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乌衣巷古诗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黄鹂冬季藏蛰,春天出来,因此又称“告春鸟”;像是春光博览会的“报幕员”,它叫的声音很好听,被人们称为“莺歌”。黄鹂春季通常双宿双飞,在林荫里雄雌追逐,势如穿梭,迅若流星,时而停在树枝上“对歌”。因为拥有漂亮的羽毛,轻捷的身姿,宛转的歌喉,黄鹂深受人们喜爱,成为一个俊俏的审美对象,频频出现在古代诗歌里:
“日上花梢,莺穿柳带”(柳永);“掷柳迁乔大有情,交交时作弄机声。洛阳三月花如锦,多少功夫织得成”(刘克庄);“几处早莺争暖树”(白居易);“两个黄鹂鸣翠柳”(杜甫);“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杜甫);“东方欲曙花冥冥,啼莺相唤亦可听”(韦应物);僧贯休把黄鹂描写得更是细致具体:“何处经年绝(消失)好音,暖风吹出啭乔林。羽毛新刷陶潜菊,喉舌初调叔夜(嵇康)琴。藏雨并栖红杏密,避人双入绿杨深。晓来枝上千般语,应共桃花说旧心。”
这些生动的描写,无不流溢着诗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对黄鹂的赞美。尤其是“莺啼”,更使诗人们陶醉,闻莺而喜。
然而,美妙的莺歌,在心情苦闷的人听来,却“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因此,黄鹂这个原本表现欢快情绪的意象,又转变成反衬悲哀、渲染忧伤的意象,常常用在抒发伤春、相思情感的诗篇里。例如刘方平的《代春怨》:“朝日残莺伴妾啼,开帘只见草萋萋。庭前时有东风入,杨柳千条尽向西。”写一女子苦苦思念在西北戍边的大夫,通篇白描,用一组具有“春怨离情”的意象,含蓄表现主题。春草萋萋,东风阵阵,柳条向西,都暗寓她想念丈夫,满腹愁思。而清晨残莺(落单的莺)在她耳边鸣叫,更显出她的孤独凄苦。这是闻莺而悲的例子。
还有闻莺而怒、迁怨于莺的。例如金昌绪的《春怨》:“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这个女子十分想念丈夫,但只能在梦中去探望,不巧还未走到丈夫的营地,美梦竟被清晨啼鸣的黄莺给吵醒了,所以她满腔恼怒,要赶走那树上的黄莺。对她来说,莺啼已不是美妙的歌声,而是讨厌的噪音。
与既能充当快乐角色,又能“客串”悲伤角色的黄鹂不同,杜鹃在古代诗歌里,只是一位悲苦的角色。
这里说的杜鹃,是鸟,又叫子规、催归、杜宇、(tí jué)、布谷。这种鸟天赋不佳,没有美丽的羽毛,而且叫声凄厉。晚春时节,开始叫唤,昼夜不止。另外,给杜鹃植入悲苦“基因”的是一个古老的传说:周末古蜀国国君名叫杜宇,号望帝,后来不得已让位于他人,死后化为鹃鸟,到了春天,总要悲啼,听起来,好像是说“归去归去,不如归去”,直到啼出血来,人们很同情,称之为杜鹃。范仲淹有一首诗写杜鹃:“夜入翠烟(树荫)啼,昼寻芳树飞。春山无限好,犹道不如归。”康与之有一首词也写杜鹃:“……镇(整)日叮咛千百遍,只将一句频频说,道不如归去不如归,伤情切。”
⒈(2013年江西省高考题)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水调歌头
辛弃疾
壬子被召,陈端仁给事饮饯席上作。
长恨复长恨,裁作短歌行。何人为我楚舞,听我楚狂声?余既滋兰九畹,以树蕙之百亩,秋菊更餐英。门外沧浪水,可以濯吾缨。
一杯酒,问何似,身后名?人间万事,毫发常重泰山轻。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识,儿女古今情。富贵非吾事,归与白鸥盟。
⑴概括“兰”“蕙”“菊”三种意象的共同内涵。
⒉(2012年江西省高考题)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后面的问题。
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
秦 观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⑴概括“杨柳”“飞絮”意象的内涵,并分析这首词表达的情感。
二、意象集释
古诗词中植物人格化的特点始见于楚辞。楚辞中有很多象征作者不屈不挠、人品高洁的花草,而楚辞又在中国诗歌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后世诗人便自觉不自觉地继承并发扬了这种植物人格化的传统。下面对诗词中常见的花草类意象内涵作一总结,以方便大家复习备考。
1.梅花
梅花冲寒斗雪,玉骨冰肌,孤高自赏,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
内涵:最先开放,傲霜斗雪――敢为人先,不畏权贵――君子。
例子:①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陈亮《梅花》)
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人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
②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咏梅》)
作者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2.兰
