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艺术设计教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我国现阶段的设计类现状
如果从数字上看,中国设计教育在近10年来发展迅速,在中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中,目前几乎所有高校都纷纷开设了艺术设计专业,一时间,艺术设计突然成为国内的热门专业。虽然国内高校目前学费最贵的是艺术设计类,但每年上百万的考生也没少。艺术和设计院系俨然蜕变为一家家盈利企业,其产品是一批批从有缺陷的教育流水线上培训出来的次品毕业生,每年达数十万人。可这些设计学生,刚出校门就无法适应全球化经济浪潮对设计人员的要求,更遑论去担当设计师的重任了。一直到今天,中国仍然没有培养出自己的汽车设计大师、家具设计大师等。中国的当代设计教育进入了一个十字路口,目前我们培养的学生与制造业的要求距离越来越大,同时社会与产业对高等设计专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些显现集中体现了我国重“道”轻“器”、重“艺”轻“技”的中国设计教育体系。我们可以参考下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起源学校包豪斯的课程,这些课程由以下几方面的实践性教学组成,即石、木、金属、玻璃、黏土、织物、颜料等得运用;材料与工具的特性;以及形态课。形态课又分为几个方面:材料性质研究、几何学、构造与制图规范,根据体积、色彩与构成所做的设计研究。此外还加上古代与现代艺术以及科学讲座。国外的艺术设计类专业发展到现在也基本延续了这个办学系统,并且与社会、企业、工厂等联系紧密。
二、目前教学的现状
我们目前的教学基本参照了国外的设计类专业的教学体系,最早我国设计类教学由于社会工业的发展滞后,同时物资匮乏。各行业部门联系不够等,造成设计与工业不能很好结合,反映在教学里就表现为实践、动手能力不足。现阶段社会发展后,情况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不论历史的发展呈现何种风格,其工艺美术的元素是恒久不变的——材、工、形、构。因此在学习设计的过程中这四者也是密不可分的。那么这意味着我们的教学也要保持这4者间的相互关系,同时分配好这4元素的课时比例。在教学的实践中,可以观察到,首先,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来说,采用有选择性的学习,学生具有较大的积极性。但选择需要加以引导。从课程结构来看,要引入操作性强的社会实践机会,但这需要教师学校与工厂、社会团体、公司等协定一些实践条款,否则单靠学校或者教师本人是无法提供学生机会均等的实践。
三、学生现状分析
虽然我们是艺术类的专业,那是不是我们的学生的美育历程是完整的呢?其实,即便是我们的艺术类学生,其美育历程也是不完整的。我们非美术专业人员绝大多数的审美鉴赏能力也有限。我们的学生虽然经过了一定的考前培训,但应试的痕迹抹杀了它们对艺术的感受,变成了固定的笔触和色彩。其次,因为我国的艺术类招生在考分上要低于其他专业,加上扩招带来的负面影响,使许多学生态度上不认真,学习方法上不正确的学生轻松的进入大学。然而,我们现有的宽松的大学学习环境,让他们更轻松的毕业进入社会,造成一方面社会需求大,学生就业率低。因此可以说我们的学生很大部分还是在经过4年的教育后仍然和社会的要求有差距。
四、如何培养学生
在此,我只能就我的理解来表达对学生的期望。18世纪德国美学家席勒在《美育书简》这一美学理论名著中系统阐述了他的美育思想,席勒已经不限于仅仅从道德教育特殊方式的角度来看待美育,而是从自然与人,感性与理性等基本哲学命题出发,从而改变近代人的存在方式,使人重新获得自由、和谐、全面的发展。实现人性的复归这一更加广阔的领域来论述美育,使西方的美育理论进入到一个更新的阶段。他认为人的天性是完整和谐的,具有完美的人格,但近代文明社会由于大工业的发达,造成了科学技术的严密分工和职业等级的严格区别,这样一来,不仅使社会与个人之间产生了严重的分裂,而且使人的天性遭到了严重破坏。
我们国家的设计理论总结起来,其实萌发得很早。石器时期时代人们对人类自己制造的物品的审美意识是“光滑规整”。是最早的设计思想,当时人们的全部活动旨在熟练地介入自然力量的运动。希望保持平衡,吸取“善”的力量,退却“恶”的力量。这个观点放在现在来看反而并不过时。夏商周时期《周礼•冬官•考工记》载: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宋学形成,提出造物设计用科学的方法引导。至明朝传统设计之集大成时期,艺术设计集中反映四点要求,材料美、结构美、工艺美、意匠美。西方美育教育出现的问题,同样也反映到了我们的美育领域。在我们的学生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过量的信息、尚未成熟的心智、片面的社会宣传、过分强调个人的激进等,学生在片段中吸取自己要的东西,他们迷茫中急功近利,但渴望善意完整的人生。设计艺术作为与社会紧密结合的艺术,受到分裂特性的影响也最深刻。目前社会分工中由于行业细化,材、工、形、构这4个元素被隔离开,他们都从属于不同的工种。同时,当学生缺乏设计道德和设计思想的培养时,就会忽略设计对自然和谐带来的负面影响。于是,我们从学生身上看到的也是破碎的设计体系。
