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自主品牌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主与合资的分化已然再次拉大。相较于自主品牌在市场竞争中的难以突围,合资品牌伴随着各大派系回旋反复 的博弈和市场总量的增加,仍然呈现出逐步攀升的市场走势。
近年来,随着限购城市的数量增加,加之合资车企的产品价格 渠道“双降”,自主品牌不断被逼退至三四线市场。而如今,这一安 身立命的大本营或将再受考验。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截止 今年6月,自主品牌汽车的市场份额喜忧参半。
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合资阵营战事升级,德系、美系进入激战, 南北大众和上海通用的竞争极为激烈,三家企业轮番坐镇冠军宝 座;而日系、韩系也不断奋力向上,向第一阵营发起冲击,此外,以神 龙汽车为代表的法系品牌在近年来也呈现出快速上升势头。
与此同时,自去年9月以来,自主品牌轿车市场份额已经遭 遇九连降,并且截止今年6月仅为23.8%。
从乘联会数据中可以看出,除了上汽通用五菱、东风柳汽、北 京汽车、长安汽车等几个少数车企在今年前6个月有所增长外,其 余品牌均呈现下滑。其中吉利、比亚迪下滑幅度分别达到31.4%和 22.2%。
早在2011年,车市快速增长浪潮退去之后,市场平均增速从超 过30%陡降至10%以内,市场竞争由此加剧,在合资产品和渠道同 步下探以及城市限购等因素的作用下,自主品牌逐渐被逼退至3、 4 线城市,比 亚迪、奇 瑞等几年前在一线城市风生水起的企业也 纷纷启动了战略收缩计划,在 退网潮涌现的同时开始思考新的战 略布局。
在此背景下,自主品牌开始集体谋 划品牌向上,对产品线 作 出大刀阔斧的调整,奇瑞、吉利、海马等企业均收缩了A0级别以及A00级产品战线,将重心更多放在A级以及A级以上的产品,并且在定价区间上纷纷挺进10万元以上区间。 但转型过程仍然艰难。以奇瑞为例,其重点打造的艾瑞泽7目前月均销量不足3000辆,远未达到该公司预期水平,与之相对应的 是,合资布局还在加速,以大众桑塔纳、捷达、雪铁龙爱丽舍为代表 的入门A级车产品也在抢食自主份额,与自主轿车产品大幅下滑形 成对比的是,上述产品的平均月销量均以万辆为计数单位,并且仍旧 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庆幸的是,相较于轿车板块,SUV产品给了自主品牌一条突围 捷径。诸如比亚迪S6、奔腾X80、广汽乘用车GS5、长城H6等产品 都保持稳定增长,其中奔腾X80今年前5个月同比增幅达到730%。 市场占比方面,自主品牌在整体SUV市场中占比至今几乎都稳定在 40%左右。而MPV的占有率更高达86.1%。
“合资品牌一直都说品牌没有下沉,但你去看,三四线城市我们还没店呢,人家都有店了。比亚迪搞了个技术巡展,就是汽车下乡大篷车,其实日产、广本、通用早就有了。他们降价更狠。原来我们还有性价比的优势,但现在合资品牌一降就是两万块,我们的降价幅度只能达到两千。消费者说,你们这也就相当于人家送个礼包而已。”侯雁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侯雁认为,自主品牌如今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建立新的优势。
而在这个过程中,中国自主品牌正“潜伏”在低谷中苦练“内功”。
步入低谷
2013年6月9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5月产销数据显示,2013年上半年,中国汽车市场产销将超过千万辆,但自主品牌的占有率却在持续下滑。
2013年5月,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共销售55. 08万辆,环比下降3. 56%,同比增长6. 83%。轿车方面,自主品牌轿车也呈现低迷态势,共销售24. 95万辆,环比下降4. 08%,同比增长5. 00%。
