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等量关系式

等量关系式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等量关系式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等量关系式

等量关系式范文第1篇

关键词:管理制度 质量道德 企业文化

自ISO9000认证标准面世后,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股贯标和认证的热潮,在我国也有越来越多企业导入ISO9000并通过认证。但相当一部分企业虽通过了认证,可是企业内部的质量水平并没有得到提高。究其原因,是由于这些企业只重视形式,仅仅套用了标准上的硬件模式,而没有结合自己企业的实际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致使质量体系的建设失去实效性所致。

企业文化是指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培育形成的积极的文化体系,它是以企业精神文化为核心,以企业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为载体的一种经济文化,具体包括经营哲学、价值观念、企业精神、企业道德、团体意识、企业形象、企业制度、处事方式和管理风格等内容。企业文化能激励员工创新、进取,全方位提升团队能力,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和运行的全过程中,必须促进先进的企业文化与之相伴相生,从而使其更具生命力。

我公司从1997年起,经过5年多的努力,在全员的积极参与下,通过了ISO9001认证,建立了牢固的质量管理体系。在这个创建过程中,我们把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同企业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使企业的状况和人的精神面貌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一、质量体系的策划与设计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发展导向和精神资源

越来越多的企业经营者都会意识到ISO9000质量体系对企业持续发展的极其重要的作用,所以决心大力推进体系的建立和实施,而反映客观需要的新的文化主张和理念往往也会在这个阶段出现。可以说,质量体系的策划和设计阶段同时也是企业文化形成的初级阶段。

企业质量体系要得以创建并规范运行,管理者的高度重视是必不可少的。在策划和设计阶段,企业通常都会外聘咨询机构以求协助。但由于认证、咨询“一条龙”现象的普遍存在,有关机构商业化倾向严重,使认证工作流于形式。咨询机构主导的认证即使通过,企业状况却没有实质的改进。因此,企业经营者必须要摒弃急于求成和“重结果(拿证),轻过程(贯标)”的心态,要充分认识到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性工程,非一朝一夕就能奏效的,必须依靠企业内部的力量循序渐进,将标准吃透并贯彻落实到每一个环节,建立起来的质量体系才能真正符合标准要求,具备实战能力。

实践的经验告诉我们,这个阶段要实现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正确引导,就必须抓好三项工作。

其一是组织建设。就是建立、建全企业全面质量管理的组织体系:公司成立质量体系推进办公室,各部门设立推进小组,各基层班组设立推广员。质量体系推进办在责权上高于其它同级管理部门,并由公司副总经理任办公室主任,它的主要职责是制定质量体系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标准、工作计划和工作制度,检查工作进度,协调解决各种矛盾。质量体系宣贯的组织架构的建立以及明确组织原则和工作责任,对推动和促进质量管理体系和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带来了组织上的保障,并为今后的实施奠定了基础。

其二是分层次培训。让管理骨干系统地认识和掌握ISO9000族标准,让各级人员了解标准的基本精神,明白企业建立质量体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由于大多数的员工都是初次接触质量管理体系,新鲜的管理模式会给员工原有的思想观念带来冲击。通过组织员工学习和交流,不但为质量体系的建立作了准备,还对企业文化建设营造了氛围。为此,我们用了一年多的时间,由上而下地进行系统培训,组织干部员工一边学习,一边对照现行的质量管理措施与ISO9000族标准的要求,找出两者差异,提出改进的设想。学标准、讲规范、研讨问题蔚成风气并良性循环,逐渐成为企业文化的精神资源。

其三是确立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质量方针是企业经营总方针的组成部分,而质量目标的核心思想是要求全员从实现企业总的质量目标出发来自觉协调自己的活动。可以说,这些内容与企业文化息息相关。这个阶段所制定的质量方针和目标既体现了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也体现了创新的企业文化信念。为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企业组织全体员工参与讨论,博取众议后由贯标部门整理分析并形成方案,上交管理层研究确定。这样,全员参与所制定的质量目标和质量方针更能被落实执行,也更能体现企业同心同德的文化特质。

二、质量体系文件的编写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理论基础和行为准则

企业的制度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体现。企业制度,除包括共性的法律形态的企业法规外,还包括体现企业个性的经营制度和管理制度。在这里,质量体系文件是主要的组成部分。质量体系文件,包括质量手册、程序文件、质量记录和其它大量的第三层次文件。质量体系文件不但要符合标准要求,更要符合企业实际,体现企业个性。这样的文件才更具可操作性,更易于使员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首先,企业要根据自身的经营理念,确定要采用的质量体系要素和程度,在质量手册中对有关要素分别从方针、目的、范围、职责、要求、支持文件等方面进行描述,并对体系作出系统、具体的阐述。质量手册以文件的形式,从宏观的角度为企业文化的发展确立大方向。

然后,在质量手册的指引下编写程序文件。程序文件要清晰描述各项质量活动的目的、过程、涉及的部门、人员以及相关的文件记录。为达到“符合性、适用性、协调性、系统性”的要求,贯标部门应编制《程序文件编写导则》,规范程序文件的编写格式、编号方式、内容、审批程序等。只有规范的程序文件才能切实反映企业客观需求,并更容易为企业员工普遍认同,因为只有达成共识的制度才能被称为文化。

任何一种文化都是从大量的实践活动中孕育形成的,它的产生必须经历实践、升华最后稳定成型的过程。要在大量的质量管理实践中升华出属于企业自己的企业文化,质量管理的实践必须符合企业实际,必须与企情民意相适应,必须人人明白,否则企业文化建设的群众基础就无从谈起。

