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出国学习计划

出国学习计划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出国学习计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出国学习计划

出国学习计划范文第1篇

佛学的中国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从2世纪传入到禅宗成熟,用了五六百年时间,对佛学的理解方法从一开始的“格义”朝着以心性释佛的方向发展。《坛经》中内含着难以调和的理论矛盾,这见证了佛学中国化留下的痕迹。佛学与中国儒道传统本来就具有相互汇通的理论基础,《坛经》理论的发展和形成过程完美地证明了这点。

关键词: 坛经;禅宗;佛学中国化

中图分类号: B94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7387(2013)02-0123-06

一、禅宗的历史脉络

一般认为,慧能是禅宗的真正创始人,而《坛经》被看作是禅宗成熟以及佛学中国化完成的标志。但是众所周知,革命性的观念不可能是由某个天才人物突发灵感一举成就的。同理,禅宗的形成也有漫长的历史过程。

按照《坛经》的叙述,禅宗在西天有二十八祖(其上还有释迦摩尼等七佛),初祖为摩诃迦叶(迦叶)……第二十八祖为菩提达摩(也作达磨)。在东土也经历了六祖:达摩(西天的第二十八祖,也是中国禅宗初祖)——慧可(北魏—北齐)——僧璨(隋)——道信(唐)——弘忍(唐)——慧能。后来虽有考证说,这个禅宗法统谱系的真正写定者是北宋的契嵩和尚。所谓的“西天二十八祖”纯粹是为了烘托禅宗传统的“悠远流长”的一个伪造,而东土六祖的付法传衣,虽然得到一些史料的支持,但仍有不少学者存疑[1]。“祖统说的逐渐形成,是由于达摩禅的盛行,为了满足一般要求及禅者传承的确实性而成的。”[2]而且,弘忍以后的付法都是“密付”,因此传说更多。禅师们的事迹起初都是传说,后来经弟子门人整理记录,难免有写作者传说者或因门户之见或因利益派别之争而起的穿凿附会、修正篡改。

可以肯定的是,禅学兴起可追溯到的日期,远远早于达摩初祖。认为,在慧皎著《高僧传》时,达摩还没有来中国,《传》中已经有21个学禅的,可见,“说达摩未到中国时中国没有禅学,那是完全错误的”。[3]他推论“中国从2世纪就有了禅学的萌芽”[4],因为2世纪晚期晋代安世高就译出了《道地经》《大安般经》。然而,这些译作在中国传播范围很小,影响也不大,而且并不算作是“中国佛学”,它没能很好地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

随着魏晋玄学的兴起,“约言析理,发明奇趣,此释氏智慧之所以能弘也”[5]。外加少数民族入侵中原,佛教依傍方术之势渐入民间等因素,佛教的影响进一步加大。此时,经过道安、鸠摩罗什、慧远、道生等人的阐发,禅学日盛。尤其是道生,他提出了“顿悟成佛”、“一阐提人(没有善根,不信佛的人),皆得成佛”、“善不受报”、“佛无净土”的观点。针对人们纠缠于繁琐佛典和宗教仪式,他还援庄入佛:“夫象以尽意,得意则象忘;言以诠理,入理则言息。自经典东流,译人重阻,多守滞文,鲜见圆义。若忘筌取鱼,始可与言道矣!”这里的“言筌”说已经接近于禅宗的不立文字。

冯友兰认为,“到了道生的时候,禅宗的理论基础已经具备”。[6]道生主要活动于4世纪前期,早于达摩近100年,早于慧能近300年!所以,更极端地认为,“把印度佛教变成中国佛教,印度禅变成中国禅,非达摩,亦非慧能,乃是道生!”[7]总之,在魏晋玄学的影响下,一部人以庄(玄)解佛,实现佛玄合流,禅宗的理论基础到此时,已基本具备。

后来达摩提倡面壁直观,彻见本性的修持方法,五祖弘忍创立“东山法门”,提倡“守本真心”论,强调“心”为十二部经之宗,这又进一步接近了慧能的思想。而且,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时期,禅宗的团体生活、农禅并作的生产、生活方式,传衣付法的组织原则都已经基本奠定。“从道信到弘忍,无论禅法思想还是传法的方式,都已经具备禅宗的特点”[8]。

如此看来,《坛经》绝不是某个人突发灵感的思想革命(相应的,禅宗也不是慧能一人所独创),它不但是在历史积淀基础上形成的,更是被后人不断重述、阐释才逐步完善起来的。

至今学术界一般还是尊慧能为禅宗的真正创始人(也有人称达摩是禅宗创始人的说法,但目前看来,达摩似乎更多只是发挥一种法统上的象征作用,尽管他在修禅的方法论上有推波助澜的作用,但显然他既不是真正最先谈禅的,也不最具创见的)。当前,主流看法是认为《坛经》的主体部分反映了慧能的主要思想。《坛经》是先后集成的,已是公论。各时期有不同的版本,反映了不同时期的禅宗思想,后出的并不一定就是伪书。禅宗倡导“不立文字”,而且《坛经》又在慧能去世不久后成为禅宗法门“依约”:“无《坛经》禀承,非南宗弟子也”①(敦煌本《坛经》第38节)。最后一节又说:“不得妄付《坛经》,告诸同道者,令知密意。”(第57节)说明在《坛经》诞生不久时,可能只有手写本在教门内秘密流传,未曾大量公开发行。因此随着禅宗的发展,必然会逐渐衍生出各种版本,也自然会不断被人为增添很多自己时代的思想观念进去。这也是为什么越是后出的版本字数越多的原因所在。

