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爱情心理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社会心理学; 爱情理论; 评述; 意义
1 情感两因素理论
情感两因素理论(Two factor theory of emotion)由美国心理学家Stanley Schachter & Jerome E. Singer(1962)提出,因此又叫做沙克特-辛格理论(The Schachter- Singer theory)。这一理论提出后被广泛地接受。该理论认为情感主要由心理上的唤起(physiological arousal)和认知因素(cognitive factor)所决定[1]。这个理论提出了一个情感经历模型(见图1),此模型取决于对心理刺激做出的反应的认知。这个理论下,个体通过感觉器官感知特定的情感对象,由此衍生出了一种自发唤起。伴随着这种共同刺激的模式是一个特殊的认知,这种认知允许个体根据已有的经验和自己感知效果的具体特点来解释交互式的感情状态。此理论同时也提及了反馈机制的显著性,过去的经历为个人理解和定义他的感情,提供了一个基本的框架。在对他们的理论进行了进一步推测后,他们还提出了三个重要的辅命题。
如果个体对于自我唤起没有合理的解释,他就会基于已有的认知来定义他的感情。
如果个体对于自我唤起有某种合理的解释,他就不会基于已有的认知来定义他的感情。
在相同认知的情况下,个体只会基于心理的满足感,对情感经历做出反应。Elaine Hatfield & Ellen Berscheid( 1974)年所进行的一项引发争议的对浪漫爱情的分析认为,激情洋溢的吸引力来自于(1)身体的欲望(2)对方是引起你欲望的人。这一观点被看作是情感两因素理论的应用。同年进行的一项关于恐惧是否会增加性吸引力的研究也有力地支持了这一理论(Donald Dutton & Arthur Aron,1974)。他们在温哥华的一个公园的两座桥上做了一个有名的实验,结果证实了恐惧增加了吸引力[2]。
然而,两因素理论容易产生一个曲解,那就是错误归因(misattributions),在解释我们感情发生的原因时会作出错误的判断,即唤起也可以来自错误的源头。当唤起的源头不止一个时,如果忽略了其他令人兴奋的影响时,就会带来错误归因,从而产生错综复杂的问题。
错误归因最典型的例子是激感转移(excitation transfer),当一个刺激引起的欲望与另一个刺激所引起的欲望结合在一起时,若其中任何一个刺激被忽略时,唤起就会被认为是第二个刺激所引起。我们并不知道究竟是那个刺激引起欲望,或是二者兼有。
当进一步研究后发现了一个好的消息,错误归因的担心是多余的。因为错误归因和激感转移有着自身的局限性,一个限制是由时间流逝引起的,激感转移能够被最初的唤起和接下来的情感反应之间长时间的延迟消除。因而随着最初唤起的消失,不会产生错误归因。另一个限制是由归因的明晰性带来的,如果激感转移取决于错误的归因,那么了解最初的唤起的真实原因可能会终止这一过程。一些研究人员甚至质疑,来自某些源头的唤起会激发一些不相干的情绪反应,在这一过程中的错误归因的必要性受到质疑。他们认为,其中只牵涉到一个简单的反应形式(response facilitation)过程。换言之,只要有唤起存在,不管它来自何处或我们怎样加以解释,我们对这种情形的主导反应就会被激起。
2 Zick Rubin的爱情理论
心理学家Zick Rubin(1973)提出浪漫爱情包含了需求的依恋(attachment)、关爱(caring)和亲密(intimacy)这三个成分的爱情理论。需求的依恋是指得到伴侣关爱、亲近和身体上的接触的需求。关爱包括与自己同等地重视伴侣的需求和幸福。亲密包括与伴侣共同分享想法、欲望和感受。 Zick Rubin根据这一定义编制了一个量表进行问卷调查,以评估对他人的态度;结果他发现,这些量表为他的爱情理论提供了一个有力的支持[3]。之后,Hatfield & Precher又在此基础上编制了更为详实的爱情量表以反映人们在描述朋友和爱人关系时的不同。这些量表可以反映出思想与爱情的关系,并且思想与爱情之间的作用是双向的。如果我们花很多时间取向对方,我们就会感觉更爱对方;如果没有很多地去想对方,我们的爱可能也不会更多。相反也是一样,人们越爱对方,就会越想对方,见表1。
另外,在浪漫关系中,人们经常将伴侣理想化,对伴侣建立一种善意的、大度的认知,强调他们的美德而弱化他们的缺点。人们经常以一种积极的幻想(positive illusions)尽可能好地描述自己的伴侣。这种幻想混合了对伴侣的现实认识和完美伴侣的理想看法。他们并不忽略伴侣现实中的缺陷,只是认为这种缺点没有像别人所感知的那样强烈。在浪漫的恋爱中人们对爱人的理想化和赞美程度倾向于顶峰,人们忽略或重新解释那些关于爱人不好的信息。
3 爱情的三元理论
三元理论(Triangular theory of love)由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婚姻专家Robert Stemberg(1986)提出。该理论认为爱是一个多维的体验。把爱情划分为三个成分:亲密(intimaty)、激情(passion)、承诺(commitment)。亲密包括了热情、理解、交流、支持及分享等特点,该成分是感情上的;激情则是以身体上的欲望为特征,常表现为对性的渴望,从伴侣处得到满足的任何强烈的情感需要都属于这一类别,该成分是动机性的;承诺包括将自己投身于一份感情的决定及维持感情的努力,该成分是认知性的[4]。Robert Stemberg认为组成爱情的这三块基石能够组合成不同类型的爱情。
Robert Stemberg认为爱情关系中的“温度”来自于亲密,“热度”来自于激情,而承诺所反映的则完全不是出于感情或性情的决定。在Robert Stemberg的理论中,每个成分的程度会由浅到深,如果将这三种成分描述成两个人分享的爱情三角形的三条边的话,三角形可能呈现各种大小和形状,爱情也将变得复杂多变。如果单纯考虑三种不同成分的强和弱两种形态的简单组合,爱情将产生以下类型,见表2。
这三个成分中,激情被认为是最容易产生变化的,也是最不好控制的,很多时候我们也会发现自己对别人的欲望急剧上升,然后迅速消失,很难有意识地掌控这些变化。那么浪漫爱情中高程度的激情的持久性也值得研究。三元理论如此清晰地界定三者,只是为了说明亲密、激情、承诺这三个成分中的同等重要性。而现实中三者往往比三元理论所表现的要更为高度关联,很难把它们划清界限。然而,这一理论为研究不同类型的爱情提供了一个非常有用的分析框架。无论是否完全正确,它确定了许多婚姻中可能出现的不同类型的爱,让我们有更为宽广的视角加以研究。
4 依恋理论
早在20世纪60年代Bowlby就对依恋进行过细致的研究。依恋理论最早用来解释婴儿与养育者之间的情感联系。Cindy Hazan & Phillip Shaver(1987)将这一想法用于考察成人依恋关系的研究,提出成人依恋是指个体与当前同伴形成的持久的情感联系(曹亮、马伟娜,2007)。他们在研究依恋关系时仍然使用发展心理学家在孩子们身上得出的三种依恋分类。即安全型(secure)、焦虑矛盾型(anxious-ambivalent)和回避型(avoidant)。安全型的人对情感的亲密和相互依赖感到很自在;焦虑矛盾型的人是粘性的、占有性很强,寻求更多的亲密和安慰,而这常常超出人们所愿意提供的范围;回避型的人则不喜欢依赖和亲近[5]。
在爱情中,研究发现安全型的依恋类型与爱情的三元理论中的三个成分有着正面的联系。安全型的人能够体验到高度的亲密、激情和承诺,安全型的依恋也与较高程度的和自发之爱,以及较低程度的游戏爱情相联系[6]。总之,安全依恋与更为丰富的浪漫和友伴爱情的经验相关联。相形之下,另外两种类型的人体验更低的亲密、激情和承诺。
随着依恋研究的逐渐深入,人们认识到这个常规的依恋类型的划分相对于实际过于简单化了。依恋研究专家Kim Bartholemew(1991)提出了一个更为复杂和科学的依恋类型理论,即四个类别的依恋理论,见表3。
Kim Bartholemew将这四个经过修改的风格描述成不同依恋风格。从人们对自己和他人的总体评价的相对积极、相对消极出发,发现这会导致他们在亲密关系中有不同的表现。现在研究人员普遍接受了他的两个观点,一个是关于依恋风格和自尊之间的联系的观点。另外一个是根据“自我”和“他人”的人际交往效果来思考这两个维度是有意义的。即从“对亲近的自在性”和“对遭抛弃的忧虑”来思考人际交往的效果[7],见表4。
依恋理论将四个风格看作是分离的、纯粹的四种类型进行讨论,然而现实中并不表现得那么泾渭分明。这就遇到了与讨论三元理论时相同的问题,在亲密、激情和承诺都表现得非常高或者非常低时,不同类型的爱情很容易被区分开来。但是当三者表现得忽高忽低并且交叉出现时,分类就变得模糊不清了,甚至失去了它的意义。很多时候依恋的四种类型相互间是显著关联的,同一个人可能在安全型和不安全型里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只是更倾向于某一类罢了。