三、质量体系的运行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实践途径和成型条件

质量体系的运行阶段是一个关键的阶段。对于企业文化建设而言,这个阶段也至关重要,企业文化要在这阶段萌芽、成长,新型企业所特有的价值观念、精神、道德、形象和团体意识最终升华定型。

质量体系的运行阶段先要搭起体系实施的框架,首要环节是对全员进行系统的培训,培训的内容首先是对体系文件的深入学习,然后是各部门按文件规定进行实操演练,逐步适应准则要求。这些为企业形成规范的行为习惯打下坚实基础。

质量体系的正式运行阶段开始之后,通过不断的“检查评价整改”循环,不断强化执行及修正文件,体系的实施质量会呈现螺旋式持续上升的趋向。将贯标部门组织的内部质量审核和各部门的自查结合起来,进行反复的检查、评价和整改,体系执行逐步会实现规范化。在这个不断重复的循环过程中,企业的生产和服务质量必然会得到提升。由此看出,严谨的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确实促进了企业质量道德的形成,物质与精神之间的关系是辩证互促的。

质量道德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可以说,企业和员工的质量意识升华为质量道德的过程,也是企业创建企业文化的主要过程。当企业的质量体系成熟运行、产品和服务质量稳定输出的时候,企业的质量道德已巩固形成,企业文化也以“无形准则”的形式深入到员工的意识。这时候,企业管理者可以科学而艺术性地对基本成型的精神文化进行总结和提炼,并以文字形式写入质量手册,成为企业“宪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时,一个文明的现代企业已呼之欲出。

质量体系运行的过程中还要正确处理如下的关系:

1.正确处理质量管理制度与企业文化建设的关系。持之以恒地执行质量管理制度,可以促进企业文化逐步形成;而企业文化的形成可以使执行管理制度成为一种自觉的习惯行为,确保企业质量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所以在管理制度执行到一定程度后,要适时对潜在的企业文化进行提炼,让全体员工对企业的新文化“入眼入脑”,定格为一种优质资源。

2.正确处理质量管理与企业管理成本之间的关系。毫无疑问,产品质量要求越高,企业的管理成本就越高。要平衡两者之间的关系,就需要企业既要坚持自己的信念,又要根据市场的变化和顾客对质量的要求,找出两者的平衡点。企业要找到准确的平衡点,既要质量,也要控制成本,重点就是要提高产品直通率和生产效率。要达到这一效果,一要不断提高生产设备的精度和速度,也就是用技术创新来满足客户需求;二要通过企业文化的建设,为企业生产提供高素质的人员与和谐、稳定的人际环境,在现有的设备和技术条件下,最大限度地促进生产力的提高。

3.正确处理新理念、新技术的运用与企业固有的观念和行为意识之间的关系。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客户对产品和服务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能否及时接受新观念、新标准和新技术就是企业可否持续发展的关键。因此,企业自身必须有自我改良的能力,而这能力的形成,完全依靠企业自身的学习能力。企业要成为学习型企业,才能保持企业的魂。

企业文化建设没有终点,随着企业内外环境内外的变化和质量管理体系的深入,企业文化又会再次出现更新、进化甚至再造的机会,企业管理者需要持续不断地审视新形势,思考新问题,把握企业文化发展的节奏,使企业文化建设与时俱进。

四、结论

本文论述了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与企业文化建设之间的正向关联,一方面意在解决企业在质量体系认证问题上的外在化和表象化的弊病,力图探明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另一方面也试图通过企业质量体系与企业文化建设之间的关系对企业的生产和经营过程进行思考,从而纠正那种企业质量管理体系与企业文化两者在建设过程中互不关联甚至互相抵触的错误认识。我们期望,上述论证,能够阐明企业质量体系与企业文化建设的有机联系,有助于企业消除质量体系建设的“外在需求论”的消极片面性,建立起协调、统一并且能够切实帮助企业持续发展的质量管理体系和企业文化。

需要强调的是,尽管本文着重从质量体系建立和运行的三个主要过程来凸显其与企业文化建设之间内在联系,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认为质量体系是企业文化建设过程的全部。相反,企业文化其它内容,如企业形象和管理风格等,还需要在此之外研发和实践。

综上所述,企业文化建设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复杂的现实问题。从社会发展的观点看,企业必须承担起生产和销售符合国家标准的合格产品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的社会责任。从企业自身的发展观点看,积极的精神文化体系会理性地引导企业矫正不合理的价值观念,这对企业自身的发展是百利而无一害的。所以,企业必须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在切实推动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的同时,大力推动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才能阔步前进,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杨辉:《浅论企业文化形成机制与建设[J]》,《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2006,(02):35-37

[2]韩福荣:《中国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的发展、特征、问题及建议[J]》,《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1998,(08):15-17

等量关系式范文第2篇

“战略”意为共同讨论世界经济问题并在军事、战略方面合作以及国际舞台上展开合作。

“战略协作”指除战略合作的内容外,双方还将在军事、战略的技术方面协作互助。

“全面战略伙伴”:在战略的各个方面展开合作。

“合作”主要指经济某些方面的合作。

“全面合作”指经济各个领域的全面合作。

“伙伴关系”是指互不对立,并遵守“”原则,不攻击某个特定的第三国。以中国建有伙伴关系的国家或组织,通常属于中国的邻国或者在国际有一定影响力。

等量关系式范文第3篇

关键词:质量观;大众化高等教育质量;价值取向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4038(2012)04-0054-05

教育与价值的关系是教育理论中最基本的命题之一,也是影响高等教育发展和高等教育质量观理论构建的重要问题。

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是高等教育永恒的主题。教育质量历来是高等教育的热点问题。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策略实现了战略性的转移,由外延式的发展转向内涵式的发展,由注重规模的扩大转向质量的提升,如何有效地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是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研究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提升高等教育质量,首先应该明晰何谓高等教育质量,这就涉及高等教育质量的价值取向以及对高等教育质量的价值判断和选择,即高等教育质量观及其理论构建问题。

