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校绩效工资

高校绩效工资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校绩效工资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高校绩效工资

高校绩效工资范文第1篇

人事部、财政部2006年推出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提出自2006年7月起,事业单位开始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2009年9月国务院常务会决定,从2010年1月1日起,在高等学校等其他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至此,高校绩效工资改革拉开了帷幕。

高校作为一个非盈利性事业单位,在正常运行过程中,能否充分激发教师个体的向心力,能否不断提高以高校团体目标为核心的集体战斗力,工资薪酬制度的合理性,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高校团体目标的实现,除了受到教师自身所具备的主观意识的集体向心力外,更大程度会受到客观因素的影响。如何将客观因素的消极影响降至最低,发掘教师个体的最大效率值,实现扭力最大化,使高校这个整体机器的马力最大化,将工资薪酬的主观调动性放至最大,尤为重要。

一、高校工资薪酬制度改革初期的状况

1.大锅饭薪酬分配机制,分配参考指标单一

工龄和职称是衡量教师个人薪酬的主要因素,熬工龄和评职称也随之成为高校教师的主要奋斗目标。干好干坏一个样,吃大锅饭,高校的未来发展方向和前进动力,无法与教师个体利得形成呼应关系。

2.以实现均衡增长人人受益为最终目的,忽视了主观弹性因素

高校以往的薪酬制度改革多以“稳定性均衡增长”为主。在坚持均衡分配的同时,按照不同岗位性质,职称和工龄的相应基数,制定高校工薪分配制度。最终实现在人均薪酬水平有所增长的前提下,不同岗位性质和不同职级的人员工薪差别性增长。

职称和教龄是工薪分配制度的主要参考依据,现值贡献指数被忽略不计,青年教师的终值贡献指数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在这种薪酬分配制度的影响下,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大部分职称较低的教师投入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工薪制度失去了引导高校未来发展方向的导向作用。

3.造成青年人才流失,教研结构无法革新

高校以往的薪酬分配制度,使老教师和青年教师之间的工资增长幅度呈递减趋势,青年教师在工资改革中增幅几乎忽略不计,极大地挫伤了青年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企业等高薪酬单位,成为了青年教师“跳槽”的的最佳对象。

新鲜血液无法注入,教研结构无法革新,新老教师无法交替,教研思路就会停滞,无法创新。一味沉浸在老陈旧的教研体系下,犹如原地踏步坐井观天,教学创新和科研发展新方向也就只能是空谈。

由此可见,科学的、富有吸引力的、切合实际的薪酬分配制度,是引进人才,壮大教研队伍的可靠保障,是高校教研队伍梯队建设的重要前提,是高校多元化、多层次,向国际化方向发展的力量源泉。

二、高校推行的绩效薪酬制度

合理、公平、科学的薪酬分配制度,是高校整体前进的动力,也是教师个体之间实现最大扭力的剂。

1.绩效薪酬制度的分配原则

⑴建立适应高校岗位特点,以转观念、调结构、优学科、促发展为导向的奖励性绩效工作分配制度。实行分类分级管理,切实调动全校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

⑵遵照“按劳分配、以岗定酬、注重效率、分类考核、统筹兼顾”的原则。建立重能力、重实绩、重贡献,向教师倾斜的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管理办法。

⑶奖励性绩效工资实行总量控制和两级管理分配的原则。学校对二级单位采取权责明确、宏观管理、整体划拨、按章监督。各二级单位按照本办法,结合单位工作,在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征求教职工意见的基础上,由单位领导班子集体制定出符合本单位实际的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实施细则,并报学校备案后执行。

2.高校教师的工资结构

高校教师工资包括基本工资和绩效工资。

基本工资包括岗位工资、薪级工资,与教师个人的职称、工龄相关,按照国家统一的政策和标准执行。

绩效工资包括基础性绩效工资和奖励性绩效工资,基础性绩效工资包括岗位津贴、生活补贴,按照国家统一的政策和标准制定发放。

考核奖励:以教职工所聘岗位职责为依据,主要体现对岗位目标任务的完成情况,凡年度考核合格及以上的教职工,应按规定发放其考核奖励。教师岗、其他专技岗、管理岗(含领导职务)、工勤技能岗四类,按岗位的不同性质施行。

业绩奖励:按照不同性质的岗位,二级单位(部门)在学校绩效工资大原则下,根据自己部门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宜的考核标准。教师岗以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为主要的考核内容,其他专业技术岗和管理岗以部门的考核等级和总体工作完成情况为主要的考核依据。

三、实行绩效工资对高校发展的影响

绩效工资不仅仅是对组织绩效的考核管理,对个体更有重要的考察作用。学校对教职工的能力和素质进行规范化管理,并不断激发教职工实现集体目标的积极性,从而实现整体综合性目标实现的效率化和提高个体的参与热情。

1.对高校整体目标的实现,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绩效工资的业绩考核,本质上是一种过程考核管理,而不是仅仅对结果的考核。它是将学校和学额二级院的整体目标分解化,通过考核工具使得教职工充分实现和完成整个过程。有效的绩效工资考核机制能帮助整体目标的顺利达成,并使得教职工个体在推动整体目标实现的过程中,自身价值得到充分体现。

