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众哲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新媒体;;大众化
信息和科技的快速发展,使社会媒体形式不断更新换代,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学习、生活和工作所必不可少的网络工具之一。这是文论大众化实现理论更新,获得时代新生的一个良好的机遇。新媒体的资源丰富,渠道广泛,传播形式多样,对于传承哲学大众化理论的现实价值,发挥其社会引导功能是最具实用意义的宣传媒介,可以使马克思理论大众化思想真正地为大众服务,引领社会主义的精神文化建设。自诞生以来,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文论大众的概念。但是其基本思想一直不变,主要有三方面观点。第一,“大众化”顾名思义,即是指理论思想通俗、普遍化,能为普通人民群众所理解接受的。将抽象难以理解的哲学思想转化成通俗简单的语言,使普通人也可以理解掌握。第二,文论大众化,就一定要结合实践。理论来源于实践,服务于实践。只有将理论与人们当下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才能而具有实际参考服务价值,更能被大众接受,并更好地发扬。第三,马克思理论哲学的大众化,需要不断被赋予时代的内涵,不断更新其系统观念和思维建设模式,结合我国的发展国情,从人民生活实际出发,使其更好地应用于我国社会各行各业的发展实践中。
1新媒体背景下的哲学大众化的发展现状
1.1机遇
首先,新媒体环境更容易扩大的传播范围。新媒体环境下,各种媒体形式层出不穷。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电视、手机、电脑、iPad等早已经走进千家万户,人们接收、获取信息的来源十分广泛,更可以随时随地地掌握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比如在当今网络传播平台中极为火热的微博、微信公众号平台,注册用户基本都是过亿,每天海量信息更新,这对宣传马克思社会主义实践等十分便利,无论是建立公众号推广,还是成为微博博主发起话题、组织线上活动,都可以大大地扩展哲学的传播范围,使其更好地融入人们生活实际,奠定哲学思想在我国社会发展中的指导地位。其次,新媒体适合当今大众阅读的需求,为的传播提供了便利条件。新媒体时代,更多的民众改变传统的阅读模式,开始利用新媒体浏览信息,有利于的有效传播,有利于民主政治思想的灌输。特别是一些平台,为民众提供了思想交流的平台,使主流思想得以巩固。最后,新媒体为的传播提高了实效性。过去,传统媒体受本身条件的制约,传播速度慢,不易在短时间内得到广泛传播,新媒体的到来解决了这个问题,人们可以在短时间内传播大量的信息,而且随时翻阅,随时点评,使得信息传播的时效性较强,传播的作用也越来越大。新媒体对社会行为和社会舆论的影响力越来越凸显,更有利于理论的传播与推广。
1.2挑战
是哲学理论,相对于每日更新的社会娱乐新闻、体育赛事报道等有一定的枯燥性。网络社交平台是人们共享、交流信息的消遣场所,自然更倾向于浏览一些更加轻松愉悦的话题。因此诸如马克思哲学理论这类文论研究的关注度并不高,新媒体环境对其接受、容纳的程度也较低,除了一些相关领域研究者会去主动了解外,网络主力军中的年轻人一般很难对其产生兴趣。而另一方面,这些的关注度还受到其者的内容的质量的影响。有些者对理论的理解也不是十分深刻,只是停留在表面的意思理解,不能够结合时代特点,迎合当下人们的心理状态和发展需求,去深入挖掘潜藏在文字表面之下的理论精髓,探索理论的社会实践意义,因而的内容不够具有吸引力,关注度低。而网络可谓是“海纳百川”,其信息、文字等传播形式多种多样,更是出现了很多网络流行语言,者在更新理论内容的时候,最好结合网络的流行趋势,用通俗形象化的语言科普枯燥深奥的理论知识,这将是年轻的网络爱好者最喜闻乐见的[1]。最后,新媒体在为的有效传播提供有利平台的同时,也有利于其他意识形态的灌输,甚至有些渗透着西方文化和思想,同时也充斥着对社会的负面报道,大大增加了人们辨别真伪信息的难度,使得有部分人们对产生了疑惑,出现了不利于传播的社会舆论,新媒体信息传播的复杂性为信息化传播带来了挑战。
