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妈妈在这里

妈妈在这里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妈妈在这里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妈妈在这里范文第1篇

关键词:全麻 复苏室 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08)5-0074-02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103例。男72例,女31例,

年龄10~85岁,平均45岁。其中胸部手术5例,胆囊手术33 例,子宫全切术45 例,附件切除10 例,乳癌根治术10例,皆为气管插管。

1.2 苏醒期并发症:呼吸道梗阻7例,低血压3例,高血压2例,心律失常3例,低氧血症4例,低体温2例,苏醒延迟1例。

2 临床护理

2.1 一般护理:全麻患者手术毕,患者至复苏室前各类抢救物品呈备用状态,患者一入苏醒室专人守护,给氧气吸入连接好多功能监护仪,安排合适的,必要时加用约束带。向麻醉医师了解术中情况,将输液装置,各种引流管负压带装置妥善安放,维持静脉输液,输血通畅,保证输血输液的顺利进行,留置导尿通畅及时清除袋中尿液并记录尿量。将被子盖好。酌情5~10分钟测血压、脉搏、呼吸、血氧饱和度,采用Aldret 护理评分方法,对麻醉恢复期病人进行评估,以了解病情,安排护理量及作为病人出科的参考依据。具体标准①活动力:四肢能活动者2分;仅能活动两个肢体者1分;四肢均不能活动者0分。②呼吸:能作深呼吸和有效咳嗽者2分;呼吸受限或呼吸有停顿者1分;无自主呼吸者0 分。③循环:血压与麻醉前比较不超过±20% 2分;变化在±20%~50% 1分;变化超过±50% 0分。④神志:完全清醒,能回答问题者2 分;呼唤名字能应答者1分;对呼唤无反应者0分。⑤皮肤颜色:正常红润者2分;皮肤苍白、灰暗或花斑者1分;皮肤或口唇、指甲紫绀者0分。并做好记录。

2.2 维持呼吸道通畅,全麻后患者可出现苏醒延迟吞咽反射微弱,为了防止呕吐引起窒息,全麻后患者取侧卧或去枕平卧,头侧向一侧,有呕吐物及时吸出。全麻患者苏醒前颌关节,肌肉松弛,舌根易后坠,堵塞咽喉气道,出现鼾声时,可托起下颌或应用鼻咽通气导管,出现尖锐的喉鸣声提示发生喉痉挛,应及时抢救,去除诱因,充分加压给氧,地塞米松10~20mg 静滴,氨茶碱250mg 加入10%葡萄糖溶液20ml缓慢静脉推注,必要时重新插管。

2.3 循环系统稳定:严密监测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的变化。低血压常因血容量不足和残余作用引起应及时补充血容量,适当应用血管活性药,密切观察患者的面色,及引流物的色、量、及时发现异常体征,并注意术后出血情况,以便采取措施排除险情。

2.4 维持正常体温:由于麻醉过程中体温调节中枢受到抑制手术室室温过低,手术切口大面积暴露,补充大量液体可引起体温过低,患者发生寒战,应注意保暖,必要时将水温不超过50℃的热水袋用毛巾裹好后帮助保暖,并根据病情给予地塞米松5~10mg静滴。

2.5 防止意外损伤:使用麻醉剂后患者在麻醉恢复过程中往往出现明显的兴奋期、意识模糊,出现躁动幻觉,相应地带来许多不安全隐患。易发生坠床,此时必须有专人守护做好安全防护工作,防止自行拔除各种导管而造成伤口裂开、出血、窒息等意外伤害可按医嘱给予镇静止痛剂。

2.6 疼痛治疗:全麻苏醒后随着镇痛药物的作用逐渐消失,患者常感到切口疼痛,而术后痛是一种恶性刺激,可使机体应急性增高,代谢增加,氧耗量增加,对患者术后恢复不利,可出现情绪改变,心率,脉搏增快,血压上升及出汗,应向患者解释,减轻焦虑,并协助麻醉师进行镇痛处理。

2.7 护理记录 设计专门的麻醉恢复室护理记录单。内容包括进科时间,手术名称,过敏史,麻醉方法,生命体征表,Aldret评分表,中心静脉压(CVP),肺动脉楔压(PAP),血氧饱和度,呼吸机参数的记录;肠鸣音,瞳孔对光反射,疼痛评估,恶心程度,腹部/膀胱充盈度,出科医嘱和时间,术中及麻醉恢复室的输液用药情况,输血、尿量等记录。此单完成后随病历夹放。

3 结果

103 例全麻患者在苏醒期间基本平稳安全,并发症及时发现,并迅速采取措施解决,安全清醒后肌张力恢复,保护性吞咽及咳嗽反射恢复,呼吸道通畅麻醉平面消退满意。对刺激可用言语和行为作出思维应答。生命体平稳后安返病房。

