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农产品信息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农产品信息平台;Ajax(Asynchronous JavaScript and XML);多层体系结构;异步通信
中图分类号:TP393;S1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2)16-3619-03
Design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formation Platform
Based on Ajax
YUAN Wen-zhuo1,HOU Yan-jun2
(1. Henan Provincial Commerce Department, Zhengzhou 450003,China;
2. North China Institute of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electric Power, Zhengzhou 450011,China)
Abstract: In view of the blocked agricultural marketing channels caused by asymmetry information, a simple and efficient information service platform about agricultural products was designed using multi-tier architectures based on Ajax. The system adopted the asynchronous communication to realize updating of local data without refreshing in dynamic pages. The information issued way based on instance was provided. The matching information was realized by means of automatically querying and embedded short message service. Thereby the platform was easy, efficient and convenient to be used in countryside.
Key words: information platform about agricultural products; Ajax; multi-tier architecture; asynchronous communication
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如何解决好农产品购销,促进农民增产增收,繁荣农村经济,有效缓解农产品买难卖难问题至关重要。随着经济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化已成为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显著特征,电子商务是一种网络化的新型经济活动,正在逐步取代传统的商务活动,成为新的商贸活动手段。便捷高效地开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已是解决以上诸多问题的有效途径。
目前在中国开展农村电子商务的基本条件已经完全具备。“十一五”期间,中国已全面实现了“村村通电话、乡乡能上网”的农村通信发展规划目标,全国近50%乡镇建成乡镇信息服务站和县、乡、村三级信息服务体系,农村信息化水平得到整体提升[1]。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统计,截至2011年6月底,中国农村网民规模为1.31亿[2]。农民的整体文化素质及信息化应用水平已经全面提高,满足农产品信息平台应用要求。但现运行的农村电子商务网站大多存在内容多而不精、操作程序繁琐、利用率低等弊病。
鉴于接受服务的对象为广大农民,研究旨在设计一种符合农村发展现状及农民应用水平的简单、便利、高效的农产品信息服务平台,以使农民、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及农产品收购商、农产品需求者等可以根据环境特点与自身条件,灵活选择通过计算机、手机或固定电话进行农产品供求信息的、查询及交易,系统通过自动配对实现产品对接。该平台具有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简单的操作流程和便捷的数据维护方式。
1 基于Ajax的多层体系结构
[关键词]农产品;信息化;调查研究
[DOI]1013939/jcnkizgsc201704034
1什么是农产品信息化
