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开国大典课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说明:资料整理于2021年7月2日,资料涵盖2007年1月至2021年1月中央电大期末考试的全部试题及答案。
简达成立正当防卫应当具备的条件。[2007年1月试题]
简述成立正当防卫应当具备的条件。[2010年7月试题]
简述成立正当防卫应当具备的条件。[2017年6月试题]
简述成立正当防卫应当具备的条件。[2018年1月试题]
简述成立正当防卫应当具备的条件。[2018年7月试题]
简述成立正当防卫应当具备的条件。[2020年7月试题]
简述成立正当防卫应当具备的条件。[2021年1月试题]
答:正当防卫的成立,必须具备以下几方面的条件:
(1)起因条件:存在不法侵害。
(2)时间条件:不法侵害正处于已经开始并且尚未结束的进行状态。
(3)对象条件:只能对不法侵害者本人实行,而不能对没有实施侵害的第三者实行。
(4)主观条件:必须出于保护合法权益免受不法侵害的防卫意图。
(5)限度条件:防卫行为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
简述犯罪构成的概念和特征。[2008年1月试题]
简述犯罪构成的概念和特征。[2011年1月试题]
简述犯罪构成的概念和特征。[2012年1月试题]
简述犯罪构成的概念和特征。[2015年7月试题]
简述犯罪构成的概念和特征。[2016年1月试题]
简述犯罪未遂的概念和特征。[2011年7月试题]
简述犯罪未遂的概念和特征。[2013年7月试题]
简述犯罪未遂的概念和特征。[2014年7月试题]
简述犯罪未遂的概念和特征。[2016年7月试题]
简述犯罪未遂的概念和特征。[2020年1月试题]
答:犯罪未遂,是指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具体犯罪构成的实行行为,由于其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完成犯罪的一种犯罪停止形态。
犯罪未遂具有如下三个特征:(1)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犯罪,即行为人已经开始实施刑法分则规范里具体犯罪构成要件中的犯罪行为。(2)犯罪未完成而停止下来,即犯罪未达既遂形态而停止了下来。(3)犯罪停止在未完成形态是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所致。
简述共同犯罪的概念和成立条件。[2009年7月试题]
简述共同犯罪的概念和成立条件。[2012年7月试题]
简述共同犯罪的概念和成立条件。[2019年7月试题]
答:共同犯罪,就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构成共同犯罪,必须具备如下条件:(1)主体要件。必须是二人以上。(2)客观要件。各犯罪人必须具有共同的犯罪行为。(3)主观要件。各共同犯罪人必须有共同的犯罪故意。
简述减刑的概念和条件。[2011年7月试题]
简述减刑的概念和条件。[2015年1月试题]
简述减刑的概念和条件。[2016年1月试题]
简述减刑的概念和条件。[2021年1月试题]
答:减刑,是指对于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其在刑罚执行期间的悔改或者立功表现,而适当减轻其原判刑罚的制度。
根据刑法典的规定,对犯罪分子减刑,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1)减刑的适用对象是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这是减刑的对象条件,即刑法对减刑适用范围的限定。
(2)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期间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或立功表现。这是减刑的实质条件,也是决定性要件。
(3)减刑必须有一定的限度。这是减刑的限度条件。
简述适用假释应遵守的条件。[2007年7月试题]
简述适用假释应遵守的条件。[2008年7月试题]
简述适用假释应遵守的条件。[2009年1月试题]
答:根据刑法典的规定,对犯罪分子适用假释,必须遵守下列条件:
(1)假释的对象只能是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这是假释的对象条件,即对假释适用范围的限定。
(2)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已经执行了一定期限的刑罚。这是假释的限制条仟,也是前提条件。
