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英文化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粉 文化内涵 翻译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9-0038-01
一个民族的语言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色彩词作为语言的一部分也不例外。色彩词之所以被视为“文化局限词”,是由于它受民族历史、社会背景、思维方式、语言习惯、礼仪习俗、文化背景等制约。Pink/粉,作为色彩词之一,也具有特定的文化和社会属性,深层次了解在中英文中的文化内涵,能对粉在英汉互译中准确性有所裨益。
一、在英文中用粉色,在汉语翻译中却与红色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因窘迫、愤怒或剧烈活动而)脸色发红。She went bright pink with embarrassment.她尴尬得满脸绯红;Pink Book红皮书(国家出版的国际收支文件);As the sun set, the sky shaded from blue to pink.太阳落下时,天空逐渐由蓝色映照为夕阳的余光;pink-eye[医]红眼。5.pink noise粉红噪声、红色噪声、典型噪声。
二、在汉语中虽有“粉”字,翻译过来却和“pink”毫无关联
粉丝(fan),They have inundated me with fan letters.他们转给我的粉丝来信让我应接不暇;粉刺(acne),
A lot of teenagers develop acne.许多青少年都长粉刺;粉面油头(make up),语出明代施耐庵《西游记》第五十四回:“那里人都是长裙短袄,粉面油头,不分老少,尽是妇女。”意为脸上扑粉,头上抹油。形容女子的化妆;傅粉何郎(handsome man;very good looking man)傅粉:敷粉,抹粉;何郎:何晏,字平叔,曹操养子。原指何宴面白,如同搽了粉一般。后泛指美男子;全身粉碎(have one’s body smashed to pieces),语出唐・蒋防《霍小玉传》:“平生志愿;今日获从;粉骨碎身;誓不相舍。”多指为了某种目的而不惜牺牲生命。也比喻彻底遭到失败或遭遇极大的磨难;粉妆玉琢(decked out beautifully),语出《红楼梦》:“士隐见女儿越发生得粉妆玉琢,乖觉可喜,便伸手接来。”如用白粉装饰的,用白玉雕成的。形容人长得白净。也形容雪景;在客家话中粉有“很”的意思。我粉爱你就是我很爱你。I love you so much.
三、英文中含pink的俚语
pink slip,失业。100年前,在美国不知道由哪位老板发明的,在员工的薪水袋里放上写在粉色纸条的通知单来告知解聘的原因,并通知不再雇用。pink slip从1910年起沿用至今。随着时代的发展,解聘通知不一定是粉红色,也可以被其他颜色所代替,但是pink slip已经约定成俗,成为解雇通知书的同义词了。例句:Honey, I have bad news. I got a pink slip in my pay envelope today. The boss says I’m a good worker, but our business is way down and he just can’t afford to keep us all working.意为:亲爱的,我带来了坏消息。今天,我的工资袋里加了一张解雇通知书。老板说,我工作表现不错,不过,公司生意大幅度下跌,他雇不起这么多人了;in the pink,身体健康,精力充沛。在英国有一种狩猎传统为猎狐,大部分的猎手喜欢穿着红色系的衣服狩猎,渐渐地这种衣服被称为pinks。后来人们用in the pink来形容身体健康,犹如猎人精力充沛地驰骋在狩猎场里的样子;tickled pink,感到万分高兴,乐得都合不拢嘴;seeing pink elephants,酒醉的,(醉得)发酒疯的。例如:He spends a lot of time totally seeing pink elephants.他喝了好长时间,完全醉了;Strike me pink.(表示惊讶、怀疑的感叹语)真是见鬼!例如:Strike me pink, Mac,you’re not leaving!麦克,真见鬼了,你没走啊; the pink of perfection十全十美;Pink is used to refer to things relating to or connected with homosexuals.与同性恋者有关的。例如:Businesses are now more aware of the importance of the“pink pound”.现在商家更加意识到同性恋族群消费力,即所谓“粉红英镑”的重要性;pink-collar粉领的,职业妇女的;pink tea午后茶会,正式的社交活动;the pink of politeness 十分彬彬有礼;pink tread 上流社会的活动。
四、结论
