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茶艺表演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茶艺是一种艺术形式,源于唐代的灿烂文化,通过宋、明、清几代的历史发展,达到了它的鼎盛时期。它融茶艺术、饮酒艺术、表演艺术、环境艺术和音乐艺术为一体。茶艺表演是将茶性特点、冲泡技艺、审评要求、茶艺礼仪等艺术化、形象化的基础上,由茶艺表演者营造出优雅和谐的品茶环境和氛围,使饮茶、观赏的人在欣赏、品饮过程中享受茶艺之美,感受茶文化的深刻内涵乃至领悟人生哲理。作为一名茶艺专业的音乐老师,笔者深知随着社会生活质量的提高,促进了文化品位的提高,在茶艺表演中,音乐起到非常重要的角色和作用。不同民族、茶类、主题的茶艺表演形式都有所不同,选取烘托氛围的背景音乐也应不同。在茶艺专业茶艺表演的教学当中,应该更加具体透彻地给学生分析,让学生知道该艺术是包含了茶的茶性特征、冲泡特点、表演流程和地方文化风俗特点以及茶艺主题等多方面因素。因而如何结合茶艺表演和音乐艺术之美,合理选择茶艺表演背景音乐,才能更好地营造出茶艺表演及品饮环境和氛围是笔者探者的重点。
一、茶艺表演和音乐的个性与融合
1.茶艺表演的基本内涵
大众理解的茶艺表演是以茶道文化与美学内容为基础,并以茶叶的冲泡及品饮过程作为艺术表演的载体,同时将音乐、演艺、书法、绘画、文学、服饰、场景等各个细节要素有机地融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表现形式。茶艺表演是在具有悠久历史深度的茶道活动中形成的一种文化现象,也同样是传统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茶文化与艺术相融合的产物。饮茶仪式可以使饮茶在优雅和安静的环境中冥想,享受茶礼的美,静悟茶的精髓。茶艺表演源自古代劳动人民,不仅具有历史深度,也同样是一种大众文化,具有广度。据有关文献记载,魏晋思想奔腾时期就出现了茶艺表演的雏形。隋唐文化绽放时期,茶艺表演日渐成熟。明清文化集中时期,茶艺表演逐渐融入社会生活和各地民风民俗之中,并成为了一种历史积淀。虽然我国茶文化拥有悠久的历史,但是在文献记载中并未出现“茶艺”一词,直到20世纪80年代,“茶艺”的称法才被引入,逐步形成了程序化、步骤化的茶艺表演。
2.音乐的基本内涵
音乐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它涵盖了器乐、声乐、表演等多种艺术形式,每一首音乐都有它独立的个性,是创作者当时全部感受的载体。在音乐艺术中存在著名的两分法的论断:特殊与非特殊内涵,属于音乐艺术内涵理论的基础论据。两分法的“特殊”和“非特殊”表示“专有”和“非专有”,相比较而言,后一组容易产生“非独有”与“独有”等歧义。在当代艺术表演艺术中,音乐是一种重要的艺术语言,它有一种传达情感、艺术结构、营造气氛的场景等功能。
3.茶艺、音乐艺术层面的多样化融合
中国茶文化历史源远流长,表演形式多样、民族风情不同,民俗茶艺表演也各具特色。近年来,茶艺表演形式越来越多元化,各地代表的民俗茶艺纷纷有自己的特殊内涵,如北京盖碗茶、潮汕功夫茶、四川掺茶、白族三道茶、藏族酥油茶、广西六堡茶等,这些全国各地的茶艺表演结合当地特色的音乐涌现出浓郁的民族风味,充分体现了我国多民族的特色与幅员辽阔的地域风情。因而,在特色少数民族茶艺艺术展现中,不仅要讲究冲泡技艺、品饮艺术、服饰细节、布景等,还应选择能灵活运用代表着民族特色的背景音乐,更加全面化地展现出少数民族的生活习俗与饮茶习惯。例如,在云南白族三道茶茶艺表演中,茶艺师不仅要展示冲泡茶的技巧,炮制热茶还需要用特色土陶茶具,这样能够丰富茶艺表演的民族意义。
4.茶艺表演中背景音乐的类型和特点
(1)中国古典名曲。传统中国的古典名曲大多采用洞箫、琵琶、古琴、古筝、二胡等音乐,通过独奏或者是合奏来表现的。而这其中古典名曲所体现的情感是委婉却又缠绵、细致真切、感情细腻的。所以,在当代茶艺表演中结合古典名曲,恰恰能促使茶客快速融入品茶道氛围中,心旷神怡,纵身道法自然。同时,在古典名曲中,尤以反映高山流水之音、登高思乡之情、月下朦胧和禽鸟之声的曲目可作为茶艺表演背景音乐。正如反映望月之情的《春江花月夜》《平湖秋月》《月儿高》《关山月》《彩云追月》《霓裳曲》《汉宫秋月》《灯月交辉》以及《秋胡月夜》等。这些传统音乐能够让品茶客如临其境,在观赏湖光月色之美时,欣赏茶道、茶艺表演之美。《幽谷清风》《潇湘水云》《汇流》及《流水》等汲取大自然山水之美的曲调,给茶客带来自然和谐之美,焕发了品茶客对大自然的无比崇拜与赞美之情,从而引发对茶、对茶艺表演的关注。汇聚念情、念亲的《阳关三叠》《远方的思念》《情乡行》《塞上曲》等,将其置为背景音乐,真真切切地将茶客与茶之间建立起细腻深厚的情感。《平沙落雁》《鹧鸪飞》《空山鸟语》及《海青拿天鹅》等表现自然鸟兽的传统音乐。能够让茶客真切感受到中国传统艺术的震撼美,让茶客进入茶道自然,更好融入茶的世界。(2)近代作曲家所谱写的背景音乐。不同于古典名曲的和谐柔美,《闲情听茶》《桂花龙井》《茶雨》及《听壶》等近代名家创作的音乐则富有意境,这些都是近代作曲家们专为品茶、茶艺表演而创作的背景音乐。在茶客品茶时,伴随这些独具意境的音乐,能够将茶客嘈杂的心带入茶的优美意境内,让茶客纵情感受到茶文化的精髓。
