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回乡偶书古诗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夕阳中,一条悠长的田间小路,路旁长满了绿油油的庄稼,一望无际。
“我终于回来了!”贺知章满怀激动的说,一个小男孩过来问他:“老爷爷,您从哪里来啊?”贺知章笑答道:“我的老乡是在这里,年轻时去了东城,老了才回来。”男孩又问:“那,老爷爷,您还会回东城吗?”贺知章说:“不回了,不回了,以后我就在这里住了,再也不回东城了。”“老爷爷,您在东城有多长时间啦?”贺知章说:“将近40年了。”小男孩说:“40年!”贺知章说:“恩,这40年里我天天都在思念着家乡,今天,终于回来了。”“老爷爷,走了这么久,您一定累了吧?上我家里歇歇脚,好吗?”贺知章说:“呵呵,好啊。”小男孩又说:“你一定有许多趣事和故事吧?讲给我听,好吗?”“好啊!”贺知章说。
他们边走边笑,消失在这美丽的夕阳中……
德惠市实验小学四年级:刘思霖
俗话说得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诗中的情感,都是通过孩子的反复诵读,反复品味,才能领悟到其中所蕴含的道理。古诗诵读的方法有很多,如学生个人读、教师引读、全班齐读等。让学生在反复中读,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通过多读,学生就能把握住诗词的节奏,更能入情入境地朗读。这样在读中就培养了学生的语感,情感同时受到熏陶。例如,在教学《回乡偶书》这首诗时,我让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同桌对读、全班齐读等形式,让学生想象诗人贺知章回到家乡后的情景,读着读着,贺知章的失落、伤感之情在学生心中油然而生。在教学《游子吟》一诗时,我让学生先自读,然后指名读,再小组读、齐读等,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感悟妈妈在生活和学习中如何关心你,特别是你出远门时妈妈对你的叮嘱,从而感受到了伟大而无私的母爱。
二、积累为重,丰富底蕴
学习语言是一个循序渐进、永无止境的积聚过程。《劝学篇》指出:“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积土成山,积水成渊。”“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有些知识本来不理解,但积累多了,诵读多了,自然就能达到“无师自通”的境界。在教学古诗时,我经常让学生在反复的吟诵中背诵、积累,并学会了运用。春末夏初,草木茂盛,百花齐放、万紫千红,祖国到处美不胜收。这时候,我们可以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亲近大自然。当学生置身大自然,便睹物生情。如:看到粉红的桃花争先开放,鸭子在水中嬉戏,便会随情吟唱:“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看到岸边吐出嫩芽的柳树,花中飞舞的蝴蝶,便情不自禁地吟起“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样,在吟诵中不断积累,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感染。一句句、一首首优美的诗篇,在他们那幼小的心灵中不断地反刍、发酵,不断地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三、拓展为辅,提升素养
从最简单的诗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开始,我就引导学生通过想象或画画的方式来理解诗句。如,教学送别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赠汪伦》时,我通过让学生自己反复诵读古诗,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情感,然后联系实际说说自己与亲人、朋友离别时的故事及心情,从而体会到诗人与朋友之间依依不舍的感情。例如,教学贺知章的古诗《咏柳》时,我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感受诗人兴奋、愉快的心情,然后拓展到贺知章写的《回乡偶书》
(一)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谈谈,如果你是一位旅居国外的华侨,花甲之年回到家乡,看到家乡的变化,你会情不自禁地吟诵———在吟诵中让学生再次感受诗人当时那低落、伤感的心情。最后在布置作业时,让学生继续学习贺知章的《回乡偶书》
(二)这样由学一首诗拓展到学习诗人的其他古诗,从中感受诗人的不同情感。
一、推敲词语欣赏境界
1.抓住动词
