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走进鲁迅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现在,有了这样一本书:《小学生鲁迅读本》,它为小学生打开了一扇通向鲁迅世界的窗口。本书的两位编者钱理群和刘建发,一位是著名的鲁迅研究专家、北京大学的教授,一位是小学教师,热衷于在教学中传播鲁迅的作品。他们说:“我们承认,鲁迅的大部分作品可能不太适合孩子们阅读;但我们同时也坚信:鲁迅仍有不少的作品是深受孩子们喜欢的。”《小学生鲁迅读本》完整地呈现了“童年鲁迅”,展现了一个“可亲、可爱又特别”的鲁迅形象。
不信?那让我们先来读一读长妈妈的故事。长妈妈并不姓长。鲁迅家中曾有过一个身材高大的女工,大家都称呼她“阿长”,后来她离开了。对于新来的顶缺女工,大家懒得改口,还称她为“长妈妈”。这位连自己的姓都被人忽略了的农村妇女,给鲁迅留下了鲜活的印象――
一年中最高兴的时节,自然要数除夕了。辞岁之后,从长辈那儿得到压岁钱,用红纸包着放在枕边,只要过一宵,便可以随便使用。睡在枕上,看着红包,想到明天买来的小鼓、刀枪、泥人、糖菩萨……然而她进来,又将一个福橘放在床头了。
“哥儿,你牢牢记住!”她极其郑重地说,“明天是正月初一,清早一睁开眼睛,第一句话就得对我说‘阿妈,恭喜恭喜’。记得吗?你要记得,这是一年的运气的事情。不许说别的话!说过之后,还得吃一点福橘。”她又拿起那橘子来,在我的眼前摇了两摇,“那么,一年到头,顺顺流流……”
梦里也记得元旦的,第二天醒得特别早,一醒,就要坐起来。她却立刻伸出臂膊,一把将我按住。我惊异地看她时,只见她惶急地看看我。
她又有所要求似的,摇着我的肩。我忽而记得了――
“阿妈,恭喜……”
“恭喜恭喜!大家恭喜!真聪明!恭喜恭喜!”她于是十分欢喜似的,笑起来,同时将一点冰的东西塞在我的嘴里。我大吃一惊之后,也就忽而记得,这就是所谓福橘。元旦劈头的磨难,总算已经受完,可以下床玩耍去了。
这是鲁迅文集《朝花夕拾》中《阿长与(山海经>》的一段。读了这段故事,你是否想再看看长妈妈还对鲁迅做过什么事儿?这样的文章会不会勾起你的共鸣,让你回想起自己过年时发生的事?每一代人的童年都有着许多永恒不变的内容,那一份盼望的心情、等待中的焦急以及对繁琐规矩的厌烦是何其相似。当然,除夕的年夜饭味道、压岁钱的数目和玩具的类型肯定是大不一样了。
长妈妈在阅读这件事上对鲁迅的影响最深刻。图文并茂的《山海经》是童年鲁迅渴望已久的读物。《山海经》中由“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三脚的鸟,生着翅膀的人,没有头而以两乳当做眼睛的怪物”所勾画的奇妙神话世界,是想象力丰富的孩子们的最爱。但是,在鲁迅的童年时代,孩子的愿望是不被重视的,家中的大人们谁也不会在意孩子这样一个微不足道的期盼。又是长妈妈,尽管她自己并没有文化,但是她却能理解小鲁迅的渴望。告假回家的长妈妈给鲁迅带回四本一套的《山海经》,这对鲁迅的心灵震撼是极大的,“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身都震悚了……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小学生鲁迅读本》还有其他精彩的文章。为了方便同学们阅读,编者把它们分为了“难忘童年”、“小动物情缘”、“草木、水、火、雪”、“父子之间”、“寓言与诗”和“鲁迅翻译的童话”等六个部分。
其中,第四部分“父子之间”特别值得向同学们推荐。虽然只有三篇文章,但分别选取了父亲、母亲、孩子三个人的文章,从不同角度展现亲情,既有趣又有特色。《他健康、活泼、顽皮》选自鲁迅的《且介亭文集――从孩子的照相说起》,是鲁迅写自己的儿子周海婴的。《他对我一切顺其自然》选自周海婴的《鲁迅与我七十年》,写出了周海婴眼中的父亲形象。母亲许广平则作为旁观者静静地欣赏着父子之间《融融恰恰的相聚》。
父母一般都喜欢孩子乖巧听话,但小孩子却都很顽皮。面对儿子周海婴的顽皮,给人留下严肃印象的鲁迅会有怎样的表现呢?
