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沁园春长沙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从题目入手
“沁园春”是词牌名,其词调取名于东汉沁水公主之园苑。据《后汉书・窦宪传》记载:宪恃宫掖声执,遂以贱直请夺沁水公主田园,主逼畏不敢计。后肃宗驾出,过园,指以问宪,宪阴喝不得对。后发觉,帝大怒,召宪,切责。……宪大震惧。皇后为毁服深谢,良久乃得解,使以田还主。后人感叹其事,多咏叹之。正如龙榆生先生在《词学十讲》中所说,“长调格局恢弘,饶有雍容气象……像这类和谐开展的曲调,最宜抒写壮阔襟怀,表现恢弘器宇,因此历来多被豪迈磊落的英雄志士所爱采用。”
“长沙”作为题目,我们可以想象出,词作可能写的是这个地方的景物,并借助这些景物抒发作者的感情;或叙写此地发生的一些事以及借事来抒情。我们可以借助这些猜想去理解这首词,具体要表达什么则需要根据词的内容去把握。
二、借助相关信息
1.借助所学:《沁园春 雪》是的同一词牌作品,其格调、布局必然与《沁园春 长沙》相似,这可以作为我们理解这首词的关键。因此,词的上阕中“看”是个关键词,领起下文的七句写景之笔。“怅”是另一关键词,表明作者的情感态度。“问”是又一个关键词,展现作者的人生抱负,同时这“问”的问题,下阕必定有答案解释,这正如电影中的道具“开始如果有一把枪,最终必然要有枪声响起”一样,也是作品布局完整结构严谨的体现。下阕中“忆”是一个关键词,领起下面对往事回忆的七句话。“粪土”是另一个关键词,表明了作者的雄心壮志。
关键词: 语文教学 课堂开场白 设计方法
俗话有云:“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作为引入课文的开场白,其作用就更加重要了。一段精彩的开场白,不仅能先声夺人,产生磁石效应,而且能创造一种良好的课堂氛围,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根据近几年的语文教学实践,我总结出如下几种设置课堂开场白的方法。
一、注意情境设置
情境设置,是指教师在一开始上课的时候,就用优美、形象的语言把课文中的某个场合或景象描绘出来,学生通过联想和想象进入其中。那么,学生就能很自然地进入课文创设的情境,为课堂教学打下良好的情感基础。
如在讲《项脊轩志》时,我是这么设计导语的:
我们经常有这样的体验:一家人相聚,其情悠悠,其乐融融。但当这份欢乐、这份热闹一旦离去,当只有你一个人在家时,当灯影下只有你一个人的影子时,当孤独在肆意地撕扯着你的心灵时,你就会更加怀念家人团聚时的快乐。恰是这些,会使你的眼睛流泪,心里滴血。常人如此,心思细腻的作家又会如何呢?面对这种孤独,面对这种世事境迁的现状,明代的归有光情之所至,悲从中来,写下了“不事雕琢而自有风味”的佳作《项脊轩志》。
“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简短而又包含感情的导语结束后,教室中异常寂静,这种情感渗透到教学中,使欣赏者的情感得到升华。
二、注意纵横联系
艺术是相通的,文学作品一样如此。在学习课文的时候,我们还应该注意联系古今中外,或者前面学过的相关知识,进行纵横联系,才能进一步地理解文章的内涵。而这其中,又主要是从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和已学过的知识出发,并结合所上课文的内容及其特点来导入新课。因为有已学过知识及曾体验过的生活,所以在进入新课时学生会很感亲切,并自然地展开联想和想象。
如在学习《沁园春・长沙》时,我是这么设计开场白的:
初中时,我们就学过的《沁园春・雪》,描绘了一幅“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辽阔景象,我们自然也为瑰丽奇特的冰雪之景所陶醉,更为伟人涵盖天地、吞吐宇宙的英雄气概所折服。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他的另一首词――《沁园春・长沙》,看看作者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心境之下的所绘之景,所抒之情。
课堂如此一来,学生们驾轻就熟,由《沁园春・雪》自然过渡到了现在要学习的《沁园春・长沙》,学习兴趣顿时高昂起来了。
三、注意巧妙设问
除了上述两种开场白的设计方法外,我还经常用到巧妙设问这一途径。课堂开始时,教师如果能巧妙设问,就会极大地调动起学生的思维,对课文进行思考,那么收到的效果就非同一般了。
如我在讲授《死海不死》一课时,是这么设计导语的:
同学们,你们在《地理》课中学过不少的“世界之最”吧?还记不记得世界上最咸的湖泊是哪个?――死海。大家回答正确。《地理》学过死海,是因为它与众不同;今天,我们语文课也学“死海”,是因为它有许多美丽的传说。你看,课文标题就是一个传说――“死海不死”。乍一看题目,好像矛盾,为何叫“死海”呢?又为何“不死”呢?
