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好学生的学习方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观察方法
学习过程从本质上说是一种认识过程。认识过程是从感性认识开始的,而感性认识主要靠观察来获得,观察能力对于掌握化学知识、从事化学研究都是十分重要的。许多科学家都是非常重视观察的,达尔文在总结自己的成就时说:“我既没有突出迅速的理解力,也没有过人的机智,只有在观察那些稍纵即逝的事物,并认识其精细结构的能力上,我可能在众人之上。”牛顿、爱迪生、爱因斯坦都是从实验观察兴趣入手,步步开拓科学领域的。观察方法就是首要的学习方法,观察方法主要包括顺序观察、对比观察和边思考边观察等。
1.顺序观察
许多化学实验,不仅使用的仪器多,操作步骤也多,因此,教师必须注意交代清楚实验的步骤和方法,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目的、任务、要求进行观察。如:氯气的制备和性质系列实验,实验仪器较多,学生容易分散观察力,此时,教师可引导学生从左至右按气流方向,从气体的发生、净化、收集、尾气的处理逐一进行观察。通过观察现象,分析、理解各步的目的、要求及各装置的特点,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在实验中经常性地这样引导学生按程序进行细致而周密的观察,使学生养成对实验有主次、有步骤、有层次的观察习惯,将会使他们的观察能力逐步得到提高。
2.对比观察
对比观察有利于迅速抓住事物的共性和个性,从而把握住事物的本质。如学生在观察铜和浓、稀硝酸的反应现象时,就是要求先异中求同:它们都有蓝或蓝绿色溶液生成,说明产物中都有Cu 生成。然后再同中求异:铜和浓硝酸的反应,还原产物是NO ;铜和稀硝酸反应,还原产物是NO。并且指出不管铜是和浓硝酸反应还是和稀硝酸反应均没有H 产生,只生成水。
3.边思考边观察
观察是思维的基础,思维可促进观察的深入,两者是密不可分的。所以要带着问题观察,边思考、边观察。例如:在做“喷泉”实验时,学生只注意到美丽的喷泉,而没有分析产生喷泉的原因,此时教师可趁机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然后由他们自己寻找问题的答案,并进一步提出是不是只有NH 和HCl才可以进行喷泉实验的问题,引导他们分析得出:只要极易溶于某种液体的气体一般都可以进行喷泉实验,这样问题解决了,能力也得到了提高。观察能力的提高,要求观察者善于在观察中提出问题,并在观察中对问题加以认真分析和反复推敲,找出正确的解释。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是通过教师的引导,在化学实验的观察活动中逐步培养和发展起来的。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过程条件,培养他们浓厚的观察兴趣和良好的观察习惯,不断提高他们观察的敏锐性、深刻性和精确性,逐步形成较强的观察能力。
二、记忆方法
记忆是学习的基础,是知识的仓库,是思维的伴侣,是创造的前提,所以学习中依据不同知识的特点,配以适宜的记忆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记忆方法很多,下面仅举化学学习中最常用的几种。
1.适当复习,强化记忆。“记忆之母”是重复和复习。有一种错觉,似乎复习是考试前的工作。其实,对于需要长时间保留在记忆中的信息,应该经常复习。通过反复温习,记忆的信息会越来越强。例如: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后,学生接触到许多化学方程式,要记住那么多的化学方程式,学生感到有困难,我就把每一单元常用的化学方程式用文字打印出来,隔一段时间让学生写一遍,写错了再加以订正,以达到巩固的目的。及时复习,使记忆基础化;合理分配复习时间,使记忆经常化;多次复习,使记忆深入化。
2.浓缩知识,择要记忆。在知识总量成倍增加的情况下,删繁就简,提纲挈领,“浓缩”知识,就显得很必要。如在讲授化学平衡状态的概念时,为了便于学生记忆,可将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概括为“逆”(针对可逆反应)、“动”(化学平衡是动态平衡,正反应和逆反应仍在进行)、“等”(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定”(反应条件一定,各组分浓度一定)、“变”(当外界条件发生变化时,化学平衡就被破坏了,此时正、逆反应速度不相等,各组分浓度也将发生变化,直到在新的外界条件不变时,又建立一个新平衡)。再如:记忆钠与水反应的现象(可推出钠的性质),可概括为“浮”(钠的密度比水小,浮在水面上)、“熔”(反应放出的热量使熔点较低的钠熔成了小球)、“游”(产生的氢气推动钠块在水面上游动)、“响”(反应产生的气体发出“”的响声)、“红”(反应生成了碱)。
