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医药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为切实宣传贯彻好《中医药法》,按照县卫健委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实际,我院于4月9-10日开展《中医药法》知识培训、考核、义诊等宣传活动,现总结如下:
为了集中开展中医药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和良好的疗效,引进广大群众走进中医药、认识中医药,了解和使用中医药,并提供正确、安全、科学的中医药知识,我院于4月9日在三楼会议室开设了《中医药法》知识培训及考核。由我院邓珊瑚书记讲解了《中医药法》具体知识要点,并要求全院相关人员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执行。培训后,对全院临床医生进行考核,使医务人员更加了解《中医药法》并在临床工作中运筹帷幄。
主题宣传活动以“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提高全民健康素质”为主题,4月9日上午,我院通过义诊,让群众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现场通过电子屏横幅宣传,摆放宣传板块,发放宣传册等,不少群众前去询问,热情极高,让更多的群众了解中医。医务人员还对辖区内居民进行健康教育,传授中医健康小常识,引导重点人群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大力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帮助他们提高健康意识,日常中医保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效预防和减少疾病。群众对中医药的科学性有了更直观、更深刻的认识。
这次《中医药法》宣传活动气氛好、效果实,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以生动的形势,丰富的内涵,向人们诠释了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使中医药真正的深入人心,惠及百姓,倡导科学的养生方法,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公共的健康意识和科学素质起到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痤疮;中医药临床;综述
痤疮是一种常见多发的皮肤病,多见于青春期男女,青春期过后大都可自然痊愈。痤疮好发于面部、胸背部等处,形成粉刺、丘疹、脓疮结节或囊肿。常伴有皮脂溢出,分布对称。初起为毛囊口黑色圆锥形丘疹,挤压可见黄白色半透明性蠕虫样脂栓排出。周围可形成炎症性丘疹,其顶端可形成结节囊肿,消退后遗留瘢痕或瘢痕疙瘩。
现代医学认为,其病因为青春期性激素分泌亢进,刺激皮脂腺分泌过旺,使皮脂腺毛囊口阻塞形成脂栓,伴发细菌感染而发病。此病与微量元素锌在发育期相对缺乏也有一定的关系,称之谓“青年痤疮”。
中医学认为,过食肥甘厚味,脾胃湿热内蕴上蒸;肺经蕴热,外受风邪;或冷水渍洗,使血热蕴结,均可酿成本病。近年来,在诊治过程中,人们发现,用中医药治疗痤疮,疗效明显,且剂型多样,副作用小,现就其研究进展阐述如下:
一、临床研究
1.1辨证论治:痤疮,在中医学中相当于“痤”或“痤痱”,或称之谓“肺风粉刺”、“面疮”等。最早的记载见于《黄帝内经》:“汗出见湿,乃生痤痱……郁乃痤。”(《素问·生气通天论》)不仅指出了汗湿为其主要病因,且“郁”字总括了本病的病机所在。晋代《肘后备急方》提到本病发生在面部,故称面疮。隋代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说:“面疮”者,谓面上有风热气生疮,头如米大,亦如谷大,白色者是。清代吴谦在《医宗金鉴》中对本病的症状、病因、治法、方药等作了更为全面的论述:“此证由肺经血热而成,每发于面鼻,起碎疙瘩,形如黍屑,色赤肿痛,破出白粉汁。”因此,多数医家认为痤疮病位在肺,因于风热,辨证分型多为“肺经风热”。但现代临床研究表明单一的“肺经风热”已不能完全概括痤疮的症候特点,所以很多学者已经从多个角度对痤疮进行辩证治疗。
张志礼将痤疮分为:(1)肺胃积热型:(多为痤疮初起,以丘疹、粉刺为主)方用枇杷清肺饮加减;(2)湿热蕴结型:(多为中、重度,皮疹红肿热痛,或有脓疱)方用枇杷清肺饮合黄连解毒汤加减;3)痰湿凝结型:(多位囊肿结节,迁延不愈)方用海藻玉湖汤、参苓白术散合四物汤加减。欧阳恒等将痤疮分为:(1)肺热型:方用枇杷清肺饮加减;(2)脾胃实热型:方用清胃散合茵陈蒿汤加减;(3)热毒型:方用五味消毒饮合黄连解毒汤加减;(4)血瘀痰凝型:方用血府逐瘀汤合二陈汤加减。经典教材及传统中医多认为痤疮为实证,或热,或湿,或痰,或瘀,然而随着中医的不断发展及临床经验的累积,很多现代名医提出了新的辨证思维。禤国维等强调滋补肾阴在治疗痤疮中的重要性,认为痤疮除了肺胃血热、肠胃积热之外,还有肾阴不足,相火过旺,治疗中采用墨旱莲、女贞子滋补肾阴。何莉等从肝论治女子痤疮,认为女子痤疮多由于肝郁、肝热引起,应用疏肝、清肝之法效果较好。余方从脏腑辩证入手,结合面部痤疮的形态、分布及兼症,将痤疮分为心火亢盛、肺经风热、脾胃湿热及肝肾阴虚4型。其中,心火亢盛型,痤疮以额部为主;肺经风热型,痤疮以颊部鼻周为主;脾胃湿热型,发病以鼻及鼻翼两侧为主;肝肾阴虚型,发病以颊颏部为主。徐爱琴将体内脏腑与体表经络有机联系起来,认为痤疮发生于前额与胃有关,在口周与脾有关,在面颊两侧与肝有关,发于胸部与任脉有关,发于背部与督脉有关。
二、中药外治
痤疮的病变部位主要在皮肤,痤疮的外治药物多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化瘀、祛风杀虫、消肿散结等功效,涂于患处,可使药力渗透肌肤,直达病所,因此中药外治治疗痤疮,具有疗效确切,使用方便且副作用小等优点。现介绍以下几种外治剂型:
2.1洗剂:闫凌云等将228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18名采用白地蛇洗剂(药物组成:蛇床子15g,白矾6g,地肤子15g,白蒺藜15g)、痤疮灵(药物组成:辛夷、琥珀、白芷、白及、川芎、红花、黄芩、水蛭、珍珠粉等)、枇杷清肺饮加减进行治疗,对照组100名采用过氧苯甲酰凝胶或霜剂、四环素、葡萄糖酸锌片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92%,对照组总有效率83.64%,P<0.01;治疗组复发率10.71%,对照组复发率41.3%,P<0.01。
