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清明即事孟浩然

清明即事孟浩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清明即事孟浩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清明即事孟浩然范文第1篇

1、《清明即事》,唐孟浩然,原文里重清明,人心思。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

2、《苏堤清明即事》,宋代:吴惟信,原文: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3、《清明夜》,唐代:白居易,原文: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 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

(来源:文章屋网 )

清明即事孟浩然范文第2篇

中国古诗词中写清明的作品很多,这类诗大多都带着“清冷伤情”的基调。像唐代诗人孟浩然的《清明即事》里说:“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又至清明时节,春暖花开,莺飞蝶舞,想起前尘旧事,早已物是人非,诗中弥漫浓郁的怀念气息,一个人坐在空屋里,茶过愁肠醉生根。

宋代诗人杨万里在《寒食上冢》一诗中也写道:“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真是睹物感怀,把千言万语归结为一个“愁”字,表现出一种莫名的哀伤心境。诗人笔调凄楚,意境悲凉,到了春天,去岁的草春风吹又生,而逝去的人去哪里找寻?又如宋代苏轼“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的凄恻伤感,宋代“听风听雨过清明,愁草瘗花铭。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的清幽婉约,南宋高翥“纸灰飞作白蝴蝶,血泪染成红杜鹃”的黯然神伤等等诗词,对清明的描写无一不弥漫着浓郁的落寞、凄清、悲凉的情绪。

虽然清明是凭吊故人、遥寄哀思的日子,人们心中不免悲切切,意绵绵,泪涟涟,但清明毕竟已至阳春三月,繁花似锦,欣欣向荣的季节,就有些诗人抛弃了烦恼、忧伤和哀痛,多了些闲情逸致,只管享受桃红柳绿梨花白这大自然赐予的美好景色。比如唐代大诗人王维的《寒食城东即事》――蹴鞠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这首诗是写年轻人要趁春光大好,去郊外踏青、荡秋千,别辜负了大好时光。再比如宋代词人柳永的《木兰花慢》也是这种格调:“……乍疏雨,洗清明。……风暖繁弦脆管,万家竞奏新声。盈盈,斗草踏青……”这首词写了雨后的清明,景色清新,适宜插柳赏花踢球踏青,把快乐播撒在春风里。

清明即事孟浩然范文第3篇

清明节的传统习俗传统习俗一:扫墓祭祖

中国历史上,寒食禁火,祭奠先人,清明节扫墓祭祖成了此后持续不断的风俗传统。就是到了今天的社会,人们在清明节前后仍有上坟扫墓祭祖的习俗:铲除杂草,放上供品,于坟前上香祷祝,燃纸钱金锭,或简单地献上一束鲜花,以寄托对先人的怀念。

传统习俗二:荡秋千

这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拴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荡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传统习俗三:蹴鞠

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

传统习俗四:射柳

射柳是一种练习射箭技巧的游戏。据明朝人的记载,就是将鸽子放在葫芦里,然后将葫芦高挂于柳树上,弯弓射中葫芦,鸽子飞出,以飞鸽飞的高度来判定胜负。

传统习俗五:斗鸡

古代清明盛行斗鸡游戏,斗鸡由清明开始,斗到夏至为止。我国最早的斗鸡记录,见于《左传》。到了唐代,斗鸡成风,不仅是民间斗鸡,连皇上也参加斗鸡。如唐玄宗最喜斗鸡。

传统习俗六:蚕花会

“蚕花会”是蚕乡一种特有的民俗文化,过去清明节期间,梧桐、乌镇、崇福、洲泉等地都有此项民俗活动。每年蚕花会人山人海,活动频繁,有迎蚕神、摇快船、闹台阁、拜香凳、打拳、龙灯、翘高竿、唱戏文等十多项活动。这些活动有的在岸上进行,绝大多数在船上进行,极具水乡特色。

传统习俗七: 拔河

早期叫“牵钩”“钩强”,唐朝始叫“拔河”。它发明于春秋后期,开始盛行于军中,后来流传于民间。唐玄宗时曾在清明节举行大规模的拔河比赛。从那时起,拔河成为清明习俗的一部分。

