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清明节主题班会

清明节主题班会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清明节主题班会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清明节主题班会

清明节主题班会范文第1篇

中学清明节的活动总结范文一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及两会精神,建设人民满意的城市,今年清明期间,我校开展了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现总结如下:

一、利用晨会充分动员,为活动宣传造势

3月30日,校团委利用国旗下的讲话向全校师生发出了“又到清明”的主题讲话和活动动员。团委书记邓老师在讲话中说“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依然贫穷落后。每个炎黄子孙都应该责无旁贷地担负起建设富强祖国的历史重任。‘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既是先辈对开创新社会显示的豪迈气概,更是对今天的青年人,未来世界的主人发出的无限期望。”,她鼓励同学们努力学习,向革命先辈一样树立远大抱负,为祖国的富强而奋斗。

二、广泛开展“网上祭英烈”活动

全校各班按校团委的布置,开展了“网上祭英烈”活动。同学们利用微机课或课余在家的时间,通过登陆中国文明网、人民网、新华网、中国日报网站、光明网和中青网等重点新闻网站,进行网上祭奠、发表感言,用行动来缅怀革命先辈,增进了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到目前为止,每班均上交了10条精选的祭奠感言,此项活动正在进行中。

三、利用班会引导学生了解节日民俗文化,增强爱国情感

4月3日,全校各班利用班会组织了形式各样的“清明

节”主题教育活动。有些班级组织全班同学回顾清明节的来历,增加民俗文化知识;有的班级以“鲜花敬忠魂诗文朗诵会”等诗歌朗诵的形式开展清明诗会的活动,抓住清明祭先烈这一教育契机,培养同学们的爱国情怀。

四、缅怀先烈,积极进取

4月3日,初一年级大队部全体少先队员在学校图书馆四楼报告厅,听取了一次有意义的讲座——共青团知识讲座。团委书记邓老师借清明节之机,向全体少先队员介绍了共青团的历史,激发同学们向团组织靠拢的坚定信念和政治情感。当介绍到我们团的优秀青年徐洪刚、李向群等同志的事迹时,全场都爆发了热烈而持久的掌声。同学们被他们的事迹深深地打动了,更有不少同学一下课就围住邓老师询问如何才能具备入团资格。这次讲座实现了活动育人的效果,少先队员通过唱团歌,读誓词而更加了解了共青团的性质,也更积极地向团组织靠拢。

五、向烈士献花圈,寄深情

在校团委的号召下,有部分班级如C078、K079等班级团支部自发地组织同学于4月4日这一天来到烈士公园,向烈士纪念塔敬献了花圈,寄托了深情的哀思和祝福。

此次活动效果显著,同学们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受益匪浅。很多同学在心得中表示:这次活动加深了大家对英雄人物的了解和敬重,强化了同学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将来一定努力学习英雄的不屈不挠的精神,以实际行动告慰英烈忠魂。

中学清明节的活动总结范文二

值此清明节即将到来之际,石埠子初级中学开展各种活动缅怀革命先烈,弘扬爱国主义教育。通过开展的各项活动,使广大学生接受了良好的革命传统教育。

首先,由学校团委领头,成立了清明节活动领导小组,宣传和开展清明节的有关活动。为此学校团委专门制定了清明节活动实施方案,并且向各班团支部进行了详尽的传达。要求各班团支部在学校统一领导下,创新的开展各项活动,以期达到对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

其次,在20XX年4月2日,学校专门召开了各级部班主任会议,要求各班于清明节放假前,召开一次清明节主题班会,宣传清明节的活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和爱国主义情感。

再次,学校团委发出倡议,要求广大学生在清明节期间进行扫墓活动,通过对革命英雄事迹的搜集,缅怀革命先烈,激励同学们珍惜当前的大好时光,努力学习,报效祖国。

最后,学校团委要求,各班星星文学社社团专门组织一次清明节节日风俗材料的收集和整理活动,要求各班社团对清明节的来历,食俗、节日活动等有关情况进行细致的研究和整理,并最终以手抄报的形式上交校团委,学校择优进行宣传和表彰。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我们石埠子初级中学为此开展了一系列活动,这些活动即丰富了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又增强了广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中学清明节的活动总结范文三

