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凡卡的主要内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点击课题法。所谓“题眼”,课文的题目即是文章的“眼睛”,内涵是极其丰富的,它具有统领全文的作用。文章的题目有的突出时间,有的突出地点,有的突出人物或中心等几种形式。教学的时候,可以从剖析题目入手,精心设置疑问,各个击破,使得讲读精简扼要,理解、领会深刻。比如:课文《詹天佑》课题是人名,教学时可紧扣题意进行:①初探审题激发兴趣、设疑:为什么要用人的名字作为课题?②理解审题,深入内容讨论:课文是怎样描写詹天佑的?詹天佑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课文又是怎样围绕“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来写的?引导学生深入学习课文内容,理解詹天佑的“杰出”、“爱国”表现在哪些地方?③深究审题,欣赏品味,讨论:文中哪些地方描写詹天佑的“杰出”;哪些地方描写詹天佑的“爱国”;指导学生朗读詹天佑怎样勘测线路、怎样开凿隧道、怎样设计“人”字形线路等来理解“杰出”;读帝国主义怎样阻挠、要挟、嘲笑等部分内容来理解詹天佑的“爱国”。
(2)中心突破法。小学课文中,有的课文有概括总结句,有颇具代表的反复句或抒情句等。在课文中总是能起到概括主要内容、统领全文,并对中心思想起着一种画龙点睛的作用,就是我们常说的中心句。在教授这些课文时,以此为突破口,俯览全篇,层层深入,明确它的要旨。如讲解《詹天佑》一文,可以紧扣中心句:“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进行指导,带动全篇。教学时大致可以这样组织教学:首先通读全文,找出中心句,接着分析,指导阅读时可设计以下问题进行讨论:①“杰出”是什么意思,课文哪些地方最能表现詹天佑的“杰出”?②课文哪些地方表现出詹天佑的爱国?最后由学生找出来读,从而引导理清课文的脉络,接着围绕以下问题进行讨论:詹天佑面对帝国主义的阻挠、要挟,他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站出来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然后在“勘测线路”、“开凿隧道”、“火车上陡坡”时他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怎样克服困难的?另外这些段落和中心句的关系怎样?这样,学生就能自己领会课文,掌握这类课文的阅读方法并学习用这种方法进行表达。
(3)指引过渡法。过渡是文章的段落、层次之间连接转换的结构方法,许多课文结构严谨,段与段之间巧妙地运用了过渡句(或段),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使课文内容浑然一体,而且概括了课文的主要内容,标明了课文的中心所在。教学时就可以由此引导,双向展开,化繁为简。如《太阳》一课可以抓住“太阳虽然离我们很远很远,但是它和我们的关系很密切。”这个过渡句,采用这种方法进行导读。
【关键词】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惜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以上有关阅读教学的理念使我们知道:阅读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过程,学生的参与度决定着阅读教学的效果。目前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是,教师虽有重视学生的阅读,但填鸭式、满堂灌的提问讲解充斥着整个阅读教学,学生在阅读教学中没有思考,没有品味,更没有问题的质疑。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进行了批注式阅读教学方法的探讨与实践,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效率,形成良好的阅读教学氛围。
一、什么是批注式阅读的涵义和特征
1.批注式阅读是指学生在自主的状态下,以学生独立的思维为主导,以圈划、注解、评点为形式,以促进阅读能力提升,培养语文素养为目的的学习活动。
2.批注式阅读的特征。首先,批注式阅读具有“独一性”。一个人在接触一文本时,对内容的理解,对情感思想的感悟是不同的。批注式阅读非常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第二,批注式阅读具有“创造性”。批注式阅读是对文章进行感悟、评判、反思,是带着探究、审视的目的去阅读文章。第三,批注式阅读具有“多面性”。引导学生在理解感悟文章的基础上,从多个方面看待作者的观点,不同角度,不同观点发生交流碰撞。
二、为什么小学语文教学要进行批注式阅读
1.能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的本质是个性体验,让学生利用各种批注方法,亲历阅读实践,把感悟体验流注笔端。同时,学生只有对整个文本阅读理解之后,才能进行圈点勾画,才能阐述观点,在潜移默化的阅读中,学生理解感悟有所收获,阅读能力有所提升,学习能力有所发展。
