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莫怀戚散步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个强壮的儿子,背上是一位清瘦的母亲;一位时尚的母亲,背上是一个胖乎乎的儿子,他们慢慢的、稳稳地走在乡间的田塍上,落日的余辉映照着金色的菜花,田里的冬水咕咕的冒泡……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朋友,这不是电视剧,这不是作秀,这是一家三代四口在初春时节在南方的田野散步。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近十多年来一直保留了这篇我们重庆本土作家莫怀戚的诗意散文《散步》,尽管这篇文章我已经教了五六届学生,但是我一直不敢说我真正的读懂了它——每读一遍,我都在经历一次心灵的洗礼,因为它透显出来的语言美、哲思美,因为它对中华美德的传承,因为它散发的清新淡雅的芬芳,尤其因为它对真性情回归的呼唤……
文章行文思路其实非常简单明了:我劝母亲散步——全家人在田间散步——选择的分歧——消除分歧——我和妻子分别背上了母亲和儿子。如此简单而平凡的小事情,何以打动读者?何以不落俗套?莫怀戚不愧是一名大家,因为他本身的真纯。
首先让我们感到震颤的,是人们熟知而淡漠了的传统美德——尊老爱幼,这个历经几千年而不衰的美丽话题,今天依然还强烈的激荡着良知未泯的人们。面对我们今天这个时常被金钱至上的拜金主义思想强烈冲击的社会,看到《今日说法》不厌其烦反复播出呼吁要孝敬老人的案例,碰上托词事情多工作忙没来得及兼顾孩子的学习和成长的“成功人士”们,我这里真的好想劝他们泡上一壶茶,静心的品读品读《散步》。当然若能够携上自己的爸妈妻儿,也像作者一样,漫步乡间河畔,其乐融融,何其美哉!其实,曾几何时,我们疏忽了父母的安康,孩子的成长,亲友的问候,老家的变迁……莫怀戚先生让我们重拾这枚闪光的珍珠,以它的熠熠光辉洗濯我们曾被蒙蔽的心灵。美国汉学家柯尔特先生就非常赞赏中国人的敬老爱幼的传统美德,说它是“中国文化的精髓”。英国哲学家培根先生也曾说过:“哺育孩子是动物也有的本能,赡养父母才是人类的文化之举”,还说关于这一点,只有中国人做得更好。说实话,就连写到这里时我仍然感慨万千:是什么让我们国人在短短的几十年流失了老祖宗几千年沿袭的珍宝,我们的教育是不是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在抱怨待遇的时候,我们在只注视“优生”的分数的时候,我们在迅速上完课文抓紧时间指导练习的时候,是不是忘记了文选中的人性之美,忽略了作者的良苦用心呢!
当然让我们流连的,还有文章散发出来的清新淡雅的芬芳的语言和富含诗意的景物描写。“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侯很听她的话一样”,毫不矫情的莫先生,如此朴实的语言却显示着他语言的机智,丰富的内涵,的确耐人寻味。我也许算是一个较传统的学究吧,不然怎么就不能接受“父母听我们的话”的说法呢?反复品味之余,似有所获:父母老了,我们肩上的担子重了,我们该接过父母的接力棒了。我们是不是该多陪陪他们,多与他们交流,多关注他们的生活和内心世界了呢!“小家伙突然大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多么富有生活情趣的妙语,多么活泼聪颖的孩子,多么和谐温馨的一家人。像这样互相映衬、饱含情趣、不乏哲思的充满对称美的句子,文章中简直俯拾皆是,让人美不胜收。轻轻的吟咏课文,就如同与作者一道漫步田间,就如同与家人一起流连公园,就如同回到童年“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当然,真人真事真性情再伴以南方初春充满勃勃生机、富有诗情画意的美景,这幅画面是不是就自然让人叹为观止了呢?文章第四段“新绿随意地铺着”,“嫩芽也密了”,“冬水也咕咕的起着水泡”,作者看似随意的几笔勾勒,一幅鲜活生动的散步背景图就跃然纸上了。“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生命是什么?结合上下文看,不难发现:生命就是关爱,是呵护,是传承……真的人,真的景,真的情,真的思!自然还有文末金色的菜花,整齐的桑树,水波粼粼的鱼塘,其间和蔼的母亲,聪慧的儿子,贤惠的妻子和孝顺的丈夫,无不流动着和美与真的性情。
散步,这是一个极普通的题目,也是一件极平凡的小事,但《散步》的作者却抓住了生活中这一件易为人们忽视的小事,开掘出一个更广阔的天地,读后令人神驰遐想,余味不尽。
作品中散步的是一家人,祖孙三代,成员虽极简单,但安排却可谓匠心独运。散步时小家伙象发现新大陆似的一声喊叫:“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点出了这种安排的深刻寓意。妈妈和儿子,这是两代人。前面的两代人是老的一代和壮年的一代;后面的两代人是壮年的一代和幼小一代。他们在田野上散步,但也可以看做是在漫长的人生之路上跋涉。老的一代,壮年的一代,幼小的一代,代代相承,连接起生命长河的链条。生命的长河是无限向前延伸的,但每一生命个体的存在又是有限的。“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在清明将到的时候死去了。但是春天总算来了”。这看似漫不经心的一笔轻轻地点出了这一浅显而又深奥的道理。有些老人要死去,但春天还是照常来。“这南方的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枝上的嫩芽儿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这是《散步》中主人公的感受,也是作者对生活的思考。文中散步的三代人不也令人想到生命吗,三代人,这是生命所必然经历的三种不同存在的阶段。