二、不同风格的茶艺表演背景音乐的选择
1.根据茶艺表演所要传达的茶性来选择
茶艺表演形式丰富多样,使得我们必须根据要表演的茶类及茶性来选择相应的背景音乐。我国是茶业大国,目前有白茶、绿茶、红茶等六大茶类及其他再加工茶,种类繁多。茶的种类不同,它所涉及的冲泡技艺及表演艺术也会存在很大的不同。如上所述,不同的茶类因其茶性不同,它的外形、香气、滋味、加工、冲泡、品饮方式等都各不相同,在进行茶艺表演时,明确要由所要传达的茶性来匹配对应的乐曲。例如,绿茶的加工方式、冲泡程序相对较为简单,茶香清淡、茶汤滋味鲜爽、颜色淡雅,根据茶性应选择较素雅、简洁、悠扬的乐曲,因为竖琴、古筝、竹笛等传统乐器,这些乐器在模仿清澈、绵长的水流声上比较突出。所以茶艺表演者可以选择古筝或笛子演奏的乐曲结合绿茶茶艺表演。乌龙茶制作工艺繁琐,茶汤香气馥郁醇厚,茶性沉重浓厚,茶艺冲泡及表演程序复杂,所以其背景音乐应该是以舒缓柔和而又情感饱满的中国传统古典音乐,如古琴、洞箫等,从而突出乌龙茶的茶性特点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而红茶相比较其他茶叶茶性具有冷艳、高贵的特点,更有茶中之梅的美誉,可以选择与梅花、寒冬等气质相近的乐曲作为红茶茶艺表演的背景音乐。茶艺专业教师在茶艺表演教学中,要教会学生根据茶叶的冲泡方法,并在了解茶性的基础上如何选择运用背景音乐,将乐曲与茶叶独特的气质进行糅合,达到渲染气氛,彰显茶艺表演所具有的独特艺术气质。
2.各民族风俗与茶艺表演所需背景音乐的有效融合
我国是茶叶、茶文化的发源地,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因而各个民族的茶俗及表演方式风格迥异,时间与空间共同积淀出了我国博大精深的茶文化。现阶段,国家鼓励发扬民族文化,各代表少数民族特色的茶艺表演也逐渐兴起和传播,成为茶艺表演的特色组成部分,少数民族的茶艺表演很好地结合了本民族的民俗及歌舞艺术,如藏族的酥油茶、傣族的竹筒茶、广西的龙虎斗、白族的三道茶等都展现出少数民族的文化魅力,在其茶艺表演中多数表演要求环境、服饰、道具都具有各自的民族特色,因此所运用的背景音乐也必须能够表现出其民族民俗特点,才可以充分发扬该民族的传统茶俗文化。例如傣族的竹筒茶,在茶艺表演背景音乐的选择上,可以选择具有云南傣族特色的乐器演奏的乐曲,例如葫芦丝、巴乌等演奏的《欢乐的巴乌》《竹楼情歌》等。在茶艺表演过程中背景音乐对茶艺动作及表演氛围进行了美的衬托与渲染,在茶艺表演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了解各民族民俗茶俗文化,选择当地民族乐器乐曲及民谣为茶艺表演的背景音乐,也可与当地特色舞蹈进行节奏配合,使茶艺表演精彩更具有特色。
3.根据茶艺表演的主题来选择
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各地方都推出当地最具特色、主题鲜明的茶艺表演。目前茶艺表演形式多样,风格迥异,设计新颖,主题各不相同。而茶艺表演的主题就是寄情于茶,让茶作为一种有效载体来表达其中细腻的感情。创作者们可以根据不同茶类的表演程序及茶性特点,让茶艺表演可以有更多的主题选择。正如写作文一样,可以有表达励志、亲情、学习、互现帮助等正能量主题。例如笔者学校2016年茶艺参赛作品:潮汕功夫茶情思——《守望与归盼》这一主题茶艺,是以潮汕功夫茶的冲泡流程为表演主体,描述了忙于生计的子女在外努力拼搏与家中老父母的守望,通过一杯功夫茶,表达了儿女的思乡之情,家中老父母的思念、支持与期盼。那么前面温洗器具、赏茶、纳茶、洗茶泡茶部分的背景音乐是选择了一首比较安静的古琴,古琴音色厚重、幽静,古朴,能够很好地叙述出子女在外打拼的努力、辛苦和思乡之情,以及家中老父母对子女默默的守望与支持。而在茶艺表演的分茶、献茶与结束部分,笔者选择一首古筝与多种乐器合奏的感人曲子,把表演及主题推向,表达了子女及老父母的相思之情,渲染现场气氛。主题茶艺合理选择背景音乐的难度是非常高的,它必须结合前文3点的所有内容,再赋予一个鲜明的主题思想,最后再来选择合适的背景音乐,这一切都是比较需要技巧性。茶艺专业教师应该在上课过程中,对音乐进行比较系统的介绍,从简到难,循序渐进,才能达到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小结
当前,我国常见的茶艺表演多以重冲泡动作、轻背景音为主,以致很多不同风格不同主题的茶艺表演都使用了一样的背景音乐,造成了欣赏、品饮者的审美疲劳,从而削弱了对茶艺表演动作的直观感受,无法纵身其中。所以茶艺表演中背景音乐的选择,考验着茶艺专业的教师、学生和茶艺爱好者的智慧。为满足欣赏者对茶文化的精神追求,茶艺文化的教学人员、创作传播人员务必要对背景音乐的选择进行合理的解析,与茶艺表演相糅合,更深层次地表现出茶艺表演的精髓。
参考文献:
[1]许远伟.论音乐在茶艺表演中的重要性[J].福建茶叶,2016(4).
[2]胥佳.浅谈农村茶艺表演中的肢体语言及审美[J].农民致富之友,2015(16).
[3]陈力群,郭威.茶艺表演阐微[J].艺苑,2014(2).
[4]刘钟瑞.浅谈茶艺表演中的技艺和气质[J].农业考古,2006(2).
[5]刘盛龙.感悟茶艺表演[J].农业考古,2004(2).
