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泄漏电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 概述
目前,中国各个城市都进入了高速发展的进程中,地铁建设也迎来了全面开花的建设,各个省会城市都在争先恐后的开始进行地铁和轻轨的规划、建设、扩建。由于地下轨道和高架轨道的成本差异以及多方面的考虑,大部分城市的地铁格局都采用了市区地下隧道连接市郊地面高架轨道的方式。要保持在列车全程行驶中,通信信号的连接流畅和平滑切换,对列车的通信控制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 越区切换
切换是指在蜂窝系统中,移动台从一个基站或者信道切换到另外一个基站或者信道的全过程,这个过程也称之为自动链路转移。切换过程中,不仅仅要识别新的基站,还要进行话音与信号信令的重新分配。要保证切换的平滑顺畅,切换的全过程需要保证在用户不被察觉的前提下进行。切换的目的主要是:(1)保证用户的通话质量;(2)平衡各个小区之间的话务量。
3 在出现故障的情况下进行转移
越区切换通常发生在移动台从一个基站覆盖小区进入到另一个基站覆盖小区的情况下,为了保持通信的连续性,将移动台与当前基站之间的链路转移到移动台与新基站之问的链路。切换发生的门限值是在系统安装时进行初调的,且初始参数设置取决于系统性能要求,不能随意改变。列车在行进过程中,势必不停的重复越区切换的过程,频繁而有规律的越区切换是地铁车载无线通信系统中一个特有的现状。
在分析漏泄无线通信系统越区时,采用具有滞后余量和门限规定的相对信号强度准则:仅允许移动用户在当前基站的信号电平低于规定门限,且新基站的信号强度高于当前基站一个滞后余量时,进行越区切换。以及移动台辅助的越区切换控制策略:每个移动台监测从周围漏缆基站中接受到的信号能量,包括功率、距离和话音质量,这三个指标决定切换的门限。并将这些检测数据报告给旧基站进行计算且与切换门限值进行比较,然后再决定何时进行越区切换以及切换到哪一个基站。
因此,选用四个门限电平值[1]:A1,A2,B1,B2。移动台在空闲状态的时候,接收到的本基站信号低于可用电平值A1,而相邻的基站此时的信号高于本基站信号的值大于预定电平值A2,移动台可以进行重选基站;如果移动台处在通话状态中,接收到的本基站电平值低于可用电平B1,此时相邻基站的信号高于本基站信号的值大于预定值B2,移动台会立即进行重选。这种切换,是为了使移动台在通话过程中,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切换次数,信号仍然可用的时候,减少切换次数,尽量保持在原基站中。
3 隧道内的漏缆连接方式
在隧道环境中,多种因素都可能产生快速衰落,而泄漏电缆是最常规的选择,泄漏电缆的铺设方式和型号选择关系着列车行进过程中信号的稳定程度;而切换区域的设置和泄漏电缆的尾端连接方式越区切换的效果影响很大,直接关系到无线网络的服务质量。地面轨道如果也全程铺设泄漏电缆,无疑增加了建设成本,而全向天线容易遇到信号门限问题,无疑成为了一个两难的选择。即使选择全程漏缆覆盖,车站站厅部分多采用功分器、耦合器加全向小天线的方式作场强覆盖,用户势必需要在移动的列车和站厅天线之间切换,因此行进过程中会遇到多种复杂的状况。
而地铁移动通信系统还有一个特点是全部在地下,而且大部分在隧道里面。在隧道内部,列车在高速运行的过程中,如何进行平滑的越区切换就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由于地铁隧道区间是链状覆盖网,一般基站频率复用都采用隔站复用,因此列车行进方向的切换(本小区与邻小区)位于区间中部,而此时列车的车速也达到最高,同时列车又是金属外壳[2]。此外,普通的移动网络不同地方是,地铁交通沿线(无论的地上还是地下)小区的重叠区域比较单一,在同一个地理位置上通常不会存在两个以上的小区覆盖,这无形中又给切换带来了困难。