在销量排名上,5月全国销量前十名中,自主品牌中只有吉利一家企业上榜,以3. 75万辆排名第七位,这个数字还不到排在首位的一汽大众11. 03万辆销量的1/ 3。在2013年1~5月全国销量前十名中,自主品牌只有吉利和比亚迪分别列于第七位和第九位,销量分别是20. 63万辆和18. 56万辆,排名第一的上海通用销量则高达57. 53万辆。
事实上,自主品牌的低迷已经延续了相当长时间。2012年,中国汽车市场进入“微增长”时代,产销量分别为1927. 18万辆和1930. 64万辆,同比分别只增长了4. 63%和4. 33%。而自主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同比再度下降0. 7%,在连续两年的萎缩之后,自主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已下降到28. 4%。
比亚迪:期待二次腾飞
面对持续低迷,比亚迪的策略是“二次腾飞”。“此前3年,比亚迪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对此前错误的修正。一方面,是对以前依靠激烈网络扩张实现高增长的模式进行修正,这是自主品牌在成长初期普遍采用的模式,但也一直受到业内野蛮生长的诟病。”侯雁告诉本刊记者。
截至2012年底,比亚迪完成了销售网络的全部调整,将原来的1200多家经销商整合为800多家。2012年4月起,比亚迪将原有的“2年6万公里”售后保修,延长到“4年10万”公里,以减少用户在脱保之后的流失,让经销商在售后利润增长之后提升服务及品质。
“二次腾飞”的另一个核心是技术进步。
在2013年上海车展上,比亚迪推出了PM2. 5绿净技术、绿混技术,等等。PM2. 5绿净技术是四层空气净化技术,可以在几分钟内降低车内的PM2. 5含量。绿混技术则是混合动力技术,使得汽车的百公里油耗降低1. 5L。
在新能源汽车的开发上,比亚迪将从速锐开始,将所有的传统燃油车向弱混过渡,完成弱混、插电混合动力、纯电动几大新能源技术的完整布局,以保证新能源汽车在任何阶段对任何车型的需求,比亚迪都有技术支撑,并抢到市场份额。
同时,比亚迪也正从设计上力图摆脱自主品牌的“山寨”怪圈,在思锐车型的设计上,采用了中国的弓和戈的设计元素。
“我们所有的改变都是为用户做的,希望做出他们看得见摸得着用得起的科技。”侯雁说。
不久前,比亚迪推出了3系6速自动挡车型,即所有3系产品加7000块钱就可以实现6速自动挡。4月,自动挡车型卖出了约2000台,5月接近5000台,下半年预计销量就能过万台。
早先为比亚迪带来飞速销量增长的价格战模式,正在逐步被摒弃。
“F3最早性价比很好,又宽又大,经济实惠,后来的营销策略就是不断降价,从2005年上市卖79800元,到去年卖到53800元,每年的营销动作就是开年4月份巨惠,价格杀到底。结果等我想往上涨的时候,就没人接招了,我如果突然涨到79800元,明天没人买了。”因此,2012年开始,比亚迪开始“稳住价格”。
“最近一年半,我们价格都没动过,即使终端上有一点促销,也很快就能拉回来。价格上守住,然后通过一些新车型和新技术慢慢介入。现在都是增配不加价,改款以后走原价。”
侯雁说,改变以往价格战的模式,最根本的目标是提升比亚迪的品牌形象。
现在,比亚迪的盈利重心逐步从低端车型向中高端车型过渡。
奇瑞:减少一半车型
要重塑企业形象的,还有奇瑞。
“目前摆在自主品牌面前的首要大事就是如何提升产品品质和品牌形象。低端的品牌形象与是否进军高端市场无关,只与产品的技术实力和品质有关。”奇瑞汽车董事长兼总经理尹同跃说。
2013年4月,奇瑞iAuto技术平台正式,这被奇瑞称为“国内第一个核心技术平台”。
iAuto由CHERYSMA(智衡整车精益标准)、ACTECO(智效动力总成系统)、CLOUDRIVE(智云娱乐行车系统)三个部分组成,其中,CHERYSMA用于提升整车质量,ACTECO包括奇瑞自主开发的TGDI、CVT、6AT、DCT等在内的动力总成技术,CLOUDRIVE则拥有提高行车体验。