然而,由于这四种分类非常精当,因而仍被广泛使用。20世纪90年代以前,研究人员只提到三种依恋风格,而现在他们常常提到四种,但将其作为“忧虑”和“自在”得分的一个方便的区分,而不是当做其中毫无关联的截然不同的区分。最大的区别可能在于“安全型”的人和不是安全型的人(对遭到抛弃有着较高的担忧或对亲近有着较低的自在性的人,或者两者兼有的人)。
5 理论的意义及启示
5.1 以一种全新的视角研究爱情四种理论都是社会心理学研究视角的拓展,社会心理学从单纯地关注认知、思维、决策等理性过程的维度向人类感情、关系等感性课题研究的拓展。这些理论对爱情进行科学的实证研究,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科学的论证和总结。虽然研究面临着一个巨大的挑战是由感情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即人们倾向于根据自己的体验来判断其研究价值和意义。但是这些令人赞叹的大胆探索显然为人们科学认识感性世界,具有重要的意义。
5.2 对于人们重新认识爱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爱情古已有之,不管是古希腊时期崇尚的“柏拉图式的爱情”,中世纪未婚骑士与已婚贵妇之间的“优雅之爱(courtly love)”,中国封建时期“包办之爱”,还是现代社会的“自由之爱”,都可以发现,不同时期、不同社会的爱情是截然不同的。人们普遍关心的一些问题,爱情能否持久,通过怎样改善爱情中的关系来维持更为持久而甜蜜的关系,爱情与婚姻有着怎样的关联,影响爱情变化最为基本的因素有哪些以及怎样影响,爱情世界中有着怎样的亲密关系的博弈等等。这些复杂而现实的问题正是这些理论所涉及和关心的,并且以打破传统的方式进行严密的科学论证,这正是这四种理论的价值所在。
参考文献
1 [美]莎伦.布雷姆等,著.郭辉,肖斌,刘煜译.亲密关系[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
2 贾茹,吴任钢.论罗伯特•斯腾伯格的爱情三元理论[J].中国性科学,2008,3.
3 曹亮,马伟娜.依恋研究简述[J].社会心理科学,2007,3-4.
4 Dutton, D. G. and Aron, A. P. (1974). Some evidence for heightened sexual attraction under conditions of high anxiety[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30, pp. 510-517.
5 Bowlby J. Attachment and loss.Vol[M].2.Separation,Pimlico,London,1973/1998.
6 Hazan C, Shaver P R. Romantic love conceptualized as an attachment process[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87,52:511-524.
关键词:青年学生 恋爱心理 培养 引导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1-0057-01
1 引言
爱情在学生间永远都是最为关注的热门话题,自改革开放后中西方文化交流日益密切,社会环境发展了改变,使得当代大学生思维方式、价值理念、爱情观,对待爱情的态度发生了变化。当代大学生对待恋爱问题已不在保守,恋爱在大学校园已成为普遍现象,出双入对不再被认为是不正常的行为。但当代大学生恋爱心理普遍不成熟、不健康,导致情感生活痛苦、不
安,一些学生甚至做出伤害他人的过激行为,走上犯罪道路,最终不可挽回,害人害己。近些年,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社会广泛的热点话题。研究青年学生健康恋爱心理的培养与引导,对于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2 青年学生恋爱心理特点
近些年,随着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高校学生基数不断增加,大学生恋爱呈现人数增多、年龄偏轻趋势。恋爱在高校中已具有一定普遍性。大学生恋爱现象的出现,并非偶然,既有其自身心理因素,也有外部环境影响因素。当代大学生年龄段普遍在十八到二十四岁之间,正是对爱情产生幻想和向往的年纪,性生理发育已基本成熟,但心理发育却相对缓慢,爱情观、价值观、人生观尚处于发展阶段,仍不稳定,且社会阅历较少,缺乏独立经济基础,尽管他们渴望得到爱情,但却未必懂爱情。虽然随着新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的实施,学生爱的权利增强,不在需要获得学校许可即可在符合婚姻法的条件下登记结婚,但爱的责任心则普遍下降。大部分学生在恋爱过程中只注重恋爱过程,而不注重恋爱结果。当代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在家中备受父母溺爱,性格多自我、独立、个性,所以恋爱过程中往往表现出不能包容、不理解、自私,把恋爱当做解除寂寞,充实课余生活,填补空虚的一种消遣文化。现在大学生中流传着“不求天长地久,只求曾经拥有”的顺口溜,恰恰说明当代大学生普遍保持着错误恋爱观。这种只重视过程,不重视结果的爱恋观,实质上只强调了爱的权利,却否认了爱的责任。并且由于恋爱责任意识的淡薄,使得许多学生缺乏传统恋爱道德观念,大学期间“同居”、“试婚”越来越平常,很多学生不愿意接受传统道德观念束缚,公共场所举动亲密,旁若无人。还有一些学生见异思迁,朝三暮四,对待恋爱的态度十分不严谨,过于随意。此外,当代学生恋爱受挫能力较弱,在受到失恋挫折时,往往会做出一些不正常的行为,丧失信心,一蹶不振,悲观厌世,仇视他人,甚至做出伤害自己、伤害他人的过激行为。例如,二零一五年,六月十七日,下午三点河南林业职业学院男大学生赵某,因失恋跳楼自杀,经抢救无效死亡。尽管该校设有心理疏导室,但赵某并没有咨询过,最终选择以跳楼的方式,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这种行为不仅伤害了自身,更对家庭造成了巨大伤害。这是当代学生恋爱心理不成熟、不健全的表现,当代大学生恋爱心理健康必须引起重视,加强对大学生健康恋爱心理培养与引导势在必行。
3 青年学生健康恋爱心理的培养与引导
通过前文分析不难看出加强对大学生健康恋爱心理培养与引导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大学生生理上已经成熟,心理上也正在进入恋爱阶段,正值青春发育成熟期,渴望与异朋友,必然萌发爱情意识,并且在其精神世界中甚至占主导地位。一旦碰到适宜条件,便会迅速转入恋爱实践[1]。一些学生虽暂无恋爱需求,但在宿舍同学恋爱影响下,恋爱意识自然也会被激发。由于大学生处世未深,缺乏社会阅历,缺少恋爱经验,恋爱过程中易产生矛盾和挫折。一些学生会因为没有合适的对象、没有得到理想的爱情,双方相处不顺利,感到孤单、失落,造成强大的心理压力,诱发心理疾病。青年大学生考虑爱情问题已得到认同,但必须树立正确爱情观,养成健康的恋爱心理。大学生恋爱应提倡志同道合的爱情,以自由恋爱,相互尊重,相互爱慕为基础,以共同成为社会责任和道德义务为己任。恋人间要彼此尊重的人格表现,自觉承担责任,学会自我约束,摒弃不文明的恋爱观,把品质、情操作为首要的恋人选择标准,提高对恋爱责任的重视,正确把握学业与爱情间关系。学生的任务就是学习,应把学业放在首位,不能只选择爱情而忽视学业[2]。与其因恋爱失败荒废学业,不如理智对待爱情,学会把握恋爱分寸,正确选择恋爱时机。另一方面,大学生应正确理解爱的真谛,增强对恋爱压力的承受能力,使自身具有“拒绝爱的能力”和“接受爱的能力”,以保持健康的恋爱心理[3]。
4 结语
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恋爱心理问题,近年来大学生因失恋自杀或杀人的事件比比皆是,可见加强对青年学生健康恋爱心理培养与引导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必须引起重视。
参考文献:
[1]杨良群.大学生恋爱价值观问卷编制及其特点研究[D].西南大学,2014,04:203-204.