一般情况下,地铁无线通信进行正常切换需要6S,如果要进行越区切换需要计算的时间应该是2倍,因此为12S,这是为了保证一次切换不成功立即进行第二次切换[3]。所以漏泄无线通信一般选取下列隧道内越区切换参数:
(1)启动越区切换时候进行测算的门限值应当高于接受的移动台灵敏值10~15dB;
(2)本小区与切换对象小区信号质量相差:5~10dB;
(3)本小区与相邻小区信号质量单次计算总时间:5~10s。
由于地铁隧道是一个封闭的地下圆柱形空间,隧道效应使高频信号衰减很快,为了保证隧道内的信号均匀分布,隧道内都使用漏泄同轴电缆(LCX)。保证在隧道内漏泄无线信号的顺利切换的一个有效手段就是正确设计场强的覆盖,也就是要从以下两方面考虑选用系统及设备的参数[4]。
(1)合理设置越区切换区域以保证98%以上区域各信号的最弱电平为-85dB,也就是说保证移动通信可通率大于等于98%;
(2)隧道区间中点的漏泄电缆尾端联通,使两边基站来的信号尽量形成较多的重叠区[5]。
因此在施工中,隧道内采用泄漏电缆直通进行覆盖,在基站切换点泄漏电缆加装终端负载,两泄漏电缆间距很小,一般约为0.5m[6]。
4 天线的信号覆盖方式
地铁内的无线信号分为公网和专网两个部分。
拿南京地铁举例,专网信号使用的是800m信号频段,以区别于公网无线频段。专网的终端设备包括车辆上安装的车载无线台,各个车站控制室安装的固定无线台,以及工作人员手持无线台。车辆在隧道中,通过铺设无线漏缆进行信号覆盖,在泄漏电缆无法覆盖的区域,则加装定向天线来进行覆盖。
因此,列车进出隧道的区域,隧道内的信号与地面信号进行越区切换,因为需要一个足够的重叠区域才能保证车载移动台不掉话。一般选择在隧道口加装一个定向天线,将隧道内的信号向外辐射一段区域。一般情况下,信号切换需要6~12s,当列车运行速度为80km/h时,12秒内将行进267m,因此需要267m的覆盖区域。[7]
而专网无线集群通信,更多的直接在地面轨道两边继续铺设泄漏电缆来进行无线信号覆盖,这样虽然在成本上有所上升,却减少了越区切换的次数,加强了通话的稳定性。
此外在站厅一般还需要用全向小天线进行信号覆盖。车站控制室的固定台一般会直接外接一个专网天线,站台层与站厅层按照信号覆盖区域进行信号覆盖。
公网系统还需要在各个出入口通道内加装公网天线进行信号覆盖。
5 结语
地铁交通的现状主要以地下线路为主。结合现在各个城市的地铁轨道辐射线路,更多的城市地铁采用了市中心地下隧道,向市郊延伸时采用高架地面轨道的方式。因此隧道内泄漏无线通信以及地面天线无线信号覆盖成为无线通信系统中一个重要的命题。越区切换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到列车的安全运行以及乘客的乘坐体验。地形的多样性对无线系统通信的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实际中应该综合考虑各种情况,以信号的稳定安全为首先,实现通信系统的高效、安全、稳定。
参考文献:
[1]薛伟,刘晓娟.地铁隧道间漏泄无线通信越区切换问题的研究[J].铁道标准设计,2009(6):116-126
[2]李栋,丁国鹏.隧道内移动通信越区切换区域设置方案的比较研究[J].铁道工程学报,2007(11):56-58.
[3]龚小聪.地铁移动通信系统切换设计思考[J].都市快轨交通,2006(1):91-93.
[4]周杭.地铁民用无线通信系统切换分析和解决对策[J].现代城市轨道交通,2008(2):18-20.