“农产品信息化”顾名思义就是农产品生产销售过程中全面发展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同时加速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型,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发展农村经济,努力建设起现代农业,从而增加农民的生活收入,改善农民生活,加快农村的现代化进程。当前农业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如何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是新形势下服务“三农”的关键。采取“互联网+”的模式,通过互联网上各式各样的信息,发展农业,销售农产品。发展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旅游+电子商务以旅游城市特色农产品信息化作为农业信息化催化剂来加快农业信息化。
2如何发展特色农产品
(1)根植于生态。特色农产品的发展要根植于生态,这是推动旅游业更快发展的现实途径。通过大力开展高效的农业生产,形成有特色、高品质、绿色安全的现代农业体系,保持农业信息化与科技发展相结合,在生产的过程中实现科学化、标准化。保证生产质量的有迹可循,真正形成有品质、有规模的特色农业。
(2)品牌建设。在不断发展特色农产品的同时,也需要创建属于自己的品牌,品牌既是市场也是竞争力。市面上农产品的产量虽多,但基本都缺少知名品牌。通过各种农交会打造本土特色品牌,扩大销售。提升产品的品质与种植技术,通过信息化,了解市场行情,取L补短。充分运用农产品信息化、各类电商平台来宣传销售特色农产品。例如提起桂林的特色农产品,我们自然就能想到的是罗汉果、桂林马蹄、荔浦芋、恭城月柿等传统特色农产品,这些都是品牌给我们带来的品牌效益。
3国内外农产品信息化的现状
互联网不断引领农业信息化发展,对农业的生产、销售结构产生深远的影响。第三次科技革命以来,信息与科技密不可分。以美国为例,80%的农场使用互联网进行信息交换工作,而我国农村互联网普及率却还只是317%。在法国,农民于家中就能在网上快速了解当前的农业信息行情,同时互联网也提供了最新的生产建议。德国利用大数据以及云分析,将数据上传到云端,再传输到智能化的农业机械上进行精准作业。
反观我国,乡村互联网与乡村信息化程度的相对滞后,乡村地区发展相应的基础设备不足。据CNNIC统计,中国当前互联网普及率为517%,其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有925%。而农村互联网普及率仅为317%,这差距无疑是巨大的,同时也说明了我国农村农业信息化发展前景是相当可观的。在国家的日益重视下,农业信息化的普及与实践探究正在全方位地展开。
随着我国电子商务的高速展开,我国的农业信息化专业人才培养不断加快。在当前全球化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国内高校也开始重视实践和创新才能的培养,为我国农业电子商务、旅游电子商务、信息化方面奠定了人才基础。同时,我国在农业电商、旅游电商信息化的研究中给予了大量的支持,成立了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等专业研究机构,并在众多大学的科研院所给予了大量的资金与政策上的支持。
4农业信息化的意义
一是减少了生产过程中的盲目性,增强了生产上对市场的针对性,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二是减少了生产销售过程中的流通环节,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为生产者和消费者带来更多利益。三是拓宽了销售渠道,通过各类电商、农业交流会,提高了农产品市场影响力。四是有利于农产品的品牌化、规模化生产,推进特色农产品做大做强。
5研究调查
(1)走访调查。我们从桂林市工商局了解到,桂林目前农副产品注册商标达900多件,占全市总数的15%,并拥有恭城月柿、永福罗汉果、恭城油茶、荔浦芋等地理标志证明商标7件,占全区证明商标总数的1/3。
桂林恭城月柿是广西传统特色农产品之一,在恭城县已有近四百年的种植、加工经验。通过实地走访恭城县莲花镇的红岩村、恭城文武两庙以及恭城县虎尾工业园,向村民、游客与厂商发放的调查问卷填写结果表明,对于农业信息化对恭城月柿的影响,821%认为有利且影响巨大;对于农业信息化的利用情况,72%认为当前农业信息化的普及程度不高;对于购买方式,523%的人愿意在网上购买;对于恭城柿子如何做大做强,926%选择打造品牌,857%选择加大宣传,793%选择政策支持,886%选择技术创新。
在荔浦县的走访调查中我们重点调查农民是如何获取农业信息的。其中农民间相互传授占383%,比例最高,电视占106%,图书报纸占108%,乡政府宣传占163%。被调查者中接受农业信息化培训只有12%的村民。村民对农业信息化培训这方面的意识比较淡薄。通过访谈中了解到,政府每年都有技术培训,同时也有相应的宣传,但是参加的人较少,村民基本没兴趣去听,而这种原因又是村民本身的文化水平不够,在被调查的村民中,有63%以上的人文化水平在小学及以下。
在走访了永福罗汉果市场的过程中,43%认为罗汉果缺少合理的包装,基本使用的是粗包装和纸盒,商品信息不突出。362%认为市场上罗汉果品种五花八门难以挑选。23%认为商品包装缺少商家信息,售后问题难以解决。
