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长城的传说故事

长城的传说故事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长城的传说故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长城的传说故事

长城的传说故事范文第1篇

关键词:《湖光山色》 民间传说 象征寓意 文化精神

对于作家文学来说,民间文学不仅是艺术母体,还是创作源泉。像周大新这样土生土长的中国当代作家,更是注意采撷从土地上生长出来的丰茂的民间文学之花叶,以嫁接,以装扮,进而完成对自我文学形象的塑造。也许都是出于土地、乡村的缘故吧,中国乡土作家对民间文学有一种本能的类似血缘关系的亲近。一定意义上说,是民间文学滋养、生成了中国乡土文学这棵大树。许多当代乡土作家都谈到了民间文学对自己创作的影响。周大新也曾说:“他的故乡南阳邓县,‘是一个生产故事的地方’,‘差不多人人的肚里,都装着一串一串的故事’;他在童年、少年时代,从故乡父老乡亲口中听到了许多‘景物故事’、‘动物故事’、‘鬼怪故事’、‘历史故事’和‘荤故事’,正是这些民间故事养育他成为了一个小说家[1]。”作家对民间文学的利用,或者民间文学对作家创作的影响,其方式是因人而异的。就周大新来说,其小说强烈的故事性显然得之于民间传说、故事等文体特点的潜移默化。周大新小说与民间文学的关系,这是一个很大的题目。下面仅就周大新获得第七届茅盾文学奖的长篇小说《湖光山色》如何利用民间传说,及民间传说对作品人物塑造和主题表达的意义,做一窥斑见豹式的探讨。

《湖光山色》中的民间传说,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史事传说,如关于楚长城、楚王赀、屈原等传说故事;一类是地方风物传说,如关于丹湖的神奇烟雾的传说故事。据作者说,前一类关于楚国的史事传说,“星散在故乡的村落、山坡、湖畔和田垄里。在我懂事后,这些传说开始断断续续零碎地进入我的耳朵,像鄢陵之战,丹淅之战,像楚秦联姻,像怀王赴赵,它们部分地满足了我了解历史的兴趣,在不觉间给了我精神上的滋养”;而后一类关于地方风物的传说故事,丹湖及其神奇烟雾都出自作者的虚构,尽管丹湖“脱胎于故乡的一座巨大水库”[2]。既然丹湖及其神奇烟雾是虚构的,那么附着在其上的传说故事似乎更是编造出来的。但其实不然,只要看一看那些解释性的传说故事,不管是龙王女儿生火做饭的炊烟、丹湖湖神显现真身的护身之物,还是楚军作怪的怨魂、阎王释放的幽灵,其故事,其人物或角色,仍是民间文学中常见的母题和原型。因此,关于丹湖神奇烟雾的传说故事说到底仍来自民间文学,而非作者完全的虚构。在这里,笔者并非要考证《湖光山色》中的传说故事是否真正来自民众之间,而是想要说明:民间文学对作家周大新的影响也许是无所不在且潜移默化的;同时,像其他当代作家一样,周大新对民间文学的利用,主要是一种创造性运用,而非简单的直接引用。

关于后一点,且看作品是如何叙述这些民间传说故事的。作品中,屈原、楚长城等历史传说,叙述极其简略。叙述比较详细、完整的是楚王赀的两个故事,一是谭老伯编的楚王赀迁都告别母亲故里祭祀的故事,而这故事的源头仍来自民间传说――据民间传说,楚王赀是其父亲与一个民女所生的儿子;另一个仍是谭老伯讲的,却真正来自一本民间传说书上的导致楚王赀迁都的故事,一个忘乎所以的故事。丹湖神奇烟雾的地方风物传说,如上所述,本来都可以大书特书的,但实际叙述也是三言两语、一笔带过。作者为什么采用这样一种详略有别、以略为主的民间传说叙事方式呢?因为作者明白,只有故事还不是小说,“故事是思想寓意的载体,是人物成活的依据,是引诱读者阅读的香料,是展览语言才能的舞台”[3]。也就是说,故事对于小说来说确实很重要,但其重要性也许只限于工具性层面,作家讲述故事的目的在于表达思想、塑造人物等。作者说的当然不限于民间故事,但民间传说一类故事也应包括在内。因此,在《湖光山色》中,作者对民间传说故事的叙述,是与作品的人物塑造、思想表达等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是为其服务的。出于这样的文学观念、创作目的或意图,作品中的民间传说叙述或略或详,不一而足。

