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力的平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核心竞争力与平衡计分卡概述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所特有的、能够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具有延展性,并且是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技术或能力。只要能为企业长久使用且不为其他企业模仿的能力就是核心竞争力,能够成为企业利润源的能力也是核心能力。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是能为自己所特有,并能在整个价值链中占有不可替代的位置。
平衡计分卡基于组织战略的要求,引入了非财务指标,从财务、顾客、内部流程、创新与学习四个角度评价企业业绩,实现了企业业绩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外部和内部计量、预期业绩和业绩动因、硬性的客观指标和柔性的主观指标四个角度的平衡。
二、原有的平衡计分卡评价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
其一,适用领域较为局限。平衡计分卡的使用难度较高,要求组织具有明确的战略目标。没有明确的战略的组织,高层管理者缺乏分解和沟通战略的能力和意愿,中高层管理者缺乏指标创新的能力和意愿,不适合使用平衡计分卡。
其二,缺乏预测性。平衡计分卡包含财务指标以及创新与学习、内部流程、顾客角度的非财务类的定性指标,但大部分指标仍然为滞后指标,显示的是战略过去的实施情况,在预测未来方面仍然不足。
其三,指标本身不够完善。平衡计分卡从战略的角度考虑到了企业的长远发展,但对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评价,平衡计分卡包含的非财务类指标主观性强、人为操纵的可能性较大,评价指标尚不够完善。平衡计分卡如果能够结合财务指标,依赖于财务指标的进一步检验,能够全面综合地对企业绩效进行评价。
三、基于核心竞争力的平衡计分卡指标体系的设计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保持长期竞争优势的源泉和动力,核心竞争力不可复制、不可替代的特征决定了其主要来自于企业的内部培育,是企业长期对技术、文化、管理等的积累,基于核心竞争力的绩效评价应当集中于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保持与提升及其表现设置相关评价指标。平衡计分卡所包含的创新和学习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本质来源,合理流畅的内部流程是核心竞争力得以发挥的必要条件,顾客和财务角度是核心竞争力的直接表现。
第一,创新和学习角度。创新和学习是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动力和源泉,建立学习型组织是现在许多企业面临的课题,员工的学习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方面,通过学习不断引进和吸收新的知识和资源,并结合企业自身特点不断培育出自己的竞争优势。平衡计分卡最大的优点就是能够考虑创新和学习,因为创新和学习提高了企业的创新能力,尤其是技术创新能力,使企业减少了生产要素的投入或者显著提高产品的质量。创新和学习角度评价指标的具体内容见表1。
第二,内部流程角度。企业内部流程指企业内部一系列机制与制度,把企业管理重心放在流程再造上将对促进组织改进起一个十分重要的作用,卡普兰和诺顿强调,资源本身并不能创造价值,资源要想为企业创造价值,必须和企业选定的关键战略流程进行配合,内部流程是企业运行的框架与载体,是发挥核心竞争力的必要条件。内部流程角度评价指标的具体内容见表2。
第三,顾客角度。顾客是企业价值的来源,客户对产品的满意度和企业对市场的开发、占有情况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是核心竞争力获得认同的结果。
企业文化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相关的实证研究也显示,企业文化因素对企业经营绩效存在显著影响,被员工认同的企业文化会转化为核心的竞争能力。
品牌是一个企业形象的直接反映,品牌的目的是识别某个销售者或某群销售者的产品或劳务,并使之同竞争对手的产品和劳务区别开来。总体来讲品牌属于一种无形资产,能对顾客产生“磁场效应”。
顾客角度评价指标的具体内容见表3。
第四,财务角度。企业的本质在于创造价值,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目的在于为企业创造价值服务,核心竞争力所创造的企业持久的竞争优势在于能够以相对竞争对手更低的成本创造企业价值。基于股东利益的企业的价值最大化应是盈利、营运、发展三者平衡的结果,并且这三者可以分别运用三张财务报表中反映企业盈利、营运、发展的指标进行衡量。因此,企业对于核心竞争力的培养、提升及认同,可以体现在企业盈利能力、营运水平、发展状况的提升上,进而体现在盈利、营运、发展的指标上。财务角度评价指标的具体内容见表4。
基于战略角度的平衡计分卡的三个非财务维度构成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要素,财务维度则更好地体现了核心竞争力形成的结果。四个角度的分析实现了企业对核心竞争力的综合评价,有利于企业更好地识别其核心竞争力,从而更有效地参与竞争。
参考文献:
[1]王士伟:《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企业绩效评价指标设计》,《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第2期。
[2]任宇震:《平衡计分卡在绩效考核中的应用》,《经营管理者》2009 年第13期。
【关键词】 西游记 图解法 相似三角形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2)12-064-01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
平衡状态: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叫平衡状态。
物体所处的平衡状态有三种:静止、匀速运动、准静止(缓慢移动)状态。
物体的速度为零和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是一回事吗?
