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北欧家具

北欧家具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北欧家具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北欧家具

北欧家具范文第1篇

一、平面构成理论概述

平面构成不是以表现具体的物象为特征,但是,它反映了自然界运动变化的规律性。它有两方面的特点:第一,它以知觉为基础,强调客观现实的构成规律,把自然界中的复杂过程用最简单的点、线、面进行分解、组合,反映出客观现实的运动规律。第二,它是一种理性的活动,是自觉的、有意识的再创造过程。平面构成作为构成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设计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任何一个物象都有自己的外形轮廓、内部结构、色彩、材质以及肌理等要素,而这些要素在同类事物中有着相同或相似之处,这就是这一物象给我们的视觉传达出来的形态。形态是有面积、形状、色彩、大小和肌理的视觉可视物。所有事物的存在形态都可以归结为简单的点、线、面。在构成中,点、线、面是造型最基本的元素。对设计师而言,合理地运用点、线、面,可以创造出更多具有视觉冲击力的设计作品。

“点”是最简洁的形态要素,是造型的原生要素,是构成一切形态的基础。几何学中所说的“点”只表示位置,没有形状和面积的大小。而作为造型要素的“点”则是一种能被我们所感知的形象,具有一定的大小、面积、体积、色彩、肌理和质感等,具有很强的视觉引导力。点的感觉与人的视觉相联系,依赖于与周围造型要素相比较,或者与所处的特定空间环境相比较,显得细小而被感知。“线”是点移动的轨迹。从直觉和理念来看,“线”又是面与面的交界,是点与点的连接。几何学中的“线”只有长度、方向和位置,没有宽度。而造型要素中可见的“线”是有一定宽度的,具有较强的表现力。线是由点运动构成的,所以,运动成为线的主要特征。线的两大基本类型是直线和曲线,它们具有不同的视觉感受。直线常与男性联系在一起,具有阳刚、理性、明确和果断等特点;曲线则常与女性相联系,具有柔和、优雅、性感、丰富和含蓄等特点。“面”是由点的扩大、点的密集、线不沿原有的方向移动等形成的。面是构成各种可视形态的最基本的形。在平面构成中,面是具有长度、宽度和形状的实体。同时,面也是体的外表,具有整体感、充实感和空间感。它在闭合的轮廓线内,给人以明确、突出的感觉。

二、平面构成理论在家具造型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家具造型是由抽象的、概念的形态构成的,它和几何学一样,最基本的、可见的形态因素是点、线、面。对家具设计师而言,巧妙地运用这些因素进行家具造型设计,能够达到更加理想的视觉效果。在家具造型设计中,柜门或屉面上各种不同形状的拉手、锁孔、锁型,沙发软垫上的装饰包扣、泡钉以及家具上的五金件和局部装饰配件等,相对于家具整体而言,都是较小的面或体,一般都体现“点”的形态特征,所以都可以理解为“点”。在家具造型设计中,可以借助于“点”的各种表现特征,加以适当的运用,能取得很好的表现效果,是家具造型中不可多得的具有较好装饰效果的功能附件。如密斯?凡德罗于1929年设计的巴塞罗那椅,座面和靠背排列的包扣就是点的应用,除了在功能上起到了加固作用,而且也在视觉上形成了和谐、起伏的韵律感,兼备功能和装饰的双重效果,见图1。在家具造型设计中,“线”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决定着家具的造型,是家具造型设计的灵魂。不同的线形式构成不同的造型式样和风格。造型中的“线”指的是表面为线型的零件,板件的边线,门与门、抽屉与抽屉之间的缝隙,门或屉面的装饰线脚,板件的厚度封边条,以及家具表面织物装饰的图案线等。