一、高等教育质量观是对高等教育质量的价值判断

价值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一个高频词,在不同的领域具有不同的内涵。作为“价值”的一般性涵义,即哲学范畴中的价值内涵是指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一种特定关系。“客体以自身的属性满足主体需要或主体需求或主体需要被客体满足的效应关系”。这意味着,价值既涉及客体的属性、功能,又涉及了主体的需要和要求,唯有在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之中,方能形成价值。然而,由于人们对同一客体属性的理解和认识不同,便形成了对同一事物的不同价值观。价值论是一种价值选择和判断,是主体对客体价值特性的一种认识和评价的取向标准,受主体的观念、意识和立场以及事物客观属性的制约,具有主观性的特点。

高等教育质量观是人们对高等教育质量的认识,这一认识的实质就在于人们根据某种价值取向对高等教育质量所作出的价值选择和判断。从某种意义来说,高等教育质量观影响着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引导着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是制约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重要因素。

何谓高等教育质量?正如美国著名管理学家朱兰(1.M.1uran)教授所认为的:质量就是产品的适用性,即产品在使用时能成功地满足用户需要的程度。国际标准化组织(IS02000)1994版的IS09000标准对“质量”的定义是:反映实体满足明确和隐含需要能力的特性之总和:2000版IS09000标准又将其定义改为: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由此不难看出,质量与价值有着内在的关联,即同样作为客体属性对主体需要的满足,质量越高,则价值越大,反之亦然。如此而论,教育质量就是“教育水平高低和效果优劣的程度”,而高等教育质量就应是作为客体的高等教育所具有的属性是否能够满足高等教育主体(即,利益相关者)的需要及其满足主体需求的程度。高等教育质量是一个多维度、多层面和持续发展的概念。1998年在巴黎召开的第一届世界高等教育大会通过的《21世纪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宣言》指出,高等教育是一个多层面的概念,对学校、国家和地区的具体情况应予以应有的重视,要考虑多样性和避免用一个统一的尺度来衡量高等教育质量。同样,高等教育质量与高等教育价值也呈现正相关。

评判质量的高低取决于三大因素,一是客体固有的属性,二是主体的质量评判标准,三是客体满足主体的程度。因此,评判高等教育的质量也应从高等教育属性、高等教育的品质、高等教育目的,以及高等教育满足利益相关者的需求程度等方面来衡量。然而,高等教育质量观作为对高等教育质量的评判,并非只是对这些因素的简单评价和判断,而是人们基于一定的价值观对高等教育质量的价值选择和判断。

近些年来,高等教育质量观的理论构建问题成为高等教育学术界探讨的热点问题,关于高等教育质量观的界定,以及高等教育质量的分析众说纷纭,并随之出现了诸如高等教育的适应性质量观、服务性质量观、多样性质量观、发展性质量观等各种观点。然而,无论人们基于怎样的视角认识高等教育质量问题,高等教育质量观从本质上来说,都是人们对于高等教育质量所进行的价值判断。

二、作为价值判断的高等教育质量观分歧

高等教育价值观集中反映了一个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以及人们对高等教育的社会地位和作用的评价,对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导向、评判功能。高等教育价值观决定高等教育质量观,高等教育质量观是对高等教育价值观的表达和体现。从价值论的视域来看,目前高等教育价值观可分为个人本位价值观、社会本位价值观和知识本位价值观;相应就有了个人、社会和知识三种价值判断的高等教育质量观。

1.人本取向的高等教育质量观

人本取向的高等教育质量观,即人才培养作为衡量高等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这种质量观凸显了人本主义和价值理性哲学思想,深受个人本位价值观的影响,是高等教育主体价值观的反映。“教育质量衡量的标准是教育目的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前者规定受教育者的一般质量要求,亦是教育的根本质量要求;后者规定受教育者的具体质量要求,是衡量人才是否合格的质量规格”。这就是说,教育目的决定着教育质量。教育以育人为本,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培养人才。高等教育作为教育特殊范畴,同样要以培养高素质、高质量的人才为最终根本目的,故衡量高等教育质量的标准理应为人才培养的质量。

把人才培养质量作为高等教育的核心质量,体现了教育以人为本的原则,反映了教育的本质内涵,也是高等教育本体职能使然。但是,核心不是唯一,高等教育除了具有一般教育的特质外,还有其自身的特殊规定性。不仅如此,对于高等教育而言,人才培养一方面要建立在高深学问的基础上,另一方面又要直接面向社会培养各行各业的高层次人才。很显然,人才培养的高等教育质量观既不能完全反映高等教育的本质内涵,也无法涵盖高等教育的全部职能,因此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2.社会取向的高等教育质量观

社会取向质量观基于高等教育社会本位价值观,是以政治论的高等教育哲学思想为指导的。高等教育社会本位价值观认为,高等教育应以服务于社会为基本价值取向,其价值在于培养出国家建设需要的、符合规格要求的专门人才,以此来促进社会的发展。当今社会,科学技术已成为促进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社会与高等教育的关系日益密切,适应并促进社会的发展是高等教育价值的重要体现,高等教育须根据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劳动力市场发展的需求来实现质量管理。