2.2酊剂:支萍以活血解毒为治疗组方:苦参、白及、当归、赤芍各50g,黄柏、丹参、大黄、甘草各30g,将上药灌于大口瓶中,注60度白酒300ml,甘油300ml,氮酮5ml,一周后装入100ml塑料瓶中。每日早晚各一次搽于面部。治疗总有效率94%。
2.3软膏:适用于敏感或干性皮肤。冯永芳等采用自制寻常痤疮膏(内含有大黄、苦参、黄连、白芷、僵蚕、白及、桃仁、茯苓等)治疗痤疮248例,有效率88.73%。
2.4面膜:杜艳梅采用中药面膜治疗30例痤疮患者。白及10g,黄芩10g,大黄10g,皂刺15g,白芷5g,红花10g,白丁香5g,密陀僧3g。上药混匀,打成细粉。另取当归50g,加水煎煮2次,每次0.5h,合并煎出液,浓缩至约10ml。制成当归浸膏。将当归浸膏与醋混匀成粘合剂,将中药细粉研成糊状,即成中药面膜。清洁面部后,以常规按摩加负离子喷雾,行手法按摩,洗去按摩膏,然后将中药面膜敷于面部,约30min,以上方法每周1次,4次为1个疗程。治疗结果:治愈19例,显效8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7%。史萍使用自制中草药面膜进行治疗。药物组成:黄连10g,茯苓10g,丹参10g,白及10g,当归10g,姜黄10g,白花蛇舌草15g,杏仁15g。以上成分共研为细末,取100g药物细末加入250g香油调成按摩膏,再取细末50g,加入医用生石膏200g调匀为面膜粉备用。洁肤后予面膜膏涂面,隔日1次。对照组外涂氯霉素酊,每日2次。二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55例,总有效率83.6%;对照组46例,总有效率52.15%。
2.5霜剂:刘喜福等用中药参柏霜治疗100例痤疮患者,其主要组成为:苦参、黄柏、丹参、百部、白鲜皮、地肤子、人参皂甙、冰片及凡士林、甘油、三乙醇胺、液体石蜡、尼泊金乙酯。对照组外用痤疮王擦剂治疗97例痤疮患者,两组疗程均为4周。分别在治疗1、2、3、4周后随访患者,结果治疗组在4周内各阶段疗效均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
2.5散剂:蔡绿珍[13]以消痤散(由黄连、黄柏、银花、蒲公英、白芷、当归等组成)外敷治疗寻常痤疮48例,对照组48例用美肤宝痤疮膜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83%,对照组总有效率79.17%,P<0.05。郭四红以白芷康散外敷治疗痤疮47例,每天1次,6次为1疗程。经过3-6个疗程的治疗后,痊愈28例,好转1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4%。且治疗过程中未出现皮肤过敏和其他不良反应。
三、其他疗法
3.1针灸疗法:周志杰等用针灸治疗寻常痤疮288例,主穴选用双侧合谷、曲池、肺经风热配大椎、肺俞、风池穴(双侧),脾胃湿热配足三里、内庭穴(均双侧),冲任不调配天枢、公孙、三阴交(均双侧)、关元穴,留针,结果:总有效率91.9%。李双利[16]等用针刺疗法治疗痤疮156例,选用肺俞、脾俞、心俞、肝俞及痤疮凸起部周围穴位,结果痊愈85例,显效49例,好转7例,无效15例。燕金芳用针刺治疗寻常痤疮36例,选用印堂、太阳、承浆、风池、人迎、水突、天容穴位,结果:36例1-3个疗程的治疗,治愈30例占83.3%,显效5例占13.9%,无效1例占2.8%,总有效率97.2%。
3.2耳穴疗法:吴传俊取耳穴肺、心、胃、神门、内分泌用王不留行籽耳压,配合耳尖、背部俞穴放血,总有效率94%;翼健民主穴选肺、内分泌、神门、交感、皮质下、面颊,配穴用王不留行籽耳压,总有效率98.3%;李斌选肺、胃、大肠、皮质下、神门、内分泌用六神丸耳压,治愈率55.6%,总有效率96.3%。
3.3刮痧疗法:蒋晓霞采用刮痧加中药外敷治疗痤疮56例,治疗组取项背督脉经、膀胱经共5线,督脉经从哑门刮至腰俞以下,两侧膀胱经则分别从天柱至大肠俞以下,从附分至胞盲。刮完后嘱患者饮水促进水液代谢,同时中药局部外敷。对照组21例纯用中药局部外敷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4%,对照组总有效率76.1%,P<0.05。
3.4穴位埋线:张理梅等运用四诊八纲的方法,根据患者的局部及全身症状、舌苔、脉象进行辨证选穴予穴位埋线治疗100例痤疮。肺经风热型主穴:肺俞、曲池、大椎、尺泽,配穴为天枢、支沟、大肠俞、血海;肠胃湿热型主穴:曲池、足三里、大肠俞、上巨虚,配穴为中脘、天枢、大横、梁丘、阴陵泉;血瘀痰结型主穴:丰隆、阳陵泉、曲池,配穴为膈俞、血海、陶道;冲任失调型主穴:肾俞、三阴交、血海、关元,配穴为丰隆、足三里、肝俞、心俞。根据辨证取5-7个穴位,进行埋线,每次选用穴位与前一次不同,每2周埋线1次,3次为1个疗程。结果临床总有效率94%。埋线疗法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用医用羊肠线来替代毫针,起到长久刺激穴位,达到调整机体,治疗疾病的目的。
3.5饮食疗法:患者宜少食甜食、脂肪、酒、辛辣刺激性食物,多食蔬菜(豆芽、青菜、蓬蒿菜、冬瓜、丝瓜、苦瓜、荸荠)及水果。常饮绿豆汤有清肺热、除湿毒之功。多食含长纤维的食品,保持大便通畅,对防治痤疮有良效。此外,忌用油脂类、粉类护肤美容化妆品及含有激素成分的软膏及霜剂;每日宜用温热水洗脸两次,不要用碱性强的肥皂,洗时用力擦去面部脂垢;禁忌用手指挤捏面部丘疹粉刺脓疮,以防遗留疤痕;保证睡眠充足,调整消化系统功能,这些均有助于痤疮的治愈。古月论述痤疮的饮食疗法时,还提到山楂苡仁粥、苡仁天葵粥、二皮石膏山药粥、二仁散结粥、海带二豆汤、当归柚子酒等药膳食疗方。
四、实验研究
4.1中药单药及复方抗痤疮丙酸杆菌的研究:陈红斌[22]等测定大黄的几种游离蒽醌对痤疮主要致病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发现大黄素对痤疮丙酸杆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大黄酸对金黄葡萄球菌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夏明静[23]选用22种抗菌消炎中药有效成分作体外抑菌实验,结果发现,痤疮丙酸杆菌对丁香酚与桉叶素高敏,对黄芩甙、丹参酮I、芦荟甙、厚朴甙、小檗碱、大黄素、葡甘聚糖、龙胆苦甙、丹皮酚、丹参酮II中敏,其作用均优于甲硝唑。杨柳[24]等对清肺愈痤丸进行药效学研究,结果发现清肺愈痤丸20g/kg能非常显著地降低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的通透性亢进(P<0.05);清肺愈痤丸20g/kg、40g/kg能减轻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的肿胀(P<0.01、P<0.05);清肺愈痤丸对痤疮丙酸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0.3125g/ml,0.625g/ml,0.625g/ml,说明清肺愈痤丸有明显的抗炎、抑菌作用。
