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低碳产业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方面,加强环保宣传力度,提高陶瓷生产企业低碳意识。具体做法:一是充分发挥绿色陶瓷企业的带动作用,利用他们将低碳理念辐射陶瓷行业;二是利用大众媒体营造低碳环保的舆论氛围;三是通过举办图片展、书画展、公益广告、文艺汇演等形式宣传低碳理念,形成良好的低碳风尚。另一方面,地方政府针对陶瓷企业应改革绩效考核体系,不再简单考核税收、GDP贡献率,加考生态指标。引导其将过去“资源—产品—废物”单向直线型制造流程,改造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圆周循环型,形成循环发展的新模式。政府还要设法带动公众的低碳意识,充分发挥公众对企业的监督作用。具体做法:一是广泛开展环保公益志愿者行动,通过志愿者带动和影响公众的低碳活动;二是对在公众低碳活动中做出成绩的给予社会表彰;三是坚持以人为本,维护公众对陶瓷企业低碳生产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从而促进陶瓷企业参与“低碳行动”。
2创新技术催化低碳成果。
一方面依靠技术进步抓节能。一是新工艺节能,采用新配方不断提高工艺水平、优化产品结构、降低能耗和生产成本。比如景德镇常青公司改进原料配方和烧成工艺,使烧成温度由原来的1320℃降为1200℃,节约了近四分之一的烧成成本,实现了低碳排放、节能增效。二是新技术节能。新型煤气炉、新型燃烧窑的应用,轻质保温筑窑耐火材料和低热容窑车的推广,使用发生炉煤气、构筑环保型节能窑炉、(蓄热式)高温空气燃烧技术的应用、应用新材料进行旧窑技术改造等都是很好的举措。改进窑炉材料结构在陶瓷烧成节能方面取得明显效果。由于高效节能陶瓷纤维材料的采用,现代陶瓷窑炉实现产量、节能与快速烧成等目标。采用全纤维结构的窑炉比传统耐火砖窑炉节约燃料费用50%以上,如果加上匣钵等辅材热耗的损失,新型窑炉已较之传统窑炉节能在65%~70%左右。另一方面,可以回收利用余热、废气和废渣。(1)余热回收。回收窑尾废气的热量加以利用是提高窑炉效率的关键。国内隧道窑排烟温度一般在200~300℃,也有高达400℃,个别倒焰窑的排烟温度可高达560℃。回收烟气中的余热加热空气作为烘干坯件的热源,可以取得较好的节能效果。(2)废渣利用。一些陶瓷企业创造性地开创了一种利用陶瓷抛光废渣或陶瓷废料生产超薄陶瓷的工艺方法。这种工艺方法有三大优势:①整个流程简单且对原料没有特殊的要求;②能够对陶瓷抛光废渣或陶瓷废料进行大量处理而不再占用土地;③原料经过超细处理,这样在烧制的过程中由于粒度细、传热速度快,因此烧成时间大大缩短,降低了能耗,既推动了产业进步,又彻底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非常附合低碳化的要求。
3资金支持提供低碳后盾。
(1)加大信贷支持力度。一是商业性金融机构要根据有关低碳陶瓷的发展特点,积极探索适应低碳陶瓷企业的多形式的贷款担保方式,不断拓宽融资渠道。二是政策性银行要加大对低碳陶瓷科技专项、重点行业与重要区域的资金支持力度;加强与商业性金融机构的合作,通过联合贷款、银团贷款等多种合作方式,为起步资金大、项目回收期长的重点低碳、循环项目提供全程的金融服务,并根据项目不同阶段的信贷需求提供不同的信贷产品。(2)推动保险机制创新。政府要鼓励保险公司积极探索低碳陶瓷企业的保险保障机制,为低碳陶瓷的新技术、新工艺等核心技术的开发提供更多的保险服务。同时,要积极探索开展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试点工作,并利用保险机制促进企业加强环境风险管理,分散企业经营风险,提高企业环境事故预防能力。(3)增强直接融资能力。低碳、循环经济企业也要主动加强与政府和银行沟通,多角度拓展直接融资渠道。通过规范的股份制改造,尽快实现在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融资。发行企业债券、公司债券和短期融资券等,增强其直接融资能力。(4)引入创业投资支持。鼓励设立各类创业投资基金,完善创业投资与低碳、循环经济投资相结合的融资模式,引导社会资金包括民间资金流向低碳陶瓷企业。积极创造条件吸引国内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在法律法规和有关监管规定许可的前提下,来景德镇市开展创业投资业务。支持创业投资企业在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通过股权融资方式增强低碳、循环经济的投资能力。进一步增加“景德镇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风险投资基金”的资金实力,逐年做大基金总量。
4立法吹响低碳号角。
一、常州低碳产业集聚发展的举措