2.能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传统的习作教学以小练笔或各种习作练习的形式,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使小学生有畏难心理。“不动笔墨不读书”,批注式阅读整合了读和写的训练,使读和写进行无缝链接,从而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3.能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批注式阅读使学生在阅读中个性化感悟充得到体验,为学生对文本的深入思考提供平台,让阅读不再被动,不再枯燥,不再乏味,而是大量的阅读,深层次的阅读,有个性见解的阅读,从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小学语文教学怎样进行批注式阅读
1.画,批注式阅读的起步。所谓“画”,即利用符号把自己在阅读过程中,认为有用的、难点的、重要的字词句甚至段,用不同符号或不同颜色,进行圈点勾画。画一画还可以把较长篇幅,较多内容的文章,抓住每个部分的中心句,连缀成段,是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好方法。
【案例1】教学《与象共舞》
教师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要求学生默读课文,想一想每个自然段讲了什么,划出每个自然段的中心句。
师:同学们,不动笔墨不读书,拿起你们的笔,边读边想。
(学生反馈)
生1:在泰国,如果你在公路边或树林里遇到大象那是一件很自然的事。
生2:象是泰国的国宝。
生3:在泰国,人和象之间没有距离。
生4:据说象是一种聪明而有灵气的动物。
生5:最使我难以忘怀的是看大象跳舞。
师:大家再试一试,把你画的句子连起来读一读,看看有什么收获。
生6:在泰国,如果你在公路边或树林里遇到大象那是一件很自然的事。象是泰国的国宝。在泰国,人和象之间没有距离。据说象是一种聪明而有灵气的动物。最使我难以忘怀的是看大象跳舞。
生7:我们画的都是段落的中心句,把中心句连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师:你们真是会学习的孩子,读课文找中心句,画中心句,连起来就是主要内容。这是归纳主要内容的方法之一。
2.注,批注式阅读的印痕。所谓“注”,是指对文中的疑惑处、关键处和解释处,进行圈点勾画。要培养学生常翻工具书的习惯,对不懂或有疑问的地方进行标注。
【案例2】教学《伯牙绝弦》
师:同学们,大家已经熟读了n文,下面请大家利用课文中的注释理解这篇文言文的意思,疑惑的地方做上批注。
(生默读后交流)
师:大家还有什么疑惑吗?
生1:“善”是什么意思?是“善良”的意思吗?
师:大家翻开字典查一查。
生2:字典里“善”有6个解释。我觉得课文里应解释为“高明的,良好的”。
师:“善哉”什么意思?
生3:“善哉”的意思是“好啊!”
师问生1:你用什么符号进行批注?
生1:我在“善”的下面标了个“?”号。
师:对,学习就是一个“质疑”的过程。在你不明白的地方做上批注是一个阅读的好方法。
3.批,批注式阅读的升华。所谓“批”,就是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过程中,对有感悟之处,文章的奇妙之处进行评点,抒发自己的主观感受,写上自己的思维轨迹,表达自己的情感思想。
(一)抓重点,边读边思边批。
在批注式阅读教学中,小处着手,抓住重点的一个词或句,把所思所想所悟,批在课文旁边,留下思考的痕迹。
【案例3】教学《凡卡》
教师在教学《凡卡》第8自然段时,要求学生边默读边划出凡卡受虐待的动词,并根据这些动词,把所想到的写在边上,学生反馈交流,发言踊跃。
生1:我从老板的动作“揪、拖、揍”体会到了老板的凶恶,凡卡遭受着非人的待遇。
生2:“直戳”一词,让我仿佛看到了一只“母老虎”,如果我是凡卡,我一定反抗。
师:凡卡敢反抗吗?我们从下文就可以得到答案。
生3:伙计们也没有同情心,同时他们还“捉弄”凡卡。
师:凡卡在莫斯科遭受非人的虐待,所以才哀求爷爷带他回家。
(二)注重细节,边揣摩边批注。
俗话说:细微之处见精神。批注式阅读还要注重文章的细节,批注的范围可以就课文的某一个场景,某一个细节。细
(下转第37页)
(上接第36页)
节描写往往是作者匠心独运之处,我们要培养学生抓住这些感人的细节描写,通过批注的形式品悟文字,感悟情感。
【案例4】教学《临死前的严监生》
师:一个与众不同的神态,一串娴熟的动作,一处令人感动的语言,都是生动的细节描写。请同学们用心读这篇短文,看看哪些语句触动了你,在旁边写下批注。
(生默读后,交流批注)
生1:“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作者的神态描写向我们展现了一个吝啬鬼的形象。
生2:“他把两眼睁的滴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这处描写最为精妙,有神态、有动作,特别是“滴溜圆、狠狠、越发”,我的脑海里仿佛出现了一个垂死挣扎的吝啬鬼。他仿佛在说,你们怎么都不明白我的意思啊,费油、费油啊!