又是一个清明时节,又是一个缅怀革命先烈的日子,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战略任务,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在学生中组织开展了“我们的节日·清明节”主题教育活动,现将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做好革命传统教育。利用国旗下的讲话向学生介绍清明节的由来、各地的习俗等相关知识,大力宣传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通过讲话学生知道了革命先烈们的感人事迹,纷纷表示要继承先烈遗志,奋发学习,立志成才,爱国爱乡,学好本领。各班都召开了主题班会,使学生了解了革命先烈的事迹,让学生感受到英雄先辈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和尊严,不惜牺牲自己的高尚情操,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二、开展了“吟诵中华经典、缅怀革命先烈”为主题的清明节朗诵会。各班学生通过诵读中华经典,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通过多方搜集资料,有的班级从中国经典古诗文中自选出了一些作品,有的班级朗读了大量革命英雄故事以及革命先辈的著名作品,各班以带读齐读等多样的形式诵读了许多经典的作品,形成了浓厚的诵读氛围。同学们在诵读活动情绪高昂,时刻被革命英雄事迹所鼓舞激励着,这次活动旨在进一步促进学生继承优良传统,树立从小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高尚理想。

三、开展“网上祭英烈”活动。我校积极响应上级号召,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们登陆到中国文明网,在搭建的“网上祭英烈”互动平台上献花、鞠躬并发表了祭奠感言,表达了对先烈的感恩和敬仰之情,并许下了好好学习的宏愿!

四、进行实践性的调查和研究。要求学生通过参加清明节学校及家庭活动,观察家人以及周围的人在清明节期间的行为、交往、习俗,了解现代人对清明节活动的精神寄托和生活品质。假后,各班组织学生进行了交流,发掘出了清明节的新内涵和新风尚,例如很多农村家庭改变祭扫方式,不再烧纸,改为献花等。

通过清明节活动的开展,对学生进行了革命传统教育,从而使他们真正明白没有无数先辈的抛头颅、洒热血,就不会有今天的幸福生活,激励了广大学生珍惜今天、把握明天,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情感的培养。总之,本次清明节活动,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全校师生的共同参与配合下,开展的顺利、成功,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看了中学清明节的活动总结的人还看

1.中学关于清明节的活动总结

2.小学清明节教育活动总结3篇

3.学校清明节活动工作总结

4.清明节活动总结

5.中学关于清明节活动的总结

清明节主题班会范文第2篇

为进一步引导各级党员团员干部和学校师生慎终追远、缅怀先辈,铭记革命先烈的光荣事迹,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3月28日起,xx镇开展“我们的节日·清明”主题教育实践系列活动。

开展现场祭扫活动。4月3日上午,团镇委组织xx镇中心小学少先队大队部代表、xx中学团委代表等到xx烈士陵园祭拜了指导员xx、副连长xx、通讯员xx等六位革命先烈;同日,金湾社区、xx社区、古道村等村自发组织村(居)干部到xx烈士陵园祭拜革命先烈;4月4日,小联村党总支部组织党员群众到烈士陵园开展缅怀英烈拜祭活动。

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班会。4月2日起,xx中学、xx镇中心小学、青坑学校利用国旗下讲话、主题黑板报和主题班会,教育学生清明节期间安全文明祭祀,让学生了解清明节的文化习俗及革命先烈的感人事迹,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参与“网上祭英烈”活动。3月31日起,xx镇组织镇村干部职工、教师、学生在3月31日至4月7日期间关注“网上祭英烈”活动栏目,登录中国文明网、央视网、清远文明网、“文明清远”公众号参与“网上祭英烈”活动,在网上向先贤先烈鞠躬献花、签名寄语。

宣传倡导安全文明祭祀。3月28日,xx镇设立炮竹集中燃放点6个,制作森林防火相关横幅50条;4月3日,xx镇召开清明节期间森林防火工作会议,在家班子成员、全体镇干部职工(窗口留1人)、村(居)党(总)支部书记、打火队正副队长、半专队队长参加会议。与此同时,xx镇通过印发宣传单张、制作横幅,利用QQ、微信等平台将《xx省森林防火条例》第二十四条“在森林防火区野外禁止上坟烧纸、烧香点烛、燃放烟花爆竹”的规定传达到各位干部职工、群众手中,引导市民移风易俗,倡导用植树、送花等有益于保护生态的方式祭祖、祭英烈。