3.理解融会,增强记忆。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学而思,思则疑,疑则悟。理解了再记忆,就意味着增加了信息冗长量,就能触类旁通,历久不忘。如对于气体摩尔体积这一概念,一定要理解:只有气体物质,在标准状况下,1摩尔物质的体积才约是22.4升,而不要靠死记硬背。
4.利用联想,提高记忆。联想可打开人们的记忆闸门,人在认识客观事物时总会在头脑中形成复杂的也是系统的暂时联系,从而引发出对过去事物的回忆。例如:利用元素周期律来推测未知元素的性质时,可先推出该元素所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然后联想同主族元素中已学过的元素的性质,再根据周期表中同主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来推测该元素的性质。
5.经常应用,巩固记忆。人脑通过感知、识记保持的信息,再经神经通道联系分析器运用,每用一次就能使正确的回忆得到强化,错误的回忆得到纠正,遗忘了的再进行识记,久而久之终生不忘,其根本原因在于不断使用。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知识不应该变成不能活动的货物,积累知识不能视为就是为了储备,而要进入周转,加以运用,才能巩固,才有效能。”比如:学过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后,有相当长的时间在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为巩固物质的量浓度的知识,可在元素化合物知识中穿插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题,只有在不断的应用中,知识才能得到巩固。
总之,记忆因各人生活环境、教育条件、学习习惯和心理特性不同而有多种多样的方法。无论哪种记忆的方法,只要符合记忆的心理特点,从实际出发,必将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思维方法
思维能力是各种能力的核心,思维方法是思维能力的关键,所以思维方法在学习方法中占有核心的位置。在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有分析和综合的方法、比较和归类的方法、系统化和具体化的方法及抽象和概括的方法。
1.分析和综合的方法
分析就是把知识的一个整体分解成各个部分来进行考察的一种思维方法,综合是把知识的各个部分联合成一个整体来进行考察的一种思维方法,分析和综合是化学学习中经常使用的重要方法,两者密切相关,不可分割。在实际运用时,既可先分析后综合,也可先综合后分析,还可以边分析边综合。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在解题过程中要在错综复杂的现象中抓住问题的本质,问题常常会迎刃而解。
如:为了测定某铜银合金的成分,将30g合金溶于80mL 13.5mol・L 的浓HNO 中,待合金完全溶解后,收集到气体6.72L(标准状况),并测得溶液的PH=0。假设反应后溶液体积仍为80mL,试计算:
(1)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
(2)合金中银的质量分数。
解析:本题关键在于其一是隐含浓硝酸向稀硝酸的转化问题,其二要使用终态分析法利用N元素守恒来进行思考,还得注意6.72L气体(标准状态)是NO和NO 的混合气体且要无N O 。由N元素的去向分析得N原子守恒的关系为:
根据题意得:
答:(1)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就是气体NO和NO 的总物质的量即为0.3mol。
(2)银的质量分数为36%。
2.比较和归类的方法
比较是把有关的知识加以对比,以确定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的思维方法。比较一般遵循两条途径进行:一是寻找出知识之间的相同之处,即异中求同;二是在寻找出了事物之间相同之处的基础上找出不同之处,即同中求异。
归类是按照一定的标准,把知识进行分门别类的思维方法。化学学习中常采用两种归类法:一是科学归类法,即从科学性出发,按照物质特性进行归类;二是实用归类法,即从实用性出发,按物质的非本质属性进行归类。
