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温庭筠简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温庭筠是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今山西祁县东南人。
白话译文:
梳洗完毕,独自一人登上望江楼,倚靠着楼柱凝望着滔滔江面。上千艘船过去了,所盼望的人都没有出现。太阳的余晖脉脉地洒在江面上,江水慢慢地流着,思念的柔肠萦绕在那片白蘋洲上。
作者: 兰晓龙
出 版 社: 花山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2-1
所属分类:军事小说
编辑推荐:“一本好书,能教会你怎样做人!”一部真正优秀的小说,它不只是小说本身,它还包含着哲学、人生,就如《约翰・克里斯朵夫》一般,他还是一部个人的成长史。
内容简介:一个普通农村孩子许三多,他凭着单纯和执着,在军队里跌打滚爬,在种种困厄和磨难中百炼成钢。因为他的笨,让全连队受累;因为他的认真,让全连队为之感动;因为他的执着,让全营战士为之骄傲。
作者简介:兰晓龙,职业编剧。1997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曾创作话剧《红星照耀中国》,电视剧《步兵团长》等。2005年2月话剧《爱尔纳・突击》获得老舍文学奖、戏剧奖。
明朝那些事儿(系列)
作者: 当年明月
出 版 社: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所属分类:历史知识读物
编辑推荐:大明王朝兴衰的全程解说。让我们以更为轻松的状态走进历史,《明朝那些事儿》每月点击率超过百万的超强人气巨作,大有紧追易中天《品三国》之势。
内容简介:本书自明太祖皇帝朱元璋说起,全程解说明朝近三百年灭亡事。作者笔法灵动,在他笔下,人物性格鲜活,事件更是跌宕起伏,叫人读来欲罢不能。
作者简介:当年明月,27岁,一个非文学和历史学专业出身的普通公务员,强调写史即写人,写人即写心。以长文《明朝那些事儿》狂飚突起于网络论坛。
人生若只如初见
作者: 安意如
出 版 社: 天津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8-1
所属分类: 现当代随笔
编辑推荐:80后女孩用现代语言阐释的古典诗词,兼具知识性、趣味性、通俗性。
内容简介:内容上溯汉高祖与戚夫人,下至清代才子纳兰性德与沈宛。唐玄宗、陆游、温庭筠,王昭君、杨玉环、李清照、鱼玄机。本书于诗词变幻中讲述了古代英雄美人、才子才女不为人知的爱情侧面。以一种风格独特、感情丰富的散文随笔形式,描绘出一幕幕古典诗词背后唯美、动人的历史爱情画卷,引领读者倾听一段段经典、震撼的浪漫往事。
作者简介:安意如,原名张莉,自由写作者,1984年6月出生于安徽宣城。创作诗词评赏“漫漫古典情”系列《人生若只如初见》《当时只道是寻常》和《思无邪》。
鬼吹灯
作者: 天下霸唱
出 版 社: 安徽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12-1
所属分类:惊悚恐怖小说
编辑推荐:天文地理,三教九流,无所不包;异域风情,风俗人文,神秘诡异。
内容简介:故事以一本家传的秘书残卷为引,讲述三位当代盗墓者,为解开部族消失的千古之谜,利用风水秘术,解读天下大山大川的脉搏,寻找一处处失落在大地深处的龙楼宝殿……
作者简介:天下霸唱,原名张牧野,“天下霸唱”笔名来源于网络游戏。男,28岁,天津人,学美术出身,当过发型设计师,做过服装生意,现在和朋友合伙经营一家金融投资公司。
窗边的小豆豆
作者: [日]黑柳彻子
出 版 社: 南海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3-1-1
所属分类: 少儿寓言文学
编辑推荐:20世纪最有影响的作品之一,1981年出版后,在全球都引起了极大的反响,截至2001年,日文版累计销量达938万册,成为日本历史上销量最大的一本书。该书已被译成了33种文字。成为日、美、英等国中小学生与教师必读书。