4.2中药对皮脂分泌影响的研究:丹参酮是丹参的脂溶性有效成分,周展超[25]等报道外用2.5%丹参酮治疗痤疮50例,8周后总皮损消退率测定,结果显示患者治疗后皮脂分泌率有明显下降(P<0.05)。周计春[26]等报道消痤饮治疗寻常痤疮及其对皮脂分泌的影响,其成分为金银花15g、蒲公英15g、紫花地丁10g、丹参15g、牡丹皮10g、赤芍10g、生地黄15g、黄柏12g、陈皮10g、生甘草10g),结果发现消痤饮治疗后痤疮患者的SER(皮脂分泌率)较治疗前平均下降36%,经统计学处理,二者有极其显著差异(t=8.89,P<0.01)。
4.3中药对痤疮患者性激素影响的研究:王海鹰[27]比较肺经风热、湿热蕴结、痰湿凝结等中医证型共90例女性痤疮患者血清PRL、FSH、LH、T、E2、P水平,并与30例正常体检者对比,结果发现女性痤疮患者各证型组血清T、FSH、E2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3组血清T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E2水平则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肺经风热组、湿热蕴结组FSH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而痰湿凝结组FSH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说明性激素尤其是T、FSH、E2代谢失衡在女性痤疮发病中起一定的作用。汪五清[28]报道中药痤疮饮(由金银花、蒲公英、生地、黄芩、茵陈、丹参等10味中药组成)有抗睾酮及雌激素样活性,从而为治疗痤疮提供了理论依据。辛琳琳[29]观察平痤饮治疗女性迟发性痤疮(FDAV)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性激素的影响,结果发现雄激素异常增高是FDAV的主要发病原因之一,平痤饮(药物组成:金银花、蒲公英、黄芩、黄柏、栀子、知母、生地黄、丹参、陈皮、紫草、皂角刺、白芷、浙贝母、牡丹皮、甘草)治疗FDAV疗效确切,总有效率94.8%,治疗后血清睾酮水平明显下降(P<0.01)。
五、讨论
目前对痤疮的治疗,根据辨证论治中医药治疗取得一定疗效,从历年来文献报道来看,病因病机主要分为肺胃积热型、湿热蕴结型、痰湿凝结型、血瘀痰凝型等,此外还跟肝郁、肝热、肝肾阴虚、冲任不调等类型进行辨证,选用方剂为传统古方和自拟方剂。在中药内治的同时,强调内外合治,配合选用外涂洗剂、酊剂、软膏、面膜、霜剂、散剂及针灸、耳穴、刮痧、穴位埋线、饮食疗法等,对减轻临床症状,改善美容都有肯定的疗效。西医认为痤疮的发生与痤疮丙酸杆菌、皮脂分泌、性激素水平失衡等有关,目前中药单药抗痤疮的有效成分及复方抗痤疮的各种实验研究也取得了颇佳的进展。目前存在的普遍问题是关于痤疮仍缺乏统一的中医辨证分型,科研设计不严谨,部分文献不设随机对照。目前的内服方药以汤药为主,中成药较少,服用和携带不方便。痤疮是一种常见多发又容易复发的疾病,需经常服药治疗,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紧张,开发见效快、服用方便、无副作用的中成药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张志礼.皮肤科手册.北京:中国古籍出版社,2004.472-473
[2]欧阳恒,杨志波.新编中医皮肤病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0.470-472
[3]禤国维,范瑞强等.中药消痤灵治疗痤疮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N].广州中医报,1995,12(3):6
[4]何莉,蒋诗兴,周贤惠.女子痤疮从肝论治32例分析.新疆中医药,2002,20(4):25
[5]余方.80例痤疮的中医分型与治疗.广西中医药.1995,18(4):5-6
[6]徐爱琴,徐宜厚.诊疗痤疮经验.中医杂志,1998,39(2):80-82
[7]闫凌云,李敬哲.白地蛇洗剂合痤疮灵治疗痤疮的临床观察,中医外治杂志2005,14(1):17
[8]支萍.苦参酊治疗痤疮30例.中医药信息,2001,18(3):26
摘 要:疗效评价方法是检验临床疗效的重要尺度,中医学从先秦时期发展到今天,之所以历经千年而不衰,重要原因就是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但是,由于缺乏科学的疗效评价方法,其有效性难以得到广泛认可。对中医药疗效评价方法的研究现状作了总结,并展望了中医药疗效评价研究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中医药;辨证论治;疗效评价方法
中图分类号:R28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717(2011)03-0623-02
The Status Quo of TCM Effect Evaluation Method and Thinking
ZHAO Dan, REN Xian-zhi
(Nanj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Nanjing 210029,China)
Abstract:The efficacy evaluation method is the important yardstick to examine the clinical effect.From Qin Dynasty to nowadays,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is very popular and enjoys high reputation in the thousands of years, the important reason is the excellent clinical effect. However, its effectiveness is not widely recognized due to the lack of scientific evaluation methods. This article has made the summary and discussed the trend of research status of the TCM evaluation method.
