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科普类文章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调研的设计和选样
报纸的科学传播能力,主要体现在报纸对科普类文章的报道数量和报道质量上,报道的篇幅、科普类文章所在的版面直接影响着科普类文章的传播效果。本文中的科普类文章包括科技新闻报道、科技界人物的访谈和报道、科技会议的报道等。对报纸科学传播情况的调查研究采用抽样和内容分析结合的方法,选定具有代表性的报纸,从选定报纸2007全年各期中抽取分析样本,最后对抽取的报纸进行内容分析。
选定报纸的标准首先参考其发行量,从入选“2007年世界日报发行量排名前100位排行榜”的中国报纸名单中,选择《参考消息》、《人民日报》、《广州日报》、《羊城晚报》、《新民晚报》、《钱江晚报》、《每日新报》作为调查对象。除此之外,在党报类报纸中,选择《经济日报》、《光明日报》、《长江日报》和《河北日报》作为调查对象;在行业专业类报纸中,选择《南方农村报》和《农民日报》作为农业类报纸中的调查对象,选择《大众科技报》和《科技日报》作为综合科技类报纸中的调查对象。同时还选择了在青年人群体中影响力较高的《中国青年报》。综上,调查对象包括了党报类报纸8种,都市报晚报类报纸4种,行业专业类报纸4种,共16种报纸。
报纸抽样的时段为2007年1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按照等距抽样的原则,每种报纸按每月逢6的日子(6日,16日及26日)抽取,共查阅了519期报纸,平均每种报纸查询32期。①
现状及问题
1.科普类文章登载量较少,都市报晚报类科普内容占比例尤低
在抽取的16种报纸中,共查阅到科普类文章2467篇,各报平均每期刊登科普类文章4.75篇。在被抽样的各种报纸中,版数少的有8版,版数多的达数10版。一份对开16版的《人民日报》每天的文章总数就有将近100篇,更不用说每天有数十个版的都市报晚报类报纸,平均每期报纸4.75篇科普类文章的容量是比较低的。从报纸的类别来看,科技类报纸平均每期科普类文章数量居首位,为11.76篇/期,这与科技类报纸的自身定位有关。都市报晚报类报纸(3.9篇/期)次之,党报类报纸(3.64篇/期)和农业类报纸(3.55篇/期)分居后两位。
各种报纸平均每期科普类文章篇数与报纸的版数相关,故引入“登载率”的概念,②将每种报纸登载的科普类文章平均篇数与其平均版数相比,以此反映各报纸对科普类文章的重视程度。通过估算的登载率可知,各类报纸的平均登载率分别为:行业专业类0.38,党报类0.14,都市报晚报类0.098。都市报晚报类报纸一般都是商业化运营,在以市场为导向的前提下,对于科普这种社会公益性事业的投入非常有限。
2.以普及科学知识为主要题材,科技宣传受忽视
参照《科普法》中科学普及所涵盖的范围,我们将科普类文章按题材分为普及科学知识、展示科技新发现和科技宣传三类。通过归类分析发现,普及科学知识所占比重最大,为67.47%,科技新发现的比重(27.37%)次之,而科技宣传的比重(6.07%)最低。由此可知,普及科学知识是主要的报纸科学传播方式,而对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的传播相对薄弱。
在同一类报纸对不同题材的报道中,科技类报纸在各类报纸中以普及科学知识为题材的科普类文章比例(61.64%)最少,而展示科技新发现(33.53%)和科技宣传(8.58%)题材的比重最高。党报类报纸登载普及科学知识文章的比重低于都市报晚报类和农民类报纸,但是关于科技新发现和科技宣传的报道比重却高于后两类,分别为29.44%和5.86%。都市报晚报类普及科学知识的科普类文章较多,占到科普类文章总量的74.29%,而关于科技宣传的科普类文章比重不足5.00%。都市报晚报类报纸市场化程度高,强调以贴近百姓生活、报道百姓喜闻乐见的新闻为导向。这一现象说明此类报纸在科普类文章选题方面的结构有待调整。
3.与科普相关的专版、专栏或周刊:都市报晚报类报纸与党报有所不同
各报纸与科普相关的专版、专栏或周刊是科普类文章登载比较集中的地方,报纸的科学传播能力与此有着一定程度的关系。在抽样的16份报纸中,共设有43个与科普相关的版面、专栏或周刊。其中,8种党报类报纸共16个,4种都市报晚报类报纸共12个,2种农业类报纸共8个,2种科技类报纸共7个。
