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带苍的成语

带苍的成语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带苍的成语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带苍的成语

带苍的成语范文第1篇

一、连城县博物馆馆藏雕版的来历和历史背景

连城县博物馆征集的馆藏雕版基本来源于四堡,且百分之九十为清代遗留的古雕版,只有少数为民国期间的古雕版。

明清时期,福建连城四堡曾与北京、汉口、江西浒湾齐

并列为我国四大雕版印刷基地。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北京、汉口、浒湾三地的遗址已消失,四堡成为我国唯一一个保存比较完整的雕版印刷遗址。在文化事业繁荣和兴旺的今天,四堡是人们研究古代雕版印刷术的一块活化石。

四堡地处福建连城县的西北面,是连城县内最北的乡镇,南邻北团,西接长汀,东部和北部靠清流、长汀,位于连城、宁化、清流、长汀四县交界处。四堡的雕版印刷业“源于宋,发展于元、明,鼎盛于清”,其兴盛的雕版印刷业在历史上赫赫有名,曾有“远播江南,行销海外”之美誉。至民国时期,随着铅印技术的传人和全面使用,雕版印刷业彻底地退出了历史舞台,曾经活跃的书商书贩也偃旗息鼓。

从地理位置而言,四堡地处偏僻,四周群山环绕。在建国前此处道路崎岖狭窄,加之交通工具又不发达,偏远的四堡似一个“世外桃源”,几乎与世隔绝,这也是四堡雕版印刷基地以及部分的清代雕版历经战乱而仍能得以保存至今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连城县博物馆馆藏部分清代雕版赏析

(一)古雕版赏析

1 族谱雕版:这里选取的是清杨氏七修族谱雕版之一――清杨氏族谱人物与地形图。

清杨氏族谱人物与地形图雕版:杉木,长方体,长3厘米,宽20厘米,厚5厘米,重200克。面呈黄灰色,双面雕刻,背面为人物雕刻,正面雕刻有文字、房屋和田园等图案。保存状况:基本完整,有虫蛀和边缘磨损现象,雕版五分之一处有明显裂痕。

2 医药古雕版

清仙洞男科药签双面雕版:杂木,长方形,长12厘米,宽23.6厘米,高1.5厘米,重315克。双面阳刻仙洞男科药方:一面刻有“仙洞男科第六”至“仙洞男科第十”药方;另一面刻有“仙洞男科十六”至“仙洞男科二十”药方。仙洞男科药签版是用于治疗男科疾病的药方。保存状况:较好,边缘微损,有微裂和多处虫洞。

3 印版古雕版

清俊昌印版:樟木,长方形,长6.7厘米,宽3.4厘米,厚7.8厘米,重135克。印章正面阳刻“俊昌”二字,上有较厚的墨烟痕迹。保存状况:品相完整,字迹工整清楚。

4 经书古雕版

清九里八阳妙经雕版:杉木,形状为长方形,长13.2厘米,宽14厘米,高1厘米,重141克。正面阳刻繁体字“九曼八阳妙经”的内容;背面为平板。保存状况:残,多处分裂、缺口和虫洞。

5 活字古雕版

清木雕活字版:杂木,长方体,长28厘米,宽16厘米,厚2厘米,重200克。活字版托盘由九根小木条垂直分成十个小长方形组成;每个小长方形竖直置三排活字板,每竖排共置20个活字;整块活字版共600个活字。保存状况:基本完整。此雕版有较强的历史沉积感,是四堡雕版印刷遗存中极为少数的珍贵活字版之一。

清活字套印版:杉木,长方体,面呈灰褐色,多处油渍痕迹,上部染有橙色,下部中心位置、上部从左往右7厘米处及右下角刻有文字。其余部位皆为活字套印处。保存状况:残,自上而下三分之一处有一条裂纹、多处虫蛀,一角磨损。该类雕版数量稀少,较为珍贵。

(二)古雕版印刷术流程工具赏析

1、清切书刀:由两块方形樟木,两条杂木,中间一条螺旋状柱体杂木制成。高96厘米,宽35厘米,重2056克。属于雕版印刷术流程工具。保存状况:基本完整,有部分木块脱落。

2、清石墨缸:砂岩石质,呈椭圆形,赤褐色,平口,平底,宽50厘米,长73厘米,高52厘米,石层厚6厘米,重100千克。保存状况:微残,墨缸沿口有一小缺口,缸身表面凹凸不平,可见磨损小口。此墨缸为清代人们从事雕版印刷时盛墨所用。

3、清订书锥:订书锥上部为铁质锥体,有锈迹。下部杂木,葫芦形,墨色,有细微裂纹,长9厘米,直径2.5厘米,重20克。保存状况:完整。订书锥为清代雕版印刷工具之一,用于钻订书孔。

4、清独轮手推运输车:杉木,状似三角体,车头左右各一扶手,扶手长174厘米,独轮居中心位置,铁包木,外径67厘米,内径40厘米。车身左右各一木质板块;车轮上方置一长方形木架,用于拥绑物体;车轮前支一横木,横木下左右各一立竖直支撑木,与独轮构成三角架支撑整个车身,有较强的稳定性;车轮后上方竖直立两长两短木柱,重25千克。保存状况:基本完整一该车卉朴、厚重,有较强的历史沉积感,为清时期雕版印刷运输车。