2推进新媒体背景下哲学大众化发展的措施
2.1结合网络特点宣传
如今网络已经遍布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的传播者要善于抓住机会,可以“狂轰滥炸”式信息,不断的、重复的让学习者阅读学习,加深的记忆。最好结合每天的新闻热点事件分析其中蕴藏的大众化思想,深入人们生活实践,了解人民群众的思想状况,采用一些网络化的宣传方式让理论思想获得新生,赋予其新的时代含义,应用生动形象的文字有趣的图片、短视频等把网络化、大众化。宣传组织负责人还可以开通直播功能,在线回答老百姓关注的实践理论和现实问题,为群众答疑,也可以拉近与社会大众的情感距离,大大提升大众化的传播效率[2]。
2.2注重人才建设
在新媒体的背景下,哲学大众化的传播着需要具备更高更全面的素质,不仅要有坚实的理论知识基础,更是要熟悉新媒体的网络运行环境,抓住网络环境中人们的心理特点,灵活应用新媒体网络技术宣传适合时展的大众化哲学。既要加强基础教育,构建新型教育体系,也注重对宣传推广人才理论素质的培养,让他们熟记相关经典著作概念,可以结合实际灵活解决问题,更要加强对他们新媒体技术的培训,学习新媒体知识,了解新媒体环境是如何应用于其他行业的经济活动发展中去的,借力新媒体的发展趋势,应该运用哪些人们乐于接受的表现方式、内容编辑、传播渠道等。同时,也要培养传播者的理论创新思想,密切结合当今社会下人们的心理状态,不断创新素质,加强传播者终身学习的理念,培养一支能够与时俱进,具有时代气息的朝气蓬勃的新生代哲学大众化创新专业人才队伍。
2.3以人民群众为参与主体
同志曾在“七一讲话”中指出:“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跟进一步,这是我们党加强自身建设的一条重要经验。”理论创新需要新的“武装”工具,需要传播者们走出三尺书斋,走进生活、走进实际、走近群众,把握住时代主题,用具有时代特征的通俗化语言甚至是网络化语言,创新理论,从人们的生活实际中去解读大众化的新内涵,将经典理论作品中的思想运用到现实中去,真正以人为本,拓展哲学的时代价值。比如主席在微博平台上回答网友们关心的国家发展问题和社会民生政策;还有央视播出的《六个“为什么”?--对几个重大问题的回答》的系列专题节目,都是真正具有时代气息的群众参与方式,让老百姓从理解上从现实问题上感受到了的哲学魅力,提高了他们的思想理论素质和国民情怀[3]。此外,还应该更广泛的建立思想交流平台,并加大对平台建设的投资力度,开发新型的教育教学软件,加强对网络舆情的监管与测评,规范网络管理体制,从立法层面督导社会舆情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并加强传播媒体的责任与监管意识。
3结语
大众化思想是贯穿历史的具有高度凝练性的哲学理论,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网络时代机遇和挑战并存,其传播者要结合时代特征,不断提升基础理论和实践应用能力,挖掘思考社会群众的思想状态,善于应用网络工具,加强创新研究,推动社会主义网络文化建设之下的哲学大众化工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丽.新媒体背景下哲学大众化发展的措施[J].文化学刊,2016,08(13):154~156.
[2]壮丹丽.新媒体背景下大众化传播策略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4,09(02):55~56.