2012年,奇瑞推出了自主研发的首款TT(DVVT+ CVT)黄金动力组合,拥有41项发明专利。2012年,奇瑞自主研发的200台工业机器人陆续投入应用,其自己的先进汽车技术装备终于迎来规模化应用。
奇瑞的转型中,最显眼的变革就是终结“多生孩子好打架”的策略。尹同跃曾公开表示,奇瑞将只保留奇瑞品牌,同时将其微车品牌“开瑞”从奇瑞股份有限公司剥离到奇瑞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发展微型面包车和皮卡等商用车。
这意味着,奇瑞的产品系将从目前20余款逐步精减到11至12款产品。
“实施战略转型实际上等于在革自己的命。”尹同跃说。
这是品牌形象重新塑造的必然结果。“奇瑞从2008年开始不断谈转型,谈调整。产品要把资源聚焦到少数的拳头产品当中去,因为现在开发一个产品,花的时间和资源是过去的很多倍。”
换标与去山寨化
实际上,2013年的中国汽车自主品牌,很多都在谋划建立新的品牌形象。以至于更换“标志”成了一个常用动作。
2013年2月,东风乘用车宣布将启用全新的东风乘用车品牌标识。东风风神、东风风行、郑州日产、东风小康将挂统一标识;3月,长城汽车哈弗品牌新logo。这意味着哈弗在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等各个环节全面脱离原先的长城体系,形成独立的品牌体系架构。
换标似乎是与过去的一种“决裂”。众所周知,在自主品牌十多年的发展中,低质量、低配置、低价位、低认同度一直是难以突破的发展定势。多家自主品牌在子品牌和车型上盲目扩张,就是抱着“多生孩子好打架”的心态,依赖销量的增长来拉动企业的发展。而“换标”,则是从“做大品牌”走向“做强品牌”的新阶段。
目前,奇瑞、吉利都建立了自己的研发机构,而长城汽车耗资50亿元的长城汽车新技术中心预计在2014年下半年投入使用。
“山寨”,则是自主品牌要远离的另一个“过去”。在2013年4月举行的“第十五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上,自主品牌的概念车史无前例占据了半壁江山。这似乎是自主品牌发出的信号—走出“山寨”设计的初级阶段,开始拥有自己的设计理念,并展现出设计和技术上的前瞻性。
优势战场:SUV、海外市场
进入2013年,虽然市场占有率上依然面临着合资品牌的强大压力,但自主品牌还是在一些细分领域与合资品牌展开了“对攻”,典型的领域就是SUV市场、中高端车领域。
SUV市场上,在中汽协公布的2013年前4个月SUV的销量排行榜上,哈弗H6销量58980辆排行第二,哈弗M4销量38071辆排行第五,瑞虎销量30531辆排行第八,比亚迪S6销量30531辆排行第九。
目前,SUV已是自主品牌最出彩的一个市场。
进入2013年后,一汽奔腾X80,陆风 X5、江淮S5、海马S7等诸多自主SUV纷纷亮相。长安汽车推出的SUV车型CS35在2013年第一季度的销售占到了总销量的5%,此外,长安还在研发并将陆续推出CS55、CS75、CS95三款SUV车型。在2012年达到23万辆的销量后,长安2013年的销售目标是40万辆。
比亚迪则推出了S7进军中高端SUV市场。
长城汽车也对外宣称,希望将哈弗品牌打造成继路虎和JEEP之后的第三SUV品牌。
自主品牌在海外市场的表现显然比国内市场“给力”。
吉利汽车的2012年报显示,2012年其海外销量超过10万辆,同比增长了157%,在吉利集团的总销量中占比超过了20%。相对于国内市场销量同比基本持平,吉利的海外市场的发展显然更快。
奇瑞海外市场销量所占的比重更高。数据显示,2012年奇瑞海外销量为18. 6万辆,同比增长16%,占总销量56. 33万辆的31%以上。奇瑞已经连续10年蝉联国内乘用车出口冠军,出口量占据中国乘用车出口的38%。
今年以来,随着汽车下乡、以旧换新、购置税减免等刺激政策的退出,以及10月份“节能惠民补贴”油耗标准的提高,使得自主品牌的严冬提前到来。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今年前9个月,乘用车累计产销1048,5万辆和1053.78万辆,同比增长6.04%和6.38%。可惜,自主车型没能享受增长。与自主车型差强人意的表现不同,合资车型尤其是豪华车型丝毫感受不到车市的冷淡。
