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带有眼字的成语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2、豪言壮语:指豪迈雄壮的言语,形容充满英雄气概的话语。
3、甜言蜜语:像蜜糖一样甜的话语,比喻为了骗人而说动听的话语。
4、流言蜚语:原指没有根据的话语,现多指在别人背后散布的诬蔑、中伤的话语。
关键词:习语;文化差异;习语翻译
Abstract: An idiom is a phrase which is an established and fixed part of a particular language. Idioms are the essence of language; they bear the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cultural information of a nation. The culture differences reflected in idioms are mainly shown in four aspects. They are differences in environment, custom, religion and history. Cultural differences have great influence on idiom formation, and the cultural factors in idioms are difficult points in idiom translation. To solve this problem, proper methods should be used to make the translated versions both keep the national features and convey the meaning of the original.
Key words: idioms, cultural differences, idiom translation
1习语的含义及特点
1.1习语的含义
习语是某一语言在使用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固定的表达方式。本文所指习语是就其广义而言,包括成语、谚语、格言、歇后语等。习语形成于使用过程中,经过实践的考验,逐渐为人们所接受,它们有着固定的结构和浓厚的历史色彩。习语同文学作品一样是语言的精华:它们承载着一个民族的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世界上凡历史比较悠久的语言都包含大量的成语,汉、英两种语言即是如此。由于汉、英两族在历史文化背景、传统习惯及思想方法等方面有显著差异,反映在成语的形象、含义及用法上也大不相同(P78)。习语中的文化因素给翻译带来了困难。只有通过适当的翻译技巧和方法,才能使译文既能保持原文的特色,又能清楚地表达意思。
1.2习语的特点
(1)习语具有固定的结构,不能任意拆开、替换。例如:在英语中我们不能把“leave no stone unturned”改为“leave no brick unturned”,“live from hand to mouth (勉强糊口)”,不能写成“live from the hand to the mouth”,也不能写作“live from a hand to a mouth”;而在汉语中也不能把“七上八下”说成“六上七下”,把“乱七八糟”说成“乱八九糟”。
(2)由于语言、心理、社会和历史的原因,成语的真实含义同字面意义之间往往有不同的差异。例如:英语习语“to bring the house down”不能按字面理解为“把房子拉倒”,而是“博得全场喝彩”;pull one's socks up (振作起来,鼓起勇气,加紧努力),切不可根据组成这一习语的4个部分,把这个习语理解为“提起自己袜子”。汉语中“瓜田李下”也不是两处地方,而是指行为让人有所怀疑。其他的例子还有to cut no ice(毫无效果),a baker's dozen(格外优待),know where the shoe pinches(知道困难所在)等。
(3)习语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有的反映本民族的风俗习惯,有的包含有趣的历史故事。例如,习语face the music与古代的演员有关。当时,只要音乐响起,准备出场的演员就要立即走到台前,在观众面前进行表演,不管他是否已准备好。因此,后来“face the music”指不得不去面对一些令人不快的事情。又如汉语中的“毛遂自荐”原指战国时期赵国平原君门客毛遂,见平原君挑选20名说客去联楚抗秦尚缺一人,就自荐前往的故事。后来用这个成语比喻自告奋勇要求担任职务或工作。
(4)习语大多有鲜明的形象。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而习语则是语言的精髓,因而习语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反映在表达方式上,就是习语往往采用与该文化紧密相关的事物作喻体,形象生动地说明事理。例如,英语中的“as thin as a shadow”与汉语中的“瘦得像猴”,“lead a dog's life”与“过着猪狗不如的生活”,“as poor as a church mouse”与“穷得像乞丐”,“fishing in the air”与“水底捞月”。
2英汉习语中所反映的文化差异
英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原始文化》(1871)一书中,首次把文化作为一个概念提了出来,并表述为:“文化是一种复杂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余社会上习得的能力与习惯。”(P23)而我国的《现代汉语词典》中将文化定义为:“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由此可见,文化的涵盖面十分广泛。语言作为文化的一部分,所反映的文化现象也是丰富多彩的。在英汉习语中所反映的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环境差异
习语的形成与人们的劳动生活密切相关。英国是一个岛国,人们的生活以航海打渔为主;而汉民族生活在亚洲大陆东部,地处北温带,气候比较温和,人们的生活与土地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由于自然环境和地理上的差异,中国人和西方人对同一词汇的理解、联想也有所不同。例如,在形容一个人非常奢侈浪费时,英语是“spend money like water”,而汉语是“挥金如土”。中国是一个内陆国家,幅员辽阔,有许多名山大川,因此有许多与山有关的成语,如“安如泰山”,“开门见山”,“江山易改,禀性难移”及“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等。而在英语中则有许多有关于船和海的习语,在汉语中找不到与之完全对应的习语。如“all at sea(不知所措)”,“in deep water(陷入严重困境)”,“when one's ship comes home(当某人发财时)”,“water under the bridge(无法挽回的过去)”,“be of the first water(第一流的)”等。