三、对连城县博物馆馆藏清代雕版的几点认识和思考

(一)对雕版印刷的板材质地的认识

从馆内藏的清代雕版来看,清代人们用作雕刻的板材主要有杉木、樟木、杂木等。笔者经过对其保存状况比对分析得出:雕版的板材选用樟木最佳,保存最好,如上文中的清俊昌印版,但此类材质留存下来的雕版数量稀少;其次是杂木,如上文中的清仙洞男科药签双面雕版;再次是杉木,如上文中的清九里八阳妙经和清活字套印版。

樟木因含有特殊的香气和挥发油而具耐温、抗腐、驱虫之特点,且木质致密坚硬,有耐腐防蛀之特点,这也是为什么樟木板材的雕版至今能保存完好的原因。由于樟树是江南四大名木之一,其经济价值也比较高,因此遗留下来的樟木板材的雕版也相对较少;杂木虽没有樟木的驱虫防腐功能,但密度较大,木质坚硬,且较为经济实惠,杂木板材的雕版状况也相对比较好些;而杉木与前两种比较而言其木质较为疏松,防腐防虫效果就差了些,所以杉木板材的雕版保存状况就比较不理想了。当然要使木质雕版能保存至千秋万代,尚需要文物工作人员对其采取消毒、防腐、防霉的专业技术处理。木质文物的消毒、防腐、防霉的专业技术处理也是文物工作人员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四堡的雕版印刷术曾有过木活字印刷术的尝试

一直以来,后世人们提出的研究观点:四堡――雕版印刷的故地,其是否有“活字印刷”却鲜少提及。笔者也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并试图搜集各种资料。现从连城县博物馆收藏的征集于连城四堡邹群处的“清木雕活字版”和征集于连城四堡马一跃的“清活字套印版”,我们至少可

以知晓:四堡于清代曾有过木活字印刷术的尝试;特别是近期刊出的连城文史资料中记载:在四堡乡雾阁村邹善衡先生家发现了三盘木刻活字印版,这就进一步说明了四堡于清代曾有过木活字印刷术的尝试。既然出现过,那为何清代活字印刷没能替代雕版印刷呢?近日,笔者学阅金岷彬作者《古代活字印刷术为什么未能取代雕版印刷术》一文深受启发,此文对古代活字印刷术为什么未能取代雕版印刷术进行了比较深刻而全面的论述。总结比较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术两者的优缺点:雕版印刷适用于同品种、多批次,每次少批量的商业性(书坊)印刷。例如:一部书刻版刻制好后,印书出售,售完可以再印无疑比活字版无法保存印版有较大的优越性。活字印刷要从制备单个活字这道工序做起,而制备一套能用来印书的活字印刷,需要极大的人力、物力、财力,个体的作坊几乎没有这个能力,而且即使制备出一套完整的印书活字,每次应用时排版都得重新排过,这又得耗费较大的人力。活字印刷适用于多品种、短工期时间里的小批量印刷。清代四堡的雕版印刷是该地的商业龙头,人们的主要经济来源,当地销售的书籍曾有“远播江南,行销海外”之说,可见当时所刊印的书籍量之多、涉及面之广了,也就是说其印刷的书籍不仅不同版本的较多,而且同一版本的数量恐怕还更多!否则怎么行销海外呢?清代四堡的雕版印刷业以个体作坊为主的经营模式和以售书盈利为目的,决定了当时人们历经尝试、比对之后选择青睐雕版印刷而舍弃活字印刷。这也是四堡何以遗留下的印刷较多,而活字印刷芳踪难觅的原因了。

(三)文物的教育功能

带苍的成语范文第2篇

裙服之中,以帝王衮冕最为华丽。先秦衮冕之制,分上衣与下裳。衣多黑色(玄衣),以象天;裳多黄色(黄裳),以象地。也有浅绛色的。玄衣广袖,上面用朱(赤红)、白、苍(青)、黄、玄(黑)五彩丝绘(绣或织)出日、月、星辰、山、龙、花虫等图画。裳画也用五彩丝绣出宗彝(礼器)、藻(水草)、火等图案。这些图画和图案的花样合称为12章纹。裳前有皮制的芾,朱色。上面绘龙、火、山三章,系于腰间革带,蔽之于裳面膝前。裳旁佩玉。裳后系组绶(宽丝带做成的花样垂饰)。腰间还用大带系束。

发束于头顶,着冠(帽子),冠卷有纽,纽中贯以玉笄,扣紧冠与发。冠上加冕(一块宽0.8尺、长1.6、前圆后方的平板,又称冕延,板为木质,以玄布面上,赭布面里),冕延前后均匀地垂有12旒(用彩丝作绳,贯串五彩玉珠,称为旒),每旒12玉,前后共24旒,共用玉珠228颗,称为玉藻。冠冕旁悬玉,名“充耳”。足着赤舄(厚底鞋,以木复于履底做成,舄前头上,宽翘,宽而且高,足可以把垂地长裙的前裾缘挑起,以便向前迈步)。

后世衮冕都遵照先秦制度,略有变化。其他诸候、公、卿、大夫之冕服,其冕旒数严格按等级规定依次减为9旒、7旒、5旒、3旒有差,每旒用玉数也依次减为9玉、7玉、5玉、3玉不等,衣裳上的章纹也严格按等级递减,有9章、7章、5章、3章之别。冕服种类名称,有衮冕、山冕等数十种。

衣与裳相连的深衣袍服用途最广:可以作文武官员的次等朝服,也可以作诸侯士大夫燕居的晚礼服,还可以作帝王不视朝时的便服。深衣又是庶人参加祭礼时的惟一可穿的礼服,在婚、丧、宾礼中也可以穿,而且不分男女都可以穿。