传统习俗八:踏青

清明时节,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传统习俗九: 放风筝

清明放风筝是普遍流行的习俗。在古人那里,放风筝不但是一种游艺活动,而且是一种巫术行为:他们认为放风筝可以放走自己的秽气。所以很多人在清明节放风筝时,将自己知道的所有灾病都写在纸鸢上,等风筝放高时,就剪断风筝线,让纸鸢随风飘逝,象征着自己的疾病、秽气都让风筝带走了。传统习俗十:植树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做“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

清明节习俗起源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本来,寒食节与清明节是两个不同的节日,到了唐朝,将祭拜扫墓的日子定为寒食节。寒食节的正确日子是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约在清明前后,因两者日子相近,所以便将清明与寒食合并为一日。

在墓前祭祖扫墓,这个习俗在中国起源甚早。早在西周时对墓葬就十分重视。东周战国时代《孟子· 齐人篇》也曾提及一个为人所耻笑的齐国人,常到东郭坟墓同乞食祭墓的祭品,可见战国时代扫墓之风气十分盛行。到了唐玄宗时,下诏定寒食扫墓为当时“五礼” 之一,因此每逢清明节来到,“田野道路,士女遍满,皂隶佣丐,皆得父母丘墓。”(柳宗元《与许京兆书》)扫墓遂成为社会重要风俗。《汉书.严延年传》载,严氏即使离京千里也要在清明“还归东海扫墓地”。就中国人祖先崇拜和亲族意识的发达、强固来看,严延年的举动是合情合理的。因此后世把上古没有纳入规范的墓祭也归入五礼之中:“士庶之家,宜许上墓,编入五礼,永为常式。”得到官方的认可,墓祭之风必然大盛。

关于清明节的古诗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途中寒食

(唐)宋之问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

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闾门即事

(唐)张继

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阮郎归》南国春半踏青时

(唐)欧阳修

南国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

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

花露重,草烟低,人家帘幕垂,

秋千慵困解罗衣,画梁双燕栖。

清明后登城眺望

(唐)刘长卿

风景清明后,云山睥睨前。

百花如旧日,万井出新烟。

草色无空地,江流合远天。

长安在何处,遥指夕阳边。

清明日曲江怀友

(唐)罗隐

君与田苏即旧游,我于交分亦绸缪。

二年隔绝黄泉下,尽日悲凉曲水头。

鸥鸟似能齐物理,杏花疑欲伴人愁。

寡妻稚子应寒食,遥望江陵一泪流。

清明即事

(唐)孟浩然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

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

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

清明

(唐)孙昌胤

清明暮春里,怅望北山陲。

燧火开新焰,桐花发故枝。

沈冥惭岁物,欢宴阻朋知。

不及林间鸟,迁乔并羽仪。

清明日忆诸弟

(唐)韦应物

冷食方多病,开襟一忻然。

终令思故郡,烟火满晴川。

杏粥犹堪食,榆羹已稍煎。

唯恨乖亲燕,坐度此芳年。

长安清明

(唐)韦庄

蚤是伤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

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

紫陌乱嘶红叱拨,绿杨高映画秋千。

游人记得承平事,暗喜风光似昔年。

清明日

(唐)温庭筠

清娥画扇中,春树郁金红。

出犯繁花露,归穿弱柳风。

马骄偏避幰,鸡骇乍开笼。

柘弹何人发,黄鹂隔故宫。

同锦州胡郎中清明日对雨西亭宴

(唐)张籍

郡内开新火,高斋雨气清。

惜花邀客赏,劝酒促歌声。

共醉移芳席,留欢闭暮城。

政闲方宴语,琴筑任遥情。

清明日自西午桥至瓜岩村有怀

(唐)张继

晚霁龙门雨,春生汝穴风。

鸟啼官路静,花发毁垣空。

鸣玉惭时辈,垂丝学老翁。

旧游人不见,惆怅洛城东。

江南清明

(唐)郑准

吴山楚驿四年中,一见清明一改容。

清明即事孟浩然范文第4篇

彼时,辽宁博物馆里正在展出古代书画,其中一幅佚名的画,叫《月澹荷香图》,旁有收藏家的诗:“万柄新荷接柳信,小舟高卧碧波心,相知惟有云端月,长照清尊酒满斟。”这样的意境,是古人喜欢的休假方式,与现代人的喧嚣正好相反。