(2)调查分析。从走访调查的结果来看,虽然农业信息化为农产品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但是农民享受到农业信息化带来的效益以及农业信息化普及程度还有待提高。通过电子商务来销售产品还存在着上升空间,在保证产品质量有证可寻的情况下,人们愿意通过更为便捷的方式购买。特色农产品如何做大做强,需要的是通过宣传、技术创新创造自己的品牌,同时也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通过信息化与政策便利为特色农产品提供更多的升值空间。政府不单单要给农民进行农业信息化的培训,同时也要注重农民自身素质的培养,提高农民文化水平,这是发展农业信息化的关键。在产品的包装上,运用合理的包装,使得产品便于运输,同时在包装上应注明各种信息,为顾客形成完整的售后服务体系。
(3)访谈分析。通过对游客、特色农产品农户和商户的访谈中了解到,不少游客外出旅行都愿意购买当地特产,商户如今也为游客购买产品提供了不少便利,例如提供快递服务、支付宝等新型支付方式、通过电商渠道销售产品等。农户从个体经营生产到企业向个体农户收购农产品进行深加工。通过信息化,使得购买特色农产品更加便利;农户和商家增加了销售渠道,产品能够及时销售出去,同时也为游客提供了最为新鲜,有质量的产品,企业通过向农户收购,对产品进行精加工和包装,提高产品质量,吸引游客购买。逐步打造自己的品牌,不断提升本地区的特色农产品的知名度。
6结论
现如今电子商务产业发展迅猛,逐渐受到企业界和政府部门重视。农业作为我国立国的基础,且发展缓慢。要摆脱传统的束缚,创新发展农业信息化是发展的关键。农业特产销售线下发展迅速,但线上销售远远跟不上线下发展,通过“互联网+信息+农业+旅游”寻求解决生产销售信息不对称的方法,促进特色农产品的发展,带动旅游等多行业共同发展,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的的创新模式。通过教学实践培养更多的信息化实践人才,引领我国农产品信息化的不断进步。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农产品;网络信息技术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产品的有效流通涉及整个国民经济运行效率及质量,涉及农业现代化和农民的根本利益。供应链管理引入农业为农业产业的发展、农民增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目前,国内外的经济社会条件和实践发生了巨大变化。从国际经验来看,供应链管理已成为农业产业发展的利器;从国内现实来看,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农产品供应链管理尚处于发展初期,本文力求就网络信息技术在农产品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问题进行一定的理论探索,为我国农业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思路。
1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的涵义
1.1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及特点。供应链管理是使供应链运作达到最优化,以最少的成本,让供应链从采购开始,到满足最终顾客的所有过程能高效率运作,把合适的产品、以合适的价格,及时、准确地送到消费者手中[1]。供应链管理就是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全面规划供应链中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进行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因此,供应链管理的理念是追求供应链整体效率化。它具有如下几个特点:(1)供应链整体最优。供应链管理将供应链上的业务和各相关者视为一体,以整体最优为目标。(2)企业间的相互协作关系。实现供应链整体最佳化优,需要企业间的合作,这种协作关系就是“合作伙伴关系”。(3)供应链管理要求采用系统的、集成化的管理方法来统筹管理整个供应链的各个功能。(4)支撑供应链管理顺利进行的是现代化的信息技术。
1.2农产品供应链的涵义及特点。一般而言,农产品供应链即农产品从收购、加工、运输、分销直至最终送到顾客手中的这一过程所组成的环环相扣的链条[2]。农产品通过供应链管理可以降低总成本,增加农产品的效益及附加价值。由于农产品的诸多特性,导致了农产品供应链不同于工业供应链,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参与者众多,系统复杂。在产前、产中、加工、运输、销售和最终到消费者的各个环节上都有众多参与者,包括农产品生产者、批发市场、零售终端和最终消费者。另外农产品的数量特别大,品种繁多,各品种的品质特性差别很大,使农产品供应链各环节的衔接问题更加复杂。(2)市场不确定性较大。农产品生产和消费的分散性,经营者难以取得垄断地位,市场信息极为分散,人们难于全面把握市场供求信息及竞争者、合作者的信息;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强,农产品上市时如果在短时间内难以调节,会使市场价格波动较大;此外农产品的鲜活易腐性限制了农产品在跨区域间和跨季节间的即时调节,这使农产品供应链具有更多的风险。(3)农产品供应链对物流的要求较高。由于农产品生产具有区域性,而人们的需求是多样性的,因而需要不同区域间进行流通交易。然而农产品的鲜活易腐性,使流通成本上升,这限制了农产品流通路径。特别是在生鲜农产品,对物流仓储、运输、配送的要求更高。