比较和归类互为前提,一方面只有通过比较,认识物质性质的异同点之后,才好进行归类;另一方面,只有把物质性质进行归类,才好进行比较。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如:在学习SO 性质时,可让学生练习以下题目:SO 和Cl 都具有漂白性,若将等物质的量的这两种气体同时作用于潮湿的有色物质,可观察到有色物质( )。
A. 立即褪色 B. 慢慢褪色
C. 先褪色,后复原D. 颜色不变
解析:不能从SO 能和一些有机色素结合为无色化合物来推论SO 使有色物质褪色的原因均是与其结合为无色物质;SO 能使氯水、溴水、碘水、FeCl 溶液、KMnO 溶液等褪色,这是因为SO 具有还原性的缘故;SO 能使滴有石蕊试液的H S溶液由红色变为紫色,这是因为SO 具有氧化性的缘故;SO 能使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红色变浅,这是因为SO 的水溶液为中强酸的缘故。故答案为D。
又如:在高三复习实验时,可以把课本上用到温度计的实验罗列在一起,根据温度计中水银液面的位置,分析该温度计测得的是何种物质的温度,通过分析比较,使学生加深理解。
3.系统化和具体化的方法
系统化就是把各种有关知识纳入一定顺序或体系的思维方法。系统化不单纯是知识的分门别类。而且是把知识加以系统整理,使其构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在化学学习过程中,经常采用编写提纲、列出表解、绘制图表等方式,把学过的知识加以系统地整理。
具体化是把理论知识用于具体、个别场合的思维方法。在化学学习中,适用具体化的方式有两种:一是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和生产实践,分析和解释一些化学现象;二是用一些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来说明化学理论知识。如:在学习卤素时,可以结合实际,让学生讨论以下问题:为消除碘缺乏病,卫生部规定食盐必须加碘,其中的碘以碘酸钾(KIO )形式存在。已知在溶液中IO可和I 发生反应:IO+5I +6H =3I +3H O,根据此反应,可用试纸和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质进行实验,证明在食盐中存在IO。可供选用的物质有:①自来水②蓝色石蕊试纸③KI淀粉试纸④淀粉⑤食糖⑥食醋⑦白酒。进行以上实验时必须使用的物质是()。
A.①③B.③⑥C.②④⑥D.①②④⑤⑦
根据题给条件,先让学生分析,然后再由学生进行归纳:由题给反应,要证明有IO,应用到I 、淀粉和酸。现给出了KI淀粉试纸,它包括前两种试剂,所以再选用食醋(即酸)便可完成上述实验,向待测液中加入醋酸,然后将溶液滴在KI淀粉试纸上,若试纸变蓝,即证明有IO。
观察、记忆是思维的基础和前提,思维是观察和记忆的延续和升华。观察能力、记忆能力的提高,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思维能力的发展,又促进观察能力、记忆能力的提高,因此,三者是相辅相成的。在学生时代教师的作用是举足轻重,所以,“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的作用不仅仅是告诉学生如何紧抓课本,掌握知识结构,更重要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育过程中增强、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才能够充分体现化学学科的特色。
关键词:学习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1-035-01
学习方法是促进有效学习的一些手段、措施,是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使学生学会学习的前提条件。在小学阶段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节省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还有利于自学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终身受益。
一、小学生学习方法不当的原因
1、情绪困扰。