师:你真是一个会读书的孩子,不仅把重点词圈上,而且旁批了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生3:“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我体会到了吴敬梓笔下吝啬鬼的形象。@篇课文严监生没说一句话,但从神态、动作的细节描写,一个吝啬鬼形象跃然纸上。
师:“跃然纸上”这词用得好,我们平时阅读要有做批注的习惯,把重点词划出来,旁批上自己的体悟、心得以及所思所想,这样我们笔下的人物、景物也会跃然纸上。
批注式阅读是一个思维的过程。阅读中,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储备与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在课文中圈点勾画,写上批注,注明自己的思维轨迹,与文本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对话,从而提高阅读能力。批注,让生本对话有痕有味。
【参考文献】
[1][美]约翰・杜威,赵祥麟,王承绪译.杜威教育论著选[M].华东师大出版社,1981
[2]孙立权.“语文教育民族化”的一个尝试――批注式阅读[J].东疆学刊,2005(1)
[3]沈雪珍.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方法例谈[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2(10)
一 任务驱动,落实“备课”
语文学科本身具有激发学生兴趣的特点。教学中,要让学生养成当“老师”的习惯,第一个环节就是让学生养成“备课”的习惯,这就需要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始终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进行教学设计,引导学生学习,让学生在课堂上人人有事做。只有人人有事做,才能保证学生的课堂参与率。因此,在讲新课的前一天,老师就给学生布置任务,把学习目标、学习指导写在黑板上,学生回家按照学习目标、学习指导来“备课”。学生“备课”的内容要写在书上或小纸片上并贴在书上,第二天组长检查,老师抽查;朗读课文让家长在书上签字。任务完成在红花榜上加分,没完成减分。如在教学《小英雄雨来》一课时,老师在讲新课的前一天就在小黑板上出示学习目标:了解雨来为了掩护革命干部与敌人作斗争的故事,体会雨来热爱祖国,机智勇敢的优秀品质。学习指导:(1)认识“絮、脊、姥、槛”等8个生字,理解“飘飘悠悠、光溜溜”等词语。(2)朗读课文五遍,给各部分加小标题。(3)结合课文写写我眼中的雨来。这样,学生回家就可以有的放矢地“备课”。坚持任务驱动,落实“备课”的方法,让学生渐渐地适应这种学习方式,越来越喜欢这种学习方法,养成课前“备课”的习惯。
二 小组合作交流
在教学过程中的第二个环节,就是小组合作交流。该环节老师要重点进行小组建设和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从小组长的选定,到学生如何在小组内交流都认真仔细地对待。为保证每个孩子都有所收获,小组建设非常重要,学生优差结合,分工具体明确,小组内群策群力,提高学习效率,做到兵教兵。这样既加强了小组的团结意识,又给学生解决问题提供了好的途径。具体操作:学习指导有六个,六个小组的组长上讲台上抽题,抽到哪个学习指导就在小组里准备,由于组员在课前进行了充分“备课”,自由思考后,就有了交流的需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同学们积极发言,将个人独立学习的成果转化为全组共有的认识成果,培养了集体意识和活动能力,为学生当“老师”讲课奠定了基础。
三 学生争当“老师”