上世纪80年代开始的以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为代表的全国“第一波”经济大发展,常州成功地进行产业改制,与苏州、无锡等城市一起共同创造了“苏南模式”。 “苏锡常” 曾经是江苏经济发展的代名词,也是长三角都市经济圈的核心,但是,在以外向型经济为特征的全国“第二波”经济发展中,与苏州、无锡等同在第一军团的城市相比,常州的经济发展有所减缓。在近年来掀起的以低碳经济为主题的“第三波”经济发展浪潮来临之际,常州及时地调整经济与产业发展大方向,采用低碳经济示范园区、转移传统产业等做法,大力发展低碳产业,从目前来看,有一定的效果。
(一)精心打造全省首个低碳经济示范区
自2009年开始,我国很多城市都在进行低碳经济城市建设,常州作为苏南经济的领头城市之一,当然也把低碳经济城市的建设放在首要位置。不过,考虑到常州在我国经济“第二波”发展过程中的一些教训,常州对全国很多低碳产业园区进行了广泛的调研,确定不能在原来具有部分低碳经济性质产业园的基础上简单地加减,实行纯低碳产业园区从无到有,再塑一个低碳功能齐全的产业园区典范,进行一次彻底的低碳园区产业革命,并于2010年成功地找到了低碳产业发展的突破口,即在2010年6月,被江苏省发改委确认的常州“武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江苏省首个低碳经济示范区。在这个区域内,重点集聚与发展低碳产业,吸引国内外顶尖的研发机构与低碳科研人才进驻园区,同时,进行配套的低碳社区建设。数据表明,自园区成立几个月以来,已有包括英国零碳中心(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国家半导体照明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清华大学EPGB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省低碳示范区联合研究中心等在内的20多家重点科研实体与高端企业入驻。低碳示范区的建设为中外知名企业与机构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也为常州经济的下一步发展找到了很好的切入点。
(二)以龙头低碳企业为根基带动全面发展
要想打造以低碳产业集聚为主的城市发展硬实力,龙头低碳企业及其带动效应是关键。常州利用自身在一些低碳产业发展中的前期基础优势,第一重点发展新能源产业中的太阳能光伏产业、智能电网装备、新能源汽车和核电装备产业。以光伏产业来说,常州利用天合光能企业的行业优势(2009被评为“最具竞争力境外上市公司”)等为基础,专门成立了以天合光伏产业园与金坛光伏产业园等为龙头,带动了常州100多家光伏生产及配套企业的发展;其中规模以上光伏企业占30%以上。同时常州还利用在35KV及以下高中压变压器生产全国领跑位置,发展核电与风电转化能的低碳或无碳产业的装备制造产业,带动常州几百家变压器生产与配套生产厂家的发展。在光热产业方面,常州有近200家太阳能热水器生产企业。第二是成立专门的低碳产业发展园区,如武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就有20多家重点科研实体与高端企业入驻,其带动效应将是成倍的增长。第三,在武进区成立功能新材料产业园,其核心企业就有39家,专门从事玻璃纤维和碳纤维为代表的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新型化工材料(高分子合成材料、工程塑料改性、功能性薄膜、功能性涂料和反光材料)、新型金属材料等领域的开发与研究。第四,于2001年成立经国家环保总局批准的环保产业园,以此带动常州400多家相关企业从事环保产品的开发与研究。
(三)分批逐步向周边地区转移部分高碳等传统产业
常州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其产业结构绝大部分为高碳产业。这些能源消耗大,产生二氧化碳多的行业,在很大程度上,占用了城市的发展资金与社会资源,与以低碳经济为代表的“第三波”经济发展很不适宜,并对常州城市低碳经济的快速发展起限制作用。在解决这一问题中,常州早在几年前就进行了对高碳等传统产业的整体布局,主要采用二个布局大方向,一是向沿江等城市边缘地带转移,一是向周边城市转移。在向沿江等城市边缘地带转移过程中,重点是在常州沿江等地设立城市相应的工业园区,集中批量性地转移如精细化工产业、印染产业、冶炼产业、水泥产业等这些污染大、二氧化碳排放量大的传统工业,并在这些地区集中进行碳排放与污染的治理。在向周边等城市转移中,常州将部分传统产业整体地向盐城、宜兴等地转移。以盐城为例,早在2002年,常州就一次性地对盐城进行化工、纺织、机械等梯度产业投资8.67亿元。到2009年,完成产业项目231个,总投资额为108.9亿元。这些措施都是采用由城市政府作媒介,企业自主转移相结合,探索出共同建设产业集聚园区,互利共赢的产业发展模式。通过这些方式,常州就有更多的精力发展低碳产业。
(四)加大低碳产业人才投入力度
常州低碳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低碳人才的引进与培育。在人才引进方面,常州在连续两轮“千名海外人才集聚工程”提前完成的基础上,于2011年全面启动实施“龙城英才计划”,5年内重点引进并大力支持1000名领军型人才来常州创新创业,由此带动引进10000名各类高层次人才。在创业资金支持上,以100万元为起步,同时3年内免费提供不少于100m2的创业场所和100m2的住所,对属于领军型人才A类的,最高达5000万元的扶持力度。其中,人才引进与培养的重点主要集中于风能、太阳能、LED、新材料、生物技术与新医药等低碳发展行业。