关键词:GIS设备;电缆;SF6气体泄漏;检测方法
引言
由于青藏高原恶劣的气候条件,GIS设备以其运行安全可靠、受环境因素影响小的优势在青海电网中广泛应用。在GIS系统中,110kV部分出线采用电缆出线。尤其是插拔式电缆终端头,在昼夜温差变化较大的过程中,部分受温度影响的材料发生热胀冷缩,如密封圈等,致使接触面密封不良,导致SF6气体发生泄漏。是SF6压力降低的重要原因。对插拔式电缆终端头内部结构进行了针对性研究。分析采用电缆出线气室的SF6气体泄漏的原因,以及检测SF6气体泄漏的有效方法,并对此典型案例进行了专题分析,与大家分享。
1 故障概述
青海某330kV变电站110kV GIS设备,某间隔出线电缆气室SF6气体压力低告警,根据现场检修人员对压力实时监测,夜间0点-08点是压力降低的时间段,其它时间段SF6压力几乎不变。确定温度是影响SF6气体泄漏的重要原因,由于青海地区昼夜温差较大,最低温度在-25℃左右。受温度影响,发生热胀冷缩,导致对接面密封不良,产生泄漏。如表1所示。
2 现场检测及原因分析
(1)试验专业人员对电缆气室及相邻接触面进行了包扎处理,
第二天用SF6定量检漏仪对包扎的对接面及本体逐个进行了检漏,均未发现漏点。经过判断不是电缆终端头与GIS罐体之间的密封问题。
(2)经过讨论、研究初步判断电缆内部发生内渗现象,就是电缆套管的嵌入导体与环氧绝缘体浇筑密封接触部分在温差变化较大的情况下,受温度影响,部分材料发生热胀冷缩,由于设备常年运行,部分材料老化,使接触面密封不良,导致SF6气体沿着电缆铠装层从电缆另外一侧泄漏。导致SF6压力降低。如图1为插拔式电缆终端头。
3 检测方法
(1)早上08点-09点时间段,SF6气体还在泄漏时间段,采用高精度红外检漏仪对设备及电缆终端头进行检测,发现站外杆塔侧的电缆终端头有大量的SF6气体泄漏现象,由于红外检漏仪特殊性,这种方法只能使用于白天。比较局限。
(2)与GIS罐体连接电缆终端头,电缆终端外部有一圈用螺栓紧固的上下对接面,把对接面紧挨着两颗螺栓松开到一定位置,不影响电缆终端质量。用定量检漏仪进行检测,与其他两相作对比。故障相电缆内部有大量的SF6气体泄露。导致内部泄露的原因就是故障相电缆套管的嵌入导体与环氧绝缘体浇筑密封接触面,由于温度变化,发生热胀冷缩,引起接触面密封不良。这种检测方法通用。如图2为电缆内部泄漏红外检测图片。
4 结束语
关键词:隧道;覆盖;无线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4-014-02
一、概述
地铁、隧道内的信号的特点基本沿直线传播,容易被遮挡形成阴影效果,其反射信号很快被吸收;不管是哪种隧道,都存在长短不一的状况。短的隧道只有几百米,而长的隧道有十几公里。在解决短隧道的覆盖时,可采用较多灵便经济的手段,如在隧道口附近用普通的天线往隧道里进行覆盖等。而这些手段可能在解决长隧道覆盖时不起作用,对于长隧道的覆盖必须采取另外一些手段。因此对于每段隧道的解决方案可能都会有所区别,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来选定覆盖解决方案,同时应注意到地铁的容量需求较高,其覆盖手段应有别于普通的隧道。
二、隧道覆盖天馈系统的选择
在选择好了GSM信号源以后,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配置不同的天馈系统来对隧道进行覆盖。通常有三种不同的配置;即同轴馈电无源分布式天线,光纤馈电有源分布式天线,泄漏电缆。
1、同轴馈电无源分布式天线
采用同轴馈电无源分布式天线进行隧道覆盖是一种可选的方式,这种覆盖方案设计比较灵活、价格相对低、安装较方便;同轴电缆的馈管衰减较小,天线的增益的选择主要是取决于安装条件的限制。在条件许可时,可选用增益相对高些的天线,覆盖范围会更大。该方案的简化就是采用单根天线对隧道进行覆盖,这种方案对较短的隧道是一种成本最低的解决方案。
2、光纤馈电有源分布式天线系统