2.在实施过程中,有利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绩效工资的考核机制是随着高校不断发展,高校相关机制不断完善,而不断制订、执行、改正的循环过程。体现在整个绩效工资的管理环节,包括绩效目标的设定、绩效要求达成、绩效实施修正、绩效面谈、绩效改进、再制定目标的循环,这也是一个不断的发现问题、改进问题的过程。

3.薪酬绩效等级分配制度,有效促进团队成长

与利益无关的考核是没有意义的,教职工的工资分为两个部分:基本工资和绩效工资。绩效工资的分配与教职工的绩效考核结果息息相关。

绩效考核的最终目的并不是单纯地进行利益分配,而是促进高校与教职工个体的共同成长。通过考核发现问题、找到问题的根源、改进问题,最后达到双赢。

四、高校绩效工资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两个问题

1.处理好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关系

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效率与公平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二者又存在矛盾。要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就要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兼顾效率与公平,鼓励优秀教师,利用国家、省、市、高校的优惠政策和以及提供的平台,发展壮大自身的科研等综合实力,带动学科和专业的发展。学校在工薪分配时,应当有一定的倾斜。学科、专业发展的同时,提高每位教师参与学科专业发展的积极性,最终实现每位教师共同受益。反对平均主义,避免“躺倒不干”“坐享其成”等负面现象的存在。效率优先,要让先发展起来的教师,看得到现得利益,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造成两级分化。落实绩效工资政策的同时,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优秀教师个人发展的同时,倡导带动其他教师共同进步。

2.把握好不同岗位性质人员绩效工资水平的平衡点

高校教职工按岗位性质不同可分为:教师岗、管理岗、其他专业岗、工勤技能岗。教师岗是指从事教书和科研工作的岗位,是高校教职工队伍的主体力量,包括教授和讲师类人员。管理岗位指担负领导职责或管理任务的工作岗位,包括校级领导、学校中层干部、科级干部、以及各部门负责日常事务的办公室人员。主要目标是要适应增强单位运转效能、提高工作效率。专业技术岗位指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如财会人员等。这个岗位人员的特点是具有相应专业技术水平。工勤技能岗位指承担技能操作和维护、后勤保障、服务等职责的工作岗位,这个岗位人员的特点是具有操作维护技能,主要从事后勤服务工作。

高校绩效工资范文第2篇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 100082;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淮北 235000

摘 要:本文从岗位工资和绩效工资的概念内容和意义出发,分析了地方高校在绩效工资的具体实施中遇到的若干问题,并就实际操作绩效工资时遇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重点阐述了处理好几种关系对实施绩效工资的重要性.

关键词 :高校绩效管理;绩效工资制度;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7-0251-02

高校绩效工资的实施,可以完善绩效工资评价体系,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同时可以建立合理有效的激励竞争机制,增强师资队伍的核心竞争力.能否科学合理地改革绩效工资水平,是目前高校迫切需要解决的的问题.

1 绩效工资的内涵

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绩效工资和津补贴组成了新一轮岗位绩效工资的四项内容.岗位工资是依据所在岗位的责任、强度、具备的劳动条件、劳动技能评价要素确定的岗位系数确定工资报酬,也就是说,岗位成为发放工资的唯一或主要标准,只要岗位变动了,工资就会随之变动.薪级工资主要根据工作表现、资历和所聘岗位等因素确定相应的薪级工资.薪级工资标准由相应的“薪级”确定,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设置65个薪级,工勤人员设置40个薪级.薪级工资按现任岗位的任职年限和套改年限相结合进行套改,套改年限不单指工作年限,应把工作年限与不计算工龄的大专以上在校学习的时间之和作为计算依据.绩效工资又称奖励工资,以职工的岗位为主,结合岗位技术含量、责任大小、劳动强度和环境优劣等因素为依据,以企业经济效益的好坏和社会劳动力的价位确定其工资总量,支付劳动报酬时主要依据职工做出的成绩,它是劳动制度、人事制度与工资制度紧密结合的一种新工资制度.是以单位的总体效益和职工个人的业绩为绩效工资确定的依据和标准.新一轮的绩效工资制度中,把“总量调控、政策指导、规范程序、自主分配”作为绩效工资分配的总体精神.本着向关键岗位、优秀人才和优秀创新团队倾斜的政策,兼顾优绩优酬的分配原则,来确定绩效工资的分配水平,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所以说,国家对绩效工资只能进行宏观调控的分配,分配的主动权还在各单位.

2 影响实施绩效工资的因素

2.1 经费问题

影响绩效工资成功实施的最重要因素就是经费能否落实到位.现行的工资制度规定,高校一般都是国家财政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要确保地方高校绩效工资的水平在本地区工资水平的合理范围内.地方高校的经费来源主要依靠国家投入,高校自身的筹资能力不强,地方配套经费很有限.所以,是要想保证绩效工资能够顺利、长期、有效的实施,关键是经费能否到位.

2.2 合理确定各个层次人员的收入水平最为关键

教师系列专业技术人员、其他系列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工勤人员,构成了高校中的四大队伍,这四种人员只有分工的不同,在不同的岗位上都发挥着重要作用.这几支队伍中,最大的难题是如何确定哪支队伍的贡献和作用最大?怎样做才能既体现向一线教师和高层次人才倾斜,又能够同时兼顾这几支队伍的相对公平?处理不好这些关系,就会影响校园的和谐氛围.在高校中,各个系列人员之间的收入差距存在着明显的差别,各类人员的收入也很不平衡.实施绩效工资后,除绩效工资以外的各种酬金不允许发放了.高校如何增强收入分配的调控力度是实施绩效工资的重点和难点.要在避免出现收入差距不合理或同岗不同酬的现象的同时,也要考虑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这就要把一定的自主分配权交给系部,如可以将一部分绩效工资总量交给系部自主分配,这样既可以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同时也可以将分配时产生的矛盾降到最低.

