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亚文化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青年亚文化;弹幕视频
一、青年亚文化的概念
任何社会都有着多种文化形态,这些多元化的文化处于主导价值体系所倡导的发展理念之中。在《资本论》一书中,马克思曾对于价值体系和文化权力两个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刻的阐述,他将文化分为亚文化和主流文化两种。
所谓主流文化,是一个时代、一个社会受到倡导的、发挥着巨大影响力的文化,它反映着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念和统治思想,反映着社会的主流生活方式,维护、体现社会中起主导作用的群体的利益。而所谓亚文化是相对于主流文化来说的文化,它被在社会中处于从属地位的群体所拥有,是这部分群体特有的生活方式和观念。除了与主流文化相互融通的价值与观念外,亚文化也有着自身独特的价值与观念。就功能方面说,“亚文化是人们企图解决存在于社会结构中的各种矛盾时产生的,这些矛盾是人们共同经历的,并能导致一个集体认同形式。从这里个人会获得不是由阶级、教育和财富造成的个体认同。”[1]由此可以说,青年亚文化可以被看成青年群体在尝试解决社会生活中面临的某些社会矛盾时所采用的独特的应对方案,它表现在话语方式、想象方式、行动方式等诸多方面。相对主流文化来说,亚文化的样式、风格具有鲜明的自我特色,主要受到社会上处于从属地位的青年所接受。
二、弹幕视频的起源及发展现状
(一)弹幕文化的起源
最初的时候,人们把出现于射击游戏的屏幕上的形成的犹如幕布的数量密集的子弹称为“弹幕”。其英文为Bullet Curtain。随着可使用字幕直接在视频上开展评论网站的出现,后来在屏幕上开展评论的现象的不断出现,但在初期分布还不太均匀。网民们会在视频中的“笑点”或“”时集中发送弹幕,若字体颜色不透明,视频中大部分内容将被弹幕覆盖。也由于从屏幕一端划到另一端的密集的子弹非常神似幕布的,故而日本的极为知名的弹幕网站 ――NICONICO 的网民把如子弹般飞过的吐槽或评论内容的效果叫做弹幕。
(二)弹幕文化的发展现状
弹幕视频网站是能够提供弹幕评论功能的视频共享网站,起源于日本。于2007年2月创建的NICONICO 动画,在短时间之内就成为日本网民最青睐的以弹幕视频为主打的网站之一,该网站的形式丰富多彩,内容多种多样,除严肃的娱乐电视节目和新闻片段外,还有括恶搞作品及动漫作品以等。人们之所以特别喜欢弹幕视频,不只是其内容丰富多样,还在于其能够使网民在大规模的吐槽中产生心理和生理的认同。弹幕视频上面的吐槽、评论等不仅风趣搞笑,还往往有着一定的见地。众所周知,弹幕是对某个“槽点”之中的观点和情绪的表达,即使是一个人面对着电脑,弹幕也能让其产生一种仿佛与自己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看电视、电影的感觉。而正是这种感受,使弹幕视频网站得到了数量庞大的网友的追捧。在日本产生当弹幕视频网站不就,中国也出现了较有自身特色的弹幕视频网站,其中,Acfun(弹幕族简称 A 站)和Bilibili(中文名为哔哩哔哩,简称 B站)是国内最知名的弹幕视频网站,其他如 Tucao 网(简称 C 站)、豆泡等也发展较好。此外发展比较好的还有 Tucao 网(简称 C 站)、豆泡等。国内的视频网站也积极引入弹幕弹幕功能,如乐视网于2013年正式与弹幕网站合作,而爱奇艺网的不少节目也引入了弹幕功能。
人们根据弹幕可的字幕形式以及其表现形式的异同,将字幕分为解说字幕、普通字幕、评论字幕以及空耳字幕等四种类型。普通字幕包括台词、翻译、歌词等内容,评论字幕则是指观看者表达自身的态度、观点,以及各种吐槽、情绪表达及符号象征等评论方式,但其仅仅是纯文字的表达,不包括图片、音频和视频。就表现形式方面来说,字幕可分为特殊和普通表现等两种形式。特殊效果字幕的表现形式其实就是利用专门的软件,或者是其他的发送形式来制作独特的弹幕效果和利用高级的弹幕软件来制作的花样弹幕效果等。普通效果字幕的表现形式有底端固定字幕、顶端固定字幕和普通滚动字幕等三种形式。
三、弹幕视频的受众分布以及弹幕网站的亚文化特性
(一)受众分布
虽然弹幕网站兴起于日本,不过在国内,近几年来弹幕网站发展如雨后春笋一般纷纷出现,并受到社会公众尤其是年轻人的热捧。
1、受众群体的规模仍旧较小
在我国,弹幕视频网站往往只储存弹幕的而不储存视频,而且弹幕视频网站一般没有自制的视频,主要依靠用户来提供。所以弹幕视频网站的发展需要活跃用户来不断为其提供视频来源。但是,在视频内容的选材范围上,弹幕网站视频的用户提供的视频内容,在很多方面尤其是题材方面,与其它的视频网站相比存在着巨大的差别。我国的弹幕视频网站的创办者和提供内容的用户绝大多数都是资深的游戏和动漫的爱好者,所以自弹幕视频网站兴起以来,其内容也大都集中在动漫及游戏上,随着弹幕网站的逐步发展,网站视频内容范围逐步扩大,在弹幕视频网站上也能看到不少普通视频。因而就当下来说,弹幕网站所拥有的受众的群体极小。
2、众分的年龄范围
弹幕视频网站的受众群体的年龄相对集中,一般来在18岁到30岁之间。事实上,这个群体中的不少人自小就较为广发地接触日本的动漫,喜欢看日本动漫及电视剧,同时,他们中的绝大部分人是学生。因此,他们能够熟练运用电脑和网络,并容易接受新信息,非常积极参与弹幕发送,觉得在看到大量弹幕穿过屏幕时能获得很大的满足感。
(二)弹幕的亚文化特性――“恶搞”