而且,地域不同,各地自然景观亦各有特点,具体反映在语言上也有所不同。在用自然景观或物体来作比喻时,语言间就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如在汉语中有“有眼不识泰山”、“不到黄河心不死”、“不到长城非好汉”等。而在英语中则有“All roads lead to Rome”,“Take a French leave”,“Carry Coals to Newcastle(把煤送到纽卡斯尔,此地盛产煤,意为多此一举)”,“go Dutch”等(P65)。
2.2传统习俗差异
在英语和汉语习语中所反映的风俗习惯差异是多方面的。“狗”在汉英两个民族文化传统中的价值观念是截然不同的。汉语中与狗有关的成语几乎都带有贬义,如“狐朋狗党”、“狼心狗肺”、“狗仗人势”、“狗急跳墙”、“狗尾续貂”等。而英美民族却把狗看成忠诚的伙伴,常用狗来比喻人。如,“a lucky dog(幸运儿)”、“Every dog has hi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日)”、“not have a dog's chance(毫无机会)”、“Old dog will not learn new tricks.(老人学不了新东西)”等。
众所周知,汉语中的“龙”与英语中的“dragon”在文化内涵上有很大不同。“龙”在中国古代传说中,是一种能兴云雨,利万物的神异动物,是封建时代帝王的象征,是中华民族永远的图腾(P46)。“龙”在汉语成语中经常和吉祥的事物用在一起。例如,“龙凤呈祥”、“龙腾虎跃”、“龙马精神”等。而“dragon”在英语中指一种“有翅膀和爪子,能喷火”的猛兽,它与帝王毫无关系,而且还常用作贬义,指凶悍的人。因此,“dragon”在西方的习语中很少见到。
中国人认为“民以食为天”,因此在汉语中有许多与“吃”有关的习语,如“饭桶”、“吃不开”、“吃不了兜着走”、“吃老本”、“吃软不吃硬”、“吃闲饭”、“吃香”等。这些习语因为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在英语中都找不到与之相对应的表达。
2.3宗教信仰差异
中国人信奉佛教和道教,因此在汉语中有许多关于这两种宗教的习语。与佛教有关的有:“借花献佛”、“普度众生”、“六根清净”、“平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及“半路出家”等;与道教有关的有:“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等。而在英美国家,人们信奉基督教,因此有许多源于基督教的习语,如“God help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上帝帮助自助之人)”、“God sends fortune to fools(傻人有傻福)”、“Go to hell(下地狱去)”及“God's mill goes slowly, but it grind well(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等。
2.4历史典故差异
英国和中国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因此有大量英汉习语源于历史典故。这些习语结构简单,意义深远,往往不能单从字面意义去理解和翻译。如,在汉语中有“守株待兔”、“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四面楚歌”、“拔苗助长”、“亡羊补牢”、“鹬蚌相争,渔人得利”等。许多英语习语源于《圣经》和希腊罗马神话,如“Achilles heel(唯一致命的弱点)”、“The Trojan Horse(木马计;暗藏的危险;奸细)”、“meet one's waterloo(一败涂地)”、“swan song(绝唱)”、“A Pandora's box(潘多拉之盒,即灾难、麻烦、祸害的根源)”等。
3英汉习语翻译方法
关于翻译标准,中外翻译家们有着不同的见解。在中国,有严复的“信、达、雅”,鲁迅的“凡是翻译,必须兼顾着两方面,一当然是其易解,二则保存这原作的风姿(P316)”,傅雷的“神似”以及钱钟书的“化境”。而在西方,有Eugene A·Nida的“功能对等(functional equivalence)”原则。而翻译理论家Alexander F. Tytler 提出了3条翻译标准:“①译文应该完全传达原文的思想;②译文的风格和笔调应与原文的一致;③译文应像原文一样流畅。”上述各种主张虽然不尽相同,但都包含着一个基本的翻译思想,即译文要在内容和风格上忠实于原文。
作为语言的精髓,习语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信息。而翻译者的任务就是寻求适当途径将习语中的文化特色以浅显易懂的形式用译语表达出来。按张培峰先生的话说,“翻译工作者的任务就是由两种语言中最富于民族个性成分而形成差异的这种表面上不可译中择出可译的方法来”。
翻译习语的方法主要有直译法、套用法、意译法和注释法等。在翻译中要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
3.1直译法
只要符合语法规则并且为读者所接受,习语就可以采用直译的方法。刘重德教授认为,“翻译作为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要求译者必须实事求是,不能带有任何主观色彩。”因此他提出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翻译观点(P14)。直译一方面保留了原文的文化特色,另一方面也充分传播了原语文化,因此是最佳译法。有些习语的译文已经进入了目标语,甚至大多数人都不知道它们源于国外。例如:
一帆风顺smooth sailing
易如反掌as easy as turning one's hand
三三两两in twos and threes
不可理喻be impervious to reason
New wine in old bottles旧瓶装新酒
to show one's card摊牌
clench one's teeth咬牙切齿
dark horse黑马
3.2套用法
习语大都是名言警句,它们积累概括了人类文化的精华,触及到人类生活最基本的问题。因此,在不同语言中能找到类似的习语。它们有着类似的内容与表达方式,如果把它们用在习语互译中,看起来就像是直译一样。例如:
隔墙有耳Walls have ears
趁热打铁To 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
说时容易做时难Easier said than done
福无双至Good luck would never come in pairs.