在上述版面、专栏或周刊中,有16个与医药健康卫生相关,占总数的37.21%,所占比例最高。并且在都市报晚报类报纸的12个科普相关版面中,有5个与医药健康卫生相关,占都市报晚报类科技版面数的41.67%,比例高于其他类别的报纸,其原因也与都市报晚报类报纸的市场化导向有关。除此之外,部分都市报晚报类报纸也设立了与科技新发现相关的版面,如《新民晚报》设置了“新智周刊”。
与都市报晚报类报纸不同的是,因为党报是传达政府声音的阵地,在满足读者需求之外,还要起到引导舆论的作用,因此科技类版面的设置并不完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如《人民日报》设有新农村专版和节能减排专栏,反映了当前政府的工作重点。农业类报纸的科技类版面最多的是向农民介绍种植技术,其次为介绍健康卫生的科普类文章版面。科技类报纸的版面介绍科技动态居多,《科技日报》的科技改变生活版面中报道了很多大众身边的科普类文章。
提升我国报纸科学传播能力的对策
(一)政府需引导和扶持市场化报纸从事科学传播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报业的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即使主要由政府投入维持经营的报纸,也面临着走入市场的问题。要提高报纸的科学传播能力,让报纸切实承担起科学普及的社会责任,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的引导和扶持。
(二)政府应支持发行量大、受众面广的报纸
相关政府部门对报纸的支持面应优先考虑市场化运营、发行量大、受众面广的报纸。一方面是因为这些报纸读者多,受众人群分布广泛,由其进行科普报道可以产生良好的科普效果;另一方面是因为越是市场化程度高的媒体,要其承担起科普责任,就越是需要政府的激励和支持。因此,政府相关部门设立报纸科学传播能力建设专项资金,以报纸发行量、重点受众人群数量等为标准,选择要支持的报纸,对其科普相关版面或专栏的设立和运行予以一定的资金扶持,化解这些版面或专栏可能在市场上面临的生存危机。
(三)在报纸科普类文章的选题上加强关于科学精神的报道
报业面向从十几岁到几十岁的广泛人群时,需要考虑大众各层次的需求。应当将最广大的人群进行细分,追求受众的最大化。因此,在科学传播的内容选择上,大众传媒应该更加注重对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的传播。与专业化的知识相比,传播科学的精神和科学的思想方法更容易为受众接受,因为后者不需要受众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从受众的角度考虑,对不具备相应专业基础的受众群而言,通过各种事例报道来传播科学精神和思想方法,易于让广大读者接受。
注释:
①调查对象中有3份报纸并非日报。
【关键词】网络时代 科普编辑 业务素养
一、互联网时代,编辑要与时俱进,适应信息化的工作方式
编辑是一项非常古老的职业。在我国,商代就出现了有文字记录的典册,说明那时已经有人从事编辑整理的工作。实际上,我国的编辑业和中国文化一样源远流长,正因为有了精湛的编辑活动,灿烂的文化才得以保存和发展。
几千年来,古今中外的编辑都是用笔和纸,对各种作品进行加工和整理,尽可能把作者的劳动成果完美无缺地奉献出来。从这个意义看,编辑的纸笔就好比裁缝手中的针线,故有“为人作嫁衣”之说。
最近十几年,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互联网的高度发展,传统的编辑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除了书籍、报纸、期刊等出版物外,还出现了以光盘、网站为载体的多媒体出版物,这类新型载体利用声频、视频、图像等传播信息和交流思想,因此,编辑工作的内涵扩大了。
如今的编辑工作,很大程度上都是利用计算机和互联网来完成的。如用QQ、电子邮件和作者沟通、约稿,用专门的编校软件来审稿和发稿,用论坛、微博与读者交流,等等。随着传统媒体不断向互联网迁移,可以预见,以网站为载体的无纸化出版和无纸化阅读,将会大行其道。
