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红色革命诗歌

红色革命诗歌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红色革命诗歌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红色革命诗歌

红色革命诗歌范文第1篇

湖南卫视一天到晚搞笑的内在逻辑和重庆是一样的,干脆改名叫湖南娱乐电视台,读书也做成娱乐,找学者去讨论问题,也让人家举牌子。全部搞成娱乐不对,全部红色经典也不对。应该什么样多元的东西都有。新闻串串烧,有什么好串烧的,看新闻还想着吃串烧?单一的思维逻辑,把任何东西都娱乐化,或者把所有的节目都红色化,都是不对的。

单一的思维不符合公共媒介的性质。

红色经典更多的是教育功能

红色经典电视剧有一定的收视群体,中央电视台之前也经常播,像《小兵张嘎》《地道战》《青春之歌》等,有专门的栏目,这是传统教育的一种。红色文化的诞生不是为了娱乐,从、以来,娱乐的活动都是被打压的,比如张恨水的言情小说。文艺作品更多的是作为启蒙、革命的工具。改革开放之后,文艺的娱乐功能得到了加强,寓教于乐。红色经典更多的是教育功能,不要忘记历史,是国家政权合法性的叙述,不是纯粹的审美功能或娱乐功能。

回到革命的观念是一种倒退

从价值观念来说,回到革命的观念是一种倒退,当下社会的一个共识就是已经从革命、阶级斗争转向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把叙述作品中的核心词变成了革命,从这个角度说,就是倒退。

我们可以了解一下革命年代的情况,和学习历史一样。看红色经典,可以知道从1949到1976年的文化艺术领域,是怎样叙述、怎样塑造人物的。就好像现在的人有时也要吃野菜、窝窝头,也有这样的观看需求。

现在讲和谐社会、科学发展,改革是对的,不应该是革命。这是一个协商、谈判的时代,不再是一个你死我活的时代,革命的思维是传统世界的思维方式。现在还谈革命,很多事情就乱了。

红色作品依然有局限

重庆市市长黄奇帆说:“红色经典堪比莎士比亚。”这是他个人的看法。它可以跟四大名著一起谈吗?莎士比亚的作品进入了全世界所有大学的图书馆,已经成为文科学生必读的东西。如果说样板戏也进入了全世界所有大学的图书馆,成为文科生教育的必修课,那才能相提并论,这只是重庆一厢情愿的做法。

当然,红色经典是有一定的艺术水准的,创作样板戏时集中了全国的文艺力量,非常讲究,但要看总体的艺术效果。比如说八个样板戏,里面的人物单个看都很高大,但综合到一起有一个规律,都是单身汉。如果是有家庭,家庭的亲情会压倒阶级情感。没有一个完整的家庭,亲情关系、爱情关系完全消失,只剩下阶级情、革命情。另外,反面人物都很丑,一走出来灯光都是暗的。这些都不符合实际。人性是复杂的,单一的所谓“革命现实主义”是有问题的。观念性太强了,不符合艺术规律和社会规律。

红色革命诗歌范文第2篇

1.爱国主义文学传统解析

爱国主义文学传统是中国旅游文学的主旋律,是凝聚人心、维系国运的思想基础。作为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爱国主义教育是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的基础性工程,是引导人们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促进中华民族振兴的一项重要工作。爱国主义文学传统和旅游有机的结合,无疑是旅游业发展的一个大的突破口。现如今快节奏的社会,很少有人有机会能对历史知识及爱国事迹有深刻的了解,所以通过旅游,无疑是普及爱国知识的一个很好的契机。既可以放松,又捕获了许多的爱国知识。将爱国主义文学传统与旅游相结合,一方面可以提高旅游者的爱国主义素养,了解更多的爱国知识,另一方面可以使得旅游变得更有内涵,更有深度,旅游的层次得以提高。