社会取向质量观更多地强调高等教育的外部适应性,致力于满足社会的需求,满足社会需求程度越高、人才适应社会能力越强,那么

高等教育就越能够越充分体现其价值,相应的高等教育质量就高;反之,高等教育体现的价值就越小,质量就越低。

社会取向的高等教育质量观注重高等教育与社会的联系,致力于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但是,由于受到工具理性主义价值取向的引导,此种质量观忽视教育育人的本体功能。人是目的,不是工具。社会取向质量观在一定程度上会使大学成为人力培训机构。从而忽视人自身的和谐发展,这对高等教育的发展必将产生误导作用,因此也难以成为合理的高等教育质量观。

3.知识(学术)取向的高等教育质量观

知识取向质量观也可称为学术导向质量观,是以“认识论”高等教育哲学为其基本价值取向,是高等教育对学术和知识追求的体现。此观点认为高等教育应把传授高深知识、探索真理和追求卓越看做是高等教育的基本价值。因此,高等教育质量就应强调其知识性和学术性。也就是说,评判高等教育质量的标准应体现为根据高等教育的自身发展规律,以学问探究、真理发现为主导,满足高等教育系统内部自身发展的需求,如学科发展的需要、课程设置的需要、学生专业学习的需要以及学术研究的需要等。很显然,知识取向的高等教育质量观追求的是高等教育内部系统的自我完善性,是非功利性的。因为大学是“按照自身规律发展的独立的有机体”,是“与对上帝的荣誉和人类的利益所产生的任何影响都毫无相关”的“象牙塔”,其根本目的就是探索高深学问。一般而言,精英高等教育阶段多采用知识(学术)的高等教育质量评判标准。

不可否认,高深学问是高等教育的一个根本性质,以探索真理为目的是高等教育合法存在的依据,甚至在20世纪以前,“象牙塔的存在不是没有根据的,它摆脱了外界的束缚,放弃了暂时的利益,成为保护人们进行知识探索的自律的场所。”然而,无论是高等教育本体功能和价值,还是现代高等教育的使命,无不表明以纯粹的知识探求为衡量高等教育的质量标准,在当代社会既无法满足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也难以满足各相关利益主体的需要。尤其是对处于大众化阶段的高等教育而言。知识取向的高等教育质量观更显得有失偏颇和不切实际。

总之,无论是人本取向的质量观,还是社会取向的质量观,抑或知识(学术)取向质量观,都是高等教育价值本性的独白,而我国大众化高等教育质量观的确立。应是高等教育价值的综合体现。

三、我国大众化高等教育质量观的价值取向

多样性是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基本特征。“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前提是多样化,多样化的高等教育要有多样化的培养目标和规格,从而也应当有多样化的教育质量标准”。

建构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质量观。应该基于我国的社会发展状况,基于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牢牢地把握住中国特色,有机地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构建适应多样化需求的多元高等教育质量观,对高等教育质量做出多元的价值判断和选择,来满足高等教育利益相关者对于高等教育多元的利益诉求。根据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以及我国在社会转型期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我国大众化高等教育质量观的价值取向应定位于培养高素质人才、打造知识型社会和推进综合国力的提升三个方面。

1.培养高素质人才是我国大众化高等教育质量观的核心价值取向

新世纪,我国所肩负的最为重大的使命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这一使命的完成从根本上要依靠全民族素质的提升。因此,高等教育要肩负起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由于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使更多的莘莘学子能够接受到高等教育,这就意味着高等教育质量观应把培养高素质人才作为其核心价值取向。

众所周知,高等教育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基本职能,而培养高层次人才既是高等教育最初的职能,也是其核心的职能,即高等教育任何职能都必须通过人才培养得以体现。尤其是伴随着社会的急剧变化和发展,以及终身教育理念的日益深入人心,接受高等教育不仅只是人之所求,更是人之所需。作为以人才培养为直接目标的高等教育,应责无旁贷地担负起通过高深学问的探究来涵养人性、提升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发展的使命。

高素质人才在精英高等教育阶段主要体现为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学术造诣的社会精英;而在大众化阶段,由于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入学门槛的降低,加之人们对高等教育需求的多样化,使得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呈现多元化,即不仅要培养少数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社会精英,更要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所以说,我国大众化的高等教育质量观必须把培养各类高素质人才作为其核心价值取向。

2.打造知识型社会是我国大众化高等教育质量观的本体价值取向

人类历史,尤其是二战后的社会发展史极其深刻地表明,科技进步和教育发展是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动力。21世纪居于主导地位的经济主体是知识经济,人类将由此步入知识型社会。知识的创新、传播和应用将成为社会和经济发展中最为核心的要素。高等教育的传统功能在于保存、传授和创新高深知识,高等教育作为架构知识和社会发展之间的桥梁,将在知识社会中发挥根本性的作用。

高深知识传授和科学研究是高等教育区别于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的重要标志,“高等教育院校如果失去了科研、发现和创新功能,就会沦为‘第三级教育机构’,仅仅只是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的延伸而已”。也就是说,高等教育与初等和中等教育虽然都是以人才培养为直接目标的活动,但所不同的是,前者更加侧重通过高深学问的探究培养人才,而后者则更倾向通过知识的传承培养人才。因此,可以说科学研究是高等教育与之俱来的功能,也是高等教育的本体价值。

大众化高等教育与精英教育相比,改变的只是高等教育的规模和相应的模式,并非其实质内涵、本体价值的改变。高等教育永远是传递高深知识、分析批判现存知识和探索新知的学问领域。惟其如此,高等教育才有其存在的和理性和价值性。从这个意义上讲,打造知识型社会理应成为当前我国大众化高等教育质量观的本体价值取向。