[6]张明行.帝国茶苑举办中国茶艺表演洋观众齐鼓掌谢幕场面感人[J].农业考古,2004(4).
茶是中国几千年来积淀的文化,它具有文化价值和美学价值,为国人所推崇和喜爱,在现代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升的形势下,人们追求精神层次的需求也在不断高涨,对茶的热爱与痴迷也在这个时代中喷涌而出。茶艺表演作为茶文化独特的表现形式,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欢迎。茶艺表演是一种综合的美,她融汇了音乐、服饰、舞蹈、书法、绘画等艺术,并对其加以修饰和完善,充分体现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追求与审美意识。当然,茶艺表演的美也是一种创造性的美,通过茶艺师的场景搭配和肢体表演来体现和完成,茶艺师对茶进行创造与赋予美,使得原本不相融的人、茶、水、器、境、艺成为一体,为茶而演绎美。
茶艺表演的核心
人是万物之灵,人之美是自然美的最高形态,人的美是万物美的核心。在茶艺表演中,茶由人泡,水由人备,器由人选,境由人设,艺由人演,茶艺的程序与形式都需要人去设定去演绎。茶艺师将背景音乐和肢体语言、场景布置相融合,塑造出与茶品本身相符的茶艺表演,在突出茶本身品质的同时也诠释了深厚的茶文化内涵。在茶艺表演中要遵循茶礼茶俗,不仅从形体造型上给人以灵动之感,还要融合茶艺音乐的韵律和节奏,进行合理的布控,从而塑造出鲜活的人物个性形象,在烘托和升华主题的基础上,使品茗者感受到茶文化深远之意境。
茶艺师肢体语言在茶艺表演中的关联
茶艺表演中肢体语言与茶叶本身的关联。茶的品种丰富多样,不同的茶都有其不同的生长特点、环境一、特点、地域特点、文化内涵、哲理蕴意等,不同冲泡手法的选择、肢体语言的把控则有助于品茗者学习这些茶的相应文化内容。如果选取的冲泡手法、器具和肢体表达与茶文化内涵相差较远,则会大大降低品茗者对茶的文化内涵和特性的理解,产生茶品本身与茶艺形体表现不相称的违和之感。因此,我们需要注重茶艺表演中形体与茶叶本质特性的关联性,要选择适宜的冲泡手法和恰当的肢体语言以烘托和陪衬出不同地域茶文化古朴、雅致、清远的韵味和艺术风格。
茶艺表演中肢体语言与音乐的关联。茶艺表演中的肢体动作和音乐是表演中的重点要素,日常艺术表演形式主要以表演为主,所以音乐的选择会注重围绕舞台气氛的渲染,用音乐带动表演。但茶艺表演与日常表演不同,茶艺表演的核心是茶艺展示,音乐不能够喧宾夺主。我国的茶文化博大精深,茶艺表演蕴含着中国传统茶文化的内涵和精髓,肢体语言与音乐的搭配要表现出两者的相衬,不能混淆,更不能分离,否则就无法用形体创作出艺术感染力,也不可能用创造性的肢体语言诠释茶文化内涵,在茶艺表演者展示其优美形体的过程中,适宜的音乐搭配会让整个茶艺表演深入人心,让品茗者在茶艺表演所营造的视觉影像中,将肢体语言与背景音乐融合为一体,感受到茶艺表演神采飞扬的艺术魅力,体会到茶艺表演无尽的审美内涵。
茶艺表演中肢体语言与服饰的关联。茶艺表演是一种综合的艺术形式,服装的选择可以突出茶本身的地域特点及民族风格,而接近生活的肢体动作又可以贴切的体现服装的魅力。茶艺表演的过程中,服装和肢体语言作为一种载体,承载了茶艺师作品个性化的思想情感表达,茶艺师在选择服装时要了解特定服饰的地域历史人文背景,搭配合适的肢体语言将其准确的诠释出来。
【关键词】戏剧表演 生活刻画 动作要求 服务百姓
会昌县采茶歌舞剧院建树五十多年来,他们有跌荡放诞、有升沉,有喜悦、有辛酸,但非论是在什么情形下,全院上下始终团结一心,走 “以有为争有位” 的成长之路,坚持表演、坚持自立立异、坚持打造艺术精品,慢慢使一个濒临瘫痪的剧团,成长成软硬件齐全、艺术人才云集,在全市、全省甚至全国都有必然声望的艺术剧院。他们的全力,获得了群众的赞许、率领的必定,也是以多次获得国家级、省、市有关部门的奖励。更为可喜的是,由他们自立创作的多个剧目还在国家级和省级的调演中荣获大奖。其中2003年,创作演出的采茶小戏《姐妹招商》在中国博兴国际小戏艺术节上,采用具有赣南特色的“矮子步”、“单袖筒”、“扇子花”为主体的“三大表演技巧”演出,获得专家评委的好评,一举荣获银奖。剧院获奖剧目不断踊现,小戏《连心桥》获第五届全国小戏小品大展作品金奖、《姑嫂劝赌》获“中国江南文化节”全国小戏小品大赛优秀剧目奖,《鸳鸯树》获得江西省第三届艺术节剧目一等奖。
1 采茶戏必须充分表现人物的鲜活和细节的真实
采茶小戏的创作手法采用幽默风趣的喜剧风格、短小精悍的“三角班”格式,运用矮子步、扇子花、单袖筒及模仿动物形象的表演艺术,活泼明快、优美抒情的民歌体音乐,配以二胡正反弦与民间锣鼓的伴奏形式,加上头带一把抓(罗帽)、身穿三花衣、腰系白堂裙、腿穿灯笼裤的独特服饰,构成了赣南采茶戏浓郁的乡土气息和鲜明的地方风格而深受客家人的喜爱。采茶小戏的表演,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它精炼、明快、灵活,追求反映生活的深刻,表现人物的鲜活和细节的真实。赣南地区广阔的自然环境和多彩的地理风貌,以及南方人的热情、直爽、乐观、是南方小戏发育和成长的土壤,成为祖国戏剧百花园中姹紫嫣红的山茶花。