平民日常着襦裤,襦是短衣。以短衣长裤为常服,不在外面系裙,据说始于赵武灵王。这是从北方少数民族引进的一种服式,最初是将左衽短夹袍套在长裤之上,称为裤褶(音袭)服,后来适应汉族习惯而有所改变。贫者着褶,即粗布长袄,颜色多为青、黑两色。丧服白色。

男子头为束发冠笄。冠的形制有高冠、弁、粱冠、笼冠、小冠、幞头、帻、帽等。其细别的各种冠帽之名,如委貌冠、通天冠、远游冠、进贤冠、大帽、圆帽、鹅帽、唐巾、席帽等,可达数十种。也有戴各式头巾如四方头巾、万字巾、云巾、软巾、幅巾、葛巾、华阳巾等,还有的地区农民戴笠帽。

【头部分】

冠是贵族男子所戴的“帽子”,但是它的样式和用途与后世所谓的帽子不同。据说早先的冠只有冠梁,冠梁不是很宽,有褶子,两端连在冠圈上,戴起来冠梁像一根弧形的带子,从前到后覆在头发上。由此可见,上古的冠并不像后世的帽子那样把头全部盖住。

冕是一种最尊贵的礼冠。最初天子诸侯大夫在祭祀时都戴冕,所以后来有“冠冕堂皇”这个成语。“冠冕”又可以用作仕宦的代称,它又被用来比喻“居于首位”。

弁也是一种比较尊贵的冠,有爵弁,有皮弁。爵弁据说就是没有旒的冕。皮弁是用白鹿皮做的,尖顶,类似后世的瓜皮帽。

帽据说是没有冠冕以前的头衣,《荀子·哀公》:“哀公问舜冠于孔子”,孔子对曰:“古之王者有务而居领者矣”,杨倞注“务读为冒”,意思是说务就是帽。后来帽成为正式的头衣,杜甫《饮中八仙歌》说,张旭“脱帽露顶王公前”,脱帽没有礼貌,可见戴帽就有礼貌了。

【身体部分】

衣只指上衣。下衣叫做裳。《诗经·邶风》说:“绿衣黄裳。”但是裳并不是裤而是裙。连在一起的叫做深衣。古人衣襟向右掩(右衽)用绦系结,然后在腰间束带。

带有两种:一种是丝织的大带,一种是皮做的革带。大带是用来束衣的,叫做绅,古人常说“缙绅”意思是把上朝时所执的手版插在带间,而缙绅就成了仕宦的代称,“绅士”的意义也就此发展而来。革带是用来悬佩玉饰等物的。古人非常珍视玉。《礼记·玉藻》说:“古之君子必佩玉。”又说:“君子无故,玉不去身。”

裘和袍是御寒的衣服。可见古人穿裘,毛是向外的,否则不容易看见裘毛的色泽。袍是长袄,据说里面铺的是乳麻。一般来说,穷到穿不起裘的人才穿袍。可见穿袍穿裘有贫富的差别。汉以后有绛纱袍、皂纱袍,袍成了朝服了。

(上古的布并不是棉织品,而是麻织品或葛织品。帛则是丝织的总称。布与帛也形成了低级衣服与高级衣服的对比,贫贱的人穿不起丝织品,只能穿麻织品,所以“布衣”成了庶人的代称。 )

『关于裤子的问题上古所说的裤,并不等今天所谓的裤。《说文》:“绔,胫衣也。”可见当时所说的,很像今天的套裤,所不同者,它不是套在裤子外面的。有裆的裤子叫裤,《释名·释衣服》说“裤,贯也,贯两脚,上系腰中也。”此外有一种,类似后世的短裤叉,形似犊鼻,叫犊鼻裤,穿起来便于劳动操作。《史记》说,司马相如“身自著犊鼻裤”,和奴婢们一起洗涤食具。

带苍的成语范文第3篇

1、漂蓬断梗:飘飞的蓬草和随波逐流的植物断茎。比喻生活不安定,到处漂泊。

2、婀娜多姿:形容姿态柔和而美好。

3、碧绿青翠:十分绿,形容翠绿的,用于写树木。青翠:鲜绿、翠绿的颜色。

4、柳暗花明:垂柳浓密,鲜花夺目。形容柳树成荫,繁花似锦的春天景象。也比喻在困难中遇到转机。

5、胸有成竹:原指画竹子要在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后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意。

6、一暴十寒:虽然是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一天,冻十天,也不可能生长。比喻学习或工作一时勤奋,一时又懒散,没有恒心。

7、奇花异草:原意是指希奇少见的花草。

8、棘刺母猴:棘:多刺的植物。在棘刺尖端雕刻的猕猴。形容欺骗的勾当或艰难的事业。

9、然荻读书:然:“燃”的本字,燃烧;荻:芦苇一类的植物。燃荻为灯,发奋读书。形容勤学苦读。

10、苍松翠柏:苍:青色。翠:青绿色。指四季常青的松柏。比喻具有高贵品质、坚定节操的人。

11、薏苡明珠:薏苡:多年生草本植物,果实可供食用酿酒,并入药。薏米被进谗的人说成了明珠。比喻被人诬蔑,蒙受冤屈。

12、牵萝莫补:萝:女萝,植物名。指无法弥补。

13、楚楚可怜:楚楚:植物丛生的样子,也形容痛苦的神情。本指幼松纤弱可爱,后形容女子娇弱的样子。

14、瓜葛相连:瓜、葛:都是蔓生植物,其藤能攀附在别的物体上。比喻辗转攀连的社会关系。也比喻两件事或两个人相互牵联的关系。

15、绚丽多彩:形容色彩华丽。

16、世外桃源:原指与现实社会隔绝、生活安乐的理想境界。后也指环境幽静生活安逸的地方。借指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美好世界。