绿色低碳是“十二五”期间化纤行业发展的主要内容,也是行业可持续发展和未来竞争力的基础。9月1日,在江苏省吴江市召开的第十七届中国国际化纤会议,专门邀请了国家相关部门的领导、业界知名专家等深度解读“十二五”规划绿色低碳等内容,还专门安排了一个“再生纤维与循环经济”的专场论坛,邀请了12位专家学者与代表共同研讨化纤循环经济的发展之路,旨在明确方向,理清思路,研发技术,推动发展。会上将正式成立中国化纤循环经济联盟,来强化推动化纤行业循环经济的发展。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化纤工业持续快速发展,综合竞争力明显提高,有力推动和支撑了纺织工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2010年,完成化纤产量3090万吨,占全球比例已超过60%。同时,化纤行业认真贯彻落实《循环经济促进法》、《清洁生产促进法》,积极推动以“节能、降耗、节水、减排、清洁生产、循环经济”为主的行业节能减排工作,并取得了明显成效。到2010年,行业总体上基本达到《化纤工业“十一五”发展指导意见》的各项目标要求。
行业循环经济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1.行业节能减排工作成效显著。“十一五”期间,化纤行业加快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积极落实应对世界金融危机《纺织工业三年调整振兴规划》的各项措施,共计淘汰落后产能300多万吨。2010年,化纤全行业国际先进水平的装备比重达到70%,其中聚酯涤纶行业达到75%以上,为行业节能减排工作提供了基础保障。与2005年相比,2010年,化纤吨纤维综合能耗下降30.4%,聚酯聚合、粘胶短纤、锦纶聚合、锦纶长丝的能耗水平都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化纤吨纤维取水量下降25.7%,废水排放量下降25%;粘胶行业水重复利用水平大幅提升,平均提高20个百分点;聚酯行业水重复利用率已达95%以上。
目前行业内一些重点节能减排技术正在得到广泛应用。例如:近几年新增的涤纶超细旦纤维项目的纺丝生产中已广泛使用环吹风冷却装置,其用风量仅为侧吹风装置的30%,节能效果显著;新型的纺丝热媒循环供热系统可节能15%。活性炭吸附粘胶纤维生产废气技术,初次吸附率在85%~89%,纺丝生产中的CS2、H2S废气去除率分别可达到95%、99.5%,已在行业内广泛推广使用。
2.行业循环经济发展良好,再生聚酯纤维产业已形成规模。近十年来,化纤行业积极推动循环经济发展,以废旧聚酯再利用为主的循环经济产业规模快速增长,技术产品水平不断提高。再生聚酯纤维,是指利用回收的废旧聚酯瓶片、聚酯块料、涤纶废丝等原料加工成的纤维,主要生产三维卷曲中空纤维(3D-15D),棉型、中长型涤纶短纤维,及涤纶长丝、再生瓶片等。这些产品的规模化生产大量替代了原生产品,有效缓解了我国石油资源严重不足的矛盾。到2010年底,我国再生聚酯纤维年产能600多万吨,实际产量已近400万吨,约占全球总产量的80%。中国已成为再生聚酯纤维的第一生产大国。
近几年,我国再生纤维技术进步明显,国产化设备工艺基本成熟,产品质量水平较快提升,新产品开发速度加快,正在加快向多样化、差别化和高技术含量等方向发展。目前产品种类已近百种,已能生产如仿大化短纤、再生长丝(含FDY、DTY、BCF、工业丝等)、超细纤维、仿羽绒纤维、阻燃纤维等高端产品,应用市场已覆盖非织造布、地毯、家纺、汽车用纺织品等领域。同时,再生聚酯还在向非纤领域如食品级包装用途的瓶、片和薄膜及工程塑料等高端发展。
在其他方面,“十一五”期间行业也取得了明显进步。一是锦纶、丙纶等其他纤维的回收利用有很大进步,回用数量逐年增加,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再生纤维的应用已经覆盖到了大部分下游领域。二是原料、辅料回收利用,如大型聚酯装置乙醛回收、大型锦纶聚合装置CPL回收等技术都已研发成功,回收率分别可达到99.5%、100%,并已在行业内主要企业和重大项目中得到应用。三是化纤原液染色纺丝技术已经大量推广应用,现已形成150万吨的年产能。与传统染色技术比较,该技术可减少70%以上CO2废气,吨纤维可节省染色耗水140吨。
3.资源综合利用方面取得了较大进步。我国现有粘胶纤维年生产能力200多万吨,每年需用棉短绒约80万吨,其中国产棉短绒约60万吨,使得棉短绒的价值得到了充分利用,为农民和农产品加工企业增收作出了很大贡献。
生物质纤维及其原料发展取得了明显进步。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纤维、聚乳酸(PLA)纤维、聚羟基脂肪酸酯(PHB/PHBV)纤维、聚丁二酸丁二酯(PBS)纤维等生产技术取得突破,部分品种已形成产业化规模,如PLA纤维现已实现1000吨级的产业化生产。其他品种如多类蛋白纤维、甲壳素纤维、海藻纤维等多糖纤维的工艺技术都已取得了重大进展,大部分已形成小规模生产。