钢管、钢丝、藤条、竹秆、木方材、木板条等材料在家具造型设计和结构设计中也属于“线”的范畴。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采用直线线材、曲线线材或者两者混合使用进行家具造型设计,以达到最佳的表现效果。如泊托埃在1950-1952年间设计的Diamond椅,通体都是线的应用,利用钢丝本身所具有的特征,通过扭曲、模压等方式进行椅子的造型设计,充分体现了线构成的灵活性和多样性,见图2。在家具造型设计中,“面”是最重要的构成要素,也是构成各种可视形态的最基本的形。有了“面”,家具才具有实用功能并且构成形体。点的密集或扩大,线的聚集或闭合都会生成面。面在家具造型中的应用有三种:一是以板面或其它实体的形式出现而作为面;二是由条块零件排列而构成面;三是由线型零件包围而形成面。在家具造型设计中,恰当合理地运用不同形状、不同方向的面进行排列组合,可以构成不同式样、不同风格的家具造型。如乔治?尼尔森于1955年设计的椰子椅(Cocnut)就是面形式的应用,简单的几何形椰壳围合成椅面,彰显了简约时尚的设计风格,见图3。

三、平面构成理论在北欧现代家具造型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北欧人创造了举世闻名的童话,也创造了举世无双的家具。北欧的家具设计是国际现代家具设计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引领着世界现代家具设计的发展潮流,指引着现代家具设计的发展方向。北欧家具以简约著称,注重流畅的线条设计,代表着时尚,回归自然,崇尚原木的韵味,具有现代、实用、精美的艺术设计风格。从构成学角度分析北欧现代家具设计,其中包含着构成学理论的方方面面,本文则以平面构成理论中的形态构成元素—点、线、面为例来剖析其在北欧现代家具造型设计中的合理运用。

(一)点的应用

“点”最主要的作用就是吸引视线:单一的点具有集中凝固视线的效果,容易形成视觉中心;多点可以创造生动感,大小各异会更加突出;连续的点会产生节奏感和韵律感,大小不一的点排列在一起也会形成一定的空间感。点的构成分为等间隔、规律间隔、不规律间隔、点的线化、点的面化等形式。如图4是芬兰家具设计师约里奥?库卡波罗在20世纪70年代设计的普拉诺(plaano)系列多功能办公椅,体现了人体工学、生态学和美学的设计原则。其中,最吸引视线的是六个球形滑轮,它们相对于整个座椅来讲,可以简单地概括为点。六个点形式的均匀排列形成底部支撑面,既满足了基本的支撑和移动功能,又将视觉中心集中在此,真正实现了结构合理、使用方便、美观大方的设计目标。

(二)线的应用

“线”可以起到引导视线的作用,能体现速度感。垂直线刚直,有升降感;水平线静止,有安定感;斜线飞跃,有动感;曲线优雅,但不安定;粗线稳重踏实,有前进感;细线锐利而有柔弱感。线的构成分为几何线型和自由线型,几何线型工整、古板、冷淡;自由线型潇洒、活泼、热情。如图5是丹麦设计师汉斯?维格纳于1947年设计的“孔雀椅”。“孔雀椅”来源于温莎椅,其主要特点是靠背的形状颇似孔雀开屏的样子。整体采用线材制作而成,并且运用了直曲线型相结合的方式。椅背外轮廓的大弧度曲线线材的设计打破了竖直细骨条椅背的古板,增添了活跃气息。形成孔雀样子的情节也是该设计中的一个亮点,规律而富于变化的情节设计不仅实现了形似孔雀,还达到了视觉与结构上的和谐统一。

(三)面的应用

“面”可以给点和线一个容纳的空间。单个点或是单条线永远形成不了面。面可以分为几何形面和非几何形面。几何形面具有单一、严肃和整齐的感觉;非几何形面具有多变、灵活和生机的感觉。面在家具造型设计中应用得最为广泛,分为单独运用和综合运用两种。图6是丹麦设计师维纳?潘东1962年设计的“潘东椅”,这是全世界第一张使用塑料一次性模压成型的S单体悬臂椅。它通体是一个单独的曲面,造型完美、结构合理、色彩艳丽,雕塑感强烈,将面的应用发挥到极致,成为潘东一生最大的成就,也是现代家具史上的一次革命性的突破。