色彩词作为一个民族语言的一部分,折射出该民族深厚的社会底蕴和深刻的社会文化内涵。认识、理解并掌握这种文化内涵的异同对翻译来说意义非凡。从“粉”这个色彩词着眼,可以看出如果不对两种文化、两种历史、两种人文、两种社会内涵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就可能会出现死译现象,从而使得人们在日常生活和文化交流中出现误读,甚至会产生误解。No context,no text,只有在上下文中不断地推敲词语的用法,才能使译者呈献给读者原汁原味的阅读体验。对中英文中颜色词语的文化内涵进行深入的了解,有助于系统学习目的语中的风俗习惯和文化背景知识,为翻译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2]邓志勇.语境!修辞与翻译[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17―0061―01
习语是文化的一种精髓,是语言的结晶,通过它可以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本文就中英文化差异,探讨中英习语差异根源及其理解的方法与技巧。
一、中英文化差异
1. 语言词汇的差异。中英文化的不同主要体现在语言的差异上。而词汇又是语言的基本单位,是承载文化信息、反映社会文化的工具。比如“月亮”,中国人看到月亮常常联想到人生的离合。而欧美人看到“moon”则会联想科技。
2. 价值观方面的差异。价值观指人的意识形态、伦理道德、及风俗人情的观念。表现在两种语言中,会对语言理解和翻译造成很多障碍,足以引起翻译工作者的重视。中国文化中以儒家文化为主,其种族亲属和社会关系表达得十分清楚和严格,不容丝毫的含混和马虎。崇尚个人主义,个人至上主义价值观是西方文化的特点。中国人注重整体、综合、概括思维。所以中国文化习惯从整体上、直观上看问题,强调社团和集体的价值。
3. 思维文化方面的差异。英语民族的思维是个体的、独立的。英美文化习惯于逻辑分析,强调以个人为中心。因而会导致语言表达上的种种差异。例如,在姓名、时间、地址的表达方式上,中国文化从大到小,从整体到局部;而西方文化则正好相反。
由于汉英文化的巨大差异,因此,在外语理解中,我们必须兼顾语言和文化两个方面,意识到文化与语言相关的重要性,更要注意文化的差异性。广义上习语包括成语(idioms)、短语(set phrases)、谚语(proverbs)、格言(sayings)、俗语(colloquialisms)、警句(epigrams)、名言录(quotations)、典故(allusions)、俚语(slangs)等。下面就探讨一下中西习语的差异,并从它体现出来的中西文化的差异入手,探讨一些英汉翻译的方法及技巧。
二、中西习语的文化差异
1. 生活的自然环境的差异。英国是一个岛国。因此,英语中有很大一部分习语源于航海事业或与水有关。中国在亚洲大陆上,是以农业为主,因此,习语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农谚。比如,a drop in the ocean沧海一粟 ;to sink or swim不论成败 ;still waters run deep大智若愚;to keep one’s head above water奋力图存。
2. 民俗的差异。英汉两个民族在社会风俗、生活习惯等方面存在着很大差异,表现在人们对同一事物的理解也是天壤之别,习语中含有“狗”的褒义用法比比皆是。例如,top dog重要人物 ; lucky dog幸运儿;Every dog has it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日。在中国,人们从心理上讨厌这种动物。因此,汉语中与“狗”有关的习语大多含有贬义。例如, 狗急跳墙 ;狗嘴吐不出象牙等。
3. 的差异。英美等主要以基督教为主,因此很多习语与基督教相关。例如,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自助者,天助之。Every man for himself,and God for us all.人人为自己,上帝为大家。中国主要以佛教为主,因此很多习语与佛教相关。例如,借花献佛 ,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等。
三、中西习语的翻译方法与技巧
1. 直译。英汉习语中也有一些字面意义和形象意义相同或相似,隐含意义也相同的表达方法,就是说,此类习语字面意义和形象意义传达出了相同的文化信息,可以相互转换。例如,He who laughs last laughs best.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好。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趁热打铁。Practice makes perfect.熟能生巧。
汉语成语“破釜沉舟”与英语burn one’s boats都源于军事家的策略,随着跨文化交际的深入发展,已广泛被中国人接受。又如,armed to teeth武装到牙齿。
2.意译。在英汉习语的翻译过程中,当字面意义或形象意义与隐含意义因文化差异出现矛盾时,我们应舍弃前两者,而注重习语的隐含意义。
例如,When in Rome,do as the Romans do.