三代人,年龄不同,境遇各异,思想不一,于是在散步中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喜欢平顺和追求有意思,这正是生活中老小两代人之间常见的分歧,这一情节的安排于平淡自然中见深刻,足见作者之功力。这一分歧的解决颇耐人寻味。因为“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的强壮的儿子,”儿子还小,他还习惯着听从他高大的父亲,所以在歧路前如何举步取决于“我”。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拆散一家人各得其所又不愿意,“我”在这种情况上决定委屈儿子,但这时母亲变了主意。小路不平顺,但毕竟有吸引人之处,那里有金黄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母亲的改变主意,也许有疼孙儿的心理,但也许更主要是因为被小路绚丽的风光所吸引。一家人终于走在有意思但又不平顺的小路上,这是代表未来的儿子所选择的道路。散步中这一小小插曲可以令我们想到生活中无数类似的事件,这里展示的是一滴水珠,但它包含着世界上所有的水包含的一切元素。
一、借凡人小事升华显主题
话题作文“爱国”“感恩”等,不可泛泛而谈,作文中应有生活,有具体完整的内容,要接地气,从广阔的生活中选取小事小情来表达主题。
如莫怀戚的《散步》借一家人散步这一小事,表现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和中年人肩负重任的大主题,就给人以小见大之美,让我们不仅从这个散步的小小生活画面体验到一种互敬互爱的家庭成员间那浓浓亲情,更是从文中人物与环境感受到那美好的“生命”意识。都德的《最后一课》以一堂小小的法语课表达深深的爱国之情。
二、凭普通景象联想得感悟
生活中的自然景象,“一草一木皆生命,一枝一叶总关情”,从多角度观察,并用心去感受去思考,找到富有深刻含义的东西。
美丽的彩虹横跨在天际让我们联想到可由此岸渡到彼岸的桥,还能感悟到“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的哲理。台湾作家席慕容的散文《贝壳》从海边小小的贝壳写起,贝壳虽小,可“制作”精致;贝壳里的生命虽短暂,却活得一丝不苟,与贝壳里的生命比起来,我们人的生命更长,更有优越性,因此我们要把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作者借贝壳抒发了一种积极向上、乐观自信的精神力量,引起读者的深刻思索。
三、靠细小情节描绘现神奇
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地描绘,写得越细致,越深入,给读者留下的印象就越深,所体现出的道理就越深。
朱自清的《背影》中体胖的父亲在车站为“我”买橘子时,他“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作者通过这些细小情节的刻画,生动地勾画出父亲的高大形象,表现感人至深的父爱。
关键词:生命教育;语文教学;渗透
生命教育是教育者通过相应手段和途径唤起被教育者强烈的生命意识,培养被教育者较高的生命智慧,并自主追求生命价值的教育,是教育的一种较高的价值追求,也是教育的另一种存在形态。笔者认为,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充分朗读,升华生命
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大量词句优美、意蕴深远、朗朗上口的优秀名家作品,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读中去感悟。学生读后,教者宜趁势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古人是如何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的?在追求高尚理想的过程中表现出了何种崇高的人格?借此让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升华对生命的认识,并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二、充分讨论,尊重生命
教师适度放手让学生自主讨论是体现学生主体意识的重要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讨论在教学中设置的核心问题,让学生在思考和表达的一系列训练中感悟生命之主旨,关爱生命,尊重生命。
三、充分品读,体味生命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教师要抓住文本中的关键语段,积极引导学生对该教材进行细心品读,在充分品读中体味生命的重要意义。莫怀戚的《散步》最后一个片段“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也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段话寓意非常深刻。它以轻显重,不仅深刻表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含蓄地写出了“我”――这个承上启下的中年人――对家庭和生命的责任。最后一句话则揭示了本文的中心,是作者写作意图及情感的升华,与文章的第四段中“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遥相呼应,起到点明全文主旨、深化课文内涵的画龙点睛作用。掩卷长思,本文文字中体现的意境如同暖暖的春风在心中漫涌。朴实无华的字句间,充盈着欢快、挚爱、平和,贮藏着希望、召唤、眷恋,饱含着贤淑、孝顺、责任。一读,我们可以看到自然美景和人间真情;再读,我们体会到深沉的生命之美;三读之后,我们一定会不禁产生对那沉甸甸的生命的肃然起敬。
参考文献:
[1]王,王彦.教育叙事:在实践中体悟生命[J].教育研究,2005(02).
