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西门豹课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
师:从老大爷的回答中西门豹了解到了什么?
出示:都是河伯娶媳妇给闹的。河伯是漳河的神,每年要娶一个年轻漂亮的姑娘。要不给他送去,漳河就要发大水,把田地全淹了。
生:(读这段文字)
师:西门豹了解到了什么?
生: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原因。
师:这两位学生很会思考问题。老大爷在说这些话的时候,心情是怎样的?
生:伤心、叹着气、无奈……
师:请你带着这些感受读一读。(生个别读――齐读)
师:西门豹相信这件事吗?假如你是西门豹,你的心里会想些什么?生:不相信。
生:假如我是西门豹,我会想世界上哪来的神呀,真是骗人的东西,原来如此,这个主意是谁想出来的?这个地方的迷信很严重……
师:于是西门豹就接着问“这话是谁说的?”――“这话”是指哪句话?
生:这话就是“不给河伯娶媳妇,漳河就要发大水,把田地全淹了”。
出示课件:巫婆说的。地方上的官绅每年出面给河伯办喜事,硬逼着老百姓出钱。每闹一次,他们要收几百万钱;办喜事只花二三十万,多下来的就跟巫婆分了。
生读这段文字,个别读,小组读。
师:这些话中,西门豹又有什么收获?
生:找到了造成邺“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罪魁祸首――巫婆、官绅。
师:是啊,邺地这个地方之所以那么穷,老百姓那么苦,就是因为有这些害人的巫婆和官绅。
师:请看大屏幕“硬逼着老百姓出钱,每闹一次,他们要收几百万钱;办喜事只花二三十万,多下来的就跟巫婆分了。”――读到这里,你明白了什么?“硬逼”说明了什么?
生:我明白了巫婆和官绅狼狈为奸,骗取老百姓的血汗钱。
生:“硬逼”说明官绅和巫婆对老百姓的残忍压榨,呵斥他们,蛮不讲理,不顾百姓死活。
……
师:可是,更加残忍的事情还在后边呢。
出示课件:哪家有年轻的女孩子,巫婆就带着人到哪家去选。有钱的人家花点儿钱就过去了,没钱的只好眼睁睁地看着女孩子被他们拉走。到了河伯娶媳妇那天,他们在漳河边上放一条苇席,把女孩儿打扮好了,让她坐在苇席上,顺着水漂去……
同桌互读,默读,个别读,反复读。
师:现在你知道新娘是从哪儿来的?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新娘都是穷苦人家的女儿,新娘是受害人。
生:我是从“有钱的人家花点儿钱就过去了,没钱的只好眼睁睁地看着女孩子被他们拉走”这句话知道的。
师:是啊,眼睁睁地看着,一点办法也没有,老百姓是弱者呀!任人宰割。从这些话中,我们不但知道了谁是受害者,还知道了什么?
生:邺这个地方越来越穷的原因――人都逃跑了,没人再种地了。
着重出示:“到了河伯娶媳妇那天,他们在漳河边上放一条苇席,把女孩儿打扮好了,让她坐在苇席上,顺着水漂去。苇席先还是浮着的,到了河中心就连女孩儿一起沉下去了。”
师:穷苦的、漂亮的女孩儿,就这样被他们推向了死亡的深渊,葬送了年轻的生命;年迈的、可怜的父母,就这样永远失去了亲生的骨肉,只能无奈地、悲哀地、颤抖地喊着。然而这一切都将随着苇席的下沉而消失……
(配乐《悲伤的回忆》指名读―齐读―想象读)
师:读了这段话,我们仿佛看见了一个年轻漂亮的女孩在慢慢地沉下去,最后淹没在漳河里。一个活生生的生命啊,就这样被害死了。漳河边上,站着巫婆、官绅,站着当地的老百姓,站着女孩的父母亲,兄弟姐妹……可是没有人去救她!此时此刻,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呢?