准新郎为保护朋友丧命
2010年1月29日,云南省文山州丘北县,23岁的秦丽丽和男友王巍一大早就忙着给亲友们送结婚请柬,并接受亲友们的祝福。窈窕美丽的她牵着男友的手,脸上挂着幸福而满足的笑。
秦丽丽,1987年12月6日出生于云南省保山。2003年7月,16岁的她初中毕业参加中考,被云南省文山州师范学院录取。当年9月,她告别父母,只身来到千里之外的文山学院,成为一名大学生。
大学期间,秦丽丽与一个叫王巍的男孩相知相恋。王巍大秦丽丽4岁,比秦丽丽高两届,来自文山州丘北县,父母都是当地干部,家境殷实。见到秦丽丽的第一眼,他就被她的清纯和美丽深深吸引,便开始对她展开猛烈的追求。而远离父母的秦丽丽,这份爱慕和关心让孤独的她倍感温暖,很快,两人成为一对亲密的校园恋人。
王巍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丘北县第一中学当了一名教师。一有空,他就来到文山,与秦丽丽一起度周末。长相靓丽,身材高挑,秦丽丽常常应当地一些企业之邀客串模特,她也渐渐迷上了在T型台上展示自己的美丽。王巍就当她的粉丝,带着相机定格女友一次次美丽的瞬间。
“你交了个长得像天仙似的女朋友,就不怕她飞了吗?”有好多次,在演出现场,当人们知道其貌不扬的王巍是秦丽丽的男友时,都善意地调侃他。
“我才不怕呢!她走到哪里,我就跟到哪里!”王巍笑笑说。
2008年,秦丽丽毕业在即,由于她频频在T型台上参加表演,在模特界小有名气,省城昆明的几家文化演出公司主动与她联系,希望她到自己的公司工作。成为一名职业模特,一直是秦丽丽的梦想,但她又不想离开心爱的男友,一时间陷入两难选择。
最终,她放弃了做模特的决定,选择了爱情,虽然男友曾一直鼓励她去做自己喜欢的工作,可是她认为两个人还是在一起好,于是,她参加了云南省事业单位教育类统一招生考试,并最终以总分位居前列的好成绩,成了一名教师。“亲爱的,你为我的付出 ,我一定用一辈子来偿还!”王巍深情地说。
2009年暑假,王巍带着秦丽丽来到海南的天涯海角,见证他与女友的爱情。两人在海边,尽情地玩耍,并许下了相约到老的誓言。
“今生有你我就知足啦,我最大的幸福就是做你的新娘!”依偎在男友的怀里,秦丽丽幸福地说。
2009年寒假,王巍决定兑现对女友的承诺,与女友结婚。得知他们的决定,双方的父母都很高兴,开始忙着给他们选日子。2010年1月25日,两人到丘北县民政局领取了结婚证。捧着大红的结婚证书,秦丽丽流下了幸福的眼泪。“亲爱的,我一定要举办一个隆重的婚礼,让你当最美的新娘!”王巍深情地说。
他们婚礼定在2月9日举行。1月29日这天,他们忙完一天后,请几个帮忙的朋友吃饭。饭后,有同学提出来去喝啤酒,于是王巍带着秦丽丽和五六个同学一起去啤酒屋喝酒。
怕父母担心,王巍打电话回家说晚点回,只是让王巍的父亲怎么也没想到,这竟然会是自己和儿子说的最后一句话。
当晚11点左右,他们从啤酒屋出来,相互道别回家,而好朋友徐明喝多了酒,王巍不放心,准备打的先将好朋友送回家。在酒精的作用下,徐明步履蹒跚,嘴里不连贯地唱着歌,不时冲着天空大吼几声。
不一会,一辆白色的面包车从远处驶来,当车驶近时,徐明一下跳到路中间,狂舞着双手又跳又骂,只听见响亮的刹车声划破夜空,车停下来后,从车上跑下来6个人,指着徐明大骂:“,竟敢拦老子的车,不想活啦?”
“你才找死呢!”徐明回骂道。几个人冲过去,将徐明打倒在路中央。
“别打别打!他是我的朋友,喝醉了!”王巍见状,连忙冲上去想把对方拉开,并护住徐明。见有人来阻拦,他们便齐齐举棒朝王巍凶狠砸来,很快将王巍打倒在地。这时,徐明的酒醒了大半,吓得抱着头坐在地上一动也不敢动。秦丽丽见未婚夫被打倒在地,不顾一切地冲上去,扑在王巍的身上想护住他,被这几个人强行拖开,她的脚上也被打了一棒,钻心的疼痛。
路灯下,秦丽丽看到王巍一动不动地躺在那,几个人还在用木棒不停地殴打着,巨大的恐惧将她紧紧攫住,她顾不上疼痛,连忙打电话报警。几人见状,也停止了殴打,其中一个人还对秦丽丽吼道:“记住我这张脸,有本事你来找我!”说罢跳上车,开车扬长而去。
秦丽丽哭着给王巍的父母打了电话,告诉他们出事了,已经报了警。不一会,110民警和120急救人员先后赶来,王巍和秦丽丽被送往丘北县人民医院,当王巍的父母赶到医院,见到儿子被打得奄奄一息时,老泪纵横。
丘北县人民医院检查发现,王巍脑组织大部分疝气,瞳孔放大,生命垂危,当即决定让救护车将王巍连夜送往医疗条件更好的文山州人民医院抢救。可他终因伤势过重,于2月2日下午不幸身亡。
天堂门前做新郎,
那是痴情女对爱的泣血呼唤
即将开始的幸福戛然而止,秦丽丽恍若梦中一般,她怎么也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每天都沉溺于幻觉之中,一次次她打开家门喊着王巍,等惊醒过来才知道只是幻觉,每天以泪洗面的她让父母看着都心疼。
“他最大的心愿就是娶我为妻,而我最大的幸福也是当他的新娘啊!眼看愿望就要实现,残酷的现实竟然将我们的幸福粉碎!”秦丽丽在心里绝望地喊道。
“不行,我不能让他带着遗憾走了,也给我自己留下遗憾,我一定要让他做我的新郎!”秦丽丽打定主意,便向王巍的父母提出,虽然王巍已经走了,但她和王巍的婚礼还是如期举行。
“孩子,我们感激你和我们的儿子那么相爱,但你想过没有,他已经走啦,而你以后还要有自己新的感情,新的人生啊!”两位善良的老人语重心长地说。在他们心里早已把秦丽丽当成了亲人。
“我不管!让我成为巍子的新娘,这是他最大的心愿,也是我的梦想,我不想让他和我都留下一生的遗憾!你们就答应让我和他举行婚礼吧!让我做你们的儿媳妇吧!”秦丽丽哀求道。
听到秦丽丽这样说,两位老人忍不住悲从中来,抱头痛哭:“儿啊!你看看晓丽对你多痴情,你怎么就走了呢!”
