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麦栽培技术论文

小麦栽培技术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麦栽培技术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小麦栽培技术论文

小麦栽培技术论文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从播种、田间管理以及收获等方面介绍了小麦精播半精播栽培技术,以期为小麦生产提供借鉴。

小麦精播半精播高产栽培是一套高产、稳产、低耗、生产效益和生态效益好的栽培技术。它在地力和肥水条件较好的基础上,比较好的处理了群体与个体矛盾,使麦田群体较小,群体动态比较合理,改善了群体内光照条件;使个体营养好、发育健壮,从而使穗大、穗足、粒重,实现高产。产量一般可达7.5t/hm2以上,最高可达9t/hm2,符合我省小麦生产的发展趋势。

1播前准备和播种

1.1培肥地力,施足底肥

一般麦田施优质土杂肥45t/hm2,标准氮肥450~750kg/hm2,标准磷肥600~750kg/hm2,钾肥150~225kg/hm2,锌肥15kg/hm2。

1.2选择良种,做好种子处理

选用分蘖成穗率高、单株生产力强、抗倒伏、株型较紧凑、光合能力强、抗病抗逆性强的品种。在山东省可以选用济麦19、济麦20,高肥力地块也可以选择济南17。播种前用小麦专用种衣剂拌种,有利于综合防治地下害虫和苗期易发生的根腐病、纹枯病等,培育壮苗。

1.3精细整地,保证底墒充足

适当加深耕层,破除犁地层。整地要求地面平整,明暗坷垃少而小,土壤上松下实。对墒情不足的可于前茬作物收获前7~10d浇水造墒或在收后耕前造墒,使土壤耕作前的含水量在70%左右。

1.4播期、播量、播深

适宜播期为10月5~15日,最晚不迟于20日。播量要求为75.0~112.5kg/hm2。实行机播,要求下种均匀,深浅一致。播深为3~5cm,行距为22~25cm。

1.5播后压实

随着秸秆还田面积的不断增加,使得土壤中空隙加大,种子和土壤无法密接,造成出苗率低,苗弱,不抗低温。因此,播后必须压实。

2田间管理

2.1冬前管理要点

2.1.1及时查苗补种。若基本苗较多,播种质量较差,麦苗分布不均匀,在植株分蘖前后,可进行疏苗、匀苗,以培育壮苗。

2.1.2浇好冬水。一般在11月底到12月上旬浇冬水。由于近几年都是暖冬,因此不施冬肥。浇过冬水后,墒情适宜时要及时划锄,以破除板结,促进根系发育,促壮苗。

2.1.3综合防治病虫害。小麦主要病虫害为地下害虫和以纹枯病为主的根腐型病害等,防治病虫害以药剂处理种子为关键措施。

2.2春季管理要点

2.2.1返青期中耕。及早进行划锄,以松土、保墒,提高地温,视麦田实际情况确定是否浇返青水。

2.2.2重施起身或拔节肥水。麦田群体适中或偏小的重施起身肥水;群体偏大,重视拔节肥水。一般施标准氮肥450~600kg/hm2,开沟追施。

2.2.3浇挑旗水或扬花水。挑旗期是小麦需水的临界期,此时灌溉有利于减少小花退花,增加穗粒数,又能保证土壤深层蓄水,供后期吸收利用。如果小麦挑旗期墒情较好,也可以推迟到扬花期浇水。

2.2.4综合防治病虫草害。防治纹枯病可用井冈霉素喷麦茎基部,防治麦蜘蛛可用克螨特或克螨克喷雾。返青至起身期,杂草发生较多的地块,对以阔叶杂草为主的麦田可选用5.8%麦喜乳油或20%使它隆乳油,对禾本科杂草为主的地块可用3%世玛乳油,茎叶喷雾防治。阔叶杂草和禾本科杂草混合发生的可用以上药剂混合使用。近年来,化学除草导致后茬作物药害的事故屡有发生。因此,应掌握除草剂适用范围、用药时间等,以免引起作物药害(除草剂喷施最晚不迟于4月10日)。

