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妊娠期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妊娠期肾脏发生哪些改变
血容量增加主要因晚期(30周)妊娠发生水钠潴留造成。在妊娠第10周或更早期,肾血流量及肾小球滤过率增加,比非孕妇增加30%~50%,平均血尿素氮为3.2毫摩尔/升,肌酐为51.3微摩尔/升,较非孕妇低。因此,孕妇如果尿素氮>4.64毫摩尔/升,肌酐>53.04微摩尔/升,尿酸>267.66微摩尔/升,应考虑肾功能异常。由于肾小管对葡萄糖再吸收能力相应不足,故孕妇饭后可出现糖尿。正常孕妇尿中蛋白可轻度增加,这与和肾流量加大、肾小球滤过率增加,孕期脊柱前凸,肝脏压迫下腔静脉,增大的子宫压迫肾静脉有P。
妊娠时肾脏形态改变孕妇双肾大小可增加l厘米,输尿管也可能扩张,输尿管的收缩能力下降,易发生泌尿系统感染。
妊娠中期舒张压变化一般情况下,孕期舒张压可下降10~15毫米汞柱,以后逐渐升高,但近足月时仍不能达到孕前水平。若孕中期舒张压在75毫米汞柱以上,孕晚期在85毫米汞柱以上,应高度警惕肾脏疾病。
妊娠期要警惕中毒性肾病
中毒性肾病是对妊娠妇女危害最严重的疾病之一,羊水过多、多胎、葡萄胎、患有高血压或肾脏疾病的孕妇容易得病。临床表现为妊娠水肿、妊娠高血压、轻度先兆子痫、重度先兆子痫等,主要表现为蛋白尿、水肿、高血压,重者可伴头痛与视物不清、呕吐、抽搐、昏迷,病死率很高。若能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可以防止病情发展。
一般妇女怀孕6个月左右,开始出现两下肢、足背水肿,应立即去医院检查尿。如果尿中出现蛋白,血压升高,说明已经发生妊娠中毒性肾病。妊娠20周前,血压一般与孕前水平相似或略低于孕前水平;妊娠20周以后,如果血压持续升高至140/190毫米汞柱或较基础血压升高30/15毫米汞柱为血压异常。正常孕妇体重增加平均以每周0.5公斤为宜,若1周内体重增加≥1公斤,可能已存在隐性水肿;超过2公斤为隐性水肿的警告值。若体液积存过多,可出现凹陷性水肿。水肿多由踝部开始,向上延伸。足及小腿有明显的凹陷性水肿,经休息6小时以上不消退,用(+)表示;延及大腿部为(++),一般认为有临床意义;水肿延及腹部及外阴者为(+++);全身水肿以(++++)表示,可伴有腹腔积液。单纯蛋白尿持续存在预示肾小球的通透性增加,应考虑肾脏病变。可采用随意清洁尿检查或24小时尿蛋白定量测定,如经常有(+)尿蛋白或尿蛋白>500毫克/24小时,则为病理现象。
患者必须卧床休息,严密观察水肿、血压、蛋白尿发展情况及肾功能,适当限制饮水量和食盐。口服利尿药如双氢克尿塞、速尿等,同时口服硫甲丙脯酸片,可有效降低血压,减轻水肿,防止心脏、脑组织受损害。也可口服心得安以减慢心率。要加强营养,给予多种维生素。病情严重时,要住院治疗。
妊娠期要当心急性肾衰竭
导致妊娠期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因素包括各种原因引起的血容量不足、肾血管痉挛及微血管性溶血等。在产妇死亡的原因中,有一部分是妊娠期急性肾功能衰竭。一般认为妊娠10~12周,后期34~40周,为急性肾功能衰竭患病高峰期,多因堕胎、妊娠高血压、先兆子痫、子痫等引起。有的因为胎盘早剥、羊水栓塞、大出血引起。
妊娠期急性肾功能衰竭最常见的三个危险信号是水肿、高血压和蛋白尿。
如何检查
少尿期尿呈酸性,24小时尿量少于400毫升。早期尿比重可正常或增高,以后下降固定于1.012左右;如尿比重在1.020以上,多表示脱水。查血液常规,白细胞总数增高可达到20×109/升左右,中性粒细胞可达80%~95%。
多尿期24小时尿量增加至400毫升以上,数天后尿量可达2500~3 000毫升以上;尿比重仍低,开始在1.010左右,以后可低至1.002;尿常规显示原有的异常成分逐渐消失。
恢复期24小时尿量恢复到1 500毫升左右;肾功能的好转则视肾脏病变决定。经过长期随访,有的病人肾功能可以完全恢复正常,但也有部分病人遗有慢性肾功能不全症状。
如何治疗
妊娠期急性肾功能衰竭如果不及时治疗和控制,会引起感染、心血管系统并发症、神经系统并发症、消化系统并发症、血液系统并发症、电解质紊乱和代谢性酸中毒等一系列并发症,危及孕妇和胎儿的生命。
少尿期治疗
1.严格控制入液量:准确记录出入水量。每天进入体内的总量不超过每天的总排出量:每天补液量=显性失水(尿量、出汗、呕吐)+不显性失水(呼吸、消耗及皮肤蒸发700毫升减去内生水400毫升)。
2.饮食上限制蛋白质摄入:应以糖类补给热量为主,每天摄入葡萄糖150~200克,蛋白的分解则达最低限度。热量每天应给1 700~3 000千卡才能减少负平衡。进食有困难者可给予25%~50%葡萄糖液400~600毫升或葡萄糖、脂肪乳剂静脉滴注或用全营养静脉滴注。
多尿期及恢复期治疗
多尿期由于肾小管功能尚未完全恢复,有的孕妇仍有严重的水、电解质紊乱现象和氮质血症等,机体的衰弱也容易发生感染。开始时仍按少尿期进行处理。
入水量不应按出水量加不显性失水量来计算,否则会使多尿期延长;一般应以入水量为尿量的2/3,其中半量补充生理盐水,半量用5%~10%葡萄糖液。如能进食者,尽量以口服为宜,不足部分采取静脉补充。