Long hair and short wit.头发长,见识短。
Blood is thicker than water.血浓于水
Easier said than done. 说时容易做时难。
英语与汉语有着不同的语言习惯和文化背景,因此在比喻中用到不同的事物,但它们的比喻义是类似的。在翻译这些习语时,应该改变其形式以保留其灵魂。把这些相互对应的成语用在英汉互译中,可以再现原文的语言效果,且能清楚地达意。如:
瘦得像猴as thin as a shadow
The foremost dog catches the hare.早起的鸟儿有虫吃
Putting the cart before the horse.本末倒置
When the cat is away, the mice will play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3.3意译法
有些习语不能直译,因为另一种语言的读者不了解这些习语的文化背景,而且在目标语中也找不到与之对应的习语。这时,只能舍弃其形式和修辞手法,采用意译的方法,以求能清楚地达意。例如,“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译为“A word once let go cannot be recalled.”比译为“One word lets slip and four horses will fail to catch it.”要好,“keep one's nose clean”译为“明哲保身”比译为“保持鼻子干净”要好。
3.4注释法
在英汉习语中有一些源于历史典故。如果直译,则很难理解;如果意译,则不能保持原文的特色。为了解决这两方面的问题,给译文加注释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例如:可以将“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译为“Sima Zhao's ill intent is known to all-the villain's design is obvious”,“门可罗雀”译为“You can catch sparrows on the doorstep-visitors are few and far-between”,“Achilles' heel”译为“阿喀琉斯的脚后跟——致命的弱点”,“Apple of discord”为“不和的金苹果——引起仇恨争吵的祸根”。
关键词: 英汉文化意象 差异比较 翻译
1.引言
在翻译过程中,特别是翻译两种处于不同语系的语言时,译者总要面对棘手的文化意象这一课题。因此,要求译者在了解源语知识的前提下,尽可能地保留原文作者在原文中想要传达给读者的文化意图。
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博士曾指出:“所谓翻译是指从语义到文体在译语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文的信息。”此处所言的最切近、最自然的对等语在很大程度必然受到文化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尤其要受到某些特定的文化意象的制约。因此,处理好翻译中的文化差异,特别是一些已被各民族所广泛接受的文化意象是做好翻译的前提和关键,也是衡量译作成功与否的主要尺度之一。
2.文化意象的含义
文化意象(Culture Image)是蕴涵文化意义的意象,它是在一定文化环境下生成的一种文化符号,具有相对固定的独特的文化含义和很强的语境适应性。与文学性的“意象”概念不同的是,“文化意象”消解了“意象”原本所具有的诗意内涵,取而代之的是具有特定意味的文化背景和文化内涵。如果说文学性的“意象”是指艺术典型的话,那么“文化意象”强调的则是这个“典型”所象征的文化区别性。文化意象在文化传播中不但具有象征作用,而且高度浓缩着文化内涵,所以文化意象可以比其他形式更感性、更直观、更简洁地表达包含丰富文化内涵的内容。文化意象是一个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
文化意象由物象和意象两部分构成,通常是用具体的事物来表现抽象的概念。其中物象是一种感性经验,可以是一种或多种感官感知的具体物体,是信息意义的载体;而意象通常是一种抽象的思想或情感,是物象在一定文学语境中乃至整个文化环境中的引申,是文化意象构成中的主观部分。文化意象的功能是在不同的文化语境中以具体来表现抽象,以已知或易知来启迪未知或难知。文化意象通过语言这一文化载体来描绘事物的特征和本质规律,体现特定文化的认知方式和思维特性。
人们常用具体的东西来表达抽象的概念。但由于各个民族不同的地理环境、不同的历史文化和迥异的人文环境,所以各自的文化意象也表达着不同的文化内涵。对文化意象的正确理解译文是能否忠实于原文的关键。
3.英汉文化意象的表现形式
一般说来,文化意象大多凝聚着各个民族的智慧和历史文化的结晶,其中相当一部分文化意象还与各个民族的传说,以及各个民族的早期图腾崇拜有密切的关系。在各个民族漫长的历史岁月里,它们不断出现在人们的语言里,出现在一代又一代的文艺作品里。它们慢慢形成为一种文化符号,具有了相对固定的、独特的文化含义,有的还带有丰富的、意义深远的联想。不同民族对自己民族的文化意象能心领神会,很容易达到思想的沟通。英汉文化意象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下面就从植物、动物、数字、自然现象及色彩来解释。
3.1 用植物来表达文化意象
英汉民族生活在完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但人类社会文化背景存在着种种共性。纵观两个民族的历史,不难看出它们相互碰撞,不断融合,在撞击中,寻求文化的契合点。植物所表现的文化特征同样也具有相同或相似的情感反映。如:rose/玫瑰,在两大民族中,它都象征着爱情。汉民族情歌《送你一只玫瑰花》和英国著名的诗人彭斯所写《我的爱人像朵红红的玫瑰》就是最好的例证。但是由于不同民族生活习惯、思维方式、自然环境、文化传统等的差异性,每一个民族的心理特征表现的方式又不尽相同。因此,有些植物在一种文化里被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而在另一种文化中,却只有字面意义,并无任何联想意义。如汉语言中的“竹”,以“竹子”构成的成语俯拾即是:“雨后春笋”、“胸有成竹”、“势如破竹”等。竹子常用来比喻人正直的品格,如诗人欧阳修的“竹矣君子德,猗猗寒更绿”名句。而对于英国人来说“竹子(banboo)”只有指称意义,没有赋予它任何文化色彩。
和“竹”一样,“松”在汉民族文化中具有文化内涵。由于松树不畏严寒,傲岸挺拔,在汉语言中常用来象征刚直不屈、高风亮节的品格,所以历代文人自古就有不少咏松的诗句。如唐朝陈子昂的“百尺无寸枝,一身自孤直”,以及的名诗“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欲知松高洁,待等雪化时”。在英美语言中,“松树(pine tree)”只是一种树木,仅此而已。
同样,英语中的“daffodil(黄水仙)”在英美文化里,常被用来象征“春天、欢乐”。 如下列诗句:
For oft,when on my couch I lie
In vacant or in pensive mood,
They flash upon that inward eye
Which is the bliss of solitude;
And then my heart with pleasure fills,
And dances with the daffodils.