17、飘萍断梗:随波逐流的浮萍和植物的断茎。比喻飘泊无定的身世。

18、姹紫嫣红:姹、嫣:娇艳。形容各种花朵娇艳美丽。

19、出山小草:出山:从山里出来;小草:植物。比喻隐士出来做官。

20、红豆相思:红豆:植物名,又叫相思子,古人常用以象征爱情。比喻男女相思。

21、拔茅连茹:茅:白茅,一种多年生的草;茹:植物根部互相牵连的样子。比喻互相推荐,用一个人就连带引进许多人。

22、蒲鞭之政:蒲:香蒲,一种草本植物。以蒲为鞭,柔软不能伤人。旧时称官吏宽厚仁慈。

23、葵藿倾阳:葵:葵花;藿:豆类植物的叶子。葵花和豆类植物的叶子倾向太阳。比喻一心向往所仰慕的人或下级对上级的忠心。

24、万紫千红:形容百花齐放,色彩艳丽。也比喻事物丰富多彩。

25、披荆斩棘:劈开丛生多刺的野生植物。比喻在创业过程中或前进道路上清除障碍,克服重重困难。

26、蔓引株连:蔓:蔓生植物的根茎。顺着蔓寻根。比喻一网打尽。

27、豆蔻年华:豆蒄:多年生草本植物,比喻处女。指女子十三四岁时。

28、葱翠欲滴:葱翠:深绿。形容草木等绿色植物仿佛饱含水份一样。

29、层林尽染:层林尽染,原意是山上一层层的树林经霜打变红,像染过一样。

30、绿叶成荫:也指绿叶繁茂覆盖成荫。

31、一曝十寒:曝:晒。原意是说,虽然是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一天,冻十天,也不可能生长。比喻学习或工作一时勤奋,一时又懒散,没有恒心。

32、枯杨之稊:枯:枯槁;稊:植物的嫩芽。枯萎的杨树又长出了芽。比喻老夫娶少妻。

33、争奇斗艳:奇:奇异;艳:色彩鲜艳。形容百花竞放,十分艳丽。

34、移花接木:把一种花木的枝条或嫩芽嫁接在另一种花木上。比喻暗中用手段更换人或事物来欺骗别人。

35、指桑骂槐:指着桑树骂槐树。比喻表面上骂这个人,实际上是骂那个人。

36、含苞待放:形容花朵将要开放时的形态。也比喻将成年的少女。

37、疏影暗香:疏影:稀疏的枝影;暗香:清幽的香气。原形容梅花的香味和姿态,后被用为梅花的代称。

38、郁郁葱葱:形容草木苍翠茂盛。也形容气势美好蓬勃。

39、藕断丝连:藕已折断,但还有许多丝连接着未断开。比喻没有彻底断绝关系。多指男女之间情思难断。

40、古寺青灯:古寺:年代久远的寺庙;青灯:以植物油为燃料的灯,其光发青。形容虔诚修行者生活的凄苦与寂寞。

41、心如芒刺:芒:植物的刺。心里像芒刺扎一样难受。形容心里极其痛苦。

42、枯杨生稊:稊:植物的嫩芽。枯萎有杨树又长出了芽。旧喻老人娶少妻。

43、枝繁叶茂:枝叶繁密茂盛。

44、践土食毛:指蒙受君恩;亦泛指起居生活。毛,泛指土地上生长的粮食蔬菜等植物。

45、范张鸡黍:范:范式;张:张劭;鸡:禽类;黍:草本植物,指黍子。范式、张劭一起喝酒食鸡。比喻朋友之间含义与深情。

46、枯木逢春:逢:遇到。枯干的树遇到了春天,又恢复了活力。比喻垂危的病人或事物重新获得生机。

47、苍翠欲滴:苍翠:深绿。形容草木等绿色植物仿佛饱含水份一样。

48、花团锦簇:锦:有文彩的丝织品;簇:丛聚。形容五彩缤纷,十分鲜艳多彩的景象。也形容文章辞藻华丽。

带苍的成语范文第4篇

“泾渭分明”是关于渭河最著名的成语,而究竟是“泾清渭浊”还是“渭清泾浊”这个疑问,曾让古人纠结了上千年。

榜沙河、沣河、黑河、灞河……渭河究竟接纳了多少条支流?或者说,秦川八百里由多少条河流组成?你能数得清吗?

为了寻找渭河源头,考察队携一辆挂了加力的猎豹牌越野车,在甘肃省渭源县的山中奔波数日,最后,车嘶鸣着,在遍地泥泞的山坡下扭了几下屁股,便熄火抛锚了。大家下车推车时,忽然全都笑了起来――原来,传说中的渭河源头鸟鼠山,就在眼前。

举目望去,植被稀疏的山湾里,一座并不高峻的山梁在前面竖起。丛林和荆棘在山湾里无拘无束地疯长,玉米和洋芋则在山下泛着苍绿。连下了两夜的秋雨刚刚停息,通往半山腰的道路泥泞得异常难行。穿过一个水潭,我们在疏朗的树林之间看到了房舍――那应该就是鸟鼠村了。但大家顾不上进村歇息,因为我们还没有寻找到那条伟大河流源头的第一滴流水。 鸟鼠山还是清源河? 渭河源头之争