事实上,弹幕是一种极具特色的文化――亚文化。众所周知,亚文化之所以得以较快发展,原因在于其能吸引人对已有的内容进行解构和再生产。我国自古就不乏人对已有文本进行解读和批注,并不是不加以注解就不能使人继承和追捧,但解读和批注却可以成为经典教材的重要教辅材料,甚至可以成为很重要的典籍,经典教材和注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批注可长可短,有时页面上仅仅一小条,有时则密密麻麻的写满页面上。与弹幕相比,注疏的动机是去完善原有的文本,弹幕的目标则是去结构原有的文本。
就其本质来说,弹幕属于“恶搞”,但所谓的“恶搞”并不是一个低俗的词语,相反,在互联网的作用下,“恶搞”已名正言顺地进入了大雅之堂,甚至成为了学术界普遍关注的严肃的学术研究对象。一段视频、一幅图片乃至一段文字,只要上传到网络上,就能成为极具开放性的文本,使大众获得了书写的权利。这就是一些学者把恶搞与互联网联系起来分析的原因,他们认为恶搞几乎与网络同时诞生,共同成长。久负盛名的通俗文化及大众文化的研究者费斯克,把开放性文本称为“生产者试文本”。曾一果在《恶搞:反叛与颠覆》中指出,恶搞是一种松散型的、自由的文本,它能让广大受众在自己的意愿下随时随地介入和参与大众文本的生产,或对大众文化进行重新的拼贴和组合,从而生产出各式各样的大众文本,大众可以随意对大众文本进行肢解,并将其有序地组合,创造出新的意义。
青年富于青春活力,具有多变、热爱挑战的特征,文化上乐于偏向非主流、边缘亚文化和次文化,因此,弹幕是一种典型的青年亚文化。值得指出的是,弹幕一旦成为主流,一代代的年轻人便会自觉地创造属于他们的亚文化。
四、弹幕亚文化的语言特征
(一)技术带来的大众狂欢
“由于和直观具体的画面相比,文字是一套抽象而复杂的编码和解码系统。观影时,字幕永远会成为画面中最靠前的观看对象被眼睛捕捉到。”[2]基于上述原理,在弹幕频繁且无序地飘过屏幕上方时,就会使习惯于传统观影体验的人们产生不舒适的感觉。当镜头的纵深感和观影的仪式感经表情及字符抹平后,观众不仅不容易在杂乱无章的弹幕内容之中选找到有价值的信息,还会对电影情节产生支离破碎的感觉,因而数量较为庞大的观众在初次接触弹幕时,都直呼“脑子跟不上”。众所周知,年轻人是弹幕族的主要群体为,他们“天性中就与新技术有缘,他们通过媒介技术表达创作、游戏、交流的能力仿佛是与生俱来的。”[3]因而,对于弹幕族来说,弹幕不但不会阻碍他们的观影的,相反会成为他们狂欢的彩带。
(二)弹幕是一种典型的社会交往
“从本质上看,弹幕互动是互联网时代下,观众在情感能量驱动下的一种社交性活动”[4],因而可以说弹幕是继微博、微信之后的新兴的社会媒体,以及新型的交往方式。兰德尔・柯林斯曾根据情境理论提出了互动仪式链理论,我们发现只要对该理论略加修改,便能解释弹幕的互动意义。柯林斯认为,要发生互动仪式,需要具备四个基本的条件:(1)共享的虚拟空间;(2)对局外人设定了局限;(3)人们将注意力集中在共同的对象或活动上;(4)人们分享共同的情绪或情感体验。[5]由上述四个条件可知,弹幕本身的互动功能主要体现在众多的受众所拥有的共享的虚拟空间、共同的身份认定、共同的内容爱好以及共同的情感体验。
五、弹幕亚文化与主流文化的关系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逐步深入,文化多元化的格局将进一步凸显出来,赋予青年自由表达自身的权利、诉求的新媒介,必将为青年亚文化调侃、反对、背离甚至于颠覆主流文化提供更为轻松随意的空间。两者的关系并非自有原来的对立和对峙,也不单只是控制与对抗的关系,而是不断衍生出流动的、具有较大张力,乃至相生相伴的亲密关系。
(一)弹幕亚文化可以融入主流文化
我们知道,弹幕网站上的各种各样的视频,绝大部分都不是用户原创的,他们往往是用户直接搬运过来后进行再加工的,因此可以看成是弹幕网站在借用、盗用大众文化符号之后,把主流社会的文化资源作为原材料,对之进行即兴拼贴和改编,创造出具有自己独特的文化风格的弹幕文化。众所周知,带有亚文化印记的文化产品,绝大部分都拥有自身的趣味性,因而有时也会受到主流媒体的追捧,并借助微博、微信这些社交平台得以推广。
(二)靠技术实现彼此沟通
今天,我国的较为知名的视频网站如土豆网、爱奇艺、乐视 TV、腾讯视频、PPTV、PPS 影音等都开通了弹幕评论功能。在弹幕功能启用后,很多热播的电视剧以及综艺节目,在播放的过程中,时长出现“不见画面,只见弹幕”的情形。比如2014年上映的弹幕电影《秦时明月之龙腾万里》、《小时代3》等,就引起了观众和大众媒介的热烈讨论,加深了弹幕亚文化和主流文化之间的了解。
(三)弹幕亚文化靠带有民俗性的小叙事来对主流文化进行补充
当前,众多产生于弹幕中的网络热词,经由大众媒介的传播后成了主流世界中的流行语,例如“傲娇”、以及“前方高能”等等一系列极具调侃和娱乐味道的词语,被当成“民众在社会压力下的‘民俗小叙事’”[6]。语言是一种能承载社会记忆的流动性的东西。各种各样的极富新鲜气息的词语不但对浩瀚的现代汉语语库进行了充实,使语言的表达模式和表达习惯得到了调整和创新的同时,还推动了自我启蒙及反讽等社会功能的实践,成为了主流文化的极具价值的补充。
六、结语
作为青年亚文化群体的弹幕族,其创造了大量丰富多彩的亚文化,整个社会应该充分尊重青年亚文化群体的文化习惯和文化产品,积极、主动地去理解、接纳它们,这不仅有利于稳定和开拓更为广阔的多元文化格局,也有利于建设大繁荣的社会主义文化。(作者单位:贵州民族大学传媒学院)
参考文献:
[1] [加]迈克尔・布雷克.越轨青年文化比较[M].岳西,张谦,等译.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89.1.
[2] 楚卿.中国影视剧请慎用韩国偶像打造模式[N].中国艺术报,2014- 08- 11(2).
[3] 马中红.青年亚文化研究年度报告(2013)[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
[4] 诸葛达维.互联网时代的弹幕电影分析――基于互动仪式链视角[J].东南传播,2015(2):30.