我们知道,愉悦的情绪能提高学习效率,如果师生关系不和谐,亲子关系不融洽,父母关系紧张,都会给学生造成情绪困扰,使他们产生委屈、焦虑、烦恼、易怒等不良情绪,受这些不良情绪影响,这些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时的灵活性下降,甚至注意力和记忆力也受到干扰,从而学习效率下降。
2、缺乏毅力,不能坚持。
由于掌握学习方法、形成好的习惯需要坚持三个月以上甚至一年的时间,而儿童的思想容易受同伴的影响,易变,易反复,因此许多儿童在掌握学习方法时不能持之以恒。
3、没有正确安排复习的时间和次数。
要是等到学习过后—个月或者更长的时间才去复习,学过的知识的遗忘量就大,要花大量时间才能重新记住。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制作的遗忘曲线告诉我们: 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过程最初进展得很快,以后逐渐缓慢。因此即使上课听懂了,如果不重视复习,到考试的时候也忘得差不多了。另外,还必须遵守“间隔复习”的原则。一般说来,刚学过的新知识应该多复习,每次复习所用的时间应长些,而间隔的时间要短些;随着记忆巩固程度的提高,每次复习的时间可以短些,而间隔的时间可以长些。
有关研究表明,对教材中知识的掌握与复习的次数密切相关。一般说来,复习次数越多,识记和保持的效果越好;反之,则遗忘发生越快。据此,心理学家肯定了“过瘦学习”的必要性。
二、教育技巧
1、课前预习。
预习的方法是对第二天要讲授的内容认真阅读,仔细思考。小学生的思维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缺乏分析能力.大部分小学生不能自发地总结一些有效的学习方法,因此,需要家长和老师的引导和教授。把新的知识和以往学过的知识联系起来,发现新问题、思考怎样解决问题,把自己理解不了的问题带到课堂,从而明确听课的重点、难点和疑点。比如,家长可以引导孩子预习第二天要讲的内容,并给他提出几个小问题。如果孩子有不理解的地方,让他自己思考,第二天上课时多留心,而不要马上给他讲解,这样就克服了课堂学习过程中的被动性和盲目性,提高主动性和自觉性。家长可为孩子设定一定的题目,让孩子带着问题预习,并且提醒孩子把难点标出来。
2、上课时认真听讲。
听讲时积极主动地思考,对自己不能独立解决的问题敢于请教老师。对老师强调的地方或者自己薄弱的知识点作出标记,课后对这些知识点重点复习。
3、主动独立地完成作业。
做作业之前,先复习相关的知识。做作业时要先看清题目,分析解题方法之后再动手答题。书写工整,在正确的基础上追求速度,不能一味求快而降低正确率。做完之后,主动细致地检查一遍,对答错的题目予以纠正并分析答错的原因。
4、及时复习,间隔复习。
复习要及时,持之以恒,要赶在遗忘之前复习。每天晚上对当天学习的内容进行全面的复习,确认掌握。每单元学完之后要全面复习,找出难点和掌握得不够牢固的地方,辅之以重点练习。比如,每天放学回到家后,让孩子吃些水果点心、简单擦洗之后,和孩子谈谈当天学习的知识,让他讲讲都学了些什么,也就是让孩子使用回忆的方法,将当天所学的内容及时复习一遍。如果孩子有想不起来的地方,在结束后提醒他去看课本。
5、考试时要仔细审题,认真答题。
做题时要掌握先易后难的规律,合理安排考试时间,不要在难题上费时太多。做完以后不要急着交卷,更先检查一遍,看看有没有错误或者遗漏的地方。考试过后,思考出错的原因,补习相应的知识。预习、上课、作业、复习、考试这五个环节构成学校学习的完整过程。如果有一个环节做不好就会影响整体学习效果。
比如:课堂上不能专心听讲,课后又不能及时复习,不会的知识越积越多,接下去学习的难度就不断增加,即使付出很大的努力也难以取理想的效果。反之.如果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并能持之以恒,就会学得轻松、快乐,成绩也令人满意。当然,每门课程的学习方法不尽相同;每个孩子应根据自己的特点,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关键词】小学生、学数学学习、培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思维进入数学课堂对于学生的数学自主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也应该是多层面的,为了学生能够从小打好数学的基础,培养数学学习的兴趣,因此,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是小学阶段教学的一种重要任务。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呢?