我认为,我们的学生不同于职业教育和技能教育的最大特色是,知道设计的完整体系,能够让设计4元素和谐发展,才是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基本能力。我们的时代是个全球化的时代,没有唐代的强风故没有“吴带当风”的宏丽;没有魏晋时期全国大范围的就造不出“敦煌宝窟”;没有争鸣的氛围也不会有“曹衣出水”的超脱。我们的民间艺术也逐渐被渐进的西风所掩盖。不同的经济利益主体多样,超出了我国历史的任何阶段。但我们作为设计人员要清楚认识自己对社会各方面造成的影响,这点是无疑的。在这种全球化的时代,人们怕忘记了自己本来的面目,提得最多的也就是民族化的问题。我个人认为,民族的特点是共同的心理特征,这是几千年也没法改变的事实,我的拙见是,民族符号不等于民族特色,符号中渗入的心理特征才是我们民族维系的纽带。我们的学生在了解设计的完整体系,能够让4元素和谐发展后,上升到用生态的科技的现代4元素来表达民族共同的心理特征,才是我们培养学生的目标。才能算是合格的学生。
关键词:艺术设计;教学;看法
一、以前的高等教育中艺术教学的模式是在当时中国的经济、科技和信息都还很落后的时期制定的,如今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科技和信息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了,如果我们现在依然用以前的教学模式去教学,可能就有些不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了,所以应该在遵循以前大的教学原则的情况下适当作些改变,使之符合当今社会的实际和需要。以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改革为重点,以强化艺术设计、施工、管理为支柱、以加强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实验室建设为保证,遵循人才培养规律和专业教育规律。
二、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必须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改革,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必须从艺术设计的实际出发,对培养目标、培养规格、教学模式、课程设置体系、教学内容和教材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改革,突出综合素质培养,强化岗位技术教育,建立以艺术设计、施工和管理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教育模式。针对艺术设计教学我提出自己的几点看法:
1.教学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改革,职称论文 应该体现专业教育特色,从社会实际需要出发,有针对性地构建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强化岗位知识的学习和运用;完善、充实教学内容;加强操作技能、工艺实习等为主的实践环节;加大实践教学环节所占比例;加强产学合作,逐步建立学校与企业合作培养人才的机制。毕业生上岗后,进入状态快、动手能力强,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炼,可成为工程设计、投标报价、材料选择、施工技术、施工机具操作、施工项目管理、项目验收、工程预算等技术人才。我觉得教学中应该目标很明确,艺术设计专业是应用型人才,实践性强的专业,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课程设置就应该强调其针对性,强调基础课教学的适应性,强调专业课教学的实用性,强调实践教学的连续性,和渐进性等,具体表现如下:
2.课程设置强调的针对性
艺术设计专业起步晚,发展快,所以我们要从社会实际需要出发,按照“实际,实用,实践,必需,够用”的原则和专业技能培养的实际需要,对课程设置作一些调整,突出技术应用能力培养。在新的教学计划中,我们应该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完善:
(1)在设计模块中,注重理论教学,突出动手能力培养,加强计算机辅助设计教学,强化计算机辅助设计在工程设计中的作用,建立专门的计算机实验室,使得学生有充分的操作机会,能够熟练地掌握,以便适应社会的需要。
(2)在施工技术模块中,以施工操作技能培养为基础,强化施工技术指导。留学生论文 在教学过程中,以校内操作实验室为依托,让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通过实践,提高动手能力,初步掌握施工操作规程,施工操作方法和施工机具的操作、使用、维护和保养;掌握工程质量的控制方法及检查、验收标准,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施工技术指导能力。
(3)基础课教学强调适应性