2.3 高层次人才之间的收入水平差异

为了增强师资队伍的力量,一些高校走在前列,聘请了海外的高层次人才,为了将其留住,将这些高层次人才的收入待遇与国际市场进行接轨.这部分高层次引进人才的薪酬水平势必会很高,并且原有的校内高层次人才在有关待遇上与这些海外聘请的高层次人才相比差异较大,享受的待遇也有所不同,这就造成了校内原有的高级人才与海外聘请的高层次人才之间的矛盾,并且愈演愈烈.这就要进一步探讨这两种人才之间绩效工资的分配机制,在兼顾各方利益的基础上,做到统筹结合.

2.4 国家对于绩效工资体系的指导意见迟迟未出台

绩效工资在岗位绩效工资制度中所占比重不小,属于地方高校可以灵活自主支配的部分,是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下分类改革的核心,同时也是激励教职工努力工作的动力和源泉.在2006年工资制度改革以前,每个高校都建立了不同的校内岗位津贴分配体系.2006年工资制度改革以后,根据工资制度的规定,所有的收入(除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外)都要纳入到绩效工资总量中进行分配.也就是,除了绩效工资之外,不允许再额外发放其他的津补贴.政府主管部门需要研究的问题是,在规范津贴补贴发放的范围、方式和标准的同时,如何将这些津补贴整合到绩效工资总量中去,这也是每个高校正在进行探讨的问题.但是政府部门对于绩效工资的指导意见没有以文件制度的形式加以规范,致使各高校在绩效工资方面无所适从.

3 实施绩效工资前准备工作

在实施的过程中,绩效工资会遇到各种各样难以解决的问题,但是改革的步伐不能停止,并且一直向前推进.所以,各高校都要积极思考,稳步推进,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好这项工作.

3.1 明确政策衔接,做好整合工作

2006年工资制度改革后,所有高校都面临的问题是,除了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以外,按照国家及地方的政策规定各高校还发放了一些初绩效工资以外的津补贴,对于这部分津补贴高校能否继续执行?如果上级没有明确的文件规定,那么这些津补贴就无法纳入到高校的其他收入中,更无法确定绩效工资总量.岗位设置的文件中要求高校的职称实行评聘分离,大家目光的焦点都关注到如何进行更快的评上职称从而取得更高的绩效工资.上级人社部门应尽快出台对高校绩效工资的指导意见,使绩效工资在操作上达到灵活与规范的统一.否则势必会延缓绩效工资改革的进程,更重要的是使教职工出现不满情绪,消极怠工.

3.2 摸清基础资料,多方案准备绩效工资设计方案

人员经费支出是高校中首先要保证、也是最重要的的支出,只有这样才能调动教职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是同时也存在疑问:这些支出的人员经费是否合理、合法和科学?对于高校来说,人员经费一年到底需要支出多少,此项支出在学校的经费总支出中比例是否合理,这些指标可以作为一个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这个指标来评价学校的管理是否科学.所以高校要做好绩效工资的设计工作,首先要摸清总数,搞好分类,分析各种不利因素,只有做好这些前期准备工作,做到有备而来,才能在国家出台相关的绩效工资政策时才能不自乱阵脚,使每一位教职工绩效工资的分配达到利益最大化.

3.3 注重工作业绩,结合岗位设置评价绩效

各个岗位的岗位职责及任职条件的设置,为高校下一步实行绩效工资做足了准备工作.实行全员聘任,能充分挖掘教职工的潜力,激发教职工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岗位设置工作完成后,每位教职员工能否保质保量的完成各自的岗位职责?又如何确定岗位职责完成的质与量?这就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体系,要想把教职员工的实际贡献具体的衡量出来,就要用具体的指标去量化考核,使绩效工资的分配做到合理和最优.

4 绩效考核评价体系设计的原则

4.1 基础性绩效工资与奖励性绩效工资的比例应合理确定

在高校校内津贴的分配方案中,如果过分地强调短期内业绩完成情况,势必会导致一些急功近利心态下的不端学术行为,从而会影响高校的长远发展.对于高校中这种研究型组织的存在,每个人不可能月月出成果,所以对于这种组织,高校可以采取把基础性绩效工资和奖励性绩效工资并行的投资型战略方针.考虑职工生活的基本保障形成的是基础性绩效工资,但是基础性绩效工资的比例不能设定的太高,否则就会影响其激励作用,同时也会影响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因此,地方高校在设计两者的比例时,在坚持“按劳分配、优劳优酬、水平合理”的原则下,应根据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和办学目标定位进行合理设计.

4.2 各类人员之间收入比例的合理确定

按照企业界最知名的管理法则——木桶原理,整个组织的绩效取决于组织中绩效最低的部分.按照公平理论,如果各类岗位间分配绩效工资的比例偏差过大,那么一部分人就会感到不公平,产生消极情绪,进而影响整个组织的绩效水平.由提高教职工的绩效工资水平从而打造跨越式发展高校,要坚持“分类指导、统筹兼顾”的原则,兼顾妥善处理好各类岗位之间及同类人员不同岗位等级之间的分配水平,才能促进各种队伍之间的可持续发展.