清明节主题班会范文第3篇

2017年小学开展清明祭英烈活动总结一

清明节是我国的重要传统节日,我校以清明节为契机,,以网上向先贤先烈鞠躬献花和抒写感言寄语、网下清明祭扫等活动为载体,对广大青少年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传统美德教育,引导未成年人慎终追远、缅怀先辈,铭记革命先烈光荣事迹,倍加珍惜今天幸福生活,懂得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的道理,不断增强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华民族的情感,从小立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一、以班级为单位开展清明祭英烈主题班会。各班级通过班会宣传清明节的历史渊源,以及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引导学生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热情,珍惜今天幸福生活,树立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

二、开展网上祭英烈活动。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利用微机课以及发动能上网的同学和父母在家一起开展网上祭英烈主题活动,同学们通过网上向先贤先烈鞠躬献花、抒写感言寄语等祭奠活动,引导他们了解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传统,学习英模等事迹,寄语留言,表达心声,抒发自己对先烈的感恩和敬仰。

三、开展祭扫革命烈士教育实践活动

学校发动同学就近就便到附近的烈士陵园、烈士墓地祭扫、献花和宣誓,表达对先烈先辈的感恩怀念,培养爱国情感。

四、开展小手拉大手,文明祭奠共携手志愿者活动。

学校中国年级成立文明祭扫志愿者活动小组,走进家庭、社区宣传倡导用种植草木、敬献鲜花、清扫墓碑等文明形式和网上祭奠、社区公祭、家庭追思等新型祭扫方式来寄托哀思,引导家庭亲友、社区居民不乱烧香烛、纸钱,不随意在街头、社区、公墓外、林地等处焚烧丧葬祭祀用品和燃放鞭炮,认真遵守公共秩序,自觉保护环境,为倡树健康、文明、环保、平安的祭扫新风当好义务宣传员。

2017年小学开展清明祭英烈活动总结二

清明节是我国人民悼念逝者、寄托哀思、缅怀先人的传统节日。每年清明,人们都要用不同形式缅怀为了维护国家的尊严、争取民族独立解放、国家繁荣昌盛和人民自由幸福而献出宝贵生命的无数英烈、先烈们。为了号召学生缅怀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继承革命烈士的光荣传统,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和我校创文工作的实际情况,大拱桥学校开展了清明网上祭英烈活动。现对活动情况作如下总结:

一、领导重视,统一部署

接到创文办关于广泛开展网上祭英烈活动的通知后,学校非常重视该活动,拟写了关于广泛开展网上祭英烈活动的通知,及时召开师生大会,就网上祭英烈活动做了安排部署。

二、形式新颖,内容丰富。

1、统一组织网上祭英烈,共铸中华魂网上公祭活动,并对学生进行网上祭英烈培训。

少先队员在校少先队的组织下登陆了信阳文明网、中国文明网,参加网上祭英烈,共铸中华魂网上公祭活动,并对学生进行网上祭英烈培训。让学生到网上阅读先烈的英雄事迹,通过鞠躬、献花、留言等网络方式向为民族复兴、国家富强而英勇献身的民族英烈致敬,表达追思缅怀之情,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有的同学在网上祭先烈活动中写到:我是一名少先队员,今天我进入了中国文明网,看到全国的小朋友们用网上祭先烈的形式发表了清明节感言后,我很激动,你们用自己宝贵的生命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要继承你们的遗志,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为了祖国蒸蒸日上!为了祖国繁荣富强!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了实现伟大的中国梦!接过先辈的旗帜,迎接明天的灿烂辉煌! 这样的追悼形式吸引了不少同学的参与,参与的同学都表达了自己对革命先烈的敬意和思念,意义深远。

2、以板报、主题班队会等形式组织网上祭英烈,共铸中华魂活动。

在清明前夕各班开展形式多样的革命传统教育活动,目的是让学生继承先烈遗志、珍惜幸福生活、立志报效祖国。活动中,每个班级(中队)都出了一期以清明祭英烈,共铸中华魂为主题的手抄报,从不同角度和不同年龄段反映了孩子们继承先烈遗志、珍惜幸福生活、立志报效祖国决心;各班还以主题队会的形式开展了文明祭扫、平安清明、网上祭先烈活动。