随着越来越多的编辑工作在互联网上进行,网络编辑作为一种新型职业,其需求量将不断增长。据测算,我国网络编辑的年增长将超过26%,比其他各类职位的平均增长量还要高。网络编辑的发展,已日益引起业界和相关领域的密切关注。
作为平面媒体的报刊编辑,要应对网络化带来的各种挑战,除了要熟悉传统的工作方式,还必须深入了解网络编辑的技术手段,能够熟练使用网络编辑软件和绘图软件。由于网络信息是实时的,对编辑人员的判断力、突发事件处理能力和工作效率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此外,网络的互动性较强,经常会有网友跟帖讨论,在这种工作方式中,如何与网友互动,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也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科普编辑作为编辑队伍中的重要力量,更要适应信息化工作方法。不断自我加压,不断更新知识,不断学习新的技能,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对科普编辑的知识结构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随着时代的进步,知识在不断地细化,人们的认知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在许多科学现象的背后,往往要由多学科、多领域的知识来解释,才能把某一现象说清楚。这些都对科普期刊编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尽可能具备更高的综合素质。
其次,科普编辑要正确认识科学的两面性。科学是人们认识自然与社会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自然规律是客观的,可是,当人们用大脑去分析、判断、解释这些科学规律时,又是主观的、局限的。因此,科普编辑不仅仅要把科学知识讲述给广大读者,更重要的是要怀有一种批判的人文精神,让读者理性地认识今天的诸多科学成果,以及科学发展带给人类的好处和缺憾,从而让读者形成一种正确的科学发展观。
那么,怎样才能提高科普编辑的业务素质呢?笔者觉得,应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一方面要多看多想多学,拓宽自己的知识结构,了解一些具体学科的知识,从各种渠道了解科学发展的最新动态。另一方面,编辑部应该鼓励编辑们走出去,参加学科最新的学术报告会。鼓励青年编辑参加短期培训,多结交新的、年轻的作者群体,做到眼界开阔,这样才知道自己怎样做是最好的。
总的来说,科普编辑不仅要成为科普领域的杂家,更要成为某一领域内的专家。只有具备这样的本领,才能在工作中识别细小的差错,避免失误。
三、科普编辑要有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
常言道,编辑是一座桥梁,两端分别连接着作者和读者。因此在策划选题和组稿时,我们应时刻关注科学热点、知识热点,以便从中发现读者关注、喜爱的选题。找到了一个合适的选题,就要选择合适的作者来写,这涉及到作者的知识结构、语言风格以及他对栏目宗旨的正确把握等。有时候,一个好的选题,由于没有找到好的作者,反而会被写成枯燥乏味的文章,不忍卒读。笔者在编辑科普文章时,常常关注这几个要点:文章的语言是否生动、内容是否有趣、标题是否吸引小读者、引用的数据是否准确,等等。
在版面的安排上,其实也有许多工作要做。随着网络的渗透和生活节奏的加快,读者的阅读习惯也在改变。一组热点话题究竟用哪一种编排方式来表现,这是我们在排版时经常思考的。也许有的人会说,版面设计是美术编辑的工作,不关文字编辑的事,其实这个想法是错误的。
因为阅读方式不同,影响着读者的阅读兴趣。作为科普编辑,对自己编发的文章十分熟悉,因而对采用何种版式、选用何种配文图片能达到最佳的阅读效果,他的意见对美编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有时候,如果能找到一张高质量的配文图片,就可以突出文章的重点,或是弥补了文章知识上的不足,使整个版面更加出彩。笔者在编辑科普文章时,都是自己找图片,力求文图紧密配合,知识点准确无误。
