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战国策

战国策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战国策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战国策范文第1篇

一位研究美国专利发展史的观察家曾指出:“在一个新行业中,企业能否取得行业领导地位关键取决于专利较量的结果。”如今专利早已不仅仅是一种法律工具,而是已经成为一种企业战略,甚至可称作一种“谋略”。

专利战略的先驱者―IBM公司通过专利的经营获利颇丰。目前IBM的专利许可费收入是每年10亿美元;1999年,IBM曾利用公司专利换来了300亿美元新部件的销路。可以说,其专利巩固了IBM公司的行业领导地位。但有趣的是,当许多跨国公司的专利保护正越来越严格,企业之间涉及专利的纠纷正层出不穷时,IBM公司却宣布开放自己的大量专利。2004年IBM公司向软件开发商免费开放了500项软件专利,2005年又向卫生和教育产业软件标准设计者授权免费使用其全部专利。IBM总裁彭明盛表示,他面临的首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将大部分专利免费开放。

而今年4月12日,“IBM软件技术开放日”在位于北京中关村软件园的IBM中国开发中心拉开帷幕。IBM宣布将开放诸多资源给业界,同时推出几项计划倍受关注:自由社区计划从今年4月开始向中国地区客户提供12万份社区版WebSphere,Rational和DB2软件,客户可以基于上述软件进行应用开发,IBM还将开设网上专区,为这一系列的社区版软件提供技术支持;SOA英才孵化计划在未来三年时间内帮助中国合作伙伴培养100位资深架构师、1000位普通SOA架构师和10000名SOA领域的产品专家;中国高级学术交流中心计划通过把IBM最新的开发信息、领先的技术和全球的开发经验开放给高校中的开发人员和组织。

此外,还将分享到最高端团队的知识和经验的“实验室服务计划”、针对开放源代码软件支持的“开放源代码软件核心计划”、针对社区支持的“技术社区建设”计划等等。

IBM并非慈善家,自然不会将自己辛苦得来的成果白白拱手让人。它究竟为什么会有这种“引狼入室”的做法呢?

“引狼入室”实为“李代桃僵”

“三十六计”中“李代桃僵”意为,作出某些局部、或暂时的牺牲,去保全或者争取全局的、整体性的胜利。IBM正是利用了此计。

首先,以超强的科技实力为放弃局部利益的大前提。截止2005年,IBM已经连续12年成为全球拥有专利数最多的公司,现在每年申请的新专利达3000多项。积累了雄厚的知识资本,有计划有步骤的开放专利不会动摇IBM在行业领域内的科技垄断地位。

而IBM所看重的全局利益则是成为未来全球产业标准中的长期主导地位。从很多产业发展的经验来看,人们不在乎哪一种技术更先进,只关心哪一种技术是主流。一项技术开放得越早,就越有可能成为主流,从而成为产业的标准。而谁建立标准就意味着取得主导地位。IBM的专利开放战略正是痛定思痛的结果,实施专利开放战略等于在行业领域内设置了很高的进入壁垒,能够有效遏制竞争者的进入,也能为自己确立市场地位赢得先机。

专利保护是双仞剑,虽可防止企业技术外溢产生利益损失,但是如果保护过份,却容易给竞争对手以可乘之机。例如TCP/IP和NetBeui网络协议之争,Ethernet和Token Ring网络之争,最终IBM所开发的Netbeui和Token Ring全都败下阵来。原因是TCP/IP和Ethernet开放得早,已经提前一步成为了产业公认的标准,而IBM的Netbeui和Token Ring不是技术落后,而是因为被知识产权重重保护失去了成为主流技术的机会。

再者,IBM的产品部门各自独立,从技术研发到产品制造基本上都处于相对独立的状态,其最直接后果是,IBM在许多自己的产品中并没有应用自己发明的新技术,至少不是最先应用这些技术。这既导致了技术的浪费和闲置,也丧失了许多推广技术的机会。专利开放可以吸引更多技术和市场的追随者,这些追随者在IBM专利的基础上开发形成大量衍生技术和产品,为IBM的技术和产品培育更广阔的市场,推动其成为市场主流。另外,由于IBM公司的专利开放是根据自身发展需要,有计划、有步骤、有策略的推进,对追随者的技术和产品开发具有一定的引导性,追随者获得技术的同时往往也实现了IBM对某些技术进行推广的战略企图,推动了IBM在产业新标准制定中主导地位的建立。

IBM的专利开放只不过是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两方面权衡的结果,在不失主导地位的前提下,通过放弃部分专利收益来谋求长远的技术霸主地位,如此果敢的选择确实令人折服。

“技术倾销”实为“偷梁换柱”

“三十六计”中“偷梁换柱”意为,用偷换的办法,暗中改换事物的本质和内容,如同抽出梁木,房屋就会坍塌,以达到控制对方的目的。

前文所述计划自然对我国好处多多,但是这却是IBM专利开放的“谋略”之一:在开放和帮助之时“偷梁换柱”,持续围歼可能将对IBM构成威胁的新技术。长此以往,我国的技术自主将逐渐摇摇欲坠,并且国家未来产业标准的主导权也将难以立足。

如果用一个新的概念表达,这种新战略实质上是在实施“技术倾销”。与产品倾销一样,技术倾销也会对被倾销国产生不利的影响,只不过这种影响更加潜在、更加长远,并且在法律制度上还没有像产品倾销一样受到普遍的重视和关注。

面对跨国公司专利战略的咄咄紧逼,我国企业又该如何应对?