2.3后期管理要点

2.3.1酌情浇好灌浆水。在浇好挑旗水或扬花水的基础上,不用再灌溉,尤其要避免麦黄水。

2.3.2增施叶面肥,预防干热风。后期酌情喷施尿素、磷酸二氢钾,以延缓衰老,提高粒重和籽粒品质。

2.3.3防治病虫害。此期主要病虫害有麦芽、粘虫、锈病、白粉病、全蚀病。防治锈病、白粉病、全蚀病用粉锈宁乳油喷雾;防治麦芽用吡虫啉或定虫脒;防治粘虫用菊酯类药物喷雾。

3适时收获

蜡熟末期,籽粒变硬,呈现本品种固有的色泽时为最佳收获期。

4参考文献

[1]王德梅,于振文.灌水量对济麦20籽粒和蛋白质产量及水分利用率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2007(5):54-56.

小麦栽培技术论文范文第2篇

小麦精播半精播高产栽培是一套高产、稳产、低耗、生产效益和生态效益好的栽培技术。它在地力和肥水条件较好的基础上,比较好的处理了群体与个体矛盾,使麦田群体较小,群体动态比较合理,改善了群体内光照条件;使个体营养好、发育健壮,从而使穗大、穗足、粒重,实现高产。产量一般可达7.5t/hm2以上,最高可达9t/hm2,符合我省小麦生产的发展趋势。

1播前准备和播种

1.1培肥地力,施足底肥

一般麦田施优质土杂肥45t/hm2,标准氮肥450~750kg/hm2,标准磷肥600~750kg/hm2,钾肥150~225kg/hm2,锌肥15kg/hm2。

1.2选择良种,做好种子处理

选用分蘖成穗率高、单株生产力强、抗倒伏、株型较紧凑、光合能力强、抗病抗逆性强的品种。在山东省可以选用济麦19、济麦20,高肥力地块也可以选择济南17。播种前用小麦专用种衣剂拌种,有利于综合防治地下害虫和苗期易发生的根腐病、纹枯病等,培育壮苗。

1.3精细整地,保证底墒充足

适当加深耕层,破除犁地层。整地要求地面平整,明暗坷垃少而小,土壤上松下实。对墒情不足的可于前茬作物收获前7~10d浇水造墒或在收后耕前造墒,使土壤耕作前的含水量在70%左右。

1.4播期、播量、播深

适宜播期为10月5~15日,最晚不迟于20日。播量要求为75.0~112.5kg/hm2。实行机播,要求下种均匀,深浅一致。播深为3~5cm,行距为22~25cm。

1.5播后压实

随着秸秆还田面积的不断增加,使得土壤中空隙加大,种子和土壤无法密接,造成出苗率低,苗弱,不抗低温。因此,播后必须压实。

2田间管理

2.1冬前管理要点

2.1.1及时查苗补种。若基本苗较多,播种质量较差,麦苗分布不均匀,在植株分蘖前后,可进行疏苗、匀苗,以培育壮苗。

2.1.2浇好冬水。一般在11月底到12月上旬浇冬水。由于近几年都是暖冬,因此不施冬肥。浇过冬水后,墒情适宜时要及时划锄,以破除板结,促进根系发育,促壮苗。

2.1.3综合防治病虫害。小麦主要病虫害为地下害虫和以纹枯病为主的根腐型病害等,防治病虫害以药剂处理种子为关键措施。

2.2春季管理要点

2.2.1返青期中耕。及早进行划锄,以松土、保墒,提高地温,视麦田实际情况确定是否浇返青水。

2.2.2重施起身或拔节肥水。麦田群体适中或偏小的重施起身肥水;群体偏大,重视拔节肥水。一般施标准氮肥450~600kg/hm2,开沟追施。

2.2.3浇挑旗水或扬花水。挑旗期是小麦需水的临界期,此时灌溉有利于减少小花退花,增加穗粒数,又能保证土壤深层蓄水,供后期吸收利用。如果小麦挑旗期墒情较好,也可以推迟到扬花期浇水。