在某些复杂的隧道覆盖环境中,可以采用光纤馈电有源分布式天线系统来替代同轴馈电无源分布式天线系统,它更适用于覆盖相对较长的隧道和地铁内。采用光纤馈电有源分布式天线系统的主要好处有:在室内安装的电缆数减少;可适用更细的电缆;采用光缆可降低电磁干扰;在复杂的网络中设计更灵活,缺点是成本高。
3、泄露电缆
采用泄漏电缆来进行隧道覆盖是一种最为常用的方式,使用泄漏电缆的好处是:
(1)可减小信号阴影及遮挡,在复杂的隧道中,若采用分布式天线,手机与某个特定的天线之间可能会受到遮挡导致覆盖不好。
(2)信号波动范围减少,采用泄漏电缆与采用其它的天线系统相比,隧道内信号覆盖更均匀。
(3)可对多种服务同时提供覆盖,泄漏电缆本质上是一宽带系统,多种不同的无线系统可以共享同一泄漏电缆,考虑到在隧道中经常使用一些无线系统(如寻呼系统,告警系统,广播,移动电话),由于可共享一条泄漏电缆,减小了架设多个天线系统时工程安装的复杂。
三、对于不同隧道场景的覆盖方案
1、地铁解决方案 -泄漏电缆+repeater+宏蜂窝方案采用该种方式由于地铁用户众多,影响较大,对于这部分区域的用户提供良好服务非常重要。
(1)站口和站台部分,在城市地铁隧道中,人流量大,话务量也高,可以采用容量较大的宏蜂窝基站,这种场合不仅要覆盖站台,而且要覆盖铁路系统出口较大的地方。在此采用宏蜂窝是为了可以提供更多的信道资源、扩容较为容易、单个基站覆盖能力强
(2)隧道部分可使用泄漏电缆,目前看来一般地铁里采用泄漏电缆分布系统(包括GSM网络),泄漏电缆覆盖信号均匀,波束横向传播,可以弥补隧道无线传播不足,特别适合城市地铁系统。泄漏电缆一般与微蜂窝相连。考虑到地铁系统处于地下在覆盖上与地面成相互独立系统,完全可以将地铁中的所有基站归为一个RNC。这样处理给网络的管理,维护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可以将地铁网络作为一个单独的网络来管理。但是泄漏电缆方案相对传统的微蜂窝+室内分布解决方案成本要高。
2、普通隧道解决方案
在城市中,有可能存在过江隧道、过街隧道这种特殊地貌环境,隧道这样的特殊地貌而且封闭环境,外面的信号很难传入,如果采用内部覆盖对外界也影响较小;用户以车内用户为主,业务量不高;一般主要的解决方案为微蜂窝、泄漏电缆、直放站。对于很长且弯曲度较大的隧道建议使用分布天线或泄漏电缆来解决。由于前面地铁覆盖时候,讲解了泄漏电缆覆盖方法,这里着重介绍另外一种方式:采用微蜂窝(或者宏基站)作为信号源,沿着轨道方向建立分布系统,分段放大,保证信号的传播。
(1)短隧道解决方案
对于较短的隧道如果隧道外的宏蜂窝不能覆盖,使用直放站或微蜂窝来解决。在天线的选择上也要因地制宜,对于较短隧道可使用普通天线对于较长的隧道使用高增益,窄波束天线。由于短隧道话务密度不大,可以采用可采用灵活经济的手段微蜂窝/直放站+耦合器+室内分布天线来解决。
如果距离稍长,可以加双向放大器。
(2)解决方案-长隧道
如果覆盖的距离比较长,可采用直放站+光电转换模块+功率放大器的方案。则可以光纤馈电有源分布式天线承载,然后采用光电转换模块将光信号进行转换,最后通过放大模块将信号放大后输出。如果采用功率放大器时,需要考虑该器件的噪声系数。选择用于隧道内的双向放大器T-BDA(Bi-Directional Amplifier),最大增益为40/40dB(上行/下行),噪声系数在系统最大增益时为6dB。
【关键词】隧道;数字电视信号;覆盖方式;比较分析
通常情况下,地面接收信号的质量会随着公交移动电视的不断发展而有所提高,但是只要一进入隧道内车辆的信号会中断,这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了人们对于收看电视节目的连续性。因此,为保证移动电视运营商品牌的不断有效提升,就必须通过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解决隧道内数字电视信号的覆盖问题。解决的方式主要包括天线方式和泄露电缆方式。