多尿期仍应经常测定钾、钠、氯、二氧化碳结合力、尿素氮及肌酐等。尿量每天>1 500毫升时即使血钾正常,亦可适当补钾,一般以口服为主,避免低钾血症出现;每天3~6克,并根据血钾浓度测定而调整摄入量。
牢记九要点,避免妊娠期肾病
1.多喝水,每天饮水不少于3 000毫升,以防止尿路感染。
2.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要严格控制糖的摄入,多食玉米、红薯、紫薯等一些高纤维食物。
3.营养要均衡,补充足量维生素,以增强体质,减少感染机会。饮食切忌过油过腻,以少量多餐为宜。
4.妊娠中盐分吸收过多,是患肾病及妊娠中毒症的原因之一,每天食盐控制在3~5克。少食火腿、速食面、快餐等盐分多的食品,宜多食减盐效果好的黄绿色蔬菜、海藻类食物。
5.经常测体重,看水肿是否加重。一般理想体重为(身高-100)×0.9,妊娠中的体重以比怀孕前体重增加9~11公斤最理想。
6.定期监测肾功能。孕早期一月一次,临产前一周一次。
7.要多休息,保持充足睡眠(夜间睡眠不能少于8小时),不能熬夜。
【关键词】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PHD)和妊娠期糖尿病(GDM)是妊娠期特有且很常见的疾病[1],发病率高,临床表现为尿蛋白、高血压、水肿,是孕产妇及围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2]。发病率在我国报道2.5%~3.1%,国外报道1%~14%。GDM是一种全身的代谢性疾病,会引起人体血糖、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紊乱,甚至引起人体的一些其他疾病,像高血压、高血脂等。目前的研究发现,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很容易患上高血压,且患者人数逐年增加。本研究对2011年-2012年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妊娠患者150例进行研究分析,探讨妊娠期高血压与妊娠期糖尿病之间有无相关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1-2012年住院的妊娠患者150例,其中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50例作为试验组,年龄18~35岁,平均(26.57±6.22)岁,孕周36~41周,平均孕周(38.54±8.14)周;正常妊娠者100例作为对照组,年龄18~36岁,平均(27.12±5.41)岁,孕周36~40周,平均孕周(37.96±7.16)周;两组患者年龄、孕周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血压的测定,测量时患者伸出右边手臂,测量3次,每次间隔6 h,取3次的平均值为最终的测量结果。血糖的测定以静脉血为准,患者早上起床后不进食,空腹测量血糖,然后口服75 g葡萄糖,1、2、3 h后各测量一次血糖,期间不准进食。血脂的测定采用酶测定法。
1.3 诊断标准 按照《妇产科学》[3]的标准:空腹时血糖含量为5.6 mmol/L,葡萄糖耐量试验中:1 h的含量为10.3 mmol/L,
2 h的含量为8.6 mmol/L,3 h的含量为6.7 mmol/L,如果有两项或者两项以上达到或者超过上面的标准,就可诊断孕妇患上糖尿病。血压的标准:收缩压为140 mm Hg,舒张压为90 mm Hg。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血压比较 5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47例患者的血压偏高,占94%;100例正常妊娠者中,10例患者的血压不在正常范围内,占10%,表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比普通妊娠者易患高血压。
2.2 两组血脂比较 试验组高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低密度脂蛋白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糖尿病是一种蛋白质、脂肪代谢紊乱的疾病,它甚至会引起心脑肾神经血管等组织结构和功能的异常。一般说来,糖尿病患者容易患上高血压,它发生的概率要比正常人群高出很多倍。糖尿病患者血脂代谢异常,会降低血中高密度脂蛋白含量,加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4],高血糖会增加血液黏稠度,刺激血管壁增生、肥厚,使管腔阻力加大,从而导致血压升高[5]。临床上很多肥胖型糖尿病患者常伴有高血压,而高血压患者很多也伴有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既包括糖尿病,又包括糖耐量减低(IGT)和空腹血糖不良(IFG)。