由于孩子天生就有表现欲,渴望在众人面前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尤其是得到自己的老师和小伙伴的认可。因此,语文课要给学生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教学中的第三个环节,就是在课堂上各个小组按照抽到的学习指导题顺序讲课,学生当“老师”,如果组里代表讲的不全面,就先由小组人员补充,再由其他组同学补充。学生当“老师”,也可以分层次,差生说简单的,优秀生说难点的。由于学生事先自己“备课”,拥有自己的思想、观点、疑惑后,通过生生互动,更容易实现思想的交流、思维的碰撞、情感的流露、心灵的放飞、才艺的展示。学生讲课的内容大概有:生字、词(词语解释)、多音字(本课出现的,学过的不再说)、课文主要内容、文章脉络、写作特点。由于每位学生的生活阅历不一样,思考的方法也不一样,通过生生互动,语文课就变得多姿多彩,神采飞扬。如果有剩余时间就交流资料。学生当“老师”,提升了认知结构、养成了健全性格、形成了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最后,再由师生总结,找出重点,补充说明。
如学习了《凡卡》第一自然段后,一学生提出质疑:凡卡为什么要“等老板、老板娘和几个伙计到教堂做礼拜去了,”才开始写信?这时,老师先让学生自己思考,让学生产生一种闯关的精神。有了这种自主的意识,学习才会真正发生在学生身上。待了一会儿,另一位学生站起来回答说:“因为他害怕老板、老板娘打他。”接着,提出质疑的学生谈了自己的感受:“凡卡真可怜,连写封信都要偷偷摸摸地写。”老师点评:“同学们回答得真好。”这些课例都体现了老师引导,学生讲课,亲身实践,知识记得更牢固,也就是“教是为了不教”。又如:让学生讲评试卷,试卷通过投影机直接投影到白板上,谁想讲试卷就讲,有异议时,大家讨论、探究,老师适时点拨。学生当“老师”使学生得到了实践、锻炼和展示的机会。
一、 培养学生的怀疑能力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阅读教学也是如此。
如《祖父的园子》这篇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中有这样几句话“蝴蝶有白蝴蝶、黄蝴蝶。这种蝴蝶小,不太好看。好看的是大红蝴蝶,满身带着金粉。”“这种蝴蝶”指代不清,有明显语病,为了引导学生自主质疑、释疑,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文中“这种蝴蝶”指哪种蝴蝶?谁能帮我解答?话音刚落,有人马上站起来说:“老师,是指白蝴蝶。”“不对,是指黄蝴蝶。”“老师,我认为前面俩位同学的说法都不全面,‘这种蝴蝶’应指白蝴蝶和黄蝴蝶。”“哦,你能告诉老师你的理由吗?”“因为在‘这种蝴蝶’的前面有这样一句话‘蝴蝶有白蝴蝶和黄蝴蝶。’后面用了句号,所以‘这种蝴蝶’应指白蝴蝶和黄蝴蝶。”“你真细心,能从一个标点符号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得到我的肯定,那位同学颇有成就感地坐下,而底下的大部分同学也点头表示认可, “不对,他说的是两种蝴蝶,与‘这种蝴蝶’矛盾”。“同学们,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它有病。”班里的调皮大王不经意地回了一句,底下一阵哄堂大笑,“哦,既然有‘病’,我们替它把把脉,诊断、诊断。”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提高到了最高点,底下议论纷纷,各抒己见。有的说:“把‘这种’改成‘那种’原文就变成‘蝴蝶有白蝴蝶和黄蝴蝶。这两种蝴蝶不太好看。’这样就不会产生误解。”有的立马反驳:“还不行,文中‘大红蝴蝶’也是蝴蝶的一种,所以前面那句可以变成‘蝴蝶有白蝴蝶、黄蝴蝶和大红蝴蝶。’”“我赞成你的说法,不过,我们还应该把‘这种’改成‘前两种’,这样就不会产生误解。”“对,就这样改。”看到学生已讨论出了结果,我趁机问:“你们诊断的结果是——”“它有语病,我们可以把原文改为‘蝴蝶有白蝴蝶、黄蝴蝶和大红蝴蝶。前两种蝴蝶不太好看。好看的是大红蝴蝶,满身带着金粉。’这样就不会产生误解。”
听完学生的汇报结果,我竖起了大拇指,顿时,教室里欢呼声迭起。课堂到此,作为教者,我本应及时刹车,把学生引回课堂的教学目标上,但如果这样做,前面我费尽心思引导学生质疑、解疑只是一次为了完成任务的形式而已,没有从本质上让学生意识到学习需要细心,需要具备怀疑的能力,需要敢于向权威挑战的勇气,故此,我趁热打铁:“同学们,通过刚才的把脉,你有什么感受?”“老师,我知道了学习要爱于思考,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老师,我还知道学习要大胆质疑。”“老师,我还懂得学习不要过于相信权威,因为权威也有错的时候,要大胆提出怀疑。”……
从同学们的回答中,我已经达到了目的,这节课虽没有按时完成教学目标,甚至跑题,但这又何妨呢?