(四)综合应用

在实际应用中,点、线、面相互结合运用最为常见,它们之间的相互点缀和衬托能够实现家具造型的完美设计。如图7是汉斯?维格纳于1953年设计的“挂衣椅”,后背可以挂短衣服,座板竖起来可以挂裤子,座板下的三角形盒子可以放一些小物品,将实用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挂衣椅”通体采用橡木制作而成,座面和椅背是主体,椅背不规则的面形式和后椅腿一气呵成,增强了座椅的稳定感。另外,椅背上线型装饰线的点缀达到了画龙点睛的效果。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芬兰设计师阿尔瓦?阿尔托,被认为是弯曲木家具的最杰出的开拓者。在他的弯曲木家具设计中更能体现点、线、面的合理应用。如图8是1931年阿尔托为疗养院设计的休闲扶手椅,座面和靠背由一块弯曲成型的胶合板制成,体现了对面形式的灵活运用;扶手和椅腿采用流畅的线形式而融为一体,传递出一种活泼、休闲的气息。这把扶手椅无论在造型上,还是在制作上,都是一个伟大的创举。

北欧家具范文第2篇

关键词:男性人物形象 玩偶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1-0000-01

(一)海尔茂的人物形象解析

海尔茂具有绅士风度、对妻子充满柔情与关爱、善解人意、宽容、对妻子的品行也非常了解。

情节一,面对妻子索要生活费,“要是你真把我给你的钱花在自己身上的话。可是你老把钱都花在家用上头,买好些没用的东西,到后来我还得再拿钱出来”,面对妻子的不高兴,以哄她的口气,搂着她开玩笑逗她开心“谁也不会相信一个男人养活你这么一只小鸟要花那么些钱”。

情节二,后来娜拉离家出走时怪丈夫从来不正经跟她说事情,这样的责备实在是有失公允。剧情一开始,海尔茂假设债主来催债,娜拉的答复是相当无知的:“债主!谁管他们的事?他们都是跟我不相干的外头人”,海尔茂:“娜拉!娜拉!你真不懂事!正经跟你说,你知道在钱财上头,我有我的主张:不欠债!不借钱!一借钱,一欠债,家庭生活马上就不自由,不美满。咱们俩硬着脖子挺到了现在,难道说到了末了,反倒软下来不成。”娜拉:“好吧,随你的便”,面对娜拉这样的态度,海尔茂只能又用“小鸟儿”、“小松鼠儿”甚至拿出钱来哄娜拉开心。

剧情一开始呈现的人物形象在读者心中产生的巨大反差极大的挑战了读者的阅读视野,足以吸引读者继续进行阅读。然而正是这种人物印象,将后期海尔茂的虚伪和娜拉的不幸衬托的更加突出。

情节一,林丹太太:“海尔茂先生,明天见”,海尔茂:“(送她到门口)明天见,明天见,一路平安。我本来该送你回去,可是好在路很近。再见,再见。(林丹太太走出去,海尔茂关上大门回到屋子里)好了,好容易才把她打发走。这个女人真嗦”,自此,海尔茂表里不如一,人前一套,背后一套的虚伪一点点的被揭开。海尔茂一开始在读者心里构建的美好形象顿时坍塌。

情节二,在成人化妆舞会上,娜拉一跳完塔兰泰拉舞,海尔茂就把她拽回家,不管她是否满心的不情愿,海尔茂由于受到香槟酒的刺激和妻子舞蹈的引诱,不断膨胀,娜拉的一句话,让我们窥探到了海尔茂的自私,“想着快死的朋友(阮克),你还有心肠陪我?”

情节三,虽然从上面提到的那次不成功的正经谈话中看出夫妻两人也有共患难的经历,海尔茂自己也说“我常常盼望有桩危险的事情威胁我,好让我拼着命,牺牲一切去救你”,但是一旦真的面临危险,娜拉为给海尔茂治病,无知的伪造父亲签名去借钱这件事暴露后,海尔茂怕危及自身,顷刻变脸,他的自私自利暴露无遗,先是罗列恩情,曾经是怎样帮助过娜拉的父亲,再是指责娜拉是伪君子、坏东西、下贱女人。他责备娜拉的父亲教子无方,又指责娜拉破坏了他的幸福,而他却为她付出了这么多。最后,屈服在柯洛克斯泰的威胁下,并较劲脑汁考虑如何在世人眼里保住面子。剧中没有任何迹象表明他肯牺牲自己保护娜拉。在威胁解除后,海尔茂对娜拉的态度又迅速转变“指点你,教导你,・・・・・・受惊的小鸟,保护你,像保护一只从鹰爪子底下救出来的小鸽子一样,难道我舍得责备你?”在海尔茂心里,所谓的困难是未能涉及男人的名誉的困难,“男人是不能为他所爱的女人自己的名誉”。

