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羚羊木雕读后感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挖掘语文教材中的心理教育内容
健康的心理包括自尊自信、乐观开朗、珍爱生命、善于克制、善于沟通、心胸开阔、意志坚强等,这些心理在语文教材中都有呈现。因为语文教材大都是经时间考验的名篇,是人类文化的积淀,深入挖掘这些文化积淀,有助于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以初中语文教材为例,包含自信的文章有6篇:七年级有《观沧海》,八年级有《望岳》,九年级有《沁园春雪》、《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国人失掉自信了吗》和《陈涉世家》。包含乐观向上的有6篇:七年级有《在山的那边》、《理想》,八年级有《台阶》,九年级有《隆中对》、《破阵子》和《人生》。包含珍爱生命的有3篇:七年级有《蝉》,九年级有《谈生命》、《热爱生命》。包含自我克制的有3篇:七年级有《我的信念》,九年级有《孤独之孤》、《致女儿的信》。包含沟通、宽容的有4篇:七年级有《羚羊木雕》、《福楼拜家的星期天》,八年级有《我的母亲》,九年级有《杨修之死》。包含坚强的有6篇:七年级有《走一步,再走一步》、《傅雷家书》、《爸爸的花儿落了》,八年级有《海燕》,九年级有《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二、作文教学对心理干预的作用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好的文章都是作者真情实感的流露,学生的情感如能得到合理及时的宣泄,学生的心理自会变得健康。
1、鼓励学生写日记
日记不仅能积累写作素材,而且能很好地调节心理。比如学生对某人不满,如长期积在心里,就会变得偏执、抑郁,如果学生能及时把不满写出来,心理就会好很多,也就不会由于一时冲动而办傻事。当然,教师最好不收学生的日记,不然学生就不敢把自己的隐私写出来,情感的调控效果就不好。
2、及时写读后感(或观后感)
学过课文后,就要创设情景写读后感,比如学过人教版九年级语文教材,苏霍姆林斯基的《致女儿的信》后,结合练习写篇读后感,这样就会形成正确的爱情观,就会克制对异性的喜欢。
3、编、演校园心理剧
语文教师可组织班内文学素养较高的同学创作,把他们自己在学习、生活、社交等领域中的烦恼、困惑和心理冲突编成小剧本,然后让班内有表演才能的同学表演。因为剧情全是身边发生的事件,编剧、演员、导演全是自己的同学或自己,所以能引起学生共鸣,学生在创作、表演或欣赏中能体验到细微的心理变化,并因而能宣泄不良情绪、释放心理压力。
三、利用语文课堂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
1、课前三分钟演讲
演讲内容不限,可以训练学生更自信、更阳光、更善于沟通。
2、重视小组建设
新课改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想使这一学习方式更有效,合作很重要,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学生学会了沟通,学会了倾听,学会了取长补短,无形中成绩优秀的学生知道了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成绩不理想的同学也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和闪光点,变得越来越自信。
【关键词】阅读;教学;作文;有效结合
从课程标准的要求可以看出:阅读与写作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我们的学生也阅读了不少文本。可每每提笔写作,常是江郎才尽――既无写作素材,又忘了写作技巧。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这是缺乏将阅读与写作进行有效地整合,缺乏将阅读能力转化为写作能力。那么,作为教学主导者的我们――老师,就应该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与方式,立足课堂,引领学生进入广阔的语文视界,进行个性化的阅读与写作,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由于家庭、社会和学生个体的差异,语文学科重视程度逐渐受冷落,总觉得语文学习不用花太多功夫。作为教师如何因势利导,取其所长,取其所爱,培养兴趣,调动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好语文非常重要。
首先,充分利用教材(课本)选文内容的丰富性,多样性,以及学生旺盛的求知欲,激发他们对语文教科书的喜爱。新教材给教师更大的创造空间,给学生更大的探索空间。二是选择教材贴近学生的生活的文章,初中语文教材中很多都能找到自己生活的影子,如《羚羊木雕》《盲孩子和他的影子》《童趣》等。还有一些单元选入的课文都是学生所关注的问题,如“科幻天地”“动物世界”等,这些篇目读来有味,能使他们对教材产生好奇心,也能大有收益,因此,我就用好教本,充分发挥教本的作用。
其次,给学生展示他们才华的空间。如今大部分学生家中都有电脑,他们也喜欢电脑,我就让他们上网查阅资料,有作者的介绍,与课文相关的知识等等。比如第一册语文书中《月亮上的足迹》,涉及的航天知识的介绍,我让他们从网上找来许多有关课文中的内容,了解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课前在班级向大家展示,这样既拓宽了他们的视野,也激发了他们的兴趣,还很好地引导了他们将电脑用在学习上。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培养学生对自己这门学科的兴趣,最重要的就是在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取其所爱,发挥特长,张扬个性,让他们直接参与教学活动,这样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式教学也正是课堂改革的精髓,更是新世纪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读是基础,写是发展;写有利于增强阅读的兴趣,读则能促进写作的提高。读和写是互相渗透,不可分割的。学生真的要达到文从字顺地进行表达,写出称心满意的习作来,必须要加强阅读,古的,今的,中的,外的,只要对写作有好处都可以去阅读,去猎取,从个性上培养自己的独特感受,从广度和灵活性上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认识事物和表达事物的能力,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当然,这样不一定就能写出好作文来,比如写记叙文,你怎样使它内容具体,写说明文你怎样让它清楚明白,写议论文你怎样使它有理有据,这就需要思考,因为“习而不思亦罔”。只有思考才能领悟写法,才能构好思,选好材,才能写出新颖,有创意的作文来。作文是抒发内心的感受,如果教师缺乏对生活对作文的热情,我想学生的写作热情是无法调动起来的,因此教师要用自己的热情点燃学生的热情,使他们感动生活,书写出自己生活的感受。在平时的写作中,对学生作文的评价以鼓励为主,多表扬少批评,使其心理得到一种满足,对作文充满兴趣。对作文的课堂教学也充满热情。阅读与写作就如同蜜蜂采百花而后酿蜜一样。没有见多识广、博采众长的“厚积”,就不可能有写作的“薄发”或“多发”,阅读对写作的促进作用,早在唐代始就有深刻的认识: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呤。这些话充分地说明了阅读对写作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