能顺利择业,入职适应,实现在校大学生到职业人的成功蜕变。
(四)开设合适的就业培训在现实生活中,高校大学生常常由于缺乏工作经验被用人单位拒之以千里之外,其中包括艺术类高校大学生,即使他们的专业技能相对突出,仍然改变不了现状。基于此,艺术类高校应根据艺术类大学生专业特点和文字能力差等弱势,有针对性的开展如求职信的书写,就业简历的制作、面试着装、面试肢体语言、面试回答问题的技巧等方面的就业培训,艺术类师范生还应着重培养他们的师范技能。还可根据艺术类大学生实际情况开展如“职来职往”招聘模拟大赛,聘请相关用人单位负责人充当面试官,让他们真切感受应聘竞争的激烈和残酷,为他们就业提前热身,为实现充分就业提供帮助。
(五)搭建良好的就业平台结合艺术专业特点和市场需求,艺术类高校应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帮助学生拓宽就业渠道,实施“校企对接”,开辟和建立比较稳定的就业基地,充分发挥专业、校园、市场主体作用,加大“送岗位进校园”招聘活动力度。同时积极向学生宣传国家和地方基层项目就业,通过多种形式宣传动员艺术类大学毕业生参加如“特岗教师计划”、“三支一扶”、“西部计划”、“大学生村官”等国家和地方基层项目就业;宣传和塑造就业创业优秀典型事迹和建立了专门的就业创业指导骨干教师队伍,为艺术类大学生搭建良好的就业平台,实现顺利就业。
(六)开展合理的心理疏导在艺术类大学生就业的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心理变化,借助学校心理咨询部门,开展就业心理讲座,传授相关实用的心理调适方法,如松弛训练法、自我心理暗示、自我转化法、自我慰藉法等,能在他们考试或面试前减缓紧张状态,也使他们在就业过程中产生的不良情绪得到自我调节,自我平衡,能以更好的状态面对就业。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力;高校
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已经成为社会焦点问题。一方面是大学毕业生抱怨用人单位的条件太苛刻,另一方面是用人单位抱怨大学毕业生中看不中用。如何打破当前这种“困境”,笔者认为高校如何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就业力是关键所在。
一、大学生就业力的内涵
什么是就业力?国内外学界和各种社会组织有着多种不同的解释,至今仍没有形成关于就业力概念的统一定义。
国际劳工组织(ILO)指出,就业力是个体获得和保持工作,在工作中进步以及应对工作生活中出现的变化的能力。[1]
美国教育与就业委员会(DFEE)将就业力定义为:获得和保持工作的能力。在英国提高学生的就业力合作组(ESECT)中,就业力被定义为“一组使个人能更好地就业并能使他们成功地胜任所选择的职业能力,包括成就、理解力和个人特质”。[2]
国内专家张体勤认为,就业力是通过学习与实践使高质量大学教育向高价值人力资本转化的结果,要具备充足的就业力,个人不仅需要充实专业知识与技能,培养有利于就业的态度和特质,还需要搜集有用的职业信息以进行合理的职业选择,并且需要积极尝试实际工作,从工作经验中学习与成长。[3]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就业力就是一个人获得及持续完成工作的能力。对于大学生而言,就业力不仅是大学生短期的求职就业能力,更是一个社会人长期的职业发展能力,具体而言,包括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实践能力(动手能力)、专业能力、表达能力、社会能力、应聘能力等,还包括心理素质、敬业精神、合作能力和健康心理等诸多素养。
二、我国大学生就业力现状
过于偏重社会科学导致劳动市场上现有的毕业生类别失衡,使毕业生和雇主对高等教育机构传授知识的质量感到失望”。[4]基于此现状,企业雇主在人才的选聘上有着自己的考量指标。
根据调查发现,用人单位在录用大学生时最看重的指标分别是:(1)专业基础知识;(2)基本的解决问题能力;(3)沟通协调能力;(4)敬业精神;(5)学习意愿强、可塑性高。
而用人单位认为应届大学毕业生最欠缺的因素指标,前几项分别是:
(1)个人能力不足。个人能力包括学习创新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压力承受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在当前的教育模式下,学生在学校接受的知识和能力离用人单位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一般的学生在求职中并无突出的竞争优势。
(2)缺乏工作经验。缺乏工作经验是各种能力不足的原因之一,相对于社会求职者来说,缺乏工作经验是刚出校门的毕业生求职中最大的劣势。