四、科普编辑应该培养原创能力,积极投身到科普创作当中去
目前,我国的科普事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我国既存在着少年儿童和低文化素质者的庞大群体,也存在着对科学技术关注日益增强的社会公众,科普工作可谓任重而道远。但现实情况是,我国科普创作队伍偏弱,高质量的科普作品不多,尤其是适合广大少年儿童的科普佳作更为缺乏。
1961年出版的《十万个为什么》,是我国第一本普及版的百科全书,堪称科普读物中的精品。该套丛书内容非常广泛,采取一问一答的方式介绍各类科学知识,文字不长,深入浅出,非常符合青少年读者的认知方式和阅读特点。《十万个为什么》至今修订过5版,在传播知识、普及科学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影响了中国几代青少年走上了科学的道路。近年来,冠以“十万个为什么”的图书层出不穷,虽然把众多前沿学科的问题也纳入进来,但同质化倾向严重,有的图书为了追求出版速度,编校不严,甚至出现谬误,在读者中造成不良影响。
科普佳作的稀缺,折射出我国科普人才匮乏的现实。一项调查表明,我国年龄在40岁以下的中青年科普作家所占比例仅为20%多一点,而许多已退休的学者或科普工作者仍在发挥余热,但这批作者毕竟精力有限,而且无论是从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上,还是从写作手法和语言来看,跟新生代读者的需求存在着明显差距。因此,发现和培养中青年科普作者,是科普编辑义不容辞的责任。
同时,科普编辑在编有余力的情况下,应当积极投身于科普文章的写作。特别是一些资深的科普编辑,多年来对自己负责的栏目储存庞大的知识库,也具备业内敏锐的捕捉能力,了解读者的需求,知道哪些内容是读者最想看的。这个时候,可以尝试自己写一些科普文章,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同时也能在栏目缺稿时,自己可以拿出得力的作品顶上去。
五、科普编辑要有市场意识,具备宣传和推广能力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科普作品既有精神产品的属性,又有一般商品的属性,因此,科普作品也受着商品经济规律的制约,也要进入市场竞争。科普编辑不仅要做编辑业务上的强者,更要善于推销产品。
现在又不少科普作品在市场上不叫好,这固然与选题和编校质量有一定关系,但编辑人员在市场、经营方面的经验不足、参与不够,恐怕也是原因之一。
实际上,科普编辑参与经营的过程,也是全面检验、提高自己能力的过程,这对搞好发行工作也是十分有利的。因为编辑对自己的产品最了解,它的特色何在,内容如何,宣传起来更容易到位。编辑虽不能代替发行部门,但可以通过一系列公关活动,如读者座谈会、新书会、科普讲座等方式,提高书刊的知名度,从而拓展发行渠道,扩大发行量。同时,编辑直接与读者见面,不但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还能更迅速地掌握读者反馈的信息,这对提高编辑水平、改进作品的质量大有裨益。
所以,要做一个业务全面的科普编辑,不仅要具有较强的市场意识,善于开发选题,了解文化市场的新动向,也要有宣传自己文化品牌的能力。
六、科普编辑要恪守职业道德,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
说到底,编辑工作是一种服务性工作,是为读者提供精神食粮而存在的。一个编辑只有牢固地树立了服务意识,才会在日常的选题、组稿、编辑加工过程中,把读者的需求放在首位。对广大读者而言,他们有一个本质的共同点:那就是崇尚科学,渴望看到高品位的科普读物。真正的科学知识和实用的技术办法,能使他们“茅塞顿开”乃至受益一生。
有过科普编辑工作经验的人都知道,喜欢科普作品的读者都有一个共同点,即喜欢新鲜和猎奇。因此,科普栏目要办得新奇有趣,图文并茂,才会吸引读者的眼球。当然,单纯和一味地追求刺激和猎奇,久而久之,读者也会产生倦怠感。因此,科普编辑只有根据读者的需求,不断调整思路,提高自己的编辑水平,才能更好地为读者服务。
有些编辑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而放弃社会责任,在作品中宣扬庸俗低下甚至封建迷信的东西,这无疑损害了读者的利益,也是编辑职业道德所不容许的。