Key words: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with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efficacy evaluation.省略。
中医学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由于缺乏科学、客观的疗效评价方法,其临床疗效尚未能得到国际上广泛认同,严重阻碍了中医药的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如何科学、客观地评价中医药的疗效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对目前中医药疗效评价方法作了回顾和分析,并对中医药疗效评价方法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1 传统的中医药疗效评价方法
1.1 经验为主的疗效评价 中医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已经发展为具有比较系统的理论体系和独特诊疗方法的稳态医学。在数千年的医疗活动中,医家往往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舌象、脉象等一系列软指标作为依据,依赖于个人经验来判定疾病的向愈与否。中医古籍也是以医案的形式记录医生的诊疗经过,侧重于以某一病症状的改善、消失作为判定临床向愈的标准。目前有关中医药临床疗效的报道绝大多数也仅停留在个案报道及临床病例的疗效总结,疗效评价主观性强,缺乏统一标准,研究结果无可比性,严重影响了中医临床真实疗效的系统评价[1]。
1.2 借鉴传统西医评价方法对中医药进行疗效评价 现代研究中,人们多效仿西医的临床疗效评价方法,注重各种率(有效率、好转率、痊愈率)的变化以及辅助检查、实验室检测等指标,有时完全沿用西医的指标体系来衡量中医中药的疗效,不能充分客观地评价中医药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归根结底,就是局限在对某一“病”的疗效评价上,忽视了中医思维精髓辨证论治中“证”的评价[2]。或是在运用西医评价方法的同时,简单地对证的评价中加入了“望、闻、问、切”等过多的主观因素,其客观性和可重复性较低,导致了其评价的科学性降低。有些研究者解决中医证候的诊断,均是软指标无法量化的问题,希望采用西医现代科学方法诠释中医理论。但是对这些证候的进一步研究发现这些指标的特异性并不十分理想,还远远不能揭示中医“证”的本质,其应用的价值也受到了限制。中、西医本为两套不同的医疗体系,中医是通过“四诊”进行“辨证”,然后运用中药等治疗方法,通过治疗“证”而治病的。西医是通过症状、体征、检查等,诊断“病”,然后用药物治“病”而解决“病”。中医、西医有各自特有的理论体系和诊断治疗特点,若采用同一疗效评价标准,则难以反映中医自身特点和实际疗效。
2 传统中医药疗效评价方法的不全面性
尽管有人对中医的“科学性”提出了质疑,但是中医的有效性却是众所周知的。现阶段,中医药学的生命力在于疗效,中医药学的发展还在于疗效。没有疗效中医药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真的不能称为科学了。
中医在治疗上强调辨证论治,治疗后也是通过“四诊”评价疗效,忽略了疗效评价方法的研究。虽然近年来中医药临床疗效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以小样本的阳性报道为多见,真正属于随机对照试验(RCT)的还很少。现阶段中医临床疗效评价缺乏一整套完整的疗效评价体系和严谨的思路方法,也没有系统的操作规程和质量控制,评价疗效的深度和广度不够。无论现有的国家级、省部级以及各级专业学会制定的疗效评价标准,均存在评价不全面、过于注重生物学指标、忽视精神心理和社会经济影响的弊端[3]。其结果是中医药疗效得不到全面客观评价,同时又难以为整个医学界接受,这直接影响了中医学的发展。
3 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研究的现状
针对上述缺点和不足,很多专家和学者对中医药疗效评价方法进行了研究和探索,提出了许多观点和主张,对推动疗效评价方法的研究作出的贡献。
赖世隆[4-5]等从中医药的“整体治疗”的特点出发,在按照常规的疗效评定标准的同时,建立包括生存质量在内的多维的疗效评价体系,提供中医药对疾病和亚健康状态生存质量影响的证据,以期反映中医药防治疾病所具有的真正效能(Efficacy)是十分有意义的工作。认为:一个具有较强科学价值的中医药疗效评定标准应该包括:(1)对于“病”的公认的常规疗效评定标准。(2)构成证候的若干指标变化的评定标准。(3)生存质量的评定标准:①通用的生存质量评定量表;②体现中医学特点的通用生存质量量表;③疾病特异性的生存质量量表。当前可以从借鉴国际公认的关于人群健康评定的通用生存质量量表入手,并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建立适用于中医药疗效评价的生存质量通用量表。这一疗效评价体系在考虑与国际接轨的同时,立足于中医药的优势,有利于使中医药的疗效评定为国际上所接受。
危北海等[6]认为评估疗效的关键要做到全面化、客观化和综合化。疗效评价应该从以下两方面来进行构建:(1)中医证候疗效的评定指标。(2)西医疾病疗效的评定指标:a.中间指标:包括证候学、病理形态学、分子生物学、生活质量的评估量表等指标;b.结局指标:包括主要结局指标和次要结局指标(亦可称为替代指标)。
丁旭峰等[7]认为在常规的西医“病”的疗效评定标准的基础上,建立适用于中医药发展需要,包括中医证候、生存质量评价在内的综合的临床疗效系统评价的方法,提供中医药对重大疾病、疑难病证和亚健康状态临床疗效的科学证据,有利显示中医临床疗效的优势。并认为中医药临床生存质量的评定指标,应该包括三方面的内容:通用的生存质量评定量表,体现中医学特点的通用生存质量表和疾病特异的生存质量表。
黄可儿[8]认为科学客观的中医药临床疗效多维结局指标体系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对于“病”的公认的常规疗效评定指标;二是构成证候症候变化的评定指标;三是生存质量的评定指标:包括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生存质量(QOL)。建议将生存质量引入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评价体系,认为当临床试验在预后主要不是以死亡为结局的疾病中进行,而病死率作为评价疗效的指标并不敏感时,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可引进生存质量作为疗效测评的指标。生存质量评价能体现中医学的健康观,预防为主,在治疗疾病时非常重视生存质量,通过问诊了解生存质量的相关内容,并将有利于凸显中医药治疗的优势。