2.2.4综合防治病虫草害。防治纹枯病可用井冈霉素喷麦茎基部,防治麦蜘蛛可用克螨特或克螨克喷雾。返青至起身期,杂草发生较多的地块,对以阔叶杂草为主的麦田可选用5.8%麦喜乳油或20%使它隆乳油,对禾本科杂草为主的地块可用3%世玛乳油,茎叶喷雾防治。阔叶杂草和禾本科杂草混合发生的可用以上药剂混合使用。近年来,化学除草导致后茬作物药害的事故屡有发生。因此,应掌握除草剂适用范围、用药时间等,以免引起作物药害(除草剂喷施最晚不迟于4月10日)。

2.3后期管理要点

2.3.1酌情浇好灌浆水。在浇好挑旗水或扬花水的基础上,不用再灌溉,尤其要避免麦黄水。

2.3.2增施叶面肥,预防干热风。后期酌情喷施尿素、磷酸二氢钾,以延缓衰老,提高粒重和籽粒品质。

2.3.3防治病虫害。此期主要病虫害有麦芽、粘虫、锈病、白粉病、全蚀病。防治锈病、白粉病、全蚀病用粉锈宁乳油喷雾;防治麦芽用吡虫啉或定虫脒;防治粘虫用菊酯类药物喷雾。

3适时收获

蜡熟末期,籽粒变硬,呈现本品种固有的色泽时为最佳收获期。

摘要:从播种、田间管理以及收获等方面介绍了小麦精播半精播栽培技术,以期为小麦生产提供借鉴。

4参考文献

[1]王德梅,于振文.灌水量对济麦20籽粒和蛋白质产量及水分利用率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2007(5):54-56.

小麦栽培技术论文范文第3篇

论文摘要 阐述了优质春小麦品种龙辐麦16号的特征特性,并从选地施肥、种子处理、播种、田间管理、适时收获等方面介绍其栽培技术,以期为该新品种的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中强筋家庭用粉优质高产抗病春小麦品种龙辐麦16号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研究所辐射(龙7439/克88-596)种子,经系谱法选育而成。于2006年通过黑龙江省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

1特征特性

(1)农艺性状。该品种属春性、中晚熟,生育期90d左右,幼苗半直立,前期发育缓慢,后期发育较快。株高1m左右,秆强、有弹性、抗倒伏。有芒、黄壳、红粒、角质,千粒重38~40g,容重800g/L以上。分蘖整齐,成穗率高,后期落黄好。

(2)品质好。蛋白质含量17.0%,湿面筋36%,沉降值42.8mL,吸水率64.4%,形成时间6min,稳定时间6.5min,属优质中强筋家庭用粉麦。

(3)产量高。2000~2002年3年鉴定平均产量3 045.4kg/hm2,较对照新克旱9号增产15.2%。2003年省区试4点产量1 245.35~2 503.70kg/hm2,比对照新克旱9号增产8.7%。2004年继试产量为1 344.95~2 483.35kg/hm2,比对照新克旱9号增产10.51%。2004年在牙克石地区13.33hm2面积上平均产量为4 875kg/hm2。

(4)抗病性强。对叶锈病、杆锈病免疫,高抗赤霉病和白粉病,感根腐病较轻。

2栽培技术

2.1选地施肥

要选择秋天进行深松秋耙或有深翻基础、肥沃、干净、墒情好的大豆茬或玉米茬。折合商品化肥施尿素131.93kg/hm2,磷酸二铵163.05kg/hm2,青海硫酸钾93.75kg/hm2。秋深施需肥总量的2/3,播种时再浅施需肥总量的1/3。