4 小结

手术结束全身麻醉停止后,药物对机体的影响仍将持续一定时间,此期病人的呼吸、循环、代谢等机能处于稳定状态。随时可能发生各种意外,为使这一时期的病人顺利渡过麻醉恢复期,以其进行监护,全身管理及精神护理是很重要的。麻醉复苏室是麻醉后病人进行严密观察和监测直至病人的生命体征达到稳定的状态。现在全身麻醉已广泛用于临床,而复苏期的观察和护理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是保证患者安全加快患者的周转,平稳的渡过麻醉苏醒期及早康复的保证。

参考文献

[1] 薛善富.手术期护理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469~470

妈妈在这里范文第2篇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月~2010年12 月老年骨科全麻术后患者20例,其中男12例,女8例;年龄70~92岁,平均年龄78岁。均采用静吸复合麻醉,选择钢丝气管导管,术中均常规导尿。

2· 方法

所有患者带管送入麻醉恢复室 (PACU),均予呼吸机支持通气,持续ECG、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呼末二氧化碳(PETCO2)监测,在恢复室停留60~340 min,平均 156 min。用Aldrete麻醉后恢复评分法对患者进行评定。结果 10例患者在PACU经过平稳,4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经过对症处理后好转。3例患者术后拔管时出现烦躁,经镇静药物和对症处理后好转;2例患者苏醒延迟;其中1例带气管插管回ICU病房,平稳渡过术后第1个24小时。患者均无急性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护理 1·气管插管期间的护理 (1)及监测:术后去枕平卧,头保持中立位, 严格限制颈部活动,用颈托固定颈部两侧。患者入室后监测ECG、HR、MAP、SpO2、PETCO2、血糖和尿量,并根据患者情况,适当调整测量时间。 (2)一般护理:连接呼吸机进行辅助呼吸,仔细观察患者的神志、呼吸,呼吸幅度、呼吸频率的变化, 并做好入室评价,严格记录。随时调整呼吸机的工作状态,做好拔管前的准备工作。 (3)拔管时机的掌握:护理人员应首先熟悉手术的方法,麻醉的方法,是否为困难插管及术后清醒气管拔管的指征。在患者苏醒过程中,往往由于肌松药的作用时间未过,患者咳嗽,吞咽反射及肌张力尚未恢复,但此时其意识已渐恢复。为了减少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耐受性和舒适性,常常通过镇静的方式,使用一定量的镇静药物,待患者各项反射恢复后再进行拔管。颈椎手术不宜过早拔管,患者神志必须完全清醒,呼吸道通畅;肌力恢复,即握手有力; 自主呼吸良好,停止吸氧10分钟,SpO2>93%2, 手术部位无活动性出血方可拔管。对高度怀疑拔管后可能出现上呼吸道梗阻者,不可盲目拔管。 (4)拔管时的注意点:拔管前充分吸氧至SpO2 100%以达到足够的氧储备,并给地塞米松10 mg静脉推注,以消除咽喉部组织黏膜水肿。拔管前必须充分吸痰,吸痰时动作要轻柔。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秒,气管内吸引时间一般不超过10秒,否则可致低氧。可用间歇吸引,轮流吸氧的方式进行。 (5)拔管时的心理护理:拔管时因为患者刚刚苏醒,由于物的作用,处于一种意识朦胧状态, 此时应注意说话的语调。用高声和亲切的语气,刺激患者的听觉。老年患者思想负担常较重,患者苏醒后,即告知手术情况。在监护的过程中,准确理解患者的各种生理、心理需求,注意保持环境安静舒适。对待患者语言要温和,态度要亲切,稳定患者的情绪。

2· 拔管后的护理 拔管后面罩吸氧4~6 L/分钟至SpO296%,密切观察呼吸道是否通畅,嘱其轻咳出分泌物,防止误吸。该类患者拔管后至少观察30 分钟,采用Aldrete评分标准,恢复室护士严格掌握出PACU标准。

妈妈在这里范文第3篇

火影忍者购买忍法帖是算在v里面的,游戏内的所有充值都是算入贵族等级提升的。

火影忍者购买忍法帖算在v里面吗

火影忍者购买忍法帖是算在v里面的,游戏内的所有充值都是算入贵族等级提升的。

(来源:文章屋网 )

妈妈在这里范文第4篇

1、正常情况下的花胶是基本不含有激素的,对子宫囊肿,子宫肌瘤也没有副作用。但如果有黑心商人在养殖时长期投放含有激素的饲料,这样制成的花胶成分不能确定,就有一定的风险了。

2、花胶亦即鱼肚,是中国四大补品之一,有海八珍之称。花胶以丰富胶质见称,所以又被叫做花胶,花胶有着很高的营养价值,具有固本培元,养血颜的功效。

(来源:文章屋网 )