3.推进综合国力的提升是我国高等教育质量观的功利价值取向

高等教育存在的合法性不仅取决于自身的本质内涵和本体价值,还取决于一定时期的社会需求,即高等教育必须反映社会需求、适应并满足社会需求。大众化高等教育意味着高等教育已经由远离社会的“象牙塔”过渡为社会的中心,与社会的联系更加的密切。也就是说,社会需要高等教育源源不断提供高素质的人才、科学技术和科研成果为其进一步发展服务,而高等教育唯有服务于社会,才能够立足。故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还应着眼于高等教育服务社会的质量。将增强我国综合国力作为高等教育质量观的功利价值取向。

功利主义认为,追求功利是人之本性;功利主义价值取向下客体的存在、属性和变化具有与主体“利”的需求相一致、符合或接近与

否的性质。高等教育在作为主客体关系中的客体一方,也就必然具有这种功利性质,从而产生一定的功利价值。这一功利价值就体现为服务于社会发展的需要。当然,高等教育服务于社会,并非“无奈”之举,更多的是高等教育主动与社会相适应,积极参与社会建设;同时力求博得更多的社会滋养,获得更大社会效益,以促进自身更好的发展。

当今社会,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主要体现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上。综合国力包括政治力、军事力、科技力、经济力等方面,是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政治、军事、技术实力的综合性指标。增强综合国力,关系到我国能否在新世纪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中华民族能否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等一系列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大问题。教育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基础,其基础性地位发挥更为主要的则表现在高等教育层面。高等教育作为社会文化科学的中心和知识分子的栖息地,在高级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方面具有其他任何形式的教育和社会机构难以比拟的优势。因此,依靠高等教育促进社会政治、经济、国防、科技等各方面的发展,进而达到增强综合国力的目的,是时代赋予高等教育的神圣使命,也是高等教育在当今社会得以存在的必然要求。

总而言之,大众化高等教育质量观的价值取向是多元的,而多元的价值取向是互补的,而非对立的,它们共同体现了我国大众化高等教育质量观理论建构的根本之所在。

参考文献:

[1]檀传宝,教育是人类价值生命的中介——论价值与教育中的价值问题[M].教育研究,2000,(3).

[2]周光迅等,哲学视野下的高等教育[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6.191.

[3]张公绪,孙静,新编质量管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3.

[4][5]顾明远,教育大辞典[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9.

[6]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郑继伟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15.

[7]潘懋元,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教育质量观[J].中国高等教育,2000,(1).

[8]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从信息社会迈向知识社会——建设知识共享的二十一世纪[R].2005.

[9][11]唐萌,大众化视域下我国高等教育质量观的理论建构[D].开封:河南大学,2011.

等量关系式范文第4篇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post practice, and points out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post practice. It also discusses th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post practice system based on the quality evaluation.

关键词: 质量评价;高等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体系

Key words: quality evaluation;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student post practice;system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17-0240-02

0 引言

随着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高职院校的教学逐渐从传统的理论教学转变为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也是符合社会企业对实践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顶岗实习是学生到企业具体的工作岗位中,在真实的工作岗位环境下从事该岗位的工作内容或生产劳动活动,以培养学生岗位实践能力[1]。顶岗实习不仅能有效的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还能有效的提高高职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为高职院校培养出符合社会企业需求的人才[2]。目前,高职院校的顶岗实习还处于初步探索的阶段,高职学生在顶岗实习中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因此,完善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的质量评价体系对保障顶岗实习的顺利实行具有重要意义。

1 高等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的现状

1.1 高等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的发展 近年来,很多高等职业院校正在积极探索和实行高职学生的顶岗实习,并且取得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成果,特别是在建立完善的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的制度和管理方法、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的质量评价等方面取得创造性的研究探讨,为高职院校进一步科学有效的建立学生顶岗实习质量评价体系奠定基础。例如,武汉城市职业学院学生顶岗实习通过信息平台实施过程管理,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已初步形成制度化和程序化管理,主要从制度、申报程序、组织机构和质量管理机制等方面得以保障,特别是严格的质量管理机制体制。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关于高职学生顶岗实习制定高职学生顶岗质量目标和管理方法[3]。镇江市高等职业院校制定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管理绩效评价。焦作大学关于高职学生顶岗实习实施加强领导管理、专项经费支持以及严格的考核制度。各个高等职业院校通过建立一系列学生顶岗实习的管理制度和质量保障体系,从而保障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的顺利实行,同时为高职院校顶岗实习进一步发展提供科学理论指导。

1.2 高等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存在的主要问题

1.2.1 社会企业缺乏对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的重视

在高职学生顶岗实习过程中,由于企业要提供培培训技术人员以及培训场所,并且需要提供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的工资酬薪,同时需要保证高职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的合法权益不受到侵害,因此,企业在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的过程中会额外增加企业人力和财力的投资,一定程度的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导致企业缺乏对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的重视,甚至企业拒绝高职院校顶岗实习学生。现阶段企业履行社会育人的职责还有待提升,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还应加强社会育人职责,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育人共同发展。

1.2.2 高职学生缺乏对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的认同

很多高职学生对于高职院校与社会企业建立合作,推动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的发展表现态度冷淡,并采取消极的态度对待高职院校的顶岗实习。由于高职学生接受传统教育都是在学校与教室中进行授课,而将高职院校顶岗实习将传统的在学校和教室中的授课转变成在企业中授课,高职学生对于高职院校以培养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学教育方式还不能完全适应。此外,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的学生不认同粗放密集的企业生产线工作,高职学生认为企业生产线的工作单调和重复,并不能有效的学习新的技术知识和技能,也不能有效的提高自身的实践工作能力,另外,高职顶岗学生的文化程度较高,对于与自身同在企业生产线生产而文化程度相对较低的技校生或工人一起感到不平衡,降低顶岗实习的积极性和热情,导致高职学生缺乏对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的认同。