1天线方式
所谓的天线方式主要是一种利用无轴电无源分布式的天线在隧道内进行信号覆盖的主要方式,这种方法在具体的方案设计中相对来说比较灵活、价格方面也不是特别高,且安装起来十分的简单和方便,总的来说是一种比较可选的方法。一方面,对于同轴电缆的馈管衰减的影响较小,而天线增益的选择主要受实际安全环境的限制影响,在远离或者不受安装条件限制的影响下,可以适当的选择一些在增益方面比较高的天线,其所覆盖的效果非常良好。另一方面,这种模式中对隧道进行覆盖的最简单的方式莫过选择单副定向天线,不仅成本非常低,而且非常适用于路程较短的隧道,即长度不超过2km的隧道,车流密度相对较小。如果是在距离稍微较长的隧道内,便可以通过放置两个直放站,保证信号能够从隧道的两端向中间发射,从而在隧道内形成完整的信号覆盖。而对于那些长度超过2km甚至更长的隧道,便可以通过适当在隧道内增加定向天线的方式,并使用级联的方式将信号均匀的分布,从而最大限度的保证信号在隧道内的覆盖质量。
2泄漏电缆方式
泄漏电缆的方式在隧道内数字电视信号覆盖中比较常用,其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优点:(1)能够有效的减小信号影响的面积,防止遮挡,在地形十分复杂的区域也能够正常使用。比如在一些地形相对来说比较复杂的隧道中,如果采用天线的方式进行信号的覆盖,极有可能在某个区域内信号接收机和某个天线之间的信号接收会因为障碍物的遮挡而无法正常进行。(2)与天线方式等其他方式相比,泄漏电缆的方式会极大地增加信号的稳定性,信号波动的范围会逐渐的减小,且信号在隧道内的分布会更加的均匀。(3)泄漏电缆的方式可以同时对多种服务提供全方面的覆盖,其本质上就是一种宽带系统,能够实现一种或者多种无线系统的共缆传输,从某种程度上便可以极大地减少寻呼和告警系统、广播以及移动电话等多种无线系统在隧道内的使用,有效避免因系统的重复建设所造成的资源浪费现象。采用泄漏电缆覆盖方式的指标主要是传输损耗和耦合损耗。一方面,传输损耗会随着频率的增加而逐渐的上升,随着电缆半径的增粗而逐渐减小;另一方面,耦合损耗在一定程度上作为频率的主要函数,由于电缆在开槽和间距方面均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因此辐射增益会随着频率的不同而有显著的区别,同时通常用在2m处所测的信号强度统计值来表示辐射能力的大小。
3两种覆盖方式的比较
根据上述隧道内数字电视信号两种覆盖方式比较分析,很容易便得出以下结论:①在覆盖距离上面,天线方式的覆盖距离通常都比较短,而电缆泄漏方式比较长;②在覆盖密度的比较上,天线方式所覆盖的密度十分不均匀,而电缆泄漏方式非常均匀;③在适用条件的比较上,电缆泄漏方式没有任何的限制,而天线方式要求车流的密度必须要小;④在建设条件方面,天线方式的限制条件比较小,而电缆泄漏方式需要铺设一定的漏缆;⑤在建设周期上面,天线方式的建设周期往往比较短,而电缆泄漏方式则要根据隧道的实际情况来确定;⑥在建设成本上,天线方式的建设成本较低,而电缆泄漏方式也要根据隧道的实际情况确定。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隧道内数字电视信号两种覆盖方式比较分析,即天线方式和电缆泄漏方式,对两种方式的覆盖效果和应用场合进行具有的、全面的分析,总结出天线方式的实施相对比较简单和经济实用,在车流密度较小、距离较短的隧道内非常适用,而电缆泄漏方式场强覆盖的范围相对来说非常均匀,且受隧道距离的长短以及车流的密度影响较小,在地形异常复杂的隧道内同样适用,如果和已经泄漏电缆的共缆进行共同传输,便可以极大的降低和节约建设所需要的成本。
参考文献
[1]林华明.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覆盖方法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9.