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应该纠正以往基础课与专业课工作总结 “各自为政”的脱节现象,打破原有狭隘的基础课教学格局,超越单纯技巧和经验的传授。为纠正基础课教学与专业课脱节的现象,改调子素描为设计素描;改绘画色彩为装饰色彩,并加大室外写生训练。
(4)专业课教学强调实用性
一种理论只有用于实践才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如果不能指导实践,那便是毫无意义的空话。在制订改革方案时,经认真调查研究,按照专业教育特点、强调专业课教学、理论教学的实用性、实践性、着眼于培养技术应用型设计人才,总结过去的教学经验,结合具体的情况和实际需要,对专业课教学、理论教学内容加以调整,强调实用性。
(5)实践教学强调连续性和渐进性
艺术设计是需要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不断的交替,互相渗透的。艺术设计是多学科的知识的综合集结和运用。在具体的设计中,难以确认固定的秩序和搭配关系。在今天这样的开放的社会中,对外设计服务已是不可逆转的趋势,以教师带领学生走向社会,使专业必修课在社会实际设计中完成,为保证实践教学的落实,学校应该与用人单位合作,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参考文献
[1].黎志涛.室内设计方法入门.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6.
[2].中国当代室内艺术编委会.中国当代艺术.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5.
(一)努力提高学生素质
当代设计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与时俱进,具有创新开拓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所以在基础教学中我们应当注重对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培养,不再沿用考前的呆滞临摹体系。努力提高学生的设计创新能力。首先,要给学生多看一些优秀的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细心帮助他们了解优秀作品的创意所在,体会作者的设计理念和思维方式,从而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而且还应当在教学过程中启发、引导学生的创新潜能,通过课程作业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把被动的、描摹的、再现的、客观物象转换为抽象的、构成的、意象的设计理念和美学思维体系中。让学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把现实的变成抽象的、把枯燥无聊的变成生动有趣的,逐步走向自我表现和画面形式语言的探索上,在课程中让学生成为主体,让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学习,逐步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二)改善艺术设计基础教学模式
要搞好设计,关键在于创新。设计的最终目的就是以独特的设计理念和强大的实践能力来占据市场。首先,在经济和观念迅速发展的今天,我们要把前沿的艺术理念带到课堂上来,让学生了解到最新的设计资讯。使我们的教学理念时尚、前沿、具有前瞻性。其次,艺术设计的基础课应当为学生的毕业创作所服务,是要服务于人民和社会的。所以在授课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一些优秀院校的专业考察、以及学校和当地企业之间的一些合作,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到社会,将自己的基础知识快速地转换为适应社会需求的设计理念。同样的,我们应当充分了解地方文化氛围以及一些特色产业,在我们的基础教学中融入这些地方特色。这样我们的艺术设计院校就会逐步成为具有自己办学理念又有地方特点的学校。
1.基础教学内容改革。艺术设计学院基础课主要包括设计素描、设计色彩和设计构成。艺术设计中的设计素描是为了让学生快速表达自己的设计思维和理念。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当多鼓励学生从写实和炫技的手法转变到创意和设计感上面来。图形是形成设计作品的基本要素,它具有具象和抽象两种形式,一开始的具象写实还是必要的,但是我们应当逐步加大抽象和观念的训练上来。在具体的课程当中我们应当让学生在具有对简单形体的写实能力和表现能力的基础上,对物体进行美的形式法则进行再创造。同样的,在设计色彩课程中我们不能让学生过多的延续考前的静物写生,而是让学生用设计色彩来代替写生色彩。首先我们应当让学生对色彩知识和规律有一个理性的认识,认识到不同的色彩带给人的不同的心理印象和情感体验。其次,让学生从客观物象中发现尽可能多的色彩,结合设计素描的构图规律,创作出一些装饰画和个性图案。最后,加强学生的色彩控制力,对色调有一个新的认识。在这些基础课当中,我们应当打破固定的思维模式,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对客观事物有一个崭新的认识。