美国青少年读物出版社总裁兼总编辑福格曼在谈到少儿读物出版时说过:“一本好书能改变孩子的一生,影响他们对于事物的感觉和看法,参与儿童读物编辑的过程不仅仅是件非常有趣的事情,而且是很重要的责任。”在互联网时代,我们需要更多的对科普事业一往情深的出版工作者,有责任有义务把更多的科普精品奉献给青少年朋友。
关键词:高校 媒体 科技普及
中图分类号:G32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2)011-189-02
1 引言
科普知识是一种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解释种种科学现象和理论的知识文字。科学技术普及,是指采用公众易于理解、接受和参与的方式,普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倡导科学方法,推广科学技术应用的活动。以大学生易于理解、接受和参与的方式开展科学技术普及是切实发挥科技公共服务功能、全面提升大学生科学素质的有效途径。然而,目前大部分高校对科普知识的普及措施比较单一,不够新颖,而且,科学的普及的涉猎面极其广泛,科普知识普及的效果不是很好。
2 大学生科技普及的必要性
人类进步史已雄辩地证明:科学技术是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巨大历史动力。而科学普及作为科学技术通向人类社会的桥梁。大学生是国家的主力军,高校普及大学生科普知识尤为重要,高校需要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的科普工作。网络、电视、报刊和广播是我国公众获取各种科技信息的渠道,这些也是大学生获取知识主要并且最感兴趣的途径之一。本文认为高校除了举办一些特色活动还需要充分利用校园媒体,提升同学们的科学素养,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更好地营造校园学术氛围。
3 利用校园媒体进行科普知识普及的有利条件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媒体的产生,校园中构建了以报刊、广播、网络为主的校园媒体。为了更好地普及科普知识,需要充分利用校园各项媒体。
第六次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显示结果:“报纸杂志”是我国公众获得科技发展信息的重要渠道。大学生通过校园科技期刊获得科技信息来改变知识结构,拓宽大学生的视野,引导研究方向,推动社会进步。
广播科技节目能够提供正确的价值观念、引导社会舆论、提倡科学生活、起到教育受众的作用等功能,科普广播具有传播迅速、覆盖面广、制作方便灵活性强等优点,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广播电台对科普广播栏目的制作与开发不足,采用新的模式对广播电台进行开发,制作丰富多彩的科技广播栏目,使大学生在校园中能够在休息娱乐的同时了解科技资讯。
目前,网络及网络电视逐渐成为一种新兴的娱乐和获取知识的模式,对大学生科技知识的增长和科学信息的获得提供了便利条件。网络弥补了传统电视所欠缺的即时性、交流性和高度自由性,由于报刊携带及传阅不方便,而且,在电视等影音片段的比较下震撼力和感染力比较低,广播收听缺乏视频与文字,不便于传播抽象的内容,而网络及网络电视也具有可控性。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曾《中国科普市场现状及网民科普使用行为研究报告》报告显示,30.9%的中国网民属于网络科普用户,会定期通过科普网站、科技博客或者科技类报刊杂志网站获取科普知识。对大学生而言,充分利用校园网络,吸引更多的同学关注科技。
2011年10月17日网友“方可成”在其新浪微博中上传了一段“神曲”——《化学是你,化学是我》,该视频随之迅速在微博上走红并受到很多人士的关注,可以说这是对科普知识的普及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它把科技和音乐相交融,使大学生在娱乐自己的同时,逐步树立起爱科学的信念,进而投身到学科学和用科学的行列之中,更利于大学生对科普知识的学习,从而达到科普知识普及的目的。