古代有一个词,叫休沐,意即沐浴和休息。《汉律》记载,西汉有明文规定:“吏员五日一休沐。”即官员在每五天之中可以有一天不办公,称为“休沐”。到了东汉,这个制度又放宽了,《史记·百万君传》记载:“官员每五日洗沐归谒亲。”就是说,官员每五天可以有一天的时间放假洗澡更衣,洗澡更衣后还可以回家看望老小。洗得干干净净的,和亲人朋友团聚在一起,这是政府提倡的休假方式。刘禹锡有诗句“五日思归沐,三春羡众还”,表达了对休沐和亲友团聚的盼望之情。孟浩然也在诗中说:“共乘休沐暇,同醉杯”——在休沐的闲适时间里,高朋相聚丛中,开怀畅饮,诗酒唱和,醉倒花阴。

“休沐”之外,古代还有许多人性化的假日。唐代规定:父母住在三千里外,每隔三年有三十日的定省假(不包括旅程);父母住在五百里外,每隔五年有十五日的定省假;儿子行冠礼时,有三天假期;如果是亲戚,则有一天;儿女行婚礼时,有九天假期,不包括旅程;其他的近亲行婚礼,则分别有五日、三日、一日的假期;父母亲去世,强迫解官三年。如果是军职,则为一百天;亲身受业的老师去世,给假三天……到底是大唐的气度!除了豪放的唐诗,还有温暖的假日。难怪古人重情,他们行亲情友爱,都是受法律保护的。

宋朝的休假制度显得更加宽松。《文昌杂录》载:“官吏休假,元旦、寒食、冬至各七日;上元、中元、夏至各三日;立春、清明各一日,每月例假三日……岁共六十八日。”宋朝还有一个特殊规定,各级官署,每年十二月二十日“封印”停止公务,公务人员回家过年省亲,要到次年正月二十日才返回衙门“开印”办公。

宋代史料记载,公元1066年,坡之父苏洵病逝于京城,坡和兄弟苏子由立即“依法”辞官,扶父亲的灵柩回故里,经过迢迢旱路水路,花了将近一年的时间才回到四川眉山,做官尽孝两不误,顺便还饱览了名山大川。

唐宋时期还改五日一休的休沐为“旬休”,即一旬(十天)休息一日。一年三十六旬,可休三十六天。加上其他法定的节假日,总共一百一十天,与今天的节假日总数接近。

为了显示皇恩浩荡,唐代的皇帝还想方设法找名堂给官员多放假。像唐玄宗李隆基,就别出心裁地将自己的生日定为“千秋节”,百官放假三天。之后历代皇帝纷纷仿效。还有授衣假,每年九月朝廷都要给官吏放十五天假,好让他们有时间准备过冬的衣服。

这名目繁多的假期,除了行各种礼仪,“休沐”是重要内容。

白居易在《郡斋旬假始命宴呈座客示郡寮》诗中有记述:“公门日两衙,公假月三旬。衙用决簿领,旬以会亲宾。公多及私少,劳逸常不均。”——每天签到,公事劳烦,盼旬假以会宾朋。“既备献酬礼,亦具水陆珍……风流吴中客,佳丽江南人。”美酒、佳肴、乐舞、美人,苏州太守白居易大宴宾朋,忘了职场所有的劳累和不快。“众宾勿遽起,群寮且逡巡。无轻一日醉,用犒九日勤。微彼九日勤,何以治吾民。微此一日醉,何以乐吾身。”——旬假要尽情放松身心,用醉酒来酬劳九天的辛勤工作,然后进入下一个循环。

宋朝是文人最为自由的时代,小长假又多,正好让他们的生活丰富多彩起来。有人像白居易那样置办宴会呼朋唤友,享受假日悠游自在的快活。比如宋神宗时,外戚李端愿“每休沐,必置酒高会”,邀请学士们参加宴会,玩得不亦乐乎。有人外出游玩。张先《玉楼春·乙卯吴兴寒食》有“龙头舴艋吴儿竞,笋柱秋千游女并。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之句,记载了传统节假日里人们的休假方式——青年男儿赛龙舟,游女双双荡秋千,踏青的人们来来往往,一片欢乐情景。还有的人选择远离人群,进行心灵的“休沐”。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七月,鬼节,人们都在烧纸焚香,谪居黄州的坡却与朋友驾一叶小舟到长江泛舟赏月,千古名篇《前赤壁赋》由此诞生。熙宁四年(1071),坡调任杭州通判,上任时恰逢冬至“黄金周”,西湖游人如织,他却选择到人迹罕至的吉祥寺游览,留下“何人更似苏夫子,不是花时肯独来”的诗句。