真正有影响并且为世人公认的版本只有4种:敦煌本(法海本)、惠昕本、契嵩本、宗宝本。敦煌本是中唐的,惠昕本是晚唐或宋初的,契嵩本是北宋的,宗宝本是元代的。敦煌本于20世纪初,在敦煌石窟被发现。文字古朴,一般被认为是迄今为止最为古老的版本,故在当今学界最被认可。

二、《坛经》矛盾的世界观

《坛经》的世界观可以概括为真如缘起论,也称如来藏缘起论,它认为世界万有是真如(心)的生起和显现。《坛经》讲“真如是念之体,念是真如之用。自性起念,虽即见闻觉知,不染万境而常自在”。(第17节)按此说法,“念”是依真如而起,可见慧能承认“真如”的本体地位。而真如所起之念自然不是妄念,而是正念,能不染万境而常自在。

毫无疑问,真如缘起论与“无念为宗”是矛盾的(这里显然承认了“有念”)。可能这不是概念使用不严谨的问题,而是反映了慧能还没有很好地融合大乘空宗(中观学派)和大乘有宗(瑜伽行派)之间的矛盾。大乘空宗一空到底,认为连真如、涅槃都是虚妄的,万物尽是假有。而相对后起的大乘有宗反对大乘空宗的看法,认为真如、主体精神是存在的,尽管万物如幻,但世界有一个本体性的支撑,不然作为佛教基础理论之一的轮回理论就说不通——假如无轮回之物,那么轮回、业报也就无法存在了。总体来看,慧能倾向于融合有与空的冲突。这里,不妨分析一下《坛经》的核心关键概念“自性”。这个概念佛教早就在使用,比如印度中观学派就认为事物是因缘和合之结果,故事物无“自性”,一切皆空。但慧能所谓的自性,却是指内在于人心的真如佛性(或曰人的本性)。佛教哲学认为,有自性的东西,才是真实的,从这个意义讲,慧能也绝对不属于性空论者。

慧能融合有与空的冲动体现在,他既高张自性,又提倡“一切皆是虚妄”的般若学。空与有本身的矛盾性,使得它们很难被调和出一个完美的解释。《坛经》也没有做到完美,它一边把“自性”这个意味着本体性存在的词当成全书主题词,一边又宣传“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第17节)。

似乎可以这样归纳:在世界观上,慧能相信如来藏、真如是本体,而在修持禅法的方法上则认可“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的般若思想,以此断除妄念烦恼。所以究其根本,慧能的世界观可以概括为真如缘起论。我比较认可郭朋先生的看法,尽管《坛经》也谈“世人性空”(第24节),但是这里的性空,不是全称否定,而只是特称否定——只“空”虚妄,不“空”真实,真实就是真如、佛性;慧能始终从佛性论者的角度解释《金刚经》,始终以有解空[9],而不是一空到底。所以,尽管《坛经》多次引用般若学的诸相虚妄和性空理论,但禅宗只是把般若学当作修道法门而非基本世界观,否则就会与《坛经》高扬“自性”的主旨相冲突,比如我们怎样解释“万法尽是自性”(第25节)“于自性中,万法皆见”(第20节)?

其实,这种融合有与空的思想倾向已经明显地表述在禅宗的传教经典《楞伽经》中了(禅宗初祖达摩极其推崇《楞伽经》,并以书传给二祖慧可)。《楞伽经》论述了世间万有都是假名安立,但又明确指出:“诸法无我,非如来藏法身常住之性”。《楞伽经》坚持真如、如来藏的思想:“此如来藏藏识本性清净,客尘所染而为不净”,如来藏“为无始虚伪恶习所熏,名为藏识”(《楞伽经·刹那品第六》)。方立天先生指出,“慧能这种心性论思想与如来藏说颇为一致。如来藏说认为,一切众生身心中都隐藏着永远不变的自性清净性如来法身;慧能也认为,一切众生身心中有觉性如来”[10]。慧能显然发挥了如来藏的思想,甚至其运思路数也是一致的。

而且,中国人很难接受彻底地虚无主义,即使道家推崇的虚无,也是为了现实世界人的精神解脱,为了缓解此岸生活之苦楚,足见很出世的道家也拒绝彻底的虚无。禅宗之所以成为后世中国佛学最大的宗派,恐怕正是因为它不离世间。这一切与它的真如缘起论的世界观关系密切。

三、佛学中国化的历程

佛学的中国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从2世纪传入算起到禅宗成熟,佛学中国化用了五六百年时间。“中国佛教对‘佛’的解释,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汉魏晋时期,是着重以儒、道的有关观念与‘佛’进行比附;南北朝隋唐时期,又回归于佛教原点来平实地表述佛的含义;唐中叶以来,禅宗热心关注‘如何是佛’的问题……其实质是日益以自我心性去沟通、缩小众生和佛的界限与距离,以人的主体与心性情境等同于佛,这也就是慧能一系禅学的核心思想。”[11]