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包括:妊娠期高血压(GH)、先兆子痫(preeclampsia)、子痫(eclampsia)、原发高血压并妊娠(primary hypertension coincidental pregnancy)、及因肾病、肾上腺疾病等继发高血压并妊娠等,其中与糖尿病有密切关系的主要是GH和子痫前期。国外研究发现,使用高分辨超声检查妊娠期糖尿病、糖耐量异常孕妇及正常孕妇的肱动脉。结果发现,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更易合并有内皮功能的异常,其发生率远远高于正常孕妇,且与患者的血糖水平呈正相关,表明妊娠期糖尿病和妊娠期高血压关系密切[6]。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是一种内源性的NO合酶抑制剂,其可促进内皮细胞内皮素-1和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的表达,减少一氧化氮的合成,引起内皮细胞功能紊乱[7-8]。还有研究认为,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可通过下调一氧化氮合成酶mRNA水平的表达从而抑制一氧化氮的合成,引起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紊乱,其体内的水平也与患者血糖水平呈正相关,而当治疗后血糖下降后患者的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水平也下降[9]。因此,研究认为内皮细胞功能紊乱是妊娠期高血压发发病的重要机制,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后,血管通透性增加,蛋白和体液外渗,局部凝血因子聚集和凝血系统激活,导致血管收缩和血栓形成而引起一系列高血压的改变[5]。
血脂是血浆中的中性脂肪(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和类脂(磷脂、糖脂、固醇、类固醇)的总称,广泛存在于人体中,它们是生命细胞的基础代谢必需物质,反映了体内脂类代谢的情况。血脂中的主要成分一般为甘油三酯和胆固醇等,其中甘油三酯参与人体内能量代谢,胆固醇不仅参与形成细胞膜[10],而且是合成胆汁酸,维生素D以及甾体激素的原料。胆固醇需要与脂蛋白结合才能被运送到身体各部分。脂蛋白可以分为低密度脂蛋白(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HDL-C)两种。一般来说,高血脂和高胆固醇是心血管疾病特别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个很重要的诱因[11]。孕期妇女肠道吸收脂肪能力增强,再加上内分泌的改变,使体内多种激素对脂蛋白和血脂的代谢发生改变,血脂代谢异常,一般来说,孕期妇女血脂比普通人稠,易患高血压。因此孕期妇女要经常测量血脂含量,把血脂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本研究的结果显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94%都血压偏高,正常妊娠者只有10%血压偏高,说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比正常妊娠者易患高血压;血脂比较中,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含量比正常妊娠者高,说明妊娠期糖尿病并发高血压的概率比正常妊娠者高,妊娠期糖尿病与妊娠期高血压有相关性。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会内分泌紊乱和代谢失调,比普通人更容易患上高血压。患者长期高血糖也会对自身和宝宝产生巨大影响。(1)对自身的影响:①分娩困难。糖尿病形成巨大宝宝的情况明显增多,最终将导致分娩困难,发生难产、手术产、新生宝宝产伤、产后出血的频率增高。②酮症酸中毒。妊娠本身可使糖尿病患者糖代谢紊乱加重,使血液中的白细胞功能降低,全身抵抗力减弱,如不及时治疗很容易引起并发酮症[12],严重者可诱发酮症酸中毒,甚至昏迷。③高血糖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增高[13],细胞内液向细胞外流动,导致细胞内失水。当脑细胞失水时,可引起脑功能紊乱,临床上称高渗性昏迷。④高血糖引起渗透性利尿,尿量增加,机体失水,且大量排尿易从尿带走电解质,使电解质紊乱。(2)对宝宝的影响:①宝宝低血糖。糖尿病对妊娠有明显影响,早孕期妇女血糖高的话,会使胎宝宝身体发育不良;中、晚孕期高血糖,可通过胎盘引起胎宝宝高血糖,相继发生胎儿高胰岛素血症,进而导致胎宝宝过度增长。这些宝宝出生后,易发生低血糖;妊娠晚期胎儿宫内缺氧增加,容易导致不良后果。②宝宝低血钙。宝宝出生后,突然离开准妈妈高血糖的环境,若未及时补充糖分,宝宝低血糖的发生率明显增加,宝宝红细胞增多症及低血钙、低血镁的发生率也会增加。③宝宝呼吸衰竭。孕期血糖控制不理想的准妈妈所分娩的宝宝,肺成熟往往推迟,宝宝易患呼吸窘迫综合征,后果很危险。