许军[9]等总结近10年国内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评定相关指标,包括心绞痛症状评价标准,临床症状积分法,实验室客观指标等。指出其中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的问题,探索证的“金标准”,使其对病证的定位、定性以及定量更加规范化、科学化。
梁健等[10]认为应借鉴循证医学的方法学研究中医药疗效评价。认为循证医学对临床研究证据有一套严格的分级和评价体系,疗效评价注重终点指标和生存质量,强调从临床有效性、安全性、卫生经济学、伦理学等方面综合评价临床疗效,是医学界公认的对指导临床决策研究具有重要价值的一种科学方法。
4 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研究的思考
中医药对疾病的治疗着重对人体的整体调节,其对机体的多层次、多环节、多靶点的作用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整体调节,已被认为是产生疗效的依据所在。因此,评定中医药有效性结局指标的选择不应从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出发,而应从整体水平上选择,包括重要临件、功能状态、证候相关症征、受试者对治疗效果的总体满意度和生存质量在内的多维结局指标,对中医药临床疗效作出客观、科学、系统的评价。
因此,我们认为疗效评价研究重点应主要着眼于以下两个方面。其一,在常规的西医“病”的疗效评定标准的基础上,建立中医证候的疗效评价的方法。辨证论治是中医药在临床实践中广泛运用的诊治原则和方法,病证结合是临床疗效评价的关键环节。中医药疗效评价应该符合中医理论的特点和临床治疗宗旨,在西医“病”的疗效评定基础上,选择能够体现中医自身治疗特色与疗效优势的评价指标,把“望、闻、问、切”信息的量化与中医辨证诊断结合起来,使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由经验走向科学,有利于显示中医临床疗效的优势,科学评价中医药临床疗效。其二,应把循证医学方法、生存质量量表评价方法引入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中。设计科学的试验方法,根据中医药治疗疾病的特点,严格按照循证医学和临床流行病学方法,设计规范、合理的临床试验,对中医药的临床疗效进行验证,增加临床证据的说服力。并按照量表研制的原则对现有的量表进行修订,增加新的条目或模块,建立一套具有中医特色的量表,以适应临床的需要,使中医药学既保持了自身特色又能尽快与国际接轨,促进中医药的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
参考文献
[1] 匡洪影,沈文娟,侯丽辉,等.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方法的研究述评[J].中医药学报,2010,38(1):6.
[2] 张军平,王筠,郑培永.对传统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问题的思考[J].中西医结合学报,2005,5(3):3.
[3] 中医现代化科技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中医疗效系统评价体系的研究[J].世界科学技术―中药现代化与中医现代化,2002,4(2):12.
[4] 赖世隆.中医药临床疗效的评价[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0,7(3):88.
[5] 赖世隆.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若干关键环节的思考[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2,19(4):245.
[6] 危北海,刘薇,苑惠清.构建中医临床疗效评价体系的探讨[J].天津中医药,2006,23(5):354,356.
[7] 丁旭峰,刘萍.对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体系建立的多方位思索[J].辽宁中医杂志,2007,34(5):577-579.
[8] 黄可儿.将生存质量引入中医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评价体系的思考[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3,9(5):27.
【关键词】 系统生物学; 证候; 中医现代化; 蛋白质组学
Abstract: Systems biology is a new science of the 21st century, which resemble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in many aspects such as study method and design. Adoption of systems biology approach would do much help for exploring the scientific connotation of TCM syndrome and the modernization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Its technological platforms, such as genomics, proteomics and metabonomics, provide powerful tools for the study of the essence of TCM syndrome and the function of herbal compound recipe. Compared with other molecular biological methods, such as genomics and proteomics, metabonomics method is more direct and more concise, especially for providing an effective method for the study of TCM therapy in preventing and treating kidney diseases.