周海婴回忆说:“我幼时的玩具可谓不少,但我却是个玩具的破坏者,凡是能拆卸的我都拆卸过。目的有两个:其一是看看内部结构,满足好奇心;其二是认为自己有把握装配复原。所以,在我一楼的玩具柜里,除了实心木制拆卸不了的,没有几件是完整的。但父母从不阻止我这样做。”他甚至还拆卸过父亲的留声机、母亲的缝纫机。童年特有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就这样在宽容的父爱里得以茁壮地生长。
但父子之间并不总是和谐融洽的。有时候,对于孩子太过调皮的行为,鲁迅也会施以“体罚”的。但即使是“体罚”,也充满了鲁迅式的慈爱与幽默。据许广平回忆――
他总是临时抓起几张报纸,卷成一个圆筒,照海婴身上轻轻打去,但样子是严肃的,海婴赶快就喊:“爸爸,下回我不敢了。”
这时做父亲的看见儿子的楚楚可怜之状,心软下来,面纹也放宽了。跟着这宽容,小孩子最会体察得到,立刻胆大了,过来抢住那卷纸筒问:“看看这里面有什么东西?”
为了引进国外优质的教育资源,提高我院的教育教学,推动高职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陆续派出优秀教师赴英国学习BTEC课程。2014年,经英国国家学历及职业资格委员会和英国商业与技术教育委员会考核评估和新疆省教育厅的批准,我院与英国南埃塞克斯学院合作办学,开始在高职专科招生计划中招收BTEC课程会计项目学生,高职教学改革翻开了新的篇章。
无论对老师还是学生而言,英国BTEC课程模式是一种崭新的课程教学模式,富有鲜明的职教特色,体现了“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学习服务”的理念,培养了学生的通用能力。我院所开设的BTEC课程教学专业课大都采用国外原版教材做参考,全英文授课,课业和练习等全部使用英语完成。此外,突出以学生为中心,教学形式灵活多样,主要以完成课业的情况作为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主要依据。课程模式具体体现为以下基本特点:
1.课程教学大纲设置严谨,教学内容紧跟时代脚步。BTEC课程教学大纲是由课程专家按照雇主协会制定的职业资格标准,把企业需要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相组合。课程教学大纲符合社会和企业的需要,其实用性和针对性很强,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学习目标的实现、自我评价学习的结果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虽然没有固定的教材,但是由于教师需要遵守严格的教学要求,所以不惜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根据课程标准搜集本专业最新的资料和学术专著自编讲义、教材等,向学生推荐参考书目或者网站,以便学生能按照预期完成教学目标。学生需要明确课程目标、任务,查找资料、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整体教学过程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学习服务”的教育理念,因而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创新思想无处不在。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整个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教师通过设计多种教学活动,包括课堂讨论、社会调查、实地参观、工作坊、实践实习、课业、角色扮演、演讲、口头报告、书面报告、自我评价等,启发和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不断创新思维。这种模式使课内课外紧密结合,不但拓展了视野,而且加深了实践体会,无形中提高了学习效果。开放性的思维引导模式使学生在个性化的发展中得到了塑造和培养。
3.注重学生通用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师生之间相处融洽。BTEC模式把培养学生的通用能力作为学习过程的重要部分,对学生通用能力的水平进行评估是这一教学模式的特色,因此学生可以使自身的七大能力得以发展,即:自我管理和发展的能力;合作的能力;交流的能力;分析任务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字运用能力;科技运用能力;设计和创新能力。这种教学模式的培养自始至终贯穿于教学活动之中。学生通过专业技能成绩和通用能力成绩的考核,即可获得BTEC证书。