――William Wordsworth,The Daffodil
在上面这节诗中,“daffodil(黄水仙)”象征欢乐,表现诗人在孤寂时从这美好的景色中得到慰藉。而黄水仙在中国的汉文化中却无此象征意义,有时甚至可以表示为人孤傲、自恋等含义。
3.2用动物来表达文化意象
英汉民族在动物上也反映了不同的民俗文化。由于英汉民族在发展过程中,互相尊重和互相吸收,因此,英汉语在利用语言表达意义、联想色彩等时,有一些是大体相当的。如fox/狐狸,两个民族都赋予它“狡猾”的联想意义;ass/驴象征着“愚蠢”;lamb/小羊,讨人喜欢;wolf/狼,凶残好杀;pig/猪,贪吃;deer/鹿,胆小温顺。
反映在语言中表现为:
人类的共性不言而喻,不同的民族由于在地理、民俗、宗教及价值观等方面存在差异,每一个民族的心理特征表现的方式就不尽相同,相同的动物,在不同的民族文化中有不同的意蕴。如汉民族语言中的龙、喜鹊、乌鸦、杜鹃,英美民族语言中的猫头鹰、狗等。
“龙”在汉民族的语言中象征着“皇权”,代表高贵和神圣。在汉民族的古代传说中,“龙”能“兴云降雨”,以“龙”的联想意义搭配了许多成语,如“龙飞凤舞”、“龙盘虎踞”、“生龙活虎”等,而在英美民族中“龙(dragon)”却是一个“凶残肆虐”的怪物。
再比如“狗”在英汉文化中有不同的文化意蕴。在汉文化中,狗大都含有贬义,如“走狗”、“丧家狗”、“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等。而在英美文化中,“狗(dog)”总是含有褒义,如“You are a lucky dog.”、“old dog”等习语。这反映出英美民族把狗视为人之良友。
“杜鹃”在汉民族的传统文化中,是一个“啼血哀号”的愁苦形象,历代文人墨客以它为物象,创作了不少流芳百世的佳作。如: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李白《蜀道难》
四月五月偏号呼,其声哀痛口流血――杜甫《子规行》
杜鹃啼血猿哀鸣――白居易《琵琶行》
那堪江上坐,苦听子规声――林散之《屈原故里》
然而“杜鹃(Cuckoo)”这一物象在英美民族文化里,既有愁苦的意义,又具有欢乐、愉快的意蕴,如下列诗句:
O Blithe new-comer! I have heard,
I hear thee and rejoice.
O cuckoo! Shall I call thee bird,
Or but a wandering Voice?
――William Wordsworth,To the Cuckoo
在这首诗里,华滋华斯将“杜鹃(Cuckoo)”喻为生机勃勃的春天,诗人听到杜鹃鸟的啼声而无比欢乐和愉快。
The Cuckoo of a joyless June
Is calling out of doors.
The Cuckoo of a worse July
Is calling thro’s the dark.
――A.Tennyson,To My Brother’s Sonnets
在这首诗中,丁尼生将杜鹃的叫声和农妇的忧伤相提并论,可见杜鹃这一物象在英美文化里既有“愉快”的意蕴又有“愁苦”的含义。
英汉文化中都有蝙蝠这种意象,在汉语文化里,蝙蝠是吉祥、健康、幸福的象征,但在英语文化中,它并没有给人以好感,相反,它是一个丑陋、凶恶、吸血动物的形象,与蝙蝠有关的大多带有贬义,如as blind as a bat(瞎得像蝙蝠一样,有眼无珠),as crazy as a bat(疯得像蝙蝠)等。
3.3 用数字来来表达文化意象
英汉民族时常借用某一数字来表达文化意象。例如:汉民族语言中的“三”是成功的数字,是《易经》中代表天地人、日月星合一。此外,“三”与生命的“生”谐音,因而“三”又是生命和吉祥的象征。再如:欧美民族语言中的“七”。在英美文化中,“七”最受人推崇,认为是最完整、最幸福、最吉利的数字:上帝创造万物是在七天内完成的,因而一周有七天之分;圣母马利亚有七件快乐和七件悲哀的事等。
3.4 用自然现象来表达文化意象
月亮、东风、西风在英汉民族文化里都具有丰富的文化联想意义。“月亮(Moon)”在英汉民族中都与爱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英国大戏剧家莎士比亚在《罗密欧与朱丽叶》第二景里,有以月亮为景、抒情的精彩片断。朱丽叶对着月亮吐露了她心中的秘密,舞台上的月亮,暗示她和罗密欧的爱情就像漆黑天空中的月亮,突然而短暂。在汉文化里,常把青年男女谈情说爱喻为“花前月下”,把婚姻美满喻为“花好月圆”,月亮在汉民族文化里还具有独特的意义,如思念之义: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西风,在汉民族文化里,常指深秋肃杀的寒风,多用来比喻凄凉、清冷。如:
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黄巢《题》
东风在汉文化里指充满暖意的春风,常用来形容蓬勃的生机,所以有“东风夜放花千树”之名言,更有“春风又绿江南岸”之佳句。
而在西方却相反,当西风吹起的时候,英国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而当东风吹起的时候,正是冬天凛冽的寒风。因此,在英美文化里,西风是希望和力量的象征。如下列诗句:
O,wild West Wind,thou breath of Autumn’s being,
Thou,from whose unseen presence the leaves dead
Are driven,like ghosts from an enchanter fleeing,
The trumpet of a prophecy! O,wind,
If Winter comes,can Spring be far behind?