在采茶戏表演艺术中,作为舞台表演艺术的一种,同样存在高难度的问题,相比较其他舞台表演艺术,采茶小戏作为用演唱、表演溶为一体的艺术,显然具有明显的弊端。它需要演员有过硬的基本功底,唱、做、念、打样样都会,不像话剧演唱一样,直观地把演员的心理诉求呈现在舞台,传达给观众。因此,在种种弊端面前,戏剧演员要求基本功扎实,努力寻找一种切合于戏剧表演艺术的性格化训练成了戏剧演员提升其综合表演能力的关键点。在寻求方法的同时,我们会发现, 在我国各种民间戏剧中,由于其地域、文化、人文品性的不同,所体现的戏剧人物性格也截然不同。赣南采茶小戏因其独特的地域、文化等特征, 具有很典型的人物性格特征,尤其是以矮子步、单袖筒、扇子花为主体的“三大表演技巧”具有浓郁的人物性格体现,在我国众多戏剧中独树一帜。
2 采茶戏独具特色的三大表演技巧
采茶戏独具特色的矮子步是三大表演技巧之一,有高桩、中桩、矮桩,表演者右手持扇在头上、胸前或腰间舞扇子花,左臂舞水袖,前后左右、上下自由摆动,以跳跃节奏行走,表现人们生活中的行走、上山、下坡等,矮子步是男角的戏剧基础,动作千变万化,其本身是一个综合体,包括了动作的轻重缓急、高低大小的鲜明对比。茶女摘满茶篮要随时倒入茶篓,茶郎如不双腿半蹲,茶女则不能倒茶入篓,天长日久,这种生活的自然形态,经过历代采茶艺人的艺术再创作,形成了矮子步 。独具特色的矮子步夸张得体,风趣幽默,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
而单水袖表演技巧别具一格,在一般的戏曲艺术中的水袖,或长或短,都是双水袖,而赣南采茶戏中却是单水袖。相传采茶戏的传人,被困在四川峨眉山上,山林茂密,迷途难返,此时,突然来了一只黄狗,默默在前面带路,引他下山,传人感恩不尽,特把左袖加长,以似狗尾,并模仿狗尾摇摆的姿态,编出各种水袖动作。单水袖动作非常丰富,有抓袖、遮阳袖、绕肩袖、腋下袖、穿针引线袖、花篮袖、拜年袖、缠腰高抛袖等等,表演时有 “摆动像狗尾,站势吊马腿,游走像蛇过,龙头又凤尾” 之艺诀。单水袖与另一只手的扇子花相对称,一手甩袖,一手舞扇,踏着特有的矮子步,显得异常独特而有情趣。
扇子花赣南采茶戏剧中,无论男女老少,手中必拿彩扇。它可以拟作任何生活用具、生产工具,是助情之物,表演起来夸张得体,给人以丰富的想象,配以千姿百态的扇子花,用来表达感情,喧染气氛。我院创作生产的采茶小戏《魅力采茶》中扇子成了反映茶农劳动与生活的表演道具,时而为鞭,挥戈千里;时而成笔,书写绘画;时为茶篮,时而又为锄头,运用自如,变化无穷。扇子花常用的有单扇花和双扇花,表演时有 “五指花头朝天,四指花头朝前,三指花打四边,二指花摇胸前,耘、按、抓、抖靠肚面” 的艺诀。各种姿态的扇花,令人心旷神怡。“龙头凤尾” 轻松活泼,“水漂漂” 连滑步一气呵成,给人积极向上的感觉。
关键词:戏剧表演;影视剧表演;差异性
当今,多数人认为既然影视剧是由话剧演变而来,都以演员的生理条件为中心媒介,扮演一定长度的故事,以一定的假定性为前提的艺术活动,所以它们之间的表演没有区别,同属一个范畴。从某种意义来说,戏剧表演与影视表演都有着化身成角色,创造出一个个性格鲜明,生动形象,有审美价值的人物。而且演员在创作中,即是创作者,又是创作材料,创作工具,创作成品(艺术形象)的体现者等共同特征。[1]但笔者认为把它们归于同一性的表演是有失偏颇的。影视剧确实是与戏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在表演领域上却有本质差异的,它们从属于不同的艺术门类,受到各自不同的艺术特征与美学原则的制约。
本文将从如下几个方面来阐述:
一、观赏同步与观赏分离的艺术
戏剧表演中演员的表演与观众的欣赏是同步进行的。
戏剧演员当众扮演角色,在这一时刻,观演双方生活在一个共同的空间,彼此都能感受到对方心灵的跳动,感情的奔涌;演员的痛苦和欢乐可以直接激发观众内心的热情,迫使观众立刻做出反映与判断(比如:观众为之欢呼、流泪等),从而达到活人与活人之间思想情感上的交流,这是其它任何一门艺术无法达到的。演员是以剧中角色的身份出现在观众面前,假如一个欣赏者也没有,那么演员的创作是毫无意义的。
影视剧表演是与观众分离的艺术。观众看到的不是演员现场表演,而是通过拍摄之后记录在胶片或磁带上,其对于表演的欣赏永远在演员创作之后。有时一部片子杀青之后,要过上少则几个月,多则长达几年的时间(要经过录音、剪辑、审批等后续工作)才得以与观众见面。这就造成了影视剧表演的另一特征:观赏分离。
二、不断创作与一次性的艺术
有人提出同一内容的戏剧演出都是重复的:同样的台词,同样的动作。不论是演员还是观众都觉得无聊,无趣,甚至还有人说戏剧演出像流水线生产。我对这些说法完全不能苟同。
首先,天下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所有外表看似重复性的演出都会有或多或少的,哪怕是细微的差别。比如:道具拿的位置不同,妆的深浅不同,演员的身体状况,情绪上的变化等都会导致演出不会一模一样。