具体来说,作品对地方风物传说和屈原、楚长城等历史传说的简述,其主要目的在于氛围烘托,即通过对民间传说故事的引述、渲染,展现乡民的生活文化环境,作为人物故事展开的物质基础和心理依据。这种形式的氛围烘托,也容易形成作品鲜明的地方色彩。而作品对楚王赀传说故事的详述,其目的却似乎不限于此。当代民俗学者陈勤建考察了民间文艺在作家文学创作中的重建情况,提出了四种模式,除上文提到的“氛围烘托”外,还有“衍生复写”、“综合组建”和“对应错位”[4]。作家文学与被利用的民间文艺在结构意蕴上相契合,即所谓“对应”。《湖光山色》中现实人物旷开田的故事, 与作品所讲述的楚王赀的历史传说,形成一种“对应”关系,把两种不同的历史时空组接在一起,从而为读者提供了味之无尽的形式意味和想象空间。这也许正是作者想要达到的审美效果。

《湖光山色》中的民间传说故事,尽管不能独立存在,只是作者塑造人物、表达思想的“依据”和“载体”,但其本身仍具有迷人的魅力,既是“引诱读者的香料”,也是帮助读者认识历史、社会、人生的教科书。仅就其器物性、工具性层面来说,由于这些民间传说在作品中反复出现,从而成为一种“有意味的形式”,具有丰富的含义。

韦勒克和沃伦在其《文学理论》一书中曾说:“一个‘意象’可以被一次转换成一个隐喻,但如果它作为呈现与再现不断重复,那就变成了一个象征,甚至是一个象征(或者神话)系统的一部分。”[5]《湖光山色》中丹湖神奇烟雾及其风物传说,楚王赀史事传说,其在作品中多次出现,如果把它们看作是一种“意象”的话,那么显然已变成了象征性意象,具有一定的象征寓意。

就丹湖神奇烟雾及其风物传说来说,其寓意较为明显,显然是人类欲望的象征。这一传说故事中的人物或角色,如龙王的女儿、丹湖湖神、楚军怨魂、阎王、幽灵等,都来自另一个世界,或水下,或地下,也许暗示了人类埋藏于心底的幽深、神秘的潜意识欲望。传说中那神奇的烟雾,似乎是通向人类潜意识欲望的通道,或者是显现人类深层欲望的镜像。

而对楚王赀来说,其身上的传说故事主要有两个,因此具有不同的象征意义。一是楚王赀迁都告别母亲故里祭祀的故事,这故事原来是说楚王赀不忘故里、与亲人的离别之情的,但随着这一历史故事在现实生活中的反复表演,却具有了一种反讽的意味,因为饰演楚王赀的旷开田已彻底忘记了自己的故里和亲人,失去了人之常情和本性,徒然沦为王权的奴隶,或者说准确一点,被政治权力异化为非人。另一个楚王赀的故事是一个忘乎所以的故事,表现楚王赀的荒、、残忍。如果联系谭老伯讲述这一民间故事的上下文语境,那么旷开田与楚王赀仍是有关系的,因为旷开田的所作所为,也有荒、、残忍等特点,正是忘乎所以。两个楚王赀的故事,都与现实生活中人物旷开田有关系,旷开田显然是历史人物楚王赀在当代现实中的复活。这当然不是指旷开田在故事表演中逐渐神似楚王赀,而是因为旷开田不仅多次说他是楚王庄一村之王,且在村中横行霸道、为所欲为,成为真正的“村王”。由一个朴实、本分、勤劳的农村小伙子迅速转变为忘乎所以的“村王”,我们不能不感叹政治权力对人的异化之深。