然而,海尔茂对娜拉的抨击,不能简单地视作一个男人的自私和怯懦,他是在按照他所处的社会的法规行事的,一个男人要在社会上立足,成为一个能养家糊口的好丈夫,必须严格遵从当时的社会法则,不能马虎,哪怕是一个小小的缺失被人捉到都可能导致身败名裂。海尔茂看到柯洛克斯泰的第一封信时的惊慌恼怒,不仅是为了他自己,也是为了这个家,为了娜拉,至少他自己是这么认为的。资产阶级法律是不认可情感的,娜拉自认为十分伟大而高尚的行为不仅不值一钱而且还会置丈夫于危险境地,影响丈夫的声誉和升迁。易卜生在为准备这部戏剧的创作而写的札记中有如下的话:“在我们今天的社会里――这个社会完全是一个男人的社会,法律是男人写的”;“伪造签名,而且这是她的骄傲,因为她是出于对丈夫的爱,为救他的命而这样做的。这个男人却以平常人的全部正直站在法律的土地上,用男人的目光看待这件事”。[1]

所以,只站在女性主义立场上抨击海尔茂是不公平的,这也表现出妇女解放面临的尴尬境遇,著名女诗人伍尔芙就曾将人们对女性的潜在歧视和不公正对待描述为“和根一样深,却像海上的烟雾般不可及”。[2]一旦落实到具体的反抗,女性将反抗的是自己最亲近的人,父亲、丈夫、儿子,这将是极其尴尬和艰难的。

(二)其他男性角色的形象解析

柯洛克斯泰在林丹太太的背叛下又何曾幸福?连他自己都说“自从你把我扔下之后,我好像脚底下落了空。你看我现在的光景,好像是个翻了船、死抓住一块破船板的人”,没有社会地位,做有失男性尊严的买卖,还要靠威胁像娜拉这样一个没有力量的女人来维持工作职位,甚至还要跟自己以前心爱的人抢工作,太悲哀了。最后面对林丹太太复合的愿望,他就像抓住救命稻草,找到人生意义一样,再三感谢林丹太太,并决心“现在我要努力做好人,让人家看我也像你看我一样”。

另一个男性形象,医生阮克得不到心之所爱就要孤独面对死亡。他临死前的表白被无情漠视,被娜拉调侃请出家门。他天天去娜拉家里见她,她跳舞,他弹琴,甘愿为娜拉做一切事情,甚至牺牲生命。却也仅止于此,未做过分之事,他不过只充当了她一个话伴儿,他何尝不是一个玩偶?娜拉说过跟海尔茂在一起有一种压抑感,而同阮克在一起的时候则随性的多。但是阮克也受到一种外来力量的压抑,这就是遗传自父亲的“脊髓痨”。剧中说这种病是由于荒唐的父亲得了花柳病导致的。如果说男人给与女人的压抑感可以通过出走来摆脱,那么由于人的本能欲望造成的压抑该如何摆脱?

男女处于社会和法制的不同领域,女性世界把爱看做最高价值,男性世界以法律为支柱,这样不平等的性别分工带来家庭分工的不平等,很难使夫妻两人获得本质上平等的、共同的、理想的爱,婚姻的实质不是使夫妻双方获得生而为人的幸福,而是为了男性专制的等级关系,这样的婚姻,不仅女人获得不了真正的幸福,男人也因其隐性压力而深受其害,男人一人身上要扛起全家的重担去奋斗稳固的地位和丰富的收入,不仅要让全家人获得生存保障、生命意义、生活幸福,还要争取男权制社会所宣扬的男性尊严。

不论是男人还是女人,首先要从人的角度出发,人类的道德心共同的,最宝贵的一面是理想的爱,作为恋爱双方、夫妻双方,自己都活在对方的身体里和对方的精神世界里,男人和女人精神世界是没有本质区别的,只有女人解放了,男人才能获得解放。易卜生并未承认过自己是女性主义者,他在被邀请挪威同盟发表女权方面的演说时说道:“对我来说,这似乎是人的运动”,“我的任务一直是描写人”。

参考文献:

北欧家具范文第3篇

北欧,一个恬静而悠然的地域;东方,一个释然而优雅的美境。这两种相互吸引的美学形态,如今被设计师完美演绎。在曲美家具的全新系列——“自在空间”中,北欧情怀与东方之韵,相融相通,共同谱写出自在闲适的生活理念。

多年前,早在现代风格还未像如今普及时,曲美家具便带着它独有的北欧风尚,进入了国人的视野。暗色调的展厅,醒目的QM标志,简约的家具产品……所有被笼罩在射灯下的设计,都在向到访者讲述着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与生活态度。曲美不同于市场上的其他家具品牌,它鲜明的设计风格脱颖而出,一件件舒适美观、经典实用的现代设计产品,向人们传递着源自北欧的生活方式,自然亦释然。从最初与丹麦的著名设计师的合作,到后来建立与多家国际设计所的联盟,再到今天吸纳拥有国际化视野的本土设计师为品牌服务,一路走来,原创设计与现代风格始终伴随着曲美家具的成长。在“设计”成为核心竞争力的同时,让设计承载生活,也成为了曲美的品牌导向。

今年,曲美家具推出了全新的“自在空间”系列,在北欧基调的渲染下,又多了一份属于中国的东方情致。其实,这种相融相通的设计手法,并非单纯的风格叠加,因为无论是北欧情怀,还是东方之韵,它们都在寻求同一种生活理念:自在闲适,恬静释然。曾有一位丹麦设计师坦言,是人文环境造就了北欧风格,而北欧风格在很大程度上都受到了东方文化的启发。这些启发不仅反映在造型上,亦包括用料,配色,乃至制造工艺。所以在上世纪中叶,一些知名的北欧设计师所设计的家具,也蕴含着中国经典设计的身影。从某种程度上看,北欧人所向往的生活境界,其实与传统的东方美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善于汲取的设计师,将外来文化的精髓与本土设计巧妙融合,成就了如今备受追捧的北欧风格。而曲美全新的“自在空间”系列,仿佛带人重走那条经典设计之路,从一种文化,到另一种文化,融会贯通,变幻其中。它秉承了北欧风格中一贯的简约大方,质朴亲和;又饱含着源于东方的人文精髓。那些简练而优美的线条块面,构成了该系列家具的主体造型;取于自然的柔和色彩,营造出令人向往的惬意之境;此外,倍感亲切的东方美学,渲染了方寸空间,也让心灵获得了一份归属感。随着一阵“自在”清风拂过,曲美家具将东方人骨子里的清雅,与潮流生活中的极致合二为一。它用融合式的设计,承载着当下多样化的生活,传递着北欧的恬静与东方的释然。

北欧家具范文第4篇

关键词:家具设计;现代;风格

中图分类号:J0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3)09-56-1

风格即生活。每一种风格家具的选择都代表着一个人的生活态度,生活情调。

现在的家具市场大致可分为古典、现代、自然三种风格,若按地域又可分为欧美、东方风格。

古典风格的家具大都用料考究,制作繁复华美,注重装饰。欧美的古典风格家具主要包括意大利风格、法式风格和西班牙风格等。其主要特点是延续了17世纪至19世纪皇室、贵族家具讲究手工精细的裁切、雕刻及镶工,在线条、比例设计上也能充分展现丰富的艺术气息,浪漫华贵,精益求精。中国的古典家具以明清为代表,也是相当考究的,尤为注重细节的精雕细刻和与传统文化的结合。喜欢古典风格的人,大都是纵情地享受物质生活的人,只有古典家具的雍容华贵才能勾起他们内心的欢愉。

现代风格的家具造型简约,强调家具的功能性。其主要特点是摒弃了古典家具的繁复,采用大块面的拼接,完全不使用雕花、文饰。近几年现代家具的设计更加强调多功能性和收功能,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有趣。现代家具以简洁的特点受到时下年轻人最大程度的青睐。这代表着一种生活态度――把复杂的生活尽量简化,这是人们在身担各种压力下最渴望的。

自然风格的家具大都采用天然的材料,如纹路优美的木材和强韧的藤蔓,大都可利用它们本身所具有的文饰,强调自然。偏爱自然风格家具的人生活恬静,或者是想借由自然家具的亲和力释放来自工作生活的压力,获得一点大自然的气息。