得知女儿的决定,秦丽丽的父母开始坚决反对:“闺女啊,巍子已经彻底离开你啦,你以后还有漫长的路要走啊,这个婚你不能结啊!”母亲哭着劝道。
“妈,没有巍子我还有人生吗?别让女儿抱憾一辈子呀!”秦丽丽哭着说。父母也深知女儿对王巍的深情,不忍心再反对孩子的心意。王巍的父母也被这个“准儿媳”的真情感动了,也同意为她和死去的儿子举行一个阴阳相隔的婚礼。经过双方父母的协商,决定推迟王巍的葬礼,婚礼如期在2月9日举行。
2010年2月9日上午9时,参加婚礼的人们陆续赶来,一些外地的亲友有的还不知道王巍已经去世,当他们高高兴兴前来祝贺时,却发现李家大门上面贴着白底黑字的“悲”,下面才是一个红色的“喜”字,直到他们进门才知道整个事情的经过,无不为之动容。
王巍的棺材前的一副挽联“坏人猖獗好人遭殃护卫朋友命丧黄泉永不瞑目,大婚将临撒手人寰父母泣血爱妻顿首誓报此仇”格外醒目,现场气氛极度压抑,不时传来人们的叹息声和啜泣声。
上午9点半,穿着漂亮婚纱的秦丽丽抱着王巍的遗像缓缓走出来,她美丽的脸在轻轻抽动着,但她强忍着泪水。接着,作为婚礼主持人的第一中学的校长杨新开始主持婚礼:“今天,我们在相同的时间,相同的地点,为王巍老师举行一场特殊的婚礼和葬礼……”说到这里,校长哽咽得说不下去了,他停顿了一会,平复了一下心情,才努力接着说:“当我们收到王巍老师和秦丽丽老师的结婚请柬时,我们为他们祝福,可是,他们并没有比翼双飞,更没有能白头偕老和天长地久,为了保护他人,王巍老师被歹徒夺走了年轻的生命,年轻的妻子痛失丈夫……”
之后,主持人大声询问:“秦丽丽女士,你愿意嫁给王巍先生,成为他的妻子吗?”
“我愿意!”秦丽丽用尽全身的力气喊道,紧咬双唇的她忍住不让自己哭出声来。
“王巍先生,你愿意……!”主持人再也忍不住自己的感情,哭出声来。过了一会,他继续主持婚礼:“在此,我提议,为这对不幸的夫妻、为这一场特殊的婚礼深深鞠一躬!祝王巍老师在通往天国的行程中一路走好!”现场气氛再也控制不住,许多人都哭出声来。
接着,18响礼炮声先后响起,新娘秦丽丽抚摸着婚纱相片上丈夫英俊的脸庞,忍不住放声痛哭,泪如雨下。一旁,王巍的母亲、秦丽丽的母亲,哭得瘫倒在地。前来参加这场婚礼的朋友们,也都被热泪模糊了双眼。
婚礼进行曲刚停,现场就又响起了悲伤的哀乐。“起灵!”哀乐声中,数百名亲友们,默默地抬着花圈,从王巍家门口出发,送王巍上路。
“不!”秦丽丽发出一声撕心裂肺地喊声后昏倒在地,许多人也忍不住放声痛哭。
做了新娘,心爱的人却去了天国,秦丽丽恍惚一切都在梦中一般,秦丽丽的父母和姐姐怕她想不开,时时在她的身边守候着。
告慰我的英雄爱人,
弱女子不惧威胁全力擒凶
婚礼、葬礼结束后,为了安慰王巍的父母,秦丽丽以儿媳的身份,与王巍的父母生活在一起。痛失亲人的三个人,抱团取暖,相互安慰。
想到自己心爱的丈夫,因为救朋友,在自己的面前被歹徒杀害,曾经美好的憧憬,如今变成了一场空,秦丽丽的心被无数绝望紧紧攫住。当看到两个老人,在老年失去唯一的孩子,精神已经完全崩溃时,懂事的她在两个老人的面前只得尽量去掩饰过度的悲伤。秦丽丽将自己的QQ名改为“守候你的爱”,每天她都会在网上向天国的丈夫倾吐自己的思念之情。
“案子不破,巍子的在天之灵也不会安心的!”秦丽丽非常希望自己能为新婚的丈夫做点什么,可是现场缺乏有力的线索,案子迟迟未破。
“看清楚老子的脸,有本事你来找我!”秦丽丽清楚地记得,在歹徒离开时,其中一个歹徒对着她凶狠地叫喊。对其他几人她没有留下什么印象,但这名冲她吼的人,她还清楚地记得他的长相。
她找到办案民警询问案件的进展,并表示虽然是夜里,但有一人离开前冲着她叫喊,她还有些印象。民警一听,立即调出警方记录在案的有过前科的一些资料照片让她辨认,但在数百张不同的照片中,都没有她记得的那张脸的图像。
之后,她又配合警方,多次指认嫌疑人,但都没能见到现场对她吼叫的那个人。案件侦破再度陷入僵局,秦丽丽不甘心自己的丈夫就这样不明不白地惨死,她决定无论付出多大的代价,都要配合警方将凶手抓住,告慰丈夫的在天之灵。她开始悄悄到县城的一些公共场所,娱乐场所暗访,希望能见到那个向她叫嚣的凶手。
见她这样,有朋友很为她担心,私下里劝她说:“你怎么可能斗得过这些人,还是接受现实吧!相信巍子在天之灵也舍不得让你去冒那么大的危险。”可是一想到王巍的死,秦丽丽就感觉无论如何也要为他找到凶手。
正当她四处寻找那个对她来说印象深刻的凶手时,她不断接到莫名的威胁电话,警告她识相些,不然让她死无葬身之地。想想对方的这些威胁,她也感到有些害怕,仿佛死神就在身边。但每次一想到心爱丈夫的惨死,她就什么也顾不上,一门心思地决定找到凶手。
秦丽丽的举动让对方有些慌乱。几天后,她突然又接到一个匿名电话:“你不要告了!你要什么条件,我们决不会亏待你!给你十万怎么样?”
“我的未来是拿钱能买得到的吗?你告诉我,哪里能买到,只有能买到巍哥给我的爱,我一分钱都不要!”秦丽丽越说越激动,忍不住痛哭起来。
对方没有再说什么,过了一会,叹了口气,将电话挂了。
让秦丽丽没想到的是,虽然她一直没能找到案发现场对她叫嚣的凶手,但她的举动震慑了对方,屈服于法律的威严,为了争取法律的宽大处理,几名凶手在家人地劝说下,先后向当地警方投案自首了。
经警方进一步调查,涉案的6名凶手是丘北县城郊的张文广、张文才、张辉、张雷、何炳云和罗正震,6人中年纪最大的23岁,最小的才17岁。当晚,6人在附近的一家娱乐场所一直玩到深夜,几人喝酒都有些醉意,然后开车离开,途中遇到喝醉酒的徐明堵在路中间,指着车又叫又喊,几人立即下车教训徐明,结果将前来劝架保护朋友的王巍打死,并将护未婚夫的秦丽丽打倒在地,然后扬长而去。离开时,张辉还嚣张地对秦丽丽叫道:“记住我这张脸,有本事你来找我!”