清明即事孟浩然范文第5篇

袁行霈在《中国文学史》谈到空灵境界时说,它是唐代诗人对佛教特别是禅宗深入研究和体悟在诗歌造境上的显现。该论断对于以王维、孟浩然为首的唐代山水诗的造境特点是正确的,但对于受释禅影响较少的其他诗人的空灵境界的诗歌无从解释。本人拟从本土的哲学家庄子的美学思想对这一境界的影响提出自己的一孔之见,就教于方家。

一、空灵境界的定义

何为空灵在辞海4102页对空的解释是:(1)虚,中无所有。(2)空虚能容受之处,(3)佛教认为一切事务的现象都有它各自的因和缘,事物本身并不具有任何常住不变的个体,也不是独立存在的实体,故称之为空。《大智度论》五:“观五蕴无我所,是名为空”。《维摩经弟子品》:“诸法究竟无所有,是空意”。在辞海2439页解释“灵”字有九种意,和空灵有关系的为灵:神;灵:魂;灵:好。在有关词条里和空灵有关系的是“灵明”即心,王守仁《传习录》卷下:“曰:“人又什么叫做心”对曰:“只是一个灵明”。综合起来,与空灵境界有关的空字的解释是神和魂,那么神的意义是什么呢? 用《词源》来说明。(1)是天神,神灵。(2)是事理玄妙,神奇。(3)是指人的意识和精神。(4)是指精神气质。另外的解释因关系不紧密故略去。神这个概念在周易里运用很广,出现的频率很高。主要用法为(1)“神”即指“易”。《易经》:“非天下至神其孰能与于此”,虞翻解释说:“至神谓易,隐初入微,知机其神乎。”(2)道。《易经》:“阴阳不测之谓神”。韩康伯解释说:“变化之极,妙万物而为言,不可以行诘者也”。按照庄子的思想所谓道即是自然,是自然界万物本真的生机与其发展规律。因此,我们可以说,空灵即是空谷中的声响;是镜湖里的鱼跃;是夜空下风的清吟,在诗歌中即是诗人与大自然情意冥和后的产物。空灵境界即是作者运用较少的意象构成的空虚、静寂而又心神摇曳的审美境界。

二、委运逍遥与潇洒风神

庄子在《逍遥游》里要求人们“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变”,他还说“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庄子没有为救治社会的污浊和混乱开出药方,但却为士大夫的精神压抑提出了治愈的创见。即追求精神的自由,人格的高举。弊屣名利,粪土王侯, 与天地并生,与万物合一,进入虚无的境界,享受人与大自然情意契合的审美状态。