一、培养学生预习与复习的习惯,才能提高教学效率
在以往的学习活动中,许多学生对预习的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够,特别是学习能力较好的同学,他们认为既然老师明天还要讲,上课注意听不就行了吗,为什么还要预习呢?甚至有的同学认为预习是浪费时间。事实上,这种观念是错误的,不可取的。预习好比火力侦察,能使学生明确本节的课学习目标,了解重、难点在哪里,带着疑问实况,从而可以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复习的重要特点就是在系统原理的指导下,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使之形成一个较完整的知识体体系,这样有利于知识的系统化和对其内在联系的把握,便于融合贯通。做到梳理――训练――拓展,有序发展,真正提高复习的效果。因此,要重视培养学生预习与复习的良好习惯。
二、培养学生专心听讲、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
小学生在课堂上主要是通过听讲获得知识的,听是学生掌握知识的重要途径。课上学生听得是否专心,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数学知识具有渐进性、连续性,某些知识听不懂,就影响后面的学习。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搞好组织教学,使学生始终能聚精会神地听讲。
“学而不思则罔”,通过思考得来的知识,才能真正掌握,灵活运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学生思考的情境和氛围,激发起学生思考的兴趣,锻炼学生思维的能力。同时,教给他们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演绎、类比、对应、假设、转化等思维方法。独立思考是学生学习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志。
三、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习惯,不断数学教学效果
新课程标准要求课堂教学必须遵循“自主、合作、探究”这一新的教学模式,在抓好两基的基础上,努力提高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探索能力、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教师要经常启发和鼓励学生勇于讲自己的所思、所疑、所惑。要十分珍惜和爱护学生发言的积极性,对表达能力较差的学生必要时应给予耐心的启发和帮助,使他们能说清楚、讲明白。我认为合作学习的最好形式是课堂讨论,这种方式有利于加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也时常让学生进行讨论,但实际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大多数学生不能切实的参与到讨论的活动中,没有真正的解决问题,从而使课堂讨论浮于表面、流于形式。鉴于这样的情况,我觉得应该对课堂讨论这种方式进行必要的研究与实践,使它真正服务于我们的教学工作,成为一种实实在在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四、培养学生大胆发言,敢于质疑问难的习惯
在数学学习中遇到疑难事正常现象,有的学生善于质疑问难,能请教老师和他人,有的学生则遇到疑难不吱声,怕别人笑话,这是不良的习惯。因此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创设生活中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考和质疑的欲望,从而培养勤学好问的习惯。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重视动口、动脑、动手,引发其深刻思考,从而把抽象概念生活化。鼓励学生主动质疑与创新,通过猜想、实验、观察、推理、操作等,培育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
五、培养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克服依赖思想行为
不得不做,有的学生课后不看书不整理,不理解消化就忙着做作业,这样,即使做了作业,也没有多大效果,因而要让学生明白做作业的意义,家庭作业是非做不学生做作业的过程实际上是帮助学生总结所学知识,检验其掌握知识巩固程度的过程,而有的学生却不知道做作业有什么用,只因为是老师布置的,可的。每道作业题与课堂学习的教材内容都有内在的联系,因此,要使学生养成先复习功课,弄懂所学知识,然后再做作业的习惯,使学生有“章”可循,以便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小学阶段是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提高学习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获得成功。各位老师:只有坚持不懈地抓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才能培养出具有良好数学素质的学生,才能使学生不但学会了知识而且学会了做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陶庭香. 农村小学“学困生”的成因及其转化[J]. 安徽教育 2015年04期
[2]李志芳. 关于农村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培养的研究[J]. 才智 2015年29期
[3]吕文艺.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J]. 学周刊 2015年36期
[4]成丕林. 小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培养的研究方案[J]. 新课程(教研)2010年10期
