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忽闻水上琵琶声

忽闻水上琵琶声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忽闻水上琵琶声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忽闻水上琵琶声范文第1篇

-<壹。>

隔江犹唱花,花,亡国恨,商之女。

一曲毕,她放下琵琶,轻轻抿了抿嘴唇,回到后台。

-<贰。>

换下舞服,装上一身洁白的罗裙,黑发轻轻搭在背上,垂至腰间。倚在楼阁边,眺望明月。

“琵琶。”一个青衣男子站在隔层的楼梯上,轻轻呼唤她。

“哥哥。”她回过神,嘴角有一个淡淡的梨涡,“你要走了么?”

“嗯,明天一早就进京了。”青衣男子走到他身旁,轻轻摸了摸她的头,“琵琶,这么多年来,是哥哥太没用,让你卖艺维生……这次,哥哥一定会高中的……”

-<叁。>

“哥哥…不管你是高中还是落榜,我都会等你回来…”琵琶望着哥哥离去的背影,自言自语。

-<肆。>

一年后,她的哥哥高中了,当上了状元,还迎娶了公主,接她进了宫。

-<伍。>

每晚,月明星稀,她总会在亭子里面边弹边唱。

以为哥哥高中,她们的生活会更好,会更开心,更幸福。

可是现在,她最寂寞…

嘴角再也没有开放过梨花。

-<陆。>

月光慢慢的洒在阁楼上,洒在西宫。

她紧紧抱着琵琶,蜷缩在楼角。

“呀,小姐,快起来!”一个丫鬟跑过来,扶起她上了楼。

再一次,她倚在楼阁边,望着皎洁而又苍白的月。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柒。>

哥哥。若是当初,娘没有收养我们两个流浪的孩子,我也不会认识你,也不会……喜欢上你吧。

-<末。>

-<完。顾艺熙>

2009年11月2日

忽闻水上琵琶声范文第2篇

《琵琶行并序》塑造了琵琶女和抒情主人公(作者自身)两个人物形象。虽然感伤诗不以塑造人物形象为目的,作品对人物性格的表现更是隐约朦胧,但我们仍然可以勾勒出琵琶女及作者这两个人物形象的轮廓。

琵琶女给我们的第一印象是才艺卓绝。作者用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手法,凸显琵琶女高超的演奏技艺。正面描写其手法娴熟的有“转轴拨弦三两声”“低眉信手续续弹”“轻拢慢捻抹复挑”;描写音色优美的有“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描写旋律多变的有“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写琴瑟女声情并茂的有“未成曲调先有情”“似诉平生不得意”“说尽心中无限事”。侧面烘托则通过“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有力地烘托出琵琶女演奏技艺的不同凡响,超凡脱俗。另外,通过琵琶女的自诉身世——“曲罢曾教善才伏”“一曲红绡不知数”和作者的赞誉——“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以及超强的感染力——“满座重闻皆掩泣”来反映出琵琶女弹奏技艺的出类拔萃。

琵琶女的第二个特征是风姿绰约。“妆成每被秋娘妒”可以看出她年轻时貌美如花。“暮去朝来颜色故”固然有年老色衰之意,但仍可想见她的风韵犹存。“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有拘于礼节的因素,但更引起读者对琵琶女婉约仪态的无尽遐想。

忽闻水上琵琶声范文第3篇

她二十出头就嫁给了他,他当时是一家大饭店里的厨师,而且长得既高又帅,而她只是饭店里清秀生涩的新进人员。谱写了一段缠绵恋曲之后,两人很快结婚了,之后有了第一个小孩。

新婚过后,她才发现这个表面上玉树临风的男人,问题还真不少,他晚归得理所当然,因为他常和同一饭店的同事们喝酒与聚赌……她一说话,他就说:“大家都这样,你不说话没人当你是哑巴!”

孩子接二连二出生,她尽了很大的努力,拉他离开他那只会越陷越深的酒肉朋友社交圈。以创业为由,搬到了一个陌生的城市,顶了家小店,共同创业。她想,如果他当上老板,他应该就会变成一个更有责任感的男人吧。

她一个人负责外场,算成本,做会计,扛起一切重担。他稍有了些责任感,但也会发小孩子脾气,明明小餐馆里只有他一个大厨,他偏偏会在客人最多时闹情绪,扬言罢工,或对她粗声粗气。

这个男人对别人都是笑脸弥勒,独独对她会耍脾气。人人都赞他脾气好,只有她看过他那张阴晴不定的脸。

她知道他工作劳累,于是都忍耐了下来。就这样一直忍到最小的孩子也成了年。

某天,碰巧是中午忙完,客人散去,他又摆出了难看脸色,咕咕哝哝说:“我快累死了,晚上关店,我不想开了……”

她忽然抓狂大吼:“关就关!你以为这家店是我一个人的?老娘也忍够了,你要怎样就怎样,我管不着!”