内容简介:本书讲述了作者上小学时的一段真实故事,作者因淘气被原学校退学后,来到巴学园。在小林校长的爱护和引导下,让一般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逐渐成了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并奠定了她一生的基础。
作者简介:黑柳彻子,日本著名作家、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因创作《窗边的小豆豆》被美国《纽约时报》《时代周刊》誉为日本最伟大的女性。
帝国的终结
作者: 易中天
出 版 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11-1
所属分类: 历史知识读物
编辑推荐:承续了易氏著作生动、风趣、见解独到的一贯风格!深刻反省了从大秦王朝至大清王朝,整个帝国制度形成和灭亡的原因。
[关键词] 古代诗词;人物情感
一、“迁怒”于大自然中风物的永恒不变,突显物情与人情的乖离,从而表现人物内心深处因“物是人非”所引发的万千愁思
如:唐代诗人岑参的《山房春事》,“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两三家。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梁园为西汉梁孝王刘武所建,如今早已人去楼空。庭树,指梁园中残存的树木。其中三、四两句,就突显了物情与人情乖离,诗人不言自己深知物是人非,却道花树无知,不管人事沧桑,依然开出当年的鲜妍花儿来。春来花树开花,本是合乎自然规律,这里诗人却嫌其不能善解人意,可谓无理而妙,曲折地表现自己内心深处因“物是人非”所引发的万千愁思。
又如:唐代诗人韦庄的《台城》,“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其中三、四两句,正面点明题旨,选择“柳”为高度凝聚的媒介形象,六朝业已倾覆,然而,堆烟叠雾的杨柳却容颜未改,春来依旧绿遍十里长堤,一如台城繁华鼎盛时,诗人于是说它“无情”。由于韦庄从“六朝如梦”的感受里,联想到严峻的现实危机,悲悼大唐帝国的江河日下,灭亡之势已不可回,面对烟柳的生机勃勃、逢春必发之景,排遣无计中,才托辞他向,归于“台城柳”的“无情”吧,以其无情,突显自己内心无处可寄的深长悲慨。
二、“迁怒”于自然之物的“冥顽不灵”,表现物情与人情的乖离,进而表现人物内心深处的复杂而深沉的愁绪
如:清代诗人赵翼的《野步》,“峭寒催换木棉裘,倚杖郊原作近游。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诗人笔下的秋风,仿佛成了一个讨人厌的家伙,简直“冥顽不灵”,它萧萧地吹,不停地吹,吹红了湛湛青枫,吹白了满头乌发,诗人对这秋风,不禁发出一句“管闲事”的牢骚来。本来秋风没有感情,也不好管闲事,枫叶之红、青丝之白,都不是秋风有意为之,诗人发此怪怨,实属无理。但越是无理,越是有情,诗人自入秋以来,一直不堪寒冷,再加上年事已高,感伤之情就从没断过,此刻他看到瑟瑟作响的红叶,一腔悲怀再也把持不住,便冲秋风抱怨道:“你怎么这么好管闲事!”这里的秋风,实际上已经超出它本身的含义,成为了整个秋天、甚至永远无情地流逝着的时间的代表,正是无情的岁月逼红了枫叶,也催老了诗人。诗人此处将自己的感情外化为原本无辜的秋风,以蓄意悖理的手法,让衰凉之感直达读者心灵深处,仿佛读者自己已经成为了一个步履蹒跚的老者,在秋风中不禁热泪潸然。
同样采用如此手法来写风的还有:宋代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中,“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此句,从今晨回溯昨夜,明点“离恨”,情感也从隐微转为强烈。明月本是无知的自然物,它不了解离恨之苦,而只顾着“光照朱户”,原很自然;既如此,似乎不应怨恨它,但却偏要怨。这种仿佛是无理的埋怨,埋怨它的“冥顽不灵”,从而有力地表现了女主人公在离恨的煎熬中对月彻夜无眠的情景和由外界事物所引起的无尽怅惘。
三、“迁怒”于自然之物对人的“有意”捉弄,表现表现物情与人情的乖离,进而表现人物内心无以言说的万般愁苦