[2]林华明,朱毅,陈怡.调频信号隧道覆盖技术研究[J].电声技术,2014,09:68~73.
[3]钱晓琼,陆建华,陈宏,张殷希.无锡隧道广播电视覆盖工程的规划与实施[J].广播与电视技术,2012,01:113~116.
关键词:地铁;漏缆;常见问题;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U2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在地铁的正常运营过程中,漏缆不仅担负着对列车调度、消防指挥等业务的无线信息的传输任务,还担负着对旅客信息密切相关的公网信号的收发任务。因此,在地铁的漏缆工程建设过程中,应加强全程质量控制,确保整体漏缆工程的质量。然而,对于无线电波而言,在隧道中的传播特性与在地面上的自由空间传播特性不同,在隧道中,因弯曲较多,直射波的产波距离很短。同时,隧道对无线信号具有一定的吸收、衰减与多径效应,从而使信号产生极化紊乱,并使传播衰减增加。因此,为了强化无线信号在隧道中的传播,目前国内的地铁工程采用的多是敷设漏泄电缆。因此,在漏缆工程的建设过程中,我们应对其常见的问题进行认真分析,并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以切实提高漏缆的敷设质量与通信质量。
泄漏同轴电缆(Leaky Coaxial Cable)通常又简称为泄漏电缆或漏泄电缆,其结构与普通的同轴电缆基本一致,由内导体、绝缘介质和开有周期性槽孔的外导体三部分组成。电磁波在泄漏电缆中纵向传输的同时通过槽孔向外界辐射电磁波;外界的电磁场也可通过槽孔感应到泄漏电缆内部并传送到接收端。
目前,泄漏电缆的频段覆盖在450MHz-2GHz以上,适应现有的各种无线通信体制,应用场合包括无线传播受限的地铁、铁路隧道和公路隧道等。在国外,泄漏电缆也用于室内覆盖。
1漏缆常见问题分析
1.1漏缆的性能指标较低,受多种因素影响
对于漏泄电缆而言,其主要电性能指标有:频率范围、特性阻抗、传输衰减、总损耗的变化范围、耦合损耗、驻波比、传输时延等。对于其主要物理性能指标而言,主要有绝缘电阻、阻燃和烟毒性能、绝缘介质强度、密封性、抗扭力和弯曲性能等。
对于现阶段的所用的漏缆而言,指标性能相对较低,并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与制约,每一种因素的存在都对漏缆的通信质量有着严重的影响。
选用漏泄同轴电缆的理论根据漏泄同轴电缆在系统设计时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有:漏泄同轴电缆的系统损耗、各种接插件及跳线的插损、环境条件影响所必须考虑的设计裕量、设备的输出功率、中继器的增益以及设备的最低工作电平。其中,漏泄同轴电缆的系统损耗由漏泄同轴电缆本身的传输衰减和耦合损耗两部分组成,对于指定的工作频率其大小主要由漏泄同轴电缆的规格大小来确定,规格大的漏泄同轴电缆系统损耗较小,传输距离相对长。
在设计时,首先,考虑到移动终端的输出功率相对于固定设备较低,所以一般以移动终端的发射功率来确定漏泄同轴电缆的最大覆盖长度。根据设备的最大输出功率电平(手机为2W)和系统要求的最低场强(典型值85dBm----105dBm)确定出系统所允许的最大衰耗值αmax. 。