4.3 统筹兼顾“新人”与“老人”的关系

曾经为学校的发展贡献过青春的老同志即为“老人”,他们是学校发展史上的功臣,我们要正确对待老同志,学校的今天离不开他们的贡献.这些老职工虽然年龄大了,但是功不可没,我们要肯定他们的成绩和贡献.在进行岗位设置和聘任时,要在政策上给予适当的倾斜,让他们能够在退休以后心理和收入上得到平衡.如在进行岗位设置时,对于即将面临退休的老教师,可以优先考虑晋升为本岗位的最高级,待他们退休空出岗位后再让其他同志晋升,这样做可以体现出利益最大化的原则.进行绩效考核时,制定的标准应该因人而异,对老教师和中青年教师应有所差别,更好的体现老、中、青三代人在不同时期从事的工作和作出的贡献,兼顾历史贡献和现实业绩以及未来的发展.

4.4 妥善处理竞争与公平的关系

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建设决定了地方高校在水平和层次上能否领先其他高校.绩效工资的高低关乎教师的切身利益,如果解决不好就会使人心涣散,丧失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甚至会造成人才流失.

高校绩效工资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新形势;高校;绩效工资;路径

在高校体制改革的推动下,高校一方面作为非盈利教育机构存在,另一方面又需要着眼于教师群体利益的维护,做好教师绩效工资制度的建设及优化。可以说,新形势发展背景下,要促使高校教研工作稳定而有成效,对高校绩效工资改革的探索研究不可或缺。

一、高校绩效工资改革概述

对工资或薪酬的定义,更多地体现在人资管理领域,工资的支出应兼顾到成本及收益等基本要素,两者之间的关系能否得到合理确定,直接关系到工资制度改革的效果表现。从工资的构成上看,劳动者在获取匹配自身劳动成果的货币薪酬外,往往还涉及到一些福利津贴及各类待遇,一方面其具备绩效工资的特点,另一方面其又归属于工资的整体范畴。高校是带有非盈利属性的公共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牵涉到广大高校教职工的切身利益诉求,在进行绩效工资改革设计时,要顾及到高校的性质定位,并确立绩效设置的基本原则,梳理好福利与绩效的关系,然后确定明确的绩效工资标准,借此保障高校绩效工资改革的规范性及实效性。另外,还需要注意的一点是,高校绩效工资改革需要国家公共财政的辅助及支持,高校应结合国家公共教育财政支出与高校自身的财务状况,量力而行,循序渐进,提高绩效工资改革的稳定性和持久性,不能将绩效工资改革的目标设定的过高或过低,以免高校绩效改革受阻。

二、新形势下高校绩效工资改革凸显的问题及不足

(一)高校绩效工资改革环节的资金筹措配置问题

现阶段我国在推行实施绩效工资改革时,根据相关单位的性质不同,一般形成了以下几种财政资金配置思路及措施:首先,以执行国家及政府决议政策为主的事业单位,通常是由国家财政进行全额拨款;其次,事业单位的公益性特征较为明显的,或作为全公益性存在的事业单位,也主要依靠财政的全额拨款而进行工作人员工资薪酬的发放,而兼具公益性和盈利性的事业单位,在财政拨款上要以期实际盈利状况作为参考,实施差额拨款;最后,事业单位具备较强经营属性特征的,国家公共财政不承担财政拨款的任务,并以事业单位营收作为工资开支依据。由此可见,高校这一单位,在性质划分上就较为特殊,特别是在高校体制改革下,其无法归类为单纯的公益性或盈利性事业单位,相应地,在财政资金的扶持上,就无法完全依赖国家财政。在此背景下,高校要进行绩效工资改革,相关的绩效工资在筹措渠道上较为狭窄,缺乏有针对性的政策支撑,相应的教师奖励、福利、津贴等,高校面临着较大的资金承担压力。

(二)高校绩效工资改革环节的激励体制建设问题

绩效工资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要l挥出绩效工资的激励作用及价值,纵观现阶段高校绩效工资改革实践,由于高校在资金的收入及教育成本的支出上趋于平衡,甚至资金收入总量略有下降,这就会压缩绩效工资的激励空间,制约影响着绩效工资改革中的激励体制建设进程。受此影响,高校教职工并未切身感受到绩效激励的作用,如工资及福利达不到其心理预期,往往会给其后续的教学及研究工作增添阻碍。此时,高校要着眼于高校教职工工作积极性的调动,而采取相应的资金创收措施,一方面受制于高校的性质属性,缺乏相应的实践经验,另一方面高校的工作重点应为教学科研,本身其属于非盈利单位,单纯地进行资金创收,又背离高校工作的基本目标。各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下,高校绩效工资改革环节的激励体制建设就显滞后,高校绩效工资改革的实际收效就较为有限。