其次,每一场的观众不同,也会使表演呈现出不同的状态。比如:像老师、医生、律师等知识结构层面普遍偏高的观众来说,表演上应更倾向于“阳春白雪”;而面对本身就是艺术家或同行的观众,演员尤其要在表演、台词、舞台调度上狠下功夫。若大部分观众群是普通老百姓,在语言上就应更加贴近生活,浅显易懂,千万不可以用故作高深,令人费解的语气说话,结果只会失去戏剧的“衣食父母”。也就是说在主要内容没有变动的情况下,根据目标群的不同,在细节上可以做适当的修改。
再次,演员通过自己的表演影响、感染观众。同时,观众的态度和情绪会反作用于演员,观众之间也是相互感染,互相交流的过程。从而能体会到自己的表演是否迎得观众的心,期间可适当的作些调整,完善自己的演出。同样,在当日演出结束时,常会有许多热心观众聚在一起探讨成功的地方在哪里,还有哪些不足。演员虚心采纳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加上与导演的反复切磋,可不断提升自己的创作水平,使之趋于完善。
然而,影视剧在播放之前是无法从普通观众那里得到评价的,往往只能等到剧作放映之后才有可能听到部分观众的见解。因为影视观众不像戏剧观众那样,可以与演员“亲密接触”。通过银屏,看似观演的物理距离小了,实际上与真实的“活人”(演员)相隔更远了,再加上生活中只有极少数的观众可以见到影视明星们,他们的意见代替不了所有观众的看法。报刊,网络和专家座谈会的评论都是间接的。影视是一次演出的艺术,一旦拍摄完成记录在案,就意味着尘埃落定。从这个意义上讲,影视剧确实是“遗憾的艺术”。
三、假定性与相对真实性的艺术
假定性是戏剧活动重要的因素之一,若失去它,戏剧的存在将毫无意义。在舞台表演中,可以展现发生在二十四小时内的事情,如的《雷雨》;也可以叙述半个世纪的风云变幻,如老舍的《茶馆》。同样,在上一秒钟角色还呆在某“家”中,下一秒钟就有可能到了“大街”上,这是戏剧时空上存在的假定性。尤其是在戏曲表演中:往往台上只有一桌两椅,演员即可以“上天入地”,也可以“翻江倒海”。只要手拿一根桨就可以表示在水里行进,船受阻力的大小通过肢体也可巧妙的展现出来,挥舞着马鞭好似骑着马在草原上驰骋。正是观众早已认同舞台的这种假定性,并把它看作为表演的一部分,才能体会到戏剧的独特魅力。
可在影视表演中,假定性大部分时候都被真实性所取代。在舞台上吃饭,喝酒,抽烟等一般采取无实物的表演,而在影视剧当中要求演员真的吃,真的抽;在舞台上表现火光,通常是用红绸布或者闪烁的红光来制造效果,而在影视剧表演当中一定要使用真火,否则使人觉得可笑,虚假。倘若真火搬进剧场,存在失火的可能性,浓烟也会呛人耳鼻,这种危险的行为在戏剧表演中是被禁止的。
戏剧的假定性与影视的真实性是相对而言的,影视表演也是在一定虚构和假定的条件下进行的,只不过相对戏剧而言没有那么明显。例如:影视中的杀人镜头,不是演员的身体真的受到了伤害,而是呈现在观众眼前表象的真实性所造成的幻觉,感觉在当时那个规定情境中该人物真的“死”了;在拍戏过程中,雨景往往是用水龙头喷洒出的“雨”代替的;由于一些客观因素,演员有时需要学会无对象交流。演员在交流段落中拍摄单人的镜头,应该假想你的面前有真实的交流对象,这需要演员具备强烈的信念感。
四、连续性与非连续性的艺术
戏剧的创作过程与影视的制作过程大不相同。戏剧的表演要求演员一旦登台,就应具有强烈的责任感,不论周遭出现什么旁的事情,需尽量一气呵成把戏演完。这就要求演员具有较强的耐力和敏锐的应变力,也就是说演员要在两个小时左右的时间里,按照剧情发展的逻辑顺序,从始而终地化身为角色。戏剧表演在创作中是有连续性的特点。
而在影视剧表演中,由于外在的客观因素与内在主观因素的限制,使得拍摄不可能按照故事的连贯性来进行。例如:在电视剧《别了,温哥华》中,场景在不同剧集,甚至同一剧集中都有所变化:人物一会儿出现在北京,一会儿又“飞往”温哥华。演员不可能根据故事发展的顺序频繁往返于两地,倘若如此,剧组不知会浪费多少精力和财力。导演一般会采用集中拍摄的手法来节省资金,提高效率。同样,在镜头中有日落的场景,演员不可能从早上干等到傍晚,在这期间,会先把后面的戏提前拍摄。演员们在正式开拍之前,还得等灯光照明,摄影机等一切设备到位。如果自己的情绪、状态没有调整好,表演没有达到导演的要求,还必需反复重新试拍。这种拍摄的无连续性,甚至完全打乱顺序,要求演员具备良好的即兴表演和适应能力,能够较快的抓住角色的情感,迅速入戏。
正如林洪桐指出:舞台表演是展现人们行动过程中的艺术,影视表演则表现创造行动瞬间的艺术,是一个不连续的系列。在瞬间的积累系列产生的总体效果中塑造人物形像是影视表演的一个特点。[2]
另一个层面,戏剧的欣赏方式也有着连续性的特点。一般在戏剧开演的一刹那,观众的注意力一般不会受到其它因素的干扰,大家会遵守剧场纪律,不会随便走动,大声喧华,吃东西等影响其他观众的审美欣赏。电影院观影的方式和剧场看戏的方式比较相像。而电视剧的欣赏条件就特别自由、放松。一般来说,它是一种家庭式的欣赏方式:亲朋好友聚在一起,吃饭聊天打牌,可以随意的切换频道,甚至关掉电视机去做别的事情直到有空再打开它。再加上大部分电视剧都是几十集的连续剧,观众往往要花上10到20天的时间才能看完,有时因为某种原因漏看几集等情况,都导致了电视观众非连续欣赏的特点。