BTEC模式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强调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根据学生个性潜能的发展方向,不断鼓励与耐心指导,教师充当了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监督者,教师则会主动更新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的思维能力和理论深度,尽其所能地帮助学生探究和解决问题,学生能力很快也得到提升。教师和学生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相处也更加融洽。
4.考核评价方法独特,师生能力增强。BTEC教学模式的考核以“课业”为形式,重点考核学生的专业能力和通用能力。这从根本上改变了“一纸试卷分数定成绩”的传统做法。它要求每个学生理解“课业”的背景,完成明确具体的任务,收集大量的信息进行归纳、整理和分析,通过交流最终展示学习成果。为了促进学生的能力发展,通常采用多样化的方式来评定学生的学习成果,在一门课程中至少要完成三个以上课业,2位以上的教师进行评判,将每次评价结果进行反馈。通过学生自评、教师评价和相关企业人员评价,保证了学生成绩的公平性公正性。如果学生对教师评价的最终结果不满意,还可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时间期限进行申诉。严格的内部审核与外部审核相结合的质量监控机制使教学充分体现了自身的价值。
二、 BTEC教学模式促进了高职教学的改革
纵观英国BTEC课程教学模式,不难发现这的确是一种切实可行的、符合高等职业院校教学要求和我国教育宗旨的教学模式。经过我院教学实践证明,它顺应了职业教育发展的潮流,在许多方面可以为我所用。
不可否认,这种模式的本土化直接影响了我国的职教教学。传统的治学观念在职教领域受到了巨大的冲击,BTEC课程教学模式正悄悄地改变着我们周围的一切,从教师到学生、从课程设置到教学内容、从教学到实践、从考试到评价、这些变化无不让我们叹为观止。
1.改革教学目标,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过去,教师仅仅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确定教学目标。当今,他们开始反思以往教学目标的空洞和不切实际的弊端,走进企业调查研究,结合企业与社会的需求来考虑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个人能力提升和发展计划,以期完成相应的教学目标。通过每个单元的目标来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通用能力。
2.改革课程设置,不断更新教学内容。让企业专家、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到课程设置中,确定必修课、选修课和实践课的课时和比例,细化课程考核标准,明确教学内容。鼓励教师选用不同版本的教材,如没有合适的教材,则根据专业教学情况、结合企业需求和学生的特点自行组织编写教学内容。这样既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又锻炼了教师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而且帮助了教师快速成长。
3.转变教师教学观念,提升师资队伍能力化建设。高职院校教师仅仅以职称高低作为衡量教学的唯一标准已经不能跟上时代的潮流。如今,我们认识到不仅要提升职称,更要提升能力。教师集体备课、资源共享、编写教材和讲义、讨论和研究,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充实和提升自我,以便更好地为学生服务。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得以提高,整体师资队伍能力提升。
4.转变学生学习态度,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在新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努力寻找适合的方法和手段,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真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存在,教师仅仅引导学生如何学习;而学生则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课堂锻炼使他们自信勇敢、善于挑战、刻苦钻研、创造性强、拥有良好的团队意识,为他们今后的职业生涯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5.密切关注校企合作,创造良好的实习实训环境。无论是教学目标的制订还是专业课程的设置,乃至教师素质的提高和学生课业的评价标准,最终都离不开企业的支持与合作。BTEC模式的引进,使我国高职院校意识到与企业形成一种良好的协作伙伴关系在职业教育中是必不可少的。校企合作加强了双方的互动与资源共享,优化了资源的整合和配置,是高职院校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