三、参加网上祭英烈,共铸中华魂学生人数统计

学校现有612人,参与598人,参与率97.7%。

四、效果明显,意义深远

本次活动是一次震撼学生心灵的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虽然已经告一段落,但它带给学生的影响却是深刻而又长久的。活动使每名学生更加珍惜今天和平、安定的幸福生活,坚定了保卫祖国、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信念。

2017年小学开展清明祭英烈活动总结三

我校根据上级部门《关于组织开展网上祭英烈活动》的通知安排,积极制定活动方案,以 网上祭英烈为教育主题,并结合学校实际,开展了网上祭英烈教育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成效。

3月30日下午,我校少先队大队部对此次网上祭英烈活动作了动员和全面的布置,要求全体同学积极参与上网祭奠英烈,网上献花,寄语留言等活动。

活动形式主要是集中组织活动与同学分散在家活动相结合。在学校里,信息技术老师利用信息技术课组织学生进行网上祭英烈,家里有上网条件的同学在家访问中国文明网参加活动。

清明节主题班会范文第4篇

在我国,丰富的民族传统节日是国家文化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传统节日文化的发展和继承,就是本民族、本国文化的传承,这可以保留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特色。今年,国务院将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被列入国家法定假日,一方面增加了更多人文情结,另一方面也是社会对传统文化传承的呼唤。可是由于多年来人们对传统节日文化的漠视,再加上西方节日文化的冲击,很多人尤其是中中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是一无所知。传统节日的淡化,传统文化情感的缺失,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一、生活中觅传统

“各种重要节日、纪念日,蕴藏着宝贵的道德教育资源。”,这是《公民道德建设纲要》中明确指出的,节日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教育资源。欢度岁时节令,我们的孩子每年都反复参与节日的活动,节日期间丰富多彩的习俗风尚,人们的衣食住行,民族的传统艺术,以及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人际之间的各种情感,都会在学生面前得到充分展现,这种强烈的文化氛围,以及其中蕴含着的道德资源,在新时期的今天仍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开发并利用好这些资源,将有助于提高中学道德教育的实效。正确组织、引导学生开展节日活动,既可以与传统的优秀文化紧密联系,弘扬民族精神,又有助于公民道德规范教育实现生活化、大众化、行动化,在日常生活中寻觅传统的影响。

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它的历史渊源,有精妙的传说,有经典诗文、独特的情趣。它们反映了民族的传统习惯、道德风尚和宗教观念,寄托着整个民族的憧憬,它们是千百年来千秋万代岁月长途中的欢乐盛会。了解传统节日的来历与习俗,开展传统节日探寻活动,培养他们对传统节日的兴趣,是加强对中学生传统情感教育的前提。

我认为,现在初中学校应积极引导学生开展三个一活动:开展一次调查活动,探究传统节日的来历和习俗:师生共同拟订传统节日研究调查方案。内容可涉及传统节日的来源、习俗、传说、经典诗文等。通过小组分工、同伴互助,深入乡村、社区,实地调查走访,通过报刊、广播、影视、图书馆、互联网、等不同形式和渠道,收集整理分析资料,写出传统节日的调查报告。开展一次知识竞赛,比一比谁了解的习俗多;开展一次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在诵读中引导学生与节日亲密接触,亲密对话。

另外,学校应积极开展传统节日文化的系列宣传,利用班会、国旗下讲话、综合实践活动课对学生展开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的初步教育,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出黑板报、制作展板、通过红领巾广播在校内进行宣传,告诉学生节日的来历,古人流传下的习俗,好的活动建议等,激发学生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二、活动中品内涵

很多学生不喜欢过传统节日是因为他们根本不了解这些节日中所蕴藏的内涵。因此,挖掘传统节日内涵显得尤为重要,引领学生了解民族传统节日文化知识,增强学生对传统节日的认知和理解,进而认同传统节日、喜爱传统节日。

在学校教学中,怎样开发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需要教师探索研究,对传统节日进行界定,对节日核心内涵进行概括和提炼,如端午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七夕乞巧爱慕、腊八融和感恩的主题。引导学生开展道德实践体验活动。