纷纭战国,由秦朝的建立结束,士大夫经过秦代的血腥统治,第一次沐浴了封建皇权意识流的洗涤,汉代是儒家勃兴时期,知识分子又一次得到皇权的整合,这一时期的大部分时间里,士大夫都在梦想着为吾皇建言献策,奔波于仕途的求索中,虽仆仆风尘,但心中仍有希望。迄至汉末的农民战争以及军阀之间的长时间的割据与战火,把知识分子裹挟进来,他们被冲刷、被凌辱、被杀戮。生命朝不保夕,富贵转眼化为云烟,志向不能实现,痛定思痛,他们第一次感到个体生命的可贵,第一次珍视精神的独立,《古诗十九首》里无处不流淌着这种哀叹。到了魏晋时候,玄学开始风行,士大夫追逐云外妙想,高蹈虚无之境,人格风流成为时尚,嵇康的“手挥五弦,目送归鸿”[1]的洒脱;阮籍的“穷途而哭”的率性;王子猷深夜访戴,兴尽而返的任性放达;王曦之“袒卧不顾”的放纵都成为人们的佳话,被人们垂青。寒门之士,因为无力跻入上层,除了牢骚满腹,也有左思的“振衣千仞岗,濯足万里流”[2]的豪迈,有陶渊明“田园将芜胡不归”[3]的呼唤以及倾听“无弦琴”美妙琴音的高格。即使是谢灵运这样的贵族,也能唱出“薄霄愧云浮,栖川惭渊沉”[4]的无奈和“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5]的自适,他们虽然很多人被目为佛教徒,但骨子里仍然是老庄思想在起作用。范文澜说:“禅宗是披天竺式袈裟的魏晋玄学,释迦其表,老庄其实”。[6]造成这一现象的最根本原因是那个社会是一个需要人才而又浪费人才的社会,士大夫的梦只有依附皇权,得到皇帝的青睐、信任才会被任用。即使被任用,大部分也只是借此作为向世人夸耀政治清明的点缀,显示社会的安定和皇帝的慧眼独具和宽宏雅量。他们并没有能使自己志向实现的能力。人格的附属是中国古代文人的无奈归宿, 正因如此,文人看不到政治上的出路,绝大部分士大夫只能沉沦下僚,永远得不到升迁。他们的心灵得不到平衡,精神无所归依。他们在现实中愈是困苦,愈是无力改变现状,就愈想挣破尘网寻找出路。很多人必须也只有在放浪山水中去寻找解脱。他们明知这一境界的空虚不实和幻灭无常。但强大的心理内驱力使他们必须如此。这就使爱名、好名、贪名最后走向无名、弃名、忘名;爱功、好功、贪功走向无功、弃功、忘功。因此李白喊出“ 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7]“人生在世不得意,明朝散发弄扁舟”。[8]孟浩然“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9]但不得不“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10]苏轼从初期的“酒酣雄胆尚开张,西北望,射天狼”[11]的豪情壮志,到后期“我欲乘风归去,唯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12]的感慨。以及王维、储光曦、白居易、李商隐诸人的沉溺佛道,都是很好的证明。他们的诗中大量运用山水意象、神仙意象、天国意象、厌恶甚至摈弃尘世。他们追求精神的独运,灵魂的飞举,希望达到灵魂的逍遥和精神的潇洒。这些自然会在诗中形成灵动、飘逸的风味。

三、空静心境与心与物化

庄子言:“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山林欤,膏壤欤,使我欣欣然而乐欤[13]”他所说的大美即是变化万端,灵动飞扬的道。山林膏壤只是道在现实中的体现,人们只有体察和感悟才能认识大道。只有这样才能使人快乐。他在《齐物论》里谈及“天籁”是“咸其自取,怒者其谁耶”。这就是“无待”的音乐美,要达到“天乐”必须做到“天和”。所谓“和”就是要求诗人的性情和道保持和谐一致,把自己融入万物的周流中。郭象在解释天乐时说:“由此观之,知夫至乐者,非音声之谓也,必先顺乎天、应乎人,得于心而适于性,然后发之以声,奏之以曲耳。故咸池之乐必待皇帝之化而后成”,[14]郭象还说:“此乃无乐之乐,乐之至也”。他的意思是说只有“和”还不行,必须要达到“化”的境界才能创造“无乐之乐”。那么怎样才能达到“化”的境界用庄子的话就是“物物而不物于物”,即理解万物、顺应万物而不被万物所役使,而要跳出来关照万物之上的大道。庄子在解释“心与物化”时说:“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谓适志欤,而不知周,则籧籧也。俄然觉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欤?蝴蝶之梦为周欤?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15]“栩栩然蝴蝶”可以说是“和”,而“则必有分矣”就是欣然后的清醒,是“化”后观照的境界。他从融入而跳出,情绪得到洗涤,心灵得到提升。他向诗人暗示唯有做到“我丧我”,然后以空明心境反观大自然,抛弃尘世的利欲得失,去领悟和欣赏自然万物的萌动以及自然的精神,发现自然之神理在自然之物中的表现才能达道。那么大自然中的万物成为自在之物:花香就是花香、山青就是山青、微风就是微风、小溪就是小溪。它们不被人的主观浸染,它们拥有自己的性格和精神。比如在阳春微风里摇曳着身姿的玫瑰,它为自己而美,为生命而欢欣。诗人在流连中融入其中,消失自我。谛听大自然的声响,通过观照体味,让大自然的“灵动”和诗人的空明心 灵在诗境中表现出来。张孝祥《洞庭青草》云:

转贴于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界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素曰分辉,明河共影,表里具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肺肝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弦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作者妙然心会于月光照耀下的洞庭湖空阔明净的美景之中。这时风平浪静、万物交陈于前,月光水光、融为一片。诗人心灵在大自然的怀抱里陶染,纯洁得没有一点沉滓,心凝神释,与万化冥合。肝胆皆冰雪,灵魂得到了净化、提升、飞翔。当然会“扣弦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袁行霈在其编著的《中国文学史》第二部谈到空灵境界时说“〔在〕他们创造的明秀诗境中,既有澄淡精致的宁静画面,又有绵邈灵动的情韵,能与空静中传出动荡,平淡里透出幽深”。如何做到这些,孟浩然的诗作了很好的诠释: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和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夏日南亭怀董大》