如:唐代温庭筠《更漏子・玉炉香》中,“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居室之内,炉烟袅袅着,蜡烛滴着红泪,照着秋意满堂,本来就难成眠的人儿,被这明暗不定的烛光搅得更加愁肠百结。“偏照”,即“偏偏照着”,你不想让它照,它就是要照,这蜡烛,“哪里来的劳什子”,如此讨人嫌?简直就是为了折磨人。
同样,李白的《长门怨》中,也运用了类似的写法,“夜悬明镜青天上,独照长门宫里人。”其中“独照”两字更加重了忧思的份量,本来,月光在天下是无所不照的,不管你是恃宠得意也罢,失宠落魄也罢,可是如果有了当初喜沐皇恩、共赏明月的那一幕幕光景,现在的独受清光、无人理睬的痛楚就愈发显得触目惊心、伤痛难捱了。这是一件多么残酷的事情。诗人笔下的月亮,简直就是个“促狭鬼”,它太“坏”了,它“独照”,它单单照着,让愁苦中的人儿,更加夜不成寐。又如:唐代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所写的月光,“玉户帘中卷不去,捣月砧上拂还来。”思妇睹月思人,于是想赶走这恼人的月色,可是月色“卷不去”,“拂还来”,总是缠着她不放,简直是有意捉弄人。
再如:唐代金昌绪的《春怨》“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黄莺儿清脆的叫声,在常人听来,动听悦耳,可是在思妇看来却搅扰了她的梦,害得她在梦中不能赶到辽西,与戍守边关的亲人相见。可见,这黄莺儿,仿佛是有意而来,是个令人厌弃的家伙,足见其与人情的乖离,由此也足见女主人公内心的思念之深切。
关键词:离情 清秋节伤离别
一、 关于词牌名的来历
“雨霖铃”,一作“雨淋铃”,原为唐敦坊曲名。相传唐玄宗入蜀,至叙口时,栈道中闻铃声,为悼念杨贵妃,遂制此曲。白居易《长恨歌》云“夜雨闻铃肠断声”即指此事。
二、作者简介
柳永,原名三变,少年时去汴京应试,经常跟歌伎们一道生活,狂放不羁。由于擅长词曲,他还常常替歌伎们填词作曲。有人在仁宗面前举荐他,仁宗听了他的名字,批了四个字:“且去填词”。以后,他就在汴京、苏州、杭州等地流浪了一个时期,到五十多岁才改名柳永,并考取进士。他曾在浙江等地做过几任小官。柳永晚年穷困潦倒,死后由歌伎们集资才得以安葬。
柳永的词比较缠绵婉约,《雨霖铃》不仅是他的代表作,也是宋词婉约派的代表作。词人当时由于仕途失意,心情十分压抑,无可奈何地离开京都,但想到从此不能再和心爱的人生活在一起,就更加痛苦。《雨霖铃》以冷落凄凉的秋景为衬托,抒发了词人因仕途失意和情场伤神以至飘零四海的感伤,基调格外低沉。
三、内容赏析
“寒蝉凄切”,这是送别的大环境,不仅渲染了气氛,也暗示了送别的地点。宋代的汴京河两岸栽有很多柳树,柳永在另一首词《少年游》中曾写过“高柳乱蝉嘶”。“寒蝉凄切”正是写柳树上寒蝉凄切的长鸣,而柳树又有“拂水飘绵送行色”的作用,因此自然会触动离情。这就点明了全文的主旨。下面接着说“对长亭晚”,意思就更明确了。在唐宋时期,“长亭”已经当作了离别地点的通称。康与之曾说过:“今古短长亭,送往迎来处。”词人此刻到了长亭,正值“骤雨初歇”,眼前的景物变得更加清晰,他听着凄切的蝉声,看到河两岸的柳树和河边的小舟,离情自然更浓。这里是一种融情入景的写法。
雨停了,这时,无论如何也该启程了,必得离别,自然逼出下句“兰舟催发”。
“都门帐饮无绪”,词人因仕途失意,穷困潦倒,只能在一个很简陋的帐蓬里告别恋人,当时的心情正如李煜所说:“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白天就登程了,因不忍离别,延挨到了“对长亭晚”,自然唤起下句“方留恋处”。正在依恋难舍的时候,船家又一阵一阵地催他出发,船家越是这样催促,他愈觉得留恋,愈值得珍惜,内心更觉得痛苦。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在催促声中,词人已不得不离别。离别之际,纵有千言万语,也被噎住,说不出话来,两人只有紧紧地握住手,如苏轼所说:“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此时,雨已停但泪不止,雨只是骤雨,此刻消停,怎比得上离人“系我一生心,负你千行泪”那样持久呢?