几天后,从警方那里得知凶手已经先后落网的消息,秦丽丽激动得哭了。“巍哥!你放心,凶手落网啦,一定会受到应有的惩罚的,你安息吧!”秦丽丽来到王巍的坟前,告诉他这个好消息。
10月14日,文山州中级人民法院在丘北县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了这起故意伤害致死案,凶手张文广、张辉等6名犯罪嫌疑人悉数被推上被告席。“我和你们无冤无仇,你们为什么要这样!”再次见到几名凶手,秦丽丽不能自已,悲痛地责问这几个人。几名凶手无言以对,低垂着头。他们也在痛悔酒醉后的糊涂行为,可是他们的后悔已无法挽回王巍的生命,他们也将为逝去的生命受到法律的制裁。(文中人物除涉案凶手外均为化名。)
幸福观点:
【关键词】心理理论;抑郁;述情障碍;社交技能
TheCorrelationbetweenDepression、Alexithymia、GregariousSkillandTheoryofMind.WangXiaoqian,WangKai,ZhangLei,etal.PsychologyDepa rtment,AnhuiMedicalUniversity,Hefei230022,P.R.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analyzethesexualdifferenceontheoryofmin d(TOM)、depression、alexithymiaandthegregariousskill;andexploretheirrela tionships.MethodsFoursurveyswereconductedonninety-eight healthyundergraduatesfromuniversityinHefei.ThedataiscomputedbySPSS. ResultsThesexualdifferencesinToManddepressionareextr emelysignificant(P
【Keywords】Theoryofmind(ToM);Depression;Alexithymia;Gregarious skill
“心理理论”(TheoryofMind,以下简称ToM)是指能够了解自己和他人的愿望、信念、意 图等心理状态并据此推断他人行为的能力[1],其作为社会认知的重要组成部分, 已经引起广泛关注。研究已表明,孤独症和焦虑症患者的ToM能力较正常人有所下降,抑郁 作为情绪障碍的一种,ToM与其是否有关尚有待探究。
述情障碍(又译作“情感表达不能”或“情感难言症”)并非一种独立的精神疾病,可为一 种人格特征,也可为某些躯体或精神疾病时较常见到的心理特点,或为其继发症状。研究表 明,ToM与语言能力密切相关,述情障碍与语言能力也密切相关[2],但ToM是否与 述情障碍有关尚无研究。社交技能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直接影响日常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 。探究ToM与抑郁、述情障碍、社交技能之间的关系和男女间表现的差异,是本实验的主要 目标。假设可以确定几者之间相互关联,可为进一步研究这种相关产生的原因、神经生理机 制提供重要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某大学一、二年级学生共98人,被试身体健康,无器质性疾病。年龄18~22(20.17±1.18 )岁。女生40人,平均年龄20.19±0.87岁;男生58人,平均年龄20.15±1.35岁。被试男女 间人口学资料无统计学差异。
1.2方法
1.2.1眼区情绪识别(EyeTest)Baron-Cohen等[3]于1997年创造、2001年[4]修订的,从社会知觉的成分 上测量成年人根据 面部表情迅速判断其意图、情绪等心理状态的ToM能力,灵敏度高。测验内容包括40张脸部 图片,被试从4个选项中找出最适合表达图中人物情绪的词语。分数范围0~40分,高分表示 强ToM能力。
1.2.2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CES-D)用于检验非抑郁症患者抑郁情绪,包含20个项目反映6个抑郁状态侧面:抑郁心情、罪恶感 和无价感、无助与无望感、精神运动性迟滞、食欲丧失、睡眠障碍。量表按最近1周内抑郁 症状出现的频度进行4级评分,1代表“偶尔或无(少于1天)”,4代表“多数时间或持续(5~ 7天)”。分数范围为20~80分,高分表示抑郁情绪严重。
1.2.3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20)该量表中文版的信效度均较高[5],报告 在大学生中施测获得的Cronbachα系数为0.83,重测 信度为0.87。TAS-20包括20个条目以全面正确地评估述情障碍的存在和严重程度,结构上分 为3个因子:因子1为情感辨别不能、因子2为情感描述不能、因子3为外向性思维。各题答案 按程度分为1~5级:1代表"很不同意";5代表"很同意"。总分范围20~100分,高分表示述 情障碍严重。
1.2.4德克萨斯社会行为问卷(TSBI)TSBI分析产生1个大因子和4个理论上相关的因子项:信心,支配性,社交能力,社会退缩 或与权威人士的关系,客观评价了个体社交技能。5级评分回答20个陈述句:a“完全不是我 的个性”,e“非常符合我的个性”。总分范围0~64,高分表示社交技能强。
1.3统计学处理测试结果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处理。
2结果
2.1男女间ToM、抑郁情绪、述情障碍和社交技能差异结果表明:男女间ToM能力和抑郁情绪差异最显著(P
2.2ToM、抑郁情绪、述情障碍与社交技能的相关分析皮尔逊积差相关检验结果表明,ToM能力、抑郁情绪、述情障碍和社交技能四者间相关均有 显著意义。其中,ToM能力和抑郁、社交技能和述情障碍的相关更为显著(P
2.3抑郁情绪、述情障碍、社交技能对ToM的预测基于ToM和抑郁、述情障碍、社交技能均显著相关的结果,采用逐步回归的方法,以ToM能力 为结果变量,以抑郁情绪、述情障碍、社交技能为预测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抑郁 、述情障碍、社交技能均进入回归方程,可以有效预测ToM能力,抑郁对ToM能力的预测作用 较大(P
3讨论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其价值观、人生观处于形成期。近年来,随着竞争的加剧,压力 日益加大,社会的发展也对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社会能力提出更高要求。ToM能力与抑郁情 绪、述情能力、社交能力紧密联系且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对几者进行深入研究有利于个体 调整情绪状态,进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本研究表明,性别因素对ToM、抑郁情绪影响较大,对社交技能有微弱影响。同时,数据表 明:女性的ToM和社交技能得分明显高于男性,而男性抑郁情绪则较女性严重,这也证实了 抑郁情绪分别与ToM和社交技能呈负相关,与相关分析的结果吻合。出现此现象的原因可能 为不同性别的社会角色要求差异和教育生活环境的长期影响。以此为依据,有利于心理疏导 者根据来访者性别差异调整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成效,对于个体社会生活有着重要的适应意 义。述情障碍无明显性别差异,原因可能为大学生被试群体文化水平较高,语言能力较强, 故大学生男女间抑郁情况不同的产生原因可能更多来源于人际和学业等因素,而非述情表达 能力的差异。
相关分析表明,ToM和抑郁情绪、述情障碍、社交能力之间存在相关,其中ToM能力和抑郁、 述情之间分别呈负相关,说明ToM能力强的个体在述情和情绪调节方面的能力也较强;社交 和抑郁、述情的表现也存在负相关,说明社交技能强者述情和情绪调节能力也强。Peterson 和Siegal[6]也指出,生物因素、对话因素和社会因素在ToM发展中有相互影响,这 与本实验结果相吻合。以此为基础,可以从神经生理机制和化学递质的方面,借鉴与ToM有 关的发展性失调(如孤独症、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症)所运用的类似的研究方法[7] ,深入探讨ToM损伤、抑郁、述情障碍和社交障碍的产生原因和发展规律,对于预防和干预 其产生具有启发价值。