踩过泥潭和水潭,爬上实在不能用“高迈”、“雄浑”一类词语来描绘的鸟鼠山半山腰,我们终于在龙王沟的一片茂密松林里,寻找到了郦道元笔下的渭河之源――鸟鼠山品字泉。

想像中的品字泉最起码应该泉水如注,才能孕育出渭河这样一条不知影响过多少王朝更迭、时序变迁的古老河流。然而,眼前的情状却让我们有点失望:黑咕隆咚的泉底看不到一丝水光,3眼泉水早已干涸如斯――难怪1938年学者顾颉刚到鸟鼠山考察渭河源头后,会撰联发出“长流渭川水,溯到源头只一盅”的慨叹。

在这样的秋雨时节仍然干涸,疑问和诧异也在我们心中升起:一条流淌千年,浊浪汹涌的著名河流的源头,怎么说干涸就干涸了呢?大禹时代、郦道元时代的渭河源头或许就在鸟鼠山,那么随着时光推移,现在渭河的源头变迁到哪里去了? 图为渭河流域风光及泾渭交汇处。无论时局怎么变,当年渭河流经的上游,一直是戎狄的统治地区。两三千年前的陇西盆地地势平缓,山塬起伏,在滚滚奔涌渭河的滋润下,这里曾经牧草苍茫,绿草如茵,林木苍翠,牛羊成群。那些马背上的民族,就在渭河流域的河谷山坡、山间草甸游牧、生活。

准备渭河之行资料时,考察队仔细查阅了《渭源县地形图》,并注意到县城南面有一条来自西秦岭余脉的悠长河流:清源河。所以我们将接下来的目光锁定在那里――以渭源县为起点,西北的鸟鼠山已经没有水流滋润渭河,而与鸟鼠山相对应的清源河流域,却是众多山涧小溪和无名小河汇集。我们车行至这里的山丘之上,俯视四周葱绿的田野,以及蒙蒙雨雾笼罩的山川大地,吸入的空气很是湿润、舒服。

2009年,渭源县出版的《渭源县旅游交通图》上,曾将发源于豁豁山的清源河赫然注明为“渭河源”。当地县志办工作人员告诉我们,从渭源地方志书上看,渭河在古代曾有3个源头,即鸟鼠山、清源河、以及与清源河并驾齐驱,发源于秦岭南部山区的锹峪河。3条源流在渭源县城东面的河口村汇聚成渭河主流,向东朝着陇西、天水、关中奔流而去。

不过,在鸟鼠山品字泉、清源河、锹峪河3个源头“谁是渭河正源”这个问题上,自民国以来就争论不休。《渭源县志》收录的民国渭源人庞焕昀的《渭水发源说》,是目前较为科学的论断:他在考察、比较后认定,鸟鼠山来水经常浑浊,而且只要10多天没有雨水补充,水源便干涸、断流,应该不是渭河正源;清源河水量很大,必须架桥渡河,应属正源;至于锹峪河,虽然流程比清源河长1公里,比鸟鼠山品字泉长20多公里,但它是一条季节性河流,每到雨季水流充沛,每遇枯水期或干旱则断流,自然担当不起渭河源头之重任。 泾渭分明,孰清孰浊 “泾[渭浊”,还是“渭[泾浊”?

泾渭分明,或许是关于渭河的最著名成语,这也从另一个角度上强调了渭河最大支流――泾河的重要性。

泾河这条来自北方的河流,在西安北郊高陵县船张村附近与渭河相遇,它的源头远在400多公里外的宁夏六盘山。泾河在黄土高原纵横交织的丘壑峡谷中奔流的时候,或许并没有意识到在黄土高原结束的地方,有一条更大的河流将毫无保留地接纳它一路带来的大量泥沙――于是,当两河相汇,才形成了这一浊一清的自然奇观。 图为渭河流域风光及泾渭交汇处。无论时局怎么变,当年渭河流经的上游,一直是戎狄的统治地区。两三千年前的陇西盆地地势平缓,山塬起伏,在滚滚奔涌渭河的滋润下,这里曾经牧草苍茫,绿草如茵,林木苍翠,牛羊成群。那些马背上的民族,就在渭河流域的河谷山坡、山间草甸游牧、生活。

渭河与泾河相汇的地方,距泾河刚刚流经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地原点――泾阳县永乐镇仅20多公里。最早发现“泾渭分明”奇观的,应该是当年生活在渭北周原及岐山、沣水一带的周人,以及往来于泾渭交汇处上游一带逐水草而居的戎狄。然而不知什么原因,最早将这一自然奇观记录在案的不是本地人,而是距渭水和泾河千里之遥古邶国的一位怨妇:“泾以渭浊,其b。宴尔新昏,不我屑以”――这是《诗经・邶风・谷风》对两河清浊分明奇观的描述。按照《诗经》的编排体例,《邶风》属于古邶国民间歌谣,古邶国则远在河南汤阴一带,一位远在千里之外的民间妇女,怎么会知道泾河水清而渭河水浊呢?后人目前还无法解释。但究竟孰清孰浊,后来也有过混淆、争论,但最终得以澄清。

从甘肃泾川到陕西泾阳,跟随泾河浪头愈往南走,泾河河水就愈变得黏稠而黄浊。而渭河虽然发源于黄土丘陵与秦岭山地交汇之处,但经天水向东流经的地区多为石质山体,且秦岭与六盘山脉交接的山林地带林木还算茂盛,沿途并不见有大块黄土冲积区――那么渭河在进入关中腹地、与泾河相汇之后,为什么人们会看到“泾清渭浊”的现象呢?

