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整式练习题

整式练习题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整式练习题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整式练习题

整式练习题范文第1篇

摘 要 传统的背越式跳高训练大都采用分解教学法,存在明显的不足与缺点,急需找到一套完整的、高效率的背越式跳高训练的新方法。本文通过采用传统训练方法的对照组与采用整体练习法的实验组进行对比试验,得出整体练习法在训练质量和训练效率上均优于传统的分解教学法的结论。

关键词 整体练习法 背越式跳高 训练 应用

跳高是田径运动的田赛项目。是一种由有节奏的助跑、单脚起跳、越过横杆落地等动作组成,以越过横杆上缘的高度来计算成绩的比赛项目。跳高是运动征服高度的运动项目,是人类不屈不挠,勇攀高峰的象征。背越式、俯卧式姿势因过杆时人体重心离杆较低,能充分利用腾空高度,是较优越的过杆方式。而背越式又较俯卧式易于掌握,因此被多数体育运动院校和训练中心所采用。

一、传统的背越式跳高训练分解教学法的缺点

传统的背越式跳高训练大都采用分解教学法,这种分解教学法存在讲解繁琐、训练效率低等问题。采用这种训练方法有以下缺点:一是训练时间长。在训练过程中将分解训练与组合训练、器材训练等训练手段分开训练,使得重复练习时间过长,降低了训练的效率。二是技术动作连接不顺畅。在转入跳高完整技术训练时,容易出现动作脱节和只会做分解练习,而组合动作不连贯等问题。因此,背越式跳高训练急需升级训练手段,促进技术提高,提高训练质量,对背越式跳高技术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探索。以期找到一套完整的、高效率的背越式跳高训练的新方法,用来指导今后的训练工作。

二、背越式跳高训练整体练习法的探索

近年来,我们在背越式跳高的训练过程中不断总结与改进,改变传统的先分解动作练习方法,探索出一套完整并且有效的训练方法。具体做法为在开始进行技术训练时就对背越式跳高的完整动作进行讲解与练习,然后,在接下来的练习过程中主要以完整技术练习为主。教练员根据队员训练过程中出现的不足与问题,进行适当的分解讲解与练习。对队员的动作进行评价与纠正。

(一)分解教学法与整体练习法的对比试验

采用对比试验方法,将学员按照身体条件、年龄、基础成绩等信息进行分类,将情况基本相同的队员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分解动作向组合动作过度的训练方法,实验组采用新的整体训练的方法,将二者的训练成绩进行比较,来说明二者的优劣。

1.对照组的训练方法

(1)原地训练“桥”,背弓等基本动作;(2)原地起跳动作练习;(3)利用圆弧助跑练习;(4)在圆弧上练习助跑,迈步,摆腿等练习;(5)圆弧上做上步起跳动作;(6)进行弧线助跑,起跳摸高练习;(7)助跑起跳摆腿练习;(8)做助跑起跳挺髋练习;(9)起跳上垫练习;(10)完整起跳技术练习。

2.实验组的训练方法

在训练开始时讲解完全的动作要领,进行完全的技术练习。(1)首先建立完整的背越式跳高的技术印象。可以通过教练的讲解、示范等教学手段,多次向学生展示完整的背越式跳高的技术要领,在练习过程中请优秀的队员为大家做示范动作,如有问题在练习过程中随时发现、随时指导。这样基本上能够消除队员在学习中的心理负担,能够加深队员的理解。(2)建立完整的训练体系。首先,进行短助跑下的踏板过杆练习。其次,进行快速助跑下的完整过杆练习。再次,完整技术的背越式过杆练习。最后,在不断的练习中,纠正动作不足,体会动作要领,提高训练成绩。这样在训练过程中不断改进,纠正队员的技术问题,能够让队员在不断练习过程中更准确地找到问题所在,在不断的提高过程中完成自我突破,培养队员的自信心。

3.对比试验结果分析:

(1)对照组:队员17名,年龄13—16岁。训练前,背越式跳高的最好成绩1.60m,最低成绩1.28m,全组平均成绩1.48m。训练后,背越式跳高的最好成绩提高了0.26m(1名),提高最低者0.06m,全组平均提高了0.13m。训练累积时间22hr。(2)实验组:队员17名,年龄13—16岁。训练前,背越式跳高的最好成绩1.58m,最低成绩1.26m,全组平均成绩1.46m。训练后,背越式跳高的最好成绩提高了0.34m(2名),其中9人提高0.19m以上。提高最低者0.14m,全组平均提高了0.20m。训练累积时间18hr。