欲抗“强秦”,理应“合纵”

相对具有强大科技实力的跨国公司而言,我国企业的科技能力确实显得非常薄弱,即使是在国内具有雄厚实力的国有大企业,科技实力也是远远落后于大型跨国公司。2006年初的统计显示,目前国资委监管下的168家中央企业拥有的专利总数为30520项,还不及佳能公司的一半,更不用说IBM了。由此可见,在这样的实力悬殊下我国的企业要想与跨国公司争夺未来的产业标准主导权是难上加难。

但笔者认为,除了利用跨国公司专利开放的契机,加大研发力度外,我国企业理应选择“合纵”,以抗“强秦”,方可能有反客为主之机。

首先,加强科技方面的协作,这可以通过一些制度的安排实现。例如,在关键产业促成企业之间的专利共享联盟,这样,既能够使我国企业有限的专利技术能够在更大的范围内得到共享和推广,又有利于推动我国技术标准的建立,增强我国在未来产业标准中的发言权。今年7月8日,历经四年的朗科诉华旗闪存盘专利侵权纠纷案终于达成和解,华旗将承认朗科闪存盘及闪存MP3基础发明专利,朗科也不向华旗收取闪存盘专利费用,其意义不止于握手言和的这两家企业本身,更折射出整个中国企业合作竞争、联合对外意识的觉醒,在此我们依稀看到了专利共享联盟的影子。

战国策范文第2篇

作为一个工作过几年的职场人,笔者也曾看过很多应聘简历,有年轻的学弟学妹的,也有前来应聘的新人的。一个普遍的感觉是,很多人并不会写实习经历,他们往往认为在社会实践那一栏填上越多的资料就越有胜算。曾有一个朋友,他应聘某企业的媒体公关职位,实习一栏写的却都是在某某公司做项目助理,在某某学校做兼职教师的实习经验,跟公关、媒体风马牛不相及,不禁让HR怀疑起他的求职动机和职业能力。

修改简历,实践经验栏最重要

如今,HR看毕业生的简历,第一眼往往就向实践经验那一栏瞄。因此,如何以此来获得面试官的青睐,就大有学问了。一般来说,要遵循两个原则,一个是相关性,一个是行业权威性。如果你参加过各种类型的实习,那么,把它们和你求职的岗位匹配一下,相关度较大的就可以作为个人的竞争力。还有一个就是行业权威性,并不是所有相关的实习都能给你加分的。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就是,一个文笔很好脑子也灵的新闻系学生去求职某著名大媒体,结果面试官看了看他的实习经历,多则多矣,却拉拉杂杂,都是不入流的三流媒体,最后还是把他拒了。因为面试官担心他已经在不正规的工作中形成了不好的工作习惯。

实习,找到属于你的那一款

从目前的形势看来,找到一个好的实习单位和找一个好的工作一样,都不容易。实习同样有属于它的特殊门槛,诸如有的企业不愿意花费精力带实习生,有的公司担心商业机密外泄、实习生不能保证出勤以及实习生的人身安全、保险等,这些都增加了寻找实习机会的难度。因此,大抵的情况是,一旦有实习单位,特别是“看起来”名声比较响的实习单位,大家都是饥不择食,一拥而上而不加鉴别。

其实,选择了一个实习,也就意味着你付出了宝贵的时间精力和机会成本,实践经验固然重要,但是它能给你带来多大的提升和帮助呢,就要好好掂量了。

找实习单位,首先是要明晰自己的实习意向。你的实目标是什么?是要拓宽眼界?锻炼能力?建立人脉?还是积累社会经验、直接为将来的工作做专业铺垫?你是想更强化你的“长板”还是补你的“短板”?确立了目标,就向着这个方向找。

如何搜集实习信息

如果你想进大公司实习,登陆各大公司网站,浏览相关信息是最直接的途径。由于国内专门的实习生招聘会还不成熟,像IBM、西门子、诺基亚等许多大公司,实习招聘职位都会在公司网站上公布。

各个名校的BBS求职版也是非常重要的。这里也一贯是实习信息的集散地。消息灵通人士会将企业最新的招聘信息及时公布出来与大家分享(其中不乏已经工作的学长级人物在这里找实习生)。