(3)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期间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假释后不致再危害社会。这是假释的实质条件,也是关键性条件。
(4)犯罪分子不是累犯或者因杀人、爆炸、抢劫、、绑架等暴力性犯罪被判处l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罪犯。这是假森的排除性条件,即假释对象条件的例外。
简述我国刑法采用的数罪并罚原则及其基本适用规则。[2008年1月试题]
简述我国刑法采用的数罪并罚原则及其基本适用规则。[2011年1月试题]
简述我国刑法采用的数罪并罚原则及其基本适用规则。[2012年1月试题]
简述我国刑法采用的数罪并罚原则及其基本适用规则。[2013年7月试题]
简述我国刑法采用的数罪并罚原则及其基本适用规则。[2015年7月试题]
简述我国刑法采用的数罪并罚原则及其基本适用规则。[2016年7月试题]
简述我国刑法采用的数罪并罚原则及其基本适用规则。[2018年7月试题]
简述我国刑法采用的数罪并罚原则及其基本适用规则。[2020年7月试题]
答:数罪并罚,是对一行为人所犯数罪合并处罚的制度。我国刑法采用的数罪并罚原则是以限制加重原则为主,以吸收原则和并科原则为补充的折衷原则。
根据我国刑法典的规定,数罪并罚时应遵守如下基本适用规则:
(1)判决宣告的数个主刑中有数个死刑或最重刑为死刑的,采用吸收原则,仅应决定执行一个死刑。
(2)判决宣告的数个主刑中有数个无期徒刑或最重刑为无期徒刑的,采用吸收原则,只应决定执行一个无期徒刑。
(3)判决宣告的数个主刑为有期自由刑即有期徒刑、拘役、管制的,采取限制加重原则,即应当在总和刑期以下、数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决定执行的刑期。
(4)数罪中有判处附加刑的,采用并科原则,附加刑均须执行。
简述我国刑法规定的计算追诉期限的方法。[2010年7月试题]
简述我国刑法规定的计算追诉期限的方法。[2017年6月试题]
简述我国刑法规定的计算追诉期限的方法。[2018年1月试题]
简述我国刑法规定的计算追诉期限的方法。[2019年1月试题]
答:我国刑法规定的计算追诉期限的方法是:
(1)在通常情况下,追诉期限从犯罪之日起计算。
(2)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追诉期限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3)在时效中断的情况下,前罪追诉期限从犯后罪之日起计算。
(4)在时效延长的情况下,追诉期限不受限制,即: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者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予立案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简述一般累犯的构成条件。[2015年1月试题]
简述一般累犯的构成条件。[2019年1月试题]
简述一般累犯的构成条件。[2019年7月试题]
答:一般累犯的构成条件为:
(1)前罪与后罪都是故意犯罪。此为构成累犯的主观条件。
(2)犯罪分子在犯前罪和后罪时都是年满18周岁的人。此为构成累犯的主体条件。
(3)前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后罪应当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此为构成累犯的刑度条件。
(4)后罪发生在前罪的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5年之内。这是构成累犯的时间条件。
(5)前后两罪均非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或者前后两罪之一不是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此为构成累犯的罪质条件。这是一般累犯与特别累犯的区别所在。
简述一般自首的概念和成立条件。[2013年1月试题]
简述一般自首的概念和成立条件。[2014年7月试题]
答:一般自首,是指犯罪分子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行为。
一般自首的成立条件是:
(1)自动投案。即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未被司法机关发觉,或者虽被发觉但犯罪嫌疑人尚未受到讯问、未被采取强制措施时,主动、直接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投案。
(2)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即犯罪分子按照实际情况彻底供述自己实施并应由本人承担刑事责任的犯罪事实。