2我国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的现状
(1)市场主体过于分散,缺乏供应链的概念。由于农业产业链的主体主要是分散经营的农户,市场意识薄弱,总体素质较低,即使是大型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也是以小业主或个体经营户为主体经营,用供应链的观点考虑农产品的经营是很难实现的事。(2)物流技术比较落后。“新鲜”是农产品的生命和价值所在,但由于鲜活农产品的含水量高,保鲜期短,极易腐烂变质,会大大限制运输半径和交易时间,因此对运输效率和流通保鲜条件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现在,我国的农产品供应链中的物流是以常温物流或自然物流形式为主,农产品在物流过程中的损失很大。有数据统计,我国水果蔬菜等农副产品在采摘、运输、储存等物流环节上的损失率达25%~30%,而发达国家的果蔬损失率则控制在5%以下[3]。(3)物流成本过高,不利于农产品供应链合作伙伴联盟的建立。目前,我国农产品的物流成本仍然偏高,而且很不稳定,运销成本的波动较大。由于农产品具有鲜活性,生产上的区域性、季节性、分散性等特点,同时农产品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具有消费群体小的特点,造成农产品交易成本较高,容易导致农产品交易过程中的投机行为,不利于稳定的供应链合作伙伴联盟的形成。(4)农产品供应链各主体之间信息流通不畅。由于诸多原因,对信息化的意识不强,从而造成我国国内农产品供应链的总体信息化程度很低。国内农产品市场上几乎没有一个经过统一规划设计的信息系统,各企业之间信息化程度差距较大,发展很不平衡。供应链上企业之间缺乏统一的信息平台以供各企业进行信息交流,造成本应多边共赢的企业相互之间缺乏必要的了解,阻碍了农产品供应链的发展。长期以来,农民对市场供求信息的获取渠道单一,手段缺乏,滞后失真现象严重,赶不上市场变化。这也是目前我国农产品供应链管理中最急需解决的问题。
3网络信息技术在农产品供应链中应用的关键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给农业带来的效益是明显的。在农产品供应链的运作中,应充分考虑到信息技术的优势,如EDI、GPS、条码技术等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但可以提高供应链运作的效率,也可以增强供应链合作伙伴之间的信息交流。随着信息技术应用的不断深入,农产品供应链必须依托网络信息技术,纵向优化,横向集成,并逐渐形成行业、区域性的中心节点,使资源和信息实行共享,整体资源得到优化,并通过实现成员间的连接和与目标终端用户之间的连接,促使各成员共同创建新的利润空间。通过对农产品供应链过程的跟踪整合管理,可使农产品物流活动的每一环节为了共同的目标保持协调一致,有效提高农产品供应链的服务水平和效率。首先,应该建立信息技术基础设施与统一的信息平台。信息物质技术基础设施包括企业的外部网、内部网、知识库、电子数据库及电子数据交换系统等。在完善的物资技术基础设施上,应用相关的软件搭建统一的信息平台。既保障信息提供的真实性、可靠性和及时性,又实现对农产品供应链各个环节的实时跟踪、有效控制和全程管理。目前我国各地政府和大型企业建立了一批农产品专业信息平台,为沟通消费者与生产者、流通环节的联系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一个地方或企业必须采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搭建与外部信息网密切联系的信息平台,使供应链中的神经系统运转正常。农产品供应商根据信息平台上经销商和零售终端提供的需求信息,向其上游的农户生产信息,生产加工企业、中介组织通过订单向农户收购农产品,这样减少了农户生产的盲目性,同时为农产品的销路提供了保证,不仅降低了农产品物流的成本,减少了农产品的损耗,而且有利于促进农业和社会效益。其次,建立不同层次的农产品信息网络,这是实施农产品供应链管理所必需的技术支持。农产品信息不畅是制约农业结构调整,造成农产品卖出难的主要原因。加强农产品信息网络建设,是开拓农村市场的重要途径。依托农产品批发市场或农产品中介组织,建立农产品生产、流通信息网络,实现农产品生产基地、加工基地、批发市场、农产品供应四位一体的农产品信息网络,最终形成农村地区农产品信息网络与大中城市及全国的联网。通过信息网络的建设,农产品供应链各节点企业对整个农产品的流通过程进行协同整合,降低农产品流通过程中的损耗,缩短了农产品的生产周期,提高了交易效率,减少了物流成本,更重要的是增加了农产品的保值期。农产品供应链成员通过不同层次的信息网络的集成,建立一体化的物流运作体系,提高物流运作效率。对生产、加工、配送过程中的物流环节进行设计,使农产品物流作业无缝衔接。将物流据点、农产品配送路线、运输手段等网络化,以提高物流活动的效率,减少物流成本。另外,需要建立四个相关信息系统:一是信息管理系统。如收集和传递销往地农产品标准化信息和相关的政策法规。根据这些信息,对供应链全程进行监控,确保农产品跨越非贸易壁垒,顺利进入国外市场。二是信息共享系统。供应链成员共享有关库存、销售、预测、供应链绩效评价等信息,促进成员间信息沟通,有助于供应链成员间的互信与协同。三是电子银行结算与支付系统,使供应链成员能方便地进行电子商务活动。四是供应技术协同系统。零售终端的POS系统,收集消费者需求的第一手资料,能在第一时间反馈到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中和订单管理系统中,指导农产品生产和加工。