另外,规模比较大,比较有实力的求职网站会时常刊登实习信息。职场类的一些平面媒体也会刊登实习信息。

最后,利用自己的社会资本。向认识的人寻求帮助,特别是已经在社会上获得一定资源的师长、学长,他们的推荐会是非常有效的。

实习“实”什么

战国策范文第3篇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剌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剌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通假字】

(1)故不错意也(“错”通“措”,放置)

(2)轻寡人与(“与”通“欤”,吗)

(3)仓鹰击于殿上(“仓”通“苍”)

(4)寡人谕矣(“谕”通“喻”,明白)

【古今异义】

(1)非若是也(古义:这样,如此;今义:经常用作判断词)

(2)岂直五百里哉(古义:只,仅仅;今义:不弯曲)

(3)休祲降于天(古义:吉祥;今义:经常用作休息)

(4)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古义:交换;今义:容易,简单)

(5)虽然,受地于先王(古义:即使这样;今义:表转折关联词,与“但是”合用)

(6)徒以有先生也(古义:只;今义:徒弟)

(7)秦王色挠(古义:屈服;今义:轻轻地抓)

(8)跪而谢之(古义:一种坐姿;今义:双膝着地。 古义:道歉;今义:感谢或凋落)

(9)以头抢地耳(古义:撞;今义:抢夺)

(10)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古义:于是;今义:因为)

(11)大王加惠,以大易小(古义:给予;今义:增加)

【词类活用】

(1)且秦灭韩亡魏(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魏国灭亡)

(2)请广于君(形容词用作动词,为扩充)

(3)轻寡人与?(形容词用作动词,轻视)

(4)伏尸二人,流血五步(伏,使动用法,使……伏;流,使动用法,使……流)

(5)天下缟素(名词作动词,穿戴丧服)

(6)亦免冠徒跣(免,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免,脱去;徒: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徒,光着)

(7)与臣而将四矣(数词活用做动词,成为四人)

【一词多义】

(1)徒:A. 亦免冠徒跣(光着,动词)

B. 徒以有先生也(只,仅仅,副词)

(2)夫:A. 此庸夫之怒也(……的人)

B.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句首发语词,无意义)

(3)怒:A. 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发怒)

B. 怀怒未发(愤怒,名词)

(4)而:A. 挺剑而起(表承接,不翻译)

B. 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表转折,但是)

C. 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表顺承)

(5)使:A.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派遣,动词)

B.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两者皆为动词,前“使”:派遣;后“使”:出使)

(6)者:A. 以君为长者(……的人)

B. 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的原因)

(7)之:A. 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结构助词,的)

B. 愿终守之(代词,指代安陵国土)

C.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D. 长跪而谢之曰(代词,指唐雎)

E. 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助词,的)

(8)以:A. 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用)

B. 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凭借)

C. 徒以有先生也(因为)

D. 以君为长者(把)

(9) 虽:A. 虽千里不敢易也(假设连词,即使)

B. 虽然,受地于先王(假设连词,即使)

(10) 于:A. 受地于先王(从)

B. 仓鹰击于殿上(到)

C. 请广于君(给)

【重要词语】

(1)轻寡人与(看轻)

(2)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前一个解释为“派”,后一个解释为“出使”)

(3)挺剑而起(拔,与今天的解释不同)

(4)秦王色挠(屈)

(5)长跪而谢之(认错,道歉)

(6)以君为长者(因为)

(7)聂政之刺韩傀也(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8)皆布衣之士也(平民,老百姓)

【重要句子】

(1)安陵君其许寡人!

〔安陵君一定要答应我啊!〕

(2)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安陵君于是就派遣唐雎出使到秦国。〕

(3)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现在我用安陵十倍的土地,让安陵君扩大自己的领土,但是他违背我的意愿,是他看不起我吗?〕

(4)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天子发怒(的时候),会倒下百万人的尸体,鲜血流淌千里。〕

(5)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即使是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更何况只是五百里的土地(就能交换)呢?〕

(6)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大王曾经听说过平民发怒吗?〕

(7)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假若有胆识有能力的人(被逼得)一定要发怒,那么就让两个人的尸体倒下,五步之内淌满鲜血,天下百姓因此穿丧服,今天的情形就是这样了。〕

(8)要离之剌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要离刺杀庆忌的时候,苍鹰扑到宫殿上。〕

【文意提示】

(1)本文记叙唐雎在国家危亡的紧急关头出使秦国,与凶暴的秦王展开面对面的斗争,终于出色地完成了使命的经过。用人物对话生动地塑造了唐雎的形象,表现了唐雎维护国土的严正立场和不畏、敢于斗争的布衣精神,从而揭示了弱国安陵能够在外交上战胜强秦的原因。