思考这个问题的不仅仅是现代人。比如在古邶国怨妇发出“泾清渭浊”哀叹一千多年后,那位久居长安的大诗人杜甫就曾纠结过这个问题。面对泾渭相聚,他发出“去马来牛不复辨,浊泾清渭何当分”的感慨。而在泾河流域各地县志中,随处可见古人对清浊问题的记载,而到了清代,这个问题甚至惊动了皇帝――为求证渭河与泾河的清浊,乾隆皇帝专门诏令陕西巡抚考察泾河和渭河的水质,最后在对泾河和渭河实地勘察后,巡抚秦承恩拿出了“泾清渭浊”的奏折。

不过,现代人经过科学证明后,最终得出了一组数据,终结了这个让古人纠结了千百年的问题:泾河平均每年向渭河输送3.04亿吨泥沙,平均含沙量为每立方米196公斤;泾河未流入渭河之前,渭河平均每年输送泥沙1.78亿吨,平均含沙量每立方米仅26.8公斤。从数字上看,应是“泾浊渭清”。在“泾渭分明”处,我们所看到的“泾清渭浊”现象,不是河水本身的浑浊度所致,而是由于渭河所流经地区的土壤所含的矿物质所致。 秦川八百里 渭河接纳了多少支流?

一条大河诞生,必然有一座苍茫的山岭为她提供充足的水源。如果能够从渭河上空居高临下,做一次鲲鹏展翅式的鸟瞰巡游,我们会发现有一条山岭如影随形,陪伴了古老渭河从诞生到归入黄河的全部路程――这条山岭就是秦岭。

秦岭挺起高隆的脊梁,就像一位慈祥的父亲,矜持而安详地护卫在渭河南岸。那么,渭河究竟汇聚了多少条来自秦岭的河流?或者说,秦川八百里,是靠多少条秦岭之河组成的呢?

答案是个未知数。

在渭河上游的陇西境内,当渭河被黄土高原干旱、焦枯的大地吸尽大部分流水之际,一条发源自秦岭南部深处的河流,便奔流到武山鸳鸯镇附近,及时补充了渭河的力量――这条河叫做“榜沙河”。

接着,众多小河和山溪从秦岭北坡的沟峪河谷流下来:斜峪、汤峪、涝峪、太平峪、沣峪、潼峪……古人说,秦岭北坡有七十二峪,其实如果从天水境内算起,密布在秦岭北坡的大小谷峪,数量应以百计。这些隐匿在秦岭山林里的谷峪,既是古代沟通秦岭南北交通的孔道出入口,也是秦岭山水下泄的水道,奔涌着自秦岭山林深处流来的清澈山水,从南岸的每一个谷峪注入渭河。清澈的流水如和风细雨,在这些数不清的山涧河流的滋润下,渭河在天水境内的西秦岭山间开拓出一条道路,以飞溅的浪花浇灌了两岸谷地里的小麦、玉米和果树。

到了天水与宝鸡交界处,高耸的秦岭和顺势南下的关山倾下身子,逼迫河水在千回万转的山谷间寻找去路。这时,自大散关奔流而下的清姜河,已经簇拥着一堆堆雪白的浪花,迎接渭河的到来。随后,在天水市秦州区西南一个普通的小山村里,渭河又与西汉水相遇――这里也是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分水岭。山村里山壑纵横交织,很难判断哪条沟渠里的水流入黄河,哪些水流注入了长江。但坐落在村子中央的龙王庙,却让考察队可以轻易找到黄河与长江的分界点――这座坐北朝南的庙宇的神奇之处就在于,每逢雨天,一南一北两面檐水分别注入了嘉陵江上游的西汉水和渭河支流藉河,所以当地人也把这座龙王庙叫做“分水阁”。

带苍的成语范文第5篇

早在商周以前,墨就已经作为一种黑色颜料,开始用于书写。我国迄今所见最早的墨是1975年湖北云梦秦墓出土的墨块。据宋人李孝美在《墨谱》中记载:最早的墨是用漆和石粉所做。陶宗仅在《辍耕录》卷二十九中云:“上古无墨,竹挺点漆而书。中古方以石磨汁,或云是延安石液。”他们所讲的墨就是古代的“石墨”,它是最原始的墨,用天然石炭所制成,使用时从研石在砚石上磨成粉末,再渗以水融成墨汁使用。

秦汉是墨的一个重要发展时期,这时出现了松烟墨。松烟墨就是用松木烧出的烟灰,再拌之以漆、胶制成,其质量远远要胜过石墨。但是这时期的墨没有制成锭,而只是作成小圆块,它不能用手直接拿着研,必须用研石压着来磨,这种小圆块的墨又叫“墨丸”。到东汉时发明了墨模,墨的形式趋于规整,从小圆块改进成墨锭,它经压模、出模等工序制成,可以直接用手拿着研磨。汉代的墨很珍贵,一般人是很难得到它的。当时已形成了全国制墨中心,即渝麋(陕西省千阳县)。

三国时,我国的制墨业进一步发展。当时西安人韦诞,工书法,善制墨,所制“仲将墨”或“韦诞墨”已被史书记载。

唐代制墨业空前兴盛,制作益精,名匠辈出,制墨中心从陕西地区扩大到山西、河北,其中以河北易州最有名。在唐末乃至历代各朝中最负胜名的制墨大师奚超,就是河北易州人。唐后期,奚超等人因避战乱迁居歙州,与其子奚廷圭以黄山松烟为原料,改进调胶、捣松等工艺,所制之墨“丰肌腻理,光泽如漆”,声名大作,因此得到南唐李后主赏识,赐姓李,并封李廷圭为墨务官,李廷圭墨由此扬名天下。