因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易患高血压,所以为降低糖尿病孕妇患高血压的可能性,应时常检测妊娠期妇女的血糖,使血糖维持在正常水平,同时也要改变孕妇平时不良的生活习惯,以减少高血压的发生[14]。孕妇糖尿病的预防措施主要有:(1)饮食疗法是控制妊娠期糖尿病的基础:①每日总热量限制不宜过严;②碳水化合物不可太少;③蛋白质供给要充足;④矿物质和维生素的补给要充足;⑤限制钠盐的摄入;⑥少食多餐。(2)运动疗法:孕妇运动提倡适量,强度不可过大,最好的方式就是散步。建议每天散步2~4次,15 min/次。(3)胰岛素疗法:经饮食和运动治疗效果不佳者,须注射胰岛素治疗。口服降糖药会致胎儿生理缺陷,忌用。因此,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及经常检测血糖及血脂含量,以保证它们在正常范围之内,从而减少GDM孕妇PDH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天雷厉,林小兵,朱瑞丹.妊娠期糖尿病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关系[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17):102-103.
[2]林兰.现代中医糖尿病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411-412.
[3]乐杰.妇产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92-94.
[4]肖丽.正常妊娠妇女、妊娠期糖尿病及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血脂代谢的特点[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3(14):48.
[5]雷娟,关怀,王茜,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妊娠期糖尿病相关性的研究[J].中国伤残医学,2010,4(6):145.
[6] Paradisi G,Biaggi A,Ferrazzani S,et al.Abnormal carbohydrate metabolism during pregnancy association with endothelial dysfunction[J].Diabetes care,2002,25(3):560-564.
[7]梁艳.妊娠期糖尿病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J].现代妇产科进展,2007,16(12):939-940.
[8]丁明玉,王菲菲.全血粘度异常状况与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关系[J].中国医药导报,2009,6(3):133-134.
[9] Montoro M N,Kjos S L,Chandler M,et al.Insulin resistance and preeclampsia in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J].Diabetes Care,2005,28(8):1995-2000.
[10]赵飞飞,江江,董旭东.子痫前期患者脂代谢变化的临床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0,25(24):3393-3395.
[11]周珺,张汝学,贾正平,等.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糖脂代谢研究[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12,33(2):120-122.
[12]陈茜松,刘丽俊,季淑英,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的变化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J].中国妇幼保健,2012,1(27):29-31.
[13]杨素青,孙群燕,周崇恩.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糖脂代谢变化及临床意义[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12,10(2):176-178.