Keywords: systems biology; syndrome complex; modernizati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oteomics
21世纪中医药现代化研究面临新的挑战。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和后基因组时代的到来,生命科学发生了本质的飞跃,为中医药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应运而生的系统生物学与中医药研究的思路和方法不谋而合,为复杂的中医证候学说和方药体系研究带来了希望。中医中药在我国已有二千多年的发展历史,形成了一套系统的理论体系,积累了丰富的诊疗经验,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具有深刻影响。然而古老朴素的中医学长期以直观方法作为认识的主要手段,缺乏还原的分析方法,无法采集准确、客观且能够反映中医药最本质特点的定性定量指标,是制约中医药发展和中医中药国际化的瓶颈问题。
中医学有两大特点:一是整体观,强调人与自然界之间的联系,和人体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各脏腑器官之间在生理和病理状态下相互关联;二是辨证论治,由此产生“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等思想。中医学对疾病的认识注意到整体和个别以及共性和个性的特点,从动态的角度去考虑问题,由此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然而,中医学这些精华,目前还没有用现代科学的语言加以诠释,并不能被西方所接受。系统生物学的理想就是要得到一个尽可能接近真正生物系统的理论模型,这些模型不仅可以模拟生物系统的行为,而且可以用来预测该系统受到干扰后未来的行为[1]。系统生物学体现了一种整合的思想以及传统生物学向“大生物学”过渡的一种趋势,是研究从“组成”到“功能”的升华[2]。这与中医学对人体生理病理的认识和治疗疾病的方法有“异曲同工”之处。系统生物学的诞生给中医学研究带来了希望,将有助于揭示中医学整体观和辨证论治思想的科学内涵。
1 系统生物学将促进中医药学的发展
系统生物学(systems biology),又译为“系统集成生物学”或“系统综合生物学”,是近年来继人类基因组计划之后,科学界关注的又一个研究热点。2003年9月,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开设了20年来该院第一个新系,关注的焦点就是系统生物学[3]。2005年6月,中国科技大学与中国科学院合作成立了国内第一个基于理论科学和实验研究的系统生物学系,将生物学、数学和工程学整合起来融入医学研究领域。随着功能基因组时代的到来,系统生物学已成为医学研究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工具[4]。它的技术平台为组学,包括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相互作用组学、表型组学和计算机生物学等[5]。
1.1 系统生物学有助于揭示中医证候的科学内涵 目前中医证候研究的关键问题在于如何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开辟一条新的途径,这一途径应既能符合“实体结构”原则,揭示证这一病理产物的物质实体,又能遵循“功能模拟”原则,探索其外在和潜在的表现规律[6]。近年来系统生物学及相关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我们从多学科、多视角进一步认识中医证的本质提供了重要的方法学基础和技术条件。通过基因组学研究,建立不同证候类型的基因变异及基因表达差异谱和功能基因调控网络;再通过不同证候类型的差异蛋白质组学和关键的功能蛋白质的鉴定及定量研究,结合中医理论,则有可能从多个层次阐明中医辨证论治的科学内涵,同时也可能发现与证候相对应的特异性基因和功能蛋白标志物,为临床辨证提供客观依据。
例如,王米渠等[7]用基因芯片方法研究中医寒证患者,发现寒证的基因表达谱有显著差异,在59条差异表达基因中,绝大多数与代谢(能量代谢、蛋白质代谢等)有关,说明寒证患者的代谢网络有别于常人,使寒证诊断客观化、现代化成为可能。Chen等[8]采用代谢组学研究发现,肾阳虚模型动物的代谢网络明显偏离正常动物,而用温阳中药干预后,模型动物的代谢谱回归至正常范围,呈现网络修复的结果。
1.2 系统生物学有助于开展中药现代化研究 中药作为一个复合体系,多是配方使用,作用靶点多,涉及多个基因和细胞,从整体上调节人体的平衡和内环境的稳定。中药既需要研究单味药及复方中各化学成分的理化性质及生物活性,又需要研究化学成分间的反应规律及对人体的影响。西方医学对中药复方的研究方法往往是采用解剖麻雀的方法——拆方试验,最终找出作用明确的活性成分,这样并不能反映中医药学君、臣、佐、使的配伍规律。因此,中药要想继续保持强大的生命力,既不能囿于“整体观”而拒绝发展,也不能仅停留在提取、提纯有效成分的水平上,而应该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借助现代生物医学的先进研究方法,上升到对中药系统性的研究,建立一个全新的与现代学科同质的理论体系[9]。
系统生物学不同于以还原论为基础的生物学,仅关心个别的基因或蛋白质,抹煞各部分之间及部分与整体之间的作用和联系;也不同于控制论,仅研究输入与输出,而是在以往分子生物学提供的大量基因、蛋白质等系统构成信息的基础上将单个生物分子放在整体中加以研究[10],并以了解整体层次的功能为最终目的。系统生物学的方法学和相关技术有助于提高中药复方研究的整体水平,揭示复方治病机制,从而为真正了解经典复方中各药配伍应用的精髓提供可能的方法和可利用的技术平台。近年来在生命科学领域快速发展起来一系列先进技术与手段,如基因表达连续分析法、基因芯片、蛋白质芯片与生物质谱、双向电泳、多维色谱/质谱联用、生物信息学与计算机技术等,为现阶段在系统生物学水平(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等)上开展中药研究提供了可行的操作平台。
2 蛋白质组学为明确中医证候的本质和中药复方的作用提供了实验方法
中医证候有4个特点。(1)整体性:主张天人合一,是对多因素的整体综合,追求阴阳平衡与协调;(2)时空性:随时间、状态和环境等因素发生变化,是机体即时性功能状态的反映,具有动态的概念;(3)传变性:相关证型间可以相互影响,并按照一定规律发生传变,表明证候复杂的相互关系;(4)个体差异性:同病异证和异病同证体现了机体先天禀赋及功能状态对各种环境和精神因素等的反应性,是多样性的基础。中医证候的这些特点可能牵扯到多种蛋白从含量到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因此用以往的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逐个寻找分析证候相关蛋白质不仅费时费力,也使系统地理解证候本质成为空中楼阁。此外,中药成分复杂,不管是单味药还是复方,都是一个复杂的化学体系,药物的各个成分分别结合到自己的作用靶点发挥作用,使本来已经非常复杂的药理作用机制研究更加难以实施。运用以往的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逐个分析蛋白质,无法从整体角度综合全面地考虑问题,因此无法解释药物与药物之间以及药物与多系统和多靶点间的相互作用机制。