2.爱国主义文学传统在旅游中的体现

2.1古代爱国主义文学传统增强旅游者爱国情怀

爱国主义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赖以生存与发展的一种基本精神,是有国有家者普遍具有的一种情感和道德准则。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爱国主义文学传统源远流长,其表现形式广泛,诸如保持民族大节,捍卫国家尊严,维护疆土完整,心怀天下,眷恋母邦,忧国忧民,为民请命,勇于革新,振兴中华等等。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组成部分,中国古代爱国主义具有三个鲜明的特点“:胸怀天下”是中国古代爱国主义精神的重心所在,中国古代爱国主义与“文化中国”的信念紧密相关,中国古代爱国主义是与“忠君意识”联系在一起的。作为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创作的《离骚》《九章》《九歌》等都是我国爱国主义文学中的瑰丽诗章。他的诗歌,每个字句都倾注了他深切的爱国思想感情,他的许多诗篇都是讲热爱楚国与热爱华夏民族联系在一起的。所以他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高尚品格,至今都影响着我们,为后人所敬仰。而屈原的故里秭归县三闾公社乐平里,也因为屈原及其文学作品,成为旅游的好去处。到屈原故乡旅游不仅可以陶冶情操、学习爱国主义文学知识,还可以放松心情。

2.2红色旅游弘扬革命传统教育

红色旅游是以革命圣地和纪念地为主要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活动。发展红色旅游、弘扬红色文化是不断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能力的重要措施,是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既是一项经济工程,更是文化工程、政治工程,是一项利党利国利民的重大举措。发展红色旅游,对于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增强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的爱国情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带动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极为深远的意义。红色旅游推动了革命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除国家确定的53个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外,各地还确定了一批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进一步丰富了我国旅游产品市场,大批革命纪念馆、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单位成为新的特殊旅游产品,许多红色旅游景区、场馆成为国家A级景区。近年来,许多地区大力发展红色文化,开展红色旅游,推出红色影视作品,传唱红色歌曲,获得了广泛的社会参与和支持。建党九十周年更加推动了国内红色旅游热,井冈山、南昌、瑞金等革命圣地自然成为当仁不让的主角。红色旅游是密切党与人民群众联系的新渠道,它使得党的革命传统教育和重大政治活动更加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知不觉中就增强了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红色旅游实现了爱国主义文学传统教育的大众化、常态化,拓展了广度和深度,创新了教育的方式和成果。

2.3新时期景点激发旅游者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新时期的旅游景点对于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开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新局面,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作为中国农村改革发源地的小岗村,享有“中国十大名村”“、安徽省历史文化名村”、“安徽省农家乐旅游示范点”等称号。目前,小岗村已开发形成的旅游项目有:大包干纪念馆、当年农家、村文化广场、葡萄采摘园、蘑菇大棚和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园等景点。华西村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同时,把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放到了十分突出的位置,所以才会有今天如此的成就。作为“中国第一村”,同样是中外闻名的江南小村,江南农村田园旅游中心,其村著名的景点多达80多处,如它的标志性建筑华金塔,还有特色的农民公园,高科技职能化农业大棚,等等都是吸引游人的关键点。

3.提升爱国主义文学传统可以促进旅游发展

红色革命诗歌范文第3篇

摘 要:本文试图用卡尔维诺先生对诗歌措辞方面轻与重的论述来解读《荒原》和《穿裤子的云》中的意象,由此理解两首诗歌中传达的情感以及诗人在生活的困境中发出的呼声。

关键词:《荒原》 《穿裤子的云》 轻与重

中图分类号:I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7-0000-01

当我们沉浸在《荒原》零碎的意象中时,往往不知诗人到底要阐述和表达怎样的情感。而《穿裤子的云》中昂扬的基调,充沛的情感让我们为之一振的同时,却找不到生活的出口。

一.“轻”与“重”的理论

卡尔维诺认为世世代代的文学中都存在着两种相互对立的倾向:“一种倾向是要把语言变成一种没有重量的东西,像云彩一样漂浮于各种东西之上;另一种倾向是赋予语言以重量和厚度,使之与各种事物、物体或感觉一样具体。”正如他所讲的:“文学是一种生存功能,是寻求轻松,对生活重负的一种反作用力。”所以他认为当人类的王国不可避免的要变得沉重时,我们或许应该改变方法,从另一个视角去观察这个世界,以另一种逻辑,另一种认识与检验的方法去看待这个世界。他认为的“轻”有三种含义:“一是减轻词语的重量,从而使意义附着在没有重量的词语上时,变得像词语那样的轻微。二是叙述这样一种思维或心理过程,其中包含着细微的不可感知的因素,或者其中的描写高度抽象。三是具有象征意义的‘轻’的形象。”也就是作家对于无形体的抽象的理性和有形体的物质的重量,更加倾向与前者。而诗人赋予词语的轻与重并不能代表诗歌所传达的主题的轻松与沉重,这只是诗歌作品传达诗人对生活的理解另一种方式。就如意大利浪漫派诗人贾科梅莱奥帕尔一样,他常常谈到生活这个沉重的负担,但在这些讨论中他赋予难得的幸福以一种“轻”的形象:飞鸟、在窗前歌唱的妇女、透明的空气,或者是月亮。