夕阳的光线敛去,月亮的俏脸渐渐升上了天空,大自然的节奏息息相随。散发乘凉、开轩而卧,心境处在明净中。缕缕的香气随着微风袭来,沁人心脾;清高不拔的竹叶间的露水滴沥的声音持续传入耳鼓,轻轻荡漾。此时,凝视闲置的鸣琴,心思悄然飞到了朋友的身边。想谈什么,要谈什么,只有言外得之。诗歌表现出作者清本文由收集整理高不拔的品格,也同样赞美了朋友的不同凡俗。语淡情浓,其中“荷风竹露”一联既是当下景,也是心中景,是作者心灵对大自然体悟后的产物。

四、以有显无和“言不尽意”

庄子在《齐物论》中说:“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道的本体是不能自我表现的,它只有通过外物表现出来。如何以有来显示无,以言来显示意就摆在面前。按照庄子的理论,言只是表达人们思想的符号,是一种达道悟道的工具。他在《外物篇》中说:“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道是最理想的境界,是至理。 如何言说,他在《天地》篇中写了这样一个故事:

黄帝游乎赤水之北,登乎昆仑之丘而南望,还归,遗其玄珠。使知索之而不得,使离朱索之而不得,使吃垢索之而不得也。乃使象罔,象罔得之。黄帝曰:“异哉,象罔乃可以得之乎?”

在这一段话里,玄珠即为道。庄子通过知觉〔知〕、视觉〔离朱〕、听觉〔吃垢〕对道的寻觅不见来告诉我们道的本体不能通过理解和判断得到,只有无形迹〔象罔〕才能寻得。道体现在万事万物之中,但具体事物只是道的现实表现而不是道的本体和真谛,如执著于有就会对道的体认有以偏概全之弊。那么现实中的有只能成为去理解和悟道的阶梯和路标。在文学作品中就必须运用象征和暗示的方法来隐喻道的存在。司空图在《 诗品· 冲淡》中说:“遇之匪深,即之愈稀。脱有形似,握手已违”。在《诗品·自然》中说:“ ……真与不夺,强得易贫。幽人空山,过雨采萍。薄言情悟,悠悠天钧。”他在含蓄篇中说要做到“浅深聚散,万取一收”。这些话就是强调对道的表现自然而然,不即不离,因有悟无。语言要做到简洁凝练,诗境生机远出。清人刘大櫆云:“凡文笔老则简,意真则简,辞切则简,理当则简,味淡则简,器蕴则简,品贵则简,神远而含藏不尽则简,故简为文章尽境。”要做到简要和含藏不尽就需要以最少的意象造境去反映诗人的所感所思以及和大道合一后的心灵流向。意境构架要疏散空灵,不能太密太实,因为意象太密太实会使意脉深潜,行文滞重呆板,这就违背了大道生生不息,变化无端的特性。在意象选择方面求透脱,忌凡俗。即目意象要真实鲜明,而想像意象要神奇幻妙。用这些方式写作的诗歌,表现出来的审美风格就会玲珑剔透,神理摇曳,“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自然清新,使人产生丰富审美联想,就做到了以有显无。例如: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静帘,玲珑望秋曰。

——李白《玉阶怨》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清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李商隐《霜月》

李白开篇点明玉阶,以白露侵湿罗袜暗示等待长久,中心怀想在言外得之。“却下”一词好似无奈放弃,但望字又掀起波澜,思人者徘徊不寐的神情跃然纸上。怨情、恋情,希望、绝望,等待、放弃,融为一体。

李商隐诗歌在即目的前提下以想像造境,以“初闻征雁”“无蝉”暗示时已深秋,以百尺楼高水接天来写高寒寂寥的境地。第二联从对面落笔,外表似乎赞叹青女素娥在享受寒冷,清高脱俗,实际自己不能忍受寒冷寓于言外,作者的具体兴寄为何,一切都留给读者的想像。即目意象和想像意象有机融为一体。全诗感慨无端,意在言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