从人物塑造的角度说,楚王赀与旷开田是一对互补型人物,甚至也可以说是同一个人物在不同历史时空的两个化身。但作品讲述的主要是一个当代现实中的故事,作为历史人物的楚王赀毕竟不是作品着力塑造的人物,尽管如此,他的存在,为现实人物旷开田增加了丰厚的历史内涵。也就是说,旷开田这一人物的性格发展、人性变异,除了要从现实生活中找原因外,还得从历史深处去寻找历史的基因。这种历史基因说明确一些,就是权力政治、文化心理等方面的原因。还是小说人物谭老伯说得好:“开田的所作所为,依我看叫忘乎所以;这世上能叫人忘乎所以的东西很多,其中最厉害的就是权力……我是研究历史的,我知道中国历朝历代有多少因权力而忘乎所以的人,也知道有多少人想对权力加以制约。但要制约权力,谈何容易,它首先需要执掌权力的人有一种超越世俗利益的眼光,自愿制定一些包括限制自己手中权力的制度……”谭老伯所说的,也正是作者对中国现实政治与历史文化进行的思考。这是作者借助小说人物之口直接表达的忧思之情,更多的忧思却通过生动的故事叙述间接暗示出来。比如旷开田的权力异化,与他长期所受权力压迫、剥削的关系,与他生活的乡土社会中人们普遍的物质、精神贫困和权力崇拜心理的关系等等,在包括旷开田在内的多个人物的故事叙述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深沉的思考。正像阿Q是未庄这个具有强烈象征性的特定环境的产儿一样,旷开田也是楚王庄这个具有象征性的乡土环境的产儿。旷开田当然不是阿Q,但显然都是乡土中国的文化畸形儿。楚王赀也是这样的文化畸形儿。作为遗传了楚王赀历史基因的后代,旷开田这一人物形象内涵因此大为丰富了,逐渐成长为一个既具有鲜明个性又具有历史普遍性的典型人物。这应该是《湖光山色》的主要成就之一。

《湖光山色》通过对史事传说和地方风物传说两类民间传说故事的叙述,一方面深化了人物形象塑造,另一方面表达了作者对人性、权力政治和历史文化的思考,这无疑加重了作品的思想分量。但是,民间传说在作品中还有更为重要的意义。作品中,民间传说等民间文艺、民间风俗及其所赖以生存的乡土环境一起构成了乡土民间文化与世界的整体面貌。旅游项目开发经理薛传薪提出的“田园风光”概念,可用来指代这一乡土民间文化与世界的整体面貌,因为他所说的田园风光不限于乡土自然景观,还包括乡土人文精神因素。作品中,作者借助薛传薪之口,且通过楚王庄发展旅游业的情节叙述,对包括民间传说在内的整个乡土农村的价值和前途似乎多有思考。

首先,针对当前城市化发展的历史趋势,作者思考了乡土农村的前途命运。作者曾谈到创作《湖光山色》的缘起:“中国的城市化还在不事声张地进行,……农民的日子过得艰难,人们渴望离开乡村,世世代代的生存之地变成了极想抛弃之处,其外部和内部的缘由究竟有哪些?和农民涌进城市这股潮流并起的另外两个现象,是大批城市人在节假日里向一些乡村和小镇涌去,是一些城市资本开始向乡村流去,这反向流动的两股人流和反常的资本流动,在告诉我们什么?会带来啥样的结果?这一个个问号一个时期以来,一直在我的眼下,这个住在城市里的农民儿子的脑袋里翻腾,它们促使我去思考,《湖光山色》便是这种思考的一个小小的果实。”[2]如果说城市化是当今中国社会发展的大趋势的话,那么作者似乎有一种逆历史潮流而动的思想。这不仅表现在作者看到了与城市化逆向发展的社会潮流,而且更是在他的作品中刻意设计了主人公暖暖从大城市回到农村家乡谋求人生事业发展的情节。通过暖暖的故事,作者也许想说明:农村青年不必非要进城,在自己家乡也可以大展身手,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暖暖是以具有被看价值、也即旅游价值的田园风光来发展她的事业的。暖暖事业成功的故事也许并不具有普遍意义,但田园风光确实是农村区别于城市的独特之处。作品对田园风光的强调,以及在小说结尾刻意描写的并非仅仅取悦于读者的正义战胜邪恶的故事结局,似乎都在说明作者对乡土社会经济发展道路的一种设计。这也许是一种带有理想色彩的乌托邦设计,但不是没有这种历史可能性。