物体处于静止状态,不但速度为零,而且加速度(或合外力)为零。有时,物体速度为零,但加速度不一定为零,如竖直上抛的物体到达最高点时;摆球摆到最高点时,加速度都不为零,都不属于平衡状态。因此,物体的速度为零与静止状态不是一回事。
常用较难的理解三个共点力的平衡问题方法:
图解法:“两个不变”是指三个力中有一个力的大小、方向都不变,有一个力的方向不变,大小要变。
相似三角形法:在没有计算以前就只有这样理解“两个不变”,在缓慢运动过程中有两个边的实际长度不变。
(1)图解法:常用于处理三个共点力的平衡问题,第一个力为恒力,恒力的大小、方向都不变比喻为唐僧,因为唐僧什么都不会变,就相当于大小、方向都不变;第二个力的方向不变、大小在变,这个力比喻为猪八戒,因为猪八戒在变女孩时肚子变不了,就相当于力的方向不变、只有大小变;第三个力大小和方向都要变,比喻成孙悟空什么都可以变,就相当于大小和方向都要变。这样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而且上课自然就有兴趣了!
“动态平衡”是指平衡问题中的一部分力是变力,是动态力,力的大小和方向均要发生变化,所以叫动态平衡,这是力平衡问题中的一类难题。解决这类问题的一般思路是:把“动”化为“静”,“静”中求“动”。
例1:如图所示,小球用细绳系住放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当细绳由水平方向逐渐向上偏移时,细绳上的拉力将( D )
A.逐渐增大 B.逐渐减小 C.先增大后减小 D.先减小后增大
解析: 对应比喻G比喻唐僧、N比喻为猪八戒、T比喻为孙悟空 现用矢量三角形法解,因为G、N、T三力共点平衡,故三个力可以构成一个矢量三角形,其中G的大小和方向始终不变就是唐僧,N的方向也不变,大小可变就是猪八戒,T的大小、方向都在变就是孙悟空,在绳向上偏移的过程中,可以作出一系列矢量三角形如图乙所示,显然易见在T变化到与N垂直前,T是逐渐变小的,然后T又逐渐变大,故应选D。同时看出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N是逐渐变小的。应用此方法可解决许多相关动态平衡问题。
(2)相似三角形法。在具体问题中,三个共点力平衡中,第一个力为恒力,恒力的大小、方向都不变比喻为唐僧,因为唐僧什么都不会变;第二个力的大小不变、方向在变,这个力比喻为猪八戒,因为猪八戒在变女孩时肚子变不了,就相当于力的大小不变、只有方向变,第三个力大小和方向都要变,比喻成孙悟空什么都可以变。这样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当表示力的大小的矢量三角形与其相应的几何三角形相似时,可利用相似三角形对应边的比例关系求解力的大小,特别是当几何三角形的边长为已知时,利用此法解题尤为简单。
例2 如图示,水平面上固定一光滑半球,球心O的正上方固定一个小滑轮,绳上拴一小球,置于半球面上的A点另一端绕过定滑轮。现缓慢地将小球从A点拉到B点,此过程中,小球对半球面的压力N,绳上拉力T的变化情况是( C )
A、N变大,T不变 B、N变小,T变大
C、N不变,T变小 D、N变大,T变小
解析:在没有计算以前,只可以看出一个力大小、方向都不变,有两个力的方向都在变,显然用图解法行不通,但不难发现缓慢移动过程中有两个边得实际长度没有发生改变,那就是OA、OM,所以我们选用相似三角形法。现用矢量三角形法解,利用相似三角形对应边的比例关系求解力的大小,特别是当几何三角形的边长为已知时,利用此法解题尤为简单,因为G、N、T三力共点平衡,故三个力可以构成一个矢量三角形,其中G的大小和方向始终不变就是唐僧,通过计算N的方向变,大小不变,可以理解为猪八戒,T的大小、方向都在变可以理解为孙悟空。利用此法解题尤为形象、直观。
综上所述:图解法和相似三角形法都可以用西游记对比,但是这两个也有区别。区别在于猪八戒,图解法的猪八戒代表力的方向不变、只有大小变;而相似三角形法的猪八戒代表力的大小不变、方向在变。