(3)人际交往、团队合作与沟通协调能力不足。人际交往能力是指妥善处理组织内外关系的能力,包括与周围环境建立广泛联系和对外界信息的吸收、转化能力,以及正确处理上下左右关系的能力。协调能力是指决策过程中的协同与调适能力。一些大学生在与人相处方面,特别是在与他人合作与沟通方面缺乏技巧。
(4)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出现错位。相当多的学生不能很好地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出现知识与技能脱轨的状况。大学生拥有系统的专业知识,这是大学生的优势所在。但由于大学生社会实践与专业技能方面明显欠缺,导致大学生动手能力较差,技能单一,使所学的知识变成呆知识、死知识,这样的毕业生到岗后不能很快开展工作,企业还要花费相当的精力进行培训,不能适应社会对复合人才的需求。
三、高校提高大学生就业力的有效途径
(一)在教学中融入核心就业力养成,让所有学生都有充分学习的机会
澳大利亚的研究发现,在一般大学课程中应该广泛融入的主要核心就业力技能包括沟通技能、问题解决、分析能力、团队合作,其中又以团队合作最为重要。在课程中通过结构性的安排,让学生协作以完成指定工作,被认为是培养领导、沟通、责任感等就业力技能最有效的方式[5]。在教学过程中,不管其学科知识如何,都可以通过教学设计,使其学习经验成为传递核心就业力技能的载体,而在其中所发展出来的核心就业力,可以直接转移到不同脉络与范畴的工作之中。举例而言,在管理、历史、哲学的课程中都可以融入小组合作的专题研究报告,而在完成研究与进行报告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体验到信息搜集与分析、团队合作、领导协调、问题解决、表达沟通等有助于发展核心就业力的经验。核心就业力教育的重点即在于教师能够有计划、有结构地引导学生经历、完成、反思、检讨这些工作经验,并且从中学习与发展核心就业力技能。同时要鼓励教师在教学方法及课程内容中融入核心就业力养成。鼓励教师在教学方法中融入表达沟通、团队合作、问题解决等核心就业力之养成。鼓励教师尽量将理论知识与产业实例或实际应用相结合,协助学生了解如何将理论运用到不同的实际之中。
(二)建立完善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
1.建立一支专业的、稳定的、高素质的就业指导教师队伍。要以“内培外引”的指导思想,把综合具备心理学、经济学、教育学、人力资源管理学等方面知识,并具有较好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的人才吸引到就业指导服务工作中来。同时加强对现有教师的培训,积极参加就业学术探讨,多吸取其他高校一些好的做法,加强交流和互动。
2.努力营造全员就业的氛围
要从激励机制和责任机制上调动广大教师参与就业工作的积极性,壮大就业指导工作队伍,营造全员就业的浓厚氛围。
3.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职业兴趣培养和职业生涯教育是一个长期实践的过程,而大学生时代正处在职业生涯的探索阶段,学校应该在大学生涯开始之际就开设有关职业生涯规划和发展的课程,从理论上让每一个大学生都懂得应该为什么和如何去规划和发展自身的职业生涯。
(三)加强实践,优化学生能力结构
拓宽实践渠道,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建立相对稳定的学生实践和培训基地,定期请用人单位到校作讲座,鼓励大学生到企业参观学习,教育大学生发挥自己的主动性,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利用假期到企事业单位进行实践锻炼。引导毕业生尽早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发现自身的优势和差距,培养实际工作能力。通过高校和用人单位间的相互配合,提高社会实践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指导大学生通过各类社团活动和毕业设计等来锻炼动手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根据所处年级的不同开展不同侧重点的实践活动,比如社会调查、参观访问、服务类或专业类的志愿者活动等,使学生尽早进入工作角色,增强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贾利军,徐韵.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心理学解析[J].南京社会科学,2006(10).
[2]苏敏.英国高校提升大学生就业力的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
[3]张体勤,江岩.基于就业力视角的大学生就业政策研究[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9(7).