供货系统通过统一的信息平台,调动农产品的流动。实现供应链成员之间的信息系统的无缝隙对接,加快供应链的营运速度,降低供应链的总成本。农户、农产品供应商及农产品经销商之间的信息系统实现无缝衔接,提高了供应链管理的柔性,降低了供应链物流管理的成本和风险,使农产品市场需求信息准确及时地到达供应链中的相关节点,使农业生产更有计划性,从而减少农民的市场风险,提高农民收入。最后加快我国农产品供应链管理,需强化政府在农业信息化中的主导作用,制定农业产品信息化的法律法规。农产品物流信息化是一项涉及多行业、多部门的综合性基础工作,必须调动多方面的积极性,协调一致,形成合力。因此政府要在这一进程当中发挥好其主导作用。各级政府要根据农产品物流信息化建设的要求,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明确建设方向、目标、重点,并具体落实相应部门实施。要从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度予以重视,树立信息观念,增强信息意识。做好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全面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农产品信息化建设,还必须要有健全的法律制度,包括立法、执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等在内的动态系统,为信息化的健康发展提供法制框架和法律环境,为农业信息化的长远发展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但是地域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需要制定的法律法规具备灵活性,因地制宜,有所区别。
[关键词]农产品;物流信息化;问题;对策
目前,我国的粮食、棉花、油料、糖料、肉类和水产品等农产品的总产量均为世界第一位,这为农产品物流产业发展创造了宝贵机遇,潜在的巨大市场有待挖掘。但我国农产品物流仍然处于相对落后的状况,具体表现为:物流基础设施、设备和技术水平低下,物流人才缺乏,农产品物流组织化程度和产业化程度都不高。基于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网络的物流一体化水平低,造成了农产品物流时间长,损耗大,效率低,物流增值少,大部分农产品不能实现“货畅其流”和“物尽其值”。
一、我国农产品物流的现状
农产品品种繁多,各品种的品质特性差别大,其流通形式也有所不同。如蔬菜、水果、禽、蛋、水产品、肉等直接满足消费者需求的生鲜类农产品,批发市场是其流通主渠道中的一个关键性环节。只有少量农产品绕过批发市场以直销方式到达消费者。
农产品产业链可以以批发市场为界分为两部分:一是“生产――流通”环节,即从农产到批发市场;二是“流通――消费”环节,即从批发市场到消费者。这两个供应链的衔接处――批发市场,则是一种以竞争为主的市场交易模式。这就要求批发市场能够实现“生产――流通”供应链和“流通――消费”供应链之间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的良好衔接。其中,信息流的无缝衔接是最基本的环节,若信息流衔接不畅,则会造成两条供应链都陷入低效率的运行状态。
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的销售方式以“即时货银两讫”的现货交易为主,这是一种商流与物流不分的最原始流通形式。这种当日现货交易机制决定了只能存在单纯的竞争关系,不可能存在合作与协调;只能追求眼前利益而无法考虑长期利益,因而很容易造成供求信息的扭曲。信息流的阻断造成了目前我国农产品流通基本上处在时间长、消耗大、效率低、效益差的低层次,很难适应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需要。
农产品信息流既包括从消费者到供应商的需求信息流,也包括从供应商到消费者的供给信息流。从我国大多数批发市场的运行机制来看,这两条信息链都被阻断了,上下游的信息不能顺畅地到达对方,甚至被严重扭曲。信息链被阻断是因为批发市场的信息收集成本过高,从而出现信息不对称的现象。这种信息不对称的影响也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对于农民而言,由于需求信息的不确定性,造成批发市场价格波动大,不利于农产品的均衡供给,加大了农民的市场风险;另一方面,对于消费者而言,由于供给信息的不确定性,使消费者对产品质量失去信任。现货交易方式使买方缺乏关于产品质量的足够信息,会出现“逆向选择”,即低质产品将高质产品逐出市场。目前在大中城市的超市里出现的品牌农副产品及绿色有机食品等高质量农副产品在批发市场是难以见到的。我国某些农产品(食品)质量不稳定、安全性缺乏可靠保障的经济学原因就是供给信息链的阻断。而农业生产的分散状态又给政府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监管成本太高。
由此可见,信息链在批发市场的阻断不仅使我国农产品流通处于一种无序状态,市场机制不能充分发挥作用,政府指导与监管难以完全到位,而且还直接造成了农产品物流链的衔接不畅。结果是农产品物流从供应地到消费地之间处于阻断和不透明状态,流通渠道不畅,物流缓慢。农产品在储运、加工和销售等环节中的成本过高,致使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因此农产品的物流信息化建设应是我国解决“三农问题”、增加农民收入的重中之重。