另外,从文化精神上来说,田园风光中的民间传说、故事等内容,既是形成乡土文化精神的重要因素,也是乡土文化精神的具体体现。如旷开田在表演楚王赀的传说故事时,逐渐从富有人情人性蜕变为没有人性、忘乎所以,像楚王赀一样,他也遭到了众叛亲离,甚至差点为青葱嫂所溺杀。而遭到旷开田背叛、欺压、打击的暖暖,尽管人们对掌权的旷开田无可奈何,但却同情、帮助善良的暖暖。这种乡土社会朴素的善恶观、是非观,其实在楚王赀和屈原的传说故事中就已经存在了,深入乡民的集体无意识,形成乡土道德传统。这种道德情感倾向,以及小说结尾所表露的善恶报应思想,既是作者思想倾向性的所在,也是作品具有“暖意”的重要根源。这种乡土道德观念,无疑构成了田园风光中最深层次的精神内涵,以区别于城市文化特征,并可作为商品经济发展中人性迷狂的解毒剂。

新世纪以来,在作家们纷纷描绘中国农村分崩离析的图景,讲述农民进城的故事,大唱乡土挽歌或城市悲歌的时候,周大新却以他的《湖光山色》独自肯定、凸显乡村的价值。在他的作品中,乡村,不仅具有迷人的田园风光,具有发展经济的潜力,而且逐渐成为人们――离乡的农民和迷狂的城市人――精神家园。作为建构这一精神家园的要素之一的乡土民间传说故事,其重要意义正在于这一精神建构的过程之中。

(本文为陕西理工学院汉水文化研究中心课题“汉水流域当代作家的民间文化资源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SLGKY10-24。)

注释:

[1]周大新:《漫说“故事”》,文学评论,1992年,第1期。

[2]周大新:《的写作背景》,语文教学与研究,2009年,第21期。

[3]周大新,石一龙:《飞离与栖落》,青年文学,2001年,第11期。

[4]陈勤建:《文艺民俗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16-221页。

长城的传说故事范文第2篇

〔关键词〕孟姜女舞台艺术效果

说实话,常德市汉剧院要排练一个流传千古的传奇孟姜女,我是心存隐忧与疑惑的,常德歌舞剧院演的孟姜女我看过,安乡花鼓戏剧团演出的孟姜女我也看过,《剧本》月刊发的孟姜女剧本我也看过,都没有跳出基本的故事情景、线索,细节、人名、框架等都大同小异。且如何表现哭倒长城,如何评价修长城,还是一个绕不开的难题,我对朋友何艺光说,你接了个烫手的山芋。

可是我走进剧场,却被强烈的舞台艺术效果征服了,被导演的艺术手法征服了,被彭玲的至情至美的表演征服了!

一、故事的顺序与叙说都为抒情而设。如果按传说故事的叙事展开,难逃陈旧传统戏的窠臼,编导的高明之处在于故事的顺序与叙说都为情而设置,这也是新编古装戏与传统戏重大区别所在。演员在有激感的情景情节,唱腔才能声情并茂,演员方能情动于衷而形于外。

比如,新婚之夜范郎被抓走;这是强烈的情感激发点,孟姜女在边关卖唱,以求守关者放行,字字含情声声带血;孟姜女千辛万苦来长城脚下,却得知范郎已死,怎么不叫人大放悲声……

二、强烈的对比,强化艺术宣染。在何导的精心构思中,时空的左右是自由的,有如电影艺术中的蒙太奇:新婚之夜范郎被抓走,仅在一夜之间,郎才女貌、锣鼓喧天、热热闹闹的大喜之日,伴郎宣示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送入洞房!忽然,马车轰鸣,声震寰宇。八秦军执戈而出。太监高声宣布:大秦一统,天下太平,为御外侮,修筑长城。着百姓各户,抽丁服役,三丁抽一,五丁抽二,奔赴工地,不得有误!

众人闻之色变,天地为之变颜。强烈的对比,观众何尝不是为之揪心?

孟姜女来到边关,而守关人却雁过拔毛,寸利必争,孟姜女身无分文,饥寒交迫,千里迢迢来此,如何过关?是孟姜女的一段大鼓诉说,感天动地,打动了兵士、守关人竟然放她过关,不仅如此,雁过拔毛的守关人还掏出自己的银子给孟姜女。这又是巨大的反差,强烈的对比。从要钱到掏钱,也完成了守关人小人物的性格转变与塑造。

还有,孟姜女在家为夫缝衣,一针一线饱含对夫的思念之情,在同一舞台时空,却出现远在万里之遥的范喜梁在山上背石头,艰难爬涉,监工的皮鞭无情地抽打,以致范郎跌落山崖而亡;一边是畅想未来中秋团圆的孟姜女,一边是夫君惨死在边关,这该是多么大的期望与绝望的反差!也是喜与悲的对比,看到此情此景观众为之唏嘘……