当时欧美社会的所谓亚文化,是社会边缘群体和弱势群体如工人阶级、黑人、亚裔、女性的特殊抵抗方式。青年亚文化的抵抗源于持续不断的社会结构矛盾、阶级问题以及相应产生的文化矛盾。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生产发展和生活水平改善的条件下,英国社会所允诺的“富裕”和“中产阶级化”并没有给青年们的生活带来根本变化,阶级差别与贫富差距问题依然严重,青年们依然面临低微的薪水、令人厌烦的周期性劳动,于是他们通过建构一种与主流文化对抗的风格,对实际问题进行象征性的解决。
当时的青年亚文化制造出各种盛行一时的独特风格和符号系统(音乐、文学、暗语、服装等),通过风格来寻求认同感,并帮助亚文化群体进行内部和外部的自我表述。例如,朋克亚文化中,男性头上留着色彩鲜艳的鸡冠头,女性则剃掉头发露出头皮,他们戴造型夸张的耳钉、鼻环和戒指,穿紧身的皮夹克、瘦腿裤、鲜艳的袜子,还有笨重的皮靴,装饰大量别针,听着各种类型的摇滚。
亚文化的抵抗风格产生以后,往往会引起社会上的道德恐慌和秩序混乱,支配文化和利益的集团不可能对其置之不理,遏制和收编随之即来。亚文化风格被整合和收编进占统治地位的主流文化的途径通常有两种,一种是商品的形式:对亚文化符号进行大规模的复制和出售;另一种是意识形态方面的方法:主流文化对异常行为重新界定,使之可用主流文化的价值符号进行解释,消解因其陌生的风格所带来的恐慌。
赫伯迪格揭示了商业社会里亚文化的一个宿命现象:亚文化群体生产出新的以示对抗性的风格,然后这些风格被市场转换成大量利润丰厚的产品,而此时亚文化风格也在一步步抵近死亡,丧失特殊的抵抗性质。与商品生产的收编形式紧密相连的是意识形态上的收编。亚文化兴起时除了带来社会的道德恐慌,还引来了媒体、社会学者等的迷恋以及兴趣盎然的描述和解释,消除亚文化的陌生感、抹杀“他者的性质”,把亚文化重新安置在主流文化体系的某个位置中。
一、普遍伦理成立的前提
"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天下何思何虑?" 这句出自《易传》的古老格言,似乎也可以用作对当今的普遍伦理的讨论和制定的准确描述。现实世界中文化与价值的存在形态无疑是"殊途"和"百虑",而我们坚信似乎可以从丰富多彩的价值与信念形态中,通过对话、沟通与归纳,找到一个可以"同归"和"一致"的价值与规范,从而实现"道通为一"的价值预期。1997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世界伦理计划"(universal ethics project)讨论并著手起草并在芝加哥举行的世界宗教议会(Parliament of the World s Religions)上提出的《世界伦理宣言》("Declaration toward a Global Ethic"),对"世界伦理"作了如下界定:"所谓 世界伦理 ,我们并不是指一个世界性的意识形态,或者一个 单一的统一宗教 超越所有现存的诸宗教,更不是指其中一个宗教宰制所有其他宗教。我们心目中的世界伦理是指, 有约束力的价值、不可取消的标准,以及个人态度的基础共识 。没有这样的对于世界伦理的基础共识,迟早每个社团会被混乱或专制所威胁,而个人也会绝望。"
然而,上述预设的观念也并非不可置疑:即使我们不必从世界观(对世界本来状况的力求客观的描述)和价值论(多样性中应该具有终级的统一性)上怀疑在"分殊"的多样性中存在"理一" 的统一性,我们有必要去寻找和制定出一个作为指导人类的最低限度共识的普遍的伦理价值和规范吗?在一个国家、民族、种族等团体内部,尚且因为种种因素导致价值的差异甚或冲突,我们有足够的理由和把握要求整个人类作为一个统一的主体来认同和遵循一些共同的价值和信念吗?人类当然不是一个个孤立生活的个体,但人类在交往中所形成的一些共同的价值观念以及各种价值观念的融合,大体上是延续一种自发的过程(或以各自发展、或以平缓渗透、或激烈冲突的方式融合),在我们当今的时代,我们把这一过程变成一个自觉的(有意识地交流、讨论和制定)的过程,其根据又焉在?这一自觉过程是人类文明或进步的一种表现吗?以上种种疑问,都在置疑着普遍伦理成立的前提是什么。
对于普遍伦理成立的前提,学术界的朋友们多从普遍伦理成立的可能性方面加以讨论,理由大体上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一是人际交往的全球化。自从十四、十五世纪开始的地理大发现把地球上的几块大陆联系在一起开始,地球上的各个文明就不再是平行地独立发展,而是处于一个相互联系和影响的过程之中。随着交通的便利、信息社会的来临,地球村逐渐形成,人类日益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二是经济的全球化。交通、信息技术和设施的飞速发展为全球化提供了物质手段,经济和贸易则为全球化提供了巨大的需要和推动。三是资本与文化扩张的全球化。在伴随着资本扩张的同时,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和价值观也作为成功和文明的典范而向全球进行扩张。
这些关于普遍伦理何以可能的讨论,并不能给普遍伦理提供一个具有说服力的前提。人际交往的全球化和经济的全球化,虽然可以促进全球文明的接触、交流、对话、融合,但并不使这一全球价值观的变迁过程由自发走向自为。伴随着资本扩张而来的文化扩张,更使普遍伦理的成立面临着挑战,在西方文化中心主义主导下的普遍伦理更引起是"谁之普遍伦理"的诘问。 如果仅仅从全球化方面来考虑,普遍伦理本身显得可有可无而并不非常必要,普遍伦理的意义也将模糊不清。