现代风格的家具中又以北欧家具为主导。从历史悠久的手工木制家具到工业化生产的极其现代的金属和塑料家具,北欧家具不是严格地追随时尚而是不带任何已有的观念和偏见,完全是为了满足时代多变的需求。实用的功能、严谨的结构、朴实的气质,考虑周到且优雅别致,它与身俱来的拥有一种能自然地融入每一个家庭 的自然魅力。北欧家具被普遍认为是最有人情味的现代家具。北欧的家具设计师很在意人坐怎样的椅子不会觉得累。被称为丹麦现代家具设计之父的可林特,为研究座椅的实用功能,他会在设计之前画出各种各样的人体素描,在比例尺寸上精益求精,并运用技巧将材料的特性发挥。正是因为充满了对人性的善意和敬畏,一个世纪以来,北欧的家具设计师已经延续了三代,但从未偏离过最初的设计精神:为大众营造更美好的日常生活。这份坚持,让都市人在北欧家居生活中得以舒展和自由呼吸。

所谓“风格即生活”,一个人的家装风格就是这个人的生活态度的反映。在现代社会里,各种元素充斥其间,人们的生活也因世界观人生观的不同而不同。在重压之下,人们必会寻求某种方式去解脱心灵的桎梏;闲适的生活必会引起人们对物质生活的向往;在久违了自然以后人们也必会寻求心灵的回归,所以,风格即生活。

现代家具的设计,首先第一点就是要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也就是家具的功能性。现满足了这一点才能更进一步追求它的美学意义,否则最华美的家具也失去了其作为家具的意义。

北欧家具范文第5篇

在他手中,粗砺沉重的斧子既可以用来切、砍,也可以化身挖、刨的细工具,甚至连打榫头、做榫卯都可以用斧子来完成。木工刨去树皮,将树干打磨平直后,用斧头在树干两头挖槽、打榫卯,以垂直交错的方式堆叠成墙面,最终一栋底部挑空,由超过四十棵原木卯榫而成的小木屋便诞生了。

对于北欧的伐木工而言,这样一栋小木屋为他们在漫长寒冷的冬日提供遮风挡雨之所,所以,效率和稳定性最重要。伐木工们能将两根原木间的缝隙消弭至插不进一张白纸,而木屋的外形具备干净的线条和温暖的纹理。一切设计都必须简洁、实用,但依靠对木头的深刻理解与娴熟的技艺,塑造出独特的美感。

沉迷木香

在森林覆盖率达到七成的瑞典、芬兰等北欧国家,木头是外人很难意会的北欧人的独特生活语汇。瑞典木业协会会长麦克尔·伊利亚松(Mikael Eliasson)对树木有更深的感情—他出生在瑞典的一个小乡村,从小就自己种植、浇灌树苗。“我一直有着深刻的印象,从房间的家具中散发出自然的木香。”

在挪威,电视台甚至会花费12个小时,直播一个伐木工人从林中砍下木柴,堆放、燃烧的全过程。大约100万人观看了这档节目,占到挪威人口的五分之一。而观众们为了柴火哪面朝上堆而吵成一片,电视台不断收到投诉电话:“你们的柴火放反了。”

北欧的匠人以近乎几何化的抽象力将木头打造成他们身边的一切:房屋、家具、工具、甚至玩具。用简单的工具在原木上削刻而成的达拉木马是移民家庭中孩子与故土的最好联系,几乎每个移居外国的瑞典移民家庭里桌上都会摆着一只。而制造达拉木马的工艺至今与17世纪时并无二致—当时,在瑞典达拉地区林中工作的伐木工往往需要离家数月,他们中的不少人会用手中的伐木工具雕刻木制的小马,等待回家那天带给孩子。

几乎每个瑞典孩子的童年都与木头相伴。杨·索得林德(Jan Soderlind)回忆,幼时自己最羡慕姐姐坐的木椅子,高高的摇椅由父亲亲手打制,是他和小伙伴们攀爬游戏的最好道具。而今,杨·索得林德的身份是瑞典木业协会国际部经理、欧洲木业协会主席。但他仍未脱却对木工活的喜爱和熟练—去年12月份在上海进行的一场木业论坛开始前,他还戴上手套,为论坛搭建演示模型。“这个模型只有我会做。”他不无骄傲地说。