市场环境波动意味着竞争的加剧,而此时此刻的自主品牌遭遇挑战,多面受敌。合资品牌丰富的产品正在不断下探,而近年来中央政府要求合资企业必须推出自主品牌的汽车。而这些新推品牌势必以现有的民族自主品牌而不是外资品牌为竞争对手,它会进一步挤压自主品牌的生存空间。
从市场的角度来看更是一目了然,上海通用和北京现代已经有产品下探到7万元区间,而广州本田合资自主的理念S1已经以6万元进八7自主品牌的传统优势区。
自主品牌在价格几乎相同的情况下竞争不过合资品牌是不争的事实。崇洋并不是主要原因,最主要的是品牌的差距、品质的差距。好日子已经过去了,如果自主品牌现在还只是关注现存的二、三、四线市场,而不去解决本质上的差距问题,这样下去,再过三五年,当中国汽车的普及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自主品牌想翻身都难,眼下一线城市市场就是个好例子。
现在中国社会各界都在谈品牌,自主企业希望把自己的产品做起来,把品牌做好,国家在政策上也给予了很多支持,媒体也在传播各种品牌的理念。但当前自主品牌观念存在很多误区,很对人对品牌的认识并不清晰,造成其塑遣品牌的行为模糊、随意,产生的品牌结果自然也是不如人意。
通过品牌人们可以认知产品,并依据品牌选择购买。例如人们购买汽车时,奔驰、宝马、奥迪、丰田、福特,每种品牌代表了不同的产品特性、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设计理念、不同的心理目标,消费者和用户便可根据自身的需要进行选择。
而自主品牌最大的软肋就是有了品牌却不能用产品来诠释品牌,仅仅依靠低价策略是不能使一个品牌长期存活下去的,因为低价不是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更何况合资企业也在不断运用低价位产品来打压自主品牌。
到目前为止自主品牌还停留在从造型上来模仿一些车型,而没有能够表达自己的特性。在发展的初期模仿车型无可厚非,但是当发展到目前的状况下,自主企业是不是应该正确面对自身品牌,找到自己的核心竞争价值。
自主品牌如何能够拿到诺亚方舟的船票,而避免坐等2012?
1.产品多样化
当前自主品牌现状,品牌、质量、技术几乎与国外品牌存在全方位的差距,自主品牌依然无法摆脱依靠价格取胜这一初级模式,但是本土品牌的最大优势在于解读中国市场的能力,了解客户的需求,可惜产品却差强人意。
中国消费者是最“喜新厌旧”的,如果能够从了解客户需求开始,用多样化的产品来抓住并引导消费者的需求,从而摆脱产品单一缺乏多样化的弊病。
2.平台共享
今年德国大众汽车有望取代丰田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制造商,主要原因是因为今年日本大地震和海啸之后丰田出现的供应链问题。但是,大众还成为汽车行业最娴熟的旗下品牌平台共享的先驱,其品牌从斯柯达到西雅特,从奥迪到宾利。凭借规模效应,大众得以在降低成本上超过竞争对手。
3.研发人才
戴姆勒、奥迪、丰田都在中国设立7研发和设计机构,瓜分研发人才之战早已开始,自主品牌应该有对策,如果不能给予高薪和好的工作环境,但可以通过建立鼓励机制,例如海外研修以保证人才不流失。
实际上可以说是做汽车的机制改革,我们希望奇瑞是中国的一个探路者。2010年的时候我们下了很大的决心,做了一下转变。我相信更多的企业会理解,可能有的快一点,可能慢一点,但是可能越晚转变的难度会越大,市场给我们的机会不是特别多。
请您给我们讲一讲2013年奇瑞都做了哪些比较重大的事情。
2013年下半年到年底之前3款车的上市引起了一个比较大的变化,这种变化其实是几年的成果,不是2013年一年取得的成果。最重要的是这几款车改变了公司内部对奇瑞当时战略目标的怀疑。早期我们请外国公司帮我们做战略规划――中国自主品牌的出路是做品牌。品牌是要按照国际汽车行业的规律,按照国际的流程体系――这种体系包括开发、采购、销售、制造和财务体系等等一系列体系构成――才能把汽车做出来。去年我们作为企业下了非常大的决心,守住质量底线,质量底线达不到就不上市。所以我们转型,其实就两个字:质量。战略转型转什么,转质量。
奇瑞的2013年的销量好像有所减少了,您是不是感到担忧呢?