(2)文章篇幅不长,却绘声绘形地塑造了唐雎和秦王的形象。作者把这两个人物放在一场尖锐的矛盾冲突当中,通过对话,鲜明地表现了他们各自的性格特点。

唐雎是一个从容镇定、不畏、有胆有识的谋臣,而秦王则是个骄横狂妄、贪得无厌、奸诈狡猾、外强中干的形象。在文章中,唐雎和秦王的形象是互为衬托的,它们共同构成了这正义与非正义间拼死较量的一幕。

【中考链接】

(2013广东湛江卷)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唐雎不辱使命》,因篇幅有限,原文略),完成16—19题。

16.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故不错意也:置意,错,通“措”

B.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吉凶的征兆

C.天下缟素:白色的丝织品

D.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道歉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

B. 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

C. 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徒以有先生也

D. 天子之怒,伏尸百万 聂政之刺韩傀也

战国策范文第4篇

关键词:史记;战国策;细节描写;语言运用

中图分类号:I2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5-0188-03

《史记》与《战国策》皆是鸿篇巨制的文学著作,在艺术技巧的使用上都有卓越的成就,尤其是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更是出色。历代以来,众多的文学大家们对这两部书的写人成就,都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这里就这一点作些比较,一方面更好的了解两部书在艺术上的成就,另一方面可以看出二者的前后继承。本文欲从人物塑造的细节描绘以及语言运用方面来对比两部作品,以期探索并发现其内在联系。

一、二者细节描写方面的比较

(一)《战国策》细节描写

先来看《战国策》,《战国策》偏重记言,人物的性格特征大多是从言语中体现出来的。只有少数的细节描写,比如被历代奉为经典的《苏秦始将连横》一文,苏秦刚开始没成功的时候“归至家,妻不下,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而在后来成功后,“父母闻之,清宫除道,张乐设饮,郊迎三十里;妻侧目而视,倾耳而听;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谢。苏秦曰:‘嫂何前倨而后卑也?’嫂曰:‘以季子位尊而多金。’”①其中的几个动作细节描写,可以说是相当到位,比如“侧目”、“倾耳”、“蛇行匍伏”等,寥寥数言,将苏秦的父母妻嫂那种嫌贫爱富的势利嘴脸勾画的栩栩如生,其嫂最后的一句坦白更是绝妙,毫不掩饰其贪财嘴脸,令人为其坦白而咋舌。而苏秦虽然从头到尾只说了一句话,却正是这一句话透露了他是个斤斤计较的小人,明明知道其嫂势利,他却还是偏偏要问一句,说明了他的心胸狭隘,也说明了苏秦对于自己的功成名就是相当得意的,并不以自己的功利思想为耻。又如《齐人有冯谖者》一文,这种典型的先抑后扬的写法有利于更加完整的表现人物的性格,并且增加一波三折的趣味感,抓住读者的心。这些都是《战国策》的细节描写的成功之处。此一情节在《史记》中也有出现,文字略有不同,情节很相似,说明司马迁对于《战国策》的这段情节也是有所借鉴的。

另外又如“荆轲刺秦”一节,《史记》与《战国策》的描写几乎相差无几,有些话更是原封未动。田光其人,虽然只是占了小小一段的篇幅,但是一位千古义士的形象已经清晰的被勾勒出来。然后是“易水送别”,几句话便营造出一种悲壮慷慨的气氛,荆轲临行而歌表现出慷慨赴死、临危不惧的豪侠精神,突出了战国时期所推崇的“义”的最高境界。而在最后的故事的部分,即“刺秦”一节里,更是用了大量的细节动作描写,表现当时情况的紧张与危急。动作描写细致,读来情景如见目前,颇有惊心动魄之感。

《战国策》虽然着重细节描绘之处不多,仅有的几处却是处处玄妙,被历代奉为经典之作,就连《史记》在写到这些地方的时候,也是基本采用原文,只是个别文字略有变动,说明了《战国策》在这些细节上塑造人物的成功之处。

(二)《史记》细节描写

通过细节描写塑造人物形象也是《史记》的一大特色,而且在这一点上,《史记》比《战国策》要出色许多,不仅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有时还通过心理活动的描写来使人物的形象更加丰满。如关于“吕不韦见秦质子异人”一节,《战国策》里关于吕不韦第一次见异人的记载,吕不韦的谋划都是通过他的语言表达出来的,看起来与别的策士并无不同。而异人则是一个完全被忽略的人物,除了知道有这个人之外,通过这段话我们连异人的轮廓都描绘不出来。