简述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犯罪中止形态的特征。[2010年1月试题]
简述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犯罪中止形态的特征。[2017年1月试题]
简述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犯罪中止形态的特征。[2020年1月试题]
答: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犯罪中止形态的特征是:
(1)时空性。必须是在犯罪过程中放弃犯罪,即必须是在犯罪处于运动过程中而尚未形成任何停止状态的情况下放弃犯罪。
(2)自动性。即行为人必须是自动放弃犯罪。
(3)彻底性。指行为人彻底放弃了原来的犯罪。
(4)有效性。指行为人必须有效地防止了他已实施的犯罪之法定犯罪结果的发生,使犯罪未达既遂状态而停止下来。
筛述一般累犯的构成条件。[2007年1月试题]
答:一般累犯的构成条件为:
(1)前罪与后罪都是故意犯罪。此为构成累犯的主观条件。
(2)前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后罪应当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此为构成累犯的刑度条件。
(3)后罪发生在前罪的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5年之内。这是构成累犯的时间条件。
(4)前后两罪均非危害国家安全罪,或者前后两罪之一不是危害国家安全罪.此为构成累犯的罪质条件。这是一般累犯与特别累犯的区别所在。
什么是犯罪的不作为?构成犯罪的不作为应当具备哪些条件?[2017年1月试题]
什么是犯罪的不作为?构成犯罪的不作为应当具备哪些条件?[2007年7月试题]
什么是犯罪的不作为?构成犯罪的不作为应当具备哪些条件?[2008年7月试题]
什么是犯罪的不作为?构成犯罪的不作为应当具备哪些条件?[2009年1月试题]
什么是犯罪的不作为?构成犯罪的不作为应当具备哪些条件?[2010年1月试题]
答:所谓犯罪的不作为,是指行为人有义务实施并且能够实施某种积极的行为而未实施的行为,即应该做也能够做而未做的情况。
构成犯罪的不作为需要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1)行为人负有实施某种积极行为的义务。这是构成犯罪的不作为的前提。
(2)行为人有履行特定义务的实际可能而未履行。
(3)行为人禾履行特定义务的不作为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什么是犯罪中止?自动放弃犯罪的犯罪中止有何特征?[2014年1月试题]
答: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行为人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而未完成犯罪的一种犯罪停止形态。
自动放弃犯罪的犯罪中止的特征是:
(1)时空性。必须是在犯罪过程中放弃犯罪,即必须是在犯罪处于运动过程中而尚未形成任何停止状态的情况下放弃犯罪。这是犯罪中止成立的客观前提特征。
(2)自动性。即行为人在主观上自动放弃了犯罪意图,在客观上自动停止了犯罪的继续实施和完成。这是犯罪中止形态的本质特征,是犯罪中止形态与犯罪的未遂形态和预备形态的根本区别所在。
(3)彻底性。指行为人在主观上彻底打消了原来的犯罪意图,在客观上彻底放弃了自认为本可继续进行的犯罪行为,而且也不打算以后再继续实施此项犯罪。
什么是刑事责任年龄?我国刑法是如何划分刑事责任年龄阶段的?[2009年7月试题]
什么是刑事责任年龄?我国刑法是如何划分刑事责任年龄阶段的?[2012年7月试题]
什么是刑事责任年龄?我国刑法是如何划分刑事责任年龄阶段的?[2013年1月试题]
什么是刑事责任年龄?我国刑法是如何划分刑事责任年龄阶段的?[2014年1月试题]
答:刑事责任年龄(简称责任年龄),是指法律所规定的行为人对自己实施的刑法所禁止的危害社会行为负刑事责任必须达到的年龄。
我国刑法典把刑事责任年龄划分为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与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三个年龄阶段:
(1)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即不满14周岁。
一、把握设计精度,避免教学环节的繁琐
小学语文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教学环节的环环相扣。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教师应该积极把握学生的兴趣与需求,通过合作与分析来正确引导学生学习,注重时间与教学内容在各个环节的有效安排与精心设计。从而避免由于教学环节设计失“度”造成的学生学习积极性降低、课堂时间浪费等情况。