去年是这样的,我们的销量下滑,但是我们几个主力产品像瑞虎3、风云2、E5、QQ这几个传统产品没有下滑,而是原来我们的一些产品停掉了,因为产品量很小,成本很高。去年实际上我们这三款产品原来的上市时间不是这个时间点,是拉开的,因为后面我们要守住质量底线,上市延迟,新产品贡献减少。我们的几个主力产品销量没有下降,新产品上市的势头和评价比预期好,单车的毛利润比预期好,平均单价比前年高,这几个指标我们心里是清楚的。
经过这种战略调整之后,奇瑞将被塑造成一个什么样的品牌?
我希望把奇瑞打造成一个对技术有追求的公司,肯自己干。有的企业是应试教育,只迎合用户,有的企业比着对手做,而我们希望奇瑞能做出专家喜欢的产品。
您是否相信自主品牌能在制造品质上达到日系车或者德系车的水平?
我们证明是能做到的,艾瑞泽7也好,瑞虎5也好,是能做到我们原来想的但不敢相信的东西。我们现在的目标是把一个艾瑞泽7变成一群艾瑞泽7,把奇瑞所有的产品变成艾瑞泽7。艾瑞泽7上市的时候,就是我们的质量底线。我希望在年底的时候比在上市的时候又提高很多。我们过去有个误区,销量上去以后看见卖的好了,拼命生产不顾质量。过两个月就下来,下来了就降价促销,促销以后找供应商去压价,供应商一看就开始偷工减料,形成这种恶性循环。所以我们现在的想法就是慢一点,包括现在的艾瑞泽7,这种产品必须要体验营销、口碑营销,只要用户到市场上去试了,超过他的预期了,他一定会告诉他的朋友回来买。
奇瑞的新产品战略
您能描画一下么?
我们分成三个台阶。艾瑞泽7和瑞虎5是新体系下的产品,今年还要出个艾瑞泽3,这三个是第一阵营的。到了2015年底还有三款车,一个是TX,一个是艾瑞泽5,还有一个新的瑞虎,作为第二阵营,第二阵营的质量底线比第一阵营还要高一块,我们希望达到日本车的水平。后面大概还有5个车,是在观致平台基础上。我们在上海有个团队,也是来自于德国,非常强的团队,然后按照德国的豪华车标准打造,大概2017年会完成。这三个台阶,我们希望能够达到德国车的质量,去弥补中国品牌成长的不足。通过这几年的时间,把我们的体系进一步完善,质量好了以后,我们销售能不能支持,我们的品牌能不能支持,我们的生产能不能支持,我们的采购能不能支持,每一块都按照它的平衡的一个标准来要求。
如果第三步上到观致那个层面,那么观致怎么和奇瑞来进行定位上的分别呢?
观致车的要求会更高,它现在实际上就是豪华车这个标准和定位。
说到观致,您当时决定合资做观致的目的是什么呢?