再来看《史记》所载,文中吕不韦见异人“居处困”而怜之,说道“此奇货可居”,这些都是人物的心理描写,通过这些描写可以使人物的个性更加突出,吕不韦已经不再是战国众多策士中的一个,而是一个善于投机取巧、有野心、有谋略的商人。在吕不韦与子楚你来我往的对话中,不仅表现了吕不韦的善于策划,也体现出了子楚的性格。比如“子楚心知所谓,乃引与坐,深语。”说明子楚虽为质子,但是也有野心,不甘于自己的命运就是如此潦倒,见吕不韦有意,于是与之深谈。子楚在得知了吕不韦的计划之后,也立即表明态度,说若成功愿意“分秦国与君共之”,明确表达了自己的野心。在司马迁的笔下,子楚不再是一个轮廓模糊不清的人,他不甘心自己身为秦国王子却一直是质子,一待机会出现,立即显露自己的野心。又因为他的身份特殊,在对话中几经试探,透露了他的谨慎与精明。子楚从头到尾只说了三句话,却已经勾勒出这个人物的形象出来,不能不佩服司马迁对人物刻画的到位。在这一点上,《史记》显然要强过《战国策》。

又如刘邦与项羽在看到秦始皇出行的壮观场面的时候,两人不同的心理活动。刘邦慨叹“大丈夫当如此也”,②项羽则相当坦白的说“彼可取而代也”,③从这一心理的描写可以看出两个人的性格区别,刘邦不明说出自己的向往,只说应当如此,说明此人心机深沉,不露声色,为他以后成大事打下伏笔。而项羽的话则表明他的性格坦白直爽,在波诡云谲、硝烟不断的秦末年代,“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④的景况,众多英雄豪杰各骋其能,用尽心机以争夺天下的时候,他的这种坦白的性格就注定了他在这场逐鹿之争中位居下风。心理活动的描写对于人物性格的刻画是相当重要的,但是在汉以前的众多著作中,尚无人重视到这一点,由司马迁开始,人物的形象丰满起来,因此许多学者认为《史记》中的人物传记含有小说的因素。

二、二者在语言运用方面的比较

此两部书皆以语言见长,《战国策》因源出纵横家,故而语言的运用上以及对话的技巧上皆是无懈可击的,言辞间气势如虹,纵横捭阖,极具说服力。《史记》的语言上的成就也是非同小可的,司马迁尤其善于利用个性化的语言来表现人物的性感特征。下面来看看二者之间的对比。

(一)战国策的语言运用

《战国策》在语言对话上的运用已经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其中一大特色就是人物对话善用譬喻,使语言更加生动活泼。《战国策》书中多为策士游说之言,重在说理,要使人信服,譬喻是一个形象而且较容易为大家接受的方法,因而成为众多策士语言运用上的一大工具。比如《张仪欲以汉中与楚》中张仪对秦王说:“有汉中,蠹。种树不处者,人必害之;家有不宜之财,则伤。今汉中南边为楚利,此国累也。”⑤将汉中比喻为“蠹”,极为形象,且更加容易理解。再如《楚绝齐齐举兵欲伐楚》一文,用了有名的“两虎相争,必有一伤”的比喻,生动的描绘出当时三国之间的利害关系,令人心服。类似的例子比比皆是,《战国策》中的比喻使用极为频繁,这与战国策士本身有关系,他们的工作就是说理服人,比喻是个可以让道理更加通俗化的捷径,因而最多被用到。

《战国策》语言的第二大特色就是善用排比、顶真等句式,营造一种恢弘的气势,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如《张仪说秦王》:“围梁数旬,则梁可拔。拔梁,则魏可举,举魏,则荆赵之志绝,荆赵之志绝,则赵危,赵危则荆孤。”《平原君谓平阳君》:“夫贵不与富期,而富至;富不与梁肉期,而梁肉至;梁肉不与骄奢期,而骄奢至,骄奢不与死亡期,而死亡至。”⑥这里使用的顶真手法,读起来声调铿锵,富有音乐性和煽动性,同样能加强语言的气势。

(二)《史记》的语言运用

再看《史记》,《史记》的语言的一大特色是人物语言的个性化,突显人物的性格。关于对争夺天下的看法,陈涉说:“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刘邦说:“大丈夫当如此矣。”项羽说:“彼可取而代也。”鲜明的形象通过对同一件事情的看法表现出来,相当的符合人物的身份性格。陈涉是平民,他的话体现了他对于阶级不平等的反抗;刘邦是下级官吏,对于帝王的奢华生活有羡慕也有野心,但他为人谨慎,即使有野心,也要隐而不显;而项羽原就出身贵族,加之性格桀骜不逊,因而口出狂言,欲取而代之,也是符合他自己的地位的。三人性格一目了然,司马迁对于人物语言的掌控力可见一斑。再比如吕不韦初见异人,便说道:“此奇货可居。”一句话便透露出他的商人本质,一切从利出发。甚至是国家大事,他也将之当作商业行为来进行,等于拿异人来做了一笔生意,所不同的是生意如果做成,他获得的是倾国的权力与财富,将军国大事玩弄于股掌之间。