这样写景与写情用的是反衬手法。
尽管寒蝉声凄欲断,总还能发出嘶鸣。而人在离别的时候,反成了“无语凝噎”。悲痛之极,连寒蝉那种凄切之声也难以发出。
这里又运用了一种递进手法。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一个“念”字,就表明了以下所写的景物是词人所想象的。这一句将上片别前的实写巧妙过渡到下片别后的虚写。
行舟去处,是那千里烟波。崔颢在《黄鹤楼》一诗中曾写过:“昔人已乘黄鹤去,烟波江上使人愁。”那千里烟波之上是沉沉暮霭,那沉沉暮霭之上又是空阔的楚天。而在这无边的广漠之中,漂泊无所止的却是一叶小舟,行舟里是孤独的旅人,以及旅人那无比寂寥怅惘的内心。想到这里,作者更加感到离愁的痛苦和前途的渺茫。
词人由离别之事触动离别之情,由离别之情又推及到离别之理,就自然有了下面的开头“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自古以来,秋天就很容易使人悲伤,杜甫《登高》中曾说:“万里悲秋常作客。”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也说过:“枯藤、老树、昏鸦,断肠人在天涯。”
而离别又总是令人非常伤心。李白《送友人》诗中曾说:“挥手自兹去,萧萧斑马鸣。”挥手告别,连马也因不忍离别而禁不住萧萧长鸣,更何况是在“冷落清秋节”这样特别的环境中离别。这种痛苦就更加使人难以忍受。难怪宋代词人吴人英说:“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
对于“伤离别”。苏轼在《水调歌头》中也曾感叹:“人有悲欢离合。”但是他能由“月有阴晴圆缺”的自然规律得到领悟,心胸旷达,最后发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样的美好祝愿。而柳永却没能从“伤离别”中解脱出来,在一叶孤舟上推想“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一千古名句。这里的杨柳、晓风、残月都是最能触动离愁的事物。温庭筠在一首送别词里就说过:“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曹植也曾写过:“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
作者把这三件事集中成一幅凄清的画面:飘拂的杨柳,凄凉的晓风,破碎的残月,这样更加使离人勾起对往事的回忆,深感眼前的孤独。
更何况这幅画面又是出现在一个特定的时刻――“酒醒”之后。离人饮酒,为的是消愁,但李白说过:“举杯消愁愁更愁。”李清照也曾说:“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这“闲滋味”正是指的“愁滋味”。
试想,柳永此时不过是离开心爱的人的第二天早晨,“执手相看泪眼”的图像依然鲜明地留在心上,面对着眼前的凄清景象,而前路又是“千里烟波”,他还得继续前行,离心爱的人越来越远,正如欧阳修所说的“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想到离别后凄凉寂寞的心情,纵然有良辰美景也形同虚设,因为没有心上人陪我共赏。即使有许许多多的风情韵事,又能对谁倾诉呢?这一反问,与李清照《声声慢》的结尾“怎一个愁字了得”有异曲同工之妙,使感情显得更加强烈,这种离愁只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与日俱增。
读完了下片,再回过头来看看上片“都门帐饮无绪”,“无语凝噎”,我们自然会更加理解这些话的内涵――原来词人和他心爱的人之间的感情竟如此深厚,怎能不难分难舍。这是一种虚实相济的写法。
总结
纵观全文,整首词的内容,无论虚写、实写,总离不开写景、抒情,景是“清秋节”,情是“伤离别”,作者即景抒情,融情入景,以至情景交融。
然而,柳永这首词的情景交融不仅仅只是王国维所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而是由情景之交融到达于《文心雕龙》中所说的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物我一境”。“物”也就是景物、环境,而这个“我”不仅仅包括“我的感情”,还兼有“我”的离别之事和因这事而悟出的道理。词人把写景、叙事、抒情、议论熔为一炉,由眼中景包罗了景中人、人中事、事中情、情中理,淋漓尽致而又层次井然。
参考文献:
[1]马积高,黄钧.中国古代文学史.湖南文艺出版社,1992.5.
