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工业建筑规划

工业建筑规划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工业建筑规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工业建筑规划

工业建筑规划范文第1篇

【关键词】绿色工厂;绿色工业建筑规划设计;节能

1、绿色工厂内涵

目前,“绿色工厂”还没有严格的定义,但它至少应包括:绿色的产品、绿色工艺以及绿色的建筑三个方面的内涵。由于工业行业千差万别,产品和工艺种类繁多,还没有对绿色产品和绿色工艺的严格定义和评价,而绿色建筑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标准的评价体系。

绿色产品主要包括以下三条内涵:①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少用资源和能源,并且不污染环境。②产品在使用过程中能耗低,不会对使用者造成危害,也不会产生环境污染物。③产品使用后可以和易于拆卸、回收、翻新或能够安全废置并长期无虑。

绿色工艺一个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效益的现代化制造模式,其目标是使产品从设计、制造、包装、运输、使用到报废处理的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对环境的影响(负作用)最小,资源利用率最高,并使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优化。

2、绿色工业建筑评价体系

与国外类似,我国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也是从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开始的,2006年,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颁布了GB/T 50378-2006《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以具体指导绿色建筑在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领域的评价和推广。

工业建筑作为现代工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在建筑行业中具有较大比重。鉴于此,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2010年8月了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机械工业第六设计研究院等单位共同编制的《绿色工业建筑评价导则》,初步建立了绿色工业建筑的“四节二保一加强”的评价体系。2013年8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又颁布了国家标准《绿色工业建筑评价标准》。该评价标准引入了权重计分法,通过不同条文分值提现了绿色工业建筑的引导性。

3、绿色工厂的规划设计

绿色工厂的规划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并非只是绿色技术的叠加。它应该是以绿色工业建筑评价为基础,贯彻全生命周期的理念,执行“四节二保一加强”的技术措施,因地制宜的确定绿色目标和绿色策略。这个过程是比较复杂而专业的,国内绿色项目一般委托专业的咨询机构进行全程辅导。以下介绍绿色工厂规划设计较为实用的一些技术措施:

3.1 绿色工艺技术

绿色工艺不仅能够降低工业能耗,减少污染,也会对工业建筑的“四节二保一加强”产生直接和间接的加分。例如:自动化的立体高架库、环保节能型的物流运输设备(如生产流水线、起重设备、垂直运输设备)和运输车辆(如电平车、根据需求使用氢气、太阳能等新能源作为动力的车辆)、蓄热式加热技术、工业炉余热回收利用系统等技术的采用均对绿色工业建筑有直接加分;而少无切削加工工艺、激光切割技术、精益生产方式等绿色制造技术和先进管理方式,可以节约资源、节约用地、减少废气排放,从而对绿色工业建筑有间接加分。

3.2 种植屋面

也成为屋顶花园,通过屋顶绿化,可以吸收有害气体,吸附灰尘,消除噪音,隔热保温,减少城市“热岛效应”,同时屋顶绿化对人的心理可起到调节作用,对环境起到保护和美化作用,而且在夏天能使建筑屋顶室内的温度降低,节省空调费用。对于工厂而言,种植屋面带来的重要意义在于提高了绿化率,这对于日趋紧张的工业用地来说,无疑是较为实用的技术。

在设计上,种植屋面带来的问题主要是屋面防水问题和载荷增加。防水层中必须设置一道具有耐根穿刺性能的防水材料,从而确保屋顶结构的安全。屋面增加了绿色植物以及覆土等构造,必然带来静载荷的增加,同时作为美化环境的屋顶花园,人员可以在此休息、活动,活载荷也应相应增加。对于工厂来说,办公楼、宿舍等公用建筑较为适宜建造屋顶花园,既可以增大厂区绿化面积,又可作为员工休息、活动的场所,合理选择绿色植物种类,可以将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内。而面积较大的钢结构厂房设置种植屋面,则会对厂房造价影响较大,因此应因地制宜,合理设置,避免不计成本的“绿色”投资。

3.3 自然通风和自然采光

工业建筑由于体量巨大,通风及照明能耗往往占比较大,因此合理利用自然通风和自然采光会给工业建筑节能带来较大成效。工业建筑合理利用自然通风是有效的节能途径。应根据工艺生产、操作人员需要,合理采用自然通风,避免盲目采用机械通风。为达到通风要求,设计时可选择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结合的混合通风方式,根据季节和室外气象条件采取自然通风运行模式,可以采用无动力屋顶风机、屋顶通风器等通风设施。《评价》5.2.3条对有利于消除余热余湿或污染物自然通风,可以加1.1分。

利用外窗和导光设施进行自然采光可节省照明电力,利用自然采光需要解决日光直射和日射得热造成的不利影响。光导管。设计时可以采用高透光率的采光天窗,从而增加厂房自然采光率。办公楼、地下车库等建筑可以引入采光天井、光导管照明系统等自然采光设施,减少电力照明能耗。《评价》5.2.6条对自然采光能有效减少照明能耗的,可以加0.8分。