比如说清明节。清明节在大多学生的眼中是“沉重的日子”、“怀念与哀伤的日子”,认为清明节就是“祭扫先祖墓地的日子”、“许多烈士为国家牺牲,要纪念他们”。除此之外所蕴含的丰富寓意,却一无所知。为了让学生了解清明,过一个有意义的清明节,我校就充分挖掘清明节的文化内涵,分析了清明节人文精神应有两个层面:一是纪念感恩,怀念故人,二是保护新生。如果把清明仅看成扫墓的节日,是一种偏见。清明节的活动还有郊游踏青、荡秋千、踢毽子、拔河、放风筝等等亲近自然、张扬生命力的活动。为此,学校开展了系列德育实践活动:

(1)探寻清明文化,搜集资料,了解清明节的由来、各地的清明节习俗、有关清明节的传说、故事,背诵一首以上有关清明的诗。

(2) 组织踏青,开展拔河、踢毽子、荡秋千、打羽毛球等亲近自然、张扬生命力的活动。

(3) 随同家人祭祖、扫墓,了解家族中各人的姓名、经历等;关注祭祖、扫墓活动中的现象、习俗;谈谈自己对清明节各种习俗的感想,有哪些是作为文化传统可继承的,哪些是封建迷信活动应破除的。

(4)制作科技小制作、环保袋;阅读先进人物或事迹,撰写的读后感。

实践的收获令孩子们兴奋:交流中,他们发现清明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是唯一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传统佳节;诵读会上,一首首描写清明、春天的诗词在朗朗传诵;辩论会上,对于迷信习俗的争辩,有据有理;体验日记中,对于清明节的认识和感悟具体深刻。

再比如如端午节,除了引导学生了解端午习俗,参与包粽子、缝香袋的实践活动之外,重点还应开展“走进屈原”活动。通过“屈原故事知多少”屈原诗词朗诵等活动,与伟大诗人屈原面对面:两千多年前,伟大诗人屈原为他的祖国流尽了最后一滴泪,纵身跳进波涛滚滚的汨罗江。屈原报国无门而以身殉国,坚守了他不同流合污的高贵品质;他上下求索、九死未悔,宁愿去死也不愿离开故国半步的情怀,一直引起同学们的深思和探索;他那与日月齐光的高洁品德,激起同学们无限的仰慕。从中体味他那痛苦执著的伟大情感,体验他那崇高忠贞的伟大人格。人格教育能够发挥其它教育形式所不及的重要作用。在重塑中华民族的理想人格的今天,过端午节,学习和传承屈原的高尚人格,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三、比较中得新知

和洋节日相比,一些传统节日对中学生缺乏吸引力,春节和元宵节等传统节日之所以今天被国人看淡,与这些节日大多来源于农业文明,与祭祖、驱鬼、借节日填饱肚子等联系在一起是密不可分的。这种文化渊源和传统形式也使得中国传统节日欢快的气氛中缺少些浪漫色彩,这与富裕起来追求生活品位和精神愉悦的现代中国人显得有些不协调。随着经济的发展,节日本身也应该发展。无论是元宵节也好,重阳节也好,它们都与最初的起源有所不同,发生了变化,所以我们的传统节日也应该跟着我们的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如果一成不变一定是不行的。

首先,活动形式要多样。要结合时代特色、学生特点,组织各种类型的校际、班际活动,利用探究课、社会实践、校班会,充分整合校园、社区、家庭、社会资源,开展大量的主题式、探究式、体验式、寻根式节日文化活动,引领学生走进传统节日,过传统节日。其次,可发挥家庭、社区、学校三方力量,共同开展德育实践活动。在传统节庆之际,组织学生、家长、社区人士过传统节日。如元宵节学做元宵,制灯笼,猜灯谜;端午节讲屈原爱国故事、进行划船比赛、拔河健身运动;重阳节进行敬老爱老活动。

四、接受中悟情感

在教育教学中,不能把民族节日与外来节日对立起来。要引导学生科学认识传统节日习俗,赋予传统节日新的时代内涵,使民族文化薪火相传。同时又要以开放的心态吸纳外来文化精华,培养学生全球化视野和尊重理解多样文化的胸怀。加强传统文化内涵的发掘,创新节日文化内涵。如就春节期间是否该禁鞭展开辩论,就重阳节是否和母亲节父亲节进行整合向有关部门提出研究报告,并尝试过一个推陈出新的传统节日。通过调查访问、专题研究等方式,探究西方洋节的由来和文化习俗,尝试过西方洋节。通过专家讲座,调查访问等方式探究中国节日不敌洋节的原由,写出调查报告,提出改进措施。