在生物质原料方面,1,3丙二醇(PDO)、乙二醇(MEG)、1,4丁二醇(BDO)等工艺技术都已取得重大突破,正在产业化过程中;生物法多元醇已在长春大成、丰原生化等企业实现规模化、产业化生产,并已经在市场推广应用。
“十二五”化纤行业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尽管化纤行业已经在循环经济方面取得了较大成绩,但未来发展面临的形势依然很严峻。土地紧缺、能源紧张、原料短缺、环境容量不足等已经成为制约行业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十二五”期间,化纤行业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发展,在国家委托制定的《化纤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了未来行业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1.发展目标。加快生物质可再生、可降解原料研发,积极推进清洁生产,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建立起化纤工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到2015年,与2010年相比,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15%,水耗降低20%;吨纤维废水排放量降低10%,废气排放量降低10%;废旧聚酯产品、化纤面料服装等回收利用规模达到700万吨。
2015年,化纤行业能源合同管理覆盖率超过20%,行业清洁生产审核覆盖率超过30%,企业碳足迹认证工作取得进展。
2.主要任务。一是推进行业节能减排、循环经济发展,加速产业转型升级。加强行业“低碳经济”的技术经济研究。加快节能减排新技术、新装备的产业化研发和推广,推广棉浆粕黑液治理技术、废旧瓶片清洗废水回用及粘胶废水、废气治理、回收工程与技术的应用。强化由终端治理向过程监控、清洁生产技术的转变,推进粘胶、再利用纤维的清洁生产。适时修订粘胶纤维行业准入条件。加快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率的落后生产工艺和设备,优化调整产业结构。积极推动行业能源合同管理、清洁生产审核、企业碳足迹认证等工作。
大力推动资源的循环利用,鼓励和规范再利用纤维行业发展,重点强化废旧聚酯、废丝、废旧化纤制品等的回用技术、产品和成套装备的集成升级及推广使用。组织制定纺织制品回收再利用的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和技术路线图,推动化纤尤其是纯涤纶面料、服装回收利用技术产业化,引导社会绿色消费。
二是积极推进生物质纤维及生化原料的发展。生物产业是国家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加速生物质纤维及生化原料在化纤行业上的应用与开发,既是国家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客观需要,也是解决化纤原料不足,保障行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和关键所在。
发展生物质资源替代传统化纤原料是行业“十二五”及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主要发展方向。应加大政策支持、科技研发和资金投入力度,更加积极推进发展,充分利用农产品、农作物废弃物和竹、速生林等资源,实现可降解、可再生生物质纤维、原料及综合开发利用的产业化。到2015年,新溶剂法纤维素纤维实现万吨级产业化生产,生物质合成纤维发展到21万吨产能,生物基各类化纤原料产能发展到30万吨。
为更好地完成上述目标和任务,在即将颁布的《化纤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专门设置了“推动节能减排和资源循环利用”、“推进生物质纤维及其原料产业化”两个专栏,细化了具体任务,提出了相关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等发展方向,特别是一些行业共性的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的技术、生物质纤维及其原料工艺技术等等。
创新驱动:中国化纤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
创新驱动一直是中国化纤工业发展的原动力,化纤工业近六十年的发展历史实际上就是一部创新发展的历史。回顾六十年的中国化纤工业发展,无不渗透着“创新驱动”的轨迹,几乎每一项重大技术装备的成功突破都伴随着增量的快速发展,为纺织行业摆脱“短缺经济”,持续提升产业竞争力,满足纺织工业发展需要提供了有力的原料保证。