在汉代魏晋时期,人们解释佛经往往援引道家思想(此方法被称为“格义”),或者干脆把佛学看作一种神仙方术,比如汉末牟子作的《理惑论》就认为,“佛者,谥号也。犹名三皇神,五帝圣也。佛乃道德之元祖,神明之宗绪。佛之言觉也,恍惚变化,分身散体,或存或亡,能小能大,能圆能方,能老能少,能隐能彰,蹈火不烧,履刃不伤,在污不染,在祸无殃,欲行则飞,生则扬光,故号为佛也。”这是一种典型的用黄老思想比附佛学的做法,其中还夹杂着神仙方术。三国时,译家康僧会作的《安般守意经序》,着力描述了禅定的神异效果:得安般行者,厥心即明,举眼所观,无幽不睹……制天地,住寿命,猛神德,坏天兵,动三千,移诸刹。八不思议非梵所测。神德无限,六行之由也。安般是梵语音译,意为数息观,即计数呼吸次数,使精神集中。到了东晋十六国,道安依旧秉持此种看法,认为“得斯寂者,举足而大千震,挥手而日月扪”。修禅达到一定的境界,就有让世界震撼,挥手取日月的神异。

佛教从印度传来有着一套僧团制度和种种异域习惯。真正的禅者先声从反对这种正统仪式开始。比如印度要踞坐(企坐),中国方坐。而“慧严、道生,本自不企”。道生等人已开始反抗种种旧制度,希望实现中国化。印顺认为,南方精神是促进佛学中国化的动力。“这种不受旧制的拘束,务求适宜的精神,正是南方的精神”[12]。“务求适宜”概括了佛学中国化的前进方向,事实上也正是如此。佛教的繁琐仪式,浩繁的佛典逐步走向小众,获得广泛传播的正是那些“务求适宜”的宗派。[13]

到了慧能,终于开始从人的内在超越去解佛。“自性常清净,如日月常明,只为云覆盖,上明下暗,不能了见日月星辰,忽遇惠风吹散卷尽云雾,万象森罗,一时皆现……于外著境,妄念浮云覆盖,自性不能明。”(第20节)用般若智慧扫相,断除妄念,清净自性才能从“无明”变明,人自身的佛性才能显露出来。同时,因为佛性是内在的,所以说“佛是自性作,莫向身外求。”(第35节)自我成全,才能成佛。运用般若智慧,发觉本心,就不会再执著于相、念、住。这是他调和有与空的矛盾的方法。修行用的是虚无为上的般若智慧,而最终目的却是实实在在的本体之解脱。从中国传统的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上看,中国人一向强调“内省”,以内省解决外在问题,可称之为 “内圣外王”(《庄子·天下》)模式。《坛经》显然贯彻了这种思维模式,显得非常中国化。

在漫长的冲突、交流、融合的基础上,佛学和中国传统文化最终在禅宗这里获得了比较完美的汇通。然而禅宗之所以能做到这点,又与它巧妙利用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本来具有的理论资源分不开,而且客观上讲,儒释道本来也具有相互汇通的理论基础。

四、儒释道汇通的理论基础

(1)消解人生痛苦的共同追求

佛家和道家在对人生存之痛苦的敏感方面,有强烈的共同之处。道家人生哲学正是为了消解生存的苦痛,实现对现实和人生的超越——在“有情有信”的“道”面前,现象世界被看成是相对的、虚无的,只有道是真实的,因此痛苦经验也具有了某种虚妄性。道家在洞悉了地狱般的无情真理以后,编织了以“道”为核心的理性幻象——“要在精神上与道一体,亦即是所谓‘体道’因而形成‘道的人生观’,抱着道的生活态度,以安顿现实的生活。”[14]道家的宇宙论是为人生论服务的。

佛教同样有对痛苦现实的强烈敏感。佛教的“四圣谛”之首就是苦谛,认为众生的生命本身就是苦,具体为“八苦”: 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及五取蕴苦。佛教超越痛苦的方式也同样是把现实虚妄化,不承认世界的真实性。这跟道家在某种程度上是同一个思想路数,使两教合流具有了基本的共通点。《坛经》继承了这种以虚妄解决痛苦生存的方案,时刻提醒人们去除“妄念”,“不悟即长劫轮回”(第16节)。

(2)虚无为上的世界观

佛道两家都具有一种虚无为上的世界观。值得一提的是,佛教比道家更激烈,佛教对现实的否定非常极端,而道家是相对温和的,超越此岸又不离此岸。

“老子想在政治、社会剧烈转变之中,能找到一个不变的‘常’,以此作为人生的立足点,因而得到个人及社会的安全长久”;“庄子也是顺着此一愿念发展下去的”[15]。不变的“常”,就是道。庄子以更彻底的绝望形容“道”,据他说得道者(南郭子綦)的表现就是“形如槁木,心如死灰”(《庄子·齐物论》)。“死灰”就是没有一点火星的灰烬,绝无复燃之希望。庄子推崇那种对一切不闻不问的态度,坚持一切外部世界的东西都“不可入于灵府”(《庄子·德充符》)。对绝望的世界,他构造了一种更为彻底的绝望人(“得道者”)来与之匹配,对痛苦的世界进行消解,对自我进行救赎。