――Shelley,Ode to The West Wind
诗人雪莱在《西风颂》这首诗中,把西风比喻为力量,能摧毁一切,同时又吹醒了沉睡的大地,“west wind”代表了温暖和煦,给世界带来新生。
3.5 用色彩来表达文化意象
中西方也会引用某一种色彩表达其文化意象。例如:汉民族语言中的“红色”表示吉祥、喜庆,“绿色”表示生机勃勃、万物焕发,“蓝色”表示沉着、祥和,“黄色”表示富贵、威严,“紫色”作为祥瑞、高贵的象征。而在英美民族中的“红色(red)”表示残暴、流血,“绿色(green)”表示嫉妒、没有经验,“蓝色(blue)”表示忧郁、黄色、下流,“黄色(yellow)”表示愉悦、欢庆。
4.英汉文化意象差异形成的原因及比较
英语和汉语这两种语言的社会群体在各自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由于各自的风俗习惯、和地理环境等诸方面因素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的民族特点和民族色彩,在共同的意象上打上了深深的不同民族的文化烙印。
4.1 因不同风俗习惯而产生的文化意象差异
英汉语言是使用这两种语言的社会成员不同生活经验和风俗习惯的产物,而英汉不同的风俗习惯必然造成英汉语言社会成员在认识、观察问题的角度和方法、方式上存在着很大差异,从而造成同一意象在英汉文化中产生不同的联想含义。例如兔子在中国人心目中是敏捷的象征。汉语说“静如处子,动如脱兔”,但英美人却认为兔子是胆小的象征,所以英语“as timid as a hare”译成汉语时要译为“胆小如鼠”,而不应译为“胆小如兔”。
4.2 因不同而产生的文化意象差异
英国人多信基督教,老百姓常见的建筑物是教堂(church),由于教堂里通常没有可供耗子吃的食物,教堂内的耗子经常挨饿,所以英语里产生了这样一句习语:“as poor as the church mouse”,相当于汉语里的“穷无立锥之地”。在中国,佛教比较流行,老百姓常见的建筑是寺庙(temple),因此,汉语中有不少借用寺庙、和尚、佛等作比喻的习语,如“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上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临时抱佛脚”、“跑了和尚跑不了庙”等。
许渊冲先生曾举过这样一例:“Jone can be relied on. He eats no fish and plays the game.”这个句子表面上看上去很容易译成:“约翰是可靠的。他不吃鱼,还玩游戏。”但这是一句误译,因为它没有译出英语句子的文化内涵,因而也未能正确地传达此句句子的信息。原来,英国历史上宗教斗争激烈,旧教规定斋日(星期天)只许吃鱼,新教了旧教政府以后,新教徒拒绝在斋日吃鱼,表示忠于新教,而“不吃鱼”也就转而取得了“忠诚”的意思,“玩游戏”需要“遵守游戏规则”,于是“玩游戏”也转而取得了“遵守规则”的意思。故此句可译成:“约翰是可靠的,他既忠诚又守规则。”
4.3因不同地理环境而产生的文化意象差异
中国是以陆地为主的国家,中国人民自古是以农业为主的民族,人们的生产及经济活动主要是依附在土地上,反映在语言上自然是以陆地上的人、事物作比喻的多。相反,英国是一个海洋国家,它的渔业、造船业、海运业在经济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也占有特殊的地位,所以在语言表达上他们所联想的自然是与海上有关的事物,并且他们的生产及经济活动也都反映到他们的形象语言中。例如比喻在严峻考验下才能显示出谁是最强者时,汉语成语为“疾风知劲草”。而英语则说“A good pilot is not known when the sea is calm and the water fair.”(在天气晴朗和大海平静时看不见好舵手)。
5.英汉文化意象的翻译
5.1保留法
在翻译过程中,当一种语言中文化意象的语用目的和另一种语言中同一文化意象的语用目的相符时,译者可以直接保留原文的文化意象达到一致的交际效用。
5.2注释法
当翻译源语中某些特有的文化意象时借助注释法,来帮助读者接受正确的信息。
5.3替换法
有很多时候,两种语言的文化意象却是大相径庭乃至截然相反的,这时原文的文化意象可以用译文的另一个具有相同或相似寓意的意象替代。
6.结语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最终目标是把一种文化的信息足额地传递到另一种文化中去,实现对等转换。满足文化信息等值传递的翻译才是有效的翻译。
文化意象是各个民族经验积累的产物和聪明智慧的结晶,集中反映了不同民族的思维方式、审美情趣和传统习俗。它是丰富的,也是生动的。在翻译时,要灵活地运用各种翻译方法,真实再现源语中的文化意象,使读者能同原作的读者在客观上产生同样的感受。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翻译成为不同文化之间交流的最好手段。
参考文献:
[1]Nida,E.A.Language,Culture and Translating[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3.