【关键词】 妊娠期;抗菌药物;应用
临床医生在对妊娠期妇女使用抗菌药物时,必须对这些抗菌药物的抗菌原理、使用剂量以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等情况进行了解与掌握,并且要了解抗菌药物是否会对胎儿产生影响。在药物使用的过程中不但要达到疾病治疗的目的,还要保证对胎儿产生的影响较小。以下将对妊娠期抗菌药物的选取与应用进行研究。
1 关于妊娠期抗菌药物的选择
依据抗菌药物对胎儿以及母体的影响程度,将妊娠期的抗菌药物分成三类,具体分为选用(B类)、慎用(C类)以及禁用(D类)。
1.1 选用的抗菌药物(B类) 该类抗菌药物对母体积胎儿基本上没有伤害,较安全。①(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该类抗菌药对母体与胎儿所造成的影响不大,具有较广的抗菌谱,对β-内酰胺酶比较稳定,且有较低的过敏反应的发生率[1]。②青霉素类抗菌药:其杀菌原理为对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起到阻碍的作用,由于哺乳类的动物没有细胞壁,所以该药对人的毒性极小,不会造成胎儿畸形,且对母体的肝功能影响不大。该药的缺点是抗菌谱比较小,对β-内酰胺酶不是很稳定,很容易出现耐药性以及过敏反应。该药不会导致胎儿畸形。③大环内酯类抗菌药:该药物是抑菌剂,其特点是对于一般细菌所造成的呼吸道感染很有效;血药浓度较低,但是对细胞内移性以及组织分布较好,毒性比较低。
1.2 慎用类的抗菌药物(C类) 该类药物在对患者使用前,必须对用药情况进行衡量,在确定利大于弊时,才能对患者使用。①氯霉素类抗菌药:该药能够利用胎盘的作用,使其在胎儿体内积累,由于胎儿的肝脏内没有葡萄糖醛酸转移酶,所以对解毒功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孕后的使用该类药物将会造成新生儿腹胀、呕吐,严重的将造成循环衰竭的症状,所以在怀孕的初期与中期需谨慎使用该类药物,晚期则禁止使用[2]。②喹诺酮类抗菌药:该类药不会导致畸形突变,且毒性比较低,但是将对造成年关节的病变,对软骨的发育造成影响,所以在妊娠期不应使用。
1.3 禁用类的抗菌药物(D类) 经研究表明该类药物将会对胎儿造成极大的危害,在明确对孕妇使用之后有效果时,方能使用,否则禁止使用。①氨基糖甙类抗菌药:具有肾、耳毒性,对肾的清除能力比较低,药物浓度方面的差异较大,这极易造成血药浓度的提升;在内耳淋巴液内的药物浓度比较大。妊娠期应该禁止使用该类药物。②四环素类抗菌药:该类药物极易造成胎儿的畸形。在怀孕早期使用该类药物,将会导致新生儿的短肢变形以及四肢的发育不全;在怀孕中期将会造成牙蕾的发育,并导致先天性的白内障;在怀孕晚期将会导致母体肝功能的衰弱[3]。可见,在妊娠期全过程都禁止使用该类药物。
2 关于妊娠期抗菌药物的使用原则
在对药物进行选择时,应该选择能够有效治疗孕妇所患疾病,且对胎儿无害的药物。一种药物能治疗孕妇的疾病,就只使用该种药物,尽量避免多种药物联合使用。能使用效果得到肯定的老药,就尽量不要使用新药,以避免对胎儿造成伤害。剂量较小的药物能够治愈所患疾病,就不要使用较大剂量的药物[4]。孕妇在遇到突发状况必须使用药物时,应该尽量使用对胎儿与母体都不会造成伤害的药物。按照怀孕的周期或者是胎儿所处的发育时期,选择所要使用的药物,例如在怀孕的3个月,这个时期是胎儿器官发育的一个关键时期,因此对孕妇的用药必须严谨。依据抗菌药将会对胎儿造成的影响情况来选择药物,尽量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药物。孕妇在怀孕期间,应该尽量不使用药物。
当孕妇处在特殊情况或者是在进行紧急抢救,使用C类或者是D类抗菌药时,应该给予适当的提醒。例如使用血清制品而造成的过敏性休克现象,在对患者使用扑尔敏等B类药物治疗无效后,要想对病情进行控制,就只能使用地塞米松等D类抗菌药物[5]。妊娠期患者在使用C类(如磺胺药、万古霉素等)、D类(如氨基糖甙类等)抗菌药物进行治疗时,必须对患者的血药浓度进行检测,从而避免或者是减低药物所带来的不良作用。
3 结 论
患者处在妊娠期,并且伴有合并感染性疾病,在选取抗菌药物进行治疗时,不但要考虑妊娠期孕妇的生理情况以及抗菌药物的特性,还必须注意抗菌药物将会对胎儿造成的危害。因此,在选择抗菌药物时,必须合理、严谨,选择对孕妇最适合的药物。
参考文献
[1] 许荣海,黄美虹,许幼仕.妊娠期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J].海峡药学,2010(03).