就道家来说,体道就是体验主体的消亡。前面我们论述到了,佛教也有类似的主张,比如万物尽是假有、“凡所有相,都是虚妄”的空宗思想。《楞伽经》的“如来藏”说,“本性清净、客尘所染”说,更主张外物虚妄,只有本性藏识是“真如”。《坛经》主张“于相离相”、“于念不念”(第17节)。这样的主张说成是道家的,恐怕也不能说不合理!慧能说的“无念”跟庄子的“心斋”“坐忘”不是非常相似吗?佛道都有这样一种总体倾向:认识世界的虚妄本性,得道或者成佛的前提就是摆脱外在世界的束缚。

当然,这里也有稍许的不同:佛家出世,一出到底,虚无到极致;而道家讲出世非常温和,仍旧要“游”于这个天地之大美的世界,但心灵和精神必须获得绝对自由。

(3)超越语言的直觉主义

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老子》第一章);庄子说:“道不可闻,闻而非也;道不可见,见而非也;道不可言,言而非也”(《庄子·知北游》)。“道”如此神妙,它的存在超越了一切语言、概念所能达到的把握事物的能力,只能通过一种神秘直觉,才能完成对“道”的把握。“虚静”的心灵是把握“道”的前提。在主体修养所达到的虚静之中,自由的精神逐渐显现,而后意识表现出某种神秘的直觉,瞬间把握住“道”。

这种直觉超越了概念、语言,无法谈论,只能通过直觉来把握它。佛教也有“依义不依语”的主张和直觉主义的证悟法门。印度佛教“获得和冥契解脱境界,不是通过一般的感性或理性思维,而是直接体验,内心证悟,是直观、直觉……也就是说佛教对真实的认识、对绝对的把握,所用的工具、方法不是概念、判断、推理,而是一种叫做‘般若’的特殊智慧”[16]。《楞伽经》指出,执著于文字,则“如蚕作茧”“自缚缚它”;若“随言取义”,则“死堕地狱之中”。禅宗“教外别传”“以心传心,不立文字”当然更是把直觉主义思想发挥到了极致。《坛经》云,“汝若不得自悟,当起般若观照,刹那间,妄念俱灭,即是自真正善知识,一悟即知佛也。”(第31节)这种见性顿悟的方法本质上就是直觉,能够瞬间领悟宇宙真理。在后期禅学中,出现了种种“不可说”的极端论调,道不可说,说而非道。这种思想与老庄可谓是一脉相承。

(4)强调内在超越的性善论

以《坛经》为根本经典的禅宗心性学与儒家心性学非常相似。儒家的理想是教人如何成为君子圣贤。佛教则是教人如何成佛,所谓佛就是觉者,就是对宇宙和人生有根本性的认识、体悟。强调主体的修养是儒佛的共通点,所以它们都关注人的心性问题。

孟子讲“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告子下》);慧能讲“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孟子讲“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我固有之,弗思耳”(《孟子·告子上》),慧能讲“识自心内善知识,即得解脱。若识本心,即是解脱,既得解脱,即是般若三昧。”(第31节)孟子讲人性本善,先天具有“良知”“良能”,成为圣贤就是发掘人性固有的善;慧能则认为“佛是自性作,莫向身外求”(第35节),成佛也需要发掘人心固有的佛性。

“三世诸佛,十二部经,亦在人性中本自具有。”“若取外求善知识,望得解脱,无有是处。”(第31节)“闻其顿教,不假外修,但于自心,令自本性常起正见……即是见性”。(第29节)“自性不归,无所依处”(第23节)——《坛经》的如上说法,与儒家的心性说以及所谓的道德形上学非常接近,禅宗心性学主要发挥了“如来藏”的思想,几近儒家思孟学派心性理论之翻版。同样强调人的“内在超越”,人应该在自身中实现自己,即所谓“识心见性,自成佛道”(第30节)。

(5)世俗功利主义

印度佛教传入中国面对的最大挑战,也许比理论问题更重要的是,中国人极其重视实践、此生、现世、实用的观念(或借用李泽厚的话叫“实用理性”)。中国绝少彻底的出世精神,其特性是很务实,重感觉、知觉。也许正是因此,印度佛教在四五百年时间里都难以化入中国文化之内(前文已论述了佛教传入遇到种种奇怪的中国式解读)。佛教要求修行人剃发出家,这严重违背了中国人家国和忠孝观念,历史上不少中国学者以“无君无父”攻击过佛教。

但是话又说回来,奉行绝对出世主义的宗教根本不存在——任何宗教都必须追求人自身的精神解脱,否则何以给人安顿和终极关怀?佛教也不例外。事实上,宗教和非宗教都要面对人生存遇到的现实问题。这点构成了佛儒汇通的另一个基础——修佛与俗世功利主义的汇通。

《坛经》高扬人本主义的观念,称“一切经书,及诸文字,小大二乘,十二部经,皆因人置。……若无世人,一切万法,本元无有。故知万法,本因人兴;一切经书,因人说有。”(第30节)还提出了“法元在世间,于世出世间,勿离世间上,外求出世间”。(第36节)这种强调人的重要性和修法无需出离世间的说法,是佛学适应中国本土传统不得不采取的妥协。只有这样,佛学才能真正实现中国化。