兰花,清馨不浊,香气纯正,花姿优美,体态匀称,叶形矫健,交错变化,韵味飘逸。因此古典诗歌中常写其清雅幽香,姿态优美,将其用来比喻美好的东西。如兰交――喻志同道合之人,兰涂――美好的前途,兰质――如兰一般的品质。
内涵:清雅幽香,姿态优美――追求淡泊――君子隐士。
例子:莫讶春光不属侬,一香已足压千红。总令摘向韩娘袖,不作人间脑麝风。(徐渭《兰》)
这首诗写出了春兰的美,兰以幽香取胜,比春光中的“千红”不知要高出多少倍。
3.竹
古人把竹子的自然形状跟人的道德追求联系起来。白居易的《养竹记》就将竹子“本固”“性直”“心空”“节贞”等特点,比拟君子的品德修养。玄学家、隐士、诗人都喜欢在绿竹葱茏的环境中谈玄论道,因而这些画面也越来越多进入他们的诗作中。
内涵:本固性直,心空节贞,绿竹葱茏――正直谦虚,坚贞高洁――隐士君子。
例子:①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知。(张九龄《和黄门卢侍御咏竹》)
②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4.(黄花、东篱)
内涵:临秋而开,颜色淡雅――凌冰傲霜,不畏权贵;淡泊名利,不求闻达――志士、君子。
A.临秋而开――凌冰傲霜,不畏权贵,坚守晚节――志士。
例子:⑴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屈原《离骚》)
诗人以饮露餐花象征自己品行的高尚和纯洁。
⑵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
这里的无疑成为诗人一种人格的写照。
B.颜色淡雅――淡泊名利,不求闻达――隐士。
例子: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孟浩然《过故人庄》)
5.草
内涵:随时序而流转碧草连天――触动忧思思念绵绵――表现离别羁旅之情。
例子: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楚辞》)
此二句是写睹草色而思离人,愁绪幽深。
6.落花
内涵:花落春归――伤春悲秋,青春易逝。
例子: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写在风雨飘摇中颠沛流离的坎坷遭际和悲凉心境。
7.杨花(柳絮)
内涵:飘忽不定――离愁别绪――游子思妇、好友相别。
例子:细看不似杨柳花,点点是离人泪。(苏轼《水龙吟》)
8.杨柳(柳、杨)
内涵:“柳”者,“留”也,柳枝依依――缠绵悱恻,离愁别绪――送别怀人;“柳”多种于檐前屋后,常作故乡的象征。
例子:⑴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诗经》)
《诗经》首开了咏柳寄情借柳伤别的先河。
⑵一上高楼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许浑《咸阳城东楼》)
抒发了许浑对故乡的无限牵挂。
9.松柏
内涵:岁寒后凋,高大挺拔――正气凛然,坚贞高洁――高洁之士。
例子:松柏本孤直,难为桃李颜。(李白(《古风》)
李白多次称誉松的物性。
10.梧桐
内涵:遇秋先陨――悲秋之情――孤直失意者。
在我国大部分古典诗词中,草不只是自然景象的组成部分,也不仅是一种单纯的物象,而是有着丰富的情感内蕴的。比较常见的意象有以下几种。
一、由于绝大多数的草都不能常绿,极易枯萎,所以常被诗人用来感叹时光易逝、人生苦短。这一意象最早见于屈原的《离骚》:“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此后被历代诗人广泛运用,如汉武帝的《秋风辞》:“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二、草的枯萎蕴育着来春的复苏,但人生却没有这种失而复得的机会,所以草又常被作为历史沧桑变幻的见证。这在唐代咏史怀古的诗作中尤为突出。如李白的《金陵凤凰台置酒》中“六帝没幽草,深宫冥绿苔”二句,与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而杜甫的《蜀相》中“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与刘长卿的《长沙过贾谊宅》中“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同样都是借草来凭吊古人,有一种物是人非之感。
三、春草的周而复始还常与“怀人”、“盼归”的主题联系起来。如《楚辞.招隐士》中的“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就是在春草复生中感受到了时光流逝,并借此表达所怀之人未归的惆怅情绪。又如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中的“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与《古诗十九首》中的“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均借草起兴,表达了妻子对远行丈夫的思念之情,如同河畔青草般连绵不断。
四、送别是怀人的开始,与怀人主题一样,送别诗中也常有草出现。如王维的《山中送别》:“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如李白的《劳劳亭歌》:“金陵劳劳送客堂,蔓草离离生道傍。”而这一意象最经典的体现当属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关键词】古典诗歌 植物意象