2 高等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质量体系研究

2.1 建立多级顶岗实习过程网络化管理评价体系 多级顶岗实习过程网络化管理评价体系是建立顶岗实习网络平台管理模式,即由校内指导教师、企业指导教师、辅导员或班主任以及顶岗实习平台管理员等通过网络平台对学生顶岗实习过程进行多级质量管理。校内指导教师主要负责对顶岗实习学生的专业指导,并督促学生完成实习计划,负责检查、落实实习任务,批阅实习日志、总结,并负责学生岗位工作期间的安全。顶岗实习期间指导教师在顶岗实习平台工作,必要时要到现场检查学生工作状况。企业指导教师主要负责岗位工作任务的具体指导。辅导员或班主任主要负责学生的政治思想工作,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和咨询,负责学生安全,处理学生日常事务。顶岗实习平台管理员主要负责上传学生个人信息、实习安排及考核办法等并收集学生顶岗实习相关工作资料。校内指导教师、企业兼职指导教师以及辅导员或班主任可以通过网络管理平台指导学生实习,查看和批阅学生学习日志、周志等,并给出评分评语,对学生实习状态实时跟踪,从而保障学生顶岗实习过程管理的质量。

2.2 建立健全顶岗实习工作质量保障体系 高职院校要指导学生家长书面签署顶岗实习协议,由辅导员确认后经学校相关部门进行审批,或由学生所在的院系向学生家长写告家长书,告知家长学生顶岗实习时间、地点、实习任务及具体的实习要来达到家校共同管理的目的,同时院校和企业共同为学生购置意外伤害保险或工伤保险等。在顶岗实习期间,辅导员或班主任及校内指导教师要坚持对学生开展思想教育及心理疏导工作,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吃苦耐劳、磨炼意志、提高素质、增长技能的意识,指导学生遵纪守法、严守企业、岗位工作纪律,同时对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及时心理疏导;另外,开展必要的生活常识教育和社会活动安全常识教育,杜绝因无知导致安全事件发生。企业指导教师要开展顶岗实习过程中学生安全意识教育、岗前安全生产教育以及培训,保证顶岗实习学生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规程。高职院校领导每月派人前往巡视或安排常驻人员蹲点管理,并做好顶岗实习情况记录;建立信息化管理和反馈制度,教学管理部门做到对有关数据信息及时并及时向院校反馈,校内指导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要定期分别向学校和实习单位报告学生顶岗实习情况。通过建立健全顶岗实习工作质量保障体系,保障顶岗实习学生的安全和工作顺利开展。

2.3 建立健全顶岗实习工作考核质量评价体系 关于顶岗实习工作考核质量评价,企业指导教师重点考核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职业素养,包括学生工作态度、职业素养、协作能力、专业技能、创新意识等,并填写《学生顶岗实习考核表》;校内指导教师重点考核学生组织纪律、实习任务完成情况,包括学生实习日志、总结、内容完成情况等。顶岗实习网络平台根据考核方案在后台自动生成综合成绩,计算公式为:学生顶岗实习成绩=[周志*60%+总结*40%]*40%+企业*60%。在顶岗实习结束之际,院校不仅对于顶岗实习工作过程管理突出的而且对于资料收集完整整理得好归档及时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表彰,顶岗实习完整资料包括顶岗实习协议、顶岗实习计划、学生顶岗实习报告、学生顶岗实习成绩、顶岗实习周志、顶岗实习巡回检查记录以及顶岗实习考核表、实习经历证明等。经过这一系列的工作逐步建立健全顶岗实习工作考核质量评价体系。

3 结束语

高职院校学生的顶岗实习能有效的缩短高职院校传统的理论教学与社会企业需求实践技术质能型人才目标的距离,为社会企业输送有用的人才。对于高职学生而言,高职院校安排的顶岗实习不仅能有效的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还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为高职学生未来更好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通过建立多级顶岗实习过程网络化管理质量评价体系、健全顶岗实习工作质量保障评价体系及质量考核评价体系,从而有效地保障高职院校学生岗位实习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刘超慧,高国云,王力昆等.高等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存在问题的研究[J].中国外资(下半月),2013(7):280.

等量关系式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现行条件下,计量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成本的现实方法是利用会计资料进行转换计算。结合高职学院的实际,就该方法下教育成本转换计算的步骤、内容与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探析,并指出在成本计量和成本分析过程 中体现的原则及注意点。

1 利用现有会计资料转换计算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成本是一种现实的方法选择

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入和发展,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成本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话题,对高等职业院校提供教育成本信息的要求也愈加迫切。从2O世纪 80年代起,我国学术界就开始对教育成本核算的理论和方法进行探讨,主要从会计方法和数理统计方法两个方向展开。会计方法侧重于以成本会计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技术为基础,研究如何利用会计系统,通过设置和登记账簿来记录教育资源的耗费和核算教育成本。这种方法从理论上讲是可以获得系统准确的教育成本信息,但过于复杂,成本较高,而且目前仍无法解决公共费用分摊等问题 ,尚不存在统一的准则,难以进行统一规范的核算。数理统计方法则是利用教育经费统计资料或抽样调查资料进行估计和分析,利用算术处理或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研究教育成本的变化趋势与特征等,比较偏重理论分析,其缺点是因素混杂,不符合成本核算的基本原则要求,再加上如果统计口径与标准不一致,则更难得到比较准确的教育成本信息。

尽管迄今为止还没有统一的计量教育成本的方法,但各高等职业院校都存在教育经费收支的会计记录,利用这些现存的会计记录资料,按照权责发生制的原则要求,经过调整,可将教育经费支出数据转换成教育成本数据,只要遵循成本计量原则,保持成本内容符合教育成本的经济含义 ,则可以保证教育成本数据信息的准确性。相比之下,利用现有会计资料转换计算教育成本是一种现实可行的方法。本文将结合高职学院的实际,对其 2005年的教育成本进行转换计算,并就教育成本转换计算的步骤、内容与方法及注意点等方面进行探析。

