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完美妈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我去参加孩子学校举办的家庭教育讲座,作报告的是著名教育专家。开讲不久,专家发给每人一张纸,标题是“你是完美妈妈吗?”下面列出一系列问题,比如你每天都关注孩子的情绪吗?你经常对孩子夸奖和鼓励吗?你在孩子面前是否都展示出最好的一面?你时常会把自己的负面情绪带给孩子吗?等等。各项都有得分,全都达到相应的标准才算完美妈妈。
看着这些,我不禁感慨,这样的完美妈妈有几个人能做到呢?对照我自己,除了经常关注孩子情绪这一条还算做得不错之外,其余的大部分没有做到。实话实说,我做不了完美妈妈,也不打算做完美妈妈,我只想做一个真实坦率的妈妈――
不回避隐瞒自己的缺点
人无完人,妈妈也一样。总在孩子面前表现得无懈可击,虽能让孩子崇拜一时,却不能永远保持。有位同事是市优秀教师、语文学科带头人,她的儿子小时候特别崇拜妈妈。因为不管什么知识,画画、手工、数语英……妈妈全都会。谁知等上了初中,他学的很多内容妈妈就不会了,结果儿子现在对妈妈一脸的不以为然:“还老师呢,这点东西都不会!”偶像破碎,崇拜无存,母子关系也不再那么亲密。相反,像我这样的,从小就告诉孩子:“你不懂的,妈妈可以陪着你一起探索和求知,但不能成为你的百科全书。”孩子并没有因此而对我不以为然,依然喜欢并且崇拜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确实有它的道理。
坦然承认自己的过失
我们每个人,无论是孩子还是妈妈,在生活中都难免有过失。可是如果我们做家长的为了保持自己的完美形象,一味回避躲闪自己的错误和过失,反而会让孩子失去尊重和信任。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开始,每次我在生活中做错了事情,都会很认真地跟孩子道歉,同时也要求孩子做了错事也要道歉。我告诉他,没有人会永远不犯错误,宝宝会犯错,妈妈也是一样,只要我们犯了错误能坦然承认,认真改正,就会得到别人的谅解。事实上,孩子并不会因为大人承认错误并道歉,就影响父母在自己心中的形象,反而会更加尊重父母,彼此的关系更加和谐亲密。
不过分压抑自己的情绪
有个好帮手,旅程更顺利
口述人:杨晓雯
最完美旅行纪录:带9 个月的女儿去三亚
我和丈夫都喜欢玩儿,有了孩子一直没出去,把我们憋坏了。于是,我们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带着9 个月的娃娃去三亚!虽然家里老人反对,但我们还是准备了充足的吃的(奶粉、米粉)和许多漂亮的衣服后,带着孩子上路了。
在这个过程中,娃娃没有任何的不适应,她甚至用刚刚长出的几颗小牙跟着我们一起吃酒店里的食物。娃娃到了那里很兴奋, 以至于第一天晚上9 点都不肯按惯例睡觉, 我也没有太管她。以后的几天我索性就放开手让她尽情地玩儿,玩累了她自然就睡了。
不过,我们没有选择去景点,就是一次纯粹的海边度假。她很开心,我们也觉得轻松随意。
第一次带孩子出去,一切都比想象中要顺利的多。当然了,老公功不可没。他一直是个称职的父亲,给孩子换尿布、喂奶什么的都手到擒来。我们俩通力合作,夫妻间的默契和支撑在旅途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这次虽然少了些以前我们自己出游时的轻松、自由,但看着膝下可爱的女儿,感觉这次的旅游有了更多的温馨感和幸福感。
后来我们又去过普吉岛、巴厘岛。现在每年我们都带着孩子出去玩一两次。
通过旅行,娃娃的性格活泼开朗,特别善于与人交往。真的要感谢我们当初那个大胆的决定。
经验之谈
孩子太小的时候尽量不要带他去景点。因为那儿游人多,孩子、大人都很容易累,就得不偿失了。
带些孩子没见过的新鲜玩具,在旅途中她烦的时候拿出来,会有出其不意的好效果。
她有你想象不到的能力
口述人:郭莹
最完美旅行纪录:带3 个月的女儿乘飞机去上海
我是全职妈妈,孩子一直是我带着。所以我想去哪儿肯定也得捎着这个小精灵。从她3 个月开始我们就带着她飞上海,跑云贵,游苏杭,去香港…… 陆续去过数十个城市,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
我带孩子出去玩儿没有太多顾虑,我一直觉得应该给孩子足够的空间去发展自我。女儿也很争气,去了那么多地方都没有什么不适应。汽车、轮船、飞机也都坐过了,一点问题也没有!