[2] 羊梅兰,陈康德.妊娠期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05).
[3] 杨立仙.浅淡抗菌药物不良反应与合理应用[J].哈尔滨医药,2010(01).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年龄最小21岁,最大32岁,平均24.7岁,早期妊娠(3月以内)11例,占39%(11/28),中期妊娠(3~6月)15例占54%(15/28),晚期妊娠(7个月以上)2例,占7%(2/28)。本组病程:发病至就诊时间12~72 h,平均34 h,入院后均经妇产科会诊排除产科及妇科疾病,确诊后及时手术治疗,但因前期患者及家属拒绝手术,失去早期手术时机并发穿孔2例。
1.2 诊断 本组病例术前均明确诊断,术后诊断急性单纯阑尾炎11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9例,急性坏疽性阑尾炎8例,其中穿孔2例。
1.3 治疗
1.3.1 麻醉 28例患者均采用持续硬脊膜外麻醉。
1.3.2 手术 早期妊娠取平卧位;中晚期妊娠取臀部右侧抬高位(臀部右侧垫高35~45度),左侧卧位两种。左侧卧位为左下肢屈曲,右下肢伸直,此位置暴露术野最佳。本组中晚期妊娠共17例,取右侧臀部抬高位15例,占88%(15/17),左侧卧位2例,占12%(2/17)。
1.3.3 切口选择 早期妊娠阑尾炎取麦氏切口或腹直肌切口,中晚期妊娠阑尾炎均取右侧下腹经腹直肌切口。本组病例作麦氏切口11例,右侧腹直肌切口17例。
1.3.4 寻找阑尾 沿右结肠旁沟寻找盲肠或升结肠,逆行寻找阑尾。暴露不佳时可用大小适度的弧形拉钩,保护好子宫底将子宫轻柔地拉至左下方,术野暴露较好。
1.3.5 腹腔引流 本组病例阑尾坏疽穿孔2例,对穿孔者均用温盐水1 000~2 000 ml冲洗。结肠旁沟及盆腔,均不做广泛冲洗。冲洗后,置乳胶引流管于子宫直肠陷窝,于切口下外侧方另戳孔引出。缝合腹膜后用0.5%甲硝唑液冲洗切口4次,逐层缝合膜壁切口。此2例均为妊娠早期病例,术后均未出现因引流物致流产发生,切口均甲级愈合。
1.4 结果 本组病例术后切口感染2例,经换药处理后如期愈合,无流产及早产发生。无孕产妇死亡病例。
2 讨论
2.1 重视妊娠期阑尾炎的诊断
2.2.1 发病情况 据报道阑尾炎的发病率占总人群的1%~2. 5%,其中妊娠期阑尾炎占所有阑尾炎的2%左右。本院7年内共收治阑尾炎病例731例,其中妊娠阑尾炎28例,占3.8% (28/731),此比例较高的原因是本院对妊娠期合并阑尾炎者均收住院治疗,而非妊娠阑尾炎中的单纯性阑尾炎则大部分在门诊进行保守治疗。
2.1.2 解剖、生理特点 阑尾是一个细长的管状器官,远端为盲端,血供属末稍血管,所以梗阻后极易发生感染。经研究其梗阻的原因,一是异物;二是肠壁的改变[1]。妊娠时阑尾的管壁最易受压,所以发病率较高。本组临床发现妊娠3~6个月(中期妊娠)阑尾炎发病率最高,占54%(15/28),这与子宫压迫阑尾的早期因素有关。
2.1.3 诊断要点 妊娠早期阑尾炎的症状和体征同非妊娠阑尾炎患者发病差异不大,但临床应注意不要把妊娠早期阑尾炎的症状视为妊娠反应而延误诊治。妊娠中晚期阑尾炎,由于阑尾位置的改变及孕激素等影响,给诊断带来困难[2]。必须注意以下几点:①转移性右下腹痛不明显或不出现,本组15例无此症状,占57%(15/28)。腹痛症状轻,肌紧张不明显,但感染表现重,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体温均较高;②妊娠中晚期阑尾炎的压痛点常在子宫底右下方2~8横指处,并不在子宫底的上方,右腰部常有压痛。结肠充气试验、腰大肌试验阳性90%以上;③嘱患者左侧卧时腹痛可有缓解;④尿常规可有少量红、白细胞,本组有6例,占21%(6/28)。易因此误诊为泌尿系结石或炎症,应注意鉴别;⑤对妊娠阑尾炎病例外科、妇产科医生要密切配合,力争早期确诊及时手术治疗。