1、课堂上应聚精会神。课堂上需不懈怠,大脑需处于积极状态,思维需格外活跃、思路条理需开阔;
2、跟好老师节奏。听懂每一句话,抓住每一个环节,理解每一个知识点,多联想、多思考,做到心领神会;
3、做课堂笔记。人的记忆力有限,不能过目不忘,记忆本身是不断与遗忘作斗争的过程;
关键词:妇产科 男学生 教学改革
1 男学生在妇产科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原因
1.1部分男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
部分男学生认为毕业后不会从事妇产科工作,不愿把时间、精力用在妇产科。同时,性别差异也造成了男生产生一种本能的对这门学科的心理抵触。因此,常常找各种借口缺席。
1.2受传统观念和社会不良风气的负面影响
由于妇产科涉及到个人隐私,再加上受传统观念和社会偏见的影响,患者与家属不愿配合妇产科临床教学的事件时有发生,不愿意在学生,特别是讳忌男性学生在场时作示范,更不愿接受男同学在老师指导下,做妇科检查 [1]。
1.3个别教师对带教男学生有畏难情绪
临床教学的个别教师认为教女性学生容易,教男生难,男生在场容易影响门诊量,以至影响教师本人的劳务费,所以对男生的临床教学重视不够。
1.4 忽视对医学伦理学的学习
妇产科学是一门特殊的学科,它的任何一项工作都受到伦理学和法规的约束[3],如计划生育中的人工流产、中期引产,非治疗性的手术操作占了绝大多数,医学伦理学时时刻刻都在影响着医疗的判断、决策和行为准则。
2 教学改革及举措
2.1 坚持岗前教育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
首先,必须转变观念,让男学生认识到学好妇产科的重要性。从历史上看中国顶级的妇产科大夫基本上是男性,美国94%的妇产科大夫也是男性[4]。妇产科属于外科学系统,男医生比女医生在该领域更有优势。人是一个复杂的整体,不论今后当哪科医生,都必须具备全面的知识。我们用临床病例作为典型的教学范例,让学生牢记。一位青年腹痛去医院治疗,当班内科医生考虑为消化道疾病,予抗炎留观治疗,但病情越来越重,等到上级医生检查后考虑宫外孕并请妇产科医生会诊时,患者的血压已经无法测出,一个鲜活的生命就这样消失了。
2.2 创造良好环境,在制度上保证实习计划的完成
妇产科的临床实习时间为七周,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分别实习妇科门诊、产科门诊、人流室、妇科病区、产科病区、产房。因实习时间短,每个实习科室均有一位副主任以上的医师承担负责实习的安排。同时对门诊的科室要求每周一次小讲座,病区每二周不少于一次教学查房、病例讨论。医院每周举办一次院级学术活动。妇科检查、产前检查每位学生操作不少于各20例,人流室上台不少于1次,妇科病区、产科病区手术助手不少于1次,管床不少于10张。
2.3 重视技能培训,使男学生能顺利进入临床实习
由于妇产科教学的实践性很强,我们专门安排一位主任医师进行临床技能培训。先在妇产科模型上操作,合格后才有资格进入临床实习。实习结束后,我们仍派一位主任医师对每位学生进行检查,不足之处给予再辅导。通过抓入科与出科两个关键环节,所有男学生均能掌握妇产科的基本操作。我们要求的妇产科的基本操作包括:妇科两合诊、宫颈刮片、四步触诊、听胎心、宫高、腹围的测量。
2.4 严格挑选带教教师,定人带教
临床带教的方式是决定实习质量好坏的关键环节。我们实施定人带教法,严格挑选带教教师。我们选具备较丰富的专业理论和较强的临床操作技能,且有一定带教能力的医生进行带教。他们具有职业责任感,对患者有爱心、耐心,对学生热情、认真负责,特别是对男学生的教学有经验者优先。
2.5 充分调动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充分调动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愉快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是保证男学生完成妇产科实习的关键。带教老师在妇产科教学中常须灵活采用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法或手段来保持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6 善于与病人沟通与交流
在妇产科实习中并非所有病人都排斥男学生,我院年门诊量62万余,年分娩量7千余,有大量的病人和病种满足实习需要。在请患者作为教学样本时,首先征求患者的意见,尊重病人的选择。在带教之前先向病人交流一次,并解释教学原理,教学的重要性,使男学生和病人之间的距离缩短。
2.7 教学模式的转变
随着教学改革,我们将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并且根据不同的内容灵活用不同教学法加“直观式”、“学导式”、“启发式”、“讲授式”等教学法,充分调动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8 重视医学伦理学在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实习过程中男学生在采集病历及门诊中均必须与患者面对面交流沟通。事先,带教教师带领学生复习问诊的技巧、妇产科常见症状的特点及妇产科操作要点,力求熟练;其次,接触患者时,医生和患者的定位应明确,自信不怯场。
2.10 定期评价教学工作不断改进
为了使临床教学工作顺利进行并收到预期的效果,每批学生实习结束后,均进行教学评价。我们设计了小讲座评价表、专题病例讨论评价表、教学查房评价表、实习教学质量评价表、教学反馈表,请学生与教师填写。通过开座谈会、“背靠背”的评价,了解学生对教学形式、内容的意见和建议,了解学生临床实习中的问题和困难,了解教师带教中想法,针对问题及时协调,不断完善和保障实习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潘荣化,顾秀平:临床教学权利冲突及法律平衡,中国医院管理, 2004,22(9):14-15。
2 麦倩挚:当代医学生的思想现状和教育对策,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4,(1):9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