中国最为有名的墨是徽墨。宋徽宗宣和三年,歙州更名徽州,辖歙、休、夥、祁门、绩溪、婺源六县,制墨业形成了“家传户习”的盛况,自此,墨便统称“徽墨”。徽州成为当时中国的制墨中心,徽墨也成为了墨中之精品,誉满天下。

清代,是徽墨的又一个新时期,这时出现了曹素功、汪近圣、汪节庵、胡开文“四大墨王”,并有“天下之墨推歙州,歙州之墨推曹氏”之说。曹素功早期凭借明末著名制墨家吴叔大的墨模制墨,改“玄粟斋”为“艺粟斋”,创制了“紫玉光”、“天琛”、“千秋光”、“天瑞”及集锦墨“豹囊丛赏”等名贵之墨,走上了徽墨之冠的宝座。汪近圣,原系曹素功家的墨工,后在徽州府城开设鉴古斋墨肆,其墨雕之工,装饰之巧,无不备美。汪节庵为歙派制墨业代表人物,善集锦墨。四大墨王中最后一位是胡开文,是徽墨休宁派制墨业的后起之秀。原店在休宁,乾隆四十七年在安徽海阳、屯溪两处开设墨肆,由长子、次子主事。同治三年四世孙在芜湖创设“沅记胡开文”。光绪年间五世孙胡祥均在上海开设“广户氏胡开文”。尔后,胡氏后裔又在歙县、杭州、广州等十多座城市分设墨店。至清末,胡氏墨风靡神州,行销世界,胡氏的“苍佩室墨”是其代表作。

墨之种类

以制作材料论,墨有漆烟、油烟、松烟、全烟、净烟、减胶、加香等种类。漆烟是墨之上品,乃用桐油烟、麝香、冰片、金箔、珍珠粉等十余种名贵材料制成。而徽墨素有拈来轻、磨来清、嗅来馨、坚如玉、研无声等特点,更有“一点如漆、万载存真”之美誉,是书画家的必备用品。

以用途区分,墨大体可分为贡墨、文人自制墨、集锦墨与零锭墨等类别,各擅其美。据乾隆《歙县志?食货志》载,墨除供品外,可分为文人自怡、好事精鉴、市斋名世三大宗。其中贡墨与文人自制墨为歙县墨商把持,集锦墨为休宁商人所操控,而零锭墨即平民用墨则由婺源墨商掌握。由于胡开文的崛起,休宁夺取了歙商制墨的领地。

早期文人自制墨,以南唐韩熙载制“麝香月墨”与宋苏轼制“雪堂义墨”为代表。时至清代,文人自制墨达到高峰。大批文人雅士、书画名宿、社会名流纷纷将自己的情趣、爱好、追求,寄托于朝夕相伴的文房用具中,自行设计墨的款式、造型、图案,再交由指定的墨店生产。文人自制墨一种是作为赠人或自存的佳品,有上款、官衔、职务等。如:某某清玩、清赏等。而文人自用珍藏玩赏之墨。墨面不但有斋号室名,更有诗词佳句以及自己得意的书画作品、历史典故、风景名胜等题材。常署某某珍藏、家藏、藏烟、书画墨等。其形状不仅有长方形,还有古钱形、瓦当形、仿古器形、古琴形、银锭形等,不一而足,甚具情调。

从文化品位与含量角度考察,自制墨最能体现士林雅趣。文人学者、书画名流、达官士绅往往要求墨家按自己的意愿情趣订制、题铭,甚至自己亲手制作,文化主体性甚强。如为结交馈赠而制者,如曹寅制“兰台精英进呈墨”、吴守墨制“兰樵主人藏墨”等;为自用精鉴日珍藏者,如宋荦“绵津山人鉴赏”墨,梁清标“樵林书屋”墨,纪晓岚“观奕道人吟诗之墨”等,均价值连城。因是按需订制小批量生产而需要刻模,所以其烟料、花纹、做工精制周到,多因百年如石,一点如漆、宜书宜画等优势而备受青睐,成为后人苦苦寻觅的精品。

清代,文人自制墨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都突破了前人窠臼,大大提高了墨文化的内涵和品位。题铭内容或反思历史,彻悟人生;或期许腾达,盼望长寿;或寄托情怀,自矜清高;或洁身自好,孤芳自赏;或吟风弄月,感物伤怀等等,全面反映出传统时代文人雅士的真实心态。

因墨在文人生活中的特殊地位,所以多有前人专门著述传世。如宋代李孝美的《墨谱》、姚贯之的《墨经》,明代沈继孙的《墨法集要》、程君房的《程氏墨苑》、方于鲁的《方氏墨谱》、麻三衡的《墨志》;清代曹素功的《曹氏墨林》、汪近圣的《鉴古斋墨薮》;今人周绍良的《蓄墨小言》、《清墨谈丛》等,为后人全面深入了解墨史、墨趣,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墨之功用

毋庸置疑,墨的功用首在书写。届时需要研墨。步骤是先将清水滴入砚池(亦称墨海),一手执墨,便可研磨。食指要放在墨顶,拇指与中指夹在墨条的两侧,使之与砚池摩擦。开始时按压稍重,研磨时用力要轻,且既慢又匀。所谓“磨墨如病”,意指迟缓之节奏也。因快则打滑,反而不美。方式大致有三:一为垂直推拉,前后研究;二为斜角度前后或圆旋转研磨;三为不规则随意研磨。而无论那种磨法,均无须过于用力,否则无法磨出光泽。闺秀少女,最宜磨研,动作舒缓,神态怡然,诸美齐备,风雅无边。所用之水,最好是井水、泉水,要新鲜清澈。反复研磨,墨汁可成。所需墨大量,则要将磨好的墨汁移于另外容器。砚池之宿墨腐败后须清除洗净,不应加水再磨,不然徒劳无益。墨的浓度,因用途不同而稍有差异。过浓则枯涩,过淡则洇纸。中华自古“书画同源”,尤其在国画领域,有“墨分五色”之说,用不同层次的墨色即“浓、淡、干、湿、焦”来表现自然界缤纷的色彩。而五色之分,关键便在于墨之浓度。