二.解读诗中“轻”的意象

我们在阅读艾略特的《荒原》时可以发现诗人在抒发生活烦闷时,常常赋予它们以一种“轻”的形象,诸如,随处飘散的“风信子”;诗人在诗歌中多次写到“亲爱的泰晤士河,你轻柔的流”,泰晤士河静静的流淌见证着生活的空虚与寂寞;“画眉在松林中歌唱”,夜莺的歌声,“报时的钟敲着缅怀往昔的钟声”,枯竭的井底唱出的歌声,“公鸡在屋脊上咯咯的叫声”等等,这一些轻柔的声音都在诗歌中倾诉着诗人迷惘的内心。诗人并没有用铿锵有力的意象和喷涌而出的情感表达这种压抑和烦闷。诗歌中各种碎片式的意象,百无聊赖的生活让我们更多的是感受到生活中的烦闷和无所适从,还有诗人对生活的迷惘和找不到出路的困惑。诗歌最后也没有给出我们明了的答案和清晰地意象,而是将这种迷惘的情绪一直弥漫在诗歌的结尾,让人不知所措,无所适从。

诗人在《荒原》里描写的那一派腐烂破败、老鼠爬行的景象、弥漫于字里行间的百无聊赖的感觉、对尸体和白骨等死亡意象的迷恋等等,这是诗人对生活本身的厌恶和无所名状的恐惧,而这种生活态度只是代表了诗人生活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所以诗人对生活的抗争最终就化为心中激烈的斗争直至他的内心得到平和和解脱。

艾略特在谈论但丁的文章里就认识到:对丑恶或可怖事物的沉思是艺术家追求美的本能中消极但又必要的一面,然而像但丁那样从否定走向肯定是极其困难的。所以诗人也花费了一段时间才走出了对生活百无聊赖和厌恶的状态,这在他之后的诗歌《灰色星期三》中可以体会到。诗人是这样讲的:“新的岁月漫步,用一片灿烂的/云彩时的泪水使岁月复苏/用一种新的诗句使那古老的节奏复苏”,“我对事物的现状感到欢欣”。此时诗中的“我”已经接近艾略特本人的声音,这声音不再是对生活的充满机智但又几近虚无的嘲弄它具有但丁似的不怨不忿的谦卑,诗中包含了诗人对生活和社会的肯定。此时的诗人也就逐渐走出了这段内心的困惑和对生活的迷惘状态,而这个过程注定是煎熬的。由此我们也可以理解《荒原》中那一系列“轻”的形象,因为诗人在对生活的抗争中至始至终是怀有一丝希望的,也给自己的内心留有一丝喘息之地的。

三.解读诗中“重”的意象

在马雅可夫斯基的《穿裤子的云》中,诗人将诗歌变成革命的号角,他鼓吹人们进行革命,而他愿做革命的先驱者。所以诗人用了强有力的措辞和饱满的情感,诗中塑造的形象具有巨大的力量。如“使它撞击我血淋淋的心脏的碎片,由于而发狂的人,笑得泪流满面、暴着青筋的巨人,挥起肮脏的拳头痛打,雷声变成了野兽,老天的脸上即刻显出一副怪相,活像铁血宰相俾斯麦狰狞的面孔。为了使旗帜在火热的射击中迎风飘扬,不分时刻,不分昼夜,粗野地喊叫,肥胖的大力士,星辰的头颅又被砍掉,又用屠杀染红了天空”等等。

正如米哈伊洛夫在《最后一颗子弹》中讲到的:“我们只要翻开马雅可夫斯基著作的任何一页:哪里都有鲜血在搏动,激情在燃烧,斗争在进行。”诗人一生都在为了生活而斗争,诚如他自己所讲的“我憎恨一切死气沉沉的东西!拥抱一切生命!”所以诗人诗歌中的意象也大都富有生命力和激情,而这些意象无一不在展示着诗人对生活的沉重感和内心无比的煎熬。他将生活的沉重感用强有力的措辞展现的淋漓尽致,将自己置身于这种沉重的之中,他并没有被此压得喘不过气来,相反他用更加昂扬的斗志甚至不惜用生命来抗争生活中这一切的沉重。