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定向思维固然重要,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也不容忽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并不等同于让学生的思维如野马脱缰或天马行空,教师要做到有目标,有要求,做到收放自如。例如:《顶碗少年》这篇课文紧扣“惊心动魄”一词,通过对顶碗少年动作、神态描写,对观众的表情、言行描写和对碗的具体描写,表现了“顶碗”这项杂技的高难度和少年屡次面对失败永不放弃的精神,阅读理解上难度不大,如果只把侧重点放在“惊心动魄”上解读,不足以触及学生心灵的深处,不足以让学生真正体会“顶碗少年”由第二次失败的沮丧到再度振作的心理历程。文中出现的老者,虽然笔者只用寥寥数笔对其进行神态、动作描写,但是正是老者对少年的宽容与鼓励,给了少年勇气和力量,使表演获得了成功,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是这位老者,你会对少年说些什么?学生们纷纷举手发言,有的说:“孩子,‘失败乃成功之母’别紧张,这次你能行。”;有的说:“孩子,‘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我相信你平时的汗、泪不会白流的。”;有的则说:“孩子,相信自己,你是最棒的!”……
“同学们,此时你是顶碗少年,听了老者的话,你的内心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不再紧张,信心十足。” “不再沮丧,振作精神。”“很自信,精神抖擞。”听了学生的回答,我知道他们已真正体会“顶碗少年”由第二次失败的沮丧到再度振作的心理历程,无须多言语,无须多讲解。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不光体现在说,还应体现在写。记得教完《凡卡》后,我布置了这样一道作业:凡卡怀着甜蜜的希望睡熟了。他在梦里看见一铺暖炕,炕上坐着他的爷爷,耷拉着两条腿,正在念他的信……梦终究会醒,凡卡的命运将如何?请你为故事结尾。
第二天,我翻阅学生的作业,结果令我惊喜万分,学生续写的故事情节丰富多彩,语言通顺,且最终的结果都没有脱离凡卡命运悲惨这个实际,续写忠于文本,忠于原著。
三、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读是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融入文本的重要途径。以读为本,以读促读,以读激情,以读导练,应该是阅读教学的基本方法。可是如何才能做到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情感得到升华呢?是不是在课堂中给出足够多的时间让学生朗读就可以了呢?事实证明,每次学生读后收获的效果并不明显,所以,教者应在“读”字上下功夫,应读有指导,读有目标,读有层次,读有质量。
《泊船瓜洲》这首古诗内容浅显易懂,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不难体会,关键在于如何让学生在读中领悟诗人的感情,使学生的感情得到升华。于是,我动起了标点的心思,看《泊船瓜洲》这首诗:京口瓜洲一水涧,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明月何时照我还”的后面是句号,按句号来读,那仅仅是平平淡淡的叙述,没有生气的读而已,我让学生把标点换掉,换成自己喜欢的符号,试着进行朗读。
有的说:“老师,我把它换成问号,这样能读出诗人离家很近却不能回的悲愤及浓浓的思乡之情。”
有的说:“老师,我把它换成感叹号,这样可以读出诗人面对离自已不远的家入乡却回不去的叹息和悠悠的思乡之情。”
有的说:“老师,我把它换省略号,这样可以读出诗人那种家近在眼前却远在天边的无奈、哀叹及言之不尽的思乡之情。”
1.模式产生的背景
我近几年来听了大量的语文课,发现比较成功的课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学生的参与率高、参与度深、参与面广。但是这样的课毕竟是少数。
对此现象,我进行了认真的反思:近几年来,小学语文教学“高耗低效”的情况有所改善,究其原因是教师在课堂上加大了语言文字训练的份量,即教师的训练意识在增强。但是语文教学中的“三个为主”原则(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还得不到充分贯彻,课堂上训练的全过程是由教师控制的,理解教师为主导是重“主”而不重“导”,教学过程大多是学生的被动参与,被动接受的过程,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落实。事实上,很多语文老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总是站在“教”这个角度去设计每一个环节,试图用自己的教去代替学生的学,应付学生的考,而不置换一下角色,当作学生想一想:这篇课文我要学什么?怎样学?如何学得更快?……忽略学生的自主参与,一味加大课堂上的训练量,将课文拆成零散的部件,不加品味地读、填、问、抄、背,其实是变相的填鸭式教学,是教师的急功近利行为。鉴于此,着眼于学生的身心、智能的健康发展和个人教学风格的形成,我尝试建立了“自主参与”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