[关键词]文本细读语文教学两重空间
在新课程理念的熏染下,近年来的语文课堂不再沉闷与乏味,但是在异彩纷呈的背后我们却看到了语文教学的浮躁与迷失:重体验感悟,轻文本细读;重人文传承,轻言语教学;尤其是在语文教学中存在着大量的“泛语文”“非语文”的现象。基于这样的现象,笔者经常思考: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坚守语文教学的特质,关注学生学习本质,发挥教师教学本性,实现阅读教学根本?下面就坚守言语空间和生命空间来落实文本细读谈一些浅见与做法:
一、坚守言语空间,落实文本细读
著名教育家成尚荣先生指出:语文还要语文一点,要以语文的方式进行语文教育。这就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实实在在接触文本,接触言语,通过生动、扎实的朗读、感悟、品读、联想、积累等语文实践活动走进文本世界。唯有通过文本细读,学生才能真正走进文字的缤纷世界,才能在文字的世界里自由地翱翔,才能欣赏优美的文字,才能以文字自由书写自我的感悟。
1、关注言语形式的新颖性、独特性
王尚文教授说:“人文精神不仅表现在言语内容中,同时还表现在言语形式中。关注言语形式的新颖性、独特性,这是语文阅读教学的最佳切入点,最佳生长点。” 文本中的每一个标点、每一个汉字、每一处词序都像一张张充满感情向人们诉说着生命的脸,为此,教师要紧扣文本引导学生品味标点,咀嚼叠词,品咂词序,感受独特言语形式背后的情感、内涵。
品味标点,别有洞天。文本中的标点符号,如省略号、破折号、问号、感叹号等,都有可能形成文本“空白”。这些“空白点”,我们通过细读,就有可能挖掘出其中蕴含的深层内涵。例如,我们中学课文中省略号使用最多的当属《故乡》了,统计全文共有28个省略号,其中有26个用于人物语言之中,他们对刻画人物形象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仅闰土的话语中就有14个省略号。品味这些省略号的用法,有助于我们对人物性格、小说主题的理解,也可以从中体会鲁迅先生对标点运用的独具匠心。
咀嚼叠词,领略精彩。《台阶》一文共使用了三十多处叠词,构成了语言上一道独特而亮丽的风景线。例如第24段,朝思暮想的新台阶终于砌好了九级,煞是气派。在父亲呵护新台阶的过程中,值得关注的三个感人的特写镜头,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短短的三句话72个字,竟不厌其烦地使用了五个叠词“用手去按一按”,“用根细木棍去敲一敲”,“把他的大脚板在每个部位都踩了踩”,说“硬了硬了”,“实了实了”,这些叠词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父亲砌好新台阶后的心灵状态,成了文章的一个“亮点”。理解了这些叠词的作用,从小处入眼,大处挖掘,就能品出情味,品出理趣。
品咂词序,意蕴无限。词序是个语言的魔方,在词语的前移后挪中,尽显语言的千种风情,万种魅力。如《散步》的开头“我们在田野里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这一句中的“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显然是句子的主语,但为了强调散步的成员,作者用代词“我们”做了主语,而将真正的主语放在了句尾,让读者心中为之一叹,接下来发生的正是这两对母子的感人故事。再如,《孤独之旅》结尾处“他惊喜地跑过去捡起,然后朝着窝棚大叫:“蛋!爸!鸭蛋!鸭下蛋了!”按照正常的情况,应该先叫“爸”,然后再告诉他,鸭子生蛋了。文章为什么要先叫“蛋”,再叫“爸”呢?通过词序的品析,可以发现,原句更能强调杜小康见到鸭子生蛋的惊喜。细细品咂词序,语味无穷,情理尽致。
关注言语形式的新颖性、独特性,培养学生文字敏感力是语文的根本。当学生对文字有了敏感的时候,才能面对文字的“撩拨”而心驰神往,才能感受到文字特别是经典文字蕴涵的魅力,也才能用文字淋漓地表达。只有这样,语文才真正找到了“回家”的路。
2、激活言语内容的多元性