出示:我想对巫婆和官绅说:“ ”
我想对老百姓说:“ ”
我想对女孩的亲人说:“ ”
(请你任选一句写一写。)
学生各抒己见。
师:同学们,你们说到的,想到的,其实在西门豹的心里也是这样想的呀!西门豹的心里是多么沉重,多么愤怒啊!于是西门豹接着了解情况“那么,这里发没发过大水呢?”
出示:没有发过。倒是夏天雨水少,年年闹旱灾。
师:“倒”是什么意思?这里的“闹”又是什么意思?
生:倒是……倒是……可是的意思。
生:“倒”应该是相反的意思。
师:你真会思考。倒就是反而的意思。反而雨水少,年年闹旱灾。
西门豹为什么要问这个问题?
生:想了解漳河的真实情况。
生:邺这个地方年年闹旱灾。
师:是呀,造成邺地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原因我们可以用四个字概括:天灾人祸。面对着天灾人祸,西门豹想出好办法来解决吗?
出示:这样说来,河伯还真灵啊。下一回他娶媳妇,请告诉我一声,我也去送送新娘。齐读。
师:官绅闹了那么多年,闹死了那么多年轻的姑娘,闹走了那么多百姓的血汗钱,西门豹真是去看热闹?“河伯还真灵啊!”西门豹相信了吗?为什么他要这么说呢?我们下节课再学习。
……
课题
语文园地
课型
语文园地
授课
时间
1课时
教学
目标
1.识字积累,掌握识字的方法和技巧。
2.学习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复述一件事情。
3.理解,准确概括句子表达意思,长话短说。
4.积累形容人的成语。
教学
重点
1.学习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复述一件事情。
2.积累形容人的成语。
教学
难点
理解,准确概括句子表达意思,长话短说。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
)分钟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这一单元学完了。现在,我们来到语文园地这个版块,就让我们进入语文园地八,去汲取里面的营养吧。(板书:语文园地)
【设计意图:通过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
新课
教学
(
)分钟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交流平台
同学们,学习了这一单元,你们有什么收获呢?和大家交流一下吧?(出示课件2)
这个单元的课文都是________的文章,课文中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引发了我们深深的思考。就像《王戎不取道旁李》是________,王戎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让人深受感动;《西门豹》中,西门豹就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故事两则》中的两则
_________故事让我们明白了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的道理。(板书:完成填空)
2.识字积累
【设计意图:设计这个环节,能帮助学生梳理学过的课文内容,对本单元的内容有个整体的认识。】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朗读句子,抓住重点,学会长话短说。】
冈——纲(
)
受——授(
)
建——健(
)
普——谱(
)
伐——阀(
)
专——砖(
)
宗——综(
)
具——俱(
)
(板书:识字积累)
2.理解运用
(1)复述本单元课文中的故事,《西门豹》中重点部分详细复述,体会《扁鹊治病》注意按事情发展顺序的叙述,注意表示时间的词语。
(2)抄写词语,注意不要写错字。
(3)大声朗读书中的句子,思考并概括主要意思,学会长话短说。(板书:复述课文)
缩写句子。(出示课件3)
a.官绅一个个吓得面如土色,跪下来磕头求饶,把头都磕破了,直淌血。
b.蔡桓侯觉得奇怪,派人去问他:“扁鹊,你这次见了大王,为什么一声不响就跑掉了?”
c.纪昌用一根牛尾毛拴住一只虱子,把它吊在窗口,然后每天站在虱子旁边,聚精会神地盯着它。
(板书:长话短说)
师总结:通过练习,学会理解大意,概括大意,学会长话短说。
3.日积月累。
(1)学生读读背背(出示课件4)
眉清目秀
亭亭玉立
明眸皓齿
文质彬彬
相貌堂堂
威风凛凛
膀大腰圆
浓眉大眼
白发苍苍
鹤发童颜
慈眉善目
步履蹒跚
(2)解释词语:文质彬彬
鹤发童颜
步履蹒跚(出示课件5)
(板书:说说词语的意思)
文质彬彬:指人的文采和实质配合适当,形容气质温文尔
【设计意图:是让学生在了解词语含义的理解,积累运用到写作中。】
雅,行为举止端正,文雅有礼貌。
鹤发童颜:仙鹤羽毛般雪白的头发,儿童般红润的面色。形容老年人气色好。
步履蹒跚:走路一瘸一拐的样子。
形容走路腿脚不方便,歪歪倒倒的样子。
上面的这些词语可以形容阳光帅气、
英俊潇洒、
温尔儒雅这样的人。
(3)仿照例句,用下面画横线的词语说一句话。(出示课件6)
A.这孩子长得眉清目秀,连说话也那么文雅,真讨人喜欢。
B.李爷爷年近九十,依然鹤发童颜,身体硬朗。
C.战士们个个威风凛凛,昂首挺胸、迈着坚定的步伐向前走去。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 )分钟
三、课堂小结。(出示课件7)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知道了怎样抓住重点,长话短说,复述课文,还学积累了一些描写人的成语。收获不少呀!