(二)对比试验结论

试验表明,实验组的整体水平提高要优于对照组,并且实验组的队员普遍提高较多,其中提高了0.19m以上的占到了全队的60%左右,其中还有2人提高了0.34m。而对照组仅1名队员提高具体在0.20m以上。因此可以看出新的训练手法在训练效果上优于传统方法。从训练时间上来看对照组训练累积时间22hr,而实验组为18hr。可以看出实验组在训练效率上也明显优于对照组。

三、总结

综上所述,从两种不同的训练方法可以看出,传统的分解教学法不利于队员对背越式跳高技术要领的掌握。采用新的整体教学法训练,减少了不必要的分解过程,直接对连续动作进行解读,掌握要点快速、准确。无论是在训练效果上,还是在训练效率上均优于传统的训练手段。因此,新的训练手段应该得到推广,并且逐步取代传统的训练方式。

参考文献:

[1] 姚文君.浅谈背越式跳高技术训练问题及对策[J].田径.2008(08).

整式练习题范文第2篇

一流的学生、一流的学科专业和一流的导师,作为“三个一流”的三部曲,是留学人员培养环节的一条递进链,也是一个互为联系的统一整体。

选好人 选准人

学习成绩、学术水准无疑是衡量一流学生的重要指标,但评价角度还应考虑学生的研究能力,应着重看派出人员的潜在能力和发展空间,看其学成回国后对该领域、所在单位团队的带动力和影响力。

从我们与领区学者、学者导师所接触到的情况看,绝大多数留学人员都能学有所成,获得了导师、学校及社区好评和赞誉,学成回国后成为带动所在部门更新观念、教学和科研水平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反之,若事业心、责任感和潜在能力逊色,即使出了国,选到了一流专业和导师,也只能是花拳绣腿。遇到名校名师,也无法尽快进入角色,主动寻机参与。

近年来,国家公派留学工作改革力度很大,在规模不断扩大,层次逐步提高、资助学科重点向七大领域集聚的同时,应进一步加大对中、西部地区选派工作的覆盖面和倾斜力度,实现中西部地区人才培养的跨越式发展。

预则立、不预则废,选好人、选准人,有无出国深造渴望和强烈的事业心驱使至关重要,要主动行前预热,有备而去,方能满载而归。

掌握信息 选好专业

位于美国西海岸的洛杉矶领区,拥有全美最大规模和最优质量的加州大学公立教育系统和全球闻名的加州理工学院、南加州大学等私立教育资源。迄今为止,我们与领区加州大学系统的5所分校、亚历桑那大学和亚历桑那州立大学、夏威夷大学、加州理工学院、南加州大学等均已建立了常规工作联系,为我学者前来深造奠定了信息咨询工作基础。

国内各种书刊对国外大学的排名,是重要的参考因素,但留学所在国的排名更为可靠。排名有综合排名和专业排名两种,对于大多数留学人员来讲,专业排名更重要,要选择在自己研究领域以及相关领域排名趋前的大学。就美国而言,参考《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等杂志大体可以动态把握美国名校排名和名学科及专业排名情况。南加州最有名的名校,一流中的一流,我们称其为三驾马车,一是2000年排名全美最佳大学第一的加州理工学院,是一所致力于工程和科学领域杰出教育和研究的大学,以规模小,学科、专业精、专、尖闻名,学校的使命是在一种独特而卓越的多学科交叉的氛围中,研究最具挑战性的基本的科学和技术问题,同时,将杰出的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中最具创造性的成员。全校2172名学生(本科896名,研究生1276名)的规模,有31位诺贝尔奖得主获得32个诺贝尔奖项,一流大师闪烁其间。二是整体水平堪称一流的公立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圣地亚哥分校、尔湾分校、圣他巴巴拉分校等。三是留学生人数居全美之冠的私立南加州大学,其电影学院、传媒学院堪称一流。一流大学才俊林立、竞相弄潮的气势,凝重、厚实的学术积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研究取向和思辨氛围,支撑研究课题的丰富信息源、交叉学科带、大师云集群,信步其间,置身其中,潜移默化.耳濡目染,必有顿悟。