《坛经》是对以往繁琐的宗教活动的革命,甚至连坐禅也不需要。慧能把禅定解释为:“何名禅定?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第19节)只要心在修行,坐禅的形式主义完全可以取消。修佛也无需出家——“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在寺不修,如西方心恶之人;在家若修,如东方人修善。”(第36节)这种简化也迎合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不重表面、方法、程序,而重实际、内涵、结果)。而且,这样就回避了儒家对其“无君无父”“不忠不孝”的指责。

此外,慧能是底层劳动人民出身,还不识字,也许他更明白当时底层中国人需要什么样的宗教——必须要简洁、易懂、尽量少地改变传统。

结 语

相比其他佛教经典,《坛经》是一本思想不算多复杂的典籍,甚至不比佛学入门级读物《金刚经》内涵更多。但是,它的重要性不容小觑,这本书不但标志着佛学中国化的正式完结,还对宋明新儒学产生了极大影响。但另一方面,也不应过高估计其思想性与革命性。如前所述,这本书在诞生当时,相关、相近思想早已诞生甚至普及了。比如印顺法师就认为,当弘忍问“汝是岭南人,又是獦獠,若为堪作佛”时,慧能答“佛性无南北”回应,根本无甚稀奇!因为在慧能那个时代,“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早已家喻户晓。[17]

【 注 释 】

①本文所引《坛经》文本均出自敦煌本,为行文方便只标注出“第XX节”,下同。请参阅:慧能著,杨增文编:《新版敦煌新本六祖坛经》,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年版。

【参考文献】

[1] 冯友兰说,六祖递代相传,在11世纪前的文献里,找不到支持支持这种说法的根据,故很多学者怀疑其可信程度。见: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新世界出版社2004年版,第221页。

[2][12][17]释印顺:《中国禅宗史》,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5(序)、87、252页。

[3][4][7]:《中国禅学之发展》,载《谈禅》,团结出版社2007年版,第16、15、18页。

[5]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08页。

[6]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新世界出版社2004年版,第222页。

[8]洪修平:《中国禅学思想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98页。

[9]参阅郭朋:《国学经典导读:坛经》,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1年版,第97、102页。

[10][11][16]方立天:《禅宗概要》,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151、72、216页。

出国学习计划范文第2篇

[关键词]数字出版 出版教育 课程体系 数字化演进

[中图分类号]G23[文献标识码]A

数字时代的来临使出版业发生了许多变化。出版业数字化对从业人员提出了新要求,进而对高校编辑出版学专业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将带来我国编辑出版学专业本科课程体系实践新一轮的调整和改革。

目前,数字出版成为出版产业发展的新业态、新趋势。数字出版运用新的传播技术和传播手段,其出版物集多种媒体于一身,由图文、音频、视频、动画等元素构成。这就需要从业人员既能掌握数字出版技术,又懂得设计艺术,既有扎实的出版理论素养,又要具备数字出版实践操作技能。高等院校编辑出版学专业应在“宽口径、厚基础、多技能”的要求下,以“大出版”、“大传播”为目标培养适应新技术新媒体发展和信息时代传播多元化趋势,拥有策划创意、信息处理和分析能力,能够在数字出版领域从事网络出版、创意策划、新媒体出版技术与管理、数字装帧设计、媒体运营、数字版权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人才[1]。课程设置是以培养目标为依据的,因此,数字时代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体系应积极适应出版业现代化、网络化、专业化发展趋势做出相应调整。

一、我国编辑出版学专业本科课程体系的数字化发展现状

在经济全球化以及媒介融合不断加强的背景下,当前出版产业发展有两大趋势:一是随着国际化、市场化的发展,出版社的经营管理成为核心;二是随着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在出版业中的广泛应用,出版业技术含量越来越高,各个环节对从业人员的信息技能有了更高要求[2]。对此,一些院校编辑出版学专业本科课程设置作出了相应调整,以应对出版业数字化转型和升级带来的变革(见表1)。

从表1可以大致看出:一是与其他学源背景相比,设在信息管理院系下具有图书情报学学科背景的编辑出版学专业,其课程体系数字化更加明显;二是脱胎于印刷专业的编辑出版学专业,其课程的技术色彩更加浓厚;三是与大陆相比,港台地区更为重视数字出版技能的传授。

武汉大学与南京大学的编辑出版学专业都设在信息管理院系下,因此课程的数字化和信息化转向更为明显。相比较之下,南京大学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较多沿袭图书情报学专业课程。武汉大学编辑出版学专业则不仅新设了更多有针对性的数字出版课程,如数字出版导论、网络编辑、多媒体应用技术、网页设计和网站建设等,并从2008年开始实行文理兼收的招生政策。2011年,教育部公布年度我国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备案或审批结果,同意武汉大学新增“数字出版”本科专业。武汉大学自2012年秋季学期开始,在原有的编辑出版学专业之外独立招收数字出版专业本科生,以适应转型升级后的出版行业对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高级专门出版人才的需求。这标志着我国数字出版高等教育事业迈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北京印刷学院的编辑出版学专业本科课程变化并不大,但是它于2008年新增了传播学(数字出版)专业,其课程以数字出版相关的技术、内容加工与传播类课程为主,而以传统编辑出版学课程为辅。大陆其他高校的编辑出版学专业往往只是增开“网络与电子出版”“电子出版技术”等较少量的数字出版课程,似乎尚未形成出版学课程体系数字化。此外,台湾世新大学的出版学具有悠久的历史,现今设在图文传播暨数位出版学系下的数位出版学专业也脱胎于原来的印刷专业,因此其课程设置特点与北京印刷学院非常相似,其中网络信息媒体相关课程与传统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的比例不相上下。