【设计意图:将写法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板书
内容
完成填空
识字积累
语文园地
复述课文
长话短说
说说词语的意思
教学反思
1.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注重了知识的落实,在扎实上下了功夫,进行了拓展,并设计了合理的练习形式,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如在“词句段”的练习中,我设计了让学生根据不同语境造句的环节,让他们循序渐进地掌握了知识。
2.在“日积月累”的授课中,我通过朗读、讲解,让他们理解词语的意思,背诵起来也就容易多了。
美中不足的是,在讲授词语时,讲得不够详细练习不到位,没有照顾到学困生的接受
能力,应该让学生试着造句,因此,有的同学没能真正理解。
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让自己的教学有较大幅度地提高。
备课素材
形容人的词语
英姿飒爽,喜形于色,婀娜多姿,国色天资,
艳若桃李,花枝招展,秀色可餐,面若桃花,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0A-0064-02
阅读教学要立足文本,找准切入点,然后理成一条线,抓好几个点,从点上深入,在面上延伸,层层推进,逐步提升。做到这样的“线、点、面”的有机结合,切实在一节课40分钟内让学生有所收获,就是一节好课。
一、找准切入口,理清一条线
上得好的课都有一个共同点,都是由一条思维主线贯穿整堂课,然后再以品味、朗读、欣赏、想象、模仿等教学形式,使学生深入文本,在学习中提高语文素养,整堂课井然有序,水到渠成。所以,教学主线的设计至关重要,有了主线就使课堂教学有了总体框架,不至于零散孤立。主线的设计就是要找准教学的切入口,找到一个沟通教与学的通道,顺着这一通道,教学不断向纵深推进,最终达到教学目的。
如《西门豹》这篇课文讲的是西门豹巧施妙计破除迷信的故事,课文围绕破除迷信来写,破除前调查研究,破除时假戏真做,破除后兴修水利,这是文章的思路,围绕这个思路,我们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你认为西门豹破除迷信的办法好吗?你从哪个句子感受到这个办法好?划出有关的句子,想想为什么?学生顺着这些问题去读有关的段落,带动全篇的学习,较好地激发了进一步学习的兴趣,情感也被调动起来了。这样就突出了教学的重点,使提问真正问到学生们的心“窍”上,启迪学生的思维,把他们的注意力和思路引导到新的知识点上,较好地沟通了教与学的关系,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找准语言品味点,从点上深入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不必词词讲,句句问,应当在学生初读课文后,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品评词语的妙用,体会其表达效果。因此,在备课过程中,除了找到课文的主线之外,更为关键的就是找准语言训练点,从点上深入,让学生切实读出情,品出味,悟出效,习得法,激活思。如《秋天的雨》一课,抓住“五彩缤纷”这个词语,让学生品味。
师:读读第二自然段,想想秋天会有哪些颜色呢?用横线划出来。
学生读课文后划下有关的词语。
师:这么多的颜色,文中用一个什么词来形容?
生:五彩缤纷。
师:还有哪些词语也是用来形容颜色多的?
生:五颜六色、五彩斑斓、绚丽多彩。
师:这些词语可以互相替换吗?为什么?
