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法制安全教育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镇中心小学
六(1)班
活动目的
通过学法、知法、守法的事例,教育学生在社会上要遵纪守法,并懂得首先要从遵纪做起。
活动要点
1.学会学法、知法、守法,并懂得守法首先要从遵守纪律做起。
2.做遵纪守法的好少年。
活动准备
1.结合课文内容绘制挂图2幅。
2.课前搜集一些关于论述纪律与自由的格言名句。
3.幻灯字幕3幅,录音机,录音带。
4.学生思想状况分析:
①法律意识淡薄,缺乏对
“
知法守法
”
的深刻理解。
②个别学生不能自觉遵纪守法。
活动过程
一、导入课题:
同学们,讲课之前,老师向你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假如你在马路上行走,有人欺侮了你,你会怎么办?回答得很好,我们当中有些人表现出了一种无畏的英雄气概,但这并不是最理想的处理问题的方式,如果遇到拦路抢劫的事,我们最好能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做一个知法守法的好少年。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请听故事。
二、讲述故事,激情明理:
1.创设情境、讲述故事。(放录音配乐,边讲边出示挂图。)
2.提出问题,引导明理:问题:(投影字幕)
①当别人对小强强行搜身时,小强是怎样做的?
②小强为什么不让哥哥去报复?如果去报复后会造成什么后果?
③小强为什么能受到别人的称赞?
3.带着问题,阅读课文。
4.师生共议,明确道理。学生议论,教师小结。
小结:①小强在被别人拦住,遭受恐吓的时候,并没有被吓倒,他勇敢地站在那里,冷静地劝说那几个人;当那几个青年强行对他搜身时,小强利用自己所学的法律知识保护了自己,指出了他们的行为触成了犯罪。假如你是小强,你这时会怎样做?说的很好,我们要用法律保护自己,首先必须知法、懂法,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必须多学法律知识,只有掌握了法律知识,才能知道什么是违法犯罪,才能在自己受到伤害时保护自己。
②是的,小强清楚地知道:如果哥哥去找他们,一定会用暴力报复他们,而使用暴力去报复人是违法的,因此小强不让哥哥去找他们。小强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避免了一场流血事件,二是使哥哥免于违法。当然这一切都是与小强知法守法分不开的。假设这件事发生在你身上,你的亲人要去报复别人,你会怎样做?假如那几个青年是你的亲人,你又会怎样做?
小结:以后,我们一定要多学些法律知识,不做违法的事。假如我们的亲人要做违法的事,一定要劝阻。如果已经做了违法的事,一定要劝说他们到公安机关自首。让我们共同努力,维护社会治安,做一个知法守法的好少年,好吗?
③小结:小强之所以受到人们的称赞,是因为他平时学习了很多法律知识,知道用法律去劝阻别人不违法,模范地做到了学法、知法、守法。
三、拓宽知识,深化明理:列举事例,强化明理。
小强是我们青少年学法、知法、守法的典范。有谁知道我们身边知法守法的事迹吗?小结:你们说的这些事迹,有很多老师也知道,他们一方面自己遵纪守法,另一方面用法律终止别人违法,虽然不是轰轰烈烈的壮举,却维护了社会的安宁,我们要向他们学习。
四、对比讨论,辨析明理:(投影字幕)
①
"
少年儿童是国家的小公民,应该学法、知法、守法。
"
小结:少年儿童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有权利和义务维护祖国的安定,因此应该学法、知法、守法。
②
"
少年儿童天真活泼,不应该受法律的约束。
"
小结:天真活泼并不是无拘无束,少年儿童的天真活泼是在以纪律和法律为前提条件下的天真活泼,所以也应以遵纪守法为先决条件。
③
"
你准备怎样做一个知法守法的好少年。
"
小结:从小学法、知法、守法,同时要运用法律知识劝阻别人的违法行为,为维护社会的安定做出贡献。
【摘 要】 本文针对当前校园安全工作的形势,提出从“提高W生法制意识”、“加强沟通,随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和情绪”、“增强责任心、绷紧安全弦、注重细节、落实到位”、“重视养成教育”等方面来加强校园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改善安全管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提高安全管理的针对性、操作性和时效性。
【关键词】 安全;法制;责任心;养成教育
近年来,从全国到地方,安全事故频发,有的学生上学后失踪,惨遭绑架;有的学生从几十层高的楼上跳下,朝气蓬勃的生命瞬间消逝;有的学生在食用了中标餐饮企业的“营养餐”后,出现呕吐、腹泻、头晕等疑似食物中毒症状;有的学生参加体育课时,晕倒死亡;有的学生在放学回家途中遇车祸不幸身亡……,校园安全形势任然十分严峻。安全工作必须做实、做细,要有针对性、操作性和时效性。现就当前学校安全教育和提出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提高学生法制意识
从近年来学生伤害事件和近年来青少年违法犯罪率飙升可以看出,现在中学生普遍法制意识淡薄,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一下几个方面:
首先,社会风气的影响。“黑社会”“什么什么哥”横行,社会上成人为一点矛盾,动辄“喊人”,使学生从小“树立”了长大“混社会”的意识,“混社会才有出息”于是在学校拉帮结派、打架斗殴,与社会闲散人员交往,以认识“社会混混”为荣。
第二,古惑仔等影视舆论的影响。影视里以“狠”上位、打打杀杀。中学生模仿能力很强,对青少年产生了很大的不良影响。
第三,网络的影响。学生上网很普遍,手机电脑都能上,一些不良网页和暴力网络游戏里杀人、放火、网恋等,学生把虚拟的网络世界带入了现实生活。
第四,家庭教育的影响。一是现在一些家庭成为了空巢,父母外出打工,孩子教育缺失。二是一些家长所谓“混社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孩子。
第五,现行初中思品教材对于法律法制教育内容薄弱,分散不成体系,很多法律知识与学生当前生活联系少,空洞的说教,缺乏生动的案例。对于如《治安管理处罚法》、《刑法》等现实实用的内容很少。
第六,学校对学生法制教育重视不够。在如今考试排名、学校教学质量排名的大环境下,老师只管教好书,学校向老师要质量,老师问学生要成绩,淡化了法制教育。
综合以上成因,我认为提高学生法制意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司法公安机关加大打击社会违法犯罪力度,加强社会治安治理。对未成年违法犯罪典型案例编印成宣传册,印发到各校,以促平安建设。
2.家庭教育加强,家长榜样示范,教育孩子正确认识社会不良现象,明辨是非。对孩子上网、游戏、观看影视等严格管理,避免不良影响,树立正确的交往观念,提高孩子法制意识。
3.学校法制副校长的职责要落到实处,要经常到校,结合不同时期公安机关打击违法犯罪的案例,对学生进行法制讲座和教育。
4.学校思想品德教师要以课堂为主阵地,完成课标要求的同时,不断学习和关注未成年违法犯罪的案例,经常地进行法制教育。
5.班主任利用班会课,每两周进行一次安全法制教育。
6.学校各科教师在教学中有的放矢地渗透法制教育。
二、加强沟通,随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和情绪
根据未成年身心特点,自我控制能力差。违纪、违法很多时候是一时冲动、情绪化。所以师生间加强沟通,随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和情绪,及时排查和化解师――生、生――生之间的矛盾,做到教育的及时性和针对性。重点从以下几点着手:
1.学校在选派班主任时要综合考虑班主任的责任心、工作能力、和学生间的亲和力、耐心等。
2.学校应严格执行《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中关于班主任工作量的规定:“班主任工作量按当地教师标准课时工作量的一半计入教师基本工作量。”要合理安排班主任的课时工作量,确保班主任有充足的时间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3.建立班主任和科任老师与学生谈话制度,规定每学期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和每个学生谈话进行心理疏导不少于三次。
4.学校政教处牵头,建立矛盾排查化解信息网络,充分发挥班团干部和安全信息员的作用,做到矛盾化解及时、有效。
三、增强责任心、绷紧安全弦、注重细节、落实到位
当前学校有部分老师对学校安全管理认识不到位,思想麻痹,认为学校安全工作只是校长或安全副校长等领导的事,我只教好书就行了。这种思想导致在自己的课堂缺勤学生调查或值班重点时间段巡查不到位等。针对这种情况,学校要通过全体教师会以及对个别教师谈话的形式,帮助其增强责任心。我认为还要从以下几方面加强:
1.梳理和完善学校管理尤其是安全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取消不适应现实的一些制度。编印成册,组织全体教师学习。
2.根据教育部《中小学安全工作指南》,结合学校实际,制订学校各个岗位安全管理职责,严格落实“一岗双责”。
3.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和师德师风建设,要求全体教师根据自己岗位,书写安全管理承诺书。
通过以上措施,树立教师安全意识,增强责任心、绷紧安全弦、注重细节、将学校安全管理各项制度落实到位。
四、养成教育应放在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位置
教师的任务是教书育人。我个人认为:“育人教书”。只有先教会学生如何做人,才能为社会培养有用人才。所以养成良好的习惯应该放在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位置。学校要成立“养成教育”领导小组,由政教处牵头,制定工作方案,大力开展“养成教育”活动。
1.学校要根据自己的校情,制定《学生行为规范“十不准”》,规定安全、纪律、仪表等十条“红线”不能闯。印发到各班,并在学校宣传栏张贴,要求学生人人背会,入脑入心,先以“十不准”为标准对照检查自己。
2.根据方案开展系列教育活动。
3.利用手抄报、校园广播、月报等宣传阵地进行宣传。
关键词 融入课堂;借景引发教育;理解重要性
成才必先成人,不成人必成不了才。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承担着青少年儿童法律安全意识的培养的责任和使命。结合小学知识,笔者浅谈怎么样在数学课堂中构建法制安全教育教学。
一、把法制教育融入到日常的教学中