例如,在教学的导入环节,教师一般都是通过情景的创设、讲故事等多种方式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但如果不能准确把握导入的内容与时间,就会造成失“度”现象。以《炎帝的传说》为例,教师在导入课题的过程中,最好将时间控制在三到五分钟之内,且导入应该围绕着“传说”展开,避免喧宾夺主的现象发生,这样才能在紧扣课题的同时刺激学生的感官,实现知识之间的过渡。
二、掌握提问难度,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
为了避免课堂提问无效、低效的现象出现,教师同样需要掌握好问题的难度,采取“因材施教”的对策,根据学生具体学习状况提出相应难度的问题。同时,教师应该把握小学生身心成长的特点,给予学生正面、积极的评价与鼓励,这样才有利于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以《古诗两首》为例,教师可针对学生的水平差异提出有难度层次的问题。例如,针对学习水平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结合书本原有的内容进行提问:“朝辞白帝彩云间中的‘朝’是什么意思?”;对于学习水平中等的学生,可提:“从这首诗中你体会到诗人怎样的情感?”等;而对于学习水平较高的学生,教师可以从创新思维出发,提出以下问题:“你能用自己的画描述诗中的情境吗?”“《早发白帝城》中最后一句的‘轻’字在运用上有什么妙处?”问题的设置必须考虑到教学目标与学生自身的特点,合理把握问题设置的难度,为小学语文课堂注入更多的活力与精彩。
三、注重评价效度,推行积极向上的教学
教师应该做到心中树立评价的维度,即加强对学生在行为、语言上的理解与鼓励,通过把握非语言评价与语言评价使得学生时刻都能感受到教师的关注与爱护,从而提升在学习上的信心。教师还需要在评价中尽显其风度,即利用标准流利的语言、灵活生动的方式发挥其导向性作用,从而为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学生打下良好的基础,使学生在“风度”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例如,在学习《寓言两则》的《刻舟求剑》中,某位学生对刻舟求剑这个故事有着自己的看法:“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能一成不变,应该看到变化、认识变化。”同时,该学生还在老师的提醒下举出了一个生活中与“刻舟求剑”寓意类似的案例。教师对于有个人见解与想法的学生应该给予积极的表扬,通过点评加以强化,促使学生在表达能力、思维能力上都有进一步的提高。而对于课堂上问题回答错误、作业完成情况不好的学生,教师应该注重以鼓励为主、以批判为辅,避免打击学生自尊心、积极性而影响其长期发展。
四、启发思维广度,全面促进学生的发展
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提高对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利用水平,通过技术手段的形象性、生动性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但是思维的启发一定要具有充分的广度。
以《开国大典》为例,教师为了让学生身临其境地领会“开国大典”的场景,制作了精美的多媒体课件,将相关的图片、文献与影视作品进行了展示,让学生发挥其想象力,联想开国大典时的情景,但是过多、过于直观的图片及影视资料反而造成学生的思维受到局限。教师应优选、精选相关的照片与资料等素材,适度地利用多媒体器材与资源,把握促进学生想象力发展的恰当时机,使得学生思维启发的广度得以加强,让小学语文课堂绽放思维之花。
五、拓展延伸深度,充实语文教学的内容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00分)
题目1
关节脱位的共同症状不包括
选择一项:
A.
疼痛剧烈
B.
异常固定
C.
关节变形
D.
肢势改变
题目2
关节内出血不能吸收时,可作关节穿刺排出,同时通过穿刺针向关节腔内注入
选择一项:
A.
0.10%普鲁卡因青霉素溶液
B.
0.25%普鲁卡因青霉素溶液
C.
0.15%普鲁卡因青霉素溶液
D.
0.20%普鲁卡因青霉素溶液
题目3
手术疗法治疗公猪的鞘膜内阴囊疝,在切开总鞘膜,送回脱出的内容物后,在精索根部结扎1~2道后,将腹股沟管外环做
选择一项:
A.
结节缝合
B.
减张缝合
C.
内翻缝合
D.
纽扣状缝合
题目4
四肢机能障碍的综合症状是
选择一项:
A.
咳嗽
B.
腹痛
C.
跛行
D.
腹泻
题目5
关节扭伤,在急性炎性渗出减轻后,应及时使用温水浴,适宜的水温是
选择一项:
A.