关键词:体育哲学;竞技体育;大众体育;和谐发展
“和谐”是指对立事物之间在一定的条件下、具体、动态、相对、辩证的统一,是不同事物之间相同相成、相辅相成、相反相成、互助合作、互利互惠、互促互补、共同发展的关系。这是辩证唯物主义对和谐的定义。在我国“和谐社会”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然而,从哲学角度将竞技体育与大众体育和谐发展来研究我国体育事业发展之路的较少。体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水平已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发展进步的一项重要标志,也成为国家间外交及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因此,大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和谐发展关乎着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大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的发展是当今社会争论的热门话题之一,用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对二者的和谐发展进行思考,将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1我国竞技体育与大众体育的发展及现状
1.1竞技体育的发展现状
《奥运争光计划》的有效实施使我国竞技体育发生了质的变化。根据有关统计,自从1953年我国乒乓球运动员容国团参加世界乒乓球锦标赛获得第一个世界冠军以来,到2002年中的运动员已经获得了1500多次世界冠军,打破或创造了世界纪录1070次以上,在亚洲锦标赛中都一直占据着霸主地位。如图1所示,我国从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开始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我国的金牌总数和奖牌总数都是持续增长的。毫无疑问,竞技体育方面我国已经跻身世界第一集团,在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中获得金牌51枚,排名所有参赛国家和地区第一名。不可否认,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与政治、经济、社会有着广泛的、密不可分的联系,其发展一直是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大致同步进行。但“举国体制”的优越性充分发挥是竞技体育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权威专家田麦久在“试论我国竞技体育科学发展的时代要求”一文中再次强调举国体制对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重要性。
图1《奥运争光计划》实施后4届奥运会所获奖牌
1.2大众体育的发展现状
1995年6月20日国务院《全民健身计划纲要》 以来,至今已有17年之久。然而,我国公民的体质并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变。据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公布“国民总体健康水平”评估绩效的权威报告,中国排名第144位,在最近10年中,世界人均身高增长了5mm,而我国人均身高只增长了0.74mm[1]。2003年《中国人群健康检测报告》表明,被检测者中七成以上处于亚健康和患病状态[2]。2005年国民体质综合指数为100.75,比2000年提高了0.75%”:“国民身体素质综合指数为103.43.比2000年提高了3.43%”,但“国民身体形态综合指数为99.14.比2000年降低了0.86%;国民身体机能综合指数为90.35,比2000年降低了9.65%”。说明身体素质明显提高,身体形态略有下降,身体机能水平明显下降。[3]2005年的监测数据也表明青少年学生一些体能指标持续下降,肥胖率比2000年增长了2.7个百分点;初中生近视人数比2000年增长了8.7%[4]。2010年国民体质调研显示:与2005年相比,青少年学生的视力明显下降,2010年40~59岁成年男性的身高、体重等指标有所提高,幅度在0.1%~2.3%之间;皮褶厚度、安静脉搏等指标有所降低,幅度在1.0%~5.1%之间。说明国民体质下降并没有得到全面遏制[5]。
分析说明,在我国竞技体育的取得了灿烂辉煌成绩的同时,我国国民体质下降却没有得到良好的遏制。当人们看到奥运会上中国选手在赛场上取得一枚枚金牌时,都认为“中国已经进入体育强国的行列”。其实,这是片面和愚昧的,竞技体育的成功只能说明《奥运争光计划》的成功,而不能说明我国体育事业的成功。我们应该客观的看待我国体育向着两极分化这一现象,不能被竞技体育的成绩所蒙蔽。
2竞技体育与大众体育的哲学分析
辩证法是哲学史上诞生较早的哲学范畴,也是哲学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辩证法是关于对立统一、斗争和运动、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哲学范畴。辩证法的核心是矛盾论。此外,我国著名的体育哲学研究专家于涛提出的体育价值冲突、体育社会价值选择的历史性变化等都是对体育领域相关问题分析的常用理论[6]。
2.1竞技、大众体育的对立统一性
从对立面来看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在概念、参与对象、以及社会功能等层面上属于不同的体育范畴。但从体育运动内部系统论来看二者又具有统一性。首先,两者都是我国体育事业的主要组成部分,不论是竞技体育的强势,还是大众体育的兴盛都不足以说明我国已经是体育强国,体育强国应该表现为竞技体育与社会体育等各项体育事业的高度发达和全面发展;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从一定角度上看对我国大众体育的发展是具有积极意义的,竞技体育的发展增强了我国的民族自尊心,抛弃了“东亚病夫”的帽子,我国职业联赛的有序开展这些都会刺激国民进行体育锻炼的热情,国民健身的自觉性提高了又会促进竞技体育的发展,体育爱好者增加会对职业联赛、大型赛事的举办提供资金保障,主要表现在门票的畅销、体育用品及相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其次,大众体育的发展还会有效地解决我国竞技体育后备力量不足的问题,为我国体育体制的改革提供保障。从这一层面上看,竞技与大众体育又具有统一性。