“国语教学不只是简单的文字或字母用法的问题,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内容问题,是活思想的问题,是川流不息的生命。”所以,当语文教学的翅膀只是在言语形式的层面进行“超低空飞行”时,极易失却文本中最深刻最精彩的文化精粹。因此,在阅读教学中,不仅要关注言语形式,还应挖掘隐含在言语背后的文化内涵。
纵向多重阅读,读出言语之后的“深”味。正确有效的阅读教学应当在语言的一次次赏玩、品读中纵向深入,逐层剥开语言的外壳,逐步探悉灵性饱满的语言内核,倾心触摸作者的情智胸怀,读出文本的“深”味。如《台阶》第30段写道:“他那颗很倔的头颅埋在……失去了生机”。我们可以这样进行纵向多重阅读。第一层阅读:在这些句子中,大家读到了哪些矛盾的信息?第二层阅读:倔强的父亲实现了人生目标后应该感到扬眉吐气万分自豪才是,但为什么我们看到的却是“把头颅埋在膝盖里半晌都没动、失去了生机”的颓废形象呢?第三层阅读:父亲为什么会不愿意坐在自己亲手建造的九级台阶上?这不是他一辈子的追求和愿望吗?(学生解读到了父亲很谦卑,他老实厚道低眉顺眼了一辈子,没人说过他有地位,父亲也从没觉得自己有地位。)第四层阅读:文本的前一部分为我们淋漓尽致地塑造了勤劳、善良、坚忍、吃苦耐劳、执着的父亲形象,但结尾为什么要写他的颓唐形象?作者想要告诉我们什么?通过纵向多重阅读,学生在一次次语言的纵向玩味中,语感便会变得丰富细腻,语文综合素养才能得到潜移默化的提高。
细品关键词语,读出言语之中的“真”味。每一个汉字都呈现着丰富的表像,承载着丰富的内涵。教学中不应是理性、枯燥地分析词条的意思,而是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验词的细微的差别,体味作者用词的讲究,推敲字词的精妙,感知词语的鲜活形象。我校的王老师在执教《夏感》时,抓住了文章中的“着”字设计了四个问题:1、找出文中带“着”字的句子。2、读这些带有“着”的句子,你感受最强烈的是什么?3、去掉“着”后再读,你的感受有什么不同?4、你能不能也用一个“着”字句表达自己对夏天的总体感受?这四个问题层层推进,让学生逐步悟透正是“着”字鲜明地表现出夏天的生命的热烈、旋律的奔放、进取的迅猛。一个“着”字激活了课堂,激活了学生的创造力,使得整堂课精彩迭出,亮点不断,师生“灵感”迸发。抓住了一个关键的词语“着”字,咀嚼赏玩,开掘了词语丰富的蕴味,品咂出了语文的原汁真味。不难发现,这样韵味隽永、情致深长的字词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散布在文本中,我们要慧眼识词,引领学生品味。
巧抓创作空白,读出言语之外的“蕴”味。创作空白是作家留给读者艺术想象的空间,巧妙的运用补白教学可以达到事半功倍之效。如《台阶》一文中“正好那会儿有人从大门口走过,见到父亲就打招呼说,晌午饭吃过了吗?父亲回答没吃过。其实他是吃过了,父亲不知怎么就回答错了。”这一处父亲的答非所问值得我们去补白,乡亲们没有问父亲在心中演练了千遍万遍的话语,父亲心中之梦在乡亲们一般的问话中轰然倒塌。这样的补白,挖掘出了文本所蕴含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抓住文章的创作空白,让学生恰当地联想和想象,往往能够读出新的内容,真正读懂文章,读懂作者。
怀着“语文”之心,从一个标点、一个词语、一个句子开始,关注文本的“言语”,把文字摆在文章所营造的语境中,反复审玩、掂量、咀嚼,认真聆听它的声音,辨别它的色彩,掂量它的轻重,触摸它的体温,培养学生不断形成或更新自己的言语积累,形成敏锐的语感,实际上就是对语文学科本质的顽强捍卫与坚守。
二、坚守生命空间,深化文本细读
教育的终极目标在使人成为“人”。语文教学给予学生生命空间的主要含义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作为一个“受教者”,他应该是一个“意义人”,而不是概念人,应该有着丰富的个性、人格和体验。基于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给予学生全面展现个性力量的时间和空间,让语文成为学生陶冶情操,丰富情感,提高素养,升华生命的乐土家园。
1、唤醒学生的生命感,充分发掘文本的人文价值