2 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成本转换计算的步骤及内容与方法

2.1 收集整理相关数据资料

根据高职学院 2005年度的会计资料,重点整理和统计了相关的各类信息数据如下:

(1)在校学生数 7 735人;全年可用行政事业类收入合计为 74 164 457.89元;全年行政事业类支出合计(教育支出)74 112 477.93元,其中,基本支出 37 934 369.47元,项目支出(全部为行政事业性项 目支出)22 279 796.46元,事业单位经营支出2ll2.00元,结转 自筹基建 13 896 200.00元,收支结余与结余分配 51979.96元。

(2)全年基本支出中人员支出 19 783 437.33元,公用支出 11 238 740.89元,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6 912 191.25元(其中含离休费450 128.10元,退休费2 986 816.49元,医疗费 50 509.86元,住房补贴 3016 027.30元,抚恤与生活补助 29065.00元,其他 379 644.50元)。

(3)全年项目支出中,公用支出 19 565 075.61元(含办公设备购置费 756 926.30元,专用设备购置费6 674 199.06元,图书资料购置费 709 732.63元,维修费 1 740 000.00元,其他 9 684 217.62元),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助学金 2 714 720.85元。

(4)固定资产项目总值 152 721 855.87元,其中房屋建筑物 108 246 537.48元,图书3 446 010.13元,专用设备 34 144 284.26元,一般设备 5 576 403.00元,交通工具 1 308 621.00元。

(5)全年在职教职工工资总额为 17 995 658.70元。

2.2 调整与转换计算。将教育经费支出项 目转换成教育成本项目

根据教育成本核算的相关性原则,结合利用现有会计资料计算教育成本的可操作性,可将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成本的内容分为付现成本和非付现成本两大类。付现成本是指高等职业院校的教育事业支出和科研事业支出中可以直接计入教育成本的当期付现费用,包括人员支出、公用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及科研费用支出;非付现成本包括影子成本和固定资产折旧}1I。教育成本项目可设置为人员支出、公用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科研费用支出、影子成本和固定资产折旧等六项。

(1)付现成本及其各项目的计算。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成本是指高等职业院校为了培养学生所耗费的全部费用,所以凡是与教育培养高职学生无关的费用都不能计入教育成本,这些费用项目包括离退休人员支出、结转自筹基建、购房补贴、固定资产购建与大修理、事业单位经营支出等,应该首先在付现成本的归类与计算中予以剔除①。对有关数据资料收集整理后得出,F高职学院 2005年离退休人员支出3 436 944.59元,结转自筹基建 13 896 200.00元,购房补贴 3 016 027.30元,固定资产购建与大修理 9 880 857.99元,事业单位经营支出2 112.O0元,将上述项目费用从教育事业支出总额74 112 477.93元中剔除,得出付现成本合计43 880 336.05元。同时根据有关各项支出情况与数据,将付现成本中的人员支出、公用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及科研费用支出分列出来,具体金额分别为人员支出 19 783 437.33元、公用支出(含科研费用)20 922 958.51元、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3 173 940.21元。考虑到F高职学院科研费用支出项目金额较小,为简便计算,不单独列出,包含于公共费用之中。

(2)非付现成本及其各项目的计算。① 影子成本的计算。影子成本是指在目前的会计制度下没有核算但应该补充计入教育成本的内容,或者采用收付实现制核算对成本计算数据干扰过大而应该按照有关依据计算来替代某些实际支出计入教育成本的内容,主要包括在职教职工的养老保险费用和住房补贴费用两项,而这两项费用都与我国现行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有关。高等职业院校在职教职工的养老保险费用是教职员工劳动报酬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作为学校人员费用的一部分计入教育成本中。但由于目前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的社会保障制度和会计制度改革还处于逐步深化的过程中,大部分高等职业院校还没有实行养老保险体制改革,其会计账簿中没有反映出对在职教职工的养老保险费用支出,应补充计入。具体可采用两种方法:一种是将目前的离退休人员经费作为在职人员的养老保险费。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以简化计算,缺点是不同的学校负担不同,不具有可比性。另一种是考虑到事业单位养老制度改革的趋势 ,在职人员的养老保险费用以现行社会保障养老保险费比例进行理论计算,替代计入教育成本,提取比例参照所在地区有关规定。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有政策依据,且更能反映出实际的在职人员费用。高职院2005年仍没有实行养老保险体制改革,现采用第二种方式,参照江苏省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有关规定,以当年全部在职教职工工资总额为基数,按照省政府规定的单位缴费比例 22%计算,补充计算在职教职工的养老保险费用=17 995 658.70x22%=3 959 044.91元。住房补贴从性质上属于教职工的薪酬。随着我国住房制度的改革,高等职业院校在职人员的住房情况和补贴费用差别很大,不管是作为福利的实物住房还是作为补贴的住房支出,均未能在高等院校的会计信息中完整准确地加以反映,因此,应该根据有关政策计算出每年应支出的住房补贴的理论数字,将其计入教育成本。具体也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分别考虑已有住房在职职工和无房在职职工的情况。对于已有住房的,把教职工住房作为教职工福利,采用折旧的方法将实物补贴转换为货币数量计入教育成本;对于无房的在职教职工采用货币化补贴的方式计入教育成本。该方法下,在职人员的住房补贴是已有住房职工住房的折旧与无房户及未达标户的补贴之和。这种方法将历史因素和现实因素分别考虑,依据性较强。但是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采用历史成本计算出来的折旧与目前政策补贴的力度可能差别较大,无法完整反映目前教职工的福利状况,而且同一数据计算出现了双重标准。另一种方法是全部按照国家住房货币化改革的思路进行处理,即不管现存的住房状况如何,均按工资的一定比例计算住房补贴费用闭。采用这种计算方法,操作简单,标准统一,计算出来的数据具有一定的可比性。根据江苏省和南通市有关规定,按照职工工资的 12%计算机高职院 2005年在职教职工的住房补贴费用=17 995 658.70~12%=2 159 479.04元,影子成本合计 6 1 18 523.96元。② 固定资产