×到了罗马,和罗马人做一样的事
√入乡随俗(到什么山,唱什么歌)
望子成龙
×Hope one’s child will become a dragon
√Hope one’s children will have a bright future
3. 更换喻体形象。由于不同的历史背景和两种文化间的差异,有的喻体形象在英语民族心中的概念与汉语民族的概念大相径庭,直译显得晦涩难懂,这时可以更换喻体形象,使读者获得译文与原文相似的感受。
He treated his daughter as the apple in the eye.
他把女儿视为掌上明珠。
关键词: 俗语 文化差异 跨文化交际 认知
一、俗语与文化
(一)俗语的定义
俗语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俗语称作“熟语”,包括成语、典故、俗语、谚语、格言、惯用语、名句、警句、俚语等;狭义的俗语与谚语、惯用语和成语等并列,是一种独立的语类,专指那些在人民群众口头上广泛流传,具有口语性、通俗性,是一种定型化的又有灵活性的常用语句。大多数俗语都具有生动、形象或哲理性等特点。
作为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俗语承载了一个民族的智慧和文化,并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人们无论是在口头上还是在书面中都乐于使用它。俗语深深扎根于民族的深层认知结构中,体现了民族的认知心理基础。
(二)俗语的文化背景
文化犹如一条源源不断的河流,其源头是哲学和宗教,支流是文学、艺术、科学。一个民族的价值观体现了这个民族的世界观和道德意识,审美意识是世界观和道德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观和道德意识在文学、艺术和现实生活中的映照。各民族的俗语含有大量文化因素,这是构成民族文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中英俗语对比的意义
俗语是语言的精华,大都具有鲜明的形象和恰当的比喻,常隐含着比字面意思更深刻的涵义,富有哲理性和生活气息,因而往往具有浓厚的民族和地方特色,对英汉俗语进行对比分析可以揭示其背后的文化模式。
(一)强化跨文化交际意识
通过对英汉俗语文化的分析比较,可以掌握两种语言中俗语的来源,以及俗语的民族性和比喻性特点,丰富中西方文化知识,发现民族与语言的共性,以及文化的民族性,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强化中西文化差异意识,树立跨文化交际的思想,促进国际间的交流。
(二)研究中英文化差异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任何一种语言都反映了与其相应的文化。一个民族的语言势必反映该民族的文化,中西方不同的语言决定了它们之间必然存在着交流上的障碍,即文化差异。
根据认知语言学理论,语言的意义不仅来自于客观世界,还来自于各人对客观世界的体验。由于使用者在自身认知能力和外部认知结构等各个方面的差异,同一个语言单位在不同使用者的理解上会有或多或少的偏差。这些偏差也反映了语言使用者在背景文化上存在的差异,为研究中英文化差异提供了新的视角。
三、动物俗语视角下的中英文化差异
语言与文化是分不开的。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但是它又是一种特殊的文化。语言与文化间的关系,是双向的影响制约的关系。有些社会学家认为,语言是文化的冠石――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从另一个方面看,语言又受文化的影响,反映文化。