图解法:三个共点力平衡中,第一个力为恒力,恒力的大小、方向都不变比喻为唐僧,因为唐僧什么都不会变;第二个力的方向不变、大小在变,这个力比喻为猪八戒,因为猪八戒在变女孩时肚子变不了,就相当于力的方向不变、只有大小变,第三个力大小和方向都要变,比喻成孙悟空什么都可以变。
相似三角形法:三个共点力平衡中,第一个力为恒力,恒力的大小、方向都不变比喻为唐僧,因为唐僧什么都不会变;第二个力的大小不变、方向在变,这个力比喻为猪八戒,因为猪八戒在变女孩时肚子变不了,就相当于力的大小不变、只有方向变,第三个力大小和方向都要变,比喻成孙悟空什么都可以变。这样可以帮助学生理解。
这样更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这两种方法的共同点与区别,学生上课自然就有兴趣了!
[ 参 考 文 献 ]
关键词:经济法 利益冲突 市场运行环境 社会道德
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一个关键时期,社会状况在总体和谐的同时,也存在着矛盾和冲突。为使经济续顺利向前发展,实现更大程度上的社会和谐,国家有必要采取各种手段对利益冲突加以平衡和协调。而在这当中,经济法担负着自己独特的历史使命。
1经济法对利益冲突平衡与协调的两大前提
1.1以社会本位作为平衡与协调利益冲突的价值基础
市场机制是合理配置资源、提高经济效率的最有效手段。与此同时,在正常的市场机制调节下,各市场主体之间也能形成一种相对合理的利益格局。然而,西方市场经济发展的轨迹告诉我们:自由放任经济下市场机制本身极易遭到破坏,随之而来的利益格局也容易受到扭曲。而且市场机制自身的局限也会引发矛盾,产生新的冲突。面对市场难以依靠自身力量对冲突加以平衡与协调的难题,现代经济法产生的一个重要历史使命就是依法调整市场经济中的利益关系。然而,当今社会利益关系错综复杂,利益主体日益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在各类利益冲突中,既有国家权力与个体权利之间的冲突,也有社会个体利益之间的冲突,还有个体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之间的冲突。要想平衡好方方面面的利益,经济法需要找准自己的价值定位。如果经济法选择个体利益至上,这样做虽然会刺激个体对利益的追逐,提高经济效率,但却不利于冲突的解决,也不利于社会经济的长远发展。此外,在法律层面上,这种做法还会使经济法难以独立于民商法,自身的独特价值难以显现。但是,如果经济法选择以国家利益至上的原则来协调利益关系,却容易造成国家权力对个体利益的侵害,进而影响了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基础。同时,这还会使经济法很难摆脱行政法的案臼,难以成为真正独立的法律部门。在现实的需要面前,现代经济法最终选择以社会整体利益为最高准则,来协调多种利益冲突。而经济法中所指的社会整体利益是与个人利益、团体利益和公共利益都相关的社会利益,是融个人利益、团体利益以及公共利益为一体的社会利益。在具体的调整过程中,经济法正视各经济主体的利益需求。对于个体的合法利益,经济法给予应有的尊重,只有在个体利益的实现有碍于整个社会经济的运行和社会整体效益的增加时,经济法才对个体权利的行使加以一定的限制。同样,对于国家利益,经济法的法律规范也仅仅是为了防止国家权力滥用,避免出现以国家利益之名弱化甚至虚化个体利益、社会整体利益的现象。除了防止个体利益和国家利益过度实现对社会整体利益的冲击外,为实现社会整体利益最大化下的利益平衡,经济法还积极做出制度设计,主动追求社会整体利益的增长。正是在社会本位的价值基础上,经济法成为在法律体系中,能够从社会整体利益高度,对各类主体的意志、行为和利益进行平衡,实现社会协调发展的唯一法律部门。
1.2以对国家权力的平衡作为对利益冲突平衡与协调的重要前提