古典诗歌意象可分为五大类:自然界的,如天文、地理、动物、植物等;社会生活的,如战争、游宦、渔猎、婚丧等;人类自身的,如四肢、五官、脏腑、心理等;人的创造物,如建筑、器物、服饰、城市等;人的虚构物,如神仙、鬼怪、灵异、冥界等。
中国古典诗歌中植物意象丰富,如杨柳、梧桐、梅花、、竹林等,在诗歌中具有独特的文化内蕴。下面试浅析中国古典诗歌中常见的植物意象。
杨柳。属送别类意象(或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别后的思念)它源于《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杨柳的依依之态和惜别的依依之情融合在一起。古代诗歌中离情常常与柳相关合,以折柳表惜别, 其原因首先是由于二者之间具有一种“同构”的关系,柔弱的柳枝那摇摆不定的形体,能够传达出亲友离别时那种“依依不舍” 之情;由于“柳”“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 更由于柳之易活,寄托了送别人对离人的美好祝愿。折柳赠别的习俗在唐时最盛, 唐代西安的灞陵桥, 是当时人们到全国各地去时离别长安的必经之地, 而灞陵桥两边又是杨柳掩映,这儿就成了古人折柳送别的著名的地方。 后世就把 “灞桥折柳”作为送别典故的出处。柳这一特殊意象的形成,是历史文化积淀的产物,受到民族文化与民族心理的规定与制约,具有一定的约定俗成性。
梧桐。属愁苦类意象(或表达忧愁、悲伤心情,或渲染凄冷、悲凉气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是凄凉悲伤的象征。如宋代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元人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都以梧桐叶落来写凄苦愁思。
芭蕉。属愁苦类意象。在诗文中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宋词有李清照《添字丑奴儿》:“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舍情。”把伤心、愁闷一股脑儿倾吐出来。
。属抒怀类意象(或托物显示高洁的品质,或抒发感慨)一直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诗人以饮露餐花寄托他那玉洁冰清、超凡脱俗的品质。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写了很多咏菊诗,将素雅、淡泊的形象与自己不同流俗的志趣十分自然地联系在一起,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宋人郑思肖《寒菊》中“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堕北风中”,宋人范成大《重阳后二首》中“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等诗句,都借来寄寓诗人的精神品质。
红豆。属爱情类意象(用以表达爱恋、相思之情)传说古代一位女子,因丈夫死在边疆,哭于树下而死,化为红豆,于是红豆又称“相思子”,常用以象征爱情或相思。如王维《相思》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诗人借生于南国的红豆,抒发了对友人的眷念之情。
莲。属爱情类意象。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 例 1: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莲子”即“怜子”,“青”即:“情”。这里是实写也是虚写,语意双关,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 例 2:晋《子夜歌四十二首》之三十五:“雾露隐芙蓉,见莲不分明。”雾气露珠隐去 了荷花的真面目,莲叶可见但不甚分明,这也是利用谐音双关的方法,写出一个女子隐约地 感到男方爱恋着自己。
连理枝。属爱情类意象。连理枝,指根和枝交错在一起的两棵树;古典诗歌里用作恩爱夫妻的比喻。白居易的《长恨歌》:“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其他,如丁香:愁思或情结。黄叶:凋零, 成熟 ,美人迟暮, 新陈代谢 。绿叶:生命力, 希望, 活力。红叶:代称传情之物,后来借指以诗传情。花开:希望,青春, 人生的灿烂 。花落:凋零 ,失意, 人生、事业的挫折, 惜春 ,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桃花:象征美人。兰:高洁。牡丹:富贵, 美好。不再一一赘述。
关键词: 古诗 英译 方法条件
一、中西文化背景的处理
1.Witter Bynner先生译刘禹锡的《乌衣巷》,原诗是: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译诗是:
Blacktail Row
By Liu Yuxi
Grass has run wild now by the Bridge of Red-Birds,
And swallows’wings,at sunset in Blacktail Row.