在诗歌中,诗人用狂风暴雨式的怒吼将生活中一切旧的东西彻底的打倒和撕毁。他的爱情被践踏了,他质问上帝“你以为/这个/站在你背后长着大翅膀的东西/才懂得什么是爱情?”他怒吼着呼唤人们去撕毁一切旧的制度,宁愿搭上自己的性命,但绝不给那个旧的社会制度留有一丝喘息的余地。“上前去,挨饿的人/满身跳蚤和污泥的汗臭的奴隶!上前去!把星期一和星期二都用血染成红色的节日!”诗歌的最后诗人一次又一次深情地呼唤着他的爱情,可是最后都被无情的拒绝了,诗人只能伤心的自嘲。此刻的诗人,不再冷静,他用尖锐的语言嘲讽上帝:“全能的上帝,你创造了一双手,又使/每人有一颗头,你为什么不想法,让人们没有痛苦,只是吻啊、吻啊、吻个够?!我以前以为你是万能的上帝,原来你是个小偶像,既无能又渺小。”“我把你这遍身发着馨香的东西,从这里打到阿拉斯加!”在一声声强有力的重击声中诗人宣泄着自己的情感,向宗教发出挑战。

诗人在诗歌中用一系列“重”的意象向我们传达着他对生活抗争的力度,是以牺牲自己的生命为代价的。正如《最后一颗子弹》译者的序言中所讲的:“和他同时代的许多诗人一样,马雅可夫斯基同样热衷于一种所谓的最高纲领主义,其核心宗旨就是,如果不是一切,那就宁肯一无所有。所以,生存对他来说,只有一条出路。”所以诗人在对生活的抗争中展示出他要撕毁和打倒旧世界一切的力量和决心,没有中间道路,委曲求全与明哲保身。

结论

我们通过分析这两首诗歌中“轻”与“重”的意象,可以发现由于诗人个人气质和文艺观的不同,导致了诗歌在表达情感上方式的差异以及诗人对生活抗争力度的不同。同时也可以理解诗人在之后的诗歌创造中内心斗争的历程。

参考文献:

[1] [英]托・斯・艾略特著,汤永宽,裘小龙等译,《荒原》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

红色革命诗歌范文第4篇

在上级团委和学校党委的领导下,以素质教育为主线,以学校德育工作,教学工作为轴心,认真细致的开展团员工作,发展挖掘自身的特点和优势,结合我院青年的特点,开展适合他们的各种团的学习和活动,积极探索共青团组织服务青少年的有效途径和手段,全心全意为广大青年服务,使他们更主动的靠拢团组织,力争开创共青团工作的新局面。

二,工作思路

1,加强理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倡鼓动团员青年,特别是党员,团干部开展自学,互学交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为更好的完成团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2,加强组织建设,增强团员意识,发挥团员青年的模范带头作用,大力提倡文明风气,树立团员青年的服务意识,环保意识,共创和谐校园。

3,搞好校园文化建设,努力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校园文化是沉淀于校园的一种意识形态,是一所学校的特色,体现学校的教育理念。零八年,奥运年,团总支将以此为契机,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同时体现自己的特色,打造滨海品牌。

4,实施“三大工程“,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同学们在实践中更深刻的了解主题活动的意义,使活动达到良好的效果。

三,主要活动安排

1, 三月份对同学们进行“知恩感恩“教育,要求团总支组织各部开展”三五“学雷锋活动,领悟雷锋同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如举办公益活动等,“三八”为妇女节,配合团总支将向各班级征收公益作品举行拍卖会,为我院扶贫助贫工作贡献一份力。

2, 四月份的各种活动将以“主旋律——红色经典”为主题,缅怀先烈对当代大学生进行一场革命教育,学习先烈不怕牺牲为了国家利益而牺牲一切的精神,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组织学生阅读红色书籍,每人可写篇读后感,译选出优秀作品进行展览或推荐到校报或组织演讲比赛或邀请老革命讲述他们的感人故事。对同学们进行一次心灵的洗礼。与各部合作组织参观历史博物馆,了解英雄事迹,加强爱国教育,坚定为复兴中华而不断奋斗的信念。