(三)高校绩效工资改革环节的绩效考核实施问题

高校绩效工资改革中,绩效考核及评价是衡量绩效工资改革成效的重要指标,也是高校绩效工资改革的主要着眼点之一。在这一环节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是绩效考核的目标与绩效考核的指标设置不相匹配,极易受到外界因素,如人情关系等的限制,致使高校绩效工资中的绩效考核评价不够客观,失于公正。绩效工资改革又无法脱离绩效工资考核标准而单独实施,这就会导致高校绩效工资改革规范性及稳定性受损。从高校绩效工资考核的标准体系上看,也存在诸多的不合理性,需要进一步完善及改进,例如,在高校教师人员的绩效考核上,由于教师之间在职称上有所不同,在进行项目立项及项目可研时,研究课题的申报及研究成果的分配都有着一定的程序步骤,相关的学科带头人或学校科室领导,即使没有直接参与到项目科研的全过程,但其在最后的考核中往往也凭借其职称,身份,获得较高的考核分。

三、新形势下高校绩效工资改革优化的路径探究

(一)把握高校绩效工资改革的目标与基本原则,增加高校教师收入及福利

高校绩效工资改革要把握基本的目标及原则,就是在绩效改革的过程中,不能使教师的收入平均值小于绩效工资的总量,以维护及稳定广大高校教师的收入水平为前提。当然,涉及到高校绩效工资改革,不可避免会损害一少部分高校教师的利益,即高校教师平均收入在短期内少于绩效工资,但从长远上看,这属于改革的阵痛,会在后续改革过程中得以化解。作为高校及高校管理部门而言,其要通过多种途径,在不损害高校基本教学工作及教学秩序的基础上,通过多种手段措施来增加高校教师的收入及福利,一方面确保高校教师基本工资收入稳定,另一方面借助于丰富多样的绩效工资管理方法,充分发挥绩效工资改革的激励及促进作用。例如,强化高校财务管理及内部控制;给予教师参与学术交流讨论的补贴;教师参与教学技能比武或教学实践活动的奖励;教师科研成果的评比奖励;管理类职位及职称评定的福利;物质上及精神上的补贴关怀,如教师住房福利,教师子女入学安排等。

(二)拓展高校绩效工资福利来源渠道,改进高校绩效工资制度机制

高校绩效工资福利来源决定了高校绩效工资改革能否得到长期有效实施,基于高校单位在国家事业单位构成中的特殊性,要全面地看待高校为获取资金收入而采取的各类资金创收现象,例如由高校负责教学业务的相关部门所组织设立的课程培训班,这种创收行橹饕是吸收汇总培训班学员的学费,将其反哺高校教学科研经费及教师工资福利发放。一方面,高校绩效工资改革的确面临较大的资金缺口,需要高校拓宽工资福利资金来源通道,另一方面,不规范的高校创收行为又违背高校的性质属性,可能滋生一些违纪及违法现象。针对这一问题,高校绩效工资改革在推进过程中,要坚决打击高校与培训市场的不合法,不规范“联合”,鼓励并引导高校进行合法创收。而为了进一步增加高校资金收入,高校管理部门可以着力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让高校能够在与社会企业的强强合作下,既充分发挥出高校科研团队的科研价值,加快推出相应的科研产品及成果,又借助于企业资源及经济资金,经由科研红利分成等路径,满足高校的资金需求,从而在达到高校与企业利益互补目标的同时,给予高校学生实习就业及高校教师工资福利待遇优化更大的提升空间。

(三)提高高校绩效工资考核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及规范性

如前所述,高校绩效工资改革的成效体现于高校绩效工资考核评价环节,反过来,高校绩效工资考核评价体系又是助推高校绩效工资改革的主要动力。高校绩效工资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是一项长期、系统、复杂的工作,需要紧跟高校体制改革趋势,做好绩效考核评价的实时优化及改进。

一般而言,要提高高校绩效工资考核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及规范性,应把握以下几个基本要点:首先,加强高校绩效工资考核评价的意识。作为高校教学管理者而言,其应全面理解绩效考核评价基于绩效工资改革的作用及价值,树立高校绩效工资考核评价理念。其次,着力对高校考核评价体系进行完善及改进。在绩效考核计划及相关考核细则的制定上,要对高校各部门的意见进行汇总及协调,确保各项考核制度公平合理。比如,以民主集中制及三公原则来指导绩效与公平;采取多老多得,个人与集体加权处理的工资分配及工资考核标准等。第三,以高校的公认评估作为工资绩效改革推进的抓手。高校公认评估与考核量化一样,都是绩效考核的构成环节,在高校公认评估的方法上,应综合采用教师点对点考核及网络评估相结合的方式,让高校领导、教师、学生、家长及社会媒介等共同参与到评估过程中,使高校教职工绩效评价更加精准,以提高高校绩效工资考核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及规范性。

新形势下,高校绩效工资改革要与高校体制改革相匹配,针对性地分析高校绩效工资改革中面临的问题及瓶颈,然后从高校绩效工资改革的目标及原则确立、高校教师工资福利的增加、高校资金创收渠道的拓展、高校绩效工资体制的完善等方面入手,不断巩固高校绩效工资改革的成果。

参考文献:

[1]谷敬.新形势下高校绩效工资改革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商情,2013(19):208.

[2]胡德新.高校绩效工资管理探析[J].当代会计,2014(8):37-38.