经济法是调整在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现代民主政治国家及其政府为了修正市场缺陷、实现社会整体利益的可持续发展而履行各种现代经济管理职能时与各种市场主体发生的社会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正因为市场缺陷的客观存在,所以国家必须要对经济有所干预。然而,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当国家权力对于经济发展的反作用与经济发展自身的方向一致时,经济就会发展得比较快,反之,政治权力就会给经济发展造成巨大的损害,并能引起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的浪费。鉴于国家权力的特殊影响力,当政府与市场都置身于经济生活之中时,经济法在协调具体的利益冲突之前,首当其冲的就要平衡好政府的权力。具体而言,经济法需要做出以下努力:其一、经济法要界定好政府与市场在经济方面各自作用的领域,将政府对经济的管理只停留在市场本身无法解决的领域,即市场存在缺陷的领域,切不可借干预经济之机破坏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更不能用政府替代市场在经济中的作用。其二、即便在政府依法享有管理经济权力的领域内,经济法仍然要从权力行使的方式、行使的程序、不当行使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等多方面进行精心的制度设计,严格规范政府权力的行使,保证其对经济发展起到应有的积极作用。
2经济法对利益冲突平衡与协调的具体途径
在上述两大前提下,经济法主要从社会秩序和社会道德两方面着手,对利益冲突加以平
衡与协调。
2.1营造良好的市场运行环境
2.1.1营造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本质,是市场经济的活力源泉和生命基础。在良好的竞争环境中,经营者凭借优质的服务、低廉的价格、过硬的产品质量去争夺市场份额,获取利润。这样一来,企业与企业间形成正常的利益关系,消费者的利益有了实现的基础,长此以往,国家的竞争力增强,社会的整体利益必然增加。所以说,公平、自由的竞争环境本身就利于协调利益关系,减少不必要的冲突。但在残酷的竞争法则面前,由于盈利动机的驱使,破坏竞争机制的行为会大量涌现。在市场没有足够力量去维护好重要但又脆弱的竞争机制时,在无法直接引导经营者正当竞争的情况下,经济法通过禁止性规范明确告之市场主体,法律既反对破坏公平竞争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也反对破坏自由竞争的垄断行为。如此一来,经济法以反向禁止的方式来规制市场主体的行为,使偏离方向的经营者回到正常的竞争轨道上来,再通过市场良好的竞争环境本身去协调利益冲突。所以说,在经济运行的这一领域,经济法通过对市场主体权利义务的规范,以迂回的方式平衡与协调着利益冲突。
2.1,2营造良好的宏观经济运行环境市场机制能够最有效地配置社会资源,但是,由于市场机制以各微观经济主体的利益作为经济活动的出发点,所以容易造成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短期,最终导致宏观经济不平衡,经济运行中的利益冲突增加。为此,政府需要进行宏观调控,将各市场主体的利益加以协调,统一到追求社会整体利益最大化的轨道上来。在调控的过程中,为不破坏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经济法必须保证政府宏观调控的间接性。即政府不能通过权利义务法律规范直接规定市场主体的行为,而只能依法借助各种经济杠杆和经济政策先调节市场运行的外部环境,然后再引导市场主体根据环境的变化,为自身利益考虑自觉调整各自的经济行为。由此,经济法通过营造良好的宏观经济运行环境,为个体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协调、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平衡提供了可能。