除了个性化的语言外,语言的讽刺性,也是《史记》的一大特点。比如在《萧相国世家》中讲了三件事情,第一件:“汉三年,汉王与项羽相距京、索之间,上数使使劳苦丞相。鲍生谓丞相曰:“王暴衣露盖,数使使劳苦君者,有疑君心也。为君计,莫若遣君子孙昆弟能胜兵者悉诣军所,上必益信君。”于是何从其计,汉王大说。”后来论功行赏,“高祖以萧何功最盛”,群臣不服,高祖说,“诸君独以身随我,多者两三人。今萧何举宗数十人皆随我,功不可忘也。”第二件:在淮阴侯伏诛后,高祖大赏萧何,众人皆贺,独召平吊之曰:“祸自此始矣。上暴露于外而君守于中,非被矢石之事而益君封置卫者,以今者淮阴侯新反于中,疑君心矣。夫置卫卫君,非以宠君也。愿君让封勿受,悉以家私财佐军,则上心说。”相国从其计,高帝乃大喜。第三件:“汉十二年秋,黥布反,上自将击之,数使使问相国何为。相国为上在军,乃拊循勉力百姓,悉以所有佐军,如陈时。客有说相国曰:‘君灭族不久矣。夫君位为相国,功第一,可复加哉?然君初人关中,得百姓心,十余年矣,皆附君,常复孳孳得民和。上所为数问君者,畏君倾动关中。今君胡不多买田地,贱贳货以自污?上心乃安。’于是相国从其计,上乃大说。”这三件事描写的是刘邦屡次慰问萧何,看似好意,实为监视怀疑之意。萧何多次听从别人建议,免去大祸。以萧何之劳苦功高,从刘邦起兵即跟随在侧,不离不弃,尚且如此,况别人乎?刘邦之多疑寡情由此可见,司马迁讽刺之意不言而喻,读来令人齿冷心寒。

(三)二者在语言运用上的承继

《史记》与《战国策》在语言的运用上各有胜场,但是在某些方面也是一脉相承的。刘熙载认为:“《国策》文有两种:一坚明约束,贾生得之;一沈郁顿挫,司马子长得之。”⑦是说司马迁承袭了《战国策》沉郁顿挫的语言风格。司马迁著《史记》时,诸多史实都是基于《战国策》加工而成,其语言受其影响也是自然。两部书中都喜欢用夸张的言辞来营造气势就很相似。如《苏秦始将连横说秦》中以极其夸张的言辞极力的渲染了苏秦相六国之后,六国合力抗秦的盛况,读来琅琅上口,能感觉到其中睥睨天下的豪迈之气。这种夸饰的语言风格在《战国策》随处可见,构成独特的纵横捭阖、气势如虹的语言,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史记》中也有很多使用夸张手法的地方。在《刺客列传》中,荆轲易水辞燕丹时,“复为慷慨羽声,士皆嗔目,发尽上指冠。”这里显然也是一种夸张,所谓“发尽上指冠”的情形在现实中是不太可能出现的,这里是为了渲染那种悲愤莫名复又慷慨至极的情景,故而夸饰一下,是一种艺术上的加工。这些夸张的用词很明显的具有战国遗风,可知司马迁是受了战国纵横家文风的影响,正所谓“汉家文章,周、秦并法”,⑧说的就是秦汉间文章风格的传承。

班固《汉书・司马迁传赞》说:“司马迁据《左氏》、《国语》,采《世本》、《战国策》,述《楚汉春秋》,接其后事,迄于天汉。……自刘向、扬雄博极群书,皆称迁有良史之才,服其善序事理,辨而不华,质而不俚, 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⑨这段话可以说是对司马迁和他的《史记》的一个精准的概括,有《史记》的成书基础,也有司马迁的述史原则。“辨而不华”、“质而不俚”都是说明《史记》所用语言通俗质朴又不落俗套,内容思辩又不花哨,所以称为“实录”。

注 释:

①⑤《战国策・秦策一》.

②《史记・高祖本纪》.

③《史记・项羽本纪》.

④《史记・淮阴侯列传》.

⑥《战国策・赵策三》.

⑦[清]刘熙载.艺概笺注・文概三十五[M].王气中笺注.贵州人民出版社,1986.14.

⑧[清]刘熙载.艺概・文概[M].刘熙载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59.

⑨[汉]班固.汉书・司马迁传[M].中华书局,1962.2737.

参考文献:

〔1〕[汉]刘向.张清常、王延栋笺注.战国策笺注[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3.

〔2〕熊宪光.战国策研究与选译[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8.

〔3〕陆永品.司马迁研究[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3.

〔4〕[汉]司马迁.[南朝宋]裴集解.[唐]司马贞.索引.[唐]张守节正义.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62.