Where once they visited great homes,
Dip among doorways of the poor.①
吕叔湘先生曾说:“乌衣巷―鱼、鹿、水鸟皆有以blacktail为名者,而‘乌衣’则指人,今用blacktail译此诗题,不知何所取义。”②
原来,晋南渡后,王导、谢安曾居此巷,“旧时王谢堂前燕”即指王谢故居,有堂前额曰:“来燕。”
王、谢的卫士衣着黑色,当时官府的男佣皆着黑色,仆从众多,一排排一行行由此小巷鱼贯出人,气派显赫,这正是乌衣巷名的来历。Bynner深知此典故,巧妙地运用Blacktail Row作译(Blacktail是西方的燕尾服,男子晚礼服),表示穿着黑色衣服的卫士男佣,译出了原诗的神韵,点出了原诗的主题:王谢当日不可一世,而今故居衰落凄凉,连飞燕也不屑一顾。至于用row字译“巷”,多有同例,the diplomatic row(使馆区),an automobile row(汽车业集中的街道)。如若改用音译此地名,译成Wuyi Lane,则索然寡味,似同嚼蜡,原诗的意蕴丧失殆尽。
朱雀桥、乌衣巷、来燕堂与野草花、夕阳斜、寻常百姓家,形成鲜明对比,是叹旧,惜旧,是讽刺,讥笑,另作别论。总之,Bynner把这个对比主题译出来了:bridge of Red-Birds, Blacktail Row,Great homes,与grass has run wild,at sunset,the door-ways of the poor,昔日飞燕Visited great hormes,而今不屑一顾,而且Dip among doorways of the poor,句中两个动词与其宾语搭配得很妙,修辞得体。
2.杜牧《赠别》其二,也是Bynner翻译的,原诗为: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尊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译诗为:
How can a deep love seem a deep love,
How can it smile,at a farewell feast?
Even the candle, feeling our sadness.
Weeps,as we do,all night long.
写到蜡烛感觉到“我们”离别的悲伤时,Bynner未用tears running或shedding tears,而说:和我俩一样“(as we do )weeps all night long”整夜哭泣到天明。原诗用蜡烛比喻黯然泪下,而少女始终是“笑不成”而又哭不成。译诗表现的是“我俩”和蜡烛一起一直哭到天明。太外露了,太大胆了,显然是一个说爱就拥抱、想爱就接吻的西方风俗。这是为了“信”呢?还是为了“达”?还是让西方人读了更亲切?
Bynner很有汉学研究及修养,译诗的胆子很大,也敢于变动。这正是东西文化差异问题。
3.在地名音译与意译上出现的两个错误,当然也与文化背景有关。
Bynner在译张继的“枫桥夜泊”时,把最无多少意蕴、最易译的一行“姑苏城外寒山寺”译错成“And I hear from eyond Suzhoo from the temple on Cold Mountain”,是出于一时疏忽,还是对文化背景研究不够呢?
其实“寒山”既不寒(cold),又无山(moun-tain),寒山寺名出自化缘和尚寒山拾得。它不是建于 寒山之巅的寺庙。该音译的而误用了意译,出了个不该出的笑话,干脆音译为Han Shan Temple,反而更好。
反之,该意译处又误用了音译,也是这位Byn-ner先生,将金昌绪的《春怨》中“不得到辽西”译为:“When she dreamed
that she went to Liao-hsi.”“辽西”二字在原诗中是体现主题思想的关键词语。原诗为: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黄莺儿鸣叫美妙动听,为什么要打?为什么“莫教啼”?原因是惊醒了她的美梦,梦中正去辽西哩。辽西又是什么地方?为什么梦中到辽西,不到辽东?若不把“辽西”这一地名译好,则表现不出小娘子于梦中西域探亲、与郎君幽会的情趣,更不能突出反战厌战的主题思想。原来晚唐,奸臣当道,把持朝廷,为讨好皇帝,穷兵黯武,置国计民生于不顾,对西域大肆用兵,新婚的丈夫也被强行抓丁,遣送边疆服役,诗中小娘子这才发出这等“怨气”。本诗题头“怨”译得极好:Spring Sigh,明指时令季节“春”,暗露小娘子的春心动态,一语双关,颇有情趣。
Byrmer的译诗为:
A Spring Sigh Drive the orioles away,All their music from the trees ... When she dreamed that she went to Liaohsi To join him there,they wakened her.