北欧的孩子们从小就会被老师带到森林中接触林木,木工也是学校最重要的兴趣课程之一。由宜家引领的DIY(do it yourself)风潮席卷全球之前,北欧的人们已经习惯于自己用简单的工具来加工木材,将木头变成家中所需的家具、用品。“当你用锯子和锤子这样简单的工具就能制造出想要的家具时,那种骄傲感无可比拟。” 伊利亚松告诉《环球企业家》,小木屋现在更多成为北欧家庭避暑的别墅。“农村的孩子仍然热衷于亲手搭建小木屋,不管房子最后做得如何,至少这是亲手制造的。”

尽管大量消耗木材,但北欧的森林覆盖率从未降低,其蓄积率百年以来反而不断提高。以瑞典为例,2005年的数据显示,其森林覆盖率为66.9%,而到了2013年,森林覆盖率增加到69%。在年采伐量达9000万立方米的情况下,瑞典的森林年增长率则达到1.2亿立方米。

事实上,北欧人并没有植树节,对林木的保护已经成为印刻在每个人行为准则中的条款:每砍一棵树,就要重新种上两棵甚至三棵。早在1903年,瑞典就颁布了全球首个森林保护法案。极少有人违逆这条准则。作为全球最大造纸企业之一,芬欧汇川在芬兰拥有120万公顷森林。其全球CEO贝松宁(Jussi Pesonen)这样向我们形容,“没有人会杀掉能产奶的奶牛。那么,为什么要毁掉我们赖以为生的森林呢?”

杨特国度

与西欧、美国相比,北欧人更晚接触到工业革命带来的大机器化生产模式,而北欧匠人利用传统工具打造精美家具的风俗也被更好地保存。这种风俗亦影响了几乎整个北欧家庭。这也是“DIY”之风自北欧而起的原因。1951年,25岁的瑞典人英格瓦·坎普拉德(Ingvar Kamprad)在创立宜家(IKEA)8年后,推出了第一本邮购目录,其中一张名为“马克斯”的桌子开创了宜家日后风靡全球的模式:家具商只卖给顾客桌面和桌腿,顾客在家自己拼搭成型。对瑞典的顾客而言,这并不难,甚至还是种享受—要知道,当时的瑞典刚迈进工业化时代不久,人们还很怀念手中木工工具的触感。

在对木材的认知和使用上,北欧人的技巧亦无人能出其右。在北欧,赤松和云杉是森林的主要树种。伊利亚松告诉《环球企业家》,每一公顷的林地在数年内种植何种树种、何时砍伐、何时补种都有先期的规划。而对每一棵树而言,甚至还在其生长时,技术人员就可以通过X光、超声波等手段探测其内部的结构、疏密与纹理,决定它未来可以制成何种产品。“从原木到锯木厂、加工厂直到最后的产品,有一整套追踪系统。”经由良好的管理系统,瑞典人就可以将不同品质的木材分配到有不同需求的厂家,达到物尽其用的效果。

1933年,挪威作家阿克塞尔·桑德莫斯(Aksel Sandemose)在他的小说中描写了杨特一家的生活,并借助这一家的故事,精妙地总结出影响北欧人思维方式的法则,以至于后人直接以杨特一家来命名这种思维方式—杨特定律(Jante’sLaw)。

杨特定律是北欧人重要的基本生活观念和不成文的行为规范,它轻视任何浮夸的举止以及对于物质成就的炫耀,反映到设计领域就是只吸引必要程度的目光,作品适度呈现抑制,在节制中练就出了更易具备优雅见解的美感。

建筑设计师马克·布哈特(Marc Brulhart)在中国为多家品牌的零售店铺做设计,他的代表作包括施华洛世奇北京旗舰店、上海通用电气展示馆等。这位来自瑞士小城拉绍德封(La Chaux-de-Fonds)的设计师告诉《环球企业家》,北欧设计风格上从不以炫目引人,“我们通常不会选用太贵的原料,也不会做过于夸张的设计。你永远不会在北欧的家具上看到金色的皇冠和华丽的浮雕,设计的每个部分都必须有其实用性。我们会发挥木材的最大效率。”

相关期刊更多

通俗歌曲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河北省文化厅

中外文摘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期刊协会

人口与社会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江苏省教育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