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它不仅包含着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蕴涵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动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人类生活中密切相关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各民族语言中出现了大量有关动物的俗语,它们反映了不同民族对动物的认识,体现了人们对动物的情感态度,有关动物的中英俗语不计其数,构成了中英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比较和解读这些动物俗语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可以认识、了解和利用两种文化差异,促进跨文化交际。
(一)农耕习俗差异
中英文化中都有形容一个人很强壮的俗语,但是英文中使用“as strong as a horse”(像马一样强壮),而中文中使用“他强壮得像头牛”。因为两个民族长期生活在不同的区域里,就决定了民族之间在习俗方面存在着差异性,这种差异性是不可避免的。
英国是一个山多地狭的一个岛国,在古代主要靠马来耕作,牛只是用来产奶。由于马在农业耕种中的重要作用,与马有关的俗语就屡见不鲜。如:“as strong as a horse.”(像马一样强壮),“A good horse should be seldom spurred. ”(好马无须加鞭。)“A good horse is never of an ill color. ”(良马无劣色。)“a horse of another color.”(完全另一回事。)
中国土地大都以平原为主,古代的耕作主要靠牛完成,因此中国人认为牛是强壮、性格温顺、勤劳善良的象征。由此就有了“他强壮得像头牛”,“九牛一毛”,“九牛二虎之力”等表达方式的产生。
(二)民族情结差异
同一事物在不同的文化里可以包含不同的价值,引起不同的联想,具有不同的内涵。如:中英语言都有许多以动物为内容或作比喻的俗语,但同一动物在不同语言中的含义不同。
英语中大量存在与狗有关的俗语,如:“a clever dog”(聪明的人)、“Love me,love my dog.”(爱屋及乌)、“lucky dog”(幸运儿)、“Every dog has his day.”(人皆有得意时。)
因为在西方文化中,人们极其喜爱动物,对狗这种动物更是宠爱有加,他们认为狗是忠诚友好的象征,不仅是狩猎、看门、工作的得力可靠的好帮手,更是生活中重要的伴侣和朋友,是抚慰人们寂寞空虚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甚至将其视为家中的成员,与狗有着深厚的感情。所以,狗的形象在英语俗语中是褒义的。
汉语俗语中狗的形象大多为负面形象,如:“落水狗”、“丧家之犬”、“狗仗人势”、“狼心狗肺”。因为在汉语言文化中,狗如同鸡、鸭、猪一样是一种地位十分卑微的动物,受到人们的鄙视。人们常常把狗与“下贱”、“低微”、“无赖”等贬义词联系起来,所以汉语中以“狗”喻人喻事的俗语多会引起贬义的联想,其形象自然就不受人恭敬。郭沫若说:“我是中国人,很不喜欢狗,这种情结似乎是一种国民的情绪。”
(三)差异
宗教是一种文化现象,俗语与文化的关系极为密切,更能折射出宗教对语言的影响。宗教在各民族的历史发展中有着重大的影响,因此有些俗语带有深厚的宗教色彩。英国长期以来深受希腊、罗马和基督教文化的影响,而对中国文化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是佛教和道教。上的差异在俗语上也有明显的反应,英国教堂是教徒说教做弥撒的地方,不存放食物,所以有俗语“as poor as the church mouse”意思是“穷得像教堂老鼠,赤贫如洗”,而中国的老鼠总在圣庙里偷吃贡品,过着“硕鼠”活神仙般的生活。