“十二五”期间,中国化纤工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创新驱动必须发挥更大的作用,只有依靠自主创新,才能持续推动产业升级,才能不断打造和提升行业的整体竞争力水平。即将颁布的《化纤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就是一个自主创新的规划,就是一个技术进步的规划,其中对创新驱动浓墨重彩,分量很重,目标明确,任务到位。在行业五大发展目标中,明确涉及技术创新的就有两项:一是产品结构不断优化。提高差别化纤维品种比重,满足差异化、个性化需求。到2015年,化纤差别化率提高到60%以上;高档面料及制品用化纤自给率达到85%;产业用化纤比例达29%;以弥补棉花不足为主要目标的高仿真、超仿真纤维占化纤总产量的15%。二是高性能纤维产业化能力明显提升。芳纶1313、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连续玄武岩纤维等产品性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碳纤维、聚苯硫醚、高强高模聚乙烯醇纤维等产业化生产及应用实现更大突破,产品性能接近国际水平;芳纶1414、聚酰亚胺、聚四氟乙烯等纤维完成中试技术的开发和生产,并实现产业化生产。到2015年,国内高性能纤维总产能16万吨左右,重点开发系列化、差别化等品种及推广应用,高性能纤维行业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在《“十二五”规划》的七大任务中,重点强调的技术进步与自主创新的就有四项,分别是:一是大力促进常规产品优质化,提升产品附加值。二是努力提升高性能纤维产业化水平。三是有力推进生物质纤维及其原料的开发。四是加快提高重点技术与装备自主化和工程化水平。同时,创新驱动不仅体现在工艺技术和成套装备的创新发展上,还要体现在行业发展方式、企业发展模式的创新发展上面,这更是未来化纤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更是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
这种创新,就是要推动行业逐步从以数量发展为主的模式转向以质量效益型和创新驱动型为主的发展模式,持续打造企业和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能力。“十二五”的发展重点:推动企业重组整合,提高产业集中度,促进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打造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健全规范化、现代化企业管理体制,鼓励优势企业向上下游整合;强化企业基础管理,努力打造一批具有国内外市场影响力的化纤品牌,着力提升行业信息化水平。
农业产业化安全低碳发展,帮助龙抬头企业开发潜在低碳需求,应对食品安全危机后的市场萎缩、赢回市场信心和信任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推动农业现代化和低碳化、信息化、农村新型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抢抓国际国内市场机遇,打造安全低碳的竞争优势,突破碳税和碳标签等新的绿色壁垒的重大战略选择。
二、发挥市场机制基础作用和消费者选择机制的作用
1.发挥低碳生活、低碳消费对安全低碳需求和生产的引导和拉动作用。
全社会加大安全低碳知识宣传普及,倡导低碳生活、低碳品味和低碳文化,提高消费者对安全低碳技术与产品在经济社会生态的巨大附加价值的认同,让安全低碳成为消费者主要选购标准,优先选购,引导低碳消费和需求。需求导向和市场选择会产生巨大持久市场压力和动力。加强农村和农户普及低碳知识和低碳技术,激发农民低碳生活和,开发农村低碳需求,引导农户的低碳理念。
2.塑造低碳需求市场。
激发全体居民潜在的低碳生活和低碳需求,提高低碳商品的附加价值,是消费者愿意为低碳水平支付较高的价格。通过巨大的低碳需求来刺激农业产业化主体采用安全低碳技术与模式。
3.建立碳汇交易市场体系。
通过自愿性碳市场交易,生产者同容易通过碳汇交易实现生态价值,在金融市场上融资。健全了碳交易市场规则,了碳排放标准、碳足迹核算标准、碳汇标准、低碳水平标准,完善低碳农产品价格信息系统和机制,低碳和高碳产品的市场鉴别与选择机制。美欧日等国家实施的森林碳汇、地质碳汇的自愿碳市场交易来引导农业产业化采用低碳技术与模式。
4.实行推荐性或强制性的碳标签制度。
碳标签制度,让消费者很容易识别低碳水平和高碳商品,让消费者优选选择低碳商品,刺激低碳生产
三、建立最严厉的多层次的质量安全和环境污染监管体体系