2.2竞技、大众体育的联系性
联系作为一般哲学范畴,是指事物之间或现象之间以及事物之间内部要素相互连结、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等相互关系。唯物主义认为,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普遍联系的,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整体。我国体育事业的内部各组成构件也是相互联系的。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也是相互联系的事物,它不会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职业运动员和群众就是一对联系的范畴。职业运功员对社会受众具有很大的影响性。因此,当我们探讨积极体育与大众体育的发展时应该以联系的哲学观来分析,不应该隔离两者的联系来单独分析。系统研究是在指出系统的普遍性前提下,提出了系统的最优化状态等问题,即哲学中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体育事业这一个整体是由竞技体育、大众体育等部分构成的,只有各个部分都良好运转才能使我国体育事业达到和谐发展。因此,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应该向着最佳组合的方向发展,实现体育资源的优化配置。
2.3竞技、大众体育的“斗争和运动”
唯物主义哲学认为任何事物的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矛盾的发展必然会导致斗争,斗争是解决矛盾的途径,可以使矛盾趋向于暂时的缓和,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这一对矛盾的范畴,也存在“斗争”现象,在建国以来很长的一段时期由于经济基础的薄弱,以及国家政治的需要一直把竞技体育排在了优先发展的位置,把夺取金牌作为参赛的终极目标,这也是无可厚非的,那是由错综复杂的社会背景而决定的,这种现象一直延续到今天,注重竞技体育而牺牲大众体育。也就是说如果在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之间找不到一个平衡点的话,两者的不和谐会一直延续下去,即维持斗争状态;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包括时局都是在运动发展的,曾经说过“坐地日行八万里”,就是最好的例证,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都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一直在变化发展,时间具有一维性,是不可逆的。因此,对和谐体育的发展应该站在历史的高度,用发展的眼光用辩证法去看待体育事业,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实现了快速发展,到2011年我国的GDP总量已经位居全世界第2位,是时候将竞技体育与大众体育统筹发展了。
2.4 竞技、大众体育价值的“冲突”
体育价值存在多元化,主要是指各个构件之间彼此冲突、相互抵触、难以调和的一种现象。多元的价值之间的冲突意味着鱼与熊掌的选择,使我们在多元体育价值间不得不有所取舍从而不得不有所牺牲。然而,体育价值的“多”总是统一于“一”之中的,体育作为一个不同文化共同体的存在又不可能没有内在的一致性,这是体育运动自身完整性所必需的[7]。竞技体育观和大众体育观在价值取向上也存在冲突,我国建国以来一直把很多资金用在竞技体育的大力发展,这就使大众体育的经济支持减少。例如,大众健身设施投入不足、社会体育指导员不足等问题;《奥运争光计划》的政策的执行以及《全民健身纲要》的政策的执行不足这些都是国家以及体育主管部门体育价值的取向具有偏好。
2.5当代社会的体育及价值批判
价值批判在不同的社会时期的表现是各有差异的,它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生改变。竞技体育方面政治功利性的影响是我国现代体育价值取向进入误区的诱因,由于国际间的体育赛事,能给国家带来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政治家们把竞技体育作为重要的意识形态领域给予重点考虑,通过不断刷新纪录及获取金牌等给世人一种社会进步的假象,这就是竞技体育在我国优先发展的初衷。在这种背景下,大众体育的发展早已被社会各界抛之脑后使大众体育成为了竞技体育发展的牺牲品,价值取向决定了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的重心和方向。通过对当代体育价值批判会对我国正确的体育价值取向找到切入点。
3结语
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的发展在当代中国不是谁优先发展的问题,笔者认为,既要力保竞技体育世界第一集团的地位,也要使大众体育加速发展,把竞技体育与大众体育这两个轮子转动起来。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要达到和谐发展必须经过不断地斗争、否定之否定的过程才能构建和谐发展的局面,这也是两者论衡的过程。哲学联系的观点说明竞技与大众体育的发展是一个联系的整体,两者都是我国体育事业系统内部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统筹考虑,任何偏颇的理解都会断送我国体育事业的前程。现阶段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的发展不平衡用哲学体育体育价值的“冲突”论和当代社会的体育及价值批判可以给出合理解释;国家的体育价值观对体育事业的重心起着决定作用,二者的和谐发展必须依托于国家价值取向的转变。
[参考文献]
[1]国察体育总局、教育部、卫生部.2000年国民体质监测公报[Z]. 200l.
[2]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课题纽.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8.
[3]国家国民体质监测中心.第二次国民体质监测报告[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
[4]曹莉,等.我国国民体质服务网络体系的系统规划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32(1):45-49.