高校绩效工资范文第4篇

关键词 高校 教师 绩效工资制度

以前,绩效工资制度在企业中广泛应用,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2009年1月1日绩效工资制度首先在义务教育学校实施,很多高校实行教师的绩效工资制。可以说,绩效工资制度改变了传统的固定工资制的一些缺陷和不足,但同时绩效工资是否有这么大的魅力也值得我们思考。所以,我们应该理性看待高校教师的绩效工资制度,这对高校和教师的发展都有益无害。

1 实行绩效工资制度的有效依据

绩效工资制度在企业中发挥着如此大的作用,是有一定的科学理论依据的。

绩效工资制度(Merit Pay System),其前身是计件工资制,但是绩效工资制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产品数量和工资总额之间的关系,而是建立在一定的科学基础上的工资体系。绩效工资制度的基本特点是将员工的工资收入与其业绩联系在一起。业绩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它不仅仅指产品的数量和质量,还包含员工为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等诸如此类的对企业所做出的贡献。企业给员工开的工资是基本工资、奖金和福利等综合在一起的,它们彼此之间并不是分开的。

实行绩效工资制度有一定的科学依据。首先是其经济学理论依据,主要体现在现代工资理论以及效率工资理论之中。现代工资理论也就是按劳分配的理论,按劳分配即多劳多得,少劳少得,按照劳动成果的多少分配工资,为绩效工资制提供了有力的依据;效率工资理论是说教师的薪酬与其工作效率密切相关,工资效率越高,得到的报酬越多,这能极大地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并能为高校节省资源,利于学校和教师的共同发展。其次是管理学理论依据,主要体现在激励理论和强化理论之中。激励理论也叫公平理论,根据这种理论,高校如果能做到公平对待每位教师,这能极大地提高教师的工作热情,使教师得到极大的满足感,公平感与教师的工作积极息相关。强化理论是美国的心理学家斯金纳提出的,分为正强化与负强化,正强化在教师绩效工资制度中作用显著,比如给教师发奖金,对教师做出的贡献予以表扬和肯定,这都能提高教师的工作绩效。

2 高校实行教师工资绩效制度的阻碍

教师绩效工资设计的基本原则是通过激励教师个人提高绩效促进学校的绩效,也就是通过教师的绩效工资体现高校对绩效的重视程度,刺激高校中所有的教师重视提高工作效率,使高校快速发展,能促进高绩效教师获得高期望薪酬,保证薪酬因教师的工作绩效而不同。

实行绩效工资制度是需要一定的条件的:各个工资档次应该拉开距离;业绩标准要制订得科学、客观;业绩衡量要公正有效,衡量结果应与工资结构相连;有足够的条件支持业绩评估系统的有效运作,起到激励先进、限制落后的目的;业绩评估需贯穿于整个过程。虽然高校实行教师工资绩效制度有一定的科学理论依据,但具体实施起来也有一定的困难和阻碍。

(1)单一的工资模式不尽合理。教师绩效工资制度是建立在按劳分配的基础之上的,但现阶段我国的国情决定,不能只采用按劳分配这种单一的分配方式,应采取多种分配方式相结合,高校作为国家的其中一个系统也不例外。另外教师的岗位绩效工资不仅包括绩效工资,还有岗位工资、薪级工资以及津贴补贴,几种工资是结合在一起的。所以,如果高校只采取绩效工资制度,也有不合理的一面。

(2)业绩标准制定困难。教师工资的业绩标准的制定存在一定的困难。在高校有各个层次的教师,年龄、经验、职称和岗位性质都不尽相同,要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工资标准显然不是轻而易举的。另外,各个高校也有自己特殊的实际情况,高校性质也不一而同,要做到面面俱到也是存在很大困难的。

(3)高校内部条件不足。如果业绩标准制定得比较合理,也未必能有效地实行绩效工资制度。很多高校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因为各种条件不足,使衡量结果不能有效地与教师的工资结合起来,这样就收不到良好的效果,并且制定的业绩标准也相当于搁浅。这关系到绩效评估的问题,因为情况比较复杂,绩效评估标准也许不是很科学,从而制约了绩效工资制度的有效实施。

3 因地制宜地采用教师绩效工资制度

由于各个高校都各有特点,例如高校性质、教师数量和类别等等,另外,各高校内部条件也不尽相同,所以采用的教师绩效工资模式也应不同,这样才能保证绩效工资制度的有效性,才能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提高工作效率,也才能够保证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1)合理安排各项工资比重。高校教师的绩效工资体系应包括基础工资、绩效工资、补贴和福利等,并且各部分的比例要有所侧重,高校要使绩效工资制度得到有效发挥,必须结合实际情况采用相对应的绩效工资模式,合理分配各个部分的比例,使教师感到公开公正。一般说来,基础工资占30%~40%,绩效工资占60%~70%左右,补贴和福利占10%左右。

(2)建立有效的绩效工资评估体系。注重绩效评价的多元性,充分考虑和教师工资有关的各个方面,评估的内容包含工作态度、工作任务以及工作能力等。注重评估指标的科学性,一定要根据高校的实际发展状况,建立一个比较完善的评估体系,才能保证评估结果的有效性。

(3)注重公平。使评估过程公开,评估结果可靠,体现教师的主体地位,同类别的教师尽量给予同样的待遇,不偏不倚,并且要对评估的结果进行反馈,出现问题的话,学校和教师积极沟通协调,这样才能有效地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否则的话会适得其反,阻碍高校的健康、稳固的发展。

我们应当看到,如果高校盲目地采用教师绩效工资制度,不但不会促进教师和学校的发展,相反可能会造成更严重的后果。所以,各个高校应当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选择恰当的绩效工资模式,这样才能调动起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办事效率,以此可以为高校的快速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夏茂林,冯文全.关于高校实行教师绩效工资制度的理性思考[J].武汉:教育与经济,2010(3).