关键词: 诗歌鉴赏教学迁移性训练鉴赏
诗歌鉴赏教学是阅读鉴赏中的重头戏,学生虽然对此较有兴趣,但要使学生对所学古诗词达到较深层次的理解,进而较为轻松熟练地鉴赏一般未学过的诗词,难度相对大大。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引导学生进行迁移性训练。
一、迁移性训练的认知依据
迁移即同类迁移,这里指在教学训练中将相同类型的诗词曲或是非同类但在某个方面具有相似点的几首诗词联系起来,共同进行比较鉴赏,以便学生进行联想对比。从诗人在诗歌中或抒情或述志,或写景或状物等方面的手法技巧中,归纳出一些通用规律,达到加深印象,巩固基础,进而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便于有效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例如教学的《沁园春・长沙》时,可举出的另一首词《沁园春・雪》。
沁园春・长沙
看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沁园春・雪
望长城内外
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
前一首中的“争”、“击”、“翔”、“竞”等词,与后一首中“舞”、“驰”、“试”等词,都具有力度千钧、铿锵有力的特点。两诗虽写于不同时期,却都具有气势磅礴、豪气干云的情感特征,都以壮景写壮情、抒壮志,表现了一个伟大革命家的怀、大气魄。
二、迁移性训练的角度
1.情感态度方面。例如同是表现爱国主义题材的诗,屈原和陆游因时代、经历的不同,前者多用香草美人喻美好理想和忠贞不渝的高洁品质,后者多通过酒、剑、梦、风雨、烟柳等写山河凋零,壮士困厄,壮志难酬的怨愤之情。迁移训练时要善于同中求异,异中趋同,通过比较分析领会同一题材、不同诗词在写法上既灵活多变,又在某些方面有共同规律可循的特点。
2.意象方面。应注意在比较阅读中归纳出不同诗人在同类意象中所蕴含的同类意蕴。如杨柳、长亭、南浦、酒多表现临别难舍和别后相思;月亮、鸿雁、双鲤、捣衣蕴寓思乡之情;梧桐、芭蕉、猿猴、杜鹃多表达愁苦、悲伤之情;菊、梅、松竹多喻高洁坚贞之意;长城、楼兰、柳营、羌笛多用于抒写对征戍边的某种感慨等,如韦应物《闻雁》:“故园眇何处?归思方优哉。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和赵嘏《寒塘》“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乡心正无限,一雁度南楼。”两首诗为什么都写到雁?你还可举出一些用大雁写秋思乡愁的诗句吗?
不同诗人,因其身世境遇不同,因而在同一意象中所寄寓的情感也会有很大差异,如“柳”一般有“留恋难舍”、“依依惜别”之寓意,充满了离别之愁,但有时如在“烟柳画桥”、“河堤杨柳醉春烟”等诗句中,又表现出对春天的美景和生机的赞美之情,充满了喜悦与兴奋。
再如张乔《河湟旧卒》:“少年随将讨河湟,头白时清返故乡。十万汉军零落尽,独吹边曲向残阳。”与陈陶《陇西行》:“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两首诗描绘的形象有什么不同?(明确:同是写征战戍边,前者描绘的是征战戍边,年老返乡的旧卒,后者描绘的是为抗击匈奴战死沙场的士卒。)
3.表达技巧方面。运用古诗词中常见的表现手法,如比喻、对比、渲染、烘托、象征、用典想象和联想、以动衬静、动静结合、虚实相生、自描工笔、借景抒情、直抒胸臆、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喻今、抑扬结合、卒章显志、以景结情等引导学生进行迁移性训练。例如:
塞下曲四首(其一)
李益
蕃州部落能结束,
朝暮驰猎黄河曲。
燕歌未断塞鸿飞,
牧马群嘶边草绿。
出塞
马戴
金带连环束战袍,
马头冲雪过临洮。
卷旗夜劫单于帐,
乱斫胡兵缺宝刀。
两首诗在人物的神态动作描写和场面描写中都能用传神的文字凸显出人物的精神风貌。请从两首诗中分别选出一个具有这一特点的字词作简要分析。再如:
华清宫
吴融
四郊飞雪暗云端,
唯此宫中落便干。
绿树碧檐相掩映,
无人知道外边寒。
过华清宫
李约
君王游乐万机轻,
一曲霓裳四海兵。
玉辇升天人已尽,
故宫惟有树长生。