2.2种子处理

播种前首先要进行种子精选,用重力式精选机把病粒、秕粒及杂质选出去。选出的种子质量要达到二级良种以上。纯度达99%以上,净度达98%以上,发芽率达95%以上,水分13%以下。种子选完后,要用种子量0.3%的50%福美双拌种,防治小麦腥黑穗病、散黑穗病,兼防根腐病;或用11%福酮种衣剂按药种比1.5~2.0∶100拌种,也可起防治小麦腥黑穗病、散黑穗病和根腐病的效果。

2.3播种

选用15cm单条平播,或30cm宽窄行双条平播(大行距20cm,小行距10cm),保苗600万株/hm2。土壤化冻达到播种深度时及时播种,最好是顶凌播种,时间在4月5日左右。播深要在播完镇压后达3cm,播种镇压要连续作业。

2.4田间管理

2.4.1播后镇压。我市历年春风较大,播种后要进行镇压,促进反润,加速种子萌发,避免由于地疏松透风造成死苗,地湿土黏地块要选择适当时机补压。

2.4.2压青苗。压青苗是提墒防旱、简单易行、增产显着的一项有效措施。它主要是使小麦根系与土壤密接,增强根系对水分的吸收能力;同时能加强土壤毛细管的作用,有利于提墒和幼苗扎根,防止水分蒸发,促进分蘖。压青苗还可以暂时抑制地上部生长而促进地下部生长,起到蹲苗壮秆的作用。压青苗时期以三叶期最为适宜,拔节以后要停止压青苗,以免折断茎秆。压青苗要做到“四压四不压”,即地干、土疏松、坷垃多、苗旺压;地硬、土黏、苗弱、麦苗受冻不压。工具采用V型镇压器最好。

2.4.3锄草松土。锄草松土的作用不但能去草助苗,而且能蓄水抗旱,能增强土壤的透水性和通气性,有利于提高地温与土壤微生物活动。因此,除草松土也是一项增产措施。15cm单条平播小麦三叶期可用轻型钉齿耙松土锄草;30cm宽窄行的宽行小麦可用窄锄人工铲草松土。

2.4.4合理追肥。对叶色发黄淡绿、茎秆细弱、叶片短窄上举的弱苗应在三叶期追肥,追尿素112.5~150.0kg/hm2。

2.4.5化学除草。双子叶杂草较多地块,用2,4-D丁酯乳油0.75~0.90kg/hm2,对水450kg机械喷雾;单子叶杂草多的地块用6.9%骠马乳剂750mL/hm2对水450kg喷雾。

2.5适时收获

人工收获和机械分段收获在蜡熟后期进行,联合收割机收获在完熟初期进行。收获损失不得超过3%。

参考文献

[1] 夏洪玲.强筋春小麦品种的特征特性及其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小麦研究,2007,28(1):17-18.

[2] 刘新月,张久刚,卫云宗.优质抗旱小麦新品种晋麦78号选育[J].小麦研究,2007,28(1):23-25.

[3] 卫云宗.抗旱高产小麦新品种临旱6号[J].小麦研究,2007,28(1):35.

[4] 王兴语,孙钦洪.鲁东南冬小麦高产施肥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07(12):108-109.

小麦栽培技术论文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 扬97-65具有高产、优质、抗病虫等优点,在安徽省寿县示范推广,产量、性状均表现良好。在栽培上应抓好精细整地、适期播种、精量播种、合理施肥、田间管理等几个方面,从而保证扬97-65高产、优质。

扬97-65是江苏里下河农科所育成的优质弱筋小麦新品种,是近几年安徽省农委重点推广品种,现将该品种在我地种植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产量表现