[5]国察体育总局、教育部、卫生部.2010年国民体质监测公报[Z].2010.
[6]庄友刚.原著选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浙江师范大学是第一批录取学校,所以是重点大学。
本科一批,又称重本,是指放在中国高考录取招生期间在本科学历层次中第一批次招生的学校,录取线一般要达到本科一批录取线,本科学制通常为4至6年。学生正常毕业后授予本科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
浙江师范大学是一所以教师教育为主的多科性省属重点大学,2011年《中国大学评价》学校综合实力首度进入全国高校百强,在全国706所本科院校中位居第100名,在全国省属师大中位居第7名,在浙江省属高校中,继续位居第2名。在最新的网大2011年中国大学排名中,校综合实力再次进入全国高校百强,在全国779所普通本科院校中位居并列第95名。
(来源:文章屋网 )
关键词:中国学习者特点;大学语音教学
一、针对中国学习者特点的语音教学的重要性
(一)有文化针对性的语音教学
语音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环节,语音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用英语交流的质量,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说话者的文化水平和受教育程度。仅从对英语学习的作用来看,良好的语音不仅能促进学生听说能力的提高,还对单词的记忆大有裨益,并有助于增强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自信,
长期以来,语言学家对语音习得和语音教学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相关的理论,也有不少优秀的著作问世,但它们大多数都是从整体的角度普遍地讨论语音教学,似乎所有以英语为二语或外语的学习者之间没有任何差别。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很显然。中国学生和西班牙学生在学习英语语音时遇到的困难和容易犯的错误肯定是不同的。于是对于西班牙英语学习者来说十分理想的语音学习方案很可能完全不适用于中国学生。因此,任何试图涵盖所有以英语为二语或外语的学习者的理论或教学法都应该被视为有固有缺陷的。Politzer和McGroarty早在1985年进行的调查中就发现并提出在语音教学中关注文化差异的必要性。于是有学者提出了有文化针对性的(cuhure soecific)语音教学(Robertson,2003)。这就意味着所有的研究、理论以及教学资源必须开始把更多的注意力由关注共性转向关注个性,关注不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下英语学习者的特点,并以此为基础和依据进行研究和教学。
(二)中国大学学生的英语语音现状
在中国大学进行的语音教学就必然要针对中国学习者的特点进行。在我国,大部分进入大学的学生都经过了六年甚至以上的学校英语教育,词汇积累和语法水平都已达到一定水平,但语音水平还远远落后于前两者。主要是因为这些学生在初、高中学习英语时。把更多精力放在了听、读、写上,往往忽略在考试中没有一席之地的语音。因此大部分进入大学的学生语音仍处于较低水平。他们普遍存在这样或那样的语音问题。如元音发不准,辅音连缀发音困难,加音、吞音现象严重,重音位置不正确。朗读或口语表达时语调平淡无节奏感、亦或是南腔北调、怪腔怪调。
对于这些学生,语音教学的一些通用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是有帮助的,但更关键的是要针对我国大学学生普遍存在的语音特点和问题,有的放矢地研究策略、进行教学。
二、中国大学英语语音教学方案
通过某些学者的调查显示,中国英语学习者在语音学习中对一些特定的元音和辅音的发音、词和句的重音位置、朗读或口语表达时的语调等语音问题尤其感到困难并时常出现错误。本文作者将对这三个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大学语音教学方案。
(一)音段音位
对于英语初学者,有必要让他们全面了解英语音段音位的特征,而在大学的英语课堂上,我们应更关注于纠正学生的错误发音习惯。下面谈到的是学生中出现的主要一些音段音位的发音问题。
吞音是中国学生在音段音位上常犯的错误之一。被吞掉的通常是辅音。比如在说短语“children's book”时。将“children's”最后的[nz]音漏掉。
发音错误也是大学英语学生在音段音位上常犯的毛病。以下我们列举几个常见的典型错误。