6.学生学业评价体系由单一化转为多元化。传统的单一考核方法无法体现学生的个性化能力发展。BTEC多元化的考核体系不仅可以评价教师的教学效果,而且可以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它注重过程性评价,注重学生七大能力的提高。这一评价体系的建立,贯穿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对师生的共同进步和成长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鲁迅在北京的住所
鲁迅的一生与北京有很深的渊源,和西城地区更是有着不解之缘。自1912年起,他在北京生活了14年,先后在四个地方居住,在此期间留下了大量的文学作品。鲁迅在北京的第一处住所是位于西城区南半截胡同7号的绍兴会馆,其始建于清道光六年(公元1826年),原名山阴会稽两邑会馆,主要招待浙江山阴、会稽两县进京赶考的举人。鲁迅最初入住“藤花别馆”,后搬到了“补树书屋”,这一住就是七年半的时间,也正是在这里,鲁迅写下了《狂人日记》《孔乙己》《药》《一件小事》等名篇,就连“鲁迅”这个笔名也是在这里诞生的。如今的绍兴会馆已成为民居,唯有门口的牌子证明这里与周围其它的房子并不相同。如果幸运的话,还能在门口遇到住在附近的老人,他们会热情地侃侃而谈,讲述这座故居内鲜为人知的往事。
1919年,鲁迅与弟弟周作人一起买下了八道湾11号的一座三进的大四合院,他在这里住了不到4年的时间。在这里,他们一家其乐融融,鲁迅也留下了《阿Q正传》《风波》《故乡》《社戏》等不朽作品。、、郁达夫等人也经常造访此地。后来,为了远离兄弟纷争,鲁迅搬到了砖塔胡同61号(现为84号)的房子内。在短暂居住了不到1年的时间,鲁迅就和母亲及原配夫人朱安来到了他在北京的最后一个住处――宫门口二条19号(北平西三条21号)。至于这些居所原来是什么模样,只能在陈列厅中的老照片里寻找答案了。
陈列厅里读鲁迅
鲁迅出生在浙江绍兴一个逐渐没落的士大夫家庭,祖父因科场案锒铛入狱,父亲又长期患病,家道中落,少年鲁迅常出入于当铺和药店,倍感世态炎凉。在南京,他入免费的新式学校学习,阅读包括《天演论》在内的科学和文艺书籍;在日本,他受到了藤野先生的关怀和教诲,却在看过有中国人被指为沙皇军队的间谍遭日军杀头、围观的中国人神情麻木的纪录片后,深深感到“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遂弃医从文;在杭州、在绍兴、在南京,他先后任教、任职;在北京,他致力于中国古代小说研究和古籍校勘并撰写发表大量小说、杂文,成为中斗争最彻底、影响力最大的作家;在厦门,他任厦门大学文科教授;在广州,他有更多机会学习,也目睹了更残酷的杀戮和更应用的牺牲,他彻底转换了自己的立场,同被压迫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在上海,他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领导工作、投入各种社会活动、倡导新兴木刻运动并编辑出版多部刊物。
鲁迅博物馆的陈列厅以时间为脉络,以地点为线索,展示大量的照片、实物资料,介绍鲁迅的一生。这些展品中,有“纸张很黄;图像也很坏,甚至于几乎全用直线凑合,连动物的眼睛都是长方形的”鲁迅“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有鲁迅名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范爱农》、《奔月》等的手稿;有许广平从广州寄赠鲁迅的金星石图章;有鲁迅购买的日本木雕刀、铜织怀炉、象牙烟嘴、老花镜、绣花壶套等生活用品……一张张、一件件都记录着他的生活。鲁迅用自己的文字书写着他人生的篇章,展现着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的民族之魂,指引着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展馆复原了三味书屋的模样,书房内“中间挂着一块匾道:三味书屋;匾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坐在旁边的椅子上,仿佛置身于古老的书屋,读书、习字,又想悄悄跑到外面玩耍,这也许就是当年鲁迅学习时的场景与心境,在这里阅读到的不是伟大的鲁迅先生,而是一个刚刚走出百草园,走进三味书屋的孩童。
不凡人的平凡生活