4 校园新媒体普及科技知识的开发及利用
4.1 丰富科技期刊的内容,拓宽同学们的科普知识视野
(1)大学中,有着各种各样的期刊,但是,要使同学们能更多的关注科技期刊,学习科普知识,就必须创立科技独特的品牌。结合实际体验和最新的学科行业信息写作科普文章,并且要加强原创稿件和再创作稿件的质量管理。(2)鼓励校园科技工作者策划原创栏目和选题。要根据读者需求精心设置原创文章的栏目,且经常根据读者的反馈意见进行调整,如对读者进行一些有抽奖活动的问卷调查等。(3)科技类报刊一个重要部分是科技新闻,而综合型科技新闻要及时准确的报道,通过有效的方式满足大学生的需求。这就需要寻找让科技新闻走进大学生的路径,把科技新闻通俗化,结合大学生日常关心和专业相关的问题,结合相印的科技新闻事件不断延伸出来报道。
4.2 充分利用学校广播电台普及科普知识
科普广播在运作中解释自然现象,报道科技新闻,介绍丰富的思想和鲜为人知的科技事件,了解科技人物,传达科技政策等等。
科普广播中如果有意识并讲究方法地渗入探索求知的理性精神、实验验证的求实精神、互助合作的协作精神等科学精神内容,就能使科普广播增加人文色彩,增加可听性与感染力。科普广播在内容选择、形式安排上应该通盘考虑,要因对象不同而异,尽量做到各种层次的内容和形式的合理安排,在主要面对某种层次受众的安排中,又要精心处理科普广播的内容和形式,尽可能使更多的受众也能受到影响,选择好所传播的内容,以在最大程度上影响受众。
目前,广播业提倡创新,节目要常变常新。需要经地进行收听率的调查,根据对同学们的满意度、最喜爱的栏目及建议等调研,定期的对广播栏目进行调整和创新性的改版,吸引更多的听众,使更多的大学生在娱乐中收获知识,了解科技,营造一个良好的科技氛围。
4.3 大力发展校园科技网络
4.3.1 电视科普栏目的质量切合大学生,吸引受众
(1)提高电视科普栏目的制作能力,保持创新性,增强符合大学生特点的特色栏目。创新性表现为电视节目的创作者时刻以创新的眼光审视自己的作品,以不断创新的思维模式去修改现有的节目,时刻保持节目的新颖性,以满足受众日益变化的要求。强调科普栏目制作的科学性,有针对的满足不同兴趣,不同特点的大学生的科普需求,使得栏目能起到更好的宣传普及工作。(2)学校需要加大一些对科技普及的投入,在普及科普知识的同时,进行一些提升高度的栏目,拍摄事宜电视传媒广泛宣传的专题电视科普栏目及科普电视片。
4.3.2 网络新媒体对科普歌曲等文艺形式的开发,营造科技普及的良好氛围
新媒体是应运信息技术飞跃发展而生的一类新的媒体,使各种科技表演也成为科普宣传的有力武器,科普歌曲等科技类文艺表演是新近崛起的科普文艺品类,它以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技术知识为主题。通过新媒体,做好以下几点,把校园科普歌曲等科技类文艺科普潜能的有效开发推上更高层次。
(1)学校各级领导重视科普歌曲和表演的开发和推广,招募学科教授、音乐教师、校园歌手、科技和音乐爱好者等进行创作团队的建设,通过平面媒体的宣传和广播、电视、网络等校园媒体将科普歌曲等文艺形式延伸到校园的每个角落。(2)充分发挥学校科技组织的作用,大力开展群众性科普歌曲演唱和表演活动,鼓励大学生积极主动融入到其中,让科普歌曲的演唱提升到“唱红歌”那样的规模。在网络中上传科普类的文艺表演视频,让科普歌曲等文艺形式融入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去。(3)在网站上开辟视窗,让包括科普歌曲在内的科普文艺作品出现在我们科协系统的网站系统中,更让其它网站、及至知名网站能从我们的网站系统中下载这类科普资源,扩展我们的科普网络阵地。
综上讨论,各个高校大力推广运用各项媒体宣传普及科普知识是一项有意义并且势在必行的项目。
参考文献:
[1] 翟杰全.科技传播与知识经济[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0(04).
[2] 陈维瑶.强化公共关系意识,重视科技期刊形象建设[J].中国期刊研究,2003,14(2):216-217.
[3] 陈辉.新媒体时代网络音乐文化传播特征解析[J].中国音乐学,2009(3):113-119.