[4]二十一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5]Crebert,G.,Bates,M.,Bell,B.,Patrick,C-J.,& Cragnolini,V.Developing Generic Skills at University,during Work Placement and in Employment:Graduates’Perceptions[J].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2004,23(2):147-165.
目前学术界主要从社会性别歧视与刻板印象、公共政策与社会组织责任、女大学生性别意识与心理因素等角度探讨了女大学生就业问题形成的原因。
(一)社会性别歧视与刻板印象
一些学者认为性别歧视在当今社会成为一种越发普遍的现象,甚至成为一种习惯。王丽(2012)认为传统的“重男轻女”的偏见仍将长期存在,在大学生就业难的大背景下,这也是女大学生就业歧视问题难以消除的一大原因。在某种意义上讲,女大学生就业问题就是其遭遇性别歧视的问题,性别歧视是造成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最为直接的原因之一。还有一些学者认为,中国历史文化因素的影响、国内经济困境、政策缺失及女大学生自身独立意识和因素较差是女大学生就业中遭受性别歧视的主要成因。如就业市场不完善、就业法律法规不健全、生育保险制度不健全、就业指导工作薄弱等。傅静(2009)运用社会性别理论,分析了社会文化所塑造的固化性别角色、国家保障女性就业权的法律可操作性差、高校课程设置中缺乏性别平等内容等因素造成了社会对于女大学生的性别歧视。职业刻板印象是人们对男性和女性在专业、职业方面的期望及一般看法。如姜晓琳(2007)认为,在“女主内,男主外”等传统性别观念影响下形成的职业性别刻板印象影响着女大学生的择业,限制了女大学生未来发展的选择空间。
(二)公共政策与组织责任
主要表现为保障女大学生平等就业权利的公共政策操作化失灵,企业在承担其对于女大学生就业时责任心的普遍下降与习惯性淡漠,高校扩招、专业设置落后于市场需求,就业服务流于形式等,这些都使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形势更为严峻。如学者们所指出的,性别公正缺失使得公共政策干预女大学生就业成为必要;缺乏性别意识指导而制定的就业保障政策在公平的外衣下伤害了女性的平等就业权;现行有关男女平等的公共政策操作化失灵加剧了事实上的性别不平等;高校缺乏对女生开展个性化的就业指导与服务导致了女大学生就业的困境,如涉及女生就业方面的就业技巧辅导、就业心理辅导、就业合法权益保护及就业观教育等分类指导与系统教育工作仍有待加强(吴琼,2012)。
(三)女大学生性别意识与心理因素
目前,从性别意识的角度探究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研究中,多把问题的矛头指向具有传统色彩的性别意识以及表现为“群体无意识”的女大学生群体对于传统性别文化与分工的默认,女大学生的主体意识不强、发展定位不高、面临性别歧视的逆来顺受等因素影响了女大学生就业的质量,成为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内因。如万琼华(2002)认为女大学生普遍认同传统性别意识、主体意识薄弱,这对女大学生就业产生了负面影响。沈磊、岳永飞、董颖、顾艳艳(2013)认为,女大学生自身心理素质的不足主要表现为存在成功恐惧心理和求稳心理。部分有能力的女性不敢或不愿意从事领导性工作,畏惧女强人的称谓,且大部分女性在择业时普遍青睐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这些岗位上激烈的竞争导致女大学生就业困难。进一步,学者们分析了女大学生常见的就业心理障碍,如焦虑、依赖、自卑等。就业难的现状使得女大学毕业生承受着一定心理压力,就业挫折使她们进一步强化不良心理,使得女大学生顺利就业面临更多阻碍,从而进一步加剧了女大学生就业问题。此外,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应届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女大学生就业率也因此受到一定影响。郭璟(2013)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从女性生育哺乳期福利、退休金的负担、业务培训费的利用率等角度指出由于女性生理特征所带来较高的劳动力成本是导致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成因。归结起来,形成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社会。其主要有:对于女性的性别歧视泛滥;政府制定的保障女大学生就业的法规、公共政策流于理论,缺乏可操作性;企业逃避自身的社会责任,拒绝承担女性因性别而产生的额外成本;就业市场尚未完善或成熟,人才供过于求的局面影响了女大学生就业等。二是文化。传统性别观念经过长期、持续的社会化历程已经铭刻在女大学生的性格特质、价值观念与行为模式之中,它以一种“想当然”的已有合理性控制着女大学生的工作选择与工作状态,建构了女大学生生活和工作于其中的文化环境,限定了社会对于女大学生的特定角色期待。三是女大学生自身。女大学生不良的个体心理反应、职业刻板印象影响下的择业观、社会化历程中形成了传统性别意识以及部分女大学生综合素质存在的问题等因素影响了她们的就业。此外,高校传统的专业设置与市场的需求脱节,课程上缺乏从女性学课程以启迪女性的主体意识,高校的就业服务业相对滞后,这些因素也影响着女大学生的就业。