其中,ToM与抑郁相关最强,说明ToM和抑郁情绪相互依赖,回归分析也证实抑郁对ToM能力 有重要预测作用,对ToM有重大影响,这一结果与Blatt[8]的理论和Andrews[ 9]等人的研究发现吻合。同时,大量研究发现ToM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与特定脑区有关,Si egal等[10]认为参与ToM能力加工的神经基础主要包括左侧半球,前额叶,颞顶联 合区以及杏仁核,而Frith[11]认为这种神经环路也可能包括颞上沟(STS)、前额 叶腹侧面和前额内侧面。随着近几年PET和fMRI、DTI等技术的广泛应用,证实还有其他的脑 区参与ToM认知加工[12],这方面的 研究已比较成熟。但抑郁发生的脑机制、神经生理机制等还有待研究,因此ToM与抑郁之间 仅是一般相关关系,还是可能存在着某种相互的因果关系:或以ToM为因,或以抑郁情绪为 因,亦或两者都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如生理因素和生长环境等),并且这些因素究竟如何影 响ToM和抑郁的发展,还可深入探讨,本实验的结论为今后的深入研究做了铺垫。在非抑郁 症患者的健康人群中,抑郁情绪作为一种心境虽然没有明显的抑郁症状,但个体若长期处于 相对抑郁状态,会对其ToM能力,情感表达能力,社交能力的表现产生负面影响,可能会对 健康不利,尤其是心理状态、人际环境相对不稳定大学生的群体。在社会压力日益增大的当 今社会,对ToM与抑郁关联性的理解,有助于弄清如何干预、预防大学生中日益严重的抑郁 倾向,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此外,实验也证实大学生的ToM能力和述情障碍、社交技能之间的相关。对家庭言语交流的 研究表明,家庭成员内,特别是父母与子女间的言语交流对儿童的ToM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13,14]。同时,Robert和HelenTager[7]在2004年的研究中指出,在语 言能力变化的同时,ToM可以解释交流能力的显著变化。在特殊儿童的ToM研究方面,“孤独 症的心理理论假设”认为,孤独症儿童不能形成正常的社会关系,在言语和非言语交流上均 存在明显的困难,且缺乏想象力,所有这些症状均源自他们的ToM受到了损害[15-18 ]。类似的研究也发现,ToM能力和社会互动能力在孤独症儿童身上具有显著相关性,并 且与交流水平也显著相关[7]。这些研究都从不同角度支持了本研究的结果。但ToM 作为一种与认知有关的能力, 他的发展伴随人的一生各个阶段,并且语言能力和社交能力也是随着年龄增长不断变化的, 可是目前关于ToM和语言、社交间关系的研究多数集中在学前儿童,或者某一单一的年龄段 ,从毕生发展的角度看,对各年龄段的跟踪分析或者不同年龄之间的研究比较也是十分必要 的。本实验以大学生为对象进行分析,一定程度弥补了成年人研究的不足,连接了毕生发展 的研究断点。
虽然ToM和抑郁、述情障碍及社交技能之间存在相关,但述情障碍与抑郁间的相关不显著, 原因可能由于被试样本量不够及文化层次偏高。
4参考文献
[1]PremackD,WoodruffG.Doesthechimpanzeehaveatheoryofmind?BehavioralandBrainSciences,1978,1:515-526
[2]WatsonAC,PainterKM,BornsteinMH.Longitudinalrelationbetwee n2-year-olds'languageand4-year-olds'theoryofmind.JournalofCognitive andDevelopment,2001,2:449-457
[3]Baron-CohenS,WheelwrightS,JolliffeT.Istherea“languageoft heeyes”?EvidencefromnormaladultsandadultswithautismorAspergersyndro me.VisualCognition,1997,4:311-331
[4]Baron-CohenS,WheelwrightS,HillJ,RasteY,PlumbI.TheReading theMindintheEyestestrevisedversion:Astudywithnormaladults,andadult swithAsperegersyndromeorhigh-functioningautism.JournalofChildPsycholog yandPsychiatry,2001,42:241-251
[5]蚁金瑶,姚树桥,朱熊兆.TAS-20中文版的信度、效度分析.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 003,17(11):763
[6]Peterson,C.C.,SiegalM.Representinginnerworlds:Theoryofmin dinautistic,deaf,andnormalhearingchildren.PsychologicalScience,1999,10 :126-129
[7]RobertM.JosephandHelenTager-Flusberg.Therelationshipofthe oryofmindandexecutivefunctionstosymptomtypeandseverityinchildrenin childrenwithautism.DevelopmentandPsychopathology2004,16:137-155
[8]B1attSJ.Levelsofobjectrepresentationinanalyticsandintroject ivedepression.PsychoanalyticStudyofChild,1973,29:107
[9]AndrewsB,BrownGW.Self-esteemandvulnerabilitytodepression:t heconcurrentvalidityofinterviewandquestionnairemeasures.JournalofAbnor malPsychology,1993,102(4):565
[10]SiegalM,VarleyR.Neuralsystemsinvolvedin"theoryofmind".Nat ureReviewNeuroscience,2002,3(6):463-471
[11]FirthCD,FrithU.Interactingminds-abiologicalbasis.Science,1 999,86(5445):1692-1695
[12]席春华,汪凯,朱春燕.心理理论的神经基础.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 :1005-3611
[13]Sabbagh,M.A.,Callanan,M.A.Metarepresentationinaction:32,4 2,and52year2olds′developingtheoriesofmindinparentandchildconversation s.DevelopmentalPsychology.1998,34(3):491-502
[14]Bartsch,K.,Wellman,H.M.ChildrenTalkAbouttheMind.NewYork: OxfordUniversityPress,1995
[15]Leslie,A.M.Pretenceandrepresentation:theoriginsof“theory ofmind”.PsychologicalReview,1987,94:412-426
[16]Baron-CohenS,LeslieA.M,FrithU.Doestheautisticchildha vea"theoryofmind"?Cognition,1985,21:37-46
[17]Leslie.A.M.Someimplicationsofpretenseformechanismsunderlyi ngthechild′stheoryofmind.DevelopingTheoriesofmind.NewYork:Cambridge UniversityPress.1988
【关键词】 自杀;精神卫生;情绪障碍;学生
【中图分类号】 R 179 R 395.6 B 84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9)02-0112-04