[4] 鲁晓波,黄石.新媒体艺术——科学与艺术的融合[J].科技导报,2007,25(13):30-33.
提升公众的科学素质,呼唤互联网时代的科学精神,让科学“跑”在谣言前面,前方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互联网是一柄“双刃剑”
随着2016年我国网民数量和微信月度活跃用户数量分别突破7.1亿和8.5亿,“互联网”已经成为公民获取信息的主渠道。与传统媒介相比,互联网正以更迅疾的速度普惠更广阔的人群。
但是互联网是一柄“双刃剑”。中国科协相关负责人就曾直言,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上信息良莠不齐,不科学不“靠谱”的“心灵鸡汤”、八卦谣言误导公众、危害社会。
回想几年前,2011年,日本发生的9.0级强地震引发核泄漏事故,在我国不少地区曾掀起一场抢购食盐风波,2007年广东和海南等地“吃了得香蕉黄叶病的香蕉会得癌症”的谣言致使香蕉价格大幅下跌,蕉农损失惨重。这些现象一方面折射出网络已成谣言集散地,一方面也凸显了提高我国公民科学素质的紧迫性。
每每收到长辈和朋友们用微信发来的类似《注意,空腹喝牛奶等于慢性自杀!》《冬天,这些水果不能吃》之类的文章,许多科研工作者都会深感无奈,在他们看来,迅猛发展的互联网技术,给科普工作提供了新的载体和渠道的同时,也为谣言的传播提供了便利。许多专家曾呼吁,在谣言已经广泛传播之后,再去纠正和挽回,效果往往不理想,补救的成本也会相当高。而如果能在谣言产生之前就提前做好相关的科学普及工作,让每一个人、每一位网民都能成为网络谣言的“绝缘体”,将谣言消灭于萌芽之中,谣言的广泛传播就会有难度。因此,科学素养的提升,科学知识的普及,在互联网已经广泛渗入人们日常生活的当下,至关重要。
“互联网+科普”需要多元主体的参与
互联网的传播规律证明,互联网媒体的科学产品和内容越丰富,科学流言得以传播的机会就会越少。谣言的猖獗,恰恰是因为各种网络平台上,既有吸引力又有说服力的科普作品还远远不能满足网民对于提升自身科学素质的需要。
2016年11月,由20余位院士担任分册主编,40余位院士亲自撰稿,来自世界各地、各个学科的600余位科学家和科普作家共同参与编写的第六版《十万个为什么》获得了2016年上海科普成果奖一等奖。
这部由科学家群体编纂的图书最大亮点在于,改变了以往每个“为什么”只有一个答案的问答方式,将科学界的不同说法同时展现,让孩子在获得多种答案的同时,最大程度激发起他们对世界、自然的好奇和探究的兴趣,培养他们钻研和探索的精神。例如,恐龙是怎么灭绝的,这个问题至少有5至6个观点,小行星撞击地球仅是其中一个观点。
《十万个为什么》的广受好评,就体现了科技工作者在参与科普传播、提高公众科学素质中发挥的巨大作用。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西方已经有很多国家建立起鼓励科学家与大众双向交流的完善机制,科学家为了让社会更好了解自己的研究课题,也愿意主动向公众宣传,为读者写科普文章,从而形成了顶尖科学家与广大公众良好互动的文化,许多科学家也将科普工作作为自己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
但相比于西方国家,“我国科研评价机制还不完善,基本上仅仅以科研成果衡量科研成绩,对于科学家做科普工作没有量化评价。这就很难调动科学家从事科普工作的积极性。”中科院院士林群道出了我国科学家参与科普活动较少的深层次原因。同时,林群提到,“现实中,有些科学家在心态上对科学普及存在‘别扭’情绪,带有长久以来的偏见与误解,因而致力于科普教育的科学家并不多。一些人甚至认为从事科普是不务正业,没有创新性,科
研搞不下去了才去搞科普。”
对此,北京市科协副主席刘小勘指出,不论是网络科学流言的治理还是科学知识的普及,仅靠科协的力量是远远不能完成的,必须依靠科技界、网民和媒体工作者的共同参与,“互联网+科普”需要多元社会主体的共同参与。
我们欣喜地看到,近几年,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和科研工作者主动参与到科普工作中,尤其是借助互联网平台,打造了诸多高水平的科普阵地。清华大学颜宁教授日前出任科技传播类自媒体《先生》主编。一段“任职宣言”就清澈犀利:“踏踏实实做科普、认认真真传播科学精神,是微时代逐渐稀少的坚守与纯粹,是在充满了噱头、标题党、博眼球的海量文章之外的一眼清泉。”
创新方式,让科普变得不再“高冷”
科学普及的工作,除了需要更为多元的参与主体以外,还需要努力创新方式,让高冷的科学充满趣味与温度,增强贴近性和接受度。几年前,有谁能想到,在开着车送孩子上学的路上,就能听权威科学家讲几段妙趣横生的科普小故事?又有谁能想到,每天看几分钟漫画,就能学到日常必备的医学常识?