2.基础教学方法改革。在艺术设计的基础教学中我们应当加强学科与学科之间的联系,不要孤立地去讲授这些内容,加强学科与学科之间的连接和互动。其次我们也要加强学生的鉴赏水平,多给学生看一些优秀的设计作品和绘画作品,多请一些具有实践经验的设计师来做讲座,把他们的实践经验直接传授给学生。也可以邀请学生为大家讲解自己所喜爱的设计作品,把课堂交给学生,以学生为主导,提高学生上课的积极性。还可以将学生的设计过程课题化,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只有这样的互相对话、互相参与的多元化教学手段才能提高学生的素质。
(三)提高师资队伍建设高校艺术设计基础课教育中,应当努力提高各个学科的教师队伍水平,从根本上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可以定期安排年轻老师旁听老教授的精品课程,或者派遣年轻老师进入国内顶尖院校继续深造和出国游学。鼓励年轻教师多学习一些知识,不能仅仅具备专业知识,而应该多方面来完善自己的知识构架和素养。整体提高教师的理论知识构架和实践能力。此外也应当尽快改善学校的硬件设施。完善多媒体教室、实验室、各学科工作室,让各个学科的学生有自己独立的工作室和教学器材。让教师有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教学设备,从而更好地把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传授给学生。
(四)教育市场一体化作为一个艺术设计院校,应当注重创意,创意是设计的根本。具体我们要做到:
1、关注当代艺术和动态。将先进的艺术理念引进课堂,多给学生看一些当下热门或者经典的优秀设计作品。其丰富多样的形式会打开学生的视野和想法。有助于学生对社会动态和知识的吸收,从而促进他们主动学习。
2、设计为人民、为社会服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市场调研、校企合作等等方式,使学生的设计理念转换成实践活动。有效地促进了学生与社会的接触。为学生更好地进行毕业创作打下了基础。
3、地方的艺术设计高校在具备了普通的艺术规律标准的同时,还应当多了解当地的民间艺术和文化,将当地特有的艺术形式融入到课程当中。也是对地方文化的继承与发展。这样才能更有效地让学生提高实践经验,毕业后也能更好地融入市场。
二、结语
一、我国装潢艺术设计专业领域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起步较晚。
我国的装潢艺术设计教育起步较晚,是从改革开放以后发展起来的,设计教育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以不断完善。随着社会的发展,在新世纪里,国内外的新思想、新设计、新形式不断涌现,学院设计教育的发展已明显滞后,艺术设计课程设置随意性大,教学内容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传统的教学要求和课程设置已远远不能适应现代设计教育的要求。
(二)教学与实际操作之间存在矛盾。
当前的美术装潢专业课的教学存在着严重的教学与职业指导和就业需求,教学与实际操作之间的矛盾,在教与学、教学与社会实践等方面存在严重脱节现象。
我国众多院校现在正执行的教学计划,其明显的缺点是专业覆盖面窄、知识老化、教法陈旧。培养目标不切实际的状况已经直接影响到设计课程的体系,教学内容和方法,以及教学质量。这种对教育教学的指导性文件的制定研究不足,在未经社会需求的调查的情况下,凭空想象出某种培养目标、办学宗旨和理念并付诸实施,使教学从一开始就为就业指导埋下了重大的隐患。
装潢设计是一门审美与应用交叉型的学科,在教学中必须先了解现实社会需要什么样的装潢设计人才,分析市场取向与市场前景,并以最终的就业指导为归依,然后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方案。但在现实中,能够这样做的院校、教师寥寥无几。其状况大致如下:
1.教学内容与现实脱节。有些教师把装潢设计教学模式化,一本教材、教案用三年、五年,完全不理会急剧变化的市场、装潢设计业自身的进步和世界潮流的走向。
2.教学方法陈旧。一些教师从理论到理论,从书本到书本,只为省事和方便;一些学校在实践环节或投入不够,或重视不够,使教学没有了实践环节和实战意味。
3.理论和实践脱节。许多教师只有理论知识,并不具备装潢设计实施过程的实操经验。所以当学生提出某些实践方面的具体问题,如输出、印刷、扫描、媒体等,教师常常答不上来,教学也因此缺乏针对性。
4.重电脑,轻手绘。许多院校的装潢设计专业教学向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严重倾斜,造成学生手绘能力低下,严重影响装潢设计从业人员的表达、沟通能力和整体素质。
5.作业的评价方式。教学目标及学生作业评定多以“参展、获奖”要求为参照,表现为唯美、重形式,极少以“市场需要”和“能促进销售的就是好设计”为标准。这种导向使教学背离装潢设计固有的商业性质,可谓误人子弟。
二、创建特色的装潢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议
(一)制订专业教学计划,明确培养目标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指导为归依。