〔5〕[汉]班固.王先谦补注.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

战国策范文第5篇

[内容]

《唐雎不辱使命》选自《战国策·魏策四》(下引文字出此不注)。是章,不少读者误作史传,以为实有其事,初中语文《教参》的分析不能不说是极有影响的:

安陵是魏的附庸小国,秦企图用“易地”的政治骗局进行并吞,由此引起了两国之间的一场外交斗争。这篇文章记叙唐雎出使秦国,义正辞严地同秦王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终于折服秦王的经过,表现了唐雎不畏的精神。

其实,秦王是否有必要设计这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的“政治骗局”?两国之间是否存在这番惊心动魄的“外交斗争”?一介之使唐雎是否可能轻而易举“折服秦王”?探究有关史实,结论只能是否定的。

战国末期,天下纷争,游说之士活跃于政治、外交舞台。唐雎是魏国的策士,《战国策》对其人其事之记载,真假参半虚实有之。该书详录唐雎四次游说之辞,兹据于鬯《战国策年表》编年如次:

秦昭王四十一年(前266),齐楚攻魏,魏安厘王遣唐雎入秦求援,唐雎以“亡一万乘之魏,而强二敌之齐楚”为由,说动秦王发兵救魏,“魏氏复全,唐雎之说也”。

秦昭王五十年(前257),魏信陵君窃符救赵,志得意满居功自矜。“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唐雎以此语诫之,信陵君幡然醒悟谦恭“受教”。

秦始皇六年(前241),唐雎说楚春申君合纵,“相万乘之楚,御中国之难”,“为天下枭”(《战国策·楚策三》),率诸侯合力抗秦,事未果。

第四次,即受安陵君之命出使秦国。该章载录秦王“灭韩亡魏”之语。始皇十七年(前230)韩灭,后五年魏亡,故唐雎奉安陵君之命廷见秦王嬴政事,《战国策年表》系于始皇二十二年(前225)。

按照《战国策》的记载,唐雎活动于战国末期约四十年间(前266-前225),其一生行事多与抗秦存魏攸关,从《战国策》所录其人言辞看,此人乃一“辩其谈说”(《荀子·儒效》)的策谋之士。《唐雎不辱使命》的记载与唐雎的这一身份似乎也没有扌干格难通之处。然而,《战国策》关于唐雎的记载却存在一个难以弥合的破绽:

魏人有唐雎者,年九十余,谓魏王曰:“老臣请西出说秦,令兵先臣出,可乎?”魏王曰:“敬诺。”遂约车而遣之。唐雎见秦王,秦王曰:“丈人芒然乃至于此,甚苦矣……”

这便是《战国策》所载唐雎首次使秦事。是年唐雎“九十余岁”,自称“老臣”,秦王则以“丈人”呼之。照此推衍,十年后说信陵君,十五年后说春申君,唐雎已过百岁,至为安陵君使秦而面见秦王嬴政,上距说秦昭王四十余载,唐雎已为一百三十余岁之朽然老丈矣!元代吴师道《〈战国策〉校注补正》析曰:“唐雎为魏说秦时,九十余,至与信陵君语,相去十年,为安陵使秦……上去说秦四十二年,决不存矣。”吴氏之说切中肯綮。《唐雎不辱使命》中的唐雎,其人之存殁已属一大疑问,遑论奉命出使慑服秦王了。一百余岁之老朽面折廷争折冲樽俎,而令秦王惊惶失态俯首听命,这只能是编排出来的一幕滑稽剧,而绝非真正的历史。在这一点上,《战国策》的记载是不能自圆其说的。①

退一步说,即令两次使秦的唐雎非为一人②,该文的历史真实性依然是大可怀疑的。

安陵,即鄢陵。安、鄢古韵同属元部,可行通用,《唐雎不辱使命》亦见《说苑·奉使》,其文“安陵君”作“鄢陵君”,可见其地实一。杨宽先生《战国史》所附历史地图于“安陵”下括注“鄢陵”,亦可证之。安陵原为魏之属地,秦昭王二十四年(前283),秦相穰侯魏冉兴兵击魏,斯时鄢陵已入秦境:

(魏昭王)谓穰侯曰:“君攻楚得宛、穰以广陶,攻齐得刚、博以广陶,得许、鄢陵以广陶,秦王不问者,何也?以大梁之未亡也。今日大梁亡,许、鄢陵必议,议则君必穷。为君计者,勿攻便。”

此为秦昭王二十四年(前283)事。由引文可知,早在魏冉攻魏之前,迫于秦之压力,魏国已割鄢陵以增广穰侯之封域定陶。也就是说,唐雎为安陵君使秦前五十八年,安陵已落秦人之手。秦庄襄王三年(前247),魏信陵君有言:“无忌将发十万之师以造安陵之城。”可见此时安陵之归属尚无变化。没有材料可以证明,此后安陵复归于魏,又成“魏的附庸小国”。诚如历史地理学家顾观光所云:“鄢陵久为秦有,而安陵至战国末尚存,此则传闻异辞,当在阙疑之列矣。”(《七国地理考》卷五)