构建行政监控、司法监督、龙头企业监督、消费者监督、公民监督多元利益相关主体参与的全社会全面全程监管体系。一要建立严密行政监控体系。着力根除质量安全监管、碳排放和环境污染监管上的地方政府不作为、乱作为、渎职、弄虚作假、腐败行为。明确职责,增加检验检测次数,监测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预警水平,提高监管水平和力度。构建科学有效的低碳农业综合评价体系,根据碳足迹建立碳排放核算体系和监控体系,为地方政府政绩考核提供客观依据。食品安全和碳减排列入政府任期目标和官员政绩考核体系,实行县区长负责制。二要完善司法监督。增加环境法庭和环境法官,立案并及时审理重大的质量安全和环境污染违法犯罪行为和政府的渎职和腐败性为,审判质量安全侵权、污染侵权的民事案件,从重从快判处重大公共案件违法犯罪分子,时刻保持高压势态。探索构建惩罚性赔偿制度面,让质量侵权和污染伤害责任人破产绅士倾家荡产。三要建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主导的全面全程自查监控体系。在农业产业化价值链和供应链上实施全社会全面全程监管体系,首要的是落实龙头企业主体责任。将质量安全责任和碳减排目标合理落实到农业产业化价值链和供应链的各个环节。通过内部自查自纠,将质量安全隐患和污染消灭在萌芽状态。实施“减量化”的目标管理,农业碳汇效应为考核指标,根据碳足迹建立碳排放核算体系和监控体系。建立所有利益相关者参与的全员全面全程的质量与碳排放监管与保证体系。四要健全社会监督体系。完善食品源头可追溯制度,开通网络微信、微博、手机电话、短信等多种渠道,消费者有质量疑虑,让消费者方便快捷查到质量、产地和市场信息,增加发现几率,明确责任主体。落实国务院《关于建立食品安全有奖举报制度的指导意见》,建立食品安全和环境污染有奖举报制度。公开各食品监管部门、环保局、公安和纪检监察部门举报电话、微信、E-mail;开通24小时投诉举报热线。举报奖励金额不设上限。赋予举报者请求司法保护权。广泛聘请义务监督员。五要发挥网络媒体曝光和监督作用。公布黑名单企业,使其无法获得贷款、和财政补贴。列入重点污染企业名录的企业也必须公开相关信息和数据。
四、制定和完善法律体系,加大侵权主体的民事与刑事责任
一要完善公益诉讼制度。公益诉讼制度是以司法手段维护质量食品安全和环境污染的重要法器,对食品安全违法和违法排污、破坏环境、环境污染的龙头企业起到潜在震慑效果。关键是通过法律制度设计消除对诉讼成本过高的担忧。食品安全和环境污染公益诉讼应减免诉讼费,将原告承担的诉讼成本转嫁给败诉的被告,增加惩罚性赔偿责任,提高原告诉讼收益。修订行政诉讼法,列入环境公益诉讼的条款,比如明确规定政府部门环境信息不公开,社会组织可以提起行政诉讼;如果企业排污超标,要求其公开排放信息而置之不理,社会组织可请求行政机关去撤销其环评许可等等。支持设立民间环境监测机构,为环境公益诉讼收集污染证据提供最大支持。二要加大民事和刑事责任,提高质量安全和环境污染的违法成本,产生足够强大的威慑。以危害公共安全罪加大对食品安全和环境污染的刑事责任,实施最高刑惩,让其破产;加大民事承担责任,根据科学研究对人体危害来判定对身体潜在伤害的损失处以几百万、几千万的伤害赔偿。建设食品安全信用系统,不良企业和责任人终身禁入。
五、建立健全碳财税支撑体系
即是在充分考虑安全低碳的公益性和正外部性,以安全低碳为标准,着眼于优化整个低碳农业产业化价值链上价值与财政再分配,采取低碳农业产业化的碳税和低碳补贴政策。目前,一要完善能源税,加大龙头企业、种养加储运环节上高排放、高能耗、高污染能源的生产成本,迫使采用低排放清洁能源。二要逐步实施低碳补贴。(1)政府应对农户采用低碳技术、原料与设备进行财政补贴。(2)对采用低碳技术和生产方式的龙头企业、采用低碳生产资料的龙头企业给予财政补贴,降低龙头企业采用低碳技术的成本,提高因采用低碳技术的收益,或使其低碳产品降价、减少价格劣势,促进消费者购买。(3)给提供低碳技术的科技服务企业予以财政支持,以便降低采用低碳技术的研发成本,提高低碳技术的收益。(4)公共采购安全低碳技术专利,无偿地转让农户和龙头企业使用。(5)对购买和使用低碳农产品的消费者予以价格补贴,抵消因购买低碳技术产品的增加差价。(6)推广沼气等新能源的财政补贴,推进沼气发展。(8)为减少田间农作物秸秆燃烧带来雾霾和二氧化碳,提高回收农作物秸秆的财政补贴金额。今后,在建立ISO14067碳足迹国际标准和碳排放核算体系的基础上,开证碳税。对内销的高碳农产品征收碳税,提高种养加碳排放的生产成本、提高高碳农资成本和高碳技术成本,迫使其放弃高碳农业生产资料和高碳生产技术。对出口产品征收碳税以免国外在征收碳税,将税收留在国内。碳税要专款专用,用于节能减排效果好的企业奖励,并支持低碳技术研发。
六、建立健全碳金融支撑体系
探索适合农业产业化安全低碳发展的碳汇金融市场和交易。无论是农业环境改善、还是低碳技术研发和应用、低碳生产资料的采用,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这些投入往往是基地种养殖专业户和龙头企业难以承受,需要碳财税和碳金融的支持。低碳农业技术风险高,难度大,只有加大和碳财税和碳金融支持力度,才能激发农产品出口企业采用安全低碳技术与模式的积极性。为此,构建碳为核心的汇碳金融市场体系、低碳农业碳金融组织体系、低碳农业碳金融产品体系和低碳农业碳金融政策体系。在总结碳汇交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推广扩大碳金融市场,构建适合中国国情和农业产业化安全低碳发展的碳金融市场,包括森林碳汇、农作物碳汇扽远期碳汇期货为主体的农业碳汇交易市场。碳金融就是根据碳足迹核算的生态经济价值为依据,以低碳产品为抵押的、以碳汇预期价值为依据,在碳交易市场和金融市场融资的行为活动。政府、金融机构、项目主体各方的共同努力,构建碳金融市场交易平台,健全碳金融风险管理与防范机制。积极推进低碳金融服务创新,进行碳金融衍生品的开发。引导低碳农产品和生产资料市场以及农业碳汇市场建设,建立我省农业碳汇交易平台,充分发挥市场基础作用。