不久前,一款独具特色的科普音频节目《科学队长――孩子耳边的科学家》,在手机应用“喜马拉雅”上线。这是一档由北京大学教授饶毅、清华大学教授鲁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谢宇3位科学家打造的音频节目,将原本深奥的科学知识趣味化,带孩子领略科学的神奇魅力,受到广大中小学生的欢迎。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缪中荣和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何义舟两位医生合作,在微信公众号“小大夫漫画”上推出熊猫医生系列科普漫画,坚持每天一期,利用便捷的互联网和微信交流平台做全科医学公众科普,以其清新幽默的风格,成了科普公众号中的一股“清流”,受到公众的广泛关注与好评。
互联网时代,要让科普变得有趣。果壳网副主编吴欧就谈及,“要让科学知识以有趣的、接地气的、可传播的方式在互联网上流行,让公众觉得科学知识不是那么高冷、遥远的东西。”多年前,林群也曾撰文指出:“一些科学家不懂得如何与公众沟通。交流传授的过程中,许多科学家有意无意地只用专业、枯燥的术语与公式,不善于把复杂深奥的科学问题通俗化、简单化,无法吸引广大群众,更别说让公众理解掌握了。慢慢地,公众对于科学的热情也就减少了。”
(1)记叙文阅读。记叙文是一种常见的英语文体。就广义而言,叙述性文字包括小说、故事、传记、历史等,在教材上占有不小的篇幅。记叙文的要素概括为: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由、经过、结果。即将五个“W”(who, when,where,
what and why)。入选中学教材的外国名人故事或小说篇目,如: 提供了绝好的素材。阅读时要学会从事情本身的发展去理解故事情节。通过作者的重要细节描写联系故事情节去领会作者的意图,对细节描写要重点关注。
( 2) 说明文阅读。说明文主要是对事物或现象的发生、变化、特征或功能进行介绍,其目的在于对所写事物进行解释,回答“怎么样”、“为什么”之类的问题。初中语文教材第三册就是以说明文为主编排课文的。汉语中对说明文的要求是“说明对象是什么”,“说明的顺序是什么”、“用什么说明方法”,这一要求同样适用高中英语说明文阅读。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下定义、作比较、列数字、画图表、引用等。 说明文一般来说层次分明、结构严谨、逻辑关系清楚,呈现为“总——分——总”的结构。说明文都有一个(或多个)明确的被说明对象以及与被说明对象有关的主题。如No Smoking, please一文中,吸烟是object,吸烟引起的危害是theme。作者通过多侧面、多层次、多角度对这一现象加以说明和介绍。该文以数字说明为主,如:In China:38% of the population smoke,89%of smokers are male; in 1989 the government received 25 billion ...说明信息分布的模式呈现一种立体格局——各个侧面(细节)之间既有系统的、有机的联系,以形成对主题的完整概念,又有各个侧面同文章中心的联系。在教这类文章时,教师可列出与课文主题密切相关的数据、表格、提纲等,帮助学生寻找理解的重心,使文章脉络变得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