此外,经济法在考虑宏观经济运行环境对利益冲突的影响时,还应特别注意代际间利益的平衡问题。为此,我们应时刻注意将科学发展观贯穿于宏观调控法立法与执法的全过程,以使得我国的经济发展在满足当代人利益需要的同时,又不致于对后代人利益的实现构成威胁。
2.2追求公平、.正义的社会道德
公平与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价值追求,也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特征。与民商法所强调的形式上的公正有所不同,经济法所追求的是一种实质上的公正。为达此目的,经济法着重采取以下措施:
2.2.1追求强势群体与弱势群体间的实质公正关于强势群体与弱势群体的含义,社会上有不同的理解。这里所说的强势群体和弱势群体是一对相对的、动态的概念。在经济交往中,掌握更多的权力、信息、资源的一方处于强势;另一方则相对处于弱势。这种客观上存在的强弱差异,会使形式上公正的经济行为带来最终结果上的不公正。为协调好利益关系,实现实质上的公正,经济法采取了精心配置权利与义务的方式。其一,采取权利义务倒置的方式,赋予弱势群体更多的权利,规定强势群体履行更多的义务。对于权利和义务,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加以理解。从利益角度看,可以把权利理解为法律赋予权利主体的一种用以享有或维护特定利益的力量,而义务则是为保障权利主体的利益而对一定法律结果所应承受的影响。因此,经济法借助权利义务规范,对交易主体利益实现施加不同的影响,有利于扭转强弱势群体客观上存在的不平等,实现二者利益间的相对平衡。其二,注重对法律责任的设计。关于法律责任的界定,法学研究者们有许多不同的思路和观点。有一种意见就是把法律责任界定为一种特殊意义上的义务。这种特殊义务通常是指由于违反了法定义务或约定义务而引起的新的特定的义务。如果经济法能使强势群体很好地履行这种特殊的义务,那对弱势群体利益的保护就会更加充分。而在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刑事责任和违宪责任这些法律责任类型当中,由于民事责任主要表现为补偿性的财产责任,违法者通过承担这种法律责任,能最直接、最有效地使对方受损的权利得到恢复,利益得到补偿,所以从对弱势群体利益保护角度考虑,经济法应尤其关注对民事责任制度的设计。
为一个学对于迷漫的天空有着迷梦的早晨,美丽的生活是那么的快乐,在生活中也有悲哀,我知道每一个人都会有悲哀,我相信大家也不要老记着它,作为一个人的失误当然是相当多的,作为一个人就应该不怕它,我们应该去克服它,面对着一次又一次的失误,使大家会有一种不平衡的心理,会使大家失去信心,所以,我们就应该勇敢的去面对.有些人就是因为一些事情而害怕困难,比如说:被家长批评,被老师批评,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就会觉得心理不平衡,老觉得自己是对的,我们遇到不要紧,只要用一些好办法就行了,那么好的方法又有哪些呢?一.尽快的把那件事情忘掉.二.仔细的想一想自己是不是有错.三.等家长或老师的心平静了在去评理.我们应该用这些办法去面对.下面我就和大家说一个有关于教育的故事吧!
古时候有一个人叫做牛顿,它小时候的成绩很差,经常受到老师,家长的批评,老师,家长们都不喜欢它,常常得到别人的偏见.但是,牛顿没有灰心,它忍然努力的去学习,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努力它已经成为了一个名人.