清明节主题班会范文第5篇

关键词:传统节日;文化;德育课程;对接

思考来自于一学生的清明节日记:清明节到了,老师让了解清明节来历与习俗。问妈妈,妈妈不知道;问爸爸,爸爸不清楚;爷爷奶奶呢,能做的就是带全家去上坟。可上坟时看到的是香火弥漫,点香磕头的场面。既老套又不好玩,真是郁闷。(节选)

日记引发深思: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丰富的民族传统节日是中国文化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传统节日文化的发展和继承,就是本民族、本国文化的传承,这可以保留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特色。今年,国务院将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被列入国家法定假日,一方面增加了更多人文情结,另一方面也是社会对传统文化回归的呼唤。可是由于多年来人们对传统节日文化的漠视,加之西方节日文化的冲击,很多人尤其是中小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是一无所知。传统节日的淡化,传统文化的断层,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关注传统节日文化,留住我们的根”这一工程显得是那么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一、纵里寻它千百度

《公民道德建设纲要》中指出:“各种重要节日、纪念日,蕴藏着宝贵的道德教育资源。”的确,节日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教育资源。欢度岁时节令,我们的孩子每年都反复参与节日的活动,节日期间丰富多彩的习俗风尚,人们的衣食住行,民族的传统艺术,以及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人际之间的各种情感,都会在儿童面前得到充分展现,这种强烈的文化氛围,以及其中蕴含着的道德资源,在新时期的今天仍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开发并利用好这些资源,将有助于提高小学道德教育的实效。正确组织、引导学生开展节日活动,既可以与传统的优秀文化紧密联系,弘扬民族精神,又有助于公民道德规范教育实现生活化、大众化、行动化,体现时代精神。

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它的历史渊源、美妙传说、经典诗文、独特情趣。它们反映了民族的传统习惯、道德风尚和宗教观念,寄托着整个民族的憧憬,是千百年来一代代岁月长途中欢乐的盛会。了解传统节日的来历与习俗,开展寻根活动,培养他们对传统节日的兴趣,是对接的前提。

学校应积极引导学生开展三个一活动:开展一次调查活动,探究传统节日的来历和习俗:师生共同拟订传统节日研究调查方案。内容可涉及传统节日的来源、习俗、传说、经典诗文等。通过小组分工、同伴互助,深入乡村、社区,实地调查走访,通过报刊、广播、影视、图书馆、互联网、等不同形式和渠道,收集整理分析资料,写出传统节日的调查报告。开展一次知识竞赛,比一比谁了解的习俗多;开展一次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在诵读中与节日亲密接触,亲密对话。

另外,学校应积极开展传统节日文化的系列宣传,利用国旗下讲话、班队活动、综合实践活动课对学生展开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的初步教育,另一方面出黑板报、制作展板、通过红领巾广播在校内进行宣传,告诉学生节日的来历,古人流传下的习俗,好的活动建议等,激发学生传承民族文化的使命感。

二、惟有源头活水来

很多学生不喜欢过传统节日是因为他们根本不了解这些节日中所蕴藏的内涵。因此,挖掘传统节日内涵显得尤为重要,引领学生了解民族传统节日文化知识,增强学生对传统节日的认知和理解,进而认同传统节日、喜爱传统节日。

如何开发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需要教师探索研究,对传统节日进行界定,对节日核心内涵进行概括和提炼,如端午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七夕乞巧爱慕、腊八融和感恩的主题。引导学生开展道德实践体验活动。

今年是清明被列入法定国假日的第一年。可清明节在大多学生的眼中是“一个心情比较沉重的日子”、“怀念与悲伤的日子”,认为清明节就是“祭扫先祖墓地的日子”、“许多烈士为国家牺牲,要纪念他们”。除此之外所蕴含的丰富寓意,却一无所知。

为了让学生了解清明,过一个有意义的清明节,我校就充分挖掘清明节的文化内涵,分析了清明节人文精神应有两个层面:一是纪念感恩,缅怀故人,二是维护新生。如果把清明仅看成扫墓的节日,是一种偏见。清明节的活动还有郊游踏青、荡秋千、踢毽子、拔河、放风筝等等亲近自然、张扬生命力的活动。为此,学校开展了系列德育实践活动:

①追寻清明文化,搜集资料,了解清明节的由来;各地的清明节习俗;有关清明节的传说、故事;背诵一首以上有关清明的诗。

②郊外踏青,开展拔河、踢毽子、荡秋千、打羽毛球等亲近自然、张扬生命力的活动。

③跟随家人祭祖、扫墓,了解家族中各人的姓名、经历等;关注祭祖、扫墓活动中的现象、习俗;谈谈自己对清明节各种习俗的感想,有哪些是作为文化传统可继承的,哪些是封建迷信活动应破除的?