要想在数学课程中融入法制安全教育,必须把教学内容与法制安全内容有机的融合起来,既把课程学好,又把法律灌输给学生。但是不能重此失彼,把数学课堂上成法律教育课,是在教好基本课程的基础上进行法律知识的渗透,因此,这就需要教师不仅要知法,更要懂法,熟读《教育法》、《教师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相关的法律法规,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有机结合,自由运用。
(1)在学习课程“克与千克”时,要学生进行通过天平来进行测量,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即知道1000克=1千克。使学生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课前准备好道具,比如硬币、食盐、沙子、大米等,要学生自己动手用天平进行称重,然后得出结果:1枚硬币约重1克,一袋食盐250克,散沙300克,大米500克,然后进行克和千克之间单位的转换1克=0.001千克,250克=0.25千克,300克=0.3千克,500克=0.5千克,要学生认识到1克,1千克的大小体积,重量。然后进行相关内容的导入,提问:
什么东西都可以用克和千克来做为单位计算呢?
同学回答:食物、水、建筑工具、衣物等都可以通过称重用克和千克进行计算。
然后进行法律知识的导入,一克的东西虽然很轻,很不起眼,但是同学们应该都知道,一克的对人体的危害是非常大的,要是犯罪团伙走私1000克的,将会给社会带来很严重的后果。走私是犯法的,是需要承担非常重要的法律责任的,因此同学们要远离,珍爱生命。
(2)在学习“认识厘米、米”一章节时,要学生用尺子测量具体实物的长度,建立相应的长度观念,不少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接触了尺子,课堂上给予学生更多的操作和交流的机会,要学习进行测量。
如要学生对课本、桌椅进行测量,然后整理出答案,教师请学生分别回答测量的结果,教师在黑板上做好板书。然后全班同学一起进行学习和归纳。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要学生尝试在尺子上指出1厘米,然后记性回答,比如:尺子0-1刻度线是1厘米,3-4刻度线之间长度为1厘米,然后根据测量的结果,要学生回答课本和桌椅的长度中包含几个1厘米,,教师借助课件演示尺子中的1厘米(0-1,1-2,5-6等)。教师进行知识的继续学习:那你们想到了用什么工具来测量教室的长、宽呢?然后拿出米尺,并告诉学生米尺的长度单位为“米”,要学生进行观察比较会发现:米尺上数字多、刻度多,有100,而学生尺上最多只有20;米尺比学生尺长得多。进而进行思考:“1米里有多少厘米”?得出结论:1米=100厘米。
然后进行知识的扩展,要学生发挥想象,想想现实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用到厘米和米?有的学生就回答道:“在十字路口,马路之间的长度就可以用米来进行计算”。然后进行拓展的法律知识教育,教导学生在过马路的时候要认真观察是否有车辆,遵守“红灯停,路灯行”的交通规则,不闯红灯。遵守交通规则,不仅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别人负责,要学生认识到交通法规的重要性,也教导学生要有责任心,一举多得。
二、借助情景,进行法制教育,要学生明白法律的重要性
《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1.交通安全教育立法是推进交通安全教育发展的前提条件
交通安全教育在发展中积累的行之有效成功经验需要及时地上升为法律规范,以便更好地指导今后的交通安全教育活动。
1.1加强交通安全教育立法有利于规范交通安全教育内容
交通安全教育不仅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一项全社会性的系统工程。当前,教育部制定了《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要求中小学校将交通安全教育纳入必修内容,根据不同阶段中小学生的认知特点,通过多种形式深入开展交通安全知识教育。但高校以及社会(包括各机关、企业、社区等)交通安全教育应包括的具体内容、达到的程度却存在一定的误区。如有些交通安全方面的知识在不同层次的教育机构多次被简单重复实施,而有些内容的教育却是空白;还有些内容在实施中被主次颠倒,针对性不强。此外,整个社会不同层次、不同年龄阶段交通安全教育内容缺乏衔接性、系统性。加强交通安全教育立法,对交通安全教育内容给予明确的界定,统一规范不同层次、不同类型教育机构交通安全教育的具体内容及其实施目标,就能够有效地防止上述问题的发生,使交通安全教育内容形成一个有机整体,贯穿于社会的各个领域与个体发展的整个阶段。[1]
1.2加强交通安全教育立法有利于保障交通安全教育所需物质条件
必要的物质投入与条件保障是交通安全教育发展的前提和物质基础。确保交通安全教育的重要地位,就必须努力增加交通安全教育投入并逐步改善交通安全教育发展的物质条件。目前交通安全教育存在经费少、场地缺乏、设施陈旧等诸多问题,交通安全教育工作因此不能开展或效果受到较大的影响。这些均与交通安全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很不相称。因此,必须以法定的形式确认交通安全教育经费应投入的合理份额比例,列入预算,并切实保证真正到位;同时还应规定相关部门必须为交通安全教育工作提供必要的场所和设备,以不断改善条件,推动交通安全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1.3加强交通安全教育立法有利于保证交通安全教育质量