2005~2006年,寿县炎刘镇上仓村一农户种植扬97-65品种0.22hm2,实测产量5 710kg/hm2,比对照扬麦158增产3.12%;2006~2007年,炎刘镇河东村一农户种植该品种0.36 hm2,实测产量7 290kg/hm2,较对照扬麦158增产7.1%;2007~2008年,炎刘镇老河村连片种植15hm2,实测产量7 930kg/hm2,较对照扬麦158增产10.3%。特别是2008年春季我镇遭遇雪灾,该品种表现突出,其为抗逆性强、抗寒、耐湿、抗病,田间表现好。

2特征特性

扬97-65系春性、中早熟品种,熟期较扬麦158早1~2d。幼苗直立,长势旺盛,植株整齐,株高85cm,茎秆粗壮,大穗大粒,穗层整齐,一般有效穗420万穗/hm2左右,每穗实粒数40~42粒,千粒重40g。长芒,白壳,红粒,半角质至粉质,灌浆速度快,熟相好,分蘖力中等,成穗率高。高抗白粉病,中抗赤霉病,感纹枯病轻,耐寒、耐湿性好,耐肥,抗倒。从我地连续3年种植情况看,扬97-65适宜在长江中下游麦区沙土砂壤土地区及皖西地区推广种植;同时由于对白粉病抗性好,在白粉病重发区更能发挥其增效潜力。

3高产栽培技术

3.1精细整地

一般应选择土壤肥力较好、水利条件好、土层深厚疏松、透气性好的田块。结合施足底肥,耕深25cm以上,进行细犁细耙,达到“下无卧垡,上无鸡蛋大的坷垃”的标准,以提高土壤蓄墒保水能力。在整地前,若土地含水量低于16%时,应及时浇好底墒水,做到足墒下种。秸秆还田地块,务必粉碎粉细,以利提高整地、播种的质量。这样可以促进小麦根系发育,并有利于基肥翻入深土层,耙透、耙平、耢实,可为全苗、苗齐、苗壮创造有利条件。

3.2适期精量播种

播种是小麦生产的重要环节,播种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小麦出苗和苗情,并最终影响产量的高低。适期精量播种,就是以形成小麦壮苗为标准确定播种日期。播种过早,温度过高,幼苗徒长,大量消耗土壤中养分,容易造成早衰;播种太晚,气温低,营养生长弱,会导致产量偏低。因此,应根据当地气候、土壤环境,选择适宜播种时期,控制适宜的基本苗。据近3年的种植生产情况分析,长江中下游麦区,扬97-65在10月25~30日播种,播种量128kg/hm2,基本苗270万根/hm2左右;沿淮及皖西地区在10月20~25日播种,播种量106kg/hm2左右,基本苗225万根/hm2左右。天旱时要及时灌水出苗,争取年前主茎蘖1~2个越冬。

3.3合理施肥

施足基肥对促进小麦冬前壮苗、安全越冬、麦苗春发和防止倒伏都具有积极意义。经近几年的种植,扬97-65全生育期施纯氮180kg/hm2,磷、钾肥75~90kg/hm2,氮肥中基肥∶追肥为7∶3;追肥中平衡接力肥2/5,拔节肥占1/2,于倒三叶期施用。磷、钾肥中基肥∶追肥为5∶5,追肥时间为小麦五至七叶期,追肥可施用多元复合肥。同时基肥应增施硼肥(持力硼),用量为3kg/hm2,使用过持力硼后的小麦主根粗壮,侧根多,分蘖多,抗冻能力强,后期穗大粒饱、壳不空;也可以在分蘖至孕穗期喷施1~2次叶面硼(速乐硼),用量450g/ hm2,以促进花期授粉受精,提高小麦结实率,降低空籽率。

3.4病虫草害防治

小麦栽培技术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春套西瓜,接茬大白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近年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已成为备受关注的问题。为促进我县农民增收,我们试验示范推广了麦套西瓜接茬大白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模式。该模式平均亩产小麦500kg,每公斤按1.4元计算,亩产值700元;西瓜平均亩产4200公斤,每公斤按0.6元计算,亩产值2520元。大白菜平均亩产7500公斤,每公斤按0.3元计算,亩产值2250元,该模式年亩产值可达5500—6000元,增产增收效果显著。主要栽培技术如下:

1.种植规格

带宽180厘米,秋种时整成大小畦,大畦120cm等行距播种6行小麦,小畦60cm,翌年四月下旬种一行西瓜。西瓜收获后接茬大白菜。

2.选地、整地、施肥

选择能灌能排,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保水保肥能力强的地块种植。秋种时亩施优质土杂肥4000公斤左右,尿素30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硫酸钾15公斤,然后深翻25—30厘米,整平耙细。

3.小麦栽培技术

3.1 选用良种

选择适宜种植模式的高产高效配套良种是丰产的基础。小麦选用分蘖力强,成穗率高,优质高产的济麦20、淄麦12、潍麦8号、D9401等。

3.2 适时播种

在影响小麦形成壮苗的诸因素中,温度是最主要的因素。因此,播种期早晚是能否形成壮苗的关键,必须适期播种。若播期过早,麦苗易涉长,冬前群体发展难以控制;土壤养分早期消耗过度,易形成先旺后弱的“老弱苗”:易受病虫害、冻害等。播期过晚的缺点是:①温度低,出苗慢,出苗率低,苗龄小,冬前营养生长量不够而形不成壮苗:②根系不发达,分蘖少,体内有机养分积累少,抗逆性差;③发育延迟,穗分化开始晚,穗头小;④成熟延迟,种子形成和灌浆过程处在较高温度条件下,千粒重降低,显著减产,影响品质。不同地区条件不同,播期有所不同。一般的小麦适宜播期10月1日—10日,小穗型品种选低限,大穗型品种选高限。

3.3 适量播种

播量的多少,要因地因条件因品种制宜。中产田因地力不是太好,适当增加播量,可较多地依靠主茎穗争取高产。。高产田若播量过大,易引起群体过大,通风透光不好,个体生长弱,易倒伏,若适当降低播量,群体不会过大,个体促壮,抗倒,穗大,产量较高。播量的多少是建立合理群体结构的关键,不同的品种要掌握一定的播种量。每亩播量5—7公斤。

3.4 播种深度

播深一般以3-4厘米为宜,深浅一致,可使出苗迅速,苗齐,苗壮。播种过浅,易落干,缺苗断垄,易受冻害;过深出苗率低,出苗时间长,苗弱,分蘖晚,分蘖少,次生根少,难以形成适宜的群体结构。

3.5 田间管理,创造出合理的群体结构

(1)抓好冬前管理,确保安全越冬。一是查苗补苗,保证苗全、苗匀。小麦出苗期间,及时查苗补苗,确保苗匀苗全。二是浇越冬水,安全越冬。三是适时划锄保墒,促进根系发育。

(2)返青后管理。“春分”前后,当冻土层化通,选晴天结合浇水,亩追尿素15—20kg。

(3)小麦中后期管理,于小麦拔节期亩追尿素10—15kg,追肥后浇水,以促进小麦穗大粒重。。根据土壤墒情浇好孕穗水,开花水,灌浆水。后期进行根外喷肥1—2次,另外,及时防治病虫草害,促进小麦丰产丰收。

3.6 麦田化学除草

选准对路除草剂。采用拉索、异丙隆、麦草灵等;杂草较多的田块,可以将丁草胺与氟乐灵混用;阔叶杂草较多的麦田,多采用巨星、苯黄隆等;单子叶与阔叶杂草混生的田块,可采用麦草星等除草剂。

3.7 麦田病虫害防治

小麦病虫害种类繁多,发生普遍,其危害程度有加重趋势,要求在全生育期进行预防性防治。对白粉病和锈病,每亩用15%粉锈宁100克兑水50公斤喷洒植株。对麦蚜和麦红蜘蛛可用40%氧化乐果15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