[2] 吴新珍.高校教师绩效工资模式与特点[J].苏州:江苏高教,2010(1).

高校绩效工资范文第5篇

摘要:文章从岗位绩效工资的基本内涵和意义出发,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地方高校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施绩效工资制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与难点,并就当前绩效工资改革操作实际分析了一些对策,着重阐述了实施绩效工资过程中需要处理的关系。

关键词:高校 绩效工资 改革

实施绩效工资对于高校进一步完善绩效评价体系,理顺收入分配关系,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建立有效的创新激励机制,增强高校师资队伍的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如何科学合理实施绩效工资是摆在每一所高等院校面前的一个重要而严肃的课题。

1 绩效工资的内涵

新的岗位绩效工资制将工资体系分为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绩效工资和津贴补贴四项内容。岗位工资的确定是根据岗位劳动责任、劳动强度、劳动条件和劳动复杂程度等评价要素来确定,工资的多少以岗位为转移。薪级工资主要体现工作人员的工作表现和资历,根据工作表现、资历和所聘岗位等因素确定薪级,执行相应的薪级工资标准。绩效工资是根据单位的效益和职工的业绩而确定,主要体现工作人员的实绩和贡献。国家对绩效工资分配的主旨精神为“总量调控、政策指导、规范程序、自主分配”。津贴补贴主要体现在对苦、脏、累、险行业及其他特殊岗位的政策倾斜,由国家进行统一管理。由以上可以看出,绩效工资的分配方式主动权在各单位,国家只进行宏观调控。

由于绩效工资的基础与核心,因此绩效工资在收入水平上应向关键岗位、优秀人才和优秀创新团队倾斜,体现了优绩优酬的分配原则,可以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

2 绩效工资实施中面临的阻碍因素

2.1 经费落实问题

绩效工资的实施最终是要落实到经费的到位。高校作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经费以国家拨款为主,地方高校要保证绩效工资在本地区的合理水平,首先要解决的是经费问题。地方高校在自筹能力不强和地方配套经费有限的情况下,主要依靠国家投入。因此,保障经费落实,是保证绩效工资长期、顺利、有效实施的关键。

2.2 合理平衡单位内部各层次人员的收入水平

每个高校中都存在着教师专业技术、其他专业技术、管理和工勤四支教职工队伍,每一支队伍在学校的发展中都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但是,如何看待这几支队伍的贡献和作用?如何在绩效工资中既体现向高层次人才、向一线教师倾斜,又能够兼顾几支队伍的相对公平,始终是一个难题。而处理不好这几支队伍之间的关系,就会影响到校园的和谐发展。目前,高校内部各类人员的收入很不平衡,教师、其他专业技术、管理、工勤岗的收入存在明显差距,实施绩效工资后,各种创收要纳入绩效工资统一分配,如何增强对学院收入分配的调控力度,尽量避免因学科差异导致学院之间收入差距不合理或同岗不同酬现象,同时也注意调动学院的积极性,给予院系一定的自主分配权,是实施绩效工资的重点与难点之一。

2.3 妥善处理高层次人才之间的收入水平差异关系

目前,地方高校也开始从海外聘请的高层次人才,并给予与国际市场接轨的收入待遇,应该说起到了应有的激励效应。但受到资金的束缚,原有的校内高层次人才在有关待遇上与之相比差异性较大,这种情况的存在使得校内原有的高级人才有一定的看法。如何不断完善高层次人才和特殊人才分配激励机制,统筹各方利益,值得进一步探讨。

2.4 国家绩效工资体系指导意见出台滞后

绩效工资作为这次岗位绩效工资制度中活的部分,是体现国家关于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核心内容,也可以理解为绩效工资是岗位绩效工资制度的精髓,是激励员工努力工作的动力源泉。根据岗位工资制规定,除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之外的所有收入都将纳入到绩效工资的分配之中。高校在绩效工资方面如何进行操作,政府部门还没有原则性的指导意见。

3 实施绩效工资需要做好的几项重要准备工作

虽然在绩效工资的设计中存在着各种不易解决的因素,但是改革的进程是需要继续向前推进的。因此,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各个高校都应该根据目前的实际状况,积极思考,稳步推进。

3.1 尽快明确政策衔接,做好政策整合工作。

实行绩效工资制后,各高校中按照国家及地方政策发放的津贴补贴名目较多,这些津补贴是否继续保留,高校自身是否有决定权是所有高校都困惑的问题。在有些地区的高校,这些津贴、补贴在职工总体收入中占到20%-30%的比例。这个问题没有明确的上级意见,高校就无法将其与其他收入放在一起进行统筹考虑,也就无法确定能够进行调整和设计的绩效工资总体额度。在岗位设置与聘用分级后,大家的焦点已经关注到绩效工资如何分配上,这项工作上级部门如果不加紧出台相应政策和指导意见,势必延缓改革的进程,也会造成教职员工出现不满情绪。