35~
50℃
B.
40~
60℃
C.
25~
40℃
D.
30~
45℃
题目6
煮沸法适用于金属、玻璃器械的灭菌,一般煮沸时间为
选择一项:
A.
30~40
min
B.
20~30min
C.
10~20min
D.
40~50
min
题目7
腹腔内器官连同腹膜壁层脱至皮下或其他解剖腔内时称为(
)
选择一项:
A.
脐疝
B.
嵌顿性疝
C.
疝
D.
鞘膜内疝
题目8
急性肌肉风湿病的临床表现不包括(
)
选择一项:
A.
体温升高
B.
患部疼痛
C.
触诊肌肉紧张
D.
患部肌肉萎缩
题目9
跛行运步视诊的主要目的,不包括(
)
选择一项:
A.
初步发现可疑的患部
B.
观察肢是否平衡负重
C.
确定患肢
D.
确定患肢的跛行种类和程度
题目10
对于成熟但未破溃的脓肿,应采取的治疗方法是(
)
选择一项:
A.
病灶局部青霉素普鲁卡因封闭
B.
尽早切开引流排脓
C.
用冷敷和消炎药
D.
用热敷和消炎药
题目11
新鲜创的治疗,错误的是
选择一项:
A.
清洁创围,清理创腔
B.
组织缺损较多,创腔较大的,尽量密闭缝合
C.
尽早彻底止血
D.
外科处理彻底,创面整齐的,密闭缝合
题目12
病畜两后肢同时得病时,可表现为
选择一项:
A.
后退困难
B.
后肢前踏
C.
腰部弓起
D.
运步较快
题目13
关节扭伤的治疗原则,错误的是
选择一项:
A.
促进组织增生
B.
制止出血和炎症发展
C.
恢复关节机能
D.
促进吸收,镇痛消炎
题目14
关于急性结膜炎的治疗,错误的是
选择一项:
A.
用0.5%~1%硝酸银溶液点眼,每日1~2次
B.
当分泌物变为黏液时,则改为温敷
C.
在充血显著时,初期用冷敷方法
D.
0.5%~1%硝酸银溶液点眼后,要用5%葡萄糖液冲洗
题目15
关节风湿的特点不包括
选择一项:
A.
常发生于肩、膝等活动性较大的关节
B.
常呈对称性,也有转移性
C.
运动时表现为悬跛为主的混合跛行
D.
驻立时患肢常屈曲,以减负体重。
题目16
关节扭伤的症状,不包括
选择一项:
A.
疼痛
B.
发凉
C.
肿胀
D.
跛行
题目17
关于打结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选择一项:
A.
外科常用的结有平结、外科结和滑结
B.
打结要求做到方法合理,快速可靠
C.
打结方法有徒手打结和器械打结两种
D.
打结主要用于血管的结扎和缝合时的结扎
题目18
术部消毒的三个步骤,不包括
选择一项:
A.
手术
B.
皮肤消毒
C.
术部隔离
D.
除毛和三个步骤。
题目19
关于悬跛的描述,错误的是
选择一项:
A.
抬腿困难是临床上确定悬跛的依据
B.
跛行在空悬阶段表现明显
C.
基本的特征是“抬不高”和“迈不远”
D.
系部直立和蹄音低是临床确诊的依据
题目20
以下是确定支跛的依据,除了
选择一项:
A.
蹄音低
B.
系部直立
C.
减免或免负体重
D.
前方短步
题目21
应用煮沸、蒸汽等物理方法杀灭附着于手术器械、物品上面的微生物的方法叫做
选择一项:
A.
抑菌
B.
消毒
C.
杀菌
D.
灭菌
题目22
化脓创的治疗原则,不包括
选择一项:
A.
防止感染的发展和全身中毒
B.
消除创围急性炎症
C.
防止创伤自家净化
D.
除去创内异物、坏死组织和脓汁
题目23
手术部位的消毒一般第二步是
选择一项:
A.