五、演员的艺术与导演的艺术
戏剧和影视剧演员在艺术创作中的地位与作用是不同的。
在戏剧创演活动中,一旦演出正式开始,能展现出导演、剧作家、舞美设计师、服装师、化妆师、灯光师、甚至场记等幕后工作者的集体创作成果只有演员了,不管演出的结果如何,其它的艺术家也只能爱莫能助。正像马丁·艾思林所说:“任何戏剧演出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演员。他将文字体现为有血有肉的形像,‘有血有肉’这个词用的是它最明确的含义”。[3]故此,戏剧常被称作是“演员的艺术”。
影视从某种角度上看是活动的造型艺术,导演更需要考虑整个镜头的构造,演员只是其中一部分。一部影片往往会流露出导演的意图和思想,倘若导演没有一定的文化内涵,知识底蕴是很难拍出优秀的影片。因此,电视剧与电影实际上都是“导演的艺术”。
景物、道具、光线、色彩、环境等作为屏幕或银幕造型的元素都可以直接参与剧情,独立的表现其内涵与寓意。[4]在张艺谋的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中,导演运用的一片片黄色的已超出它本身的含义,黄色代表帝王,权利,威严。皇后绣着的那朵大暗藏杀机。在高希希执导的电视剧《真情年代》中,赵鹏辉、赫解放、李和平三位患难之交感情即将发生危机的时刻,屏幕上总会出现他们三个在插队时照的老相片,这张照片代表着原始道德,编导始终试图利用这个道具呼唤当前经济浪潮中人性的复活。当赵鹏辉一气之下把相片扔进了抽屉里,这意味着兄弟情感的破灭。导演很巧妙的把它作为一个角色出现在屏幕中。
同样,光线的运用也是富有寓意的:明亮的光线可赋予画面快乐、幸福、喜悦、安祥的象征;而阴暗的光线则传达出情绪压抑、悲伤、凄凉。[5]当赵鹏辉从门缝中看到范小洁正在衣橱里翻,尔后镜头切到赵鹏辉的脸部,光线昏暗的几乎看不清他面部的表情。此刻我们可明确的感受到赵鹏辉得知范小洁真正染上毒瘾时内心的巨痛和不敢面对现实的心情。在戏剧表演中,导演也可以用类似这样的手段来叙述故事,但没有影视剧中那么真实、生动。比如表现波涛汹涌的大海,鸟儿在天空自由的翱翔,花儿开放的过程等。可以这样说,在影视剧中,这些“道具”,“景像”已经和演员共同完成塑造屏幕形象的任务,由此形成了影视艺术是以导演为中心,以屏幕的综合效果为目的,活动的造型艺术。
六、形式多样的语言艺术与贴近生活的语言艺术
语言也就是我们说的台词是除了肢体动作外最重要的塑造鲜明人物形象的方式,它不仅能突出人物性格、展现主题思想、更易于感染观众。
俗话说得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无论在舞台上还是影视剧中,演员语言的基本功底都要求非常扎实。戏曲中的念白要有韵味,犹如诗歌般强的抒情性;歌剧中是靠优美动听的歌曲来扮演角色,抒怀;话剧是以生活中“对话”形式为主要表现手段的,是放大了的生活语言。但总的来说由于舞台的客观条件——空间大,离观众有一定的距离。要让全场的观众听清楚每一句台词,演员的声音力度应较大、穿透力强、吐字清晰准确;重音、停连、语气都要更加鲜明,台词也应是一气呵成。当然,现今条件较好的中型以上剧场都配有话筒,但因为空间的关系,笔者认为舞台戏的台词相对慢一些,语调比生活中相对高一些,传播效果会更好。
影视剧的语言则与之大不相同,演员说话不需要费大气力,只要自然准确的把感情表达出来就好。如上所述,影视剧表演要求更贴近生活。著名演员张丰毅说过:“在影视剧中稍有点戏剧腔就给人虚假,不舒服的感觉。”那是不是影视剧演员就可以不练基本功,只要像平常生活中说话那样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生活只是源,艺术才是流。影视剧语言同样要做到明确,清晰,观众如果听不清楚,那如何领悟到人物语言的意思。况且现今的影视剧大都是同期录音,这使得演员不仅要有良好的语言功底,而且还需准确的掌握好话筒的位置,始终让声音的输出达到最佳效果。
本文从戏剧表演和影视剧表演的六点差异性中可看出:尽管戏剧是一门最为古老的艺术样式之一,加上当今高科技的广泛普及,戏剧表演艺术并不会就此消亡,因为它具备其它艺术种类无法取代的独特魅力。同样,影视剧的出现给人们的娱乐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两种表演都有各自的优势和局限性,笔者认为在艺术的海洋中没有对与错,每一种类型的艺术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希望艺术工作者们可以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使这两门姐妹艺术发展得更好。
参考文献:
[1]温鉴非,于丽红.表演艺术简明教程[M].中国戏剧出版社,1998年出版,第1页.
[2]林洪桐.表演艺术教程[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出版,第282页.
[3]马丁·艾思林.戏剧剖析[M].中国戏剧出版社1981年出版,第28页.