因此,主管部门尽快出台对高校的指导性方案是当务之急,这样绩效工资才能够按照岗位绩效工资制的精神最终达到灵活性与规范性的统一。

3.2 摸清底数,做好绩效工资设计的多方案准备

地方高校的人员经费支出是学校首要保障的支出,但是这些经费支出是否合理、是否科学还是值得商榷的问题。对地方高校来说,一年的人员经费成本到底有多少,人员经费的支出在学校整个经费的支出中所占比例是否合理,应该可以作为评价学校是否科学管理的一个指标。所以地方高校应摸清总数,搞好分类,分析不利因素,做好绩效工资设计的前期准备工作,只有这样,在国家出台相关政策时才能做到有备无患,达到预期效果。

3.3 从设岗与科学评价绩效入手,突出工作贡献主线

在完成岗位设置后,各高校包括地方高校已经明确了各个岗位的性质、职责、任职条件等,为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实行全员聘任制后,不仅能优化人员配置,还体现了“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岗位聘任理念,激发广大教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责任感。岗位设置完成后,科学合理的考核体系的建立至关重要,如何确定一个人完成岗位职责的质与量?必须要有具体的量化指标,这样才能将教职员工实际贡献衡量出来,才能让绩效工资做到合理的分配。

4 绩效评价体系的设计原则

4.1 基础性绩效工资与奖励性绩效工资之间的比例

目前,很多高校校内津贴分配方案中有绩效工资制度的影子,有的高校特别是地方高校存在急功近利心态下的不端学术行为,如果缺乏长期绩效考核指标与体系,过分强调短期的业绩完成情况,对高校的长远发展会有相当不利影响。对于高校这种研究型的组织,不可能要求每个人月月出成果,应该采取一种投资型战略,即实行基础性绩效工资和奖励性绩效工资并行战略,基础性绩效工资不是为了拉开收入差距,而是考察职工的长期贡献和保障职工生活。但基础性比例不宜过高,否则绩效工资的激励作用将会大打折扣,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也会受到影响。因此,地方高校应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和目标定位,坚持“按劳分配、优劳优酬、水平合理”的原则合理设计两者的比例。

4.2 各类岗位人员之间的收入比例

实施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后,高等学校的岗位分为教师、其他专业技术、管理和工勤岗位。高等学校组织绩效的取得,是各类岗位间有效合作取得的。按照木桶原理,组织的绩效往往决定于那个绩效最低的部分。按照公平理论,如果各类岗位间绩效工资的分配比例出现偏差,造成一部分人感觉受到不公待遇,引起消极情绪,从而会影响整体的绩效。地方高校要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提高绩效水平,必须坚持“分类指导、统筹兼顾”的原则,妥善处理各类岗位间以及同类人员不同岗位等级的分配水平,促进学校教师队伍和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协调发展。根据地方高校的实际情况,管理人员平均收入水平为教师平均收入水平的85%;其他专业技术人员平均收入水平大致为教师平均收入水平的85——90%左右;工勤人员平均收入水平大致为教师平均收入水平的70%。

4.3 处理好“新人”与“老人”的关系

改革中还要恰当地处理好“新人”与“老人”的关系;历史地对待曾为学校发展做过贡献的老同志,学校的今天所取得的成绩离不开老一代人的辛勤耕耘与卓越贡献,要充分体现调动老职工积极性的一面,尊重历史,肯定他们的成绩和贡献。在岗位设置和聘任时给予政策上的倾斜,使将要退休的在职人员退休后心理和收入上得到平衡。对老、中、青三代教师进行绩效考核时,其把握的标准也应该有所差别,以期能够更好的体现老、中、青三代人不同时期所应该从事的工作,既要考虑其历史贡献,又要考虑其现实业绩和未来的发展。

4.4 处理好竞争与公平之间的辩证关系

地方高校要上水平和层次,靠的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师资队伍建设需要良好的条件作为保障。绩效工资的多少及分配方式是关系到教师切身利益的问题,是保障中最重要的部分,解决不好就很难引进人才、留住人才。

亚当斯的公平理论表明:让多数教职工能产生“公平感”,按照他们所提供的劳动价值公平的支付报酬,是收入分配制度设计的重要原则。地方高校应该根据本校实际师资队伍的情况,在教师、其他专技、管理、工勤几支队伍之间考虑平衡和协调。绩效工资分配模式既要处理好各类人员的平衡,也要适度体现向教学科研一线倾斜,要结合自身的特点和发展阶段,体现自己的特色和导向。同时,也要做好与同地区、同类型高校的横向比较,保持适当竞争优势,否则不易留住人才。

实施岗位绩效工资制度是高校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地方高校必须在肯定历史,把握未来,协调好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才能保证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顺利进行。因此,岗位绩效工资制度的实施,对地方高校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这就要求必须有科学的岗位设置,合理的人员配置,有效的岗位评价标准和绩效分配机制,才能发挥绩效工资的功能,体现工作人员的业绩和贡献,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营造按劳分配,优绩优酬的良好氛围,创造和谐发展的校园环境。

参考文献

[1]郭祥林,陈双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改革的思考[J].江海纵横,2007(6).

[2]吴红,刘祖文.建立和完善高校绩效工资分配模式需处理好的几个问题[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07(10).

[3]杨妍.浅析高校绩效工资分配办法的思考[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4).

[4]张晓蕾,熊菊玉,李坤等.高校实行绩效工资制度的几点思考[J].高等教育发展研究,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