有的名校整体排名相对虽未名列前茅,但专业排名遥遥领先,譬如,同属名校之列的加州大学河边分校不及其它加大分校整体排名,但农学。植物学、昆虫学名列前茅,亚历桑那大学的光学等居全美之冠。诸如此类,可供侧重课题精专方面学者参考。再如,同一学科、专业,不同名校角度各异,譬如,以经济学为例,加州理工学院和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分别以结构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等各显千秋。

信息支撑是做好出国留学工作的一项基础工程,教育部国际司应建立一套国外名校、名专业信息的动态更新、统一规范,方便查检的检索系统。

着眼一流 择优从师

国家送出门,修行在自己。首先,能动的适应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积极主动的学术厶本文作者(二排右三)和学生学者在一起。参与意识、沟通能力是出国留学收效多寡的重要因素,由于留学人员在国外的时间是短暂的,只有迅速适应、融入环境,才能尽快进入状态,由于留学人员的特殊身份,导师对其“管理”非常松散,如果不主动有效与导师沟通,将事倍功半。其次,着眼一流,择优从师,华人、白人教授兼顾,不圊于华人教授范围,勇于“攀附”多学科职称集一身的教授,在重点与指定导师联系的同时,积极与相关学科导师建立联系,形成导师群是重要的外因条件。最后,立足课题,重视寻机积极参与小组讨论,是催发灵感、有所发现、创新,突破的重要机遇。

除此之外,我留学人员在做好自身课题研究之余,应一身二任,利用境外定点深造有利条件,帮助派出单位与进修校建立校际深度交流合作关系。近年来,我们注意发挥我领区高访学者作用,推动其在加州理工学院、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等深造的高访学者与国内派出高校建立强强合作和实质性项目交流,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整式练习题范文第3篇

1国联物流中心管理现状

1.1国联物流中心简介

柳州市国联物流中心在2000年1月成立运营,是交通部规划建设的全国45个道路主枢纽站点之一,也是柳州市人民政府确认的发展现代物流的试点企业和重点支持的物流企业之一。国联物流中心在2000年率先加入了“亚之桥全国货运信息服务网”,与全国50多个大中城市的联运企业信息平台组成货运信息网络。国联物流中心主要经营的业务有工商企业第三方物流整体外包、大件特种货物及大宗货物运输、多式联运、公路快运、市内快递、代结运费、汽车维修、食宿、停车等。

1.2国联物流中心管理现状

(1)物流企业服务水平低,竞争力不强。物流设施设备不足,自有车辆拥有数低,只能提供一般的仓储服务,仓储的专业化水平和技术水平都不高。另外,增值服务薄弱,其业务主要集中于运输业务,而配送、仓储和能提供增值服务的比例偏低。对于加工、JIT配送、“零库存”管理、物流咨询与培训、物流信息服务等增值服务方面做得不够,特别是物流方案与运作策划与规划、库存控制与管决策和做物流供应链管理等能力。还有,企业的信息化水平低,物流信息平台功能不健全,主要解决的是传统的运输与仓储功能,并且大多数都无法实现信息传输与客户、制造商、供应商的资源共享;也无法做到对物流的各个环节进行实时跟踪、有效控制和全程管理。

(2)国联物流中心人员综合素质不高。缺乏物流业务开发的操作型人才、综合性物流管理人才、物流信息管理人才,从业人员学历层次普遍较低,现代物流理念不强,业务素质仍停留在传统运作水平,专业能力较差,难以达到新型工业化所要求的现代物流从业水平。其中在国联物流公司,具有大专学历的人员占14.13%;具有中专学历的人员占33.3%。

(3)存在信用缺失现象。在国联的经营活动中,货物蒸发、卷款潜逃等现象时有发生,对国联物流业发展带来严重影响。

2国联物流中心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2.1运力资源不足导致了运营成本过高

(1)企业规模不断扩张,而运力却严重滞后。公司在不断规模扩大但是运力却随着规模的扩张严重的滞后,车辆数量过少,在货运量高峰期的时候导致运力更加缺乏,很多货物未能及时送出。运输途中的管理不够严格,司机严谨度和紧急处理事件的能力不够强,遇到突况未能及时处理。

(2)对现有运力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运力的利用效率低。国联物流经营者盲目追求大而全的做法不仅违背了国联物流的初衷,不符合当前国联物流建设资金十分紧张的实际,不利于有效地开发物流中心原有资源的潜力,更严重的是造成了企业资源的浪费和重复建设和人员压力。