文本是一个载体,承载的是作者的思想、情感与意志,承载的是彼时彼地的作者的生命状态。常言道,文学即人学,阅读,就是一个生命与另一个生命之间的跨越时空的对话。因此,文本阅读是生命的活动,文本是进行人文教育和生命教育的天然、生动的材料。
例如,《散步》一文写祖孙三代散步的事情,文章寓意深刻而文辞恬淡,教学中一般将它的主题定为:亲情,中年人承前启后的责任。教学时,我们可以反其道而行之,先引入莫怀戚的话“《散步》是发一种‘生命的感慨’”,要求学生找出文中与“生命”有关的句子。接着引导学生从这四句话的字里行间去发现作者对母亲生命将逝所表现出来的恐惧感,继而把这篇文章的核心推动力──“母亲生命将逝”挖掘出来展现于学生的面前。其意在让学生明白,正是因为母亲生命将逝,所以作者特别看重这次散步,所以才“决定委屈儿子”“走大路”,所以才在结尾说:“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一旦母亲逝去,作者的世界将会轰然倒塌。这是一种生命的悲情。最后,为了让学生更好理解作者的情感,随机引入毕淑敏的《孝心无价》的最后几段,让学生感悟到“趁父母健在为父母尽孝”的重要性。通过以上两个重要教学环节,学生内心受到了极大的触动,他们渐次感受到时间的残酷和生命的短暂,与作者莫怀戚的内心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作为语文信息载体的课文,或渗透着美好的人性,或弥漫着温馨的至亲至爱,或闪耀着真理的光芒,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的价值取向。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真切体验感悟,唤醒学生的生命感、价值感、审美感,让学生体味不同的人生人性理念,实现高尚的人格操守;领略不同的审美情趣,完善所需的人格结构因子;达成一种美好的人伦情怀,蕴养素养。
2、尊重学生的个体性,切实培植学生的人文精神
语文课堂不仅是学生获得阅读知识、习得阅读能力、开发智力的场所,而且是学生体验人生、陶冶情操、健全人格的地方。因此,教师要创设宽松和谐的“心理安全”环境和无拘无束的“心理自由”环境,让课堂诞生“人的精神”,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展现自我实现自我的生命绿洲。
在教学苏轼《水调歌头》一词时,学生纷纷赞美苏轼乐观、旷达的心境。这时,有一位同学站起来振振有词地说道:苏轼并不是天生的乐观、旷达,他彷徨、矛盾、痛苦过,大家不妨读读“不应有恨”,好像是在写月亮有恨,其实是写他自己有恨,恨君王不唯才是用,恨朝廷的勾心斗角,恨兄弟分多聚少。话音未落,我与同学们由衷地为他鼓掌。我惊喜地听到了课堂上另一种声音。倘若在我们的课堂上,学生的言行总是被一种单一的标准化了的声音所裹挟,久而久之,主体“沦陷”了,形成了集体无意识的局面,那该是多么可怕的情景。所以,在语文课堂上,我们教师务必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激励学生学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用自己的头脑思考,用自己的智慧质疑,大胆发现,大胆表达,大胆展现,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焕发出生命的光彩,那么这样的语文教学,学生获得的不仅是语文的知识与技能,而是丰富的精神滋养。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语文教师要坚守言语空间,坚守生命空间,引领学生品味言语,细读文本,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完善人格,获得智慧,实现生命的自我建构,走向幸福的成长。
【参考资料】
[1]王尚文. 语感论 [M].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1.
[2]孙绍振. 文本细读 微观分析个案研究[M]. 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