二、我国农产品物流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1 农产品物流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不足
由于网络成本较高,农民上网用户少。互联网的用户分布与农业网站的地区分布相似,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和东部发达地区,中部和西部地区的用户很少。以农业信息为主要内容的网站在全国所占的比例不高,利用程度低。基础工作水平低,缺乏大型实用数据库。即使为数不多的数据库,农业科技人员和农民要使用它们,也是困难重重。
2 信息资源缺乏有效利用
目前农业部门和涉农部门都拥有各自的信息资源。由于目前还没有建立起有效的统筹协调管理机制,信息共享程度低。同时信息分类分级、收集渠道和信息应用环境等方面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体系,信息结构不尽合理。
3 信息渠道不畅
一是部分地市县没有建立互联网的信息平台,绝大多数乡村缺乏网络沟通手段。二是基层农业部门信息渠道少,媒体间在农业信息传播和方面缺乏必要的配合和沟通,信息利用不充分。同时,农业行政部门的管理服务工作电子化水平相对较低,政府和用户双向互动网上事务处理还没有起步,难以为监管主体和公众提供高效的网络化服务,尤其在产品和生产资料的市场监管方面,很难满足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秩序的迫切需要。
4 缺少农产品物流信息化的专门人才
目前我国缺乏既具有农业信息经营理论知识,又具备较高的农业信息经营实践能力,从事信息收集、经济预算分析、数据处理、软件开发、硬件运行维护、通信保障、系统分析与管理等方面的专门技术的专门人才,更缺乏既通晓信息理论与技术又善于经营的服务经营人才。
三、农产品物流信息化的对策
1 重点抓好若干基础性公共平台。政府应当负责建设若干基础性和政务性的公共平台,完成相关监管和公共服务的信息化。建议当前首先建立或完善电子口岸系统、大交通”监管系统、特殊商品物流的监管系统这三大最重要的支柱系统。
2 利用信息技术,打造现代物流中心。要改变过去仅有广场和仓库的旧模式,进行信息中心和交易大屏幕建设,利用信息技术,引进拍卖、看样交易等现代交易方式;各个批发市场要网络互联,信息共享,并向外界传递在批发市场形成的价格、交易量等信息,协调农产品的生产、流通和消费,从而使批发市场向物流中心过度。
3 加快制定物流信息化专项规划和各项基础建设,建立鲜活农产品身份证制度。首先建立准入制度,禁止存在问题的农产品进入市场销售,然后在技术条件成熟时再逐步向农产品身份证制度过度。由于超市或连锁企业信息采集能力强、处理信息量大、信息传输效率高,可以在此基础上直接建立鲜活农产品身份证制度,通过计算机记录产品的相关信息,通过网络快速传输,并做到能够方便、快捷的查询,出现问题追本溯源,保证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
参考文献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农产品;网络信息技术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T, more and more practices has shown that the supply chai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should rely on net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meaning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of keys of using i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Key words: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agricultural products; net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产品的有效流通涉及整个国民经济运行效率及质量,涉及农业现代化和农民的根本利益。供应链管理引入农业为农业产业的发展、农民增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目前,国内外的经济社会条件和实践发生了巨大变化。从国际经验来看,供应链管理已成为农业产业发展的利器;从国内现实来看,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农产品供应链管理尚处于发展初期,本文力求就网络信息技术在农产品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问题进行一定的理论探索,为我国农业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思路。
1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的涵义