师:你们把词语放进句子里读读,四人小组合作商量看行不行。
生讨论。
师:其实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来看“缤纷”这两个字,是绞丝旁,和丝线有关,飘动的丝带,所以这个词除了写颜色多,还带有一种动感的美,而五颜六色没有。请你们再读第二自然段,看哪些句子既写出了颜色美,又写出了动感的美。
生找句子。
老师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品味描写“五彩缤纷”的句子。“五彩缤纷”是文中的关键词语,教师紧紧抓住它,环环相扣,让学生水到渠成地理解了“五彩缤纷”的意思。但老师不满足于此,在充分想象中,让学生对词语的理解与生活进行链接,引领学生先由课文抽象地理解词语,再由词语回到文本之中,在感性与理性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
三、在面上延伸
理清思路,品味语言,是阅读教学中重要的两个步骤,但阅读教学要实现从课内到课外的延伸,为学生构建阅读教学的广阔天地,还要在引导学生理清思路、品味语言的基础上,适当加以拓展,把这些“点”组成一个面。教师在分析讲解时做一做“减法”,在探究拓展时做一做“加法”,实现阅读教学的优质高效。
(一)理解有度
老师们比较关注个性化阅读,多元解读文本,尊重学生阅读意愿,但是有时候学生的多元解读出现了偏读、浅读、误读的现象。因此,让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解读和多元化的感悟,应该有老师的介入和干预,进行必要的指导,对学生的阅读施加积极的影响。教师抛出的问题放出去要有收,要围绕主线开展教学的活动,使阅读朝着一定的目标行进,使正在成长的学生把握好文本解读的合理性,把阅读引向深入。
如《画家与牧童》一课,品味几个句子后要回到“戴嵩的著名”去理解:为什么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是因为他著名。为什么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描淡写?他画画技艺高,是个著名的画家。这些理解是在主线下的,没有超出课文的范畴。这和框住学生的思维不一样,老师应该把握好个性化阅读的合理性,心中要有课文的主旨,既要把握课文的主旋律,又要让学生懂得欣赏课文的内涵。
(二)有效拓展
进行拓展延伸,若让学生天马行空,学生学得肤浅;过于繁琐,学生学得散乱。为此,拓展补充资料应回应主线,升华学生的情感。如《生命 生命》一课,一位老师这样进行拓展。
师:同学们说得都不错,到底怎么样才能算是对自己的生命负责呢?我们先来看一张图片(出示杏林子照片),看着这张照片,你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生:是一个乐观的人,是一个很幸福的人……
(课件出示杏林子的成就以及杏林子变形的双手。)
师: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讨论。
师:你们说对了,这是一双因病而畸形的手。同学们,你们知道吗?这就是本文作者的手。杏林子12岁就患上类风湿性关节炎,全身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关节坏死。从12岁患病到61岁去世,整整50年时间里,她腿不能动,腰不能转,臂不能抬,保持着一种姿势,在轮椅上坐了整整50年!
师(出示成就):但她凭着对生命负责的态度,50年的时间里,她用这双手写下了四十多本著作,有小说,有散文,有影视评论,有影视剧本。这么多的著作是这样写的:腿上架着一块木板,颤巍巍地用两个指头夹着笔写字,每写一笔就像举重一样,一字一痛,但她凭借顽强的毅力让自己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师:同学们,此时此刻你们想说些什么呢?