到底是什么使得普遍伦理成为必要?或者说,是什么因素使得以国家、种族、民族、宗教、语言等划分开来的人群有必要制定并遵奉一种作为多元文化必要补充的价值和规范?这种情况的发生有赖于存在着一个所有人群所共同面对的对立的方面。对于一个基督徒来说,与其信仰相对的体系是一个个独立的异教与无神论,而惟有对于无神论者来说,他的信仰的相对面才是整个宗教。同样的道理,生活在多元文化中的人群,处于一个文化体系与其它多个文化体系的对待之中,亦即处于一元与多个一元之中,惟有与所有诸多一元文化共同对待的事物才有可能使我们把诸多一元结合在一起来作统一的考察。在当今时代,"献其否以成其可"的对待方面,是我们在取得引以为荣的巨大科技与经济成就的伴生品――全球性问题。人类在经济全球化、交往全球化的同时,也在制造着全球性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在范围上超出了原来的区域性质,而且在深度上已经严重到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存,并且至今仍有加重的趋势。这些问题的解决,依赖于全球各方的普遍参与,同时也产生了普遍性的伦理约束的需要(当然,伦理约束只是一个方面,问题的解决更有赖于更有约束力的国际公约)。不仅如此,还应该看到,虽然性善论的理论假设有助于道德可能性之成立,但在现实世界里,人类在应对全球性问题的表现足以使人类自身难堪。早在几十年前,全球性问题所带来的威胁与危机刚露苗头之时,有识之士就已郑重警告全球人类, 但是人类在演进过程中建立起来的根深蒂固的进步观念、科技霸权、无限索取财富的欲望,使人们要么回避正在迫近的危险,要么置若罔闻。所这些"可能"在几十年后变成令人恐怖的现实,人类正面临着毁灭自身的真实的威胁时,人类才开始正视这些问题,然而时至今,我们所做的努力还远远不够。转贴于
在对普遍伦理成立的前提有了清醒的认识之后,我们依据这一前提,有针对性地检讨普遍伦理所要处理的问题和方向。可以说,普遍伦理的讨论之所以受到世人的关注,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其普世性能够满足对治全球性问题的要求。普遍伦理并不是要漫无目的地建立普世价值,而是时刻带着回应、化解全球性危机的问题意识而展开的。普遍伦理的讨论和制定不应该只是简单地去寻找全球各个文明或文化系统中都存在并被参与这种讨论的对话者所肯定的共同价值,而是从全球文化中寻找资源,并通过广泛的参与而共享资源,共同求解并通过行动来化解日益加重的全球性问题,引导人类走出困境。由此,我们再对普遍伦理的普世性加以重新的理解,普世的含义不局限于普遍的认同(作为文化传统在过去的认同和作为现代文化的构成部分为当代所认同),而是在于对治普遍性问题的规则与方法的普遍性。正如许多中国学者所强调的,它应起到"底线伦理"的作用。
基于上述考虑,普遍伦理的内容应该包含三个方面:一是建立对话机制所必须遵循的原则(例如平等、宽容、有效)。认同问题同样至关重要,没有平等的对话就没有广泛的参与,没有广泛的参与和普遍的认同,普遍伦理就失去了其普遍性品格。二是向全球各方文化系统中寻找有益的资源。这些资源未必是普遍具有的或同样受到各个文化系统所重视的。三是在前两者的基础上,还要有新构思、新见解、新解释、新创造。普遍伦理不能只是对已有文明成果的综合,它本身也应当是对已有文明成果的一种超越。可以说,普遍伦理是人类运用共同的智慧来对人类所创造的文明进行自我治疗,对于一些缺少这些文明要素的文化体系来说,它必须是带有伦理的强制性的。
二、普遍伦理与东亚文化
在普遍伦理的讨论与制定过程中,以何种价值和理念作为普遍伦理的内容,是一个并不容易解决的问题。人类文明本身的病症在普遍伦理的形成过程中,同样起着病态的制约作用。近代以来世界文化格局中形成的西方中心主义,在普遍伦理的重要讨论中都引起非西方文化界的反拨。 然而,近代以来,西方文化凭借着西方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领先地位,在某种意义上一直扮演着全球范围内的普世文化的角色。现代化,在很长时间被习惯性地理解为西方化,至今这种理解仍有相当影响。西方文化,在当今世界的文化格局中,仍然作为强势文化而发挥着作用。在此种情况下,包括东亚文化在内的非西方文化,如何在普遍伦理的制定中发挥作用,其发挥作用的理据又何在,东亚文化有无参与的理由与机会?这些问题无论是对于东亚文化,还是对于普遍伦理,都是极有意义的。
东亚文化参与普遍伦理的形成,不能无视西方文化属于强势文化这一事实。西方社会由于其发展的领先性,使得西方国家在人类发展的路途中居于"领头羊"的地位。可以说,西方发达国家所思考的问题,既是西方国家自身的问题,同样也是人类共同的问题,这些问题在后发展国家的发展过程中早晚都会遇到。后发展国家所思考的问题,则不具有此种普遍性,它只是相对于该国自身、或处于同一发展阶段的国家、或发展更为落后的国家才有一定的普遍意义。西方文化也具有类似的性质。全球性问题的出现,却提供了历史机遇,将使这一状况有可能从根本上加以改观。
首先,这里所遇到的问题是全球性的,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着共同的问题,都必须对此问题作出回应,都必须思考问题的化解之道。
其次,当前的全球性问题,正是近代以来西方文化所引发的严重后果之一,可以说,西方文化作为"领头羊",它所带领的道路存在着问题,这只"领头羊"成了"迷途的羔羊"。历史是无法改变的,人类不可能再退回去重新选择。但人类还有机会再次选择。人类向哪里去,如何才能走出困境,哪里才是光明之域,人们仍在求索之中。由此产生的对于单一发展模式以及单一文化价值的怀疑是必然的。人们现在不得不把眼光放得更加宽广、更加长远。
共同的问题,使得全球各方不得不居于同一起跑线上,首次平等地探讨求解的良方。在全球性问题面前,全球化趋势不仅不能取消各个民族文化存在的根据,而且还恰恰凸显了文化多元主义的意义。丰富多彩的各种文化不仅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而且还可以避免单一价值与单一发展模式造成的缺少参照而积重难返的弊病。
东亚各国先后经历或者正在经历一个从传统到现代转型的过程,东亚的经济成就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我们期望,东亚的文化也能够为世界做出贡献。东亚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具有古老的文明和悠久的历史传统。东亚曾经创造了世界上最辉煌的文明成果。东亚的古人曾经为人类文化做出了了不起的贡献,现代的东亚人也应当发挥文化创造活力,为人类做出更多的贡献。