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突出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学生个性的发展。按照扎实基础,淡化专业理论知识,加强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思路设计教学计划,改变长期以来偏重知识传授的做法。综合考虑调整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改变过去教学内容的划分过专,各门课程过分强调各自的系统性、完整性的状况,加强各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方式研究,推进教学内容及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二)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激发强烈的学习热情。
装潢设计教学要顺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突出专业技术特色,提高应用能力,加强设计文化的积累。教师首先要有明确的培养目标,才能给学生指明学习的方向。让学生明确,装潢设计行业可为我国商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我国经济的发展需要装潢设计贡献一份力量。设计师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尊敬,这是一个令人自豪、让人羡慕的职业,充满了挑战性和创造性。包装设计已经为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便捷和舒适。那些贴近消费者和市场的优秀设计,为人民生活和国家经济建设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为了增强装潢设计整体实力,为赶超发达国家的包装设计水平而学习,为广大消费者的需求和欲望而设计,创造新的消费概念,引导社会消费方向,提高大众的消费水平,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者之一。
激发自豪感和责任感使学生明确了学习目的和肩负的重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会更强,创意的灵感会不断涌现。有了远大的目标,再给予科学的指导,教学目的就能够达到,教学质量也会显著提高。
(三)强化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的方向性和科学性,注意与时俱进。
1.调整装潢专业各主干课程与其他专业知识课程的板块比例及衔接关系。设计的基础课程应摆脱以美术课程为重点、以手工画为指导的设计教育思想,把精力放在作业的创新和实践指导上。
2.调整装潢设计专业的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例关系。强化装潢特色的主干课程,增加选修课的课时,使学生能按照个人兴趣选择发展方向。
3.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提高学生处理经验借鉴与处理实际问题的变通关系的能力。
4.装潢设计专业的课程体系不仅要体现出科学性、综合性、先进性,而且要充分考虑其实践性和可操作性。
(四)加大实践课程的比例和强化实践教学方法的研究。
实践证明,加大实践课程的比例和强化实践教学方法的研究,对教学改革而言,其成效是立竿见影的。教学过程中,先让学生去企业参观、实习,然后让企业或设计单位提出个案要求,接着由专业教师提出设计思路,学生以几个人一组的形式就此进行讲解与分析,再向企业方和专业教师阐述,最后几方共同商定个案专题设计及结题方案。由此全面锻炼学生的合作、解题能力,交际、表达能力,独立工作和适应社会能力。
(五)与时俱进,做学生真正的导师。
由于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普及应用,以及各种专业软件、各类教学媒体的迅猛发展,当代大学生接收各种信息的速度和老师同步,甚至比老师还快。教师仅有书本上的知识,无法给予学生全面的指导,不能吸引学生,甚至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当前形势紧迫,必须一边钻研教学理论、专业知识,一边深入社会实践,深入工厂车间考查、学习,解决疑难问题;经常参与国际、国内专业设计大赛及专业活动,辅导学生做项目设计、带领学生参加比赛;经常与学生沟通,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和思想状况,寻找最适合的授课方法;既是师长、又是朋友,帮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真正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相长,做学生名副其实的导师。
参考文献:
1.1项目化教学与职业技能紧密联系职业院校的教学模式与课程内容设置要与学生未来的就业需求紧密相扣,设置开发与未来职业活动相关联的专业课程。课程目标与学生就业目标紧密相连,就业技能与职业能力的培养在项目化教学的整体设计当中得以体现。1.2课程进度以职业实践为导向在职业教育过程中,项目化教学要根据职业实践活动的进程与规律,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知识认知规律和实践技能形成规律,进行课程教学进度设计。同时,项目化教学的进程要与职业实践活动的实际进程紧密相连。学生在课程的学习中,可以真实体会职业实践活动,加深了对企业工作进程的了解,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职业认知能力。1.3课程内容以职业活动为基础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因此,在项目化教学当中,课程的设置要以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以服务社会为宗旨,以培养服务生产第一线的人才为理念,设置与未来职业活动相关联的专业课程内容,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要更好地构建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框架,就必须以社会生产中的实际项目为载体来设计课程内容。项目化教学的课程内容既能反映学生未来相关工作领域的工作内容,所需知识与技能,又能体现相关职业的属性与结构关系。1.4项目化教学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在职业教育的教学过程中,项目化教学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能动性,让学生既学到知识又掌握了学习方法,可以有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只有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能动性,才能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转变学生学习的态度与观念。素质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及能力的教育。项目化教学,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自觉主动进行交流探讨,互助学习,共同进步。在项目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明确教学目的,突出重点,深入讲解,同时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项目化教学的课程设计要以学生作为课程实施行动的主体,在实践性项目的引导下,锻炼学生主动学习、体验和实践,在获取专业知识的同时培养职业能力。项目化教学的学习过程与职员在企业的工作过程相同或类似,让学生既学到知识、提高了职业素养、锻炼了工作能力,又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
2项目化教学的具体实施
2.1项目化教学的任务设置项目化教学的课程任务设计是项目化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课程任务的选择应体现行业典型的工作过程,具有突出的代表性,任务大小适中,可行性高。课程任务能体现课程指定工作领域相关专业知识和工作能力,能充分体现指定职业岗位的结构并体现出相关工作体系的职业属性。通过课程任务的实施,学生能实践企业人员设计、生产和管理等活动,实现高职院校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2.2项目化教学的角色置换在项目化教学的实践中,其目的是让学生体验企业工作,管理等活动,掌握企业工作所需的职业知识和提升职业实践技能。在课程任务实施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可以进行企业角色置换。教师可担任企业的总经理、创意总监或设计总监,学生可担任企业工作组的项目经理,或美术指导,或设计师,或制图员。这样,在项目教学过程中,师生不再是教师与学生,而是企业的工作人员。师生均以企业人员的身份参与企业的运营、管理和设计工作,真正体会企业工作经历。2.3项目化教学的实施环境项目化教学的实施,主要是为学生创造一个理想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宛如置身于企业,置身于设计公司,置身于工作室等环境工作一样。目前,职业院校一般采用学生进厂、企业进校和校企合作三种方式进行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通过这几种方式的学习,学生可以学习到企业工作所需的职业知识和职业实践技能。项目化教学的目的实质上就是通过合理的项目化课程设计来实现对学生获取职业知识和提升就业技能的培养,通过构建与企业环境相同或相似的工作平台,实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