3, 五月份将弘扬人文精神,塑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名人传记对学生的价值取向及行为,作风具有良好的向导作用,因此会组织学生阅读各种名人传记,搜索名人警句,并进行评论活动,指引学生学习名人的成功方法,并结合自身实际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使同学在以后的人生路上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 六月份奥运会来临,充分做好迎奥运的准备工作,以“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为主题向各班级征集稿件,奥运口号,照片,举办诗歌朗诵或知识竞赛活动,增强同学们的奥运知识,使他们更加了解奥运,体会奥运精神的实质,宣传部做好板报宣传工作,使奥运精神深入学生生活的各个部分,让同学们感觉奥运无处不在,讲文明,树新风,以饱满的热情,良好的精神面貌迎接奥运的到来。

5, 七月份各项工作的接近尾声,对整个学期的工作做一个客观全面的总结

08对中国来说是特殊的一年,中国迎来了盼望以久的奥运,整个国民的激情都在燃烧,为奥运正在努力贡献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而对成教学院来说也是崭新的开始,揭开了经管学院的新篇章,相信经管学院经管部团总支宣传部会在新学期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不断进步,再创辉煌!

经管学院

红色革命诗歌范文第5篇

关键词:朦胧诗 诗歌实验 第三代诗歌

五四,拉开了中国现代白话新诗的序幕。、郭沫若等人做了最初的尝试。之后,湖畔、新月、象征、现代、九叶等流派的诗人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创新,使中国的现代新诗有了一个崭新的发展。

历史进入20世纪50年代之后,继承延安时期文学的新理念和发展方向,文艺为政治服务,为工农兵服务,新时代文学愈来愈进入一个高度极致化写作的红色经典时代。就人的角度而言,这是一个主体或个人普遍沉沦的时期,新诗走进了一条单纯为政治服务的死胡同。

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之下,1978年底,中国的新诗迎来了她的新生。崛起的新诗潮,即所谓“朦胧诗”就像一只报春的燕子,飞入了人们的视野。新时期文学最壮观也是最辉煌的一页无疑是“人的归来”,而作为一只春燕的朦胧诗,显然是最早向人们传布了人的主体性复苏的信念。顾城一语道破了这类新诗所蕴含的新质和内在价值:“是因为它出现了‘自我’。在朦胧诗人这里,人从宏大的叙述中脱胎而出,开始被表述为具有独立价值和独立思考能力的自我。”也正如李泽厚先生所深情感叹的:“一切都令人想起五,四时代。人的启蒙,人的觉醒,人的主义,人性复归……都围绕着感性血肉的个体从作为理性异化的神的践踏蹂躏下要求解放出来的书体旋转。‘人啊,人’的呐喊遍及了各个领域各个方面。”“人”终于复归到一个新的主体性时代。

新诗潮一方面继承了五四新文化的主体性传统,另一方面又是在新的时代中西文化交汇和撞击的环境下产生的。因而它突出体现了启蒙主义关于普遍主体与自由解放的信念与理念,而“主体性”、“人的自由与解放”、“人道主义”、“人本主义”等思想形态,更是贯穿了整个诗歌文本的灵魂和命脉。朦胧诗人们就这样,他们代表着一种时代精神,也代表着一种群体行为。早在朦胧诗的发生成长期,他们就回到了个人,并且开始运用自己的理智思考人的价值、意义以及民族和人类的命运,呼唤人性,呼唤人的独立的价值。他们崇尚自我、理性和思考,他们相信,在一个上帝死了的世界里,人就是一个唯一的至高无上的神。这种人的价值观念的重新确认,给新歌创作从思想到艺术的解放和创造,均带来了广泛而深入的影响。朦胧诗人是以一代人的代言者的身份出现在诗中的,他们的主体和自我里,也蕴含着极深厚的历史感、使命感和社会意识。因而当他们在为这一代人,为历史、为民族代言和呐喊时,就不可避免地表现出那种英雄主义精神和崇高感。他们的诗既充满了执着的信念和乐观精神,又充满着怀疑意识和批判精神。