[2]高中语文课文分析集.广东人民出版社,1984.
李 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诗文解释
在花丛中摆上一壶美酒,我自斟自饮,身边没有一个亲友。举杯向天,邀请明月,与我的影子相对,便成了三人。明月既不能理解开怀畅饮之乐,影子也只能默默地跟随在我的左右。我只得暂时伴着明月、清影,趁此美景良辰,及时欢娱。我吟诵诗篇,月亮伴随我徘徊,我手足舞蹈,影子便随我蹁跹。清醒时我与你一同分享欢乐,沉醉便再也找不到你们的踪影。让我们结成永恒的友谊,来日相聚在浩邈的云天。
词语解释
独酌:一个人饮酒。
成三人:明月和我以及我的影子恰好合成三人。
既:且。
不解:不懂。
徒:空。
将:和。
及春:趁着青春年华。
月徘徊:明月随我来回移动。
影零乱:因起舞而身影纷乱。
交欢:一起欢乐。
无情:忘却世情。
相期:相约。
邈:遥远。云汉:银河。
名家赏析
诗文赏析一
《月下独酌》一共四首,这是第一首,是一首抒情诗,是作者抒写他自己孤独寂寞、以酒浇愁的苦闷心情。虽然是个人感情的抒发,但也是和当时现实有关的。
李白参加政治活动的时候,唐王朝已开始腐化,是李林甫、杨国忠和皇亲贵宦们当权的黑暗时期。他们纠合党人,排挤异己。李白既“非廊庙器”,又是性格傲慢,当然必为他们所不容。因而在政治上始终不得志,从而对现实不满。但作为封建士大夫的李白,既无力改变现实,也看不到其他的前途,因而他感到孤寂和苦恼。本诗通过对月独酌,集中反映了这种思想感情。
这首诗虽然以饮酒赏月为题材,但作者是通过这些题材来抒发他对当时现实的不满的。它和那些帮闲文人所写的风花雪月的诗作有根本的不同,在那狂歌醉饮后面隐藏着“愁多酒更少,酒倾愁不来”的忧郁、愤懑的情绪,这情绪多少体现着李白不与封建统治者合作的反抗精神。
诗文赏析二
这是一个精心剪裁出来的场面,写来却是那么自然。李白月下独酌,面对明月与影子,似乎在幻觉中形成了三人共饮的画面。在这温暖的春夜,李白边饮边歌舞,月与影也紧随他那感情的起伏而起伏,仿佛也在分享他饮酒的欢乐与忧愁。
从逻辑上讲,物与人的内心世界并无多少关系。但从诗意的角度上看,二者却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这也正是中国诗歌中的“兴”之起源。它从《诗经》开始就一直赋予大自然以拟人的动作、思想与情感,如“月出皎兮,佼人僚兮”,“愁月”“悲风”等等。李白此诗正应了这“兴”之写法,赋明月与影子以情感。正如林语堂所说:“它是一种诗意的与自然合调的信仰,这使生命随着人类情感的波动而波动。”
但在诗之末尾,李白又流露出一种独而不独,不独又独的复杂情思,他知道了月与影本是无情物,只是自己多情而已。面对这个无情物,李白依然要永结无情游,意思是月下独酌时,还是要将这月与影邀来相伴歌舞,哪怕是“相期邈云汉”,也在所不辞。可见太白之孤独、之有情已到了何等地步!