七、健全低碳技术创新推广体系
低碳技术对农业产业化价值链的价值创造与增值、成本节约和质量环境改善有着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增强农业产业化安全低碳发展的科技支撑,构建一个强力的农业产业化安全低碳技术创新与推广的科技政策和科技服务支撑体系,是保证农业产业化安全低碳健康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支点。健全安全低碳技术创新体系。要充分利用科教大省和科技优势,加大财政投入,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集中攻克关键的重大的安全低碳技术。龙头企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组建安全低碳技术创新研发中心,加强产学研结合,加快农业低碳技术研发,尽快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安全低碳核心技术。逐步建立健全低碳农业技术创新体系、技术推广体系、技术保障体系与技术服务体系,完善支撑低碳农业发展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快龙头企业根据安全低碳需求研发安全低碳产品,开发安全低碳优质农产品及其加工品。
八、发挥龙头企业实施安全低碳技术和模式的组织作用
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发挥安全低碳技术与模式的示范、带头和组织作用。质量安全危机和环境污染的受损最大的是龙头企业,事实上第一责任人,承担了所有风险和责任,同时龙头企业组织管理能力最强,理应成为农业产业化安全低碳发展的龙头,在选择安全低碳技术、模式和路径,建设安全低碳基地、优化整合价值链和供应链管理等起示范、带头和组织作用。充分利用国务院《关于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意见》,扶大扶强一批安全低碳型龙头企业。建立一个能够促使龙头企业选用安全低碳技术的激励约束机制、风险机制、合同机制、责任机制和声誉机制等机制的制度安排,促使龙头企业在充分考虑其成本收益的基础上,选择实施安全低碳技术。帮助龙头企业提升资本、技术、品牌和管理能力,积极扶植种养加的安全化、低碳化、规模化和集约化,保证农业产业化安全低碳发展。龙头企业要转变农业和农业产业化发展方式,走低碳型农业产业化发展路径。龙头企业要提高低碳科技创新能力,安全低碳技术嵌入农业产业化模式
九、着力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安全低碳产业化基地
支持建设标准化、规模化、专业化的安全低碳基地,围绕龙头企业建安全低碳基地,围绕优势和特色农产品建基地,围绕开发项目建基地,推动安全低碳标准、农业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建设、集约化经营。在农业产业化基地大力推广低碳作物品种、低碳耕作制度、低碳施肥养地和低碳栽培技术、综合利用技术、秸秆综合利用等。在积极推进质量安全标准和碳排放分级标准。要要组织实施现代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工程,发挥科技园区、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农业科技推广中的示范带动作用。
十、引导基地农户采用安全低碳技术和模式
加强对农民的食品安全与环境保护教育和知识宣传,既是政府责任,也是龙头企业和媒体的社会责任。普及低碳知识和技术,培育农民低碳生产和生活意识,引导基地农户采用安全低碳技术与经营模式,促进从高碳种养殖想低碳种养加模式转变。为基地农户提供可行安全低碳技术方案和模式。包括:种养加环节采用新型能源和清洁技术;优化耕作制度,提高复种指数;培育优良品种,延长减排链条;改进施肥、用药、饲养、养殖、防治病虫害等技术;实施保护耕作,减少碳素流失;推行秸秆过腹还田;整治养殖污染技术等等。帮助基地农户因地制宜选择安全低碳模式,提高种植养殖的碳汇效应。向农户推荐低碳种养加组合模式、绿色生物防治与物理防治技术的综合植保模式、观光休闲种养加模式等等。
十一、加强安全低碳标准建设,优先对出口产品实施低碳认证制度
【关键词】低碳经济;产业结构低碳化;静脉产业;国际借鉴
一、产业结构低碳化国外实践