自杀起源于心理社会冲突,是有目的、有计划蓄意终止自己生命的毁灭,也是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1]。 美国每2 h有1名青少年自杀,2003年青少年因自杀导致的死亡人数超过艾滋病、肿瘤、心肺疾患、出生缺陷的总和[2]。伴随近年来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我国青少年自杀呈上升趋势,是14~34岁群体的首位死因[3]。自杀是一个行为复合体。尽管迄今对其临床表现众说纷纭,但以学校为基础的问卷调查大多依循美国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监测系统的做法,将未致命的自杀行为分成自杀意念、计划和行动(“自杀未遂”)3个阶段[4]。自杀动机复杂,涵盖生物、遗传、环境等各种因素,但每一自杀行动的背后实际上都有相应心理机制发挥作用[5]。国内近年来有关青少年自杀的研究增多,重点主要指向自杀意念阶段。本研究以自杀是上述3个阶段组成的行为连续体为前提假设,利用2005年中国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调研资料,分析中学生人群中不同自杀现象的流行现状,并与其常见的心理-情绪障碍进行关联分析,为制定有效干预措施、控制青少年自杀性伤害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以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式自18个省市(均分好、中、差3个社会经济片)抽样。对象从初一至高三年级共6组,年龄12~19岁;91.7%为汉族,民族学生随校参与。问卷回收率为99.1%,有效问卷97.2%。受试总人数181 832人(男生88 808名,女生93 024名)[6]。
1.2 方法和指标 统一由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队,按《中国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调研细则》的步骤、方法,在知情同意基础上进行匿名问卷调查。人员事先严格培训,并获得抽样学校积极配合。现场质控符合要求。
指标分2类。第1类按对问题“过去12个月里你考虑过自杀吗?”的3个回答(“想过”、“计划过”、“尝试过”的答复①是,②否)确定“意念”、“计划”和“行动”。3个阶段连贯起来有8种回答:Ⅰ,无意念无计划无行动;Ⅱ,有意念无计划无行动;Ⅲ,有意念有计划无行动;Ⅳ,无意念有计划无行动;Ⅴ,无意念无计划有行动;Ⅵ,有意念无计划有行动;Ⅶ,无意念有计划有行动;Ⅷ,有意念有计划有行动。“行动”对伤害的实际影响大,故将上述回答归纳成4种现象:①“无意念无计划也无行动”;②“有意念或计划之一但无行动”;③“有意念或计划之一但有行动”;④“有意念有计划有行动”。第2类指标由以往12个月中发生的心理-情绪问题组成:“孤独感”、“学习压力”(因学习负担或成绩而心情不愉快)、“失眠”(担心某事)、“伤心绝望”(持续2周以上且停止日常活动)。前3项赋值1~3(“从未”和“很少”=1,“有时”=2;“经常”和“总是”=3);第4项为2分变量,赋值否=1,是=2。
利用χ2检验反映群体差异的统计学意义,进行非参数等级相关分析并作Spearman秩和检验。
2 结果
2.1 自杀行为现状 如表1所示,2005年中学生自杀意念报告率男生为16.7%、女生为24.3%;自杀计划报告率男生为5.6%,女生为7.7%,女生均显著高于男生。自杀行动报告率男生为2.9%,女生为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大多数中学生既无自杀意念计划也无行动(Ⅰ,男82.42%、女74.63%)。自杀意念计划行动俱全者占极少数(Ⅷ,男2.04%、女2.0%),初三年级达高峰。女生有意念、计划或两者都有但未附诸行动者(Ⅱ+Ⅲ+Ⅳ,尤其其中的Ⅱ)为16.47%,显著高于男生(11.17%)。意念、计划或两者都无但有行动者(Ⅴ+Ⅵ+Ⅶ)男、女生都不到1%,其中约50%在既无意念又无计划的状况下贸然行动(Ⅴ)。见表2。
2.2 心理-情绪问题报告率 除“失眠”外,“孤独感”、“伤心绝望”,尤其“学习压力”女生都高于男生。男生“孤独感”随年级增长,高中尤明显;女生也是初中
2.3 自杀行为与心理-情绪障碍的关联 个体心理-情绪问题的聚集程度越高,自杀可能性越大。61.2%和59.1%的无自杀倾向男、女生没有明显的心理-情绪问题;加上仅有1项者,分别占83.9%和82.2%。而在自杀意念、计划、行动都有者中,仅21.9%的男生和20.1%的女生没有心理-情绪问题表现;却有64.9%和66.9%的男、女生存在1~3项问题,另有约13%的人4项问题俱全。就“无”或仅“1项”心理-情绪问题者在男生中的比例而言,突然采取自杀行动者(66.3%)高于有意念计划却无行动者(62.8%),提示其自杀行为更具暴发性。女生则“有行动”者比“无行动”者有更多的2项以上心理-情绪问题聚集。见表4。
表5针对不同自杀现象和心理-情绪障碍进行的非参数等级相关分析,结果显示,2类指标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关联。各群体Spearman系数波动于0.16~0.28间(P值均<0.01)。系数最高者为“伤心绝望”,其次为“孤独感”和“学习压力”,最低是“失眠”。女生系数值都显著高于男生。多数指标初、高中生间差异不大,仅“失眠”男女都表现为初中生>高中生。
3 讨论
本研究根据资料(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调查)的特征,将有关自杀的问题和成瘾行为、暴力行为、其他致伤害行为等混编成外显行为问卷并要求匿名填写,有助获得真实回答[4]。以往同类调查都承认,自杀是一个复杂现象,从产生意念到采取行动经历若干相对独立又叠合的阶段,但在分析动因时大多将重点置于自杀意念。这样做合乎逻辑,因为该阶段处于自杀行为谱的最前端,发生率高,也是导致该恶性事件的心理前奏;明显的不足是对从自杀意念产生到真正发生自杀的过程缺乏系统分析,因而不利于制定有针对性的危机预防措施。本研究则在确定行为目标之初,即将对“意念”、“计划”、“行动”的8类回答归纳成4类现象。这样做有3个优点:(1)真正将3个独立的阶段组合成1个阶段不同、连续发生的行为复合体。(2)克服单纯根据意念来判断行为发生特异性差的弱点。多数自杀意念不导致自杀未遂或死亡;自杀死亡者也不一定事先都有意念和计划。(3)凸现自杀计划(尤其青少年,行动前可向知心者吐露或用写日记、遗书等方式暗示)、自杀行动(导致死亡的风险比仅有意念者高10倍以上)在风险评估中的作用。本文用“自杀行动”替代传统的“自杀未遂”,因为问卷无法准确区分真正的自杀未遂和“非蓄意性自伤”(一种模拟自杀的病态行为,目的是求救、考验而非求死)[7]。本研究有关自杀流行病学的主要发现是:(1) 大多数中学生没有自杀倾向。(2)采取自杀行为者2/3依循意念计划行动轨迹;约1/3虽无轨迹而发生,但其中绝大多数仍表露出意念或计划。提示利用问卷进行早期自杀倾向识别是可行的,即青少年自杀行为多数情况下可以预防。(3)自杀倾向有性别差异,但真正有行动者男、女生均占3%左右。换言之,以往认为女性是自杀易感人群的论断有一定的片面性。(4)性别差异主要体现在“有意念或计划但无行动”部分;“有意念但无计划无行动”现象在女性更多见。不能因此而忽视这些个体的存在,当自杀意念强烈到超过一定阈值时,可导致自杀发生。(5)自杀现象的年级差异分析提示,自杀意念、计划等报告率初中高于高中,与认知水平有关。男生采取行动率初一年级最高,男女生都有0.5%在无意念、计划前提下采取行动。对中学生在自杀行为上的冲动性特点应引起重视。
诚如美国自杀协会前主席帕佛所言:“防止自杀的最佳途径不是注意自杀本身,而是导致该行为的发生原因”[8]。导致自杀的关键原因是青少年面临巨大压力下产生的心理-情绪障碍,包括焦虑、抑郁、孤独、偏执、恐怖、敌意和精神病性。是否自杀,既取决于这些压力,也取决于对这些压力的自我不良体验(如自卑、负疚)和负性应对方式。Bridge等[9]认为,绝望、抑郁是自杀意念的最重要预测因子,超过一定阈值可直接引发自杀行为。绝望意味着个体对自身及未来的消极期待或悲观,持续出现绝望情绪意味着人已丧失人生的动力。抑郁与自杀意念、计划都呈显著正相关;对自己有较多否定评价者易产生抑郁,也易选择自杀作为逃避手段。心情郁闷、孤独(人际关系差)、焦虑、睡眠障碍和因学习负担重、成绩差而导致的精神压力是这些心理-情绪障碍的外显表现。有些学生成绩并不差,真正的负性反应起源于面临激烈的竞争环境,无法满足父母、师长乃至自身过高的期望。一份能准确反映这些问题的问卷既应符合上述心理冲突的内在本质,又能被青少年理解。例如,许多中学生不懂什么是睡眠障碍,但被问及“是否经常因担忧某事而失眠”时,其回答将确切反映出其心情的郁闷和焦虑[10]。用来反映达不到期望而产生焦虑的较好途径是诸如“学校生活满意度”等量表,而一般问卷难以做到[11]。但当青少年被问及是否因学习压力感到心情不愉快时,选择的“经常”或“总是”回答,对自身的负性反应常一表无遗。本研究的4项心理-情绪问题直接引自美国青少年健康危险监测量表(YRBSS),正为适应该需求而设计。虽不能全面展现心理-情绪障碍,也不能和危机因素逐一挂钩、对号入座,但其综合表现大体上指向自杀的心理动机[12]。