妈妈在这里范文第5篇

【关键词】 护理干预;荨麻疹;临床效果

荨麻疹是临床较为常见的皮肤病, 病因是由于皮肤黏膜出现小血管扩张导致反应性的渗出, 其主要的临床症状为局限性的皮肤改变与局部瘙痒, 荨麻疹的发病部位并不固定, 其形状、大小、数目均不固定[1]。此次研究主要分析护理干预在荨麻疹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内容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择取在本院接受荨麻疹治疗的且于2014年4月~2015年4月入院的患者76例, 按奇偶数诊疗的先后顺序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 各38例。参照组男女比例为23:15, 年龄7~48岁, 平均年龄(31.43±10.36)岁。研究组男女比例为21:17, 年龄8~49岁, 平均年龄(32.44±10.69)岁。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荨麻疹诊断标准[2], 同时也符合自愿原则。排除标准:本次研究将患有严重的全身性疾病患者排除, 排除了心脏、肾脏、肝脏存有功能障碍的患者以及患有精神疾病的患者。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比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护理方法 参照组进行常规护理, 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研究组进行精细化护理。具体如下。

1. 2. 1 心理护理 与荨麻疹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 给予患者理解与同情;为患者讲述荨麻疹疾病产生的原因, 叮嘱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助于疾病的康复;对于患者存在的不良心理情绪进行及时的疏导, 帮助患者学会对自己的心理情绪进行调控。对于小儿患儿则应该通过玩具、娱乐活动转移其注意力。

1. 2. 2 饮食护理 叮嘱患者应该保持饮食的清淡, 避免食用油炸、海鲜、辛辣、虾蟹等刺激性食物, 同时要补充蔬菜与水果, 并叮嘱患者多饮水。小儿患儿应该由家长监督喂食, 尽可能依据小儿患儿的食物喜好保证口味清淡的饮食。

1. 2. 3 环境护理 对房间进行消毒清洁, 每天注意定时通风, 调整室内的湿度以及温度, 可以对地面进行湿化处理, 避免飞尘大量存在。

1. 2. 4 症状护理 要叮嘱患者避免手抓、热水的烫洗以及摩擦, 可以通过看电视节目、聊天转移注意力;而小儿患儿则应注意帮其修剪指甲, 夜间可戴手套, 避免搔、抓导致皮肤破损。避免使用肥皂水或者过热的水、过冷的水洗衣、洗澡, 尽可能减少对皮肤造成的刺激。叮嘱患者注意添加衣物, 避免阳光暴晒, 减少环境的冷热改变对皮肤造成的刺激反应;衣物要选择柔软的棉质, 避免尼龙、化纤衣物。

1. 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3] 观察两组患者的满意程度及护理效果。无效:瘙痒与风团没有改善;好转:风团的范围缩小而且发作次数较护理治疗前也有减少的表现;显效:瘙痒症状、风团情况已经完全消失。总有效率=(显效+好转)/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两组护理效果比较 研究组荨麻疹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7.37%, 参照组为73.68%, 研究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

2. 2 两组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护理满意率为94.74% (36/38), 参照组为65.79%(25/38),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近些年来, 随着医学模式的不断改变, 临床对护理质量的要求也愈发的高, 临床的护理工作不仅要协助患者接受疾病的治疗, 还应该给予患者必要的帮助与关心, 为患者解决疑问。荨麻疹的发作时间大部分都在夜间与傍晚, 而且患者的刺痛感、瘙痒会导致患者难以入睡, 因而加重患者的病情, 出现恶性循环的情况。

荨麻疹在病因未明确之前, 由于疾病会反复发作, 所以会给患者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 因此给予患者必要的心理护理非常重要。有临床研究发现, 精神的紧张、心理的压抑会使得瘙痒症状出现加重的情况, 所以要尽可能让患者保持舒畅的心情[4]。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时, 应该要掌握好沟通的技巧, 注意语言措辞。荨麻疹最常出现的症状就是瘙痒, 护理时应做好皮肤护理, 叮嘱患者避免皮肤被抓伤, 同时也要避免暴晒, 减少环境对皮肤造成的刺激感;小儿患儿由于克制力尚不够坚定, 所以对于患儿则应该加强监督与护理。此外, 由于出汗与发热均会加重瘙痒症状, 所以要尽量避免强烈运动。衣物的材质与皮肤会直接接触, 所以患者也要注意衣物的选用。对患者进行注意力的转移, 能够减轻患者的瘙痒难耐感。另外环境与饮食的护理也非常重要, 食用刺激性的食物会加重患者的病情, 而环境中飞尘过多, 也会加重瘙痒的症状, 因此要做好这方面的细致护理。

此次研究中, 研究组荨麻疹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7.37%, 参照组仅为73.68%, 研究组优于参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 对荨麻疹患者进行精细化护理, 能够促进治疗效果的提升, 提高患者的满意程度,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冯志芳.荨麻疹患者临床特征及护理干预分析.中国医药指南, 2012, 10(8):611-612.

[2] , 王辉, 孙姝, 等.荨麻疹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及护理干预.中国基层医药, 2011, 18(6):862-863.

[3] 周积美.护理干预在荨麻疹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中国医药指南, 2015, 13(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