走出陈列厅走到鲁迅的旧居,这是鲁迅1924年春自己设计改建的小四合院。正是在这里,鲁迅完成了《华盖集》《华盖集续篇》《野草》以及《彷徨》《朝花夕拾》《坟》中的一部分文章。院子虽然不大,却处处蕴涵着老北京的韵味。“我的院子里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还是枣树”被奉为鲁迅文章中的经典语句之一,这个小院中就有一处与其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场景。这是两棵树,一棵是白丁香,另一棵还是白丁香,而且它们都是1925年4月5日鲁迅亲手所植。也许是较少修剪,它们长的比一般的树高大些,茂密的枝叶遮挡了小院的天空,阳光透过空隙照射进来,留下一地的斑驳,宁静而自然。
故居从建筑到室内的陈设都是比较简朴的。中间是起居室,两旁一侧是会客室兼藏书室,一侧是厨房。由于门口挡着隔板不能走进观看,只能将起居室看个大概,目之所及是外屋整齐的桌椅、洁白的面盆,而鲁迅的写字台及朱安的床榻在微微探身后方依稀可见。起居室的东屋是鲁迅母亲的卧室。鲁迅的母亲慈祥刚毅,思想也比较开通,虽然没有正式上过学,却每日读书看报,对鲁迅的成长有着很深的影响。尽管社会动荡,可在这间屋内,鲁迅与母亲促膝而谈,其乐融融,温馨而幸福。西屋为鲁迅原配夫人朱安的卧室。鲁迅奉母亲之命,迎娶了朱安这位比自己年长三岁、又没有文化的裹足女子。朱安的一生是孤独的,她尽心侍候婆婆,却无法走近丈夫,即使共同生活在这狭小的院落,这对宛若陌生人的夫妻也基本没有交集,这就是旧时女子的悲哀。小小的房间烙印着朱安寂寞的身影,在夜深人静之时,唯有昏暗的灯光陪伴着这位温婉懂礼的女子。起居室北面一间是鲁迅的工作室兼卧室。从旁边的小门绕到后面,便看清了这间凸出的“老虎尾巴”,名字虽霸气,其实就是正房最中间位置接出来的一间屋子,这搁现在也算是违规搭建了吧。透过玻璃向内望去,据说这里的物品都按当年的样子摆放,到处遗留着鲁迅的气息。鲁迅在这里工作、休息,亦留下了许多不朽的名篇。
这不大的小院里,鲁迅感受过亲情的温暖,咀嚼过包办婚姻的苦涩,也品尝过新生爱情的甜蜜,就是在这里,一位女子走进了他的内心,并陪伴他走完了人生剩下的时光,她就是许广平。许广平曾是鲁迅的学生,她仰慕这位博学多识的老师,也给鲁迅写过信,有时还登门谒见,向鲁迅求教。这位学生会的总干事,亦是学生运动的骨干,在鲁迅的教育和启发下,思想不断提高。后来许广平因避难住进了西三条这间小院里,隔离了外面动荡的时局,这里留下的是他们携手并肩的决心与爱情滋生的美好。
据说,这条老街基本保留了鲁迅生前的样子,即清末民初时的建筑风格。窄窄的青石板路,两边是粉墙黛瓦,竹丝台门。一条小河从鲁迅家门前流过,乌篷船在水中晃晃悠悠……
鲁迅祖居、鲁迅故居、鲁迅纪念馆,还有我们十分熟悉的百草园、三味书屋、咸亨酒店等,都集中在这条独具江南风情的历史街区上。走进鲁迅的家,如同走进鲁迅的作品,那故事,那场景,仿佛在我们的眼前晃动……
鲁迅祖居被当地人称之为“周家老台门”,仪门上方悬挂着一块蓝底金字的“翰林”匾,鲁迅的祖父周福清在清同治年间被钦点为翰林,这对周家来说是莫大的荣耀。四进院落有廊屋贯通,空地上点缀着假山、石池和微缩的盆景,也有高大的芭蕉,翠绿的叶子伸向天空,把白墙乌瓦衬托得生机盎然。
从鲁迅祖居向西行不过半里就是鲁迅的家,即鲁迅故居。其规模和结构与祖居基本相似,坐北朝南,青瓦粉墙,砖木结构,分为六进,有大小房屋80余间,连同后面的百草园在内,占地约4000平方米。
鲁迅故居建于清嘉庆年间。清末周家逐渐衰落后,于1918年整个屋宇卖给了朱姓人家,鲁迅戏称为“朱文公的子孙”。
我们踏进昔日鲁迅的家门,沿井边长廊入内,前进就是鲁迅一家当年的住处,鲁迅1881年出生在这进房子的西首第一间。前夕,鲁迅回到故乡,先后在绍兴府中学堂和初级师范学堂任教,期间也住在这间屋里,房中的一张铁梨木床是鲁迅睡过的原物。
老屋的后面是名气很大的百草园。
其实,百草园就是一个不大的菜园子,但对童年的鲁迅来说,却是他的乐园。他在这里玩耍嬉戏,品尝紫红的桑椹和酸甜的覆盆子,在矮矮的泥墙根捉蟋蟀、拔何首乌。夏天在园内纳凉,听阿长讲美女蛇的故事;冬日在雪地上捕麻雀、塑雪罗汉……
每个人都有过这种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快乐生活,但又不能不随着童年的结束而结束。当年,鲁迅也是恋恋不舍地告别了童年,告别了百草园:
“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复盆子们和木莲子们……”
鲁迅走进了一个崭新的世界,掀开了他人生重要的一页,为他后来成为文学家,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他不情愿地走进了三味书屋。
三味书屋在鲁迅祖居的对面,紧临着一条小河,穿过青石小桥,一扇黑油的竹门旁,镶嵌着一块小石条,上面镌刻着鲁迅的字:“三味书屋”。
同行的游人见之,立即兴奋起来,有人大声背诵道:
“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
“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
“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这些源自鲁迅著作的话,逗得游人们掩口而笑。
三味书屋是当年绍兴城内一所颇负盛名的私塾,也是鲁迅的塾师寿镜吾先生的家。鲁迅十二岁开始到这里读书,前后长达五年之久。