中英不同是两国俗语差异产生的重要元素。在英语文化之中,西方人普遍信仰耶稣基督,认为神一切的存在,不乏对平等自由等言论的向往与可望,在俗语之中也有相应的表达。在中国,儒、道、佛等宗教不断地处于更替的过程之中,没有唯一的信仰所在,在俗语之中几乎没有相应的体现。例如在“自助者天助”(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中,中国只是相信有天的概念,天也是幸运的反应而已。而在西方文化之中,则是反映上帝进行帮忙的概念。
(四)文学意象差异
“Dragon”(龙)在中国人民的心目中占有崇高的位置,有关“龙”的俗语非常多,且含有褒义,如“龙跃凤鸣”、“龙骧虎步”等。中国的龙文化是一种神秘文化,代表着神秘、祥瑞和权力。龙是力量、财富、繁荣及祥和的象征,中国人对龙的崇拜可说是十分狂热的。中国人盼望生个龙子龙女,不论生活在世界任何角落,华人都视自己为龙的传人。如果没有了龙,中国的文化传统,包括建筑、服饰、喜庆节日、饮食、民俗乃至语言文字都会显得苍白无力。
在英语俗语中,赞扬“龙”的词语非常少,且含有贬义。跨文化交流中,“dragon”指凶暴的人,严厉的人,凶恶严格的监护人,凶恶的老妇人(尤指很少给在其看管下姑娘自由的老妇人)等,以“dragon”组成的词组也多含贬义。如“dragon’s teeth”:相互争斗的根源;排列或多层的楔形反坦克混凝土障碍物。
龙并不是中国特有的,许多民族都有关于龙的神话传说。但是像中国这样,以龙为荣、为尊,而且各种事物都多少跟龙有点关系的国家是绝无仅有的。在中国文学作品中,龙是英勇善战的,它什么也不怕;龙是聪明多智的,它甚至能预见未来;龙的本领高强,它能大能小,变化多端,兴云布雨,鸣雷闪电,开河移山,法力无边;龙是富裕的,龙宫成了宝藏的集中地;龙也是正直的、能为人民着想的,为了解救人间干旱之苦,它甚至不惜冒犯天条。在龙的身上,集中了人们美好的愿望,常把世间的杰出人物称为人中之龙,诸葛亮号称卧龙先生就是大家熟识的例子。
在西方文化中,龙是一种类似巨型爬行动物,身上有翅口中喷火的怪物,是邪恶和暴力的标志。圣经《启示录》中的龙是魔鬼撒旦的化身,王子用利剑与凶龙搏斗,斩其头后救出弱女,是英雄救美女的西方版本。长相凶狠的龙被古代西方人用在盾牌,军旗和徽章上,用以起到阻吓敌人的作用,所以龙在西方也是战争的象征。
三、结语
语言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俗语是英、汉两个民族各自文化宝库中绚丽多彩的瑰宝,反映了该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现象。英汉语言中大量的俗语与动物有关,本文通过对比中英两种语言在与动物有关俗语方面的差异,从深层分析两国文化表达方式上的差异,指出其在文化上的深层次差异,意在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英语俗语,进一步了解和克服文化差异,促进跨文化交际。
参考文献:
[1]HORNBY AS.Oxfordad vanced learner’s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7.
[2]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3]杨元刚.英汉词语文化语义对比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4]阎文培.现代汉英俗俚语对比研究(第一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5]覃先美.英语动物文化考释[M].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
[6]陈美芳.英汉词文化差异对比分析[J].Us-China Foreign Language,2005(1):33-37.