蛋白质组是指由一个基因组以及一种生物、组织或细胞表达的全部蛋白质[11],蛋白质组学是对某一研究对象所有蛋白质进行系统地鉴定、定量及功能研究的科学[12]。蛋白质组学主要包括3个部分:表达蛋白质组学、结构蛋白质组学和功能蛋白质组学[1315]。表达蛋白质组学是指特定的细胞、组织或生物所产生全部蛋白质的鉴定。结构蛋白质组学是指对上述全部蛋白质精确三维结构的测定。功能蛋白质组学的任务是阐明上述全部蛋白质所形成的类似于电路的功能网络。蛋白质组学最大的特点是可以同时系统地分析大量蛋白质,这恰恰是中医药研究最急需解决的问题。我们可以利用功能蛋白质组学技术和策略,分析中医证侯及经单味药或复方药处理过的组织、细胞或体液表达的蛋白质组,并比较治疗前后蛋白质组的表达差异、蛋白质功能结构及相互作用的变化,系统地对证候本质和中药的多环节、多靶点调整作用机制进行研究,最终揭示证候的物质基础和中药单方及复方的作用机制和配伍规律。
3 代谢组学为中医药防治肾脏疾病的研究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代谢组学作为一门新兴的技术,是通过考察生物体系受刺激或扰动(某个特定的基因变异或环境变化)后,所有低分子量代谢产物随时空变化的情况,来研究生物体系代谢途径的一种方法[16]。代谢组学整体系统的研究策略与中医药理论思想不谋而合,是从事中医药复杂理论体系研究的理想手段。因为,代谢组学研究的是反映机体状况的分子集合与其功能之间的关系,所有影响机体健康的因素均可反映在代谢组中,基因、环境、营养、药物(外源物)和时间(年龄)最终通过代谢组对表达施加影响,即代谢组学具有明显的整体反应性的特点。因此,我们认为代谢组学作为后基因组时代新的研究方法,最适合于中医中药多靶点、多系统的整体研究,最有可能反映中医证候“内实外虚”的本质特征。
在证候的研究上,引入代谢组学的平台技术也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代谢组学与中医学在许多方面有相似的属性。代谢组学研究通过对某一病证相关特定组分的共性加以分析、判断,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病变过程及机体内物质的代谢途径和代谢状况;同时,代谢组学还有助于早期发现疾病生物标志物而达到辅助临床诊断的目的。它能够通过检测不同时间患者的尿液或血液,对这些由疾病引起的代谢产物的响应进行分析,即代谢物组的分析。其准确性依赖于仪器的性能,可以提高诊治的科学性和定量化水平[17],最有可能揭示中医证候的本质。
代谢组学研究中药复方对肾病的治疗作用有其独特的优点。代谢组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各种生物体液,如尿液和血液等[18]。肾脏作为一个水液代谢器官,主要具有滤过、调节和稀释浓缩功能。对生物体液的研究,最有可能反映肾脏的生理病理特点。由于肾脏在人体代谢过程中的重要地位,肾脏疾病的代谢改变常常是很明显的[19]。系统地研究肾脏疾病发病过程中代谢物的变化,从中找出有代表性的标记物,通过代谢途径追溯更深层次的病理生理改变,将有助于更好地认识疾病,达到早期诊断和治疗的目的。相对于传统的诊断手法来说,代谢物的微小改变能够更加敏感地反映疾病的早期改变,而相对于基因组学以及蛋白质组学等分子生物学手段来说,代谢组学更加直接、快速和简便。因此,我们相信代谢组学将有助于阐明“病、症、证”结构系统的内部结构,理解其内涵;为规范证的诊断标准,探索证候的动态内涵和演变规律以及揭示证与疾病疗效的相关性提供科学依据。
4 总结
系统生物学是生命科学中的一个新兴领域,代表21世纪生物医学的未来,在医药方面的应用具有无限的潜力,将对基础医学、临床研究及药物研发等产生重要影响。中医药的研究若能与系统生物学相结合,将有可能从系统的角度诠释中医证候学的本质及中医药多靶点、平衡调理和标本兼治的治病机制和分子机制,为中医药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 Ideker T, Galitski T, Hood L. A new approach to decoding life: systems biology. Annu Rev Genomics Hum Genet. 2001; 2: 343372.
2 Poon AC, Ferrell JE Jr. Systems biology. A clock with a flip switch. Science. 2007; 318(5851): 757758.
3 Pennisi E. Systems biology. Tracing life's circuitry. Science. 2003; 302(5651): 16461649.
4 Chen Z. Systems biology—the core dynamic for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biology and medicine for the 21st century. Shi Jie Ke Xue. 2005; (3): 26. Chinese.
陈竺. 系统生物学——21世纪医学和生物学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世界科学. 2005; (3): 26.
5 Yang SL. The progress of systems biology. Zhongguo Ke Xue Yuan Yuan Kan. 2004; 19(1): 3134. Chinese with abstract in English.
杨胜利. 系统生物学研究进展.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04; 19(1): 3134.
6 Yu ZY, Du J. Proteome and study on the essential of TCM syndromes. Zhongguo Zhong Xi Yi Jie He Za Zhi. 2004; 24(9): 844846. Chinese with abstract in English.
余宗阳, 杜建. 蛋白质组学与中医证实质研究.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4; 24(9): 844846.
7 Wang MQ, Feng R,Yan SL, et al. Analytic research on the macroscopic effect of 5 cases of cold zheng and 59 gene microarrays. Zhejiang Zhong Yi Xue Yuan Xue Bao. 2003; 27(6): 6063. Chinese with abstract in English.