4.西瓜栽培技术

(1)品种。选择耐旱、耐热、抗病、抗逆行强优质丰产品种京欣系列、庆红宝、鲁青系列等。

(2)适期播种, 覆盖地膜。一般播期为4月20号为宜,亩密度600—700株,并采用地膜覆盖,以保墒、增温,促进西瓜生长。

(3)合理施肥浇水,小麦收割后,西瓜进入抽蔓期,为了促其迅速生长,要结合施肥小水勤浇,以免狂长,可亩施尿素5—10kg。当第一雌花开放时,应控制浇水和施肥,以免营养过盛,不易坐瓜。当瓜长到鸡蛋大小时,此期是需水需肥高峰期,应多追肥多浇水,促进果实膨大,亩施尿素15—20kg,硫酸钾10—15kg,隔7—10天,再根据植株长相,补施尿素5kg,以防脱肥,要合理浇水。当果实定个不再膨大时,应停止浇水和施肥,有利于果实的成熟和糖份的积累转化,提高含糖量,还可增强果实的耐贮运性。

(4)整枝、绑蔓、定瓜(吊瓜)。西瓜分枝性强,瓜蔓上每个叶腋间均可着生侧芽卷须。要进行植株的调整,小型瓜多用双蔓整枝,大型瓜多用三蔓整枝,去掉多余的侧枝和卷须。为了能使蔓秧合理分布,随着株蔓的生长要及时的吊蔓、压蔓和绑蔓。当瓜长到鸡蛋大小时,一般在主蔓第13---15节上选第二雌花形成的长相好,瓜型正,无病伤的瓜留瓜,其余的幼瓜可全部摘除,每株留瓜一个。支架栽培时当瓜长到500克左右时,可用吊篮,将瓜吊起以减轻瓜秧的负担,利于幼瓜生长。露地或大棚栽培,瓜秧爬地生长的,为使瓜型端正,着色均匀,在幼瓜长到15---20厘米时垫草圈,也防治病害侵染。西瓜长大后还要定期翻瓜,让其均匀受光。 在早春市场行情好时,也可在第一个瓜即将成熟后,再在主或侧蔓上留一个瓜,第一瓜成熟后促使第二个生长,延长供应,增加产量。

(5)采收。西瓜雌花开放的天数到瓜成熟的天数基本上是固定的,一般早熟品种28---30天,中熟品种31—35天,晚熟品种35天以上。因此雌花授粉后挂牌标记日期,是断定适宜摘瓜的可靠时间。。另外从瓜的形态特征,敲拍瓜的声音,也可判断瓜的成熟度。西瓜成熟后应当及时采摘,但是不应早摘,避免生瓜上市。

(6)适时防治病虫害。西瓜生长期间易发生枯萎病、炭疽病、疫病、白粉病、霜霉病等,应及时预防,可在抽蔓后,每隔10—15天洒一次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实行轮换用药预防,发现蚜虫,红蜘蛛,可用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或2.5%速灭杀丁乳油1500—2000倍液防治。

5.大白菜栽培技术

西瓜拉秧后,及时翻地,每亩施入优质圈肥2500kg,过磷酸钙20kg作底肥,整地开沟,然后将种子均匀撒入沟内。当苗子长到3—5片真叶时,按株距12厘米左右留苗,长到5—8片真叶时进行定苗,按行距70厘米,株距50厘米,每亩2000株左右。定苗后结合中耕进行追肥,每亩追施尿素10—15kg或硫酸铵25kg。结球期是大白菜需肥量最多的时期,一般分别在结球初期和中期结合浇水各追一次氮肥,每亩施尿素15公斤或硫酸铵25kg左右。及时防治病害,大白菜主要病害有软腐病,霜霉病。软腐病在结球初期,用农用链霉素每隔5—7天喷1次,共喷3—5次。霜霉病在定苗后用50%代森铵800—1000倍液,每隔7—10天喷一次,防治效果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