为世界文化做贡献,既是能力的问题,同时也是机遇的问题。近代以来的东亚社会就没有这样的机会。在近代化和现代化的转型过程中,东亚所解决的问题对于世界来说并不具备普遍意义。全球性问题的解决,为东亚提供了这样一个参与机会。这个机会是难得的,也是易逝的。面临日益严重的生存危机和发展危机,西方文化也在进行自身的反思,并借鉴其它文化资源,求索化解之道。西方文化一旦完成它的转型和调适,由于它仍然保持着的强势地位,它不会再给西方以外的文化以任何机会。
对于非西方文化来说,这个机会意味着什么?它的意义在于促进人类顺利化解全球性问题所带来的生存和发展困境,在于为人类在现在和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做出健康、合理的选择,更在于使非西方文化由世界文化的边缘参与到世界文化体系中去,并有可能超出价值批判的范围而从全球文化生态上改变西方文化中心主义的片面状况。
三、普遍伦理与和立、和达原理
东亚能为普遍伦理提供什么?在诸多讨论中,东亚文化强调和谐的思想得到了广泛重视。东亚文化有着重和的深厚传统,如儒教、道教的"天人合一"观念,朝鲜半岛传统文化中的"风流精神"。
东亚的和谐精神若想成为世界性的思想,还必须有成功的东亚经验。东亚自身若不能和谐,那么东亚的和谐文化在世界上就没有说服力。二十世纪的东亚是不和谐的,其主要根源在于日本给这地区域带来的灾难。在中日双边的国际研讨中,日本学者强调东亚在21世纪能否和谐,关键在于中国。我当时提出,21世纪的东亚能否和谐,关键在于日本。中国的强大与开放、合作,固然可以为世界作出表率,而且还可以作为东亚和平的有力保障,但更重要的是,日本必须正确对待历史,认真反省自己的文化,"有过勿惮改",以及"不贰过",不要再次成为东亚的祸水。日本必须学会成为一个负责任的民族,学会和他的邻居和平共处。人类已经进入21世纪,而日本当前的文化与政治却离和平渐行渐远,爱好和平和饱受日本侵略灾难的人们都不能不保持警惕。中国的学者应当通过更多的中日间文化的交流和对话,向日本民族宣扬和谐观念和责任意识。
在普遍伦理的讨论中,佛教的基本戒律、孔子的"已所不欲,勿施于人",都被当作普遍伦理的基本原则或基本内容。在最近的讨论中,孔子的"忠恕之道"与普遍伦理的关系,也受到了高度的重视。
何谓"忠恕之道",在学术理解上存在着分歧。一种观点是将"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为"忠",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当作"恕"。另一种观点是将二者皆理解为"恕道"。我本人赞同后一种观点。因为"忠"是"尽己","恕"为"推己",而上述两句均是推己。前者是推己及人,后者是推己自返。 如何理解忠恕,并不是最为根本的问题。问题的紧要处在于,"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否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条道德金规一样,作为普遍伦理的原则之一。有的学者认为"忠恕之道"(在第一种理解的意义上)是普遍适用的道德准则, 有的学者则对"己所欲,要施于人"表示了审慎的态度。
无论是赞成还是反对,都注意到了"立人"与"达人"在实践上可能的后果。前者把孟子的"爱人者,人恒爱之"作为普遍真理,期望"立人"、"达人"与自立、自达之间的良性互动。后者的担忧也不无道理,"立人"、"达人"背后涉及到价值观的问题,在差异的价值观中,"立人"、"达人"带给他人的可能恰恰是损害,而且还容易为"强加于人"制造冠冕堂皇的借口。这里恰好有一个与普遍伦理相关的例子可作注脚。在制定普遍伦理的讨论中,基督教希望与人分享上帝之爱、伊期兰教希望与人分享真主之爱,所导致的价值观尖锐冲突状况。 那么,在同一价值观内,"立人"、"达人"是否可以成立呢?这里还存在着个人意愿的问题。比如"博施济众",不可不谓之"立人"、"达人",但近代著名学者严复的反对理由仍然值得我们注意:"尝谓济人之道,莫贵于使之自立……" "立人"、"达人"应当以不妨碍人之"自立"为前提,亦即需要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为约束性原则,才能不会"强加于人",不妨碍他人的自由。
如何在消极限制之中发挥其积极意义,张立文教授的和合学对此有一新的富有创造性的解释,即把"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解释为"己欲立而让人立,己欲达而让人达",反对在"己立"、"己达"时否定他人"立"、"达"的权利 。这一建立在多元主义基础上的解释,对于化解人类面临的五大冲突是有积极意义的。
在探讨上述原则与普遍伦理的关系时,我们应注意到普遍伦理成立的前提。普遍伦理是针对全球性问题而成为必要的,它的主要任务是促进全球性问题的解决,并帮助人类从此困境中走出。那么"立人"、"达人"作为道德原则,其是否可作为普遍原理,与此息息相关。一方面,我们看到在此原则下,少数文化和价值观片面扩张,以及在国际政治中的滥用所造成的许多严重后果。另一方面,对于促进全球性问题的解决而言,仅从消极限制的方面入手又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并不能肯定,现有文明成果中已经拥有了解决问题所需要的内容,因而并非仅仅找出这些存在于每个文化体系中的普遍原则和普遍内容就足够了。我们也不能肯定,那些并不普遍存在于所有文化体系中的合理内容不能普遍化,况且多元化的世界文化本身就为各个文化系统之间相互补充提供着可能。此外,由于价值观的差异以及个人偏好的差异,"己所欲"未必就是值得肯定的、积极的事物,"己所不欲"也未必就是值得否定、消极的事物。更为重要的,"立人"、"达人"的原则,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样,在适用于公共事务时都有其局限性,二者适用于"私德"领域,而不完全适用于"公德"领域。"人人独善其身者谓之私德,人人相善其群者谓之公德,二者皆人生不可缺之具也。" 在私德领域,我们可以用"将心比心"的方法,从"己所欲"与"己所不欲"出发的推度来帮助我们进行道德的选择。由于全球性问题所造成的危害是全球性的,全球性问题属于公德的论域,它排斥以个人偏好为出发点,这也就意味着,每个人相对于针对全球性问题而制定的必要的普遍伦理而言,无论是你"所欲"还是"所不欲",都必须遵循普遍伦理的原则和规范,否则你便是不道德的,因为相反的行为必须损害他人的生存和发展,而谁都没有这个权利。