江苏省教育厅2012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
关键词: 谚语 文化 内涵 差异
一、引言
谚语是英语中一种重要的语言现象,谚语是人类文化中最古老、最有价值的语言表示形式之一。何谓谚语?在汉语中,其定义为民间集体创造、广为口传、言简意赅并较为定型的艺术语句,是民众丰富智慧和普遍经验的规律性总结。在英文中谚语定义为“short well-known saying that states a general truth or gives advice”。(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无论谚语如何定义,它都总结了人类千百年来的社会经验,是文化艺术宝库中绚丽多彩的瑰宝。其特点是语言凝练、对仗、和谐、形象、表意、精辟等。各民族的语言中,都包括极其丰富的谚语。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典籍十分丰富的国家,因而汉语里有许多谚语,它们是闪烁着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的璀璨明珠。同样,英语也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语言,从许多民族语言中吸取了精华,英语谚语也表现出它的丰富多彩。英国作家培根说过:“Genius wit and spirit of a nation are discovered by their proverbs.”(一个民族的天赋、智慧和精神都从他们的谚语中表现出来。)
二、英汉谚语的文化差异
1.生存环境的差异
文化的形成脱离不了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特定的地理环境造就了特定的文化,而特定的文化又产生特定的谚语表达方式。中国是以陆地为主的国家,土地是人们的生活所依,反映在形象语言上自然是以陆地上的人、事物作比喻的。相反,英国是一个岛国,航海业在历史上很发达,所以在语言表达上他们所联想的自然是与海上有关的事物。所以在比喻花钱浪费大手大脚时,英语的表达是spend money like water,而汉语则是“挥金如土”。英语中还有一些用船去表达的警示谚语,如“A small leak will sink a great ship.”(一个小的漏洞可能弄沉一艘大船),其实就是我们汉语中的“小洞勿补,大洞吃苦”。还有比喻在严峻考验下才能显示出谁是最坚强者时,汉语为“疾风知劲草”。英语则说“A smooth sea never made a skillful mariner.”(平静的海洋练不出熟练的水手)。所有这些谚语的形成都和地理环境是密不可分的。
2.道德观念的差异
(1)孝道方面
中国是一个以孝为先的国家,在《孝经》中曾写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损伤,孝之始也。”所以在汉语中就有许多表现孝道的谚语,如“父母在,不远游”、“养儿防老”、“父母教,该敬听;父母责,该顺承”相比较中国而言,英国历史比较短,虽然也要求儿女尊敬父母,但强调突出的是一些个人方面的东西,家庭观念较为淡薄,例如:Children suck mother when they are young,and father when they are old.(孩子小时吃母亲的奶,老了享受父亲的财。);Children are not to be blamed for the faults of their parents.(不能因父母之过使孩子受到责怪)。
(2)子女问题方面
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女子生活在最底层,倍受压迫。她们不仅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不能与男子一起受教育,更不能出入社交场。很多谚语都反映了对女子的歧视,例如:“惟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女人头发长,见识短”、“臣为君死,妻为夫亡”等。而在英国,妇女地位不像中国封建国家那样低下,反映在语言上,就有以下谚语:He that would thrive must ask his wife.(谁想兴旺,就请教妻子);A good wife makes a good husband.(有好妻子就有好丈夫);He,who does not honor his wife,dishonors himself.(不尊重妻子的人就是不尊重自己)。
3.习惯的差异
中英两国相距甚远,行为习俗各不相同,对相同事物的认识和好恶心理也迥然不同,并在谚语中得到反映和承袭下来,并在一定程度上再现各民族文化的情调趣味。特别明显的是在英汉谚语中,虽然都常常借用动物来喻指各种不同类型的人,但不同国家的人民对一些动物的感彩和认识却不尽相同,有的甚至截然相反。特别值得说的是dog一词。长久以来,中国人对狗都有一种厌恶之情,虽然现在狗在中国人家中的地位在不断地提升,有些狗甚至成为一些老年人的伴侣。但是人们对狗的看法依然没有改变,这是中国几千文化积淀下来的结晶,大量的谚语中均充满了对狗的不满,如“狗改不了吃屎”、“狗拿耗子,多管闲事”、“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而英国人却非常爱狗,所以在英文句子中,英国人形容狗时多用“she”或者“he”而很少用“it”,因为他们把狗看成是人类忠实的朋友,而不只是简单的动物。