我觉得孩子的适应能力远比你想象的强,所以,千万别低估了他的能力。我们上次在云南,从昆明去西双版纳坐的是汽车,60 多公里的路颠簸不断,我都快支撑不住了,可女儿却显得特别镇定,在来回来去的盘山路上欣赏窗外的美景,兴致颇高。
唯一一次有点儿手忙脚乱就是去青岛。半夜里孩子发烧了,我们有点慌张,但还是迅速作出反应,马上带她去青岛市儿童医院就医,输了液,很快就没事了。可能有人特别不理解我的做法,认为带着这么小的孩子东奔西跑有点儿草率,可我却觉得不能把孩子当成温室里的花朵,应该让她经受磨炼。
现在孩子见过很多世面,身体素质也被锻炼出来了,还特别懂事。我们之间更像是朋友,相处得非常快乐,她可以直呼我的名字,我不高兴的时候她会安慰我,她买衣服我也会给出意见……
经验之谈
钙片、鱼肝油等在旅行中也该给小宝宝按时服用。坐船的时候栏杆空隙很大,要看紧孩子。
孩子是我的旅行名片
口述人:王甘
最完美旅行纪录:带2 个月的儿子在美国跨洲旅游
我从上大学开始就酷爱旅游。在美国有了孩子后,我可不想因此放弃旅游。怎么办呢?只能带着他一起去!其实孩子越小,带着出去越方便。母乳喂养,只要带好尿布,拿个安全提篮把他一提就走了。我觉得这只是个观念的问题,并不是什么难事。
后来儿子大了,我选旅游目的地时也随着他有了转变。以前是我想去哪儿, 他就跟着我去, 现在是我要根据他的兴趣来安排。儿子特别喜欢火车, 我就会选择那些有特别的火车的地方带他去。比如去日本东京,我们专门去了一家很小的拉面馆,只有四五个位子。但是那家饭馆的设置就是一列火车, 进门就像是检票, 墙上挂着各种火车的照片,上菜的方式就是用一辆小蒸汽火车模型送上来。孩子特别开心。
我还发现,带着孩子旅游有很多原来没想到的好处。比如走到哪儿都能得到照顾,甚至可以要求特殊的待遇,很多人给你大开方便之门。儿子就是我的旅游名片,有了他,我觉得和陌生人一下就变得特别容易交流了,即使是到了语言不通的国家也不怕。以至于我有一次单独旅行时,突然变得不安和胆小起来,好像不知道该怎么和人交流了。看来,我已经习惯了带着孩子旅行了。
经验之谈
很多外版旅游书籍都有关于怎样带孩子旅游的很实用的指导和帮助,有条件的话可以看看。
平时多看一些资料,就能找到每一个城市里最适合自己和孩子的旅游方式,让你们的旅行有更多收获。
孩子是出行中的累赘还是你的伙伴?最后一位妈妈的比喻最恰当:是名片。这张名片会告诉别人,你是一个会生活、有情趣、有智慧、有能力的妈妈。孩子有你这样一位妈妈会很幸福和快乐。
我非常佩服和尊重我的妈妈,因为她是一个好老婆、好妈妈、好儿媳、好女儿的形象。她带我们的一直都是正能量的东西,会把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都处理得非常完美,做决定也不拖拉,能当机立断,想做就做的冲劲儿吸引了我。家里的人都非常喜欢妈妈做的所有的事情,因为她能照顾到每个人的的感受。
我的妈妈虽然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培养,但她身上发散出来的魅力和对生活的热爱无一不是令我钦佩的。她会以身做师范,给我们树立了一个完美的形象。“言传身教”这个成语我算是真正在母亲身上体会到了,她会把自己以前刻苦学习的经验和感受分享给我们,并不是激起我们的同情心,只是让我们明白身处在这样一个良好的环境中生活,应当珍惜学习的机会,不要自我颓废和堕落,我们每个人的未来都是充满希望的,谁也无法决定我们的未来,只有靠自己的努力才能获取我们想要的生活。正所谓“读书的苦只有十几年,但生活的苦会让你苦一辈子。”所以决定要不要改变自己,全在你自己。
妈妈很支持我们的决定,看到我们不好的地方也会指出来,让我们清晰的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出到社会上以后,没有人会包容我们的小性子,它只会打磨我们的意志力,考验我们是否可以坚持挺过去。只有家人会无条件的支持、相信我们,给予我们最大的鼓励和支持。
我也要向妈妈学习,做一个“完美”的人。
吃完草莓后是可以喝牛奶的,草莓和牛奶都是属于比较常规的食物,这两种食物在一起食用虽然会发生一些化学反应,但是不会生成对人体有严重危害性的成分,可一起食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草莓奶昔就是草莓和牛奶一起食用的,味道还不错。
只不过草莓中含有的草酸,水杨酸,苹果酸等植物酸成分会和牛奶中的钙质及蛋白质发生反应,导致牛奶的营养价值大大降低。