[2]胡文仲.文化与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3]李瑞华.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4]柯平.英汉与汉英翻译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5]萧立明.英汉比较研究与翻译[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专家/侯文君
八字眉眼,大方口,这便是网上正流行的一个字-“”。这样一个集八字眉的忧愁和大方口的开怀于一体的字,似乎应和了它注释中的“两面性”:网络中被人们借用于表达郁闷、悲伤、无奈,而它的原义则为光明。
就如同这一群“勇敢”人的婚姻,他们在世俗的指指点点中选择了与自己“不般配”的另一半,演绎了现代版的“美女与野兽”、“癞蛤蟆与白天鹅”。在外人看来,他们的婚姻似乎充满了“窘”态,但对于他们自己来说,却充满了光明和美好。那些质疑的人在一旁看好戏,等着有一天他们会清醒过来,重返“门当户对”的世界。而他们用生活给出了最好的回答:婚姻里,只需要两颗心、一张床,幸福如水晶般晶莹剔透;如果中间隔着华丽的外表、显赫的身份、万贯的家产,反倒是让人迷失了,找不到真爱的方向。
故事一
美女和“野兽”:我们过得很快乐
我决定要嫁给刘树生时,亲戚朋友无不大跌眼镜。小女子我家境优越、外貌靓丽,而且在著名外企工作。刘树生呢?长得可以用“丑”来形容,而且个头矮小、穿着土气,来自偏远农村的他在一家国企做工程师,月薪4000出头。
我们相识于朋友的生日聚会上。虽然外貌并不起眼,但刘树生却一下子跳进了我的视线里,因为他跟别的男人太不一样了:不酗酒、不抽烟,不会红着眼睛咒骂世道,更不会缠着美女打情骂俏。整个晚上,他像主人一样忙前忙后,为大家端茶送水,一副“孺子牛”的模样。也就是那一夜,我鬼使神差地喜欢上了这个“丑”男人。
跟刘树生交往之后,我发现了他更多优点。刘树生每周日雷打不动地给老家父母打问候电话;他工作8年从未迟到一次,获得的专利证书一摞摞的;朋友同事有大事小情,他再忙都会伸出援手。男人长得好看有什么用?没有内涵,还不是个绣花枕头!刘树生虽然其貌不扬,但是他懂德彪西,可以和我大谈莫奈,每次畅快淋漓地交流过后,我都会觉得刘树生的“丑脸”其实很可爱。一年多的交往后,我彻底被他征服了,我们两人步入了婚姻。
刘树生是个有追求、有责任、有情趣、有爱心的“四有新好男人”,他对于工作坚持不懈、认真执著的劲头儿让我着迷;对我的关爱、体贴、宽容和宠爱更让我感到满足。
有时候去参加同学聚会,自诩“野兽派”的刘树生总跟我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我这个野兽就不去了,免得吓坏你那帮同学。”但我却坚决要带他去,为什么不带呢?我可不怕那些惊异的目光。几次下来,同学们频频夸我有眼光。
如今我和刘树生结婚已经4年了,依然幸福如初。我们今年的任务就是要迎接一个新生命的到来,无论他是个小美女,还是个“小野兽”,都将是我们最美、最珍贵的宝贝。
专家点评
与个人的魅力不同,婚姻的魅力有着独特的含义,它无法被划为单纯的美丽、才华、财富、家势,它的魅力在于和谐与匹配。就像文中的妻子,美丽、才华、骄傲她都有了,而丈夫虽没有那些华丽外衣,但他的淳朴、平实、智慧以及点滴的幽默都成了两人婚姻大餐中最终提味的那一两粒盐。于是穿透视觉,妻子可以说是真正的“识货人”,她了解婚姻中两个人的和谐与契合是最重要的。共同的话题让他们能够倾心相谈,妻子的优越与丈夫甘之如饴的“牛” 态结合在一起,恰恰营造出和平共处的家庭生活。比起王子,这样的”野兽“更可爱
温馨小提示
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虽然有“牛”夫在身旁,但美人们也不要忽略了家庭责任,该做的事,自己也要尽量亲力亲为;而“牛”夫们也要保持与妻子精神上的沟通,不要以为让妻子十指不沾阳春水就万事OK了。
故事二
白天鹅和“癞蛤蟆”:家是心灵的归宿
很多人都不明白,事业有成的我为什么会在众多追求者中选择“三无”(无才、无钱、无权)的阿东当老公。
我是公司的销售总代表,他只是公司后勤部门的一名普通员工。我们本无交集,是一次他负责给我维修电脑,我才知道了这个人。从那以后,每次我加班到很晚,他也会加班到很晚,而且总会准时和我一起离开。于是,他有了借口,说要护送我安全到家。也许是寂寞,也许真是有些害怕,我便允许他陪我打车回家。
说实话,在商圈里工作了这么多年,有不少青年俊才向我示好。而在我仅有的两次恋爱中,总是交往没过半年,男友就会暗示:女人太出色会给男人很大的压力。最终,我并没有为了小心眼的男人而放弃自我。