(1)立法实践。在产业结构低碳化立法方面,德国是走在世界前列的。早在1972年德国就制定了《废物处理法》,并先后推出了涉及3600种产品的环境标志、“蓝色天使”计划以及《电子产品的拿回制度》等。日本20世纪90年代以来就开始构建了产业结构低碳化的法律体系,先后制定了《关于促进利用再生资源的法律》、《容器包装再利用法》等法律。美国先后在1976年制定了《固体废弃物处置法》和在1990年通过《污染预防法》。各国通过各种立法减少废物的产生、促进资源的再利用、有效地保护环境,谋求解决资源限制和环境恶化的问题的方法,为产业结构低碳化过程提供良好的保障。(2)政策支持和限制。第一,支持性政策。美国政府于1996年设立了“总统绿色化学挑战奖”,用于支持这些基础性和创新性的工作。英国政府对于那些在绿色化学方面表现突出和成绩非凡的年轻学者以及在技术、产品或服务方面卓有成效的企业给予重视,于2000年开始颁发一项绿色化学奖“Jerwood-Salters环境奖”。在日本,政府为了鼓励市民回收有用物质,推出了资源回收奖励制度。第二,限制性政策。在日本的相关法规中规定,废弃者应支付废弃电子产品、纸张、玻璃等废旧物资的回收、商品化费用。在德国,对于可再生资源风能、太阳能以及不可再生资源煤油、碳以及电能等都征收碳税。在美国新泽西州和宾夕法尼亚州针对将垃圾直接运往青岛厂的企业和公司征收填埋和焚烧税,同时这一做法得到了法国和英国的呼应。(3)社会中介组织。社会中介组织可以有多种形式。日本大阪的回收情报网络会收集各类旧物和废弃物的有关资料,定期发行旧货信息报《大阪资源循环月刊》,及时向市民有关旧货及二手商品的相关信息并按期组织举办旧货调剂交易会(跳蚤市场),为广大市民提供一个淘旧货的机会。德国政府成立的二次系统公司(DSD)接受合作企业的委托,组织回收企业或个人对这些委托企业的包装废弃物进行分类回收,然后送往相应的德国回收公司(DKR),由DKR对这些包装废弃物进行处理,将能够循环利用的返还委托企业。
二、国外经验对我国产业结构低碳化的启示
我国自1994年制定和实施《中国21世纪议程》白皮书以来,经济低碳化从思想上到实践上取得了很大成就。广西贵港工业园、广东南海工业园、山东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辽宁大连开发区等不同类型的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建设进展顺利,成效客观。(1)建立和完善法律体系。在上述各国的实践中都非常重视对产业结构低碳化方面的立法体系的建设。我国在这方面也做出了努力,先后制定了《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和《清洁生产促进法》,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立法体系还不完善,还需要进一步的补充和修订,日本和德国这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立法是比较典型和比全面的,可以借鉴两国的立法体系。(2)静脉产业的大力发展。静脉产业最早是由日本提出的,静脉产业体系的构建在日本也是比较完善的。日本在经济产业省、环境省和地方政府的支持下,已建设了从事“静脉产业”的“生态环保城”14个,初步形成了生活垃圾转换成家畜饲料、有机肥料或燃料电池用燃料三个发展方向,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成为了日本“循环型社会”的主力军。严峻的资源和环境形式以及现在国际贸易的日趋“清洁化”给我国企业和企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国政府应该借鉴日本经验,因势利导,通过政府政策方面和技术方面的支持促进我国静脉产业的发展,并在此基础上促进静脉产业的市场化和国际化。(3)科技进步的有力支持。产业结构低碳化就是通过先进的有助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保护环境的技术和工艺推动产业和产业结构的低碳化发展,尽量淘汰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的落后生产工艺。而这些技术和工艺的研发和推广应用,需要政府、企业和科学界以及公众共同努力、支持。(4)多主体的共同参与。产业结构低碳化过程涉及到政府、企业、中介组织、社会公众各个方面,要有效实现产业结构低碳化应该多方共同参与。日本的回收情报网络、德国的二次系统公司(DSD)、加拿大的蒙特利尔中介、美国的社区协调中介机构就是很好的例子,我国应该借鉴国外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经验教训,进一步完善政府在组织、协调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作用,调动地方政府和公众参与可持续发展的积极性,建立企业“生产者责任制”、建立回收中介组织、共享废弃物信息网络、建立社会中介的监督制度,注重发挥行业协会等非政府组织对行业的自律与协调作用。
参考文献
[1]戴锦.产业生态化理论与政策研究[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7:6~12
[2]鲍健强,苗阳,陈锋.低碳经济:人类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变革[J].中国工业经济.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