综上所述,通过对中国大陆与台湾地区代表性高校的编辑出版学专业本科课程设置情况进行研究,发现在媒介融合以及出版数字化的冲击下,我国编辑出版学专业大多对本科课程设置进行了数字化调整,但是仍需加强和拓展。

二、编辑出版学专业本科课程数字化演进中的问题及对策

由于我国数字出版教育和培训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高校编辑出版学专业本科课程数字化演进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出国学习计划范文第3篇

一、缜密有效的课前准备是优化信息技术教学效果的前提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同其他学科教学一样,教师课前认真备课是优化初中信息技术课教学效果的前提,信息技术学科教师的备课虽有自己的学科特点,但与其他科目也有不少相通之处,笔者认为初中信息技术课教师的备课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精心准备硬件软件和丰富教学资源,优化教学效果

2.课前认真吃透教材,把握每课教学精髓

3.备学生,做到有的放矢,突出实效

4.备教法学法,做到好中选优

二、注重有效组织教学,建构合理有效的教学模式是优化信息技术教学效果的关键

1.高度重视课堂教学的有效组织,倡导情感教育

初中信息技术课教学大部分是上机实践操作,教学组织与其他学科存在明显的差别,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对课堂的组织与学生的管理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笔者倡导信息技术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在教学中,教师处理事情的方法得当、语言得体是建立师生情谊,消除学生对立情绪的关键。

2.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研究发现:每节课的前十几分钟,初中学生情绪高昂,注意力集中,如果教师能抓住这个有利时机,根据学习内容,通过作品的演示导入课堂内容,起到激发学生兴趣的作用,就能触动学生心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

三、注重教学反思,善于整合教学资源、拓展教研渠道是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的有益补充

优秀的教师善于反思,只有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信息技术教师才能不断提高教学水平,达到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目的。而且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课上学习的知识协助其他学科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并运用信息技术来解决其他问题,这是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出国学习计划范文第4篇

关键词:基础化学实验;e-Learning;快速课件;LMS

通过课堂观察与课下访谈,笔者得知,基础化学实验课程的开展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很多方面,诸如:实验之前的预习,实验过程当中操作熟练程度、数据记录准确度以及对实验认真程度,实验结束后对数据结果的分析和实验报告的书写等等。过程和结果固然重要,但就笔者认为,其中最为重要的应该是实验预习。

一、基础化学实验预习存在的问题

高校化学基础实验课程是一门十分重要的课程,但是通过文献研究发现,高校基础化学实验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如:基础化学实验课程不完善,课程考核评价机制不灵活,实验室的开放程度不够,实验技术队伍整体水平不高等等。学生则是不以为然,疲于应付。实验课时,按照实验指导书上步骤操作一边了之,每次都是只带着课本听老师在实验课堂上的讲解,再“照葫芦画瓢”。这样忽视课前实验预习的后果就是部分学生在实验的时候盲目动手,浪费试剂,损坏仪器,甚至酿成事故,失去了实验的意义。

传统的基础化学实验课前预习的方式,一般为阅读实验教材后书写实验预习报告的形式,然后在实验课前由教师讲授实验,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前面提到的问题,但是有些问题还是无法解决:

1.为了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而抄写教材或实验指导书,学生并没有认真阅读、理解;2.实验时间延长,导致教师的教学任务无法完成;3.学生未完成实验恣意编造数据或抄袭他人实验数据,助长不良学风。

二、E-Learning在基础化学实验预习中的优势

所谓e-Learning,简单的说就是网络学习或者说是在线学习,学生通过教育互联网平台,获取平台上提供的资源,进行自主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

E-Learning与传统学习资源组织上有很大的不同。与以往的印刷的纸质课程相比,e-Learning课程当中可以插入文字、图片、声音、视频、动画等等多媒体元素,更能够方便的导入符合SCORM标准的课件,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和掌握在实验操作中的重点难点,其中添加的交互功能,更能体验动手操作带来的真实感,同时课件中每一部分的学习耗时,达标程度都可以被LMS所记录。但是在目前,交互式课件比较流行的制作工具为Flash、Authorware,在交互方面均涉及编程操作,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教师来说或是没有受过专业培训的教师来说,开发出功能完善的课件,相对比较困难。随着e-Learning的发展,快速课件正在广泛普及,与传统的交互式课件相比,具有开发周期短、开发工具简单易学、可移植性强等优点。

E-Learning不仅在基础化学实验的学习资源组织上有优势,而且在学习绩效管理上同样有着巨大的优势。Moodle、Dokeos、eFront等都是非常出色的学习管理平台,它们都有以下几个共同的特点:

1.界面简洁美观,方便实用。系统的操作界面采用图形化模式,教师和学生不必专门学习太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就能上手操作。具有风格多样的主题模版,简洁美观,更好的让学生的把注意力集中在课程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功能强大,管理简单。平台具有课程集成编辑环境,支持多媒体文件插入,同时具有作业提交,在线组卷、考试,自动评分功能,让教师实时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学习质量;平台还具有论坛、在线聊天、群组互动、发起投票、调查问卷等功能,使得整个网络课堂活跃起来。