折旧的计算。折旧是由于固定资产服务潜力减退而发生的成本转移及补偿,反映了人们在经济生活中的风险意识和资本保全的思想。但目前我国高等职业院校会计制度规定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这使得其会计报表上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无法反映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且两者之问随着时向的推移越来越背离不能进行准确的成本费用核算。为了能够真实反映高等职业院校的固定资产净值,也为了有利于高等职业院校进行成本核算,2005年 6月国家发改委制定颁发的《高等学校教育培养成本监审办法》中明确规定固定资产折旧是教育成本的构成部分。高等职业院校固定资产折旧一般采用分类使用年限法,如房屋建筑屋,折旧年限为 2O3O年;设备折旧年限为 5~10年;图书和其他固定资产折旧年限一般不超过 10年但对购置的具有专 门性能和用途的教学科研设备,一般价格昂贵、科技含量大、技术生命周期短、无形损耗十分严重,应采用加速折旧法计提折.旧,电脑等技术更新换代较快的一般设备也采用加速折旧法。现采用使用年限法对该院 2005年的固定资产计捉折旧费,各类项目的折旧年限分别为房屋建筑物 30年,专用设备、一般设备和图书均为 5年,交通工具 10年,均不考虑残值。2005年折旧额合计 =108 246 537.48+30+(34 144 284.26+5 576 403.00+3 446 010.13)÷5+1 308 621.00+10=12 372 419.49元。

(3)整理汇总计算转换的结果,编制教育成本报表。将以上计算的各教育成本项目金额加以汇总,计算出2005年 F高职院教育成本总额,并根据当年的学生人数,计算出当年的生均教育成本,如表 1所示。

3 转换计算和分析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成本体现的原则及注意的问题

从上述转换计算过程可见,利用现有会计资料转换计量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成本,与教育成本核算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主要是利用会计资料转换得到教育成本并保持其内容符合教育成本的经济含义,但又不具体进行会计核算。在实际的计算和分析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3.1 体现相关会计原则和成本效益原则

相关会计原则。在企业成本核算中,要充分体现权责发生制、配比、区分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等会计原则,教育成本的核算也不例外。虽然利用现有会计资料转换计算教育成本不进行具体的会计核算,但要获得较为准确的计算结果,也必须运用和体现上述会计原则,尤其是区分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原则嘲,因为高等职业院校的基建支出在各年度之间极不平衡,如不区分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对教育成本数据的影响很大,从而导致计算结果极不准确。

(2)成本效益原则。提供教育成本信息的用途主要表现在:为政府部订学费标准和拨款标准提供依据;为学生、家长及社会了解教育成本情况和学校办学经济效益提供信息;为学校内部加强成本管理、提高教育资源利用效率提供参考。可见,尽管对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成本信息的要求是多方的和迫切的,但是对教育成本数据的精确度要求却不是非常高。同时利用现有会计资料转换计算的教育成本是一种估算的成本,其结果也不可能精确。如果要追求教育成本数据计算结果的精确,势必要大大增加其计算成本,使得效益降低。体现成本效益原则,就是要求在转换计算教育成本时,只要是对教育成本的准确性没有太大的影响,就可以采用简单的转换计算方法,以降低计算成本,提高效率和效益。

3.2 影子成本是对现有会计数据的替代和补充

如果高等职业院校已经实行了养老保险的改革,其在职人员的养老保险支出已经包含在当期的付现成本中,就不需要再进行补充计算;如果高等职业院校已经发放了住房补贴,应先将已发放的补贴数据予以剔除,然后用影子成本中的住房补贴费用补充替代计入教育成本【4】。

3.3 非付现成本的计算处理可能低估了成本

将影子成本和固定资产折旧等非付现成本计入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成本,是为了更好地体现权责发生制原则,更为合理和准确地计量教育成本。但是从实际计算的结果看,影子成本和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处理可能低估了成本。以高职院为例,2005年实际支付的离退休人员支出和住房改革支出为 6 452 971.89元,而参照江苏省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规定和住房货币化改革的现行政策模拟计算的影子成本较之低334 447.93元。这是由于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刚刚建立,费用的提取和计算尚未到位,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现行职工养老保险的有关规定和住房货币化改革的政策还不太符合实际情况。同样,2005年实际购置教学仪器设备和结转自筹基建的支出为 22 037 057.90元,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也较之低 9 664 638.50元。这是因为近年来,随着固定资产项目(特别是建筑工程)的购建成本急剧上升,使得固定资产的历史成本和重置成本的差异增大。而固定资产折旧额计算的基数是以前年度的历史成本,折旧额偏低,会造成补偿不够,同时也使计入教育成本的固定资产折旧额低于需要补偿和实际的支出水平。这些都是在计算和使用分析教育成本数据时需要加以注意的。

参考文献

[1] 张旭霞.高职院校教育成本转换计算探讨[J].财会通讯 ,2008,(9):98.

[2] 崔邦炎.高等学校学生培养成本计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66.

相关期刊更多

中等数学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天津市教育委员会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河南省教育厅

基础教育课程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