动词往往是古诗的“诗眼”,把动词理解透彻,常常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日照香炉生紫烟”中的“生”,让学生理解“生”既有“生产”又有“升起”的意思。让学生着眼于诗的意境去理解,为什么诗人用“生”而不用“升”呢?“升”仅仅能看到烟雾升起,一会就散去了,如果用“升”字就不能看到香炉峰的云雾源源不断升腾的这个画面,也不能看到香炉峰云雾缭绕的画面。“返景入森林”的“入”字用的极好,它写出了夕阳的光线通过一棵棵树的缝隙照进茂林深处那种轻柔缓进的情形。以动衬静,以光显暗,描绘了一幅十分幽静美丽的山村晚景图,把读者带入一种颇为神奇的境界。
2.抓住表现色彩的形容词
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中的“黄、白、翠、青”四个形容词,色彩绚丽,相映成趣,描绘出翠柳袅袅、黄鹂鸣啼,白鹭翩翩,蓝天高远的优美动人的画面。
3.抓住数词
如柳宗元的《江雪》中,“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中的“千”和“万”,诗人用夸张的数字写山之多,路之密,反衬雪之猛、天之寒,表述了孤寂凄凉的心情,同时也为表现自己不屈的性格埋下了伏笔。
二、神游心醉赏意境
古人的山水诗往往像有声的立体画和如画的交响乐,具有鲜明绚丽的绘画美和悦耳爽心的音乐美,诗、画、乐浑然天成地融为一体。欣赏这类的古诗时,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播放录音、录像、出示简笔画,投影片等,在教学中创设情景,让学生神游胜地,陶醉在美景中,一种爱美、赞美的情感油然而生,让学生畅谈此时的感受,设身处地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三、角色表演赏意境
如贺之章的《回乡偶书》启发学生思考:如果我们根据这首诗的内容拍一组电影或电视镜头的话,开始应出现怎样一个画面?接着镜头里出现的又是一个怎样的场面呢?最后以一个怎样的场面结束?然后请几位同学做诗人和孩子表演想象的情景,这样活生生的场面就再现出来,接近了时空的距离,使学生和诗人的感情产生了强烈共鸣,深刻体会出古诗的意境。
四、联系现实赏意境
如深入理解了《回乡偶书》的诗句后,提问学生:诗中这种离乡多年返回故乡的情景,谁在生活中见到过,请你描述一下?学生便联系台胞回大陆探亲的情景,叙述的栩栩如生,情真意切,热泪盈眶,从而更进一步地体会诗人久别回乡时的无限喜悦和对家乡的无比热爱之情。
五、联想求异赏意境
如教学柳宗元的《江雪》中“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引导学生联想:要是在晴朗的日子里,这山中该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学生展开联想,进行求异思维,回答出这无数的山岭该有许许多多的鸟儿在自由自在地飞翔,这数不清的山间小道该有许许多多地行人来来往往,进而与现在群山之中无一鸟,众多小路无一人进行对比,更加体会到作者在这雪猛风紧,天寒地冻的空旷世界里是多么的孤独、寂寞、凄凉。
六、结合背景赏意境
如教学王安石的《梅花》,向学生介绍他写作这首诗时,推行变法受到保守势力阻挠失败的时代背景,引导学生结合背景来理解,作者写梅花凌寒独放,并身处墙角依然散发出幽幽清香,实际上是表明自己坚忍不拔,在逆境中洁身自好的心态。他赞美特定环境中的梅花,流露出孤芳自赏的心迹。
七、反复诵读赏意境
古诗节奏鲜明,韵律铿锵,朗朗上口,朗读和背诵是理解古诗内容、体会古诗意境的有效途径。在教学中,通过教读、分读、自由读、上台读、齐声读等方法,使学生在读中品味,在读中领悟,在反复吟诵中欣赏诗中蕴含的意境美。
八、填充故事赏意境
诗歌的语言,跳跃性强。教学中把诗歌的空白部分填充上,叙述成一个完整的故事,使诗中形象完整、鲜明,从而使学生更好地体会古诗的意境。如教学贾岛的《寻隐者不遇》,要引导学生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改编成一个生动形象的小故事,写清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刻画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活动,这样便使学生能深刻理解隐者悠然自得、无拘无束的特点,体会诗人羡慕隐居生活的思想感情。
2008年高考湖北卷已经做了尝试。我们不妨看一看。
下面这首诗的每一句都可以想象成一个电影镜头,前两个镜头的脚本已写出,请续写后两个。要求:①按照诗意来设计场景和人物的神态动作;②想象合理;③每个镜头脚本的字数不超过40字。
采莲子
[唐]皇甫松
船动湖光滟滟秋,
贪看年少信船流。
无端隔水抛莲子,
遥被人知半日羞。
[场景]湖边。采莲船上。
[人物]采莲女,小伙子,女伴。
镜头一:秋日湖上,波光粼粼。一位美丽的姑娘驾着采莲船从荷花丛中划出。左右顾盼。
镜头二:忽见岸上有位英俊少年。姑娘悄然心动,痴痴地看着他,竟忘记了摇桨,任凭船儿飘荡。