【主要参考资料】
1.〔德〕孔汉思、库舍尔编/何光沪译:《全球伦理――世界宗教议会宣言》,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6月版。
2.复旦大学哲学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编辑部编:《中国哲学发展报告1999》,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5月版。
3.张立文:《和合学概论》(上、下),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12月版。
4.刘述先:《儒家思想意涵之现代阐释论集》,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所筹备处,2000年3月。
5.汤一介:《孔子思想与"全球伦理"问题》,《中国哲学史(季刊)》,2000年第4期。
6.牟钟鉴:《儒家仁学与普遍伦理》,载《民族哲学与宗教(1999)》,北京,民族出版社,1999年8月版。
关键词:哥特文化 亚文化 设计 表现手法
关于“哥特(。Gothic)”这个词的出处,最早来源于欧洲早期的一个叫作西哥特的部族,这个部族缺少艺术品位着称,于是“哥特”成了“野蛮”的同义语。
中世纪时,一种以尖顶大教堂为显着特色的建筑风格大行其道,即所谓的“哥特式”建筑。这种伟大的艺术形式,被意大利艺术家瓦萨里贬称为“哥特艺术”,也就是说,这是一种由北方蛮族哥特人创造出来的艺术风格,与古典罗马文化均衡与和谐的观念大相径庭。而在欧洲的许多地方,哥特艺术一直延续到16世纪才结束。在这400年的漫长历程中,哥特艺术发展并演变成了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哥特文化产生至今,它以一种黑暗美学的表现形式迅速发展和成长,成为各个艺术领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带着中世纪古典的美影响着现代设计的发展。
一、哥特文化的起源
哥特……Goth),最早来源于日尔曼人的一支。公元五世纪,哥特人在高卢南部、西班牙和意大利建立王国,他们的入侵加剧了西罗马帝国的灭亡,直到公元八世纪,哥特民族才完全灭亡。哥特文化时期,建筑、绘画、雕塑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文艺复兴运动开始后,逐渐转为沉寂。自此,哥特艺术长期受到鄙视,直到19世纪浪漫主义运动才得以正名。
此后,16世纪的意大利艺术家瓦萨里把介于欧洲古代与文艺复兴之间的所有艺术都贬称为“哥特人的创作”,“哥特式”之名在艺术史上沿用至今。其实,哥特式艺术与哥特人并无任何联系,它是“罗马式”艺术的更高发展,是中世纪天主教神学观念在艺术上的一种反映。
歌特文化最为坚实地扎根于带有日尔曼民族色彩的国家里,得到了最为持久地保持。不过,歌特式并不直接地受制于任何民族,而属于那个时期的超民族现象,是晚期中世纪的特征,是在包罗整个欧洲人文主义的宗教与教会统一体意识的光芒下,民族区别融化后的现象。
二、哥特文化形式的演变和发展
1.哥特式建筑
哥特式建筑是11世纪下半叶起源于法国,13-15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一种建筑风格,主要见于天主教堂,也影响到世俗建筑。哥特式建筑技术高超精致,又带有艺术性,在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最负着名的哥特式建筑有俄罗斯圣母大教堂、意大利米兰大教堂、德国科隆大教堂、法国巴黎圣母院等。
沃林格尔谈到“歌特式这个词因而与歌特式教堂的影像无法分开,形式意志所拥簇着的能量达到它们的顶点,那是歌特式建筑的璀璨顶点。在这里,我们可以说。歌特式形式意志耗竭了自身,驱使自身走向死亡”。歌特式灵魂追求一个超越实际性与感官性的世界,以其对生命本身感知的混乱而陶醉沉迷,由此体味到永恒的闪现,这种歌特式的对纯精神性表现的偏好正是歌特文化最突出的标志。
哥特式建筑的特点是在设计中利用尖肋拱顶、飞扶壁、修长的束柱,营造出轻盈修长的飞天感,是一种凝固了的垂直方向的向上的运动。整个建筑以直升线条、雄伟的外观和教堂内空闲空间,再结合镶着彩色玻璃的长窗,使教堂内产生一种浓厚的宗教气氛,并表达了人们向往天国的内心理想。这种以高、直、尖和具有强烈向上动势为特征的造型风格是教会的弃绝尘寰的宗教思想的体现,也是城市显示其强大向上蓬勃生机的精神反映。
哥特式风格一直深刻的影响着现代建筑,新哥特式是田同风光建筑流派的又一个分支,它用过去哥特式建筑的元素和构图手法将其应用在不同类别的建筑上,这种在非哥特式整体构成上表现哥特风格的手法,是新哥特风格的一个重要特征,如英国的剑桥大学圣约翰学院,匈牙利的国会大厦。建筑天才高迪将东方伊斯兰风格、新哥特主义以及现代主义、自然主义等诸多元素“高迪化”后,统一在了他的建筑中。他的建筑作品被西班牙列为国家级文物,被认为是20世纪世界最有原创精神、最重要的建筑,是现代建筑艺术的代表。
2.哥特风格的视觉艺术
中世纪时期,哥特风格的视觉艺术主要表现在雕刻玻璃镶嵌画、插图画、壁画和镶板画,多为教堂的装饰物和宗教故事的经卷等。由于典型的哥特式建筑采用了石头骨架结构和宽大的窗子,玻璃镶嵌画取代壁画成为主要绘画形式,并获得高度繁荣。插图画在哥特式绘画的发展中居于主导地位,它的特征之一是边缘画图案的发展,常充满各种人物和动、植物的奇异组合,具有幽默、幻想和浪漫色彩,题材包括神话、幻想、宗教故事和日常生活场景等。
哥特式因素于13世纪开始渗入意大利绘画,并与新拜占庭风格相结合。这一时期,意大利绘画进发出极大的创造力,成为文艺复兴美术的发端,并对西方美术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意大利哥特式代表画家有牡乔和马丁尼、乔托等,这些画家也经常被归入文艺复兴画家之列。他们吸取拜占庭的艺术原则,并结合哥特式因素,创造出新的绘画空间,经过他们的努力,最终揭开了文艺复兴的序幕。