关键词:医学名词术语 英汉表达 差异研究
作为一个庞大的科技文化体系,医学在一定程度上是通过医学语词及其形成的医学语群来展现自己的。透过医学名词术语表达的医学新知识、新经验、新方法和新技术等表象,我们看到了深层次的思维方式的展示。探索英汉医学名词术语的表达规律,厘清这类词语表达差异的根源,对启示医者的思维和行为,揭示医学的本质及其发展的历史,特别是对于促进人类更好地认识自己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医学名词术语英汉表达的特点
简单地讲,医学名词术语就是适合医学领域的研究人员、教育工作者、医生、管理者和学生应用的标准化名词术语,原则上要求统一,不能出现一义多词或一词多义的现象。国际标准化组织在涉及有关客体、概念、定义和称谓等术语学基础内容的约定上,颁布了一系列的原则标准,在解剖学、组织学、生理学、药理学、病理学、内科、外科、妇产科、细菌学和药物学等领域形成了医学名词术语英语命名体系。肯尼思·F·基普尔主编的《剑桥世界人类疾病史》更是医学名词术语中疾病表达的集大成者。
研究表明,医学英语的语词绝大多数都含有希腊语和拉丁语成分,其中希腊源术语占到了48.2%,拉丁源占38.3%,英语源占12.2%(杨明山,2000)。由于希腊源和拉丁源的构词相对比较固定,意义明确,所以从古至今医学术语大多采用希腊源和拉丁源来构造新词(薛俊梅,2008)。英语医学名词术语通过加缀派生法、复合法、缩略法、转换法、转借法等构词手法建立起一整套术语标准化体系,该体系在词汇单位之间、意义与意义之间构成各种错综复杂的交叉联系,既有纵向联系,又有横向关联;反义中涉及相对、相反的关系,同义中涵盖近义、交叉、包容的关系。英语医学名词术语在形式上具有了鲜明的“一词三式”特征,例如:“呼吸”对应“pneuma(希腊源)”“respiration(拉丁源)”“breath(英语源)”;“血液”对应“haima”“sanquis”“blood”;“细胞”对应“cytos”“corpuscle”“cell”。在内容表达上,则显示出“词义固定、概念清楚、涵义精确”的特点。
随着现代社会科技发展和人们观念的变化,医学词汇的词义也在发生变化,与过去沿袭的意思不尽相同。这些演变主要通过三种形式来实现:一是词义的扩大,比如,“paralysis”原指身体一侧的弱化、松弛或脱离,现在扩大为指身体某个部位或全身的功能部分消失或全部消失(瘫痪);再比如“pulse”,基本词义为“心脏跳动、脉搏”,现在词义扩大为指活力或生命力。二是词义的缩小,如“poison”原指任何饮料,现在词义缩小为仅指毒药;“disorder”原指部分器官功能紊乱,现在已经缩小为指“疾病”,如“mental disorder”(精神疾病)。三是词义的转移,如“strike”原意为“打击”,现在医学术语中专指“中风”,又如“cancer”,拉丁语原意为“螃蟹”,现在在医学术语中专指“癌症”,因为癌症肿瘤的形状极似螃蟹。
汉语却是一种倾向意合的表意文字系统,其句法不受形态成分的约束,不像西方的表音文字那样具有繁复的变位、变格的形态变化,主要取决于语义上的搭配是否合乎事理。汉语的字形结构与表意作用有着密切的关系,汉字演化为一种“记号”,首先是一种以字为中心的书写单位,其书写形式可以先于声音和意义形式。由此,便决定了中医系统内的医学名词术语的特点,即带有丰富的语形或语用的色彩,例如“溢饮——anasarca(全身水肿)、消渴——diabetes(多尿症)、天花——smallpox(痘疮)、盯聍——cerumen(耳垢)、鼻衄——epistaxis(鼻出血)、溺血——hematuria(血尿)、血崩——metrorrhagia(子宫出血)、牙宣——gingival atrophy(牙龈萎缩)”等。在《尔雅·释诂》有“痡,瘏,虺颓,玄黄,劬,劳,咎,悴,瘽,瘉,鳏,戮,癙,癵,痒,疷,疵,闵,逐,疚,痗,瘥,痱,瘵,瘼,癠,病也”(郝懿行,1982),这些都是疾病,显然其内涵是不同的,但通过字形和语用就可分别开来。
这种字形作用突出的特点,也决定了具有特殊用途语义的医学名词术语,创造新词新义途径的多样化。一是直接借用古语词的外在形式,而赋予新的语义,或者以医学专用的义素为主,形成系列的新词语,达到顺利表达医学内容的目的;二是使用人们熟悉的词语形式,参照实际词语的构词方法,借助于适当的语素,来描写某种医疗事实,譬如,“四花、五花,指的都是比较复杂的艾灸方法,因其灸后形似四花、五花,因此得名”(陈增岳,2004);三是将文化含义浓缩、消融在一个词语内,体现医药文化;四是医学附加义的转换,比如,《病源》论及妊娠恶阻,云:“世云恶食,又云恶字”。“恶食”是一种俗称,表面不外指厌恶食物,“恶字”的“字”,本有生育之古义,但也不能说成是厌恶生育,这两个词语都是恶阻(即妊娠反应)的同义词,“恶食”“恶字”的语义均在言外。
二、医学名词术语英汉表达差异的根源
医学名词术语英汉表达的显著差异,使得在科研、医疗、教育、管理、生产、经贸、对外交流等领域出现较多不适应,要从源头上把握这类差异,必然要探究其根由。
(一)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是影响医学名词术语英汉表达差异的决定因素
思维和语言是紧密联系、相互作用的,思维对语言的作用是决定性的,思维是语言的基础,语言必须依靠思维为之提供内容。同时,思维又离不开语言,作为一种符号系统,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是表达和传播思维的最佳工具,思维和语言是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中发展的。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势必导致语言表达的不同。美国密西根大学的Nisbert教授指出,西方文明建立在古希腊的传统之上,在思维方式上以亚里士多德的逻辑思维为特征;而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化,则建立在深受儒教和道教影响的东方传统之上,在思维方式上则以直觉思维为主要特征(Nisbert R E.,2003)。西方倾向于把主体和客体看成是独立存在,专注于事物本身具有的特征和功能,在分析问题时强调化整为零,从局部入手,通过对局部的认识达到对整体的把握。具体到医学,面对患者的具体症状,会依据对各个局部所做的生化、CT、核磁共振等检查结果提供治疗方案,其医学名词术语的表达,也必然是直线性的,强调效率、准确、方便、简单、独立组词和线性排列。而汉字以形象思维为主导,以“象”的保留为其符号的特性。构造汉字的“六书”就是以象形或取象为主,当然也有象声,都是对客观自然现象的模仿。指事也以形象-符号显示自然关系,模拟自然关系。会意则是对事态的复杂关系的显示,不是单纯的象形。这基本上决定了中国文字的形象性。转注、假借则是语义的延伸,是象形文字的形象性的延伸。语义延伸也代表了形象延伸,汉字这种“观物取象”“因象见意”的象征思维模式及其重构或再造功能,是西方其他表音符号语系所无法直接完成的。
(二)具体文化和社会语境对医学、疾病的认识和理解的不同是影响医学名词术语英汉表达差异的主要因素