第二,选定漏泄同轴电缆的耦合损耗值Lc,同时计算出某一规格的漏泄同轴电缆在指定工作频率上的某一长度L所对应的传输衰减α×L, α为该漏泄同轴电缆的衰减常数。从而确定该漏泄同轴电缆的系统损耗值αs=α×L+Lc 。
第三,系统设计时还必须根据工作的环境留出一定的裕量M,此裕量牵涉的因素一般有以下几点:
耦合损耗提供的数字为一统计测量值,必须考虑其波动性;
按50%耦合损耗值设计时,需留出10dB的裕量;
按95%耦合损耗值设计时,需留出5dB的裕量;
跳线及接头的插损必须予以考虑;
地铁系统车体的屏蔽作用和吸收损耗也要考虑,根据经验其推荐值 10dB到15dB
第四,确定漏泄同轴电缆的最大覆盖距离:
因为系统损耗为αmax. =αs +M=α×L+Lc+M
则L=(αmax.-Lc-M)÷α
此L值即为漏泄同轴电缆的最大覆盖距离。
下面举一个实际例子予以说明:
假设漏泄同轴电缆的规格为HLHTAY-50-42
频率为900MHz
耦合损耗为76dB(95%)
漏泄同轴电缆的衰减常数α为27dB/KM
手机最大输出功率为2W(33dBm)
最低工作电平为-105 dBm
耦合损耗的波动裕量为5dB
跳线及接头损耗为2dB
车体影响为10dB
则αmax.=33 dBm-(-105 dBm)=138 dB
αs=27dB/KM×L+76dB
M=5 dB+2 dB+10 dB=17 dB
所以L=(138 dB-76 dB-17 dB)÷27 dB/KM
=1.67KM
=1670米
此结果说明在以上假设条件下,该种规格漏泄同轴电缆的最大覆盖距离为1670米,如果还不能满足覆盖长度的要求,则必须考虑加中继器来延长覆盖距离。
对于同轴电缆而言,其内外导体、介质以及护套的材料结构及其工艺都决定了电缆的电性能与物理性能。对于漏泄电缆而言,其外导体上的槽孔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漏泄电缆电磁能量与外部环境之间的不同交互方式。因此,电缆直径、绝缘介质、工作频率以及槽孔结构等因素将直接影响到漏泄电缆的各种性能指标。
1.2损耗现象较严重
在漏缆系统的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有漏缆系统损耗、设备的输出功率、各种接插件及跳线的插损以及设备的最低工作电平等。
对于频率已定的漏缆系统而言,直径大的漏缆损耗相对较小,其传输距离也相对较长,耦合损耗的设计也通常在55~85dB之间。但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受到设计、施工以及材料本身等因素的限制,漏缆耦合损耗相对较高,从而造成了资源浪费。同时,对于专用频带的漏缆系统而言,其性能相对较好,且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小,在地铁工程中应用也比较广泛。因此,在今后的地铁漏缆敷设过程中,应考虑使用专用频带的漏缆系统。
1.3漏缆在设计阶段存在一定的问题
在漏网系统的设计过程中,通常根据设备的最小输出功率与最大路径损耗来确定漏缆的最大覆盖长度。但在地铁漏网系统的设计过程中,因受施工条件等原因的限制,对漏网系统的设计仍然存在较多问题,表现在损耗严重、最大覆盖程度设计不合理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