研究表明:青少年心理-情绪障碍的聚集程度越高,自杀可能性越大。本文还提示,心理-情绪问题和不同自杀现象的相关依次为“伤心绝望”、“孤独感”、“学习压力”和“失眠”,表明它们既能综合反映与自杀动因的关联,各自影响程度也不同。同样是自杀意念、计划缺如的受试者,“有行动”和“无行动”者相比,女生比男生更规律表现出心理-情绪障碍的集聚性;既揭示男生自杀行为的强冲动性特点,也提示从心理-情绪表现看女生自杀行为有更强的可预测性,不能忽视女生中较多表现的无“行动”现象。只要内在心理冲突持续存在、逐步积累,即使一些表面看似很小的负性生活事件,也会促其以自杀方式来逃避现实[13]。还应正视学生中心理-情绪问题的普遍性。即使那些无任何自杀倾向学生中,也有16%和17.8%的男、女生报告有2项以上的心理-情绪问题。调查结果表明,不同心理-情绪障碍和自杀现象间都有正相关,说明存在明显的关联或伴随关系,但系数值(密切程度)却不高。换言之,今后为深入探讨青少年自杀的成因还需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构筑三级防治网络对预防青少年自杀有积极意义,学校卫生工作者可在其中发挥应有作用。针对普通学生,可开展以学校为基地的预防教育,包括自杀预防教育、识别高危对象、限制自杀工具和场所、危机应对等,还应根据其身心特点提供心理辅导, 帮助他们提高心理素质,塑造健全人格。应督促学校领导尽快落实素质教育精神,纠正以往只重知识技能培养,缺少生命教育、死亡教育、挫折教育等的不足,引导青少年尽快树立珍惜生命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取向。通过生活技能培训,提高认识自我的能力,对环境的承受、调适能力,以及处理问题、情绪自控、寻求帮助等方面的能力,避免以非正常方式寻求精神寄托,乃至厌倦生命。
应注意:预防控制青少年自杀和其他伤害问题有很大的不同。自杀有复杂的心理-情绪障碍累积因素;其发生属小概率事件;青少年心理未成熟,行为表现有巨大个体差异。所以,无法指望单靠自杀预防教育来降低发生率。如果这些所谓的预防教育针对性不强或应用不当,反可压抑、减少危机青少年的求助行为[14]。校医可紧密联系社区心理保健系统,参与二级(针对高危者,如重度青春期抑郁症)、三级(针对自杀未遂者)防治架构工作,如:(1)关注那些正处于心理危机(学业困难、承受重大负性生活事件、个性孤僻、人际交往困难)的高危者。(2)学会识别不同年龄高危者发出的(通常隐匿的)自杀征兆和求助信号。初中生的常见征兆是学校表现差、逃学、焦虑、冲动、攻击、对挫折耐受差、睡眠改变等,“导火索”则往往是小的生活事件;高中生的常见征兆是生活习惯改变、自卑、内疚、成绩急剧下降、自残、为死亡做准备等,触发事件则往往是偶像死亡,与同伴、父母冲突,其他失败经历等。(3)参与自杀风险评估。这些评估通常由专业人员以量表方式(如Beck自杀意念量表)实施。不过,这类评估易同时出现假阳性(筛出的自杀意念者采取行动者不多)和假阴性(真正实施者不暴露自己想法)的缺陷,所以最好结合面谈进行。校医若参与面谈,则他们在日常工作中收集的信息(如家庭情况、负性生活事件、自杀意念和自杀未遂史等)将对确认青少年自杀的高危、保护因素有很大作用。有研究发现,自杀青少年采取行动前2周内求助于精神科医生的比例不到10%,而因表面上的躯体症状就诊于基层医生的达60%以上。这就是说,校医等基层保健人员是否参与、积极性如何,是提高自杀风险评估准确性的关键[15]。(4)以学校为基地,在精神科专家指导下,按“平衡模式”对危机青少年提供主动干预,帮助他们恢复心理平衡。在该模式中,常用方法包括识别抑郁情绪,处理自杀征兆,促进同伴交往和亲子沟通,求助和助人训练等;步骤包括建立接触、评估、确定问题、制订计划、得到承诺保证等;途径包括心理咨询辅导、电话热线、网络干预等[16]。无论哪种干预,校医都可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尤其他们在长期一线工作中培养的快速、直接反应方式,善于用尊重、接纳、理解态度倾听和提供帮助等长处,都有助于和青少年建立信赖关系,从而确保危机青少年获得持续、可靠的帮助。
4 参考文献
[1] SHAIN BN. Suicide and suicide attempts in adolescents. Pediatrics, 2007,120(3):669-676.
[2] MOSKOS MA, ACHILLES J, GRAY D. Adolescent suicide myths in the United States. Crisis, 2004,25(4):176-182.
[3] PHILLIPS MR, LI XY, ZHANG YP. Suicide rates in China, 1995-99. Lancet, 2002,359:835-840.
[4] KOLBE LJ, KANN L, COLLIRIS JL, et al. Overview of the youth risk behavior surveillance system. Public Health Rep, 1993,108(Supp l):1-10.
[5] MOYER VA. Adolescent suicide: risk factors and prevention strategies foreword. Curr Probl Pediatr Adolesc Health Care, 2008,38(4):109.
[6] 季成叶,主编.2005年中国青少年健康相关/危险行为调查综合报告.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7:165-207.
[7] RENAUD J, BERLIM MT, McGIRR A, et al. Current psychiatric morbidity, aggression/ impulsivity, and personality dimensions in child and adolescent suicide: A case-control study. J Affect Disord, 2008,105(1-3):221-228.
[8] EDITORIAL. Suicide and suicide attempts in adolescents: Committee on adolescents. Am Acad Pediat, 2000,105(4 Pt 1):871-874.
[9] BRIDGE S, HANSSENS L, SANTHANAM R. Dealing with suicidal thoughts in schools: Information and education directed at secondary schools. Australas Psych, 2007,15 (Sup1):558-562.
[10]GOLDSTEIN TR, BRIDGE JA, BRENT DA. Sleep disturbance preceding completed suicide in adolescents. J Consult Clin Psychol, 2008,76(1):84-91.
[11]陶芳标,孙莹,凤尔翠,等.青少年学校生活满意度评定问卷的设计与信度、 效度评定.中国学校卫生,2005,26(12)∶987-988.
[12]THATCHER WG, REININGER BM, DRANE JW. Using path analysis to examine adolescent suicide attempts, life satisfaction, and health risk behavior. J Sch Health, 2002,72(2):71-77.
[13]McQUILLAN CT, RODRIGUEZ J. Adolescent suicide: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Biol Assoc Med, 2000,92(1-3):30-38.
[14]CHEN PC, LEE LK, WONG KC, et al. Factors relating to adolescent suicidal beha-vior: A cross sectional Malaysian school survey. J Adolesc Health, 2005,37(4):337-342.
[15]PENA JB, CAINE ED. Screening as an approach for adolescent suicide prevention. Suicide Life Threat Behav, 2006,36(6):614-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