1.1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及特点。供应链管理是使供应链运作达到最优化,以最少的成本,让供应链从采购开始,到满足最终顾客的所有过程能高效率运作,把合适的产品、以合适的价格,及时、准确地送到消费者手中[1]。供应链管理就是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全面规划供应链中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进行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因此,供应链管理的理念是追求供应链整体效率化。它具有如下几个特点:(1)供应链整体最优。供应链管理将供应链上的业务和各相关者视为一体,以整体最优为目标。(2)企业间的相互协作关系。实现供应链整体最佳化优,需要企业间的合作,这种协作关系就是“合作伙伴关系”。(3)供应链管理要求采用系统的、集成化的管理方法来统筹管理整个供应链的各个功能。(4)支撑供应链管理顺利进行的是现代化的信息技术。
1.2农产品供应链的涵义及特点。 一般而言,农产品供应链即农产品从收购、加工、运输、分销直至最终送到顾客手中的这一过程所组成的环环相扣的链条[2]。农产品通过供应链管理可以降低总成本,增加农产品的效益及附加价值。由于农产品的诸多特性,导致了农产品供应链不同于工业供应链,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参与者众多,系统复杂。在产前、产中、加工、运输、销售和最终到消费者的各个环节上都有众多参与者,包括农产品生产者、批发市场、零售终端和最终消费者。另外农产品的数量特别大,品种繁多,各品种的品质特性差别很大,使农产品供应链各环节的衔接问题更加复杂。(2)市场不确定性较大。农产品生产和消费的分散性,经营者难以取得垄断地位,市场信息极为分散,人们难于全面把握市场供求信息及竞争者、合作者的信息;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强,农产品上市时如果在短时间内难以调节,会使市场价格波动较大;此外农产品的鲜活易腐性限制了农产品在跨区域间和跨季节间的即时调节,这使农产品供应链具有更多的风险。(3)农产品供应链对物流的要求较高。由于农产品生产具有区域性,而人们的需求是多样性的,因而需要不同区域间进行流通交易。然而农产品的鲜活易腐性,使流通成本上升,这限制了农产品流通路径。特别是在生鲜农产品,对物流仓储、运输、配送的要求更高。
2我国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的现状
(1)市场主体过于分散,缺乏供应链的概念。由于农业产业链的主体主要是分散经营的农户,市场意识薄弱,总体素质较低,即使是大型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也是以小业主或个体经营户为主体经营,用供应链的观点考虑农产品的经营是很难实现的事。(2)物流技术比较落后。“新鲜”是农产品的生命和价值所在,但由于鲜活农产品的含水量高,保鲜期短,极易腐烂变质,会大大限制运输半径和交易时间,因此对运输效率和流通保鲜条件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现在,我国的农产品供应链中的物流是以常温物流或自然物流形式为主,农产品在物流过程中的损失很大。有数据统计,我国水果蔬菜等农副产品在采摘、运输、储存等物流环节上的损失率达25%~30%,而发达国家的果蔬损失率则控制在5%以下[3]。(3)物流成本过高,不利于农产品供应链合作伙伴联盟的建立。目前,我国农产品的物流成本仍然偏高,而且很不稳定,运销成本的波动较大。由于农产品具有鲜活性,生产上的区域性、季节性、分散性等特点,同时农产品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具有消费群体小的特点,造成农产品交易成本较高,容易导致农产品交易过程中的投机行为,不利于稳定的供应链合作伙伴联盟的形成。(4)农产品供应链各主体之间信息流通不畅。由于诸多原因,对信息化的意识不强,从而造成我国国内农产品供应链的总体信息化程度很低。国内农产品市场上几乎没有一个经过统一规划设计的信息系统,各企业之间信息化程度差距较大,发展很不平衡。供应链上企业之间缺乏统一的信息平台以供各企业进行信息交流,造成本应多边共赢的企业相互之间缺乏必要的了解,阻碍了农产品供应链的发展。长期以来,农民对市场供求信息的获取渠道单一,手段缺乏,滞后失真现象严重,赶不上市场变化。这也是目前我国农产品供应链管理中最急需解决的问题。