误发辅音在中国的有些方言中没有如“vast”里的/v/音,当这个音出现在单词首时,来自这些地区的学生容易用/w/替代/v/进行发音,如将“veep”误发成“weep”:由于在汉语语音系统里没有像“ship”里的,,这样的发音,许多学生就用/s/取而代之,于是,有时候听见他们念“see”和“same”,而他们实际上想要表达的是“she”和“shame”。有些学生将出现在词尾的/l/,误发成/r/,结果“pull”听起来像“poor”而“fall”听起来像“four”。还有学生总是将元音前的/n/和/l/混淆,于是“know”和“low”、“name”和“lame”听起来没有区别(Kenworthv,1992)。
如果学生总是混淆两个音,教师有必要将它们对照起来交替地单个示范发音以便学生辨认和区分。接着教师可以安排一些最小对立体练习。下面是针对区分//和/s/的一个例子。
为练习学生的识别能力,教师将以下不完整的句子写在黑板上:
They're going to______the wine.(ship)
They're going to_____the wine.(sip)
然后教师播放完整句子的录音,学生将听到的词填入空格内。
为了练习这两个音的正确产出,将以下句子写在黑板上:
Sew her the dress.(sew)
Show her the dress.(show)
You're going to have to save.(save)
You're going to have to shave.(shave)
学生两人一组,学生甲任选一个句子并朗读出来,学生乙辨别他说的是哪个句子。然后角色互换。
误发元音学生几乎都能正确发出现在词尾的双元音/ei/,比如:“say”、“stay”等。而当其后紧跟一个辅音时,学生就很容易将它误发成如“pet”里的//音,于是“date”听起来像“debt”,而“mate”听起来像“met”。另外,中国学生很容易混淆出现在像“food”里的/u:/和“book”里的,/u/,这是由于在汉语里他们相互是对方的变体(Kenworthy,1992)。
训练易混淆元音的正确发音,最小对立体练习仍然很有帮助,如下面所示:
They laid the mice before us.(laid)
Theyledthemice before us.(led)
She has brought back some fool bottles.(fool)
She has brougt back some full bottles.(full) (二)重音
单词重音在英语中,一个单词的重音模式是确定这个单词身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本族语使用者很大程度上依赖重音模式来辨认单词。以“pro-ducfivity”这个单词为例,其正确的重音模式应该是“pro duc tiy i ty”,而当一个重音被错放在“-duc-”上。而又一个重音被放在“-ty”上,即“pro duc tiy ity”,就会被误认为是“productive tea”.这当然会造成严重的误导。此外,一旦一个学习者习惯了某个单词不正确的重音模式,当别人正确地说出这个单词时他将无法辨认。因此,重音位置的正确对于学习者接收和产出英语都十分重要。
中国大学学生应当已经有了一些基础的英语重音知识。因此在这个阶段,可以有意识地让他们注意单词重音的转移现象。学生由于习惯了单词一种形式的发音,例如名词形式“eduction”(education),就很可能盲目推断对于该单词的其他形式,重音也是放在相同位置的,于是将“educate”误读成“educate”。为提高学生对单词重音移位的意识,下面的活动可以作为参考:
将以下成对的词写在黑板上,并请几位同学大声朗读:
national——nationality
economy——economic
cigar——cigarette
问学生们是否发现这些单词的重音位置有所不同,教师也可自己再读一遍,以便他们辨识。这个练习可以融入常用词缀的课堂教学中。在介绍词缀时,教师可以适当介绍英语后缀影响单词重音模式的几种主要方式:1)重音保留,即对重音的位置没有影响;2)重音吸引,即将重音吸引到后缀上;3)重音转移,即将重音转移到除后缀外该单词的其他音节上(Poedjosoedarmo,2007)。教师可将以下后缀写在黑板上:“-ity”、“-ment”、“-ary”、“-al”、“-ical”、“-(graph)y”、“esque”,并要求学生想出带有这些后缀的词,然后通过朗读比较,判断这些后缀对重音模式影响的方式。
句子重音在英语对话中,说话者总会暗示听话人的话语中不同部分的重要性,这是通过句子重音来实现的。在英语教学中很有必要指导学生正确地掌握和运用句子重音,以便他们在听话时能抓住新的有价值的信息,在说话时能有效地传递想要表达的内容。
既然句子重音跟该句内单词的相对重要性关系紧密,那么指导学生判断句子中的重要信息点将对掌握句子重音十分有益。但“重要”是一个相当抽象的概念,这就需要教师设计一些活动使“重要”具体化。下面这一活动可以作为参考。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自然而然会只选择重要的词语而省略所有不重要的,那就是发电报的时候。教师可以模仿这一生活事件设计一个教学活动。