一天,阿东邀请我去他家,尝尝他的手艺。当热气腾腾的饭菜端上来时,我的眼睛有些湿润了。到北京打拼的这五六年,我很少有机会像这样吃一次“家”里的饭。拿起筷子,我开玩笑地说:“别以为一顿粗茶淡饭我就爱上你啊!我可是吃惯了鲍鱼鱼翅的!”阿东听后,认真地说:“我觉得你不是那种肤浅的女人,你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那一瞬间,我突然感到,我们两个是一类人。
工作之余,我和阿东会去植物园、游乐场,甚至还有福利院。阿东毫不掩饰他对孩子的喜爱,每次去福利院看着他亲热地和孩子们拥抱、做游戏,我有一种久违的幸福感。我终于明白自己需要的是什么:是一个有真性情真爱心的男人,而不是靠追逐金钱权力带来的男人。
我毫不犹豫地嫁给了阿东,从此有了自己的家。我和阿东一起把家收拾得整洁、舒适、漂亮。无论出差回来多么疲惫,只要看到窗户里温馨的灯光,我就知道,阿东正在那儿等着我。朋友都不解,我怎么找了个职位低我好几级的平庸男子。可当不上经理、主管又能怎样?我深深了解,阿东的内心是如何的平静、丰富、广阔,有他在我身边,我就会觉得很踏实、很安全,遇到再大的困难我都会觉得有力量。而在阿东眼里,我是个出色的妻子,工作上成绩突出,在家务方面,我也越来越娴熟。
不管你在外面是“董事长”还是“小职员”,回到家后,只有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也只有这个世界才是最真实、最值得付出、最能给人以幸福和满足感的。
专家点评
事实证明,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并非痴心妄想。当然,天鹅并不是一开始就属意癞蛤蟆的,就像文中的她,也曾经按照自己的条件寻找过爱人,然而青年才俊们要么受不了她的才高气傲,要么不满意她不能像一般妻子照顾家庭,这样的结合似乎总是要以她放弃自我为代价。
俗语说“一山不容二虎”,婚姻中也恰恰遵循这一原则。她直到遇到了可以完全奉献自我的阿东,才算看到了一点儿幸福的影子。阿东虽然貌不惊人、才华平平、个性温吞,然而,这样的他却可以包容她最本色的一切。而且阿东的身上带有浓厚的情感味道,这使得常年在外打拼、看似光鲜其实免不了心中疲倦的她真正找到了归宿。高处不胜寒,要知道天鹅飞久了也需要一处够安全、够温馨的港湾。
温馨小提示
在追求天鹅的过程中,有些“癞蛤蟆”是带着自卑的,这样的情况下,“癞蛤蟆”婚后就想挺直腰杆秋后算账,家庭冲突往往是这种心理作祟。因此,“天鹅”不要太过自我,也要关注对方的需求;而“癞蛤蟆”抛开自卑就会变成青蛙王子,应该相信:聪明的“天鹅”既然选择了自己,就已经证明了自己的价值。
故事三
王子和灰姑娘:温暖的婚姻味道
从大学到毕业开公司,没人否认我的优秀。最初找女友的时候,我总是挑选外在条件出众的女孩,于是经常能听到别人艳羡的赞叹,说我们是“天造地设”的一对。然而恋情每次都短暂如风,因为我们的个性都太强,在一起更像是竞争对手,互相比较谁更优秀,争执在所难免。最终,这几场恋爱都成了空,而我也在其中渐渐疲惫,毕竟爱情不是战争。
大学毕业后的第五年,我娶了晓年做妻子。婚礼上,第一次见到晓年的亲朋都诧异于她的平凡。是的,晓年相貌普通,身材也不窈窕,只是一家小公司里的文员。有人让我形容一下晓年,我想了想,说:“她很‘女人’,温柔、细腻、感性、懂我、懂爱。”虽然别人不理解,但我却很清晰地知道,我要的并不是一个仅供他人评判的虚假华丽婚姻,而是一个爱我的妻子、一个舒适温暖的家。
我的工作很忙,而晓年的工作则相对轻松一些。每天下班之后,晓年总会做好饭等我回来。她从不认为厨房是“解放女性的障碍”,而是乐在其中。她非常喜欢我购置的整体厨房和各种最新款灶具、家电,她最大的乐趣就是用它们做出好吃的饭菜。每次我带着一身疲倦走进家门,晓年就会像一只欢快的小燕子扑进我的怀里,然后甜甜地说:“老公,回来了,好想你啊!”而我也会搂住晓年,温暖在我们的身体间传递,那样的温暖是我们在纷繁的人际关系中无法体味到的。
我知道晓年不喜欢我抽烟,但压力大的时候,我也会拿出几根烟,在点点星火中看烟雾缭绕。这时,晓年并不会厉声呵斥,而是静静走到我的身边替我点烟,然后轻轻地跟我说:“想什么呢?跟我说说吧。”然后她会坐在我的身旁很随意地跟我聊天,甚至还会给我讲笑话,逗得我哈哈大笑。有时候笑着笑着,我就会觉得感动,感动晓年为自己所做的一切。家应该是一个人感觉最温暖、最放松、状态最自然的地方,这一切我都感受到了。我感谢晓年,也感谢上天让自己娶到晓年这样一个贤惠的女子。
工作一忙起来,我常常会忘了去看望父母,而孝顺的晓年常常会去看望他们。父母吹不惯空调,今年夏天,他们用了几年的风扇坏了,第二天晓年就给他们买来一台崭新的风扇。看着父母在风扇前享受丝丝凉意,一旁的晓年高兴地笑了,我也高兴地笑了。
婚姻的味道只有两个人最清楚,就如我和晓年的幸福。
专家点评
成功、优秀的丈夫选择了平凡、普通的妻子,这样的婚姻是铁包金的遗憾,还是金镶玉的天作之合?就如同一件价值昂贵的古玩,似乎不能随意和酱油瓶子摆在一起,人们总是有一种被固化了的思维模式:门当户对,配偶也够分量才不委屈自己的优秀。其实,婚姻中需要的到底是耀眼的华彩,还是山泉般的温润知心呢?