3.符合SCORM标准,使得课程的变得更加轻松。使得网络课程不再死板,而是实现了真正的人机互动。同时,SCORM标准的课件可以记录学生学习的路线轨迹,及时反馈学习结果,让教师对学生课程掌握的情况了如指掌。

三、使用E-Learning的基础化学实验预习方式

基于LMS强大的功能和符合SCORM标准的课件的优势,结合基础化学实验课程的特点与学校现有条件,笔者打算按照以下四个步骤对基础化学实验课程的预习环节进行改进。

1.前测,选择合适的课程材料。学生在实验前一天登录LMS,选择实验预习课程进行前测,如实验目的,仪器、药品的选择,实验的大体流程的排序等等。LMS则判断学生是否掌握了这些基本知识,如果低于合格线,则学生需要学习本实验中的基本操作指导,然后才能进行下一步的预习。

2.观看实验过程视频录像。录像中包含实验操作中的重点、难点部分,通过视频剪辑的方式展现出来。演示视频可以是老师的操作录像,也可以是在本院系“化学实验技能大赛”中获奖学生的操作录像。这样做的好处一是让学生感受到一种亲切感,身边的同学在视频当中作为演示者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二是在学生中间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参加实验大赛,获得“上镜”的机会,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水平。

3.使用交互式课件模拟操作。由教师制作出交互式的实验软件,内容包括本次实验的仪器选择、组装,试剂的用量、配置,应出现的现象等等。让学生在虚拟的实验室里对整个实验进行一边操作,强化学生对实验步骤的记忆,达到增强预习效果的目的。

4.后测,查缺补漏。进行完所有的课程学习之后,学生要进行后测环节,题目内容包括实验目的、内容、步骤、数据记录、数据整理、形成报告等等。LMS会将分数及正确答案显示出来,错误题目的旁边会有跳转到所在章节的链接,学习后选择了正确的答案就算完成了本课程的预习。

四、结语

总之,如果学生未完成课前的预习就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验,不仅没有足够的时间思考有关问题,也使得实验过程处于忙乱之中,浪费了大量的实验试剂和耗材,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利用LMS与快速课件结合的方法,提高了课程的管理效率,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探究能力,可谓是一举两得。

参考文献:

[1] 郭伟强. 大学化学基础实验[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5年.

[2] 张启伟, 王桂仙, 王慕华. 实验教学量化管理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 丽水学院学报, 2009, 31(5): 91-93.

[3] 周爱菊, 多样化实验预习模式提高基础化学实验教学效果的探讨[J]. 广东化工, 2010, 3(37): 222-223.

出国学习计划范文第5篇

Abstract: This paper proposed concepts and ideas of curriculum system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electric locomotive major based on systematization of working process, learning from advanced thought of German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introduced learning area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contents of learning situation, texts, teaching mode and teaching evaluation design based on systematization of working process, taking the course of Repair and Maintenance of Electric Locomotive Body and Bogie as a case, and put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 aiming at the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teaching implementation.

关键词: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开发;学习领域课程;问题;对策

Key words: systematization of working process;curriculum system development;learning area course;problem;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2-0238-03

0 引言

我院电力机车专业自2009年获批省级精品专业以来,通过借鉴德国职业教育“学习领域”的“工作过程系统化”思想,积极探索适合我国铁路高职电力机车专业的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在提升办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深化教学改革方面,进行了初步尝试。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是以企业调查为前提,加强专业建设;以岗位目标为基础,找准人才培养定位;以岗位能力要求为依据,确定教学内容;以项目任务为载体,开发“教、学、做“合一的新课程;以技能培养为核心,整合对应知识;在职业情境中把“学会做事”的工作标准落实为“把事做好”的教育标准。

1 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按以下流程:工作任务分析行动领域归纳学习领域转换学习情境设计,对原有学科化的课程知识进行解构和重构,将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分为综合素质、职业基础能力、岗位能力和拓展能力四个学习领域,表1简要说明该专业的课程体系框架计划。

1.1 工作任务分析。我们先后调研了广州铁路(集团)公司及南方周边铁路局机务运营站段,包括广州铁路(集团)公司广州、株洲、怀化机务段;南昌铁路局向塘机务段;南宁铁路局南宁机务段;上海铁路局上海机务段;昆明铁路局昆明机务段等,从电力机车钳工、机车电工和电力机车司机三个职业岗位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入手,对岗位工作任务进行分析列表,为下一步归纳典型工作任务作准备。(表2)

1.2 行动领域归纳。我们邀请了机务段运用、检修主要生产车间和业务科室一起座谈,将运用和检修所涉及的典型工作任务按性质相同或相近或前后相互关联的原则,归类出行动领域。(表3)

1.3 学习领域转换。从行动领域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转化为学习领域,即课程。(表4)

1.4 学习情境设计。学习情境规划是将课程内容以某一企业的实际工作过程为载体分解学习领域为主题学习单元的过程,比如:我们将《电力机车运用与管理》学习领域设计了行车信号与闭塞、整备作业、乘务员一次作业过程、行车安全设备以及列车运行与运用维护五个学习情境,各情境之间体现由易而难或并列与包容的关系,使学生的迁移能力得到培养和锻炼。