教育质量作为对教育效果优劣与水平高低的评价,最终体现在培养对象的质量上。交通安全教育的目的就是提高交通安全意识,增加交通安全知识,强化交通安全技能。因而,我们不能再用学术性的标准来评价交通安全教育的质量,它的质量标准应该是职业性、行业性、社会性的标准。近年来,我国交通安全教育取得了较大成绩,但其教育质量却没有明显提升,这与我国关于交通安全教育方面的立法不够完善有一定的关系。同时大量实践证明,交通安全教育发展如果没有一定的监督与制约机制,也会对交通安全教育的质量产生不良的影响。因此,我们必须加强交通安全教育立法,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从宏观上监督和保障交通安全教育的基本质量。
2.交通安全教育立法是促进交通安全事业发展的客观要求
交通安全教育立法作为交通事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要求,其宗旨是制定规范交通安全教育活动和调整交通安全教育关系的一系列法律规范,目的是保证交通安全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2.1加强交通安全教育立法有利于确立交通安全战略地位
当前,交通安全教育的首要地位与重要作用并没有为全社会所有人所认识,有的虽认识到,却没有着力付诸实现。谈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与占用设施、减少经费的做法时常发生。这些轻视交通安全教育的思想和行为,对交通事业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实践证明,要保证交通安全的战略地位,就必须充分发挥交通安全教育的作用。二改变领导重视,交通安全教育就搞得好,领导不重视,交通安全教育就开展不起来的“人治”现象,也有赖于法律强有力的保障。加强交通安全教育立法,用法的形式确立交通安全教育的地位与作用,交通安全教育工作就能真正落到实处,交通安全的战略地位也就能得到有效的保证。
2.2加强交通安全教育立法有利于完善交通安全法律体系
交通安全教育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遇到了不少困难。这些问题需要通过法律的手段,借助法的强制性与约束力,使交通安全教育得到正常运作。交通安全教育法制建设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重要内容,是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具体体现,对促进交通安全教育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交通安全教育法律法规作为交通安全教育工作的基本准则,是对交通安全法的有效补充,享有与交通安全法同等的地位和作用,对促进交通安全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见,完善交通安全法律体系就必须搞好交通安全教育立法。
2.3加强交通安全教育立法有利于加强交通安全队伍建设
交通安全教育队伍近年来经过不断发展,在交通安全教育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交通安全教育队伍建设中当前仍然存在着组织管理不规范、职责不明确、发展不平衡等多方面问题。而国外一些成功的实践经验则表明,这些问题可通过加强交通安全教育立法予以解决。通过交通安全教育立法,可以规范交通安全教育队伍的基本素质与要求,明确其职责,规范其管理。各地各部门应坚持专业化与社会化相结合,立足实际,按需发展,充分依托现有资源,通过统筹规划、突出重点,逐步加强和完善交通安全队伍建设,基本形成一个统一领导、协调有序、专兼并存、优势互补、保障有力的交通安全队伍体系,基本满足本区域和重点领域应对教育工作需要,促进交通安全教育可持续发展。
3.交通安全教育立法是保障社会经济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
交通安全作为衡量社会秩序的一个重要标准,事关人民安居乐业,事关经济社会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与有力保障。创建和谐的安全的交通环境是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3.1加强交通安全教育立法有利于增强全员交通安全意识
交通的进步与发展给人类创造了财富,但频发的交通事故也给人类带来灾难。而人的交通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比较淡薄,违章现象比较严重,则是造成交通事故的最主要因素。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六条之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经常进行道路交通安全教育,提高公民的道路交通安全意识”。[2]实践表明,交通安全意识的提高是预防事故发生的先决条件。加强交通安全教育立法,则可以提高人们对交通安全的认识,使全社会都能站在历史和未来的高度认识交通安全工作的重要性,真正建立一个全员育人、全方位工作、全过程培养的教育工作新格局。可以说,交通的安全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因此,相关职能部门一方面要严格管理和执法;另一方面也要大力加强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宣传与教育力度,增强全员交通安全意识。
3.2加强交通安全教育立法有利于完善交通安全管理机制