正因为Liao hsi的音译,原诗的主题思想不见了。外国人何以得知?其他两位Herbert A.Giles和W.J.B.Betcher的译诗也未解决这个问题 (译诗从略) 。还是一位中国专家的英译处理得比较好,弥补了这一不足:Drive orioles off the tree, For their songs awake me,From dreaming of my dear,Far off on the frontier.译文平实、简朴。原诗正好也是简朴的平常妇女的说话,风格相符,突出了主题词:边塞(frontier)。
二、主题句与主语句之别
汉语句子是主题句,只要把事情本身说清楚,那么不一定要主谓宾各个句子成分齐全。反过来说,汉语句子没有主语,甚至没有谓语或宾语,也能把事情说清楚。尤其在古诗写作中,要求文字高度浓缩,在有限的字数中表达广阔的意境,抒发深厚的感情。汉语句,重在语义主题,而不着重句法结构上的主体;施动而无施事者的现象,普遍存在。英语语法结构较为严谨,主语不可缺,所以称之为主语句。古诗英译中增添主语是普遍现象,有时虽非结构主语,但至少补译出语义上的某个行为者。
一般情况下,诗人抒发感情,主语“我”通常隐含不露,也不必明说。如:孟浩然的《春晓》,妇需皆熟知,通俗易上口,四行诗,无一主语: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谁“不觉”?谁“闻”?谁“知”?不说也知道是诗人本身。然而,在英译中都――补译上行为者“I”:
I awake light―hearted this morning of spring, Everywhere round me the singing of birds―But now I remember the night;the storm, And I wonder how many blossoms were broken.
再者Bynner英译李白的《夜静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忠故乡。
So bright a gleam on the foot of my bed. Could there have been a frost already? Lifting myself to look, I found that it was moonlight. Sinking back again, I thought suddenly of home.
其他五位先生:Giles,Fletcher,Lowell,Obata还有Crawmer-Byng都有不同的翻译,无一例外都补出了行为主语I。这是最常见的现象,是由汉英两种语言句式的不同所决定的。
三、汉英语序问题
汉语组词成句的意合形式,节省了大量结构关联词;英语组词成句的形合手段,运用了大量连接词、前置词,表明其句中的语法成分和句法功能。在古诗英译中,译者遇到很多困难,往往对诗句理解有误,尤其是名词作状语,缺少功能词作标记,往往误认为是主语或宾语,这是外国译者的一大难题。
1.名词位于动词之后作状语,易误为宾语:
(1)十百为群戏落晖――(宋)秦观(名词“落晖”不是宾语,是状语,意为“在落晖中嬉戏”)
(2)不知江柳已摇村――(宋)苏轼(江边杨柳在村头摇动)
(3)红星乱紫烟――(唐)李白(红色火花在紫烟中飞溅)
(4)檐锋摇风破昼眠――(宋)陆游(大铃随风摇动)
必须对原诗句正确理解才能译得正确,这对外国人说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以下两句英译是正确的:
(1)桃花依旧笑春风―― (唐)崔护
Though the peach - blossoms smile as they smiled on that day.
动词“笑”译为不及物动词smile,名词“春风”实为状语,“在春风中” ,节略未译出。
as they smiled on由that day意译“依旧”。
(2)独钓寒江雪―― (唐)柳宗元
An old man fishing in the cold river - snow,
用介词短语in the cold river - snow译“寒江雪”,意为“在漫天大雪的寒江中垂钓”。
2.名词位于动词之前作状语,易误为主语:
(1)连雨不知春去――(宋)范大成
“连雨”不是主语,不是动词“知”的施事,主语是诗人本身,隐含“我”(I)。
(2)晓月过残垒――(唐)司空曙
“晓月”还在天上时,我们很早很早就启程,通过残破的边塞堡垒,不是“晓月高高挂在残垒上空”。下句是误译:
The Moon goes down behind a ruined fort.
(月亮走下残垒背后)
此外,由于汉语诗句不语义黏合,因此很容易引起歧义。例如:
夜半钟声到客船。――张继《枫桥夜泊》
从字面意义上分析,可能有三种释义:
(1)“钟声”作主语,钟声传到了客船。
(2)“客船”是主语,夜半钟响时,客船到港了。
(3)主语隐含,某某人在夜半钟响时,登上了 客船。
钟声到,客船到,客人到,孰是孰非?单纯的语义分析是不成的,必须进行语用分析。唐朝时无现代化的照明设备,天黑了不能行船,半夜更不能靠港,“船到”的可能可以排除;枫桥在苏州远郊,受交通工具的限制,马、轿晚行困难,客人在半夜登船的可能性不大,再联系上文看,只有一个可能,即钟声传到客船,睡在船上的客人欲睡未睡,听到寒山寺传来钟声。因此,Bynner将此句译为:
Ringing for me here in my boat
the midnight bell.
从更广阔的语境出发,以历史条件作分析的依据, 才能得出这一结论。只有充分利用读者的知识参与,才能得到正确解码。Bynner的英译是正确的,歧义得到排除。
注释:
①本文引的Witter Bynner等先生的英译作品,都出自吕叔湘编注《英译唐人绝句百首》.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11月版;吕叔湘《中诗英译比录》.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