因此在英国有很多以狗为代表的含有褒义的谚语,例如:A live dog is better than a dead lion.(死狮不如活狗);Every dog has his day.(狗有得意日,人有得意时);You are a lucky dog.(你是一个幸运儿);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除了动物之外,还有一些由蔬菜、水果所构成的中外谚语,如中国谚语“早吃生姜晚吃萝卜,郎中先生急得哭”是用来描写中国这两种特有蔬菜对身体的益处。这种表达在中国人的眼里是非常生动的,因为在中国“萝卜”和“姜”是两种非常普遍的蔬菜,它们应用在谚语中时表达它们对身体的益处。然而,在英国人眼中,这两种物体并不能表达这种意思。当他们要表达这种意思的时候,他们用的是另外不同的物体“苹果”。他们用“One apple a day takes a doctor away.”(一天一个苹果使你远离疾病)。在英国“苹果”才是最普遍的食物,吃苹果才会使你永远健康。
4.文化的差异
谚语一方面来源于生活,另一方面也与历史文化息息相关。正因为两国的历史文化不同,在谚语的表达方面各带有本民族的特色。英谚“Talk of the devil,and he is sure to appear.”或“Speak of angels and you will hear the their wings.”意思接近于汉谚“说曹操曹操到”,然而前者带有浓厚的西方宗教色彩,而后者则与历史有关。又如,英谚“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类似于汉谚“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但是前者是从实际生活出发,而后者却是来源于历史传说。 再如一句有名的英谚“Be in Rome, do as the Romans do.”即汉谚“入乡随俗”,前者来源于历史,而后者则出自实际生活。中国是个具有漫长封建社会历史的国家,在这悠悠岁月中沉积了许多独具中国特色的封建时代的文化产物,因此,不少谚语与这一社会背景密切相关。例如,“大人不计小人过,宰相肚里能撑船”、“自古衙门八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等等,这些谚语由于来源于独特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而没有相对的英语谚语,这也是汉语谚语的一大特色。
5.信仰差异
宗教是一种特定形式的思想信仰,同时又是人类一种普遍的文化现象,包容丰富的文化内涵。基督教是英国的主要,由此产生了许多独具宗教特色的文化。谚语“Christmas comes but one year.”(圣诞节一年才过一次,或佳节难逢)已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一句话。圣诞节是基督教国家最盛大的节日,具有独特的宗教文化蕴义。节日期间,人们常用此谚语劝人们对别人的吵闹和大吃大喝要忍着点,不要太在意;同时也劝谕人们把握机会,送送东西或帮助穷困的人,行救困济贫之善举。而在中国借节日之机大行善事并不多见。另外还有英谚“Sell One’s Birthright for a Mess of Pottages”此句就出自于《旧约・创世纪》,表示“因小失大”;“The Apple of One’s Eye”(《旧约・申命记》)与汉语的“掌上明”极为接近,许许多多的谚语都起源于《圣经》,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此外,英语谚语常用God来指代“人类的主宰”,例如,“When God closes a door,somewhere he opens a window.”(上帝为你关上一道门,一定会打开一扇窗),“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天助自主者),等等。宗教文化在英语中留下了浓厚的痕迹。而中国宗教以佛教和道教为主。佛教传入中国以后,经过长期的历史演变和发展,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佛教文化,是灿烂中华文明宝库中光彩夺目的瑰宝。佛教文化不仅在哲学、伦理道德、科学技术等领域结出了丰硕的果实,还留下许多与佛教有关的谚语,如“佛要金装,人要衣装”、“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平日不烧香,临时抱佛脚”、“人争一口气,佛争一炉香”、“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等等。
谚语是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的概括和总结,是人类各民族文化中最古老、最有价值的语言表示形式之一,成为民族文化中的瑰宝,折射出不同民族的文化特点。通过汉英谚语的学习,可以掌握习语的来源,了解历史典故、丰富中西方文化知识,发现民族语言与文化的共性,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从而更好地掌握英语。
参考文献:
[1]从英汉谚语对比看中英文化差异. http: / / ls910. com / lunwen / 2006 11 / 1347. html.
[2]宗教与文化.