2 《电力机车车体和转向架的检修与维护》课程建设

课程建设涉及的内容较多,在此,以《电力机车车体和转向架的检修与维护》为例,说明学习情境设计、教学模式设计、教学评价设计、教学过程实施等方面的内容。

《电力机车车体和转向架的检修与维护》是电力机车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包括机车构造、运用保养方法、车体和转向架及部件中修工艺、转向架组装和机车总组装工艺流程以及设备、工具、材料等相关知识,属于电力机车司机和电力机车钳工应该掌握的基本技能。重构后的教学内容符合电力机车运用与检修的基本过程和规律,且由简单到复杂,将电力机车车体和转向架的中修过程贯穿全课程的每一个学习情境。所设计的学习任务源于实际的中修工作任务,融实践、理论、技能为一体,使教学做紧密结合。在教学组织上,要尽量安排大幅度的时间集中上课,完全按照教学项目重组教师团队,要根据实际情况开发校本教材,编写以“引导文”为代表的课业文本,为任务引领式学习和项目学习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源。

2.1 学习情境设计 《电力机车车体和转向架的检修与维护》学习情境的设计主要以中修工作任务为载体,以电力机车钳工职业岗位工作任务为主要依据,针对完成工作任务所需的知识、技能、态度要求,设计车体检修、转向架部件检修、转向架组装与机车总组装、机车检查与保养四个学习情境,每个学习情境均以工作过程为依据,考虑各个情境之间为平行或递进关系,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职业能力发展规律,使学生由初学者向熟练工方向递进。

2.2 教学模式设计 本课程所有学习情境都是通过引导文教学法来完成的,它是项目教学法在现代职业教学和培训中的发展和完善,它包括:①任务描述;②引导问题;③学习目的描述;④学习质量监控单;⑤工作计划(内容和时间);⑥工具与材料需求表;⑦专业信息(只提供信息渠道);⑧辅导性说明(估计学生查找不到的专业信息和内部经验)。在引导课文教学法中,教师的角色只局限于做好教学准备、提出引导问题、与学生一起讨论问题、编写质量控制单和在收尾阶段评价学生的成果,而学生的角色则是独立获取信息、独立制定计划、独立实施计划和独立评估、检查自己的成果。

2.3 教学评价设计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采用过程性考核方式,过程考核采用口试(团队汇报)、笔试、动手操作等多种方式进行,实时记录在学习活动记录表、学习档案评价表、学生自我评价表等等过程性评价表上,形成学生的学习情境(任务)成绩,作为课程评价的依据。过程性考核的评分项目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三大方面,避免了以笔试成绩作为学生的唯一评价标准。

2.4 教学过程实施 在具体教学实施过程中采取了“六步法”,每个学习任务重复的只是步骤,而不同的是教学内容。①资讯阶段:教师布置项目任务,下发任务单及学习要求,以小组为单位,通过查找、收集各种相关资料,找出完成项目或任务的方法或手段,同时完成与任务相关的专业知识的学习。②计划阶段:学生分组,做出任务的学习计划,教师记录学生情况,同时参与讨论,适时提出实施方案中的优点与不足,引导学生做出最优的方案。③决策阶段:各小组根据讨论结果和教师的点评意见,修改、完善本组的设计方案,形成最终的任务实施方案。④实施阶段:实施分情况完成,一是在有真实设备的情况下,各小组根据确定的任务实施方案安全规范地完成操作,教师现场指导、答疑,并记录学生的操作情况;二是在没有设备的情况下,我们采用3G实景教学,聘请现场技师操作演示,学生通过观看及与技师交流互动,找出自己实施方案的不足并改进,教师记录学生学习情况。⑤检查阶段:各小组总结任务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参与讨论,帮助学生查找错误,并记录学生情况。⑥评估阶段:学生汇报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自评、互评,教师对学生个人和小组进行评价。

3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1 教学改革进程方面。由于对“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时间较短,所有参与这项工作研究与实施的人员是在边研究、边实施、边总结、边提高的过程中完成课程设计与实施的,课程设计和操作环节等均有待继续完善。

3.2 激励机制建设方面。与实施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教学活动相配套的管理制度还显不足,特别是激励机制方面的管理制度还应完善,以激发教师致力于教学改革和课程设计的积极性。

3.3 教学资源建设方面。采用“六步法”来实施教学,必须加强配套的资源建设,如教师教学手册、操作说明、学生工作单、指导书、评价单等等,在资源建设过程中,除明确学习情境的任务和目标外,还要注意以完整工作过程来编排内容,并根据工作任务的不同特征,以不同的形式来引导或描述教学内容。

3.4 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教师自身只有熟悉企业的工作流程和工艺步骤,才能按照完整的工作过程来开展教学,但部分专任教师往往缺乏企业工作经历,因此可采用以下方法来弥补不足。一要引进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充实到学校专任教师岗位;二要派专任教师直接到企业去实践锻炼;三要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优秀企业专家企担任兼职教师。

3.5 “专业教室”配备方面。学习领域课程除教学内容来源于工作任务外,还要求学习环境也尽可能与实际工作环境一致,以实现“在工作中学习”的理念,即实现教、学、做的一体化。就《电力机车车体和转向架的检修与维护》学习领域而言,可在校内建设仿真化的教学实训生产车间。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姜大源.世界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走势及其启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