因为中国合资很多,实际上合资企业中方获得技术的可能性很小。合资企业在怎么做品牌和怎么做产品这两块是跟中方是没关系的,外方也不想让你知道。我们作为一个品牌,特别希望找一个对我们开放的老师,所以我们当时选择和以色列合资,然后大量引进世界上顶级的人才,如果是我们出面找不到这些人才。这些人才能教会我们很多东西,这对中国汽车工业的意义,比什么都大。
奇瑞又跟捷豹路虎实现了合资。您能不能透露透露它大概什么时候出产品啊?
和捷豹路虎合作是非常顺利的,按照计划,甚至比有些计划还提前了,双方合作非常愉快。我们约定双方共同,今年4、5月份可能会有一些消息,北京车展可能会有一些。
您认为海外市场对咱们自主品牌的重要性有多大呢?
非常重要。如果说我们的销售在海外占一定的比例,国内市场就可以让我们的规模效益更好。合资企业在中国一般海外的市场是不让你玩的,那是外方自己的地盘。如果股权打开了,可能会让你玩。对于我们来说在海外增加一块量,很容易形成规模,对我们的供应商意义很大,对我们整个研发的摊销意义很大,同时海外一些利润也蛮好的。
新能源车,特别是电动车。奇瑞目前这方面的状况如何?
我们把新能源分成几块,一个希望把传统的内燃机技术做到极致,做到和西方一样的我们叫FSI或者是GDI的技术,是非常不错的,然后在这个技术上我们做PHEV,现在进展的也非常好(PHEV就是所谓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我们还做了两类纯电动车,一类是高压车,去年卖了几百辆,我们还做了低压车。一般的电动车用的是380伏的工作电压,它有一个大功率半导体器件叫IGBT ,这个东西是很贵,我们现在用一个技术把电压降低到比如说110伏,用别的技术代替这个比较贵的东西,这样的话大概续航里程在130公里、140公里左右,整个的制造成本就很低了。我们去年卖了6023辆,今年目标是过10000辆。
那这些车都卖到哪去了呢?
浙江可能是我们最大的市场。我们单独有个网络,专门卖这个。卖给私人,往往都是奔驰宝马再加一个这小电动车。用这个电动车去健身、买菜、送孩子,是非常好的。
未来奇瑞把新能源车放在什么位置上?
纯电动这一块我们一定要解决成本问题,在国家有补贴的情况下,让大家能接受。第二块我们做PHEV,因为我们认为可能国家基础设施不特别完备的情况下,大家敢买敢用。第一款PHEV在艾瑞泽7基础上做,明年在上海车展展出,就想量产了。
经过了改革,新的愿景是不是出现了?
我们想一个是做品牌的方向,我们要做一个产品都要能够达到日韩水平的公司,那么这种产品会支撑我们的品牌上升一定的高度。这组产品上来以后是有规模的,规模上来以后是有效益的,效益上来以后是要上IPO的,就是这么一个愿景。
将来的产品会不会按照您的理想超越日韩,最终达到德系的标准?
中国的德系车,希望做成中国的德系味道的车。我们现在抓质量到了一种让你喘不过气来的程度,逼着大家都去把质量做好。让大家认识质量等于销量,质量等于效益。这么多年我们转型就转到让大家认识到质量真是企业的生命。
新的一年,您对这些新产品市场状况的感受是什么?
今年我国内给的计划是36万辆作为它60分的一个考核指标,我们希望过60,国外19万4千8百辆是我们60分的指标,这样的话加在一起大概是55万多辆吧,然后其它加在一起可能还有10万辆左右,再加上两个合资企业计划,还有6万多辆车,大概有70几万辆车的目标,比去年会增加的比较多。
大连新厂的瑞虎5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因为大连我还有一款车出口。今年还有一个艾瑞泽3在大连,这样大连今年大概有10几万辆的量,生产组织是非常困难的。
听说都是新员工,在培训上怎么样?