空气冻结。他愣住了,仿如“忽闻河东狮子吼,菜刀落手心茫然。”本来以为会换来她的委曲求全,好言相劝,却换来她的狮子吼。当晚他当然照常营业,有好一段时间他表现得像个顺民。

他发现,原来她是可以没有他的。于是有了警觉心。

原来,这个长不大的孩子需要的,不只是全然的温柔。她又好气又好笑。

忽闻水上琵琶声范文第4篇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在这一曲隐喻很强的音乐演奏里,弹者满怀凄凉,沉落江湖,孤身空船;邀者情殷,听者入港;夜江寂静,秋月如鉴,都在绵绵不尽的余韵之中。它真实地把读者引入了音乐所展示的意境之中,使人如闻其声,甚至似乎都有亲临其境之感了。

一首好诗的魅力在于,使你的视觉和听觉都惬意起来,并且使心灵摇撼和波动起来。白居易的《琵琶行》里,写琵琶女弹奏的情节是形象和声音具佳的典型。人们读了这段诗之后,不得不承认,既仿佛看到了一个忧心愁容的琵琶女的形象,又听到了悦耳的令人心醉的琵琶乐曲。我们不难看出,《琵琶行》不仅有高度的概括力和不朽的艺术性,更重要的是通过诗歌我们还可以看到白居易对乐器的性能、演奏的方法、音响的效果等方面精辟的见解,是我们研究唐代音乐的重要文献。白居易非常喜欢音乐,同时也懂得欣赏音乐,而且还会亲自弹琴。他有两部著作《与元九书》和《论礼乐》集中体现了他的音乐思想。

首先白居易认为音乐是现实政治的反映。他在《策林》六十四中说:“乐者本于声,声者发于情,情者系于政”。集中表达了音乐是政治的体现。他又在《策林》六十九中说:“大凡人之感于事,则必动以情,然后兴于嗟叹,而形于诗歌矣”。作者认为音乐的产生是“事”刺激人的感情的结果,而“事”就是与国家和人民有关的重大社会事件,也就是现实政治的具体体现。白居易说:“唯歌生民病”,体现了作者主张歌曲应当描写人民的痛苦和指责现实政治的弊病。这种见解在当时来说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和进步意义,极其难能可贵。

由此,他从音乐与政治的关系提出要改善政治,在《策林》六十四中他又说“盖政和则情和,情和则声和,而安乐之音由是作焉。”他同时对那些主张取消民间音乐和专复“古器古曲”的极端复古派痛加批驳,他说“臣故以为销郑卫之声,复正始之音者,在乎善其政,和其情,不在乎改其器,易其曲也。”作者认为乐器只是发音的工具,而乐曲才是音乐思维所要表达的形象。

白居易特别同情劳动人民的疾苦,所以他也不赞成以唐玄宗为代表的最高统治者大搞民间音乐,白居易认为大搞民间音乐会增加人民负担。他说:“故臣以为谐神人和风俗者,在乎善其政,欢其心,不在乎变其音,极其声也。”他的这种强调改善政治,反对极端复古,反对统治阶级过分的音乐享受是符合劳动人民利益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民间音乐的发展。

在音乐的教育作用和作品的阶级标准问题上,白居易继承了儒家的观点。他认为“声”对人有很强的感染力,他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他认为“和人心,厚风俗”才是音乐的根本目的。他在音乐美学方面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他说:“古人唱歌兼唱情,今人唱歌惟唱声。”他明确提出了歌唱艺术的“声”(声音美)“情”(思想感情)兼备的原则。他反对当时流行的脱离作品的具体内容而去追求声音美的形式主义观点,这种美学思想对于今天来说仍然有借鉴意义。

但是白居易作为一个封建的士大夫和文人,他的音乐观点仍然是从巩固封建统治出发的。所以他提出“歌诗合为事而作”与“惟歌生民病”的口号,其目的无非是帮助统治者更好地进行统治。他另一方面的局限性在于一方面极力反对复古派的谬论,又极力推崇古乐,并要求“少抑郑声”限制民间音乐的发展。而他在音乐思想方面最大的偏颇的观点是反对少数民族音乐和外国音乐,是极其不可取的。

提到白居易,我们首先是把他当作一个具有较高成就的诗人来研究的,而研究其音乐思想,也有助于从另一个角度去全面和综合地去了解和研究其文学、政治和艺术的观点,从而达到对白居易的研究更加客观和具体。

参考文献:

[1]吴钊、刘东升:《中国音乐史略》,人民音乐出版社1993。

[2]孙继南、周柱铨:《中国音乐通史简编》,山东教育出版社1991。

忽闻水上琵琶声范文第5篇

朱自清先生是一位散文大家,他驾驭文字描绘自然景色的能力是超卓的。像《荷塘月色》这样的脍炙人口的散文精品在他的作品里并不鲜见。与《荷塘月色》堪称姊妹篇的《绿》也是现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绿》之所以成功,我以为作者善于运用衬托艺术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一、以瀑衬潭。浓墨重彩地描写梅雨潭醉人的绿是全文重点所在,但作者却用几乎二分之一的篇幅来写梅雨瀑,可见瀑与潭的密不可分。为了突出梅雨潭的绿,作者先简写与梅雨瀑有关的景与物,再详写梅雨瀑。一个“冲”字,写瀑流的气势;一个“扯”字,不仅描写出瀑布流下时被突出的岩石分割后的形状,也绘出其形状不规则之美,其线条之美。这就比远眺时的形象更具体、生动、鲜明了。“飞花碎玉”一词,体现了瀑流的撞击力之强;“乱溅着了”,描摹了瀑水落地之美;“晶莹而多芒”,是显水之色泽;“象一朵朵小小的白梅”,是绘水花的形状,同时又在不经意中,点破梅雨潭得名的来由。作者之所以不惜以一半的笔墨来具体描写梅雨瀑和梅雨潭得名的来由,不仅仅是为了表现梅雨潭周围景色的迷人,也不仅仅是为了表现梅雨瀑本身之美,而是描写梅雨潭醉人的绿和醉人的美的需要。譬如一个盛装待嫁的美丽的新娘,当然需要一个亦是美丽的伴娘一样,红花要绿叶来陪衬嘛。

二、以景衬潭。作者真是一个善于调朱弄丹的能手,在着力描绘了梅雨瀑的灵动可爱之后,作者对全文描写的中心――“绿”作了精心的刻画。“梅雨潭闪闪的绿色招引我们”,你看,作者还远远没有看到绿本身呢,梅雨潭的绿色就是那么迷人了。“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移船相近邀相见”了。通过“揪”、“攀”、“鞠躬”和“探身”等动词,写出了我对这“闪闪的绿色”、“离合的神光”的神往和急切想看到并享受潭水之美的心情。作者终于来到潭边了,“瀑布已在襟袖之间”了,但“作者心中已没有瀑布了”,因为“绿”占据了“我”整个心灵,使“我”已顾不上去欣赏瀑布和飞溅的水花,而只陶醉于潭水奇异的绿中了。接着作者调动了比喻、拟人、联想等多种手法,描绘了梅雨潭水绿的静态美,动态美,使人对她一见钟情,如痴如醉,仿佛身临其境与梅雨潭水亲切接触。但作者还意兴未尽,又用比较的手法来大力衬托潭水的醉人,你看“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杨”,不能说不可爱吧,但跟梅雨潭水相比较,杨树的绿,“脱不了鹅黄的底子,似乎太淡了”;“杭州虎跑寺近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不能说不俊美吧,但与梅雨潭水相比较,那“丛叠无穷的碧草与绿叶”的绿,又“似乎太浓了”;至于西湖的波与梅雨潭水相比,又显得太明了;拿秦淮河的水与梅雨潭水相比,又显得太暗了。作者以彼景衬此景之后,感情越发不能自已,终迸发而出,变为直接呼喊:“可爱的,我将什么来比拟你呢?”抒发了对梅雨潭水之绿的无限依恋之情。

三、以人衬潭。作者面对奇异的绿,倾情呼喊之后,推想梅雨潭水这般迷人的原因:“仿佛蔚蓝的天融了一块在里面似的。”既然蓝天融在潭水里了,这就激发了作者更进一步的推想:这水不是一般的水而是圣水;既为圣水,它就一定有不平凡的力量;既然具有不平凡的力量,就应该有着不平凡的作用。这样,就自然完成由物衬潭向以人衬潭过渡。将水“赠给那轻盈的,她必能临风飘举”,你看“绿水”简直等同于神话里的仙衣,可以使人具有特异功能了;将水“赠给那善歌的盲妹,她必明眸善睐了”,“绿水”,就是圣水,它可以普救众生了。读到这里,我们以为观止了,然而正如《明湖居听书》中王小玉说书那样“于那极高处尚能环转折”,“盘旋穿插”。作者思想感情的潮水就象那打开的闸门,滚滚滔滔,不可遏抑。他又奇妙地把潭水想象成“如同十二三岁的小姑娘”。十二三岁的小姑娘有着什么样的特点呢?她活泼,她可爱,她清纯,她亮丽,她充满生命的活力。作者忍不住想拍她,抚她,亲她并命名为“女儿绿”。这是多么奇艳瑰美的画面啊,多么妙趣横生的情怀啊。就在这层层铺垫与烘托中,文章到达了。作者那勃勃向上的激情也升腾至最高点,作者不但人醉了,心醉了,而且神醉了。作者终于完成了以人衬潭这最精彩的一笔。

左松良,男,江苏建湖县第二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