三、现实主义与浪漫手法的结合。为表现孟姜女的千里迢迢的千辛万苦,为表现她为见夫君的决心与矢志不渝的传奇爱情,导演用了天上风、雨、雷、电诸神对孟姜女的考验,是她毅然决然的寻夫的精神感天动地,打动了诸神……

孟姜女来到长城,可是不见夫君,只见荒冢座座,白骨森森……如何辨认夫之遗骨?编导借民间传说的“滴血验骨”,竟然地上忽然现出一片红光……抒情而神奇。现实的不可能到此情此景却至善至美,这就是艺术的力量,艺术的超越,现实主义与浪漫手法的结合。

四、情到深处催人泪下。要说的还有很多,孟姜女的扮演者彭玲的表演可圈可点,尤其是唱腔充满抒情意味,情到深处催人泪下,悲到极致感天动地,观众为之凄然……

“范郎他曾说过端阳婚配喜上喜,我那我那范郎啊!谁料想狂风吹过夫妻两分离。三载春秋多寥寂,独守空帏常悲凄。日出盼你回,直盼日落西,郎啊郎,直盼日落西。

她唱腔处理多情婉转。

长城的传说故事范文第3篇

腊八节民间传说一:

西晋时有个极懒的青年人,平素游手好闲,坐吃山空,他的新婚娘子屡劝无效,然而到了年末的十二月初八,家里断炊了,那小伙子饥肠难熬,遍搜米缸、面袋和家里的坛坛罐罐,将剩粒遗粉连同可食的残碎物,过洗入锅,煮了一碗糊状粥喝下,从此,苦思悔恨,狠下决心痛改前非。当地人们便借此教育子女,每逢腊八都煮粥喝,既表示腊祭日不忘祖先勤俭之美德,又盼神灵带来丰衣足食的好年景。

腊八节民间传说二:

腊八节出于人们对忠臣岳飞的怀念。当年,岳飞率部抗金于朱仙镇,正腊八粥值数九严冬,岳家军衣食不济、挨饿受冻,众百姓相继送粥,岳家军饱餐了一顿百姓送的“千家粥”,结果大胜而归。这天正是十二月初八。岳飞死后,人民为了纪念他,每到腊月初八,便以杂粮豆果煮粥,终于成俗。

腊八节民间传说三:

腊八粥传自印度。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儿子,他见众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满当时婆罗门的神权统治,舍弃王位,出家修道。初无收获,后经六年苦行,于腊月八日,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在这六年苦行中,每日仅食一麻一米。后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难,于每年腊月初八吃粥以做纪念。“腊八”就成了“佛祖成道纪念日”。“腊八”是佛教的盛大节日。解放以前各地佛寺作浴佛会,举行诵经,并效仿释迦牟尼成道前,牧女献乳糜的传说故事,用香谷、 果实等煮粥供佛,称“腊八粥”。并将腊八粥赠送给门徒及善男信女们,以后便在民间相沿成俗。据说有的寺院于腊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钵盂,沿街化缘,将收集来的米、栗、枣、果仁等材 料煮成腊八粥散发给穷人。传说吃了以后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 所以穷人把它叫做“佛粥”。南宋陆游诗云:“今朝佛粥更相馈, 反觉江村节物新。”据说杭州名刹天宁寺内有储藏剩饭的“栈饭楼”平时寺僧每日把剩饭晒干,积一年的余粮,到腊月初八煮成腊八粥分赠信徒,称为“福寿粥” “福寿粥”意思是说吃了以后可以增福增寿。可见当时各寺僧爱惜粮食之美德。

腊八节民间传说四:

腊八节来自“赤豆打鬼”的风俗。传说上古五帝之一的颛顼氏,三个儿子死后变成恶鬼,专门出来惊吓孩子。古代人们普遍相信迷信,害怕鬼神,认为大人小孩中风得病、身体不好都是 腊八节由于疫鬼作祟。这些恶鬼天不怕地不怕,单怕赤(红)豆,故有“赤豆打鬼”的说法。所以,在腊月初八这一天以红小豆、赤小豆熬粥,以祛疫迎祥。

腊八节民间传说五:

秦始皇修建长城,天下民工奉命而来,长年不能回家,吃粮靠家里人送。有些民工,家隔千山万水,粮食送不到,致使不少民工饿死于长城工地。有一年腊月初八,无粮吃的民工们合伙积了几把五谷杂粮,放在锅里熬成稀粥,每人喝了一碗,最后还是饿死在长城下。为了悼念饿死在长城工地的民工,人们每年腊月初八吃“腊八粥”,以资纪念。

腊八节民间传说六:

腊八节起源于元末明初,据说当年朱元璋落难在牢监里受苦时,当时正值寒天,又冷又饿的朱元璋竟然从监牢的老鼠洞刨找出一些红豆、大米、红枣等七八种五谷杂粮。朱元璋便把这些东西熬成了粥,因那天正是腊月初八,朱元璋便美名其曰这锅杂粮粥为腊八粥。美美的享受了一顿。后来朱元璋平定天下,坐北朝南做了皇帝,为了纪念在监牢中那个特殊的日子,他于是把这一天定为腊八节,把自己那天吃的杂粮粥正式命名为腊八粥。

腊八节民间传说七:

是教育后辈要勤俭持家,早先有户农家,就老俩口守着一个儿子。老头是个勤快人,整天泡在地里,早出晚归,精耕细作,调理的几亩农田年年五谷丰登。老婆是个勤俭人,院子里修整的瓜棚遮天,园菜铺地,一日三餐,精打细算,家境虽不富裕,但一年四季吃穿不愁。老俩口不但勤劳节俭,还心地善良,碰上谁家揭不开锅,常常拿些米粮接济人家,度过难关。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他们的儿子已经十七八了。虽说大小伙子长的五大三粗,身强力壮,可是跟他爹娘不一样,懒得出奇。这也是从小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娇惯坏了。长大了还是胡吃闷睡,游游逛逛,什么活也不干。

一天,老汉摸摸花白胡子,感到自己老了,对儿子说:“爹娘只能养你小,不能养你老。要吃饭,得流汗。你往后学学种庄稼过日子吧。”儿子哼哼两声,这耳朵进,那耳朵出,照旧溜溜达达,胡吃闷睡。

不久,老俩口给儿子娶了媳妇。原想儿子成了家,小俩口该合计怎么干活过日子了。哪知这个媳妇跟儿子一样,也是好吃懒做,横草不拿,日头不落睡,日出三竿起,不动针线,不进灶房,倒了油瓶也不扶。

一天,老汉梳着满头白发,自知土已埋到了脖子,就把满心的话说给媳妇:“勤是摇钱树,俭是聚宝盆。要想日子过得好,勤俭是个宝。”儿媳妇把这话当成耳边风,一句也不往心里放。

过了几年,老俩口身患重病,卧床不起,把小俩口叫到床前,嘱咐再三:“要想日子过的富,鸡叫三遍离床铺。男当勤耕作,女应多织布…”话没说完,老俩口一起去世了。

小俩口托乡亲埋葬了两位老人,看看囤里粮缸米、柜里棉花箱里衣。男人说:“有吃有喝不用愁,何必下地晒日头。”女人说:“夏有单衣冬有棉,何必纺织到日偏。”小俩口一唱一和,早把两位老人的遗嘱忘到脑后了。

一年又一年过去了,几亩田地成了荒草园。家里柴米油盐、衣被鞋袜,一天少似一天。小俩口还不着急。只要有口吃的,就懒的动手。又是花开花落,秋去冬来。地里颗粒无 腊八粥材料展示收,家里吃穿已尽。小俩口断顿了,邻居们看在去世的老人面上,东家给块馍,西家端碗汤。小俩口还在想:“讨饭也能度时光。”

长城的传说故事范文第4篇

首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陈旧、单一。在大部分课堂中出现的都是老师自己在课堂上讲,学生被动听。课堂气氛沉重,这样更加有可能导致学生听课走神的现象,一节课下来老师们讲课讲得很累,但是只有少部分同学能够掌握课堂所讲的知识,课堂效率很低。

其次,在小学语文课堂上部分教师思想落后。现在信息技术已经融合到了小学教育中,部分教师还只是利用书本来给学生讲课,讲课方式没有跟随时代的进步去重新,这样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无法提高学习效率。

再次,现如今有很多学生反映老师留的作业多。老师给学生布置了任务多了,学生为了完成作业,可能活动时间就会减少,慢慢的学生就这门课容易产生厌倦的心理。老师应适当的给学生布置一些作业,让学生在课余时间下不忘思考一些问题。