无论是妻子或丈夫,事业与家庭永远是一道选择题,能兼顾吗?可以,但很难。任何方面的成功总是需要付出代价的,尤其是在处处充满挑战的今天。生活不是挑战极限,而幸福是建立在聪明的选择之上的。什么样的选择才是聪明的选择呢?跳出传统的价值观,仔细聆听内心的声音,如案例中的妻子,虽然并不出色,却能在他烦恼时给予贴心的温暖。布鞋虽然价廉,穿在脚上却柔软舒适。家庭里从来没有彼此的轻重贵贱之分,而只是角色不同而已,无论内外,每个人都是在全力以赴地付出,也只有结合在一起才是一个完整的圆。家务活虽看似简单,可营造一个舒适的港湾却任务重大,每一餐饭的斟酌都倾注了她对他的心思与情爱。
温馨小提示
事业带给人的是快速的成长,家庭则看似相对稳定、缺乏变化,因此,避免夫妻间形成不可跨越的差距,在心理上彼此保持同步非常重要。彼此都要保持努力了解对方的想法和感受,赚钱养家和照顾好对方衣食住行同等重要!
本刊观点
择偶,了解自己的需要
无论是看似和谐的,还是外人无法理解的,每个婚姻都有自己的轨迹和道理。抛开虚华的评价标准,怎样的择偶观才是好的择偶观?
第一,需求至上主义
过日子不是过给别人看,而是绝对的冷暖自知。因此,不是说博士非得找个博士,而家境优越的就不能和出自农家的结合。一个人饿的时候,他需要的不是金银,而是热腾腾的饭菜。面对婚姻,我们也决不可盲目挑剔,而是先要问问自己:我需要什么样的婚姻生活?这种生活需要我找到一个怎样的配偶?这样的择偶心态,才能最终过上符合自己心意的生活。
第二,做生活的“勇者”
世界上有两种勇者,一种是向前进一步的勇者,一种是向后退一步的勇者。而最可怕的恰恰是那种无力做抉择,困顿在原地折磨自己也折磨他人的人。因此,不要被事业成功与否、家庭里谁在养谁、谁的文化程度高、谁社会地位显赫等这些固化的评价羁绊,一定要做一个“需求至上主义者”,做生活中的“勇者”,是进是退都有勇气选择、有力量坚持,这样才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对方负责。
小测试
在择偶的路上,了解自己和了解异性都是非常重要的,俗话说“什么锅配什么盖儿”,婚姻中我们可以用“什么花配什么虫”来做比喻。这个小测试无论男女都可以来试试。
步骤:在心中想象自己来到一片以前从没有到过的魔法花园,花园里有一朵花和一只昆虫,仔细地观察他们,包括颜色、大小等等,最重要的是观察他们彼此的关系和对对方的感受。可以尝试着让他们在想象中聊聊天,这样有助于搞清楚他们的相处模式。想象中的花一般代表女性,昆虫代表男性。
解释:当然每个人想象出来的场景肯定都是不同的,有的人能想象出现实中存在的花或昆虫,有的人甚至能想象出现实中没有的形象,这都是正常的。而不同的形象都会展现出内心不同的内涵。在选择配偶的时候可以两个人一起做,如果女方想象中的昆虫是蜜蜂,而男方想象中的昆虫是蝴蝶,那么显然双方的两性关系模式就存在差异。这样不是说就不能结合,而是提示当事人需要做出一些调整和注意。并不存在什么花与什么昆虫是最佳配对,而要看每个人自身的想象与需求。
下面就提供几种最常见的花和昆虫,以及他们的心理意义,供作参考。
四种常见花:
1.红玫瑰:红色是成熟的女性气质颜色,玫瑰是充满自信的花。红玫瑰非常出众,惹人眼球,在异性面前很少自卑。但如果花的红色中掺有黑色,即红色偏暗,一般表示本已成熟的女性气质,由于各种原因在公众面前会有所收敛或压抑。
2.白百合:白色是象征纯洁的颜色。非常柔和,充满了清纯的气质,同时,对异性是胆小羞涩的,需要被呵护。但如果30岁以上的女性仍然有此想象,心理与生理显然不匹配了,建议加速成熟,大胆一点去尝试情爱吧!
3.空谷幽兰:这种花着意在一个“幽”字,不食人间烟火,身上充满了空灵的气质,极具个性,内心更追求精神层面的体验和交流,和她们恋爱千万不要谈太多柴米油盐。
4.小雏菊:这种花充满了生命力,非常阳光,虽然没有惊世骇俗的艳丽,但往往耐人寻味,生活能力强,是个好伴侣。
四种常见昆虫:
1.蜜蜂:非常阳光的昆虫,有男子汉气概,勇于拼搏,有能力有担当,但也有脾气,可以成为成功的男士,却不一定是贴心的丈夫。有指点江山的气概,可能会少些细致温柔。
2.蝴蝶:多情的昆虫,情感细腻,往往更注重精神生活,对世界有独特的看法。不过,他们往往无法专注于一段情感,过度发达的审美能力和对美的内心追求,让他们更容易成为“花蝴蝶”式的女性杀手。
3.蜻蜓:颇具个性的昆虫,不太重视情爱。有句成语叫“蜻蜓点水”,蜻蜓式的男性给予情感的精力相对较少,其他事物更能引起他们的兴趣。他们不擅长保持一段持久的关系。
4.蚂蚁:性格非常朴实勤劳,踏实肯干。是非常务实的男性,在婚姻观上也非常实在,他们既能够照顾家庭,也能够承担风雨。唯一的缺点是有些自卑倾向,需要给自己更多的勇气,用自己的优点来获得异性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