人的主体性的自觉不仅仅在于一个“大写的人”或普通主体的彰显,更重要的是,它愈来愈向着人的内在现实探索、延伸。朦胧诗人们由此转向内面的生活,开始崇尚生活消融在内心世界的秘密。朦胧诗人的内在化和心灵化倾向,不仅仅是在特定的历史行势下人的主体性觉醒后的必然选择,也不仅仅是接纳了古老的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或人道主义思想,另一个重要因素同样是不可忽略的,这就是现代性尤其是20世纪以来西方现代主义思潮广泛影响。现代主义思潮,诸如法国的象征主义、英美的意象主义诗歌和意识流小说、德国的表现主义文学、法国的达达主义和超现实主义,他们的主张是:“文学是表现,而不是再现”,因而他们坚持文学的主体性,尤其是内在性,这对朦胧诗的内在性诗学观念产生了重要影响,从而也必然形成了那种内在性的对待自然客体的态度和审美观物方法。朦胧诗人对待自然事物的态度和审美观物方式,显然具有强烈的主体性和内在化趋势。他们把自然事物拿过来,揉碎,变形和重新组构,创新出一种符合内在性逻辑的不同于客观世界的独特自然。朦胧诗人正是在与自然的对立中争取到了自己的位置,并且看到了主体对自然的征服,从而建构了一个“向我而来”的,依据主体的“内在原则”而重新安排的艺术世界。最为一种“自然向人生成”而整理内在地拥纳着自然事物的主体性诗学,朦胧诗在艺术上呈现为意象修辞形态,朦胧诗大量运用隐喻或象征的意象及其修辞方式,在其本质上也是倾向于象征主义的。

被称为中国的“文艺复兴”的新时期文化及其文学的崛起,在某种意义上是对现代转型过程中所形成的历史现代性和文学现代性的一种复归、矫正和重建。而朦胧诗作为新时期文学的第一只报春的燕子,其所继承和开启的现代精神在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具有某种经典和范式效应。作为朦胧诗的代表诗人,舒婷是一位情感型女诗人,她那种深厚而又强烈的人道主义悲悯情怀,那份沉入生存处境深处而衍生的深沉的焦虑和思考,使她的诗透露着鲜明的理性光亮和主体性色彩。北岛的诗更具有一种经典的主体性形态和启蒙主义倾向。他是一个时代的见证者和代言者,他的怀疑主义和社会批判指向,是一种神圣理性之光,照亮了人们的生存之路。北岛的作品表达了一代青年的精神状态和主体意识,因而撼动了整整一代人的灵魂。顾城的诗展现了纯粹的精神世界和童话王国,那同样是基于主体性的觉醒和理性的彰显。

20世纪80年代初叶,“朦胧诗”达到了它的鼎盛期,但在这之后短短的时期里,作为一个流派,朦胧诗却渐趋式微。而诗歌的实验潮流又悄悄地诞生和崛起,以至形成了被人们称为“第三代”或“新生代”的诗歌新潮,实现了对朦胧诗的又一次跨越。

朦胧诗之后,首先不能忘记的是以江河、杨炼为源头的后期朦胧诗和文化诗,它是朦胧诗自身内部的一次深刻而自然的延伸,体现了一种历史文化意识。作为新时期诗歌发展的继续,大学生诗歌就成为“第三代”诗产生的温床,它构成了“第三代诗”的直接背景。实验诗在80年代中期以突进的姿态继续前进,呈现出两种生存形态;其一点以整体主义,新传统主义为前锋的后期朦胧诗或文化诗的凸起和变延。其二是以“他们”、“非非主义”为中心的非文化诗的成长,其中包括反崇高、反意象的“莽汉诗”、“大学生诗歌”以及反技巧、重语言及生命的“海上诗群”等,他们共同汇成了实验诗歌的洪流。朦胧诗的崛起,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诗人的自我,淡化了诗的政治角色;江河、杨炼对历史感的呼唤和史诗性作品的探求,只不过是这种泛化的政治意识向纵深的延展;然而,在第三代诗人看来,这种对诗的现实政治感、历史感和文化感的强化,都是企图使诗变为抽象理性的载体。这种非诗的因素,正是使诗长期徘徊在诗之外的主要障碍。一场重建诗的本体的革命,便从这里开始了,而“非文化”便是这次诗学革命最灿烂的标志。“第三代”诗人从非文化开始,企图重建一个本体的世界,使之重现人和世界的本来面目。“他们”诗派的“归真反朴”,“非非主义”的“前文化还原”,“反诗”的“不变形描述”,都是向着这一目标的跋涉和探索。他们进行诗体实验,淡化消解文化,使人和诗还原到本真的存在状态,呈现出一种“非文化”的“原在”。“非文化”是第三代诗的总体思想基础,其两大基本标志,是与朦胧诗恰恰完全相反的两个特征,即“非崇高”、“非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