作为伟人和诗人的,他的许多脍炙人口的精彩诗篇都像是一首首好的歌词,颇具音乐性,为音乐创作提供了充满想象的空间。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一些作曲家纷纷为的诗词谱曲,其中不乏佳作。例如《菩萨蛮·黄鹤楼》、《西江月·井冈山》、《清平乐·六盘山》、《忆秦娥·娄山关》、《七律·》、《沁园春·雪》、《七律·人民占领南京》、《卜算子·咏梅》、《蝶恋花·答李淑一》等。改革开放以来的这三十多年,较少再听到为诗词新谱写的歌曲作品。终于在两年前播出的电视连续剧《解放》中,我们听到了也是沛东为诗词谱写的片尾歌《浪淘沙·北戴河》,顿生一种久违之感。此时在深秋的长江边,我们再一次随着沛东的这首新歌走近,走进90多年前“恰同学少年”的“独立寒秋”的那些峥嵘岁月。
作为音乐作品的《沁园春·长沙》,作曲家对音乐形象的精准捕捉,对音乐结构的巧妙布局,对音乐语言的简约表达,对调性调式的娴熟转换等等,无不体现其深厚的创作功底,其艺术含量可圈可点,令人称道。
一是在音乐形象方面。总体上看,作品的音乐基调包含着深沉、压抑、惆怅以及青春的激情和豪迈的气概等多种情绪,它们相互交织,相互撞击,构成了作品丰富饱满的音乐形象,而这些正是诗词内容所蕴涵的客观要求。例如音乐前奏的渲染与伴唱号子的引入,正是那个时代背景与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例如从低音区进入仿佛凝固的音乐主题,把在“橘子洲头”“独立寒秋”的青年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例如“鹰击长空”的呐喊、“谁主沉浮”的发问,还有“忆往昔”时的“书生意气”和“曾记否”中的“浪遏飞舟”等,都在音乐的发展过程中得到非常形象的呈示与尽情抒发。可以说,通过作曲家恰到好处的音乐塑造,加上歌唱家声情并茂的准确演绎,使听者不仅在情感上随之起伏,而且在新的层面获得了对诗词意义的深刻领悟。
二是在音乐结构方面。作曲家没有墨守成规,没有按照该首诗词上下两阕的自然样式来进行习惯性的两段体设计,而是根据音乐创作的特点和情感发展的需要来谋篇布局。诗词上半阕着重写景,景中寓情;下半阕着重抒情,情中含景。也许正是这种情景有别、情景交融而激发的音乐灵感,作曲家对音乐结构进行了异步处理,形成了现在这种多段体样式。从呈现的结构特点来看?熏如果不算前奏、号子和间奏,歌曲的主体可视为五个层次。1.从“独立寒秋”到“百舸争流”,平行乐句,结构呈开放式状态;2.从“鹰击长空”到“竟自由”,同样是平行乐句,情绪与1形成强烈对比,结构呈收束式状态;故1加2也可看作一个整体。3.从“怅寥廓”到“谁主沉浮”,还是平行乐句,结构又呈开放式状态。此时诗词结构还在上半阕,而音乐却走向了新的领域。之所以说是异步处理原因正在于此?穴此处只是其中之一?雪,这也是此歌有意义有意思有意外的例证之一。4.从“携来百侣曾游”到“粪土当年万户侯”,乐句具有起承转合的特点,转句“指点江山”是对“鹰击长空”音乐材料的有机发展,结构再次呈开放性,转向一段出人意料的音乐间奏。可以特别说一下这个间奏,此时下半阕还剩有一句词,音乐间奏的意外插入,仿佛划开了一片新的天地,让作者、歌者及听者的思绪、情感在留出的这个空间里一起自由飞扬。之所以说此歌有“三意”,这也是例证之一。另从结构美学的角度来看,全曲107小节,时长3分54秒,间奏开始为69小节,时间为2分49秒,基本处于“黄金分割”点,或许这是一种“天赐”。5.即最后的“曾记否”,仍用平行乐句写法导向结束。值得提到的是,音乐材料取自3的“怅寥廓”,从结构意义上讲,这是以“到中流击水”的勇气巧妙地回答了“谁主沉浮”的发问。此歌另辟奇径的结构布局,充分体现了作者一贯坚持的创新精神。
三是在音乐语言方面。笔者注意到,尽管诗人为湖南人氏,其诗词所及环境也为长沙、湘江、橘子洲头,而歌曲的音乐语言即旋律音调,却并未蘸着湖南味道或染上地方风格。个中缘由,我猜想是否作曲家一是思伟人所思,二是欲穿越时空,故选择以“天下”为重,对“苍茫大地”说“天下”之话。其实,是否采用湖南元素与作品优劣并无直接关系,因为还有个如何运用的问题,这里不再赘言。回到此歌,我们不难看出,全曲音乐旋律建立在西洋大小调式的对比统一上,但主导旋律仍然保持着中国五声音调的风格,其写作特色主要表现在,1.是作曲家别开生面,用自己创造的劳动号子来引入主唱,这是作者长期的生活体验与创作经验综合得来的结果。虽然它让人想起聂耳的那首《大路歌》,但此号子非彼号子。2.是主题旋律采用“吟唱性”写法(这是我在《时尚歌曲写作》中提到的概念,下同),它沿着号子的步履执著行进,保持同音重复,一字一音,旋律走向从低到高,像是在挣扎中渴望好生吐出一口气来,音乐语言的表达既凝重又简约。3.是在音乐发展中,先后采用了“喊唱性”写法(“鹰击长空”)与“歌唱性”写法(“怅寥廓”、“携来百侣曾游”、“曾记否”),以服务内容并形成对比,旋律线条自上而下,流畅自然。它们既好像是吐出了那口不平之气,又好像是在积聚人间的浩然正气。在这“呼吸”之间,让人们感受到正义的能量。4.是充分运用重复的手法,加强了旋律的听觉印象,简练而富有效果。前面提到的五个主体层次,全部都运用了两句一组的重复手法(即平行乐句),是为此歌的显著特点。此时让我想起沛东的《亚洲雄风》,四句“我们亚洲”,旋律完全一样,充分印证了“重复就是力量”这个硬道理。