二、高效教学模式初探

(一)小学语文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

现在信息技术发展迅速,信息技术已经在一些领域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同样教育也是如此,信息技术已经迈进了小学语文教育中。教师们也应随着科技进步,充分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在讲课中不仅要利用课本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在讲课时给学生播放一些与课文有关的图片与影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更好地提高课堂效率。

例如,在学习《桂林山水》这篇课文时,老师在课前可以通过视频先让学生观看一下桂林山水的大体样貌,让学生对于桂林山水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其次在讲课文时,老师也可以在中间穿插一些桂林山水对的图片,让学生在欣赏的同时不忘思考文章。提高了一节课的课堂效率。

(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现在大部分课堂还只是以老师为中心,老师主宰整个课堂,学生较为被动。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才是主角,在课堂上也应该如此。老师们应该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学习,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无论有没有老师在看着,学生都应该主动去思考、去学习。学生不应该总是依赖老师,毕竟老师教的了一时,但教不了一世。例如,老师们可以将班里的同学分成若干个小组,在每节课中采取小组讨论方式来回答问题,这样既能团结同学,也能提高课堂效率。

(三)师生互动教学

老师与学生课堂的互动是尤为重要的,课堂互动不仅可以有效的集中学生们的注意力,还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学生若只是单纯的听老师讲,可能会出现走神的情况。互动教学可以更好地融洽师生关系,也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

例如,在讲到《长城》时,老师可以在课堂的传授知识的同时,时常的提问学生回答问题,如“长城建筑的特点”或者“建长城的历史背景和关于长城的传说故事”。学生在阅读文章时找答案,也可以搜集一些资料,下节课时由学生自己讲解所了解的内容。既可以促进学生认真的听讲又可以实现师生之间很好的互动。在提升课堂效率方面更应该学会创新,尝试让学会在黑板上面大胆的讲课,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进行补充,充分体现师生直接的融洽与互动教学。教师与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学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气氛在课堂上面尝试让学生主动回答,采去无需举手的回答方式,让学生更多的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来。

(四)知识与实践的结合

在语文的高效课堂的学习中,可以从中学习到很多的知识,只有将知识在实践中很好的运用才能发挥知识的巨大作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把学习到的知识不断的加以实践才能加深对知识的印象才能最大程度的体现知识的力量。在课堂的学习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把学生向实践方面加以引导,在学习实践不断的把知识在生活得到提升。

例如,在学习《蝈蝈与蚂蚁》时,可以带领学生们出去实践,在实践中领悟真正的寓意,同时启发学生,只有辛勤劳动与付出,才能幸福生活,让学生们从小就努力做勤劳勇敢的人。实践是对知识成果的检验,教师可以在学习中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实践活动,给学生讲解实践的重要性,让学生更加主动的参与到实践中逐渐体会到实践对于知识理解的重要性。在语文的学习中每个同学都积极的参与语文的学习活动中,不断的锻炼自己的能力,逐渐感受到语文的极大魅力。

长城的传说故事范文第5篇

从杭州开车到大同用了近26个小时,途经太行山峡谷,领略了奇特的峡谷风光;穿越了17个隧道,其中最长的牛郎河隧道长3950米。每次看到隧道,宝宝都兴奋地说“又有隧道”并记住了它,回到杭州还说幼儿园旁边的市场像隧道。

大同曾经作为北魏都城、辽金陪都,有过灿烂的历史。云冈石窟作为我国三大石窟之一久负盛名。但是宝宝最感兴趣的不是石窟艺术,而是雪。北方的干雪让宝宝把玩不已,其间还拿了枝条劲道十足地扫雪。

恒山悬空寺号称世界建筑奇迹、空中楼阁,李白曾经醉书“壮观”。在上悬空寺时,爸爸都觉得有点腿肚子发凉,看到宝宝拉着妈妈拼命往里靠,爸爸摸着宝宝的腿肚子问宝宝:“你的腿肚子有没有发凉?”只听到宝宝的声音从牙齿缝里渗出来:“发凉。”下来走楼梯的时候,爸爸在前,宝宝居中,妈妈殿后,三个人手拉着手往下走,就听到宝宝特别郑重地说:“爸爸,你要拉着我的手,拉得紧紧的!不要松开!爸爸,我有点怕的。”爸爸重复着宝宝的话,拉着宝宝往下走,和宝宝一起面对宝宝认为的难关,真的觉得很幸福。快走完楼梯时,宝宝还转头对妈妈说:“妈妈,我拉着你,拉得紧紧的!你不要怕!”呵呵,等到从悬空寺下来,宝宝竟还有些游兴未尽,还要回去再走一次。爸爸只能让宝宝在门口合影留念喽。