我们作为一名青少年儿童就应该有着平衡的心理,不应该有着一种不好的感觉,我们遇到困难也可以用听音乐这种办法来轻松一下,我们轻松时应该听一些轻音乐也许能忘掉一些烦恼,那就会感觉到好受一些.在我生活中的这么多年我也遇到过不少困难,也遇到过不少的失误,但是,我勇于在这里说,我有一些事情是没有勇敢的去面对,没有耐心的去做,当然我也有一些事情是做得还可以的.我想我们作为一个人应该去多思考,多想想我们应该怎么样去做,我们应该怎么样去面对,应该有怎么样的心理,我们应该努力的想想,那么就可以消除不少困难了,心中有你心中有我,我们的生活就是这样,我们就应该有不少的失败,我的失败也很多,在这十几年的生活里面,我也有很多困难受不了,老是用哭的办法解决,但是老解决不了,没有用.后来通过了教育,就使我明白哭是解决不了的.我们应该用平衡的心理去想办法,我们应该想办法去做,多思考也许能够成功的,因为失败是成功之母啊!我们应该用美好的心理,来成就美好的未来吧!亲爱的同学们,我相信我们一定能够能行的!我相信大家一定能够做得更好的,能够更加快乐的成长,我相信大家能够更加开心的生活,消除了不少烦恼,得到了不少开心和快乐与有趣的事情,我们不能够因为一些不平衡的心理而去跳楼,不应该因为一些不平衡的心理而去自杀,这样会使你更加的悲痛,会让你的父母,会让你的亲人,朋友,伤心的不得了.我经常看到电视上有一些青少年儿童是这样子,它的父母,亲人,朋友,在电视上哭,但是仍然没有用,因为人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同时,我也希望我们身边的有些老师应该和气一些,不应该那么容易生气,动不动就骂人,不要对学生老有偏见,千万不要因为你不喜欢那个学生而去对付他,因为如果这样会使有一些学生老觉得不平衡的心理的,希望做得不好的一些老师能够理解一下,当然,我们作为一个学生是不应该调皮的,老师要理解学生,学生也要理解老师,好了,今天的教育就到这里结束,希望大家有收获,希望大家能够支持我,下次,我会和大家说更多关于教育的事情,我以一些小故事来讲解希望大家能够明白,好了,大家,再见!
方法:对59名大学生进行平衡能力测试,第一种方案30s,重复1次,第二种方案30s,重复3次。
结果:第二种方案总体稳定指数、前后稳定指数、内外稳定指数均下降,且差异具有显著性。
结论:平衡测试时间较长,平衡指数较小。
关键词:平衡测试 时间 平衡能力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006-01
人体平衡的维持是由多感觉系统输入信息经多水平中枢整合编码出运动指令,由运动系统在时相及空间层次上完成的一种动态过程。动态平衡能力测试可分析来自视觉、足踝本体感觉和前庭感觉条件下重心移动时的稳定性[1]。临床中,下肢骨关节损伤后期,提高平衡能力是骨科康复治疗的重点。因此,准确客观的平衡能力测试具有重要意义。2011年6月—2012年2月我科运动疗法室对59名没有下肢骨关节损伤的实习生进行了2种时间不同方案的测试,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共59名受试者,均来自2011年6月—2012年2月在我科实习的康复治疗专业学生。其中,男18例,女41例;平均年龄:21.37±1.88岁,平均身高:162.10±7.38,平均体重:53.15±8.40Kg。
1.2 测试方法。仪器:美国Biodex Medical System公司生产的Biodex平衡分析系统。测试时间为:8∶30—9∶00am。测试方案:第一天:30s,重复1次;第二天:30s,重复3次,每次间隔时间为10s;测试级别为12级平台稳定性条件下睁眼测试。测试在安静、光线适宜的房间进行,避免声音、视觉刺激引起的偏差。测试前,测试者讲解测试程序和注意事项,由同一名测试者进行。受试者稍作休息,适应环境后,裸足,双足站在检测平台上,与中线夹角为5°,脚底坐标分别为D5、D17。取自然直立姿态,全身放松,双上肢自然下垂于身体两侧,调整屏幕高度,双眼平视前方正对圆心。