生讨论。
师:杏林子对生命负责的态度令我们震惊,就让我们带着这份震惊一起来读读这一段话。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语文;有效整合
信息技术具有新颖生动,感染力强的特点,它在教学中的运用不但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而且可以打破时间、空间上的限制,让学生清楚地看到事物发展的全过程,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繁为简,使枯燥的知识趣味化,深奥的道理具体化,抽象的语言形象化,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巩固和提高,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新颖、先进的多媒体信息技术,可以在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优化课堂结构,改革旧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显著提高学习效率。它不仅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了独有的、开阔的学习和活动环境,而且还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观察、思维和实践的机会,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信息技术以计算机为中心,把语音处理技术、图象处理技术、视听技术集成在一起,具备图、文、声并茂以至活动影象的功能。它在小语教学中的应用,重在坚持,贵在用得精当。如果使用恰到好处,不仅可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还能突破教学重点、难点,起到省时、省力、增效的作用。
1.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一种渴求知识,探索事物的心理倾向。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就会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甚至达到乐此不疲,废饥忘食的地步。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创设情境,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如在教学四年级上册的《五彩池》一课时,我先让学生观看一段有关五彩池的视频。“你从片中看到的五彩池是怎么样的?”随着我的提问,学生的眼里闪烁出兴奋的光彩,纷纷举手畅谈。“我看到了许多大大小小的五彩池。”“我看到了五彩池的形状各异。”“我看到了五彩池的水是五彩缤纷的”……声乐画同步的演示绘声绘色,仿佛把学生带到了美丽的五彩池边。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为进一步理解课文打下了基础。而在教学四年级下册的《西门豹》一课时,为使学生领悟西门豹破除迷信的巧妙方法,我为学生播放了一段动画片,看着生动形象的动画,孩子们兴趣盎然,课堂气氛非常活跃,达到了“课伊始,趣亦生。”的境界。可见,在教学中发挥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优势,以图、文、声并茂的三维方式呈现教学内容,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充分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更好、更快、更深地把握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丰富教学内容,开阔学生的视野,实现呈现方式的多样化
信息技术作为学科教学过程中的一种有效的认知工具,它为教学提供了理想的教学环境、丰富的教学素材(教学案例、多媒体课件、练习题等),教师按自己的个性特征、教学习惯、教学特点灵活选择,通过多媒体技术把它们呈现出来,实现特色教学。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小学语文教学课程标准规定了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和感悟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的学习成长打好基础。而在传统教学中,阅读教学的目标是通过“预习、讲解、默读、朗读、查字典、小组讨论和总结”等环节实现的,这就把学生的视野仍然禁锢在课本这个唯一呈现的材料上,不利于学生的发展。而多媒体计算机,拥有形、声、色多元素相融合的大量的教学信息,能提供给学生大量的多维的阅读材料,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去阅读、赏析,这样既能充分地利用课堂时间,又能最大限度地让学生接受到更广泛的信息资源。
3.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信息技术充分体现了《课标》如下精神: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意识和习惯;允许学生有自主选择的权利;专题性、探究性、综合性学习是实现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重要途径。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学生在课堂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如在《长城》一课时,我引导学生探究:你还知道哪些有关长城的资料?于是,有条件的学生就上网查询,通过网上阅读,他们搜集了许多有关长城的资料,不但有关于长城的故事、传说,还有关于长城的文字和图片资料。这样的教学培养了学生主动获取所需知识的能力,并促使他们形成了自主探究的学习意识。
时代的发展决定了成功必须是相互合作的,群体合作的合作学习更是不可缺少的。如在《五彩池》一课结束时,我让学生为五彩池设计一个旅游广告,于是孩子们先在网上查阅了黄山的相关文字和图像资料,认真阅读后进行了交流,然后他们自己寻找合作伙伴结合成小组,开始了设计工作。由于小组每个成员的特长各不相同,有的擅长文字描述,有的热衷于图片设计,大家写的写,画的画,忙得不亦乐乎,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一幅幅图文并茂的广告设计出来了,看着孩子们这些充满智慧和想象的广告设计,我感到这才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他们在合作中得到学习,在合作中得到提高。