④制作科技小制作、环保袋;阅读先进人物或事迹,撰写的读后感。

实践的收获令孩子们兴奋:交流中,他们发现清明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是唯一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传统佳节;诵读会上,一首首描写清明、春天的诗词在朗朗传诵;辩论会上,对于迷信习俗的辩驳,铮铮有理;体验日记中,对于清明节的认识和感悟具体深刻。

正因为我们清楚地认识到清明节的内涵不仅是缅怀故人,还有亲近自然、珍爱生命的意味;不仅要传承尊老爱幼的孝文化,还要弘扬珍爱生命、呵护自然、维护环保成果的精神,光大我国民俗文化的魅力。在老师、家长的引导下,孩子们过了一个文化内涵深厚的清明节,与传统节日文化亲密接触,既增长了知识,陶冶了情操,锻炼了能力,心灵也受到了一次洗礼。

又如端午节,除了引导学生了解端午习俗,参与包粽子、缝香袋的实践活动之外,重点还应开展“走进屈原”活动。通过“屈原故事知多少”屈原诗词朗诵等活动,与伟大诗人屈原面对面:两千多年前,伟大诗人屈原为他的祖国流尽了最后一滴泪,纵身跳进波涛滚滚的汨罗江。屈原报国无门而以身殉国,坚守了他不同流合污的高贵品质;他上下求索、九死未悔,宁愿去死也不愿离开故国半步的情怀,一直引起同学们的深思和探索;他那与日月齐光的高洁品德,激起同学们无限的仰慕。从中体味他那痛苦执著的伟大情感,体验他那崇高忠贞的伟大人格。人格教育能够发挥其它教育形式所不及的重要作用。在重塑中华民族的理想人格的今天,过端午节,学习和传承屈原的高尚人格,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三、总把新桃换旧符

比较洋节日,一些传统节日对中小学生缺乏吸引力,春节和元宵节等传统节日之所以今天被国人看淡,与这这些节日大多来源于农业文明,与祭祖、驱鬼、借节日填饱肚子等联系在一起是密不可分的。这种文化渊源和传统形式也使得中国传统节日欢快的气氛中缺少些浪漫色彩,这与富裕起来追求生活品位和精神愉悦的现代中国人显得有些不协调。

随着经济的发展,节日本身也应该发展。无论是元宵节也好,重阳节也好,它们都与最初的起源有所不同,发生了变化,所以我们的传统节日也应该跟着我们的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一成不变肯定是不行的。

首先,活动形式要多样。要结合时令,组织各种类型的班际、校际活动,利用探究课、社会实践、校班会,充分整合校园、社区、家庭、社会资源,开展大量的主题式、探究式、体验式、寻根式节日文化活动,引领学生走进传统节日,过传统节日。

其次,可发挥家庭、社区、学校三方力量,共同开展德育实践活动。在传统节庆之际,组织学生、家长、社区人士过传统节日。如元宵节学做元宵,制灯笼,猜灯谜;端午节讲屈原爱国故事、进行划船比赛、拔河健身运动;重阳节进行敬老爱老活动。

四、千树万树梨花开

继承传统不等于匍匐在传统脚下,更不能把民族节日与外来节日对立起来。要引导学生科学认识传统节日习俗,赋予传统节日新的时代内涵,使民族文化薪火相传。同时又要以开放的心态吸纳外来文化精华,培养学生全球化视野和尊重理解多样文化的胸怀。

加强传统文化内涵的发掘,创新节日文化内涵。如就春节期间是否该禁鞭展开辩论,就重阳节是否和母亲节父亲节进行整合向有关部门提出研究报告,并尝试过一个推陈出新的传统节日。

通过调查访问、专题研究等方式,探究西方洋节的由来和文化习俗,尝试过西方洋节。通过专家讲座,调查访问等方式探究中国节日不敌洋节的原由,写出调查报告,提出改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