在其后的画家中,如意大利的浪漫派画家契里柯偏爱黑暗、凄凉的景致,静物的戏剧化,幽闭恐怖的气氛和神奇的象征-l眭的喻意主导了他的创作思想。这些作品和观念引人至深而又让人不安,剥日后的超现实主义画家有银深的影响。超现实主义画派画家也被称为神秘(魔幻)现实主义,有马格利特、达利、米罗、马宋、恩斯特等。画家在创作中把梦境般的象征性物体,在令人惊异的、暖昧的结构中重新组合起来,以具象的方式去描绘物象,以摆脱头脑中惯常的意识,迫使观众接受那种非理性的,逻辑上无法解释的“现实”。哥特式艺术是夸张的、不对称的、奇特的、轻盈的、复杂的和多装饰的,黑暗的元素为其一大特征。
3.哥特音乐
哥特音乐,其实指的是中世纪的音乐。这种音乐风格让人想起中世纪宏伟而辉煌的哥特式建筑,而现在所说的哥特音乐际上是指哥特摇滚,是在20世纪80年代才产生的,是后朋克运动的一个分支。歌特音乐在英国开始,形成于地下,表现了摇滚最黑暗和阴沉的一面。哥特乐队也以戏剧化的服装和它的追随者(称为G0ths)而闻名。
一般来说哥特音乐有如下特点:阴暗,颓废,冰冷,有恐怖的气氛,让人感到压抑和绝望,表现对死亡和黑色的向往,而又富有艺术气质。音色既含有精细的美感、又营造一种不协调觉:在哥特音乐中存在着复古的倾向,包括使用中世纪乐器,借鉴古典音乐,使用歌剧唱腔,歌词和取材都借鉴近代的哥特风格文学,等等。这既增强了哥特艺术的华丽美感,也进一步加深了其颓废空虚的程度。
歌特音乐很快就催生出另一种更为阴暗的、更具宗教文化渊源的音乐Dark Wave(黑潮)。黑潮承继了工业噪音运动和后工业噪音音乐元素,并收了欧洲中世纪黑暗文化,再引入电子乐器对歌特中原有的古典音乐元素作进一步延伸,达至一个或气势磅礴、或思古幽情的庞大音乐氛围。黑潮以其几近完美的刚柔并济手法,遗世而立的古典情怀和深不见底的黑暗文化吸引大批地下乐迷蜂拥而至,成为新一代与主流文化分庭抗礼的亚文化。
4.哥特文学
在《牛津简明英国文学史》中,对哥特式小说的描述为:“这一批评术语涵盖了大量的反常性作品,这些作品表现了自然力和超自然力的聚合与冲突。这类小说在十八世纪的最后几年进入繁荣期,它的影饷的余波,它的耸人听闻的手法的重要方面,从勃朗特到狄更斯时期直至当代的英语文学,可以 连续地被感受到。“令人快乐的惊恐”在历史废坷;和历史背景中孕育着。”
充斥诡异、神秘及怪诞色彩的历险故事,故事发生的地界往往是幽暗、孤寂的古堡废墟,十分热衷于描写人心的黑暗、空虚面,性妄想、恐怖、神秘……这些题材都在哥特文学作品中被广泛地运用。从18世纪末以来的一些文学作品因为具有共同的基调与文体而被归类于“哥特小说”。
华尔普的《奥特朗托城堡》、安,拉得克里夫的《奥多芙的神秘》、路易斯的《憎侣》,当然还有玛丽,雪莱的《科学怪人》等,包括《诺桑觉寺》、《弗兰肯斯坦》、《简爱》、《呼啸山庄》、《米德尔马契》以及狄金森的诗歌等作品都可称为哥特文学的典范。哥特小说中比较典型的角色是吸血鬼,例如布来恩·斯托克的《德古拉伯爵》,当代畅销书作家安妮,莱斯的《夜访吸血鬼》和布莱特的《时分》等作品也是斯托克式吸血鬼的延续。吸血鬼题材的大受欢迎也为其后席卷了全球的吸血鬼电影提供了丰富的脚本。
5.哥特电影
第一部有影响的哥特电影是德国导演茂瑙的电影《吸血鬼诺斯费拉杜》,自此,吸血鬼正式出现在了大银幕上。而主人公正是斯托克笔下的德古拉伯爵,其巨大影响力很快波及到了大洋彼岸的好莱坞,好莱坞对有票房号召力的题材来者不拒,1931年,美国导演勃朗宁便再次将斯托克的原着着《德古拉伯爵》搬上了大银幕,《吸血狂魔》是世界上第一部有声哥特电影,上映后取得了巨大成功。
1959年,法国导演乔治斯·弗郎吉的《无颜之眼》成为第一部没有吸血鬼形象的经典哥特电影。这部采用了黑白影像的电影,有着诗意的氛围,赋予了哥特电影全新的气质,丰富了哥特电影的表现手法。
20世纪90年代,哥特电影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作为一部里程碑式的哥特电影,《剪刀手爱德华》的意义深远。影片中没有吸血鬼,没有巫术,也没有宗教背景,但同样编织出了一个黑色的、讲述孤独、死亡和痛苦的精彩的哥特画卷,给哥特题材注入了全新的生命力,拓展了哥特电影的题移‘范围。i992年《惊情四百年》以好莱坞的方法彻底重构了德库拉伯爵的故事,影片大气恢弘。特技眼花缭乱,很快席卷7全球的电影市场。而名为《乌鸦》的电影对哥特文化淋漓尽致的诠释为它赢得了“哥特教科书”的美誉。
进入21世纪,哥特电影已在全世界遍地开花。2001年,法国电影《狼族盟约》,糅合了悬疑、巫术、惊悚、异域等多重色彩,精致而又细腻的在银幕上还原了一个以哥特文化为背景的精彩故事。2003年,法国的3D动画片《盖娜》成为世界上第一部有影响力的哥特动画长片,是依托科幻背景对哥特宗教内容的一次全新演绎,是创作者对宗教传统的独特反思,而这种反思,正是承袭了哥特文化中的异教传统
时至今日,史诗性的哥特电影浪潮已经过去,但哥特电影的题材却越来越广泛。
三、哥特文化的发展及对设计的影响
歌特文化以一种黑暗美学的表现形式迅速发展和成长,成为各个艺术领域的一部分。其对设计的影响最早出现在建筑上,发展至今,歌特艺术已在服装设计,工艺品、插画、字体设计、摄影等设计领域进行着新的诠释。
哥特风格服装有着特有的哥特元素,在中世纪法国的服饰中,服饰的整体轮廓,袖子,鞋子的造型,帽子的款式,都呈现出锐角三角形的哥特元素。在八十年代,哥特服饰时尚为染黑的长发、苍白的皮肤、紧身黑衣、尖皮靴和大量银饰(多用早期欧洲和埃及宗教性的设计)。到了近现代,哥特服装风格再次盛行。一些大牌的服装品牌设计师也开始关注哥特时尚,比如:Kenzo、Anna Sui等。被冠以哥特式的时装常常是不对称的,也使用类似纹章的印花图案。当下的所谓哥特式时装更多地带有商业色彩,和时尚气息。
歌特式的工艺品,大多以阴暗,腐朽的美丽为主题,来表现生命边缘的美,多有金属骷髅头、腐败的玫瑰等哥特元素。其虽然以阴暗和腐朽为主题。但并不缺乏美感,反而比直白的美丽更显的真实而有力度。当下的很多玩具也取材于歌特文化,如来源于电影《鬼娃新娘》《僵尸新娘》角色的玩偶,纽约艺术家Voltaire设计的邪恶之熊Deady更是多次出现在潮流玩具中。