3网络信息技术在农产品供应链中应用的关键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给农业带来的效益是明显的。在农产品供应链的运作中,应充分考虑到信息技术的优势,如EDI、GPS、条码技术等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但可以提高供应链运作的效率,也可以增强供应链合作伙伴之间的信息交流。随着信息技术应用的不断深入,农产品供应链必须依托网络信息技术,纵向优化,横向集成,并逐渐形成行业、区域性的中心节点,使资源和信息实行共享,整体资源得到优化,并通过实现成员间的连接和与目标终端用户之间的连接,促使各成员共同创建新的利润空间。通过对农产品供应链过程的跟踪整合管理,可使农产品物流活动的每一环节为了共同的目标保持协调一致,有效提高农产品供应链的服务水平和效率。首先,应该建立信息技术基础设施与统一的信息平台。信息物质技术基础设施包括企业的外部网、内部网、知识库、电子数据库及电子数据交换系统等。在完善的物资技术基础设施上,应用相关的软件搭建统一的信息平台。既保障信息提供的真实性、可靠性和及时性,又实现对农产品供应链各个环节的实时跟踪、有效控制和全程管理。目前我国各地政府和大型企业建立了一批农产品专业信息平台,为沟通消费者与生产者、流通环节的联系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一个地方或企业必须采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搭建与外部信息网密切联系的信息平台,使供应链中的神经系统运转正常。农产品供应商根据信息平台上经销商和零售终端提供的需求信息,向其上游的农户生产信息,生产加工企业、中介组织通过订单向农户收购农产品,这样减少了农户生产的盲目性,同时为农产品的销路提供了保证,不仅降低了农产品物流的成本,减少了农产品的损耗,而且有利于促进农业和社会效益。其次,建立不同层次的农产品信息网络,这是实施农产品供应链管理所必需的技术支持。农产品信息不畅是制约农业结构调整,造成农产品卖出难的主要原因。加强农产品信息网络建设,是开拓农村市场的重要途径。依托农产品批发市场或农产品中介组织,建立农产品生产、流通信息网络,实现农产品生产基地、加工基地、批发市场、农产品供应四位一体的农产品信息网络,最终形成农村地区农产品信息网络与大中城市及全国的联网。通过信息网络的建设,农产品供应链各节点企业对整个农产品的流通过程进行协同整合,降低农产品流通过程中的损耗,缩短了农产品的生产周期,提高了交易效率,减少了物流成本,更重要的是增加了农产品的保值期。农产品供应链成员通过不同层次的信息网络的集成,建立一体化的物流运作体系,提高物流运作效率。对生产、加工、配送过程中的物流环节进行设计,使农产品物流作业无缝衔接。将物流据点、农产品配送路线、运输手段等网络化,以提高物流活动的效率,减少物流成本。另外,需要建立四个相关信息系统:一是信息管理系统。如收集和传递销往地农产品标准化信息和相关的政策法规。根据这些信息,对供应链全程进行监控,确保农产品跨越非贸易壁垒,顺利进入国外市场。二是信息共享系统。供应链成员共享有关库存、销售、预测、供应链绩效评价等信息,促进成员间信息沟通,有助于供应链成员间的互信与协同。三是电子银行结算与支付系统,使供应链成员能方便地进行电子商务活动。四是供应技术协同系统。零售终端的POS系统,收集消费者需求的第一手资料,能在第一时间反馈到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中和订单管理系统中,指导农产品生产和加工。供货系统通过统一的信息平台,调动农产品的流动。实现供应链成员之间的信息系统的无缝隙对接,加快供应链的营运速度,降低供应链的总成本。农户、农产品供应商及农产品经销商之间的信息系统实现无缝衔接,提高了供应链管理的柔性,降低了供应链物流管理的成本和风险,使农产品市场需求信息准确及时地到达供应链中的相关节点,使农业生产更有计划性,从而减少农民的市场风险,提高农民收入。最后加快我国农产品供应链管理,需强化政府在农业信息化中的主导作用,制定农业产品信息化的法律法规。农产品物流信息化是一项涉及多行业、多部门的综合性基础工作,必须调动多方面的积极性,协调一致,形成合力。因此政府要在这一进程当中发挥好其主导作用。各级政府要根据农产品物流信息化建设的要求,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明确建设方向、目标、重点, 并具体落实相应部门实施。要从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度予以重视,树立信息观念,增强信息意识。做好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全面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农产品信息化建设,还必须要有健全的法律制度,包括立法、执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等在内的动态系统,为信息化的健康发展提供法制框架和法律环境,为农业信息化的长远发展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但是地域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需要制定的法律法规具备灵活性,因地制宜,有所区别。
4结束语
本文论述了网络信息技术在农产品供应链管理中应用的重要意义,并对如何应用网络信息技术给出了可行的建议。该建议有利于提高整个农产品供应链的运作效率和规模效益。伴随农业问题的日渐突出以及信息化建设在我国的整体推进,我们相信农产品供应链管理信息化建设也会越来越受重视。同时农业行业要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确定农产品供应链管理战略,使农产品供应链进一步向系统化、集成化、精益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马士华, 林勇. 供应链管理[M]. 2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