四是在调性调式方面。一般来讲,一调到底是歌曲作品常见的现象;一首歌曲如有转调,一般也不会有很多次,除非它有不一般的需要。《沁园春·长沙》就有些不一般:诗词作者不一般,诗词内容不一般,艺术要求不一般,因此作曲家采用的调性调式设计自然也不一般。通过分析可以看出,此歌在不到四分钟的时长内,出现四种不同的调性调式(c羽—F宫—g羽—G宫),经过三次转换,每次转换都与歌曲的内容、情感及结构的发展紧密相关,且转换手法的运用十分娴熟,不露痕迹,没有丝毫生硬之感,在听觉上显得非常自然顺畅,很有艺术效果。其主要特点是利用“旋律等音”转换,例如,第一次通过前调主音6=后调属音5(“竞自由”到“怅廖廓”),实现从c羽转向F宫;第二次通过前调下中音6=后调属音3(“谁主沉浮”到“携来百侣曾游”),实现从F宫转向g羽;第三次通过前调属音3=后调属音5(“万户侯”到“间奏”),实现从g羽转向G宫。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了二度、上四下五度、三度或同主音以及羽、宫等多种状态。我想,这些在事后进行的技术分析,不一定就是实际创作时的同步思考,甚至把它们放在首位。以感性在前任意挥洒,用理性在后隐蔽支撑,应该是作曲家写作时较为适当的态度与选择。
作为同行与好友,我为沛东又写出一首好歌而感到高兴。通过对其作品的分析,从中也受到不少启发。一段时间以来,大家在讨论我国主流歌曲创作时,比较认同的一个目标,就是力求做到政治高度、艺术厚度、大众宽度的有机结合。歌曲《沁园春·长沙》正是将这种“三度”有机结合作为创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我在这篇拙文中提出的有意义、有意思、有意外,即所谓“三意”,本质上与这个“三度”很接近,或许是口语化一些。因为每当遇到一首好作品,我们常常会脱口而出的说“不错,有点意思”。这个“有点意思”其实包含了很多“意思”。我衷心期待沛东同志、广大词曲作家、也包括自己有更多像歌曲《沁园春·长沙》这样具有“三度”或“三意”的好歌问世。
【关键词】语文教学;探究能力;切入点
高中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然而,部分教师因没有找准探究的切入点,导致课堂上仍是师生一问一答,甚至是无病。那么,何时切入才是探究的最佳时机呢?我认为可从以下五个方面去尝试。
一、从课文导入时切入,培养学生探究新课内容的能力
学生进入新课读到课题时必然会产生无限的想象力。此时切入,一定会促使学生产生探究的兴趣。因此每课进入时,我多从课题入手,设问,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探究。如进入《江南的冬景》一课时,我问学生:大家还记得白居易的词《忆江南》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大家声情并茂地背起来。“春天,江南景美。可冬天在一般人的眼里,却是一个万物萧瑟的季节。然而郁达夫却偏偏感受到了不同寻常的美,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江南的冬景》。那么在大师的眼里江南的冬天有什么美景?请同学们找出课文中能够体现江南冬景特点的词语。”同学们怀着一睹为快的急迫心情很快找到:“可爱明朗、含蓄的生气、晴空的高爽、日光的洋溢。”“能不能归纳到一个词语上?”有同学接口道:“明朗。”那么作者选用了哪几幅画来描绘江南的冬天?能不能为它们取一个好听的名字?大家分小组很快归纳出:曝背谈天图(第2自然段)……“那么剩下的那些段落在写什么?”通过小组再讨论,各小组代表又很快在黑板上归纳出。这样在课文导入时,就把握住了新课内容。
二、从学生自主阅读入手,培养学生探究课文脉络及写作特色的能力