歌特风格的插画,主要以超自然现象和巨大的废墟、坟场、骷髅、异类、死亡等等与之类似的场景现象为表现对象,从而揭示深刻的主题。主题多表现生命、战争、生活压力、社会腐败等。代表插画师有美国的eraldBrom,他以个性独特的人物造型。残酷邪恶的画面直指社会暗面。柴本是日本最华丽的歌特插画家之一,其作品充斥着深深的绝望及无奈,给人一种难以抗拒的魅惑。而当今歌特风格的插画师还涉足于3D和玩具制作领域。
歌特字体,出现于文艺复兴时期,属于中世纪文字,是一种华丽优雅的字体。它有粗旷的外形和精致的边缘修饰,复古却又不失现代设计感,字体饱满丰富,给人一种贵族高雅的审美感觉。现代多被用在精装书籍里。
源于中世纪的歌特式家具,装饰精巧多变,由起支撑作用的柱腿和贴面的薄板组成,演变成了豪华家具,在各个地区产生了多种多样的样式。哥特式的卧具可在床柱上撑纱帐,这种华盖意味着把一种建筑形式用在了家具艺术中。
[关键词]自拍;文化;传播;价值观念
自拍是自己设定时间,自己拍摄自己,它展现的是自我表达、自我展现的思想观念。自拍文化是亚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亚文化是相对于主流文化而言的一种非主流的、局部的文化现象,指某一文化群体所属次级群体的成员共有的独特信念、价值观和生活习惯,属于某一区域或某个集体所特有的观念和生活方式。自拍作为网络社会中青年一代的一种自我表达方式,是他们所具有的价值观念与生活方式的展现,是一种典型的亚文化传播方式。
一、自拍现象盛行的原因
(一)自我的认证
网络为大众提供―个表演平台,人们通过这个平台来表现自己的各个面。人们把自拍的照片、娱乐活动的场所、吃喝玩乐的生活场景等放在网上,以此来展现自我魅力。而且,通常许多照片都是经过修饰的,这归根于自拍者对自身的迷恋和在自拍中获得陕乐、满足的渴望。
现实中的自我与虚拟中的自我必定是有差距的。每一个现实中的人,通过自拍,将自己置身于虚拟的网络社会中,他们会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出来,把最美的自己推向他人,把自己内心最深处的渴望表现出来,这样美化后的自己与现实中的自己虽然有时差距很大,但这却是自己内心的诉求的表达,寻求认同、肯定的渴望。
同时,每一个受众都是有特定需求的,大众通过自拍在网络环境中表现自己,获得别人的赞许与认同,以此来满足展现自我的需求,获得心理上的极大满足,这种心理动机是促使自拍盛行的重要原因。
(二)窥私欲的推动
心理学认为,人是社会性动物,需要从外部世界获得适度的刺激来维持正常的心理活动,这种心理需求也表现在渴望了解他人生活,以此给自己提供一种安全感。自拍照片大部分是展示自我形象、展现个人活动和日常生活的场景,这为满足人们了解他人生活隐私,满足自身窥探他人生活秘密提供了机会,变相提供了培育人们窥私欲的土壤,给有窥视欲的人以极大的刺激与心理满足,更加变本加厉的去追捧。而那些受到追捧的自我展现者,因得到他人的认同与称赞,也刺激了他们展现自我的欲望,自拍气氛更浓。
或者有些人内心空虚,他们生活无忧,单调乏味的生活让他们寻求愉悦身心的途径。或者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员,他们生活压力大,内心的焦虑、失望促使他们寻找自我释放的方式。自拍使他们把自己最好的一面表现出来,表达内心的渴求,利用人们的窥私欲来放大自己,获取别人的赞赏,满足自我虚荣心,寻求内心的平衡,寻找外界的安慰。
(三)与人交际的手段
自媒体时代,是一个读图时代,也是一个“刷脸”的时代,视觉图像交流大行其道。在虚拟空间中,越来越多的人“看人”(也就是相貌)说话,看头像交流,因此自拍照在个人空间里蔓延开来。将自己的照片上传至空间,分享给好友,让他人了解自己,提高彼此交流的频率,拓展交流维度。
照片展现自我各个方面,可以让他人更多的了解自己,从而形成共通的意义空间。共通的意义空间主要指传播中所使用的语言文字等符号含义的共同理解,或者是大体一致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背景。现实生活中,与人顺利的交往必须有赖于共通的意义空间,因此,通过分享自拍照片,分享自己的生活场景、爱好习惯,可以方便人们更多、更深入的了解自己,找到共同话题,以实现更加顺利的交流,扩展自己交往的范围与广度。
二、自拍的文化内涵
(一)形象的重构
大众通过网络自拍在虚拟社会中展现自己,有的因此而走红。可以说网络自拍是一种文化的解构,也是一种人们形象自我重构的方式,他们建构了自我身份的认同,建构了一种亚文化形式。大众通过自拍展现自我形象,展示自我的生活状态,寻求他人的认同。同时,他们从狭小的熟人圈子逐渐向更为广阔的领域传播自己、展示自己,正如麦克卢汉所说的,他们正在经历着从部落化到重新部落化的过程,他们在积极的展示自我中获得心理的满足,重构着自我形象。
(二)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渗透
自拍行为既是个人行为,也是公共行为。新媒体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使私人领域与公共领域、个人空间与公共空间、个人前台行为与后台行为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出现了个人空间公共化,公共空间个性化的特征。
在自媒体时代,人们既是传播者又是受传者,人们将自己的内部交流信息公开于众,又接受来自大众社会的众多信息,将自己的个人空间与社会公共空间交融。将个人空间公开化,公开信息个人化,将后台行为前台化,积极的展现自我,建构自身的身份认同。网络自拍是自我展现的一种方式,大众将自己的个人形象,私密的生活场景上传到空间,分享给朋友,积极的进行自我展现,使原本属于私人领域的东西公开化,置于公共领域当中,将自己的后台行为置于前台。
正是自媒体时代互动、交流、参与的特点,使个人空间与公共领域的界限日益模糊。虽然因此而产生一些社会问题,但是其超然的文化内涵不可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