2%来苏儿水洗刷术部及周围皮肤
B.
涂擦5%碘酊
C.
除毛
D.
70%酒精脱脂
题目24
以下是蹄叶炎的临床特征,除了
选择一项:
A.
多呈慢性经过
B.
突然发病
C.
跛行显著
D.
疼痛剧烈
题目25
鞘膜内阴囊疝的临床表现,错误的是
选择一项:
A.
患侧阴囊明显增大
B.
触诊柔软
C.
阴囊大小固定
1.识字与信息技术。低年级学生注意力比较差,对事物关注的时间更为短暂,特别是一年级的学生,一时无法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如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整节课教学生字,往往是教师教起来感到枯燥,学生学起来觉得无味。所以如何激发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低年级学生的识字能力,巩固识字教学的效果,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
利用多媒体,激发识字的兴趣。多媒体赋予了语文教学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艳丽的色彩、生动的画面、悦耳的音乐使学习内容图文并茂、栩栩如生,在儿童的认识与教学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使他们能愉快地探索知识的奥秘。“学之不如知之者也,知之者不如好知者也”,激发了兴趣,也就为学习开了一个好头。例如在教学《小小的船》这一课,一开始,在屏幕上展示动态画面:一艘船,在海面上行驶。这立刻把学生的注意力从课间与同学闲聊或玩耍中转移到课堂上来,使学生更快更好地进入到学习状态中。接着引入课题后,马上展开课题画面:蓝蓝的夜空中,有着闪闪的星星。一小姑娘坐在弯弯的月亮上,犹如坐在小船上划着桨。在画面切换的同时,配以背景音乐:童声朗读《小小的船》。在这过程中,一方面精美的画面首先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这一画面产生好奇心,进而开始探测下面将学习的内容;另一方面,美妙的童声朗诵课文,使学生注意到课文中的部分生字,如船、弯等,部分学生会主动开始跟着朗读,这就激发了学生学习这些生字的兴趣,使他们尽早地全身心投入到识字教学的过程中,在不知不觉中体验识字的乐趣。
运用媒体,拓宽学生的识字空间。利用多媒体识字,能帮助学生尽早学会识字方法,解决了识字教学中最基础、最难突破、最重要的部分――看图识字。为了使学生掌握字的结构,制作课件时要充分显示汉字的构字规律,在教学中很好体现形声字的特征。如教“青、请、蜻、清、情、晴、睛”一组字时,第一幅画面先出示基本字“青(青草、青蛙)”,第二幅画面仍先出示“青”字,然后让学生结合屏幕上显示的小河流水的画面,让学生想一想,清水的“清”字在“青”的基础上加什么偏旁呢?学生会很快地答出加三点水旁,教师在“青”上用鼠标一点,一个活灵活现的三点水旁就飞了过来,与“青”字组成了“清”字。操作时也可让学生自己来完成。以同样的方法教“蜻、情、晴、睛”几个字。为了能更好地体现形声字偏旁表义的特点,制作课件时可把偏旁部分做成红色。一组教学完毕,大屏幕上再次出现这一组字的整体内容:清(清水)、晴(晴天)、青(青草)、蜻(蜻蜓)、睛(眼睛)、情(心情)、请(请坐),然后让学生自己讨论、观察这组字的相同和不同之处,以及怎样才能又快又好地记住这一组字。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很快就能找出这组字的异同点,自己总结出记住的方法。这样,学生就很容易地记住这些字,而且记得尤其深刻。在以后就不会混淆了。学生逐渐地了解、理解了这一识字方法,对识字就会越来越感兴趣。形声字的特点就这样一点一点地被学生认识和掌握,并逐渐学会运用这一规律自己去识字。
关键词:灵活运用;多媒体;优化;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5-225-01