二、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问题对策
如何破解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目前学术界已形成政府与社会、高校及女大学生自身“三位一体”的策略体系。
(一)政府与社会
学者们普遍认为,政府与社会在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上应该更有所作为。一是倡导平等性别文化,创造良好社会氛围。应不断清除“重男轻女”的歧视妇女的传统偏见;要强化性别意识,发挥主流媒体的作用,倡导男女平等的性别文化,努力实现性别公平、创建男女公平的氛围。此外,要为保障女生就业公共政策的实施营造支持女性解放、倡导性别平等的良好氛围。如社会媒体应承担起促进性别平等的责任,强化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的作用,营造有利于女大学生就业的良好氛围(温静,2012)。二是增强反歧视法律法规的操作性,建立促进就业的奖惩机制。学者们提出要对于性别歧视的具体行为进行界定,使得法规落到实处。对于就业中侵犯女性权益的行为,应该制定惩处的条款细则;建立政策执行机制,严禁歧视女性的行为;应该明确用人单位的责任、健全处罚条例,政府制定的政策法规要有可操作性。强调建立激励机制,通过税收等优惠政策鼓励用人单位接纳女大学生就业;建立惩罚机制,制定“反歧视法”,防止和消除就业中的性别歧视(齐依南,2009)。三是完善公共政策与社会保障体系,切实保障女大学生的平等就业权。应尽快建立就业保障体系,切实保证女大学生就业权利;完善生育保险机制、扩大生育保险覆盖范围、促进家务劳动社会化;成立专门的就业歧视监督部门和社会监督机构,加强就业领域的执法监督。四是优化产业结构,扩大女性就业选择空间,完善社会工作介入女大学生就业的途径。政府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为女大学生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应该实施严格的产假保护制度、女性再就业培训规划、发展社区服务业。郭璟(2013)指出,社会工作在促进女大学生的就业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应对女大学生进行知识和技能培训,向女大学生进行就业政策辅导,与劳动就业管理部门、用人机构建立联系,促成双方互相了解、互相接纳。
(二)高校
学者们认为高校应深化就业服务,增进人性关怀。在教育活动中注重提升女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她们的个人修养、实践动手、为人处世等方面的能力;加强就业指导队伍,要针对女生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帮助;强化女大学生的就业技能培训,完善心理咨询、择业技巧等就业服务。还有一些学者们认为,高校应合理专业设置、优化专业结构,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以市场化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机制,人才培养要与市场需求相衔接。同时在教育上应该引入性别意识,重视性别差异,并将其渗透在教育过程中,以增强女生的自我意识。
(三)女大学生自身
一是增强自身性别意识。女大学生要增强驾驭自我命运的意识,发扬自我优势、正确看待两性角色、增强自我性别意识。二是合理择业观念。女大学生应该奉行“合适的职业才是最好的”择业理念,正确认识自我,更新就业观念,结合主客观条件做出合理的选择。在择业时要同时考虑自身需求和社会需求,选择有利于发挥潜能的职业。三是强化自信力与维权意识。女性在职场上有语言出众、易于交往、富于耐心等优势,因此女大学生要在心理上有自信、要敢于竞争,应认识并发挥自我优势、提高自信心,掌握择业技巧。四是积累人力资源资本,全面提升综合素质。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是女大学生在就业竞争中取胜的关键,能为女大学生创造更多社会财富创造打下良好基础。总之,政府应在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问题上发挥核心主导作用,高校在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问题上应发挥“奠基”作用,女大学生自身在解决自我就业问题上应发挥积极的主体作用。
三、进一步需要探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