发给学生每人一张纸条。上面有这样的信息:“I've been here in Dalian for my winter vacation,I in-tended to go back today,but the heavy snow blocked the expressway,Therefore.I won't be able to leave here until 48 hours later when the road is supposedlycleared.”然后要求学生根据纸条上的内容,挑选出尽量少的词语给他的公司发一封电报,费用是每个单词五元。当他们完成挑选任务后,一些同学将单独念出完整的信息,用重音强调他们所选出的单词,其他同学记下重读的词语,最后评出谁发的电报最简洁明了。
(三)语调
语调是语言可理解的一个重要因素。语调可以传达态度,通过不同的语调形式,我们可以知道说话者是询问信息、提出建议、表示惊讶还是仅仅做出陈述。正如Kenworthy(1992)所指出的,尽管音调的变化不会导致单词的无法识别,不恰当的语调形式也如同错误的发音一样可能引起严重的误解。
汉语是声调语言,因此它的使用者对语言中音调的变化还是比较敏感的。但是,他们所熟悉的仅仅是单个音节中的音调变化,而对一长段发音中的音调变化还很陌生(Kenworthy,1992)。于是英语中的语调及其功用对中国学习者来说是新的概念。他们很容易将平淡无起伏的汉语调子用到英语中,使英语听起来单调乏味。然而,语调的教学并不容易。通常的方法是反复练习,但这种传统的反复操练十分枯燥并且收效不大。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教师可以选取一些幽默的或贴近生活的材料供学生朗读,或让学生自己编故事、编对话进行表演,并提醒他们随时注意节奏和语调的变化,甚至鼓励他们夸张地运用声音进行表演。不过总的来说,语调是语音学习中最难把握的部分,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它不是靠老师教会的,而是学生长期在英语环境中潜移默化习得的。因此,学生也许没有必要花过多的时间有意识地对语调进行学习。
结语
一、认真仔细读题,细心审题,注意一些关键性的词句
要认真研读题干,把握好题干的主体意思,同时不放弃一些关键性的词句。如有的题前面写了一长串的语句,让学生读得都已有点不耐烦了,结果最后来一句“请选出与上述意思‘不符’的选项”等类似的语句,结果有的人没耐心看下去,自以为已读懂了,就很轻易地选出了答案。有的选项是要求选联系或区别项,那么就要注意区分联系与区别之间的差异之所在了;有的试题是要求选相同或区别项,这就要求注意区分哪些是相同的,哪些是不同的;有的题是只要求根据一些关键词句就可直接选出答案的如有的原理就有一定的选择区分判别标准,要求学生常握,以达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分类解题
1.基础知识如概念的检测
例如,一道关于物质意识概念的考查题如下:以下选项都属于意识范畴的是:A.石头,书;B.人,大脑;C.心得,体会,命令;D.心,想法解法。
解析:A选项中的“石头”是不需要经过大脑或心理活动就客观地存在着的,这不容置疑地是物质;“书”容易让人误解成是书的内容是要经过人的大脑,而这儿则只仅仅是说“书”的这种客观形式,而不是说内容,这种形式应是客观的,是物质;B选项中的“人”属物质,能理解,“大脑”则易被人误解为大脑活动,这儿仅仅只代表大脑这种物质的器官而已,应属物质;而C选项中的“心得体会”与“命令”则都是要经过大脑活动才会产生的,而不可能不经过人脑活动就客观存在了,所以应是所要求的答案;D选项中的“想法”属于意识,而“心”则仅仅是指这种物质器官,容易让人误解。这要求细心。
2.常识性试题
有的试题的选项中,是一些常识性的知识,这就需要同学自己博闻强识,努力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如有一道题列举一大段材料,说我国航天事业在全球不断出现事故的情况下吸取有益的经验教训仍在按计划进行,这就是说明一个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规律利用规律,失败与成功可相互转化,而其中有一个选项是“我国的航天技术已超过了美国”这就是一个常识性的错误。
3.比较型归纳型试题
要求学生弄懂所要比较的对象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找出异同来,这需要一些基本的概念的熟悉。比如规律与规则二者之间的比较,就须弄清二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要求学生董得规律是客观的,而规则是主观的,规律不可改,规则就可改,是人为的,规则必须符合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