斯蒂芬・欧文曾说:“诗歌是一种工具,诗人通过诗歌而让人了解和叹赏他的独特性。”
李白正是有了这首“对影成三人”的《月下独酌》,才让我们了解和叹赏他的独特性的。
今天,无论男女老少,任何一个中国人,只要他举杯浅酌,都会吟咏“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以表他对所谓风雅与独饮的玩味。而这首诗的独特性,早已化入我们民族的集体无意识之中了。
诗文赏析三
我歌唱时月亮徘徊,我起舞时影子零乱。清醒之时一起欢聚,酒醉以后各自分散。此诗通过奇妙的想象描写了一个以月影为伴的诗人酣饮歌舞的奇特场面。诗人化无生命的自然物为有生命有情的人,和它们一同饮酒、唱歌、起舞,并且还要和月亮结成亲密无间的好友,充分反映了诗人孤傲、清高、狂放不羁的情怀。当然,这正是诗人对世俗厌倦、对现实失望的反映,是一个具有远大抱负的人不能施展才能,终生不得志的痛苦心情的流露。全诗以动写静,以热闹写孤独,取得了强烈的艺术效果。
李白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附近),先世于隋末流徙西域,李白即生于中亚碎叶。(今巴尔喀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唐时属安西都户府管辖)。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
他的一生,绝大部分在漫游中度过。天宝元年(742年),因道士吴筠的推荐,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文章风采,名动一时,颇为玄宗所赏识。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仅三年,就弃官而去,仍然继续他那飘荡四方的流浪生活。安史之乱发生的第二年,他感愤时艰,曾参加了永王李的幕府。不幸,永王与肃宗发生了争夺帝位的斗争,兵败之后,李白受牵累,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途中遇赦。晚年漂泊东南一带,依当涂县令李阳冰,不久即病卒。
李白的诗以抒情为主。屈原而后,他第一个真正能够广泛地从当时的民间文艺和秦、汉、魏以来的乐府民歌吸取其丰富营养,集中提高而形成他的独特风貌。他具有超异寻常的艺术天才和磅礴雄伟的艺术力量。一切可惊可喜、令人兴奋、发人深思的现象,无不尽归笔底。杜甫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寄李十二白二十韵》)之评,是屈原之后我国最为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与杜甫齐名,世称“李杜”,韩愈云:“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调张籍》)。有《李太白全集》。
关于月的意象
“月”在中国文学中出现频率成倍增长,至晚唐北宋达于巅峰。“月”自从进入人的审美视野,便不断派生、衍播出介蕴不尽的象征喻指。
我们知道,月虽然只是自然界中一个纯客观的物象,但它却逐渐成为华夏之邦人化自然的组成部分,成为诗人某些特定情感的信息载体。正是由于作者在创作时的处境情怀不同,从而导致了他们作品中“月”这一意象的不同思想内蕴,它们在规定的语境中,展示出了难尽言表的情感流程及其集中鲜明的价值取向。他们借月来抒怀言志,因而望月思乡,望月怀人,望月感怀几乎成了诗词中的永恒主题。
下面从几个不同侧面归纳分析一下唐宋词中“月”这一意象丰富而深刻的内涵:
(一)“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
月本无情,人却有意。月亮的阴晴圆缺,其实只是普普通通的自然现象,但它却映射了人世间的悲欢离合。在以月破状分离这一意象的词作中,又可细分为两小类:
(1)送别之作中的“月”。
“多情自古伤离别”,离别时的那种落没与惆怅的心情是无以言表的,面对即将离去的亲朋好友,只能是“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此时此刻的月亮也带有几分凄切伤感的色调。“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以上送别词中的诗句,具有一个明显的共同点,即“月”的意象都并非“圆月”、“满月”,而是“残月”、“新月”。对于这一点,我认为可以从两个方面去理解,一是从自然科学角度分析,古人远行,多启程于黎明之前甚至夜半时分,此时月将西斜,月亮表现出来的特征便是残缺 的、低垂的、朦胧的,因此,运用“残月”、“陇月”等意象是符合实际的,是真实的客观描写。
(2)怀古、亡国之作中的“月”。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年年花开,岁岁月圆,但常常是物是人非,如今之明月,犹当时之明月,可如今的人事情怀却已大异于当时了。面对依旧高悬于天的明月,此刻心中难免会涌上一种凄楚的感觉,那难以预料的世迁,只有明月才能作证,正如张若虚在其《春江花月夜》中所叹:“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二)“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爱情作为一个永恒的主题,在唐宋词中有很大一部分就是描写男女间纯真爱情生活的作品,读来让人有一种纯朴温馨之感,余味无穷。在这类表达爱情的词作中,“月”的意象除了用来烘托渲染幽会时那种恬静温馨、柔情蜜意的氛围之外,也是借月亮的皎洁无瑕来象征青年男女间爱情的纯真,给人以美的享受。
在这类词中,“月”的意象变得美丽而朦胧,色调也较明朗,不再给人以忧伤的感觉,而且往往与“花”相映,充满了诗情画意。如“携手看花深径,扶肩待月斜廊。”(贺铸《西江月》,这两句极其生动地写出了男女欢会时在花光月影环境中卿卿我我、情意绵绵的情态,给人以温馨旖旎的印象。而“闲云归后,月在庭花旧栏角。”由此可见,月与花的意象组合是男女爱情的象征。
(三)“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以月写相思,自谢庄《月赋)“美人迈兮音尘胭,隔千里兮共明月”之后,代不乏人。因为千里共月最易引起相思之情。俗话说:“男儿有泪不轻弹”,然而对于漂泊在外的游子和戍边的征人来说,泪却是常流的,有谁能抵御那久别家乡亲人的孤独之苦呢?