在医学领域,墨曾长期被用作中药以疗疾。据周作人《鲁迅的故家?病》载,鲁迅之父因病吐血。“根据‘医者意也’的学说,中国相传陈墨可以止血,取其墨色可以盖过红色,于是赶紧在墨海里研起墨来,倒在茶杯里,送去给他喝。……这以后却也不再吐了。”看来还是有些效力。

从实用角度言之,墨汁的发明可谓功莫大焉。清同治四年(1865年),湖南湘乡书生谢松岱来京就读于国子监,因深感研墨受取水、砚台和温度等条件制约,又耗时不便。若需急用,难免手忙脚乱,有失大雅也。松岱经过“屡试屡误、屡误屡悟”,终于研制出可以与墨锭媲美的墨汁,墨色光洁,耐水性强,不洇纸,不褪色,幽香沁人,使用方便。于北京外城琉璃厂开店销售,并很快被使用者接受并获好评。

松岱自书楹联“一艺足供天下用,得法多自古人书”,并取联首各一字,取店名为“一得阁”。“一得阁墨汁”之创,具有划时代意义,并一举名扬于天下,产品遍布神州大地及海外。作为老字号与文化品牌,“一得阁”至今仍存,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墨与文人雅士朝夕相伴,在记述历史、传播文明,抒感、承载艺术等方面助人多多,形成了完备高深的中华墨文化系列。而今,因书写方式的改变,作为我们的老友的墨,已与我们渐行渐远。但我们不会忘记它曾为中华文明做出的贡献,而认真梳理其来龙去脉,无疑也是弘扬墨德、延续墨趣的方式之一。

墨之典故

羲之吃墨

王羲之自小就开始学习书法。据说就连他平时走路,也随时用手比划着在身上练字,日子久了,连衣服都划破了。

为练得一手好字,王羲之整天都在书房里练字,甚至废寝忘食。有一次,他照例一拿起笔来,就忘了周围的一切,兴致越写越高。从早上写到晚上,又从晚上写到深夜,夫人端来了饭食,凉了又热,热了又凉、他也顾不上吃。有一个字,他写了不知多少遍了,始终不满意.于是再写。他就这么个脾气,任何一个字,甚至一笔一画,不练到自己满意的地步是不会罢休的。这样,不知不觉,迎来了雄鸡的第一声啼鸣,他这才感到,是该歇歇了,肚子的确饿了。他随手抓起一个馒头,蘸着一碟豆酱津津有味地吃起来,因为这种吃法简便,可节省不少时间。吃着吃着,他忽然皱起了眉头。原来,他对刚才落笔的一个字不满意,觉得需要改一改,于是一边用馒头蘸着“豆酱”咀嚼着,一边继续练字。

这时,夫人又走进来劝他休息,一看,先是大吃一惊,接着“咯咯”地笑起来。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王羲之聚精会神地练习毛笔字,一只手抓着馒头不知不觉伸到了砚池里,沾着墨汁吃起来,显然,他是错把墨汁当成豆酱了。王夫人笑着拿来铜镜,王羲之一看,只见满嘴是乌黑的墨汁,不由得也哈哈大笑起来。

茶墨俱香

北宋文学家、诗人、书画家坡(苏轼),在一次斗茶比赛中得“白茶第一”。史学家司马光问他:“茶欲白,墨欲黑;茶欲重,墨欲轻,君何以爱此二物?”东坡笑而答曰:“奇茶妙墨俱香。”“于是,茶墨俱香”遂被后人传为美谈。

中国士大夫、文人画家,以茶会友,以茶论文,以茶抒怀遣兴,茶与墨(书画)从而结下不解之缘。茶道是一种意境,一种精神修养,以此融入艺术作品、赏画与品茗,相济相伴。历来画家如赵孟、唐寅、文征明等人以茶为题材,以茶道为意境,留下不少书画佳作。

近年上海国画教育家黄若舟,曾经假上海豫园湖心亭茶楼举行“茶画缘”,展出国画作品。江西画家胡定元,以《黑池飘茶香》为题,创作128幅大型茶文化组画,盖“茶”字由“艹”、“八十”、“八”所数组成。此组画在“94上海国际茶文化节”期间展出。温州画家林晓丹的《品茗图》和《茶道图》引起日本、韩国、新加坡、茶人的青睐。 “95上海国际茶文化节”期间,又举办“茶墨俱香书画展”,有几十位书画家的作品参展,丰富了“茶墨俱香”的内涵。

惜墨如金

惜墨如金,原是画史评论北宋山水名家李成的绘画艺术时所用的成语。李成,字咸熙,长安人。原是唐代皇室,五代时避乱于山东营丘,故又称李营丘。李成学问高深,为人磊落不凡,但仕途失意,寄情于山水之间,对权贵采取不结交的态度。一次有位姓孙的显赫人物慕名求画,李成断然拒绝,那人只能用别的方法搞到其画。当李成在其家看见挂着自己的画,便愤然拂袖而去。这在当时,被士大夫看作是人格高尚的表现。

相关期刊更多

甘肃地质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甘肃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当代临床医刊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哈尔滨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内蒙古科技大学学报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