其实所谓牛奶和水果不能同吃的理论,实际上是一个误区。水果中所含的有机酸是会让牛奶发生沉淀,但并不会阻止人体对牛奶中营养成分的吸收。因为人的胃里酸性很强,远远超过水果的酸度,牛奶进入胃之后,自然会结成凝块。既然成年人能消化牛肉干这样的固体食物,那么柔软的牛奶凝块自然也不在话下。
只要水果蔬菜的涩味、酸味不重,牛奶可以和各种果汁、菜汁混合饮用。出现混浊但是并不影响营养价值。酸奶则适合与各种甜味水果块一起食用,包括鲜水果块和罐头水果块。用猕猴桃、黄桃和芒果切成块,和酸奶一起拌食,是新鲜又漂亮的健康甜点。
(来源:文章屋网 )
望着孩子天真无邪地手牵手,两小无猜地玩耍嬉闹,大人都觉得可爱;上了幼儿园后,孩子常将某个同学挂在嘴边、买东西时总想多买一些送给他(她),或许爸妈就开始担心着,孩子会不会太早熟?甚至还会生出挑选媳妇、女婿的标准……
其实孩子根本没想这么多,当大人开玩笑说着“女朋友”,他们便以为常和自己玩在一起的“女孩”就是“女朋友”,也许孩子的确喜欢对方的某些特质,偶尔模仿电视剧情牵牵小手,但其实很容易就转换目标,过个暑假或骊歌轻唱即一拍两散,也没看到孩子觉得感伤。
模仿爸妈,奠定性别角色
或许在孩子很小的时候,你就已经察觉到:男孩子比较喜欢玩车子,女孩子比较喜欢玩娃娃,但他们对自己是男孩或女孩,却又不是那么清楚。的确,一般说来,孩子3岁才开始慢慢清楚自己的性别、4~5岁开始热衷探索并区分两性的差异,展开一连串的性别认同的过程。
而在这样的过程中,爸妈是最重要的学习对象。孩子会从模仿爸妈的行为模式、爸妈彼此对待的方式、与周遭大人的互动以及电视等媒介,慢慢抓取出属于自己性别的特色,将性别角色种种特征逐渐内化,譬如男生要勇敢、保护女生、粗野一点没关系,女生比较细心体贴、可以穿裙子。
正视性别差异,尊重个别差异
以往认为性别差异是后天教导出来的,但现在最新的脑科学研究已经证实:男人和女人的大脑结构并不完全一样,也就是说大脑是造成性别差异的主因。比如说:女人比较会用语言表达情绪、对表情比较敏感,男人则相反。女孩喜欢玩触感柔软的洋娃娃,男孩喜欢玩比较机械性的汽车。在幼儿园画图时,女孩用的颜色大多比较鲜艳(如红、黄、橙、绿),喜欢画名词(人、房子或是洋娃娃);男孩喜欢用暗色的(如黑色、咖啡色),画的是动词(汽车相撞或是小人打架)。
或许你会说,你的孩子并非如此,这是因为男女之间有差异,但也仍存在着个别差异,就像是虽然大部分男孩的空间能力比较好,但还是有女孩在空间能力上的表现也很棒(从研究数据来看,约68%的男孩空间能力强),所以他可以当驾驶员或工程师。
但要提醒爸妈的是,并不需要把所有的人格特质差异都依性别区分,譬如说女孩子比较会无理取闹,男孩子比较喜欢竞争,这些其实都是过度简化、类化的看法,会造成错误的刻板印象。
性别刻板印象会忽略了个别差异,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有的男孩天生就是不爱打球、爱跳舞,有的女孩就是讨厌粉红色、喜欢爬树,硬是要扭转孩子的个性反而造成亲子关系紧张。因此,爸爸妈妈应该了解、正视孩子的性别差异,并依着孩子的本性、特质教导他。
在幼儿园的阶段,孩子认识性别差异,开始性别认同的阶段,所以爸妈要做的是:利用此绝佳良机,教导孩子如何尊重别人、保护自己。
刚柔并济,独立EQ兼具
心理学的研究发现:不论欧美亚各国,当人们被问到男女典型特征时,对男人的描述通常是富有冒险心、积极、肯定、独立和任务取向,而女人则是敏感、温柔、依赖、感性和人际取向。但不可否认的,每个人身上其实都具备了男性与女性的特质,只是比例多寡不同罢了。而研究发现:兼具男女特质的人,在工作及情绪的表现上都比较有弹性,身体比较健康。因为工作需要发挥积极、努力的阳刚特质,而情绪管理则需要同情、体贴的阴柔特质,两者兼具才能随环境所需任意挥洒,且思考也较有创意和弹性。
因此,教养孩子时,请先问问自己:女儿喜欢穿裤子,和一群男孩爬上爬下,真的不行吗?帮儿子选择才艺班时,武术真的比舞蹈更适合他吗?当然,也不需要刻意违背刻板印象,把男孩打扮成女孩,违期许也会造成压力,只要给孩子充分尝试、顺性发展就行。
小贴士
被猫狗咬伤后的自救措施
一旦被狗、猫咬伤,重要的是做好现场救护工作。凡是狗、猫咬伤,不管是疯狗、病猫还是正常的狗、猫(据文献报告,有相当多的正常狗、猫的唾液中带有狂犬病毒),千万不要急着去医院找医生诊治,而是应该立即、就地、彻底冲洗伤口。万一找不到水源,甚至可以用人尿代替清水冲洗,随后再设法找水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