(3)对其社会上的闲置运力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和利用。国联的协作车辆总数约200辆,占公司总车辆的75%以上,比较成本来说,增加挂靠车辆可以节约成本,但公司对车辆挂靠的管理不严格,而且对社会挂靠的车辆没有安装GPS定位系统从而不能做到实时监控每辆车的运输以跟踪货物,使顾客的满意度降低,而且运输途中货物损坏和丢失情况时有发生,造成公司信誉下降,同时赔偿货损货差的成本上升。

2.2人才结构不合理影响了企业的管理效能

(1)在组织构架上,缺乏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目前在整个管理人员队伍中,物流项目服务的主要人员约27人。其中学管理专业的人员约11人,物流管理专业约7人。这从某种程度上来讲,给管理队伍埋下了“先天不足”的伏笔,成了制约管理队伍整体素质提高的瓶颈性因素。

(2)在专业技术上,缺乏“专家型”的人才。公司有许多管理人员只有高中甚至只有初中的文化程度,因为公司在招聘人员时,虽然对文化程度也作了要求,但只需要应聘者提供毕业证的复印件,因此,其真实性存在一定的问题。据了解,在公司整个管理队伍中至少有25%的人不具备大专或中职毕业的文化程度,或许实际比例会超出此范围。

(3)在管理上,缺乏科学、有效的绩效考核。公司现有员工72人及临时工38人,临时招工现象比较多,对于临时工的培训在时间和质量上都难以得到有效的保障,一般情况下,对新招聘的工作人员,只是把公司的简况、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等进行介绍,然后就分配到各岗位进行跟班实习,这种不规范的、零散式的培训方式,就很难在质量上有新的突破。

在工作人员的绩效考核上,主要存在的问题,一是缺乏可行的量化考核标准,从某种程度上存在有“吃大锅饭”的现象,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不到有效的发挥;二是在操作上,一般只以管理人员巡场检查为主要的考核方式,具有较强的主观性。

2.3信息化程度滞后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信息管理上,国联物流仍然沿用过去传统的管理手段,无论是信息的获取,还是信息的处理都严重的滞后,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领导观念滞后,影响了企业信息建设的步伐。国联物流信息流通不畅,不能形成对物流服务需求全面及时地了解,更难以达到对物流过程的合理、有效的控制,就很难满足货主企业的要求。目前国联很难做到这一点,因为网络不健全,信息不顺畅,投入见效的周期长,领导一时看不见成效,从而会影响领导的决策。

(2)在信息化硬件投入不足,制约了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国联的信息化硬件投入仅占营业收入的10%不足,而且国联物流只是对柳工、花红药业公司等大的客户提供双向信息支持,并没有从根本上为货主提供更多更好的信息支持,物流服务效率没有得到预想的提高,国联的客户范围很难扩大,加上金融危机客户要求降低价格同时提高服务水平,国联的市场规模更是难以规范扩大。

(3)信息化人才短缺,信息化的优势得不到充分的利用。在国联管理人才资料中显示,在27个管理人员中,计算机网络专业的管理人员只有一个,而且是中专毕业,即国联建立了信息网络但也无法通过计算机联网和电子数据交换系统与供应商分享信息,从而无法建立起伙伴关系,无法让国联随时了解供应商的销售和库存变动情况,则公司无法预知发货量,信息化的优势得不得充分的利用,同是也无法实现物流成本的节约。

3国联物流中心管理的 具体对策

3.1优化资源结构,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1)把增加运力纳入企业发展规划。做法有两种: 一是统一思想认识,确实把运力看成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根据企业的发展规划,有计划地增加运力投入,提高企业自身运输能力。

(2)加强管理,提高现有运力的利用效率。做法有三种:一是建立和健全车辆预检和维修制度,消除车辆的故障隐患;二是建立并完善车辆健康档案,确保车辆的技术状况良好;三是建立并完善人员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

(3)整合资源,优化结构,充分利用社会上闲置的运力资源。做法有两种:一是根据企业业务发展的规律,拟制科学的运力规划;二是建立社会闲置运力资源数据库,并与之建立互惠互利的共建关系。

3.2优化人才结构,提高管理水平

技术和管理是现代企业发展的两大驱动力,拥有先进的技术,不等于就能充分发挥其技术优势,先进的技术需要一支具有高素质的技术和管理队伍去掌握,只有建立科学、有序和高效的管理,才能使系统各要素充分发挥其最大效能,从而形成“1+1>2”的整体效果。首先,要广纳人才,有计划地为企业引进高层次人才;其次,采用引进和自身培养相结合的方法,丰富企业专业技术的“人才库”;最后,建立科学、有效的绩效考核机制,最大限度地挖掘员工积极性。