医学发展在世界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历史叙述,很难超越以民族和国家为叙述主线的历史书写,医学史专家梁其姿指出:“精确追溯特定的流行病在中国的历史演变,实为棘手的事情。首先,中国传统医学术语据以建立的体系与近现代的西方术语几乎是无法对译的。其次,不仅疾病的概念在变化,疾病本身也在变化之中,其程度使得我们既无法确知某一古代典籍中的术语在近代记载中是否仍意味着同一事物,也无法为古书中论述的某一疾病找到它在近代的准确对应物。”(肯尼斯·基普尔,2007)可见,医学名词术语如何表达,必然受到什么样的人群在怎样的历史情景之下的制约,在面对不同的语言和历史建构起来的地域文化时,甚至不能过于强调疾病的生物性,而是要特别注意疾病的概念如何通过语言翻译在不同文化中转化。
(三)生命系统的复杂性成为影响医学名词术语英汉表达差异的制约因素
医学对象——人体是由饱含丰富医学信号/信息的生物分子、细胞、器官等层次组成的复杂生命系统,医学信号/信息成为现代医学疾病认知机制的原点,一切医学语词与非语词符号的表达均围绕它们进行。在医学上,生物信号、医学影像、基因图谱等非词语信息符号控制或表达生物逻辑信息,而上述信号的非词语阐释加大了医学名词术语英汉表达的差异性。医学语词及其形成的强大医学语群,在各类医学现象的统一和沟通中,逐步被发掘、重视,中外学者更加关注医学词汇的自行筛选、优化,进行着跨学科、跨文化的阐释。
但是,医学绝非是纯粹的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而是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高度综合运用的科学,这种综合决定了医学名词术语英汉表达的互补性。
三、明晰医学名词术语英汉表达差异的意义
医学名词术语英汉表达差异的原因明确之后,进一步实现对医学名词术语进行跨学科、跨文化对比研究的深化,便是探讨这种表达差异对医学发展,特别是对人类认识自身发展的重要作用。
(一)有助于推进标准术语或名称的专业性、科学性和准确性
医学名词术语是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形成的,与其他专业术语一样,具有鲜明的专业特色,强调语言的实用性和有效性,追求的是语义透明,即指称的确定性和表达的明晰性。把握医学名词术语英汉表达的差异及其根由,很大程度上就可避免出现医药名词乱用、同行之间交流不畅的混乱局面,促进标准术语的规范化,例如,日常生活中常说的“结石”“钙离子”“血色素”“红血球”“白血球”“发烧”“抗菌素”“早搏”等都属于“不宜用”的非学术语言,要分别以“凝结物”“凝血因子Ⅳ”“血红蛋白”“红细胞”“白细胞”“发热”“抗生素”“期前收缩”等规范词取代。医学名词术语要努力实现以科学概念为依据,严格地体现出科学内涵、所指事物的科学特征,比如,过去为解除患者顾虑,避免提及有所忌讳的“死”字,曾将“心肌梗死”更名为“心肌梗塞”,现在根据疾病的病理情况——因冠状动脉闭塞,供应心肌的血流中断引起心肌的缺血性坏死,而恢复为“心肌梗死”。同时,还要注意专业术语准确无误,切忌含义模糊、概念不清,如:高血压病、高血压,前者是指病因未明的原发性高血压,后者则指某些疾病的血压升高的表现,又称为继发性高血压。
(二)有助于理解医学、疾病与具体文化语境的关系
医学、疾病于人,不同于器械的受损或朽败,必然涉及多种社会和文化因素。查尔斯·E·罗森堡著书中写道:“对很多美国人来说,疾病就是身体出了毛病,其意义不外乎定义它的一套病理机制。即使癌症的病理机制并不完全为人所知,许多人对它的理解,也常常只限于此。然而,另一些人对癌症的意义的理解,往往超越了它的病理机制和医学界最终治愈它的能力。对这部分人来说,癌症可能与资本主义的罪恶有关,也可能是某些科技滥觞惹的祸,还可能与个人的郁郁不得志相关联。我们生活的社会是复杂而多元的,人们对待疾病的态度和处理方式也各不相同”,地域环境的文化倾向,即我们在一定的生活环境里形成的思想和行为方式,影响着我们如何理解和对待疾病的传统共识。考察医学、疾病的概念如何通过语言翻译而在不同文化中转化的过程,能够帮助我们在疾病的世界史与具体的文化语境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三)有助于揭示医学的本质及其发展历史,促进人类更好地认识自己的身心发展
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突破,医学集解剖、生理、病理等基础学科和内科、外科等临床诊断学科为一体,不仅包揽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而且涉及化学、物理、生物、天文等自然科学门类和哲学、逻辑学、社会学、心理学、语言学等人文社会科学门类。医学要准确定位“人与世界共同进步和发展的关系”,把握好医学名词术语英汉表达的差异特点,通过一切途径和手段去交流、沟通和理解,充分把握生命各种维度,使得现在医学科学、文化等要素发挥作用,实现人与人、人与世界的真诚沟通和理解,努力挖掘各类表达的意蕴,努力将临床实践与人生、与人所处的历史、语言、世界相连,提高生命的质量,最终使人获得应得的完整生活。
如今,西医名词术语的翻译已成为医学教育以及中西医学交流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一方面,许多西医学的名词术语是中医学里没有的,如大量的解剖学、组织学、生理学、病理学词汇,即使在中医学里可找到相应的名词术语,但它们在含义上可能并不相同。另一方面,翻译者各自为阵,翻译既无规范,又缺乏沟通,造成了一病多名的混乱局面。医学名词术语英汉差异的比较研究,将有力地推进医学名词汉译的标准化进程。
参考文献:
[1]杨明山.医学英语术语教程[M].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
2000.
[2]薛俊梅.医学英语术语的构词特点和方法[J].浙江中医药大学
学报,2008,(3).
[3]郝懿行.尔雅义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2.
[4]陈增岳.隋唐医用古籍若干新词新义考析[J].肇庆学院学报,
2004,(6).
[5][隋]巢元方著,丁光迪等校注.诸病源候论[M].北京:人民卫生
出版社,1991.
[6]Nisbert R E.The Geography of Thought:How Asians and
Westerners Think Differently and Why[M].New York:Free Press,2003.
[7]肯尼斯·基普尔.剑桥世界人类疾病史[M].张大庆等译.上海: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7.
[8]Rosenberg,C.Disease and order in America[J].Milba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