测试前用30s熟悉动态平衡测试。姿势稳定性测试(Postural Stability Test,PST)要求受试者尽可能快且准确地将重心保持在十字坐标轴的中心,测试过程中尽量保持身体稳定站立,双眼注视动态平衡测试仪上的屏幕,使屏幕上的黑点尽量位于十字坐标轴的中心,身体重心离开中心时,调整身体重心至中心。系统自动输出平均后的结果,测试指标包括总体稳定指数(Overall Stability Index)、前后方向稳定指数(Anterior/Posterior Index)、左右方向稳定指数(Medial/Lateral Index),分别代表站立时总体及在矢状面、额状面上的平均摆动角度(摆幅)。对2种方案进行测试,根据提供的总体、前后、内外稳定指数进行评定,最后对数据进行对照分析。
1.3 统计学分析。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数据用(X±S)表示,2种测试方案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P
2 结果
在动态平衡测试过程中未出现不良反应。第二种方案总体稳定指数、前后稳定指数、内外稳定指数均下降,且差异具有显著性,具体结果见表1。
3 讨论
平衡是指人体所处的一种稳定状态,以及不论处在何处位置,运动或受外力作用时能自动调整并维持姿势的能力,当人体中心线偏离稳定的支持后时,能立即通过主动的或反射性的活动使重心垂线返回到稳定的支持面的能力[2]。平衡是人体的一项重要功能,日常生活中各种动作都依赖于有效的平衡功能。因此,选择一种有效的平衡功能评定方法对平衡功能障碍患者尤为重要。平衡测试仪可以定量、客观的反应受试者的平衡功能。Biodex平衡系统在骨科、运动医学康复及跌倒预测方面已得到广泛应用,既可用于评定,也可用于训练,其信度已得到证实[1],它是一套利用视觉反馈,对人体平衡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综合训练和评定的系统。刘汉良等研究认为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等对平衡能力测试有一定的影响[3],但未在本研究的讨论范围。
美国Biodex Medical System公司未提供标准测试程序,有文献报到动态平衡能力测试进行8级平台稳定性条件下睁眼测试,时间为20s、重复3次[3]。根据我科首次平衡训练者多为下肢骨关节损伤或术后负重达50%的患者[4],对测试方案进行调整。
平衡测试包括静态平衡功能测试和动态平衡功能测试,本设计将平衡测试难度定为12级平台稳定性条件下睁眼测试(动态测试最容易的级别),介于静态和动态平衡功能测试之间。此难度对于患者来说,既可以减少测试时的忧虑,又可以对其平衡能力做出综合分析。对于测试时间和重复次数的设定,20s时间较短,即使测试前进行了熟悉,可能仍未掌握测试技巧,使测试结果产生偏差;测试时,有些下肢骨关节损伤患者由于长时间未负重、紧张、焦虑或疼痛等原因,不能坚持3组测试。
从59名大学生平衡功能测试的结果观察,时间30s,重复3次方案的总体稳定指数、前后稳定指数、内外稳定指数较时间30s,重复1次方案的稳定指数减小,更能反应他们的平衡能力。
通过本研究,我们初步得到了正常年轻人的平衡能力数据,可以为临床测试提供参考;临床测试时,如果患者能够采用时间30s,重复3次的方案,尽量采用此方案;临床训练时,患肢负重达50%的患者,早期介入平衡训练,训练时间根据患者自身情况适当延长。
参考文献
[1] 刘汉良,尤春景,黄晓琳,等.正常人动态平衡能力测试的信度及效度分析[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4,26(3):152-155
[2] 郑夏茹,吴洪,张新,等.视觉反馈平衡训练对髋部骨折术后患者平衡和行走功能的影响[J].中国康复,2010,25(3):197-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