3.3重视信息化建设,加大信息化的硬软件投入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如今已经步入了信息化社会,其明显特征是:信息的获取速度“快速化”,信息的收集途径“多样化”,信息的处理方法“系统化”,有效地提高了信息的利用效率。如今,信息已经成为支撑企业发展的又一重要能源。因此,国联物流中心的发展同样离不开信息化平台的支持。

参考文献:

[1]薛威,孙鸿.物流企业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2]翁丽贞.物流信息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

[3]苏宗.企业物流管理中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N].中国经济时报,2011-05-18.

整式练习题范文第4篇

观众作为理性的消费者对比赛结果不确定性的偏好是一种追求效用最大化的体现,职业体育联盟管理者为了获得更大的市场收益首先考虑观众的需求,因为观众是联盟获得收益最大化的基础,观众市场是联盟“双边市场”的非常重要的“一边”,竞争平衡的比赛成为联盟获得稳定高额利润的核心产品。联盟对竞争平衡的控制与国家对企业的宏观管理模式相似,竞争平衡的制度安排来促进俱乐部之间的有效竞争,提高球迷福利,最终实现联盟利润最大化。

1竞争平衡的概念界定  

Rottenberg认为竞争性平衡指职业体育联盟内各球队竞技实力平衡的程度。Fort认为职业体育联盟竞争性平衡应具包括3个维度,每场比赛结果的不确定性、单赛季结果的不确定性、几个赛季结果的不确定性。国外学者对竞争平衡的概念研究较少,基本都是一种对竞争平衡状态的描述。国内学者对竞争平衡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对竞争平衡的概念认识不一,多数学者认为竞争平衡就是球队比赛的对抗水平的平衡状态。竞争平衡是联赛的参与者为了最大化自身利益,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安排平衡联赛参与者运动竞赛的实力,以此增加比赛结果的不确定性的行为。但是,也有研究者认为竞争平衡应该从经济学的角度认识,他们把职业体育的竞争平衡称作竞争均衡,借鉴了经济学的概念。在国外对职业体育竞争平衡研究的文献中多数是竞争平衡(Competitive Balance)的概念,是指比赛球队比赛本身的对抗平衡状态,而非经济学所表达的是竞争均衡(Competitive Equilibrium)的概念,在经济学中竞争均衡是指完全竞争为特征的市场或经济中需求与供给的平衡。职业体育的竞争平衡与经济学的竞争均衡的内涵存在本质的区别,所以,对职业体育竞争平衡本研究从球队比赛对抗平衡角度的进行界定。 球迷对持续失败的球队渐渐失去热情,而对一个永远胜利的球队也很快失去兴趣,俱乐部出现获胜收益递减规律。联盟对竞争失衡的现象己经开始关注,所谓的“王朝球队”联盟开始采用正式的制度进行调控,通过经济手段干涉市场达到联盟的竞争平衡,以保证联盟长期稳定发展,美国棒球联盟(MLB)老辛辛那提红袜队的解散说明了竞争平衡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职业体育的竞争平衡指的是联赛俱乐部比赛竞技水平的接近状态,是一种相对的平衡,包括比赛的结果和过程的平衡情况。联盟是让球队是实力平衡,而老板是个人私益最大化的追求者,不会为联盟的利益最大化而输球,联盟不得不进行制度创新,设计了一系列的制度以促进联盟整体的竞争平衡。让欧洲一些处于同一水平的国家组织联赛,比赛竞争平衡水平相对较好,如果从竞争平衡的角度讲这是一种非常好的制度安排。

整式练习题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职高专院校 体育锻炼 现状

1 体育锻炼的态度

态度在社会心理学中是一个很广泛的概念,1993年迈尔斯提出:“态度对某物或某人的一种喜欢和不喜欢的评价性反应,它在人们的信念情感和行为倾向中表现出来。”体育态度值得是个体对体育活动所持有的评价、体验和行为倾向性的综合表现。体育态度形成之后对个体的体育参与行为及效果产生重要的影响。体育态度包括认知、情感、行为意向即态度的行为倾向性。三者之间是相互协调一致的,但也因为体育认知的转变会发生变化。而体育态度与体育锻炼频率、体育锻炼时间、体育锻炼强度具有高度显着性。这正说明了积极地体育态度能够有效的促进学生参加体育锻炼行为。