4.可以化抽象为直观,为学生主动解决问题降低“坡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课堂教学中,我们常会遇到一些比较抽象的问题,这就为学生“在原有的认知结构基础上,形成新的认知结构”带来困难,教师单纯用常规的教学手段难以向学生阐述清楚,采用远程教育资源提供的CAI动态图象演示,利用其丰富的媒体不仅能把高度抽象的知识直观地显示出来,而且其突出的较强的刺激作用,有助于学生理解概念的本质属性,促进学生“建构”。从而将抽象问题直观化,轻松解决教学中重点和难点,化难为易,突破难点,为学生主动解决问题降低“坡度”,使学生自主探究意识得到发展。
例如,在教学《科利亚的木匣》时,学生对科利亚挖不出木匣的原因表现理解困难,我就利用该课提供的课件为学生进行了直观的演示,使学生很快就理解了。再如,传统课堂教学往往受教学手段的限制,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常常是表层化、抽象化的,利用远程教育资源辅助教学,这种情况就可能大为改观。把生动形象的画面配以美妙和谐的音响,化抽象的语言为形象的图像,创设出最佳的情境,以直观的形象触发学生的联想与想象,以生动的情境引发学生情感的共鸣,理性的思考,从而达到对作品深层的理解与感悟。
关键词:小组合作;课堂教学;提高效率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那么,怎样的小组合作学习才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下面笔者谈谈在课堂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一、组建合作学习小组要合理
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如何发挥每个学生的个性特长呢?关键是要组建合理的合作学习小组。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性别等进行综合评定,然后搭配成若干异质学习小组,通常4~6人为一组。组内成员要有明确的分工,在一个阶段里每人都应有相对侧重的一项责任,担任一个具体的合作角色。如,小组讨论的组织者,记录员、资料员、发言代表等,一定时间后,角色互换,使每个成员都能从不同的位置上得到体验、锻炼和提高。这样做既便于同伴间的合作,又可以起到相互学习、讨论、切磋、交流的效果。优等生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中等生能得到锻炼,学困生也可以得到启迪和帮助。
二、提出合作学习问题要科学,要有价值
斯托利亚尔认为:“在教学的每一步,不估计学生思维的水平、思维的发展,就不可能进行有效的学习。”为此,提供给学生讨论的问题必须针对教学目标、教学的重难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把那些具有思考性或开放性,仅凭个人的力量难以考虑周全,必须发挥小组集体智慧的问题让学生合作学习。还可运用多媒体手段,制作色彩鲜艳、栩栩如生的课件及教具,营造合作研讨的氛围,激发学生去想、爱想、爱讲。
讨论问题的选择是否有价值,直接影响着合作学习的质量,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适合“小组合作讨论”。对那些比较简单易答的问题,学生只需经个别思考即可正确回答,如若再分组讨论、交流,既浪费了课堂宝贵的教学时间,又降低了学生对讨论的兴趣,更会影响学生的思维深度。因此,教师要尽可能选择一些富有启发性、创造性、有一定难度和讨论价值、需要运用各种认知方法、通过集体合作才能解决的问题,使学生在“小组合作讨论”中发展思维、开发智力。
三、小组合作活动要有实质性
笔者在听课时,经常看见低年级学生在小组内朗读时,几个学生围在一起,只管自己读,基本上停留在独立学习的层次上,没有真正的讨论和合作,没有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其学习结果不能完全代表本小组的水平。究其原因,低年级的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差,还没有形成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教师没有及时提醒和指导每个组的学生进行相互讨论和交流。另外,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时间又很少,小组合作学习只是走过场。还有的课,教师为了体现学生之间的合作,没有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
四、学生之间的合作要主动
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间应形成良好的互助、互动的关系。但在小组活动中经常会出现不友好、不倾听、不分享的现象,这会影响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如,笔者曾听过一节《西门豹治邺》的公开课,教师要求学生小组内分角色朗读,但坐在笔者前面的几个学生在别的组的学生已经读完时,他们那个小组还没有完成分工,这就严重影响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
五、学生的参与度要均衡
小组合作学习确实增加了学生参与的机会,但是优生参与的机会更多,往往扮演了一种帮助的角色;困难学生则成了听众,往往得不到独立思考的机会,他们一般是直接从优生那里获得信息,致使困难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获益比在班级教学中的获益还少。凡是听过公开课的教师都会有这样的发现:在小组活动中优生发言的机会多,代表小组汇报的现象多。在小组合作学习课上,还容易出现学生放任自流的现象。笔者在听课和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也经常会遇到这种现象:当一个学生发言时,其他学生并没有认真听,而是一味地举手,不住地喊:“老师,我,我……”更有甚者,还用胳膊把课桌碰得“咚咚”响,或者自己干自己的事。
六、评价和奖赏要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