2.模式的指导思想
模式的指导思想简言之就是:让学生在参与中生动活泼地发展,在发展中积极主动地参与,人人都有参与和发展的机会。
2.1在参与中获得知识;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儿童学习的最根本的途径应该是活动。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放手让学生参与动手、动口、动脑,完善他们的语文基础知识结构。通过读,能背诵课文,积累语言材料;通过思,能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品味文章的思想内涵;通过记,能消化吸收课文中的字、词、句、段、篇等知识要素。
2.2在参与中发展智能;语文教学过程,应成为学生获得充分发展的过程。也就是说,我的教学模式不仅要讲授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3.模式的操作程序
3.1导入激趣;语文课的课前导入设计的基本原则是形象、多样、新颖、简洁,主要任务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驱动学生的学习需要。这一环节的操作要求:教师要善于运用电教媒体、实物、挂图、范读、游戏等手段,创设平等、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唤起学生参与的欲望,引起学生参与的兴趣,产生良好的教学心态和学习心态,心理准备充分,做到“课伊始,趣亦生”。如执教《林海》一课前,我将《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的投影片和《林海》一文的投影片重新组合成连续抽动片出示给学生看,让学生既获得了视觉上的满足感,又感性地认识了兴安岭“岭多、林广、花艳”的特点。
3.2导读提示;这一环节的操作要求:在整体上让学生初步感知全文,了解课文内容,引导、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的导读提示非常明确: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不知道什么?还想知道什么?如在教学《趵突泉》一课时,我的学生回答了:①我知道了大泉纯洁、活泼、鲜明,小泉多而且比大泉有趣;②我不知道课文为什么说“只有自然才有这样的力量”。③我还想知道这大泉为什么叫“趵突泉”。……这些问题有的是重点,有的是难点,有的学生可以自行解决,有的则成为老师讲授新知的切入点。此环节适合各个层次的学生,人人都有参与的机会,使学生沉浸于主动探求新知的愉悦之中。
3.3导引点拨;这一环节的操作要求:教师要善于抓住机会,先精心设问,让学生“碰壁”、“遇险”;接着组织课中评议,并适时点拨;再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读中理解,理解再读,品评课文的语言美、结构美、思想美,使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主动积累,运用语言。如教学《我的战友》一文时,我挑选了学生自提的一个问题设疑:为什么把比作千斤巨石?在评议中,有的说:“巨石太重不动,还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有的说:“石头本身是不会发出声音的,也没发出一声。”更有一个同学说:“巨石是烧不化的,也是烧不化的。”这个同学的发言立即遭到其他同学的反驳,认为在烈火中肯定会被烧化。一阵深思之后,我发话了:“的身体是会被火烧化的,但是他的什么不会烧化呢?”“精神。”有一位同学很快领悟到了,令其他同学恍然大悟。
3.4导情设境;这一环节的操作要求:教师要进入课文角色,创设情境,带着学生一起去体验文章所表达的感情,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将这种感情内化为自己的情感因素。如在教《凡卡》一文读到“过了一个钟头,他怀着甜蜜的希望睡熟了”这句时,我创设了一个想象情境,让学生遐想凡卡甜蜜的希望实现了的情景,再把学生拉回现实中来,让学生在这希望与现实的巨大反差中体验作者同情凡卡的悲惨命运,憎恨当时的黑暗社会的感情,并引导学生将其内化为“爱憎分明”的情感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