王米渠, 冯韧, 严石林, 等. 5例寒证的宏观疗效及基因表达谱芯片分析研究.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2003; 27(6): 6063.
8 Chen MJ, Zhao LP, Jia W. Metabolomic study on the biochemical profiles of a hydrocortisoneinduced animal model. J Proteome Res. 2005; 4(6): 23912396.
9 Zhai XX, Guo CG. Establishment of systematic theory of holistic efficac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handong Zhong Yi Yao Da Xue Xue Bao. 1998; 22(2): 104106. Chinese.
翟晓翔, 国承钢. 建立中药整体功效系统理论.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8; 22(2): 104106.
10 Perlman ZE, Mitchison TJ, Mayer TU. Highcontent screening and profiling of drug activity in an automated centrosomeduplication assay. Chembiochem. 2005; 6(1): 145151.
11 HumpherySmith I, Cordwell SJ, Blackstock WP. Proteome research: complementarity and limitations with respect to the RNA and DNA worlds. Electrophoresis. 1997; 18(8): 12171242.
12 Peng J, Gygi SP. Proteomics: the move to mixtures. J Mass Spectrom. 2001; 36(10): 10831091.
13 Aggarwal K, Lee KH. Functional genomics and proteomics as a foundation for systems biology. Brief Funct Genomic Proteomic. 2003; 2(3): 175184.
14 Schmid MB. Structural proteomics: the potential of highthroughput structure determination. Trends Microbiol. 2002; 10(10 Suppl): 2731.
15 Patterson SD, Aebersold RH. Proteomics: the first decade and beyond. Nat Genet. 2003; 33 Suppl: 311323.
16 Nicholson JK, Connelly J, Lindon JC, et al. Metabonomics: a platform for studying drug toxicity and gene function. Nat Rev Drug Discov. 2002; 1(2): 153161.
17 Jia W, Jiang J, Liu P, et al. Application of metabonomics in complicated theory system research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Zhongguo Zhong Yao Za Zhi. 2006; 31(8): 621624. Chinese with abstract in English.
贾伟, 蒋健, 刘平, 等. 代谢组学在中医药复杂理论体系研究中的应用. 中国中药杂志. 2006; 31(8): 621624.
1.1针刺疗法
周平[6]通过对比应用针刺疗法与牵引疗法对颈臂疼痛症状、静息状态肌张力RAUC、收缩状态肌张力AAUC的改善情况发现,针刺可有效地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斜方肌的肌张力,并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整体治疗具有促进作用。蔡玉梅等人[7]从选穴入手,采取祛风通络、和胃健脾、益气养血等辨证施治的方法为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进行治疗,结果显示,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疼痛、麻木症状均得到了很好的改善。
1.2电针疗法
陈双岭等人[8]选取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相应节段的夹脊穴并应用电针刺激此穴位的方法为其进行治疗,结果发现,与应用普通针刺疗法(针刺患者双侧的大椎穴、天柱穴和夹脊穴等穴位)相比,应用电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效果更好。滕春光等人[9]将13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分成两组,一组患者单纯应用电针疗法进行治疗,另一组患者联合应用辨经取穴针刺疗法和电针疗法进行治疗。结果发现,联合应用辨经取穴针刺疗法和电针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更好。
1.3水针疗法
王洪宇等人[10]采用穴位注射夹脊穴的方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并将其治疗效果与用推拿牵引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进行对比。结果发现,采用穴位注射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明显优于采用推拿牵引疗法的疗效。同时,刘悦平[11]对穴位注射颈夹脊穴在缓解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疼痛症状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穴位注射颈夹脊穴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单纯针刺穴位的镇痛效果。另外,曾顺军等人[12]还对应用哪种药物进行穴位注射治疗这种病的效果更好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应用生理盐水-地塞米松混合液进行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效果更好。
1.4针刀疗法
何云清等人[13]采用小针刀松解项筋膜及枕下肌的方法为67例由上位颈椎神经根压迫而引起的颈源性头痛患者进行了治疗,其治疗的总有效率达到了98.5%。蔡伟等人[14]在100例颈椎病患者的风池穴、颈夹脊穴等穴位的周围寻找痛点并为其行针刀松解术,同时配合穴位注射。结果这一疗法治疗的总有效率达到了96%,且以颈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和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患者的疗效更为显着。桂清民[15]将针刀闭合松解术与孙树椿教授[16]发明的颈椎不定点旋转复位手法联合起来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结果发现,与应用单纯针灸疗法相比,联合应用针刀闭合松解术和颈椎不定点旋转复位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颈椎的生理曲度、纠正棘突偏歪和椎间隙的宽窄。
1.5其他针刺疗法
衣华强[17]采用头针针刺(对侧顶颞后斜线中2/5处)配合体针针刺的方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并将其治疗效果与单纯应用体针针刺治疗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发现,应用头针针刺配合体针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镇痛和综合疗效均优于单纯应用体针进行治疗的疗效。近几年,随着针灸医学的不断发展,中医针具的种类也在不断增加。"刃针"就是最好的印证。刃针疗法源于"古九针",是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一种特色疗法[18]。江洋[19]将刃针微创治疗术应用到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上。结果发现,应用刃针微创治疗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另外,李应贵等[20]运用三棱针(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杜建民等[21]应用薄氏腹针(薄氏腹针配合大面积电磁波辐射)治疗神经型颈椎病均取得了显着的疗效。
2按摩手法
杨功旭等[22]应用拿捏、指推、点揉、滚推等一系列补泄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结果取得了不错的疗效。王曙辉[23]分别采用曲旋转提拉斜板法和传统的颈椎牵引推拿手法对9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进行对比治疗。结果显示,与应用传统的颈椎牵引推拿手法相比,应用曲旋转提拉斜板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头颈部的僵硬感和颈椎的活动度。另外,陈祥云等人[24]对用循经点按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也进行了研究,结果取得了不错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