镜头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镜头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第三句“无端隔水抛莲子”,主语是采莲女,她把莲子抛给谁呢?通过第二句知道是抛给少年。抛莲子时姑娘应该是面带笑容的,这莲子还可能打在了少年身上,少年呢,面向姑娘发出了会心的微笑。知道了这些,镜头三也就容易写出来了:
镜头三:姑娘抓起一把莲子,笑着朝少年抛去,正打在他身上,少年会心一笑。
第四句“遥被人知半日羞”,遥,远。“遥被人知”的是什么呢?结合前一句知道,是抛莲的举动。这里的“人”是什么人?是邻船的女伴。看来是姑娘抛莲后回头看见了邻船女伴正在看着自己。原本觉着做得很秘密,现在女伴竟知道了,姑娘自然是满脸通红,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这样,镜头四也就写出来了:
镜头四:姑娘的举动被邻舟女伴看到,引起一阵嘻笑声。姑娘羞得满脸通红,低着头,半天都不好意思抬起来。
在2009年的高考中,将古代诗歌改写成剧本,完全可以是另一种形式。如: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任选一首,在诗人所写的基础上展开想象,之后根据诗意写一供拍摄用的电影剧本,300字左右。所附《观祈雨》示例可参考,但形式不必拘泥。
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江畔独步寻花
[唐]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示例:
观祈雨
[唐]李约
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
朱门几出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镜头特写】太阳挂在中天,光芒万丈。一丝风儿也没有。土地干裂。桑园里的桑树上仅有的几片叶子也被烤炙得无精打采,像要枯焦的样子。一匹枣红色的骏马飞驰而过,扬起烟似的尘土。
【切入】龙王庙前,一群人正在吹吹打打。原来,是乡民在求雨。诗人翻身下马,陷入了沉思。红色油漆的大门内,正在上演流行的歌舞。达官贵人喝着茶,吃着瓜子,津津有味地欣赏着。“十六日,到我那儿演两场,怎么样?”“行是行,不知天气怎样?如果天阴下雨,我们的乐器受潮就发不出清脆悦耳的声音了!”
【画外音】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出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分析示例,可知所写剧本形象而艺术地再现了诗歌《观祈雨》的内容。和《观祈雨》比较,知道所写剧本为了演出的需要,增加了相关细节。这样,《回乡偶书》可以改写为:
回乡偶书
春天来了,小河里的水清澈见底,缓缓地流着。两岸的小草小花在微风中摇摆。小河边有一个村庄。一位老者在书童的陪伴下跟在一头驴子的后面,经过板桥,不紧不慢地向村中走去。
【闪回】60年前,一个少年背着书箧,兴高采烈地经过板桥,离开了村庄。
【画外音】少年壮志当拿云,不获功名誓不回。
科举考试。做官。思乡。(三个画面作为特写映出)
(诗人从对往事的回忆中回到现实)
遇到过板桥去田里劳作的人,诗人去打招呼。农夫感到诧异:“听口音是村里人啊,怎么不认识?”
【镜头特写】诗人斑白的两鬓。
诗人在村中遇到玩耍的儿童,他们正在放风筝。看到来了两个人,还有驴子驮着书,孩子们奶声奶气地问道:“老爷爷,您从哪里来呀?”
可爱
唐代诗人贺知章在《回乡偶书》中这样写道:“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全诗仅28个字,却给我们绘出了一幅美丽的画卷:诗人久居客地,重返家园,故乡的儿童不认识他,就笑着问他是哪里来的客人。这些儿童稚气活泼,彬彬有礼,十分可爱。
好客
唐代的崔道融在《溪居即事》中这样描写:“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这首小诗描绘了春日渔村小溪边的趣事。篱外不知谁家的小船,忘了系缆绳,被悠悠的春风吹进了钓鱼湾。正在水边垂钓的小童误以为有客相访,便放下手中的鱼竿,慌忙跑向家中报信,打开柴门相迎。诗人把小童的一系列动作写入诗中,显得平易自然,却又栩栩如生,形象地描绘出了乡村儿童好客的天性。
勤劳
宋代诗人范成大的田园组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中一首这么写道:“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这里描写的是夏天农村紧张劳动时的情景。“村庄儿女”是指成年农民,“童孙”是指儿童。农村的儿童虽然还不会耕田织布,但看到大人们白天除草晚上搓麻线,便也在桑树下学着大人的样子种起瓜来。
天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