“三味书屋”的原名为“三余书屋”,寿镜吾先生的书房的额枋上仍悬挂着“三余斋”。“三余”取义于《三国志》裴松之注,即董遇所说:“为学当以三余,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晴之余。”意思是奉劝人们要利用一切空余时间抓紧学习。
三味书屋座落在寿镜吾先生家的东侧厢房,房正中挂着“三味书屋”的匾额和松鹿图,两边的对联写道:“至乐无声唯孝悌,太羹有味是诗书。”
“三味”的解释有多种,其中一种解释是古人对读书感受的比喻:“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这三种体验合称为“三味”;第二种解释出自宋代李淑的《邯郸书目》:“诗书味之太羹,史为折俎,子为醯醢,是为三味。”这是把诗书子史等书籍比作美味佳肴,喻为最好的精神食粮;第三种解释来源于寿镜吾先生的祖训:“布衣暖,菜根香,读书滋味长。”
也有专家认为“三味”是借用的佛教语言,“三味”即“三昧”,是梵文samadhi的音译。原指诵读佛经、领悟经义的三重境界:一为“定”,二为“正受”,三为“等持”,意思是说,诵经之前要止息杂念,做到神思安定专注;领悟经义态度必须端正,具有百般恭敬的虔诚;学习过程中要专心致志,保持始终如一的精神。随着佛教思想与汉民族文化的融合,“三昧”逐渐引申为对事物本质精神意义的概括,有“个中三昧”、“得其三昧”等说法,用来比喻领悟学问的精确与深刻。
鲁迅的座位排在三味书屋的北墙边,是一张带抽屉的长方形桌子,桌子后面放着一张略嫌低些的椅子。这儿光线较暗,空气也显得潮湿。他的书桌右角,有一个刀刻的“早”字,据说有一天,鲁迅上学迟到了,受到寿先生的责备,他就用小刀刻下了这个方方正正的“早”字以自勉。
寿先生每年只收八个学生。他认为多收了教不过来。其教学的严谨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寿先生是位很爱读书的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描写中我们就可以体味出来。鲁迅写道:
“……先生自己也念书。后来,我们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了,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坐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你看,“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多么专心、多么入神、多么陶醉、多么令人羡慕啊!
今天还有哪位先生能有这样的情致和神态!
鲁迅祖居和鲁迅故居之间,是一座中西结合、朴素庄重的新颖建筑物,黑漆竹门上方镶嵌着郭沫若手书的“绍兴鲁迅纪念馆”六个金色大字。纪念馆的序厅安放着两米多高的鲁迅塑像,影壁上镶嵌着鲁迅手迹:“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鲁迅生平事迹陈列以鲁迅的思想发展为主线,按照时间顺序和活动地点分为五大部分。共展出鲁迅生平的600多件展品,其中有实物、手稿、信札、照片、模型和美术作品、书刊及各种版本的鲁迅著作。真实形象地再现了鲁迅的光辉业绩及其思想发展的历程。
纪念馆的定位,是以对鲁迅的总体评价为主线,即鲁迅先生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
和鲁迅是同时代的两位伟人,一生敬仰鲁迅,阅读鲁迅,学习鲁迅,也号召党员干部读一读鲁迅。他多次表明:“我跟鲁迅的心是相通的。”
鲁迅是最赞赏的知识分子。1940年,在《新民主主义论》中赞曰:“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
在此后的四十年里,鲁迅由一位独立的文学家,逐渐演变成了无所不能的政治工具。仅以时期为例,“”利用鲁迅,清除了许多对立面。使鲁迅形象被歪曲,鲁迅作品被割裂,鲁迅生平被篡改。以至于改革开放后,一些专家为了还原鲁迅的本来面貌,作了许多拨乱反正的工作……
今天,鲁迅的政治外衣被脱掉了,可鲁迅的经济外衣又被隆重地穿戴起来。
虽然,鲁迅的后人对“鲁迅经济”十分反感,也不时在各种场合进行声讨。但经济了的鲁迅和当年政治了的鲁迅一样,是不以某些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鲁迅笔下的许多人物如今都在绍兴开设了店铺,如孔乙己、阿Q、闰土、华老栓、祥林嫂等等,他们不仅生意兴隆,同时也繁荣了这条历史文化街区……
我在“咸享酒店”的门口看到孔乙己的全身塑像时,不由得一阵欢喜,“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这句孔乙己的“名言”,立即涌出我的嗓子眼。
还有“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这些迂腐、穷酸、强词夺理的“名言”,既令人同情孔乙己这个人,又对那个残害知识分子的时代感到无比的愤慨!