从时间、地点、人物的矛盾情形看,《唐雎不辱使命》事出虚妄,当可定论。当代学者缪文远先生在《战国策考辨》一书中断定,是章出自秦末汉初纵横家之“拟托”。朱东润先生也认为:“本文情节当出于虚构,不能视为真实的历史记载。”(《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逊上编第一册137页)斯诚不刊之论。倘对该文内容深入剖析,这一点可以看得更为清楚。

首先,基本情节不合事理。作为一方域仅“五十里”之小国,当天下板荡之际,只能成为臣服大国强国的附庸,事实上是很难作为一个“国家”独立存在的。即令魏国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尚存”,以秦王横扫六合之兵威,但遣偏师一支以击,弹丸之地旦夕可下,何须卑词“易地”,自讨没趣,进行一嘲外交斗争”?秦王举措固然令人费解,而唐雎之行则愚昧至极。皮之不存,毛之焉附,魏国既灭,安陵岂能以“五十里之地”对抗虎狼之秦?即令以“劫秦”手段换取秦王一纸承诺,在“兵革不修、诈伪并起”“氵昏然道德绝矣”(刘向《战国策书录》)的战国末期,缺少实力保障,这种承诺也是没有什么价值的。《战国策》注者鲍彪认为:“唐雎之使愚矣!虽抗言不屈,岂终能沮之乎?”战国策士的游说活动皆有明确的功利目的,唐雎怎么会“知其不可而为之”呢?

其次,人物形象有欠准确。该文的两个人物唐雎和秦王,与真实的历史人物之间存在着鲜明的反差。历史上的唐雎,是一位纵横捭阖巧舌如簧的策士,并不是专诸、聂政、要离之类的玩命角色。“伏尸二人、流血五步”的恫吓,“挺剑而起”一拼死活的架势,非唐雎一类的策士所愿为所能为。而作为唐雎对手的秦王嬴政,绝不是懦弱无能易于就范的庸主,那种色厉内荏前踞后恭的性格,和喑口恶叱咤一统天下的嬴政的个性特征难以吻合。只要读一读《史记·刺客列传》就可以知道,面对荆轲锋利的匕首,猝然之间,秦王“乃以手共搏之”,可见其人身手矫健处变不惊,不是一个容易对付的角色。那种“色挠,长跪而谢之”的形象,和历史上的秦王嬴政没有任何共同之处。

复次,重要细节严重失实。矛盾的彻底解决依靠了那柄来历不明的“剑”。《史记·刺客列传》:“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寸之兵。”秦臣尚不可带剑入殿,作为敌国使者的唐雎,焉能持剑立于朝堂之上?何况,其时秦国正与东方诸国全力相搏,面对来意不善的敌国之使,焉能如此麻痹大意?

由此观之,《唐雎不辱使命》不仅违背了历史的真实,作为文学作品,也违背了生活的真实;其文出于虚构“拟托”,而且虚构“拟托”的手法也实在算不上高明。

对照《史记》对唐雎其人其事的记载,对准确理解《唐雎不辱使命》一文不无启迪。太史公处置《战国策》中关涉唐雎的材料,采取了三种方式。一是载录其事直书其名:《魏世家》记唐雎说秦昭王援魏事,文字与《战国策》悉同。一是载录其事讳涉其名:《魏公子列传》载唐雎说信陵君事,不书“唐雎”之名,而云“客有说公子”者。史迁下笔审慎,无疑对其时唐雎之年龄及缘何由魏入赵俱生疑惑。一是对《战国策》中有关材料弃置不用:《唐雎不辱使命》即属此类。照一般读者看来,《唐雎不辱使命》情节生动文字鲜活,绝不比《刺客列传》中的“曹沫之劫齐桓公”逊色。《史记》何以作如此取舍?合乎逻辑的解释是,太史公已辨其伪。可以说,早在二千年前,司马迁即以史家锐利的目光对唐雎劫秦王之真伪作过甄别。秦帝国是一个短命的王朝,秦始皇仁义不施积怨天下,故汉初纵横之士假托唐雎之名,向秦始皇泼了这盆污水。③这就是《唐雎不辱使命》产生的社会背景。“易地”是秦始皇的祖宗们常常祭起的法宝,而“劫秦”之事,在秦的历史上也不鲜见。这无疑给“拟托”者提供了历史素材和想像空间。在此基础上,塞进汉初方士们特别感兴趣的“白虹贯日”“慧星袭月”“仓鹰击殿”之类“天人感应”之谈,迷人心窍惑人耳目,所有这一切拼凑一处,便借着“唐雎”的亡灵,上演出一幕“折服秦王”的历史荒诞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