晚上在大同吃的是火锅。吃火锅前,爸爸看到有醋大蒜,对宝宝说:“来一个吧,吃大蒜有好处的,可以预防水土不服。”宝宝拿了一瓣边吃边说:“吃了这个就会把肚子里的虫子都杀掉。”爸爸说:“你说得对,吃大蒜还可以预防感冒。”呵呵,宝宝接连吃了4瓣,直到爸爸说:“可以了,吃得太多也不好。”宝宝才停止了他的“杀虫行动”。

从大同出来到杨家将镇守过的三关之一――雁门关还颇费一番周折。开车从208国道走,错过了去雁门关的岔路口,不过由此也欣赏到了壮观的雁门山势和云海,还有那一辆接一辆的运煤车。重新又开回来,总算皇天不负有心人,虽然不能看到雁门关的清晰面貌和远眺塞外长城的巍峨,却有缘看到了雁门晓月。看着月照下的雄关,显得有些凄清,禁不住感叹:那斑驳的狮子又目睹了古旗杆上更换了多少大王旗。

经过雁门关隧道到太原已是晚上9点了。久违的满天星斗还是那么亮,让爸爸凭添了许多感慨――原来不是我忘记了,而是深藏在了心中……吃了太原有名的面食――擦尖以后,已经将近11点了,爸爸妈妈和宝宝打着手电筒一起去寻访爸爸儿时住过的楼。经过了23年,它还没有被拆掉,楼道里的扶栏和平台还是那么熟悉,还有楼道里的北方扫把以及过年家家户户在凉台悬挂的灯笼也都是那么亲切。爸爸和宝宝说一些爸爸儿时的事,宝宝也显得很兴奋。当说起“爸爸小时候晚上到小朋友家以后一个人回家有点害怕,就是看着天上的星星回家的,那样就不怕了”时,宝宝对爸爸说:“原来你看星星就不感到怕呀。爸爸,现在有我陪你,你不用怕。”

第三天前往晋祠。所谓十年中国看深圳,百年中国看上海,千年中国看北京,三千年中国看西安,五千年中国看太原。作为古建筑博物馆我们参观了“晋祠三宝”的圣母殿、鱼沼飞梁(世界上最早出现的立交桥)、献殿。宝宝一路上很爱数1到100的数字,数到100时,还会拖着长音,爸爸妈妈都感觉到宝宝很有成就感。

晚上我们来到这几年火起来的平遥古城,平遥人也自夸为“中国过年第一城”。我们住在县衙边的衙门官舍。宝宝对炕感到很新鲜,爬上爬下的。半夜宝宝翻身撞了妈妈一头,妈妈正觉得有点痛,就感觉到一只小手伸过来在妈妈脸上一通乱摸。呵呵,可爱的宝宝,睡得迷迷糊糊也知道心疼妈妈。

接下来的几天在平遥古城游玩,直至初九回到家。只有离开过才能体会回归的温暖。这一次新年之旅,是爸爸在23年后重回儿时生长的地方,是宝宝的第一次长途旅行。对于教育而言,旅行是浓缩的人生体验,它带给宝宝成长,它带给我们欢乐,它为我们留下永恒的、美好的记忆。

爸爸妈妈的话:

1.带宝宝长途旅行,要先给宝宝做规矩――一切行动听指

挥,该吃就吃,该睡就睡,从而培养宝宝随遇而安的好习惯。

2.自驾车出游,东西带得要齐全些,尤其是毯子等都要准备,以防高速公路堵车时,需要睡在车上。宝宝爱玩的、爱吃的东西也应带上,有助于调节宝宝的情绪。

3.出门前要做足功课,沿途一定要多和宝宝讲讲风景和传说故事,使宝宝增长见识。在著名景点可以给宝宝布置些小任务,让宝宝去寻找一些有特色的景物。

4.晕车的宝宝需要提早服用晕车药,爸爸妈妈要携带足量的塑料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