当今社会已进入高速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的普及为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契机,它打破了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活力。语文教学应在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方面培养学生的能力。把信息技术引入语文课堂教学之中,不但符合少年儿童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点,而且可以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习惯,使其主动参与语文课堂教学。多媒体技术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化抽象为具体,突破语文课堂教学的重、难点,增加教学容量,减轻课余负担。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语文教学中,如果只靠“一张嘴、一本书、一支粉笔”的模式,教师教得苦,学生学得苦。如果运用电化教学手段,把投影、录像引进教学中视听结合,能使事物形象、直观的呈现在学生面前。因而,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如在《小蝌蚪找妈妈》一课中,采用幻灯图片,把课文的插图放大演示,使学生清楚的看到小蝌蚪的大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的可爱样子。这时,学生很想读文,很想体会小蝌蚪可爱的样子。此时,我又出示课件中小蝌蚪找妈妈动画过程,使学生置身于课文所描述的画意之中,自始至终对学习课文有着极大的兴趣。
二、创设情境,集中注意力
“注意是人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所以在课堂教学中,用运多媒体来创设情境,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将学生的注意最大限度的集中到课堂上来。
例如:教学《开国大典》一课,教师先放映《开国大典》录象片段,那嘹亮的口号声,那气势宏伟的阅兵仪式,很快收拢了学生课间玩散的心,吸引了学生的眼球,将注意投入到新课中。
三、利用多媒体,突破重难点
《美丽的小兴安岭》当教学中的知识要点、关键词句需要理解,而学生“若有所悟”又“启而不发”时,我采用信息技术多媒体辅助教学,与语文学科整合,帮助学生理解,达到突破重点、难点的目的。在本课教学中,学生可用过多媒体展示,图文对照形象的理解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小鹿在小溪边欣赏自己的倒影”夏天“森林浸于晨雾、像利剑般的金光”;秋天“松柏更苍翠、落叶飞舞”;冬天“雪花飞舞、西北风呼呼”所描绘的种种景象和词句中准确用词的生动含义。
低年级的孩子认识字形往往是注意大体轮廓,而对细节注重不够,写错字的现象时有发生。在教学中,教师可对这些字的侧重点放在字形教学上,运用多媒体针对字形易错的部位,用醒目的颜色,通过比较特别是关键笔画的闪烁,来提醒学生注意,加深它们的印象,如教学“渴”和“喝”,首先要学生仔细观看,找出与字之间的细微差别,通过仔细观察、辨析、发现这两个字的左边偏旁不一样,而右边部分一样。比较时,课件用醒目的颜色出示,同时配上口诀:“喝水要用口,喝有口字旁;口渴需要水,渴是三点水”。这样通过观察、比较,学生很快就记住了这两个字。
四、运用多媒体,深化情感教育
电视录像具有行、动、声、色、情、意等特点,恰当使用,可以强烈刺激学生感官,增强感染力,把真实生动的画面展现在学生面前。
比如:《,你在哪里》一文,课前先放映《十里长街送总理》的录像实况,可以看到十里长街,灵车缓进,花圈花环,哭声震天,在短时间内向学生提供大量信息,达到了情感的共鸣,这样老师只需对课文内容稍加点拨就会是学生领会“总理爱人民人民爱总理”思想感情;又如:教学《》一文时,再现在烈火中被活活烧死的情景,从而让学生明白为了掩护战友,为了完成任务,宁愿牺牲自己生命,也遵守纪律的精神,从而教育学生也要严于律己,无论做什么都要有集体荣誉感。
五、增加教学容量,减轻课余负担
当前,我国正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尽力减轻学生的课余负担,这就要求我们抓好课堂教学,向40分钟要质量。因此,如何优化语文教学过程,提高时间利用率,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以往的语文课堂教学浪费学生课堂时间严重。
如:教师在黑白上画图,抄写短文、例题、随堂练习等这段时间,学生几乎白白浪费掉,进而代之的是课下的加班加点,这无疑人为地浪费了学生的宝贵的课堂时间,加大了学生课外学习负担。利用电教手段就能很大程度地避免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