那边我们用了大量的日本人,车间主任全部都是日本人,质量保证的各个环节都是日本人。
这也是生产比较慢的一个原因吧?他们很重视质量。
是这样,他们非常重视质量,而且我去了以后,他们一定会告诉我他们发现了多少问题,这些有很多据我的水平根本感觉不到是质量问题,按照德国人不觉得是质量问题,但是按照日本人它是,他们对质量理解是不一样。
(一)自主品牌的机会。消费者需求增长。随着人民收入的不断增长,汽车作为普通商品和老百姓的距离越来越近。对于一般家庭而言,进口车型的价格过高,而自主品牌汽车大部分都是经济型车,因此给这部分消费者提供了合适的选择。其次,政府的利好政策不断给予自主品牌汽车企业支持,通过“汽车下乡”等政策不断推动自主品牌的发展。除此之外,对于自主品牌的房展趋势而言来说,中高端汽车市场目前有很大的市场和发展空间。
(二)自主品牌的威胁。自主品牌产品增长迅速,发展较快,唯一不足之处是集中于低端市场。在其销售结构中,A级车所占份额将近50%,B级车仅占8%,10万元以上的中端车型仅占5%。对于自主品牌汽车企业而言,中级车市场对技术和品牌的两大要求仍然是其产品结构提升的两大瓶颈。与外资、合资品牌产品相比,自主品牌在技术、性能、质量方面的差距仍然明显,尤其是在发动机、变速系统等众多关键技术环节上,对国外技术依赖程度较高。另外,自主品牌建设落后,缺乏整体品牌规划,造成了单一自主品牌的认知度、美誉度、忠诚度低,缺乏中高端产品有效支持,影响可持续发展。
二、自主品牌汽车营销策略探讨
为了让我国自主汽车品牌能在竞争中站稳脚跟,现就其如何创新营销策略进行初步探讨:
(一)创新产品,找到其独特的营销模式。目前我国的汽车产品有降价的趋势,处在价格战持续的外部环境中企业应从自身的实际情况、从消费者的真实需求出发,加大新产品开发,不断提升产品质量;除此之外,建立完善有效的售后服务体系,不断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不断增加顾客满意,逐步树立自己良好的品牌形象,提升客户的忠诚。
(二)改变汽车传统消费观念。自主品牌汽车厂家应加大其宣传侧重点,通过自主品牌汽车的高性价比来吸引广大消费者。为此,要不断提高自主品牌的质量品质,通过可靠的质量、出色的外形设计、完善的售后服务、令消费者满意的驾乘感受以及经济的使用成本来博得消费者的青睐。
(三)实施品牌营销战略。汽车品牌意味着市场定位,展示的是汽车企业的经营方针。企业的品牌形象源自于消费者对它的认同,是受人们“口碑传播”和“使用效果”双重驱动。为此如何建立起消费者沟通的渠道,取得消费者的信任,是解决提升自身品牌价值,形成良好企业品牌的途径。通过细分消费者群体,了解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实施消费者定位来实现并以不同的产品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树立优秀品牌效应,不断提升和巩固自己在汽车市场的地位。
(四)实施绿色理念的营销策略。近年来,随着全球环境的不断恶化,能源供给的不断加紧,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各行业的发展趋势。而汽车行业也在走低碳的路子,大部分企业不断研发新能源汽车,支持节能减排,并以“绿色”为新营销模式,力争企业、顾客、社会三赢的局面。现今,几乎每个汽车生产企业都在探索低碳汽车的路子,都在研发真正低碳出行的方式。
(五)推动互联网营销思维的扩张。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顾客在收集汽车产品信息,如何做出购买方案,最终如何做出购买决策等过程中,更加倾向于网络平台给予他们的建议,而,网络本身也成为影响很多消费者购买的主要渠道。现目前,各大汽车网络平台,门户网站均推出网络4S店模式,方便客户随时看车。网络4S店集三维赏车、视频聊车及网络选车于一体,网友间不仅能交换对某款车的评价和感受,还能以3D形式透视产品外观和细节。极大降低了消费者购买产品的时间、精力成本,同时也说明购车一族的消费习惯和行为模式与以往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对于自主品牌汽车来说,也应该顺应时代的潮流,在深刻了解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基础上,利用互联网这个有效的传播工具,找到适合自身的传播平台,采用有效的传播方式取得消费者的认可。
三、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