2体育锻炼的动机

在学生中参与体育锻炼的动机依次为:强身健体、舒缓情绪缓解压力、休闲娱乐、身心健康、减肥健美、享受运动的乐趣、提高运动水平、应付考试以及交友。其中多数学生将强身健体排在第一,这说明绝大多数的在校学生对课外体育锻炼具有增强体质的功能认识比较深刻,且深入人心。

3体育锻炼习惯

从目前郑州市大部分高职院校的教学计划安排来看,大一、大二的学生因为学校开设有体育课,所以锻炼时间也较多,说明学生在校期间一段时间体育课的开设,对学生自觉主动的参与体育锻炼是由帮助的。而大三的毕业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情况较差。由于面临就业压力,面临毕业的大三学生就忽视了身体锻炼,这种情况说明,大学的学习过程中还有一部分学生没有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并没有将体育放在重要的位子上来看待。

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时间是衡量学校课外体育锻炼开展情况的重要指标之一,是保证学生增强体质、增强健康的前提条件。课余体育锻炼的频率既反映了学生体育锻炼意识和习惯的养成程度,也可以准确的反映学校体育的效果。然而目前郑州市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缺乏体育锻炼习惯、缺乏体育意识。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觉锻炼的兴趣和独立性锻炼的能力引导学生养成自觉终身参加体育锻炼习惯的意识,是高职高专院校体育教学有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4活动项目

对于普及程度高,场地器材比较便利,参与形式与人数限制较小的项目比较容易开展,球类运动已经被大众接受程度较高,但是男生则会选择篮球、足球等具有激烈的对抗性、竞争性的锻炼项目。而女生则会选择健美操、羽毛球等活动强度、对抗性不高的趣味性项目,这是男、女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动机不同有关,同时也体现出男、女不同的身心特征和需要,男生为了表现勇敢、强悍、自信和团结的性格特点,力求在高速度、高强度的运动中来表现自己,而女生只是为了满足健身的目的选择了对抗性低,身体接触少,有利于修饰形体、更多展现女性柔美体态特点项目。

男女生也有共同喜好的一些活动,例如:乒乓球、羽毛球等一些身体对抗性性较小,但趣味性较高的体育活动项目。跑步也成为了在校生的最爱,这充分说明目前学校体育活动场地设施不能完全满足在校大学生的体育锻炼需要,这也极大的影响了学生们对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在场地、设施缺乏的情况下,绝大学生选择了不受场地、器材等条件要求的体育运动,对真正喜爱的体育运动得不到良好的发展。通过调查表明在排除经济、场地、器械的因素下,瑜伽、体育舞蹈、跆拳道、户外运动、网球等越来越多的体育项目受到学生的关注和喜爱。由此可见,学校体育需要迅速的扩展体育项目,使学生体育锻炼项目多元化发展。

5活动时间

在校大学生的活动时间范围较广,主要分布在中午午饭后至下午上课之前,下午第二节课后至晚饭前,晚上九点之后熄灯之前。中午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较少,一些事特别酷爱某种项目来锻炼的,还有一些事班级、年级等团体组织各种比赛的因素。下午学生们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比例是最高的,一是因为学生上了两节课后需要出来让身体活动一下,二是学校一般这个时间尽量不安排课,保证了学生课外活动的时间,三是这个时间没有体育课来和学生争抢场地设施。晚上锻炼的方式主要是跑步,因此女生的比例要远远超过男生,晚上的锻炼气温也较适合女生。

6年级差异

大一新生由于对环境还不是太熟悉,以及生活圈子亦没有建立起来,总体来说参与体育活动的习惯明显少于大二学生,而大三有体育锻炼习惯的学生比大一新生很少,这应该与近年来毕业生就业压力较大有关。

纵观以上现象,为了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培养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我们应该加大宣传,提高学生对体育锻炼认识,使学生深刻认识到体育锻炼对今后职业病预防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主动性,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充分认识体育锻炼的重要性,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思想,自觉开展体育锻炼并养成体育锻炼习惯;使他们懂得健康的体魄是他们职业性工作所必须的,身体健康状况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到今后的工作和学习的质量,体育锻炼不仅仅是消遣娱乐、调节情绪的需要,更是其一生健康的重要保证。这样才能在将来更好地服务于社会,适应以后的实践性工作。

参考文献:

[1]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十一五”发展规划[Z].2007.

[2]韩志霞.长春市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