交通安全管理机制作为决定交通安全管理功效的核心问题,本质上是指交通安全管理系统的内在联系、功能及运行原理。长期以来,我国交通安全管理涉及的部门众多,公安、交通、教育、安监、卫生、商务、城市管理、建设、宣传、广电和新闻等部门都相应地承担着交通安全方面工作。这些部门在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均存在重本部门利益的倾向,给交通安全管理带来极大的不便。通过交通安全教育立法,则可以明确界定交通安全教育的目的、方针和办法,规定国家、组织和个人在交通安全教育中的地位、义务和职责,这就有助于促进党政群齐抓共管、密切配合、精干高效的交通安全领导体制与交通安全综合治理的工作机制的真正建立。通过这样一种机制,各级各部门可以各施其职,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大力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提高交通参与者的安全意识和业主的责任意识,形成共同推动交通安全工作的合力。[3]
3.3加强交通安全教育立法有利于维护社会良好管理秩序
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与工作均离不开交通,而交通安全作为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内容,关系到交通的可持续发展。但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发展,交通事故发生量呈逐年上升的态势。目前,我国仍是世界上交通事故死亡绝对数最多的国家之一,因交通事故而死亡的人数、10万人死亡率等指标近年来持续增加,与发达国家相比交通事故死亡率还相当高。随着交通安全事故发生逐年上升和事故破坏力的增加,交通事故带来的经济损失也在不断增加。进行交通安全教育立法,加强交通安全教育,是交通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维护社会良好管理秩序之必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维护社会秩序与社会稳定,交通安全教育工作责任重大,交通安全教育立法必须加强。
一、加强学校安全工作,确保师生安全责任重于泰山。
1、继续开展以创建“安全学校”活动。各校要根验收的标准,明确校长是学校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层层落实责任,动员全体师生积极参与到“安全”的活动中。
2、进一步加强学校安全知识教育。要坚持安全教育与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的原则,重视学校安全文化建设。要充分挖掘文本的安全知识资源,利用学校的各种宣传场所和设备,增强安全意识,使学生掌握必要的自我防范安全常识,提高自防自救自护能力。
3、加强安全管理。继续加强学校的消防安全、交通安全、饮食安全、校舍安全、游泳安全、外出活动安全等一系列涉及学校安全工作,做到期初有布置、有计划,期中有检查、有督促,期末有评比、有总结,努力减少和遏制各项安全事故的发生。
4、通过学校宣传栏、广播、家长学校等阵地和学生大会、安全例会、家长会、家访、致家长信等途径把《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安全法律法规宣传到师生、学生家长和广大人民群众,使学校的安全教育形成校内外强大合力,上下齐抓共管,共筑安全防堤,为学校创造一个安全系数高健康和谐的环境。
二、全面推进学校“依法治校"、依法执教工作。
1、各校要加强学校法制教育,重视整个教师队伍的普法工作,使广大教师在学法、守法、用法等方面都能为人师表。努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网络,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教育格局。全面推进我校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
2、深入开展依法治校示范校活动。坚持以创建依法治校示范校为载体,不断提高广大师生的法制素质,推进依法治教进程。首先,各校要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依法建制,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依法施教;其次要以“四民主两公开”为载体,扎实推进学校民主法制建设,深入解决社会热点难点问题。
三、加强学校治安综合治理,确保学校安全稳定。
维护学校及周边地区治安秩序,创造良好的学习教育环境,是关系到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重大问题,也是搞好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社会政治稳定的重要内容。各校要定期与不定期对学校及周边治安进行专项整治活动,对学校内部的治安及安全隐患进行全面的排查,重点排查学校内部安全和治安管理制度是否健全,管理是否规范,措施是否得力,教育是否落实,设施是否过关,特别是要对学校内部的重要要害部位(食堂、宿舍、电教室、办公室、财务室等)进行全面的检查。联合相关部门,本着“什么问题突出就整改什么问题”的原则,继续加大校园及周边治安整治力度,促使教书育人的环境不断优化,治安秩序保持平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