另外,再如:温庭筠的《菩萨蛮》:“花落月明残,锦袅知晓寒。”这里所举的例子中的月大多是“残月”、“斜月”的意象,这主要是想表现思妇们由于丝丝哀愁,缕缕离恨而整夜难眠,展转反侧,直到天明。真是独处深闺,幽梦难寻,灯尽梦回,更觉寂寞难堪。这种以象表意,以景结情的“残月”更有一种动人心魄的艺术魅力。
(四)“我寄愁心与明月” 。
我国是一个有着二千多年封建社会历史的国家。那个时代,在森严的等级制和严格的家长制束缚中,连男子都要遵守许多封建礼法,就更不必说青春年少的女子,她们被绑缚在严格的“三纲五常”的道德伦理规范之中,几乎被剥夺了最起码的人生自由,她们无权随意走出闺阁抛头露面,无权自主爱情婚姻,从肉体到精神上都遭受着严重的摧残。然而,她们毕竟是有血有肉、有情有意的少女,对自由美好幸福的爱情婚姻的追求正是她们这个年龄的特征。可是她们隐密的“闺情”又能向谁倾诉?只有那轮天边的明月才是知音,才是她们痴痴倾吐情愫的对象。正如韦庄在《女冠子》中写道:“除却天边月,没人知”。把明月引为知己,这倒更显出了人间的孤独,“明月不知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在这一类表达少女“闺情”的词中,“月”是作为一个虚实结合的意象出现的,此时常常和“梦”的意象组合在一起,表达一种“觉来知是梦,无胜悲”的情感,说明少女们把月作为她们倾诉对象的空虚缥缈,迷茫惆怅。这样便能达到虚实相间,相辅相成的艺术效果。
(五)“庐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唐诗宋词中写女子伤春惜别之情时,常常用“月”来比喻象征这些纯结、美丽、多情的女子形象。如晏殊的《烷溪沙》中“鬓弹欲迎眉际月,酒红初上脸边霞。”他用“月”与“霞”来隐喻女子的眉和脸,从而让人可以想象出这位姑娘的美艳。
(六)“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以上的五大类中,显而易见“月”都是深深地打上了人的情感烙印的,有喜有悲,有着丰富的情感内蕴。但有时,月亮似乎又不那么多情,欧阳修在他的《玉楼春》中不是说:“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吗?细细体味一下,其实不然,应该说此处的“月”的意象内涵更加深刻丰富。如果从情感上说,此处的否定正是对前面所分析的五大意象内涵的肯定,因为正是那些“有情之月”才使得欧阳修有了独创新境的“无情之月”。他认为李后主之《虞美人》词中的天边明月与楼外东风,固原属无情,何干人事?只不过就是有情之人观之,则明月东风皆成为引人伤心断肠之媒介了。事实上,他是从情感上转入了一种理念上的反省与思考,是透过了理念才更见出深情之难解,是对离别无常之悲慨陷入极深之后发出的对人生乃至整个世事沧桑的一种无可奈何的悲叹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