学生自主学习,对多数学生来说,不知从何处开始学习。此时切入,让学生带着问题探究是最佳时机。如我在板题《劝学》后就问同学“荀子在文中为什么要劝人们学习呢,是从哪几方面来劝的,又分别采取什么方法来劝的?”同学们带着这一连串探究题去自主阅读课文,同学们很快找到了答案:“君子曰:学不可以已”,作者是从学习的意义、学习的作用、学习的方法和态度三个方面来劝人们的。为了证明他的论点‘学不可以已’,他在学习的意义方面,用“青”“轮”等五个比喻论证了学习可以提高人的水平和改造人的品性。在学习的作用方面,他用“吾尝……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这个比喻论述“吾尝……,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这个观点的,从而强调了学习的作用;他又通过“登高而招”却“臂非加长”而能使“闻者彰”等四个比喻来说明人主要是凭借了外界条件。这就与文章的推论“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丝丝相扣,有力地论证了学习的作用。在论述学习的方法和态度方面,又分三层次采用了正反设喻论证的方法。潜移默化中同学们就已理清了课文脉络和写作特色。
三、从学生的疑难处入手,培养学生“明道解惑”的能力
学生在自主学习时,遇到疑惑,一种明道解惑的愿望非常强烈,此处切入也是极好的时机。在学习《师说》一课中,一学习小组代表质疑:课文的第一段说“古之学者必有师”,而第二段又说“师道之不传也久矣”这不是矛盾吗?对此,我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引导学生去读第一段,思考:为什么要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再去读第二段,思考:为什么说“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最后再将第一、二段连起来读想,通过步步点拨,最后这个小组的同学不好意思的摸摸头说,噢,原来第一段既是说古人重视师道,又是针对现实,而借古非今的;第二段是批判当时社会不重师道的错误态度和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而“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是在每一、二段间起过渡作用的。
四、从学生的分歧处入手,培养学生辩别事物道理的能力
学生当遇到意见分歧时,第一希望是什么,希望教师能站出来,支持他们的见解,倘若此时教师巧妙地激发,便能取得更佳的效果。如在学习《鸿门宴》评价人物特点时,有同学说:项羽最大的失误,就是在鸿门宴上未听从谋士范增之言,以至放“虎”归山,招致最后的失败。此话一出立即遭到另一位同学的异议:“他真正的失误不在于杀没杀刘邦!”大家立即将视线转向了我。而我却故意笑了笑反问道“为什么?”他觉得挺委屈的,情绪激昂说:“他真正的失误在于他残忍有余、仁善不足,缺乏宽宏大量等弱点上,就算他在鸿门宴上杀了刘邦,以后也一样会败于张邦、李邦……在新安之战中,章邯率部归降。项羽却反因害怕降卒不服而坑埋秦卒二十余万人。入关后,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我这一激将法,不仅使学生更深地认识了项羽这一悲剧性英雄,而且丰富了同学们的文学素养,还培养学生辩别事物道理的能力。
五、从课文知识迁移处入手,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文只是个例子”,其目的是要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所以此时切入,便能使教材起到例子的作用。在教学《沁园春・长沙》快结束时,我打出投影――《沁园春・雪》诗文,并要求阅读体会本诗与《沁园春・雪》在结尾所抒发感情上的不同点和在景物描写上的共同点。同学们在稍作讨论后,很快归纳出《沁园春・长沙》以设问句结尾,对上阕“谁主沉浮”的提问作了巧妙的回答,即主宰国家未来命运的将是我们“同学”;《沁园春・雪》通过对历代“豪杰”的否定,直接提出真正的英雄人物是无产阶级。当然“今朝”的“风流人物”,我们也可以当是的自况。两首诗在写景上,一是写美景,抒豪情;二是运用对比手法,如“万户侯”与“同学少年”的对比,……的对比;三是语言极富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