我们的第一站就是柯岩。缓步走进风景区,就可以看到一个大石头怀抱里的佛像。它是那么的高,那么的威武。仿佛那个不是佛像而是一个出征的士兵。我站在它的脚下是那么的渺小。接着往下走就是一个大湖,那里面有好多鱼。在我喂它们鱼食时它们是那么的激动。在我扭头时,忽然看到一座下小上大的大石头。它的外表并不出奇也不算特别高,可我却在他的背后看到“天下第一石”,我好纳闷。甩甩头把疑问甩到脑后接着走。走走走,走到了一个祠堂。这个祠堂供奉的是关羽。在祠堂的外面我随意的一看就发现远处那不起眼的无敌石好像海螺,原来不同的角度就有不同的风景。我在柯岩最感兴趣就属那个回音壁了,我站在一个圆心点随便说一句,右耳就听到我的回音那个声音特别的响。真是不亦乐乎。
从柯岩可以坐船去鲁镇。那是鲁迅的故乡,也是个江南水乡。下了船我们走到了一条老街,街边有好多店。这时我闻到了一股臭臭的气味,不禁皱皱鼻子,气味更浓了。我下意识的抬头张望。远处就看到了一个锦旗上面写着“臭豆腐”3个字。我心中一喜:哇塞!这里有卖臭豆腐,我的最爱!我“狂奔”而去。站在店前,我流下了哈喇子。阔气地买来了一大盒,立刻夹一块放到嘴里。啊!这个臭豆腐怎么苦苦的!这时店主对我说“我们绍兴的臭豆腐很正宗的,有点苦味就对了!没苦味的那些不正宗。”“原来如此,那我们温州的臭豆腐全假的咯。”一看到臭豆腐我就想到“别看我外表很“丑”,其实我的内心很“美丽”!捧着臭豆腐踩着青石板,踢踏踢踏。走过了一条条古街,穿过了一个个巷子,踏过了一座座小桥。我们离开了鲁镇。
晚上我们在一个川味馆里吃饭,而我们就在里面吃火锅!我还是头一次夏天吃火锅,感觉很不一样。还好有人发明了空调不然我们会热死的。其实夏天吃火锅比冬天吃还要好,因为不会像冬天那样穿得很多,多不方便呀。
第二天—兰亭,是个书香缕缕的地方。在我的印象中,它应该是竹林,小桥流水,还有墨香。事实正是如此,我还在那里留下了一个足迹,那就是我的“书法”。虽然写得不好,但是还是有模有样的。我们来到了一个小溪边,听说这里曾经有过一个宴会,那个故事至今还在我的脑海中。兰亭的主角是王羲之,他的书法在我眼里是龙飞凤舞,可是那种美我还是体会不到的。
到了绍兴就必须去鲁迅故里,还记得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那个读书非常投入的寿先生、那个因为迟到而在桌上刻个早字的同学和那个脖子戴着项圈的闰土。一幕幕如同幻灯片一样在我脑海里回放。跨过历史的门槛,走进鲁迅的故居,体验当时鲁迅的生活。从昌盛到衰败,从幼年时的快乐到长大后的成熟。拿起作战的笔,写下历史的腐败、写下曾经的封建。鲁迅就是这样,用文字来打败那些无用的人们。街坊上匆匆走过的过客,还有挑着担子吆喝的老伯伯。我们仿佛身临其境。白色的墙,黑色的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