[关键词]中英文化差异 英语学习 影响
[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11-0046-01
一、饮食
英国人食物是以肉类、面包为主,蔬菜主要是土豆,白菜,西红柿,几乎不吃米饭。英国人一般每天会吃4餐即早餐,午餐,茶点,晚餐。成人的茶点时间一般在下午,午餐与晚餐之间;而学生的茶点时间一般是在早饭与午饭之间,叫做上午茶,茶点一般都是以吃点心与咖啡或者红茶为主。英国人吃饭一般是自助餐,也就是吃多少拿多少,英国人讨厌浪费。饭后英国人喜欢吃甜点。因此,在英语教学中,不能仅讲“一日三餐”,还有第四餐。在与英国人日常交往时,应当更加关注英国人饮食习惯,加强这方面英语词汇、语句学习运用,避免出现小笑话。
二、俗语
人们在日常对话中可能会用俗语。如果我们在平时教学中不注意给学生渗透,我们学生就会对这些俗语不熟悉,甚至不明白。例如,“Loo”指厕所(WC),“Tube”指地铁(metro),“Tea”在某些情况下指正餐,人们说“flat”而不是“apartment”。“To let”的意思是“供出租”。在非正式的场合,如公交车上,餐厅里,人们常用“Cheers”代替“Thank you”。
三、交通
英国乘坐公交车与中国是有区别的,首先要记住:英国是车辆靠左行驶,然后在站台等车,看到你所要乘得车子开过来时一定要招手示意,否则公交车是不会停的。英国人乘车时无论几人总是排队上车,上车后坐在每排里面的座位,以方便后来的人入座。因为英国人很崇尚阅读,不分年龄,所以他们的公交车上都备有很多免费报纸,乘客可以免费随意拿取。另外在车上到你的目的站台时一定要按stop键,否则它也不会停。下车时要对驾驶员说“thank you”。英国公交车班次星期六班次会减少的,星期天更少。步行穿过马路时也要按路边柱子上的stop键,等待过马路。这些出行方式和交通规则,都需要我们在学习英语过程,给学生作好讲解,进行必要示范体验,才能更好掌握英语中的文化信息。
四、环境
英国几乎到处都是蓝天白云绿树,空气非常清新,路上没有一点灰尘,无论什么天气,哪怕刮大风也感觉不到有灰尘。觉得无论走到什么地方,他们路边的花草与树木、房屋、行驶的车辆都看不到一点灰尘。这固然与他们的海洋性气候雨水较多有一定关系,但不得不承认英国政府与英国人对环境的原生态保护意识很强。为了保护环境,他们绝不会轻易砍伐树木与推倒旧房屋,所以在英国你几乎很少看到6车道8车道的马路,也很少看到有很直的道路,一切都为自然环境(他们路边的树木大多数都是参差不齐的原生态的树木杂草)让道。他们的房屋建筑质量较好,保护的也比较好,几乎都在50年以上了,很有历史感。在英语学习中,我们应该向学生们灌输这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念,学习英国人保护环境意识,守好自己家园,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
五、购物
在英国买东西很少需要讨价还价,英国人给你找零钱时,是先给你面额小的钱,然后才是大面额的钱,与我们中国正好相反。英国很多商品都可以在一定期限内退换货,而且不需要任何理由。了解这些对于中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开拓个人视野,调整习惯性思维方式、固定行为方式有较大好处。
六、教育
(一)家庭教育
博物馆里有很多英国居民带着小孩来参观。英国是个注重学习的国家,尤其注重对孩子兴趣以及技能的激发与培养,所以休息日,很多英国父母亲喜欢带着孩子参观学习各个博物馆。当然英国政府也很支持,所以他们的博物馆都是免费开放的。英国的博物馆很注重实用性与完整性。如我们参观的曼切斯特工业博物馆。里面陈设了很多不同年代的自行车,轿车,飞机(全部都是真的,不是模型),还有不同年代的内燃机,机床等,每样实物旁边都配有详细的说明介绍,相关材料保存非常完整。
(二)学校教育
今天的英国教育是真正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绝不是狭隘的理解为在课堂上放纵学生,英国学生违反课堂纪律也会按违反程度轻重接受相应的教育惩罚:赶出课堂,老师教育,关禁闭,家长带回家教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