2.2 治疗
2.2.1 手术时机 妊娠期阑尾炎,尤以中晚期妊娠阑尾炎病情复杂,并发症多,临床处理困难。目前临床上多主张早期治疗[2],但对妊娠期单纯性阑尾炎是否手术问题,目前仍有分歧。本院主张以积极手术治疗为优,其理由是随着妊娠月份的增加,单纯性阑尾炎发展为化脓性阑尾炎或坏疽性阑尾炎的机率增大。尤其是妊娠早、中期单纯阑尾炎应尽早手术治疗,而妊娠晚期单纯性阑尾炎则以保守治疗为主,待生产后如复发再行手术治疗,如保守治疗失败,则应行剖宫产,同时行阑尾切除术。
2.2.2 手术及用药等注意点 妊娠期阑尾炎手术整个操作过程都要细心、轻柔。牵拉子宫时用弧形拉钩,切忌用直角拉钩,以免损伤子宫浆肌层组织。术后要放置引流物的病例,早期妊娠者可用乳胶引流管,而中晚期妊娠者则以烟卷式引流为佳,因其刺激小而又不会被子宫压迫失去引流作用,但要勤换敷料,保持切口清洁。手术力求简单、有效、快速,不可作全腹腔冲洗。应用抗生素时应避免用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等氨基甙类抗生素及妊娠早期不用甲硝唑等,以免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
参考文献
【关键词】妊娠期;妇女;营养;保健
一、引言
要了解和掌握妇女孕期每日膳食的营养素标准,必须掌握对正常成人的营养素标准,妇女孕期在此基础上适当增加。根据,中国营养学会常务理事会通过的《推荐每日膳食中营养素供给量的说明》的规定,每日膳食营养素供给量是作为保证正常人身体健康而提出的膳食量标准,供作设计和评定膳食的依据,并规定国家和地方事物发展计划和指导食品加工的参考。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必须有一定是营养储存,能够动用以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较长期的摄入不足,必然耗尽体内的储存,导致营养缺乏病的发生。
二、合理膳食来补充妇女妊娠期胎儿生长发育营养
首先,在妊娠的前三个月,胎儿各器官处在分化形成阶段,特别是胎儿的神经管及主要内脏器官,因此妇女妊娠期要特别注意膳食中的营养均衡,保证各种维生素、微量元素和其它无机盐的供给。
其次,在妊娠中期(4―6月)是胎儿生长发育及大脑发育的迅速阶段。胎儿除体重迅速增加外组织器官也不断地分化完善,孕妇体重也60%以上在此期增加的,此期的营养饮食质与量都必须保证。并注意食物的基本营养,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纤维素和矿物质搭配合理。有学者指出,此期间多食植物性食物,可以使胎儿大脑沟回增多,脑组织发育迅速,出生后的孩子聪明过人,因而孕妇膳食应重点做到:不挑食、偏食,荤素搭配,把好食物质量及烹调关,适当增加米面等主食及鱼、肉、蛋、奶、豆制品、花生、核桃等副食。
再次,妊娠晚期(7--10个月):胎儿生长更快,是其肌肉,骨骼,脂肪及大脑发育完善的时期,孕妇所需要营养也达到高峰。因此孕妇在膳食方面进行调整,主要应增加蛋白质及钙、铁、锌等微量元素的摄入,并适当限制碳水化合物(糖、淀粉)及脂肪的摄入,以免造成孕妇体重过重或胎儿偏大,增加难产机会。
三、妇女妊娠期应注意饮食中的误区
既然孕妇肩负着特殊的重担,适时的补充营养是必要的。但必须合理、科学的膳食,盲目吃喝,不仅损害母体健康,而且影响胎儿的发育,甚至导致畸形胎。为了优生优育,妇女妊娠期的日常饮食要注意走出以下误区:
第一,多吃肉可生胖娃娃,因多食肉类可使孕妇体内脂肪的贮藏增多,同时妊娠量消耗较多而糖的贮存减少,这对分解脂肪不利,所以需因氧化不定产生酮体,使同体血症倾向增加,孕妇可出现尿中酮体,严重脱水,唇红,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美国医学研究发现,孕妇高脂肪饮食,可增加女儿患癌的概率。
第二,多吃蛋孕育聪明儿,孕妇多吃蛋类,摄入蛋白质过多,在体内可产生大量硫化氢,组织胺等有害物质,同时可导致胆固醇增高,可引起腹胀、食欲减退、头晕疲倦等症状,还可以加重肝脏的负担,不利于孕妇的保健。有学者研究指出,过高的蛋白质贮存在人体的结嫡组织内,可以引起组织和器官的变性,使人罹换癌症。
第三,酸性食品可防孕吐,德国学者研究发现,妊娠早期的胎儿酸性低,母体摄入的酸性物质,容易大量聚积在胎儿组织中,影响胚胎细胞的正常分裂增殖与发育生长,并易诱发遗传物质突变,导致胎儿畸形。
第四,多补钙小儿筋骨壮,营养学家认为,孕妇补钙过量,胎儿有可能患高钙血症,出生后,患儿会囟门太早关闭,颚骨变宽而突出,鼻骨前倾,主动脉狭窄等先天性疾病。
第五,吃咸食物有滋味,现在医学认为,摄入过多钠盐,会加重患有妊高症孕妇的症状,使浮肿、高血压和蛋白尿加重,甚至头痛、眼花、胸闷、晕眩,因发生子痫而危及母婴安康。
第六,多吃糖孕妇有精神,意大利医学家发现,因血糖偏高的孕妇出生体重过重胎儿的可能性胎儿畸形的发生率出现妊娠毒血症的机会或需剖腹产的次数升高,同时加重肾脏负担,降低机体免疫力,易受病毒、病菌感染。
第七,服食补品可壮体质,孕妇盲目服用鹿茸、桂圆、胡桃等温热性补品,易致阳虚阴亢,加剧孕妇水肿、高血压、便秘等症状,甚至发生流产和死胎。
第八,霉变的食物,孕妇如受霉菌毒素的侵害,可使染色体断裂和畸形,有的停止发育,发生死胎流产,有的产生遗传性疾病或胎儿畸形,如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愚型等。
四、妇女在妊娠期各阶段膳食保健
1.孕妇早期膳食
早期孕妇正处于胚胎细胞的分化增值和主要器官形成的重要阶段,虽然胚胎生长发育相对缓慢,平均每日增重1g,这时的营养量与孕前大致相同,大多孕妇出现不同反映,往往致变饮食习惯,影响营养素的摄入。孕早期主要是合理膳食,防止妊妊娠反应引起母体严重营养缺乏,导致胎儿发育不良,所以要鼓励孕妇进食,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最好,少食油腻食物,多餐少食,选择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如奶、蛋、鱼、禽类,适当用一些强化食品,补充B族维生素可改善食欲。
2.孕中期膳食
中期是胎儿生长加速加快时期,也是骨骼、牙齿、五官、四肢开始形成和大脑发育时期,因此对孕妇的食物品种数量都要增加,以保证足够的能量和营养素,经常摄入肝、动物血、大豆制品、肉禽、鱼蛋、蔬菜、水果、豆浆、奶、小米、玉米等食品,也可经常食用一些虾皮、海带、紫菜含钙量高的食品,以及深色、绿色蔬菜。
3.孕后期膳食
孕后期三个月胎儿生长最快,体重增长占整个孕期的一半,所以这个时期要给孕妇增加优质蛋白质和钙、铁的摄入量,每周要食两次动物肝脏或动物血,增加豆浆和牛奶以及足够的营养素。
五、结语
总而言之,对妇女在妊娠期的营养保健进行探讨是相当必要的,也是复杂的,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对孕妇随访的数量较少、时间较短、难免对其营养及保健的研究过于肤浅或不全面,有待于在日后的工作生活中进一步探讨、完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