3.4 智能照明系统

生产场所的人工照明按车间、工段或工序分组;灯列控制应与侧窗平行。当室外光线强时,室内的人工照明应按人工照明的照度标准自动关闭部分灯具。这种根据室内照度和使用要求,自动调节人工光源的开关(或分区开关),可较好地节能。有条件时,可考虑采用智能照明系统,如路灯采用光敏探测及时钟控制技术,即根据自然光强及时间自动开关照明灯具。

3.5 红外线辐射采暖

高大(层高大于10m,体积大于10000m3)工业厂房,采用红外线辐射采暖方式,可取得比传统供暖方式更好的节能效果,且易实现随机调节控制,节能、舒适、安全、方便。该条分值0.8分。

3.6 余热回收利用

工业生产过程中往往存在大量中、低温的余(废)热,这部分热量由于品位较低,一般很难在工艺流程中直接被利用。鼓励将这些余(废)热用于工业建筑的空调、采暖及生活热水等。当余(废)热量较大时,可考虑在厂区建立集中的热能回收供热站,以对周边建筑集中供热。该条分值1.1分。设计中,可以采用对空压机余热、工业炉余热等进行回收,用于制备热水、采暖等。

3.7 通风空调的热回收系统

工业建筑的空调、通风(含除尘)系统的排风和冷却水中,蕴藏着很大的能量。有条件时,可依托热回收技术,通过设置全热或显热交换器回收能量,用于新风的预热(冷)或(经必要的净化处理)用于空调的回风等。不过,热回收是否有经济价值、回收系统是否存在经技术经济和风险分析后确定是否采用及方案。该条分值1.1分。

3.8 太阳能制备热水

由于可再生能源(特别是太阳能)的热利用较为成熟、方便,且工业建筑的生活热水总量往往不是很多,故在设计工况下利用可再生能源为生活热水加热,提供热水量不低于生活热水总量的10%,或者所提供的热量不低于生活热水总热量的10%是可实现的。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与城乡建设部, GB/T 50378-2006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S].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

工业建筑规划范文第2篇

摘 要 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施工点多面广、生产工期长,建筑产品复杂、资金需求量大是其主要特征,在其可持续发展过程中,财务管理,特别是资金管理一直是困扰管理层的一大难题。因此,做好融资战略规划,合理筹集资金以满足投标、施工和投资的需要以及选择恰当的债务和权益筹资方式并确定其结构比例等规划问题是建筑施工业发展的基础。对此,本文扼要分析了如何规划建筑企业筹资战略,拓展筹资渠道、提高资金利用率,并针对中小型建筑企业筹资提出了借鉴性意见,以促进其稳定、快速发展。

关键词 建筑企业 筹资战略 规划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行业日渐繁荣,已逐渐发展成为炙手可热的行业,其可持续发展也成为一个热点问题,但就当前而言,建筑施工业的筹资方式比较单一,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发展。为了使其能持续发展与壮大、扩大市场份额,建筑企业必须突破“资金”这个瓶颈,拓展筹资渠道、提高资金利用率,为自身发展奠定坚实的资金基础。

一、筹资战略规划的基础

为高质量地确保建筑施工业的筹资战略规划,应当遵循低成本、稳定性、可得性和提升竞争力的原则,并做好以下基础工作:

1.营业额(销售额)预测

资金需求量的多少首先处决于企业的销售规模的大小,因此,做好筹资战略规划应先根据未来国家经济发展趋势、投资规模、市场供求关系等做好营业额(销售额)的预测。

2.试算报表

在对营业额(销售额)预测的基础上,企业还应当编制试算的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等,为企业生产经营和投融资计划奠定基础。

3.资产需要量

资产的需求,特别是BT、BOT项目的施工以及股权、固定资产的投资需求直接影响资金的需求,因此,要规划好筹资战略也必须确定资产需要量。

4.筹资需要量

企业可采用定性预测法、趋势预测法或销售百分比法进行筹资战略规划,施工业通常采用销售百分比法,具体根据实际与预测的经营性资产和经营性负债总额计算资金总需求,并考虑可动用的金融资产和预计增加的留存收益及预计增加的借款测算出筹资需要量。

5.追加变量

为达到建筑施工业的资金整体平衡,需要根据筹资战略规划要求做好追加变量的预测。

6.经济指标假设

在做好以上五个筹资战略规划的基础工作上,还应当明确在整个计划期间所处的宏观经济环境做出有关经济指标假设。

二、建筑企业的财务战略与筹资战略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企业的“财务战略”一词并不陌生。企业财务战略包括筹资战略、投资战略、收益分配战略和并购战略,可见,筹资战略是财务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我们将筹资战略看成是企业财务活动的起点,由此可知筹资战略在整个财务战略中的重要地位。一个项目能否运行,凭借的是建筑企业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实力,我们对筹资活动的研究无非是两个问题:一是筹资的数量,即建筑企业需要筹集多少资金;二是筹资的质量,即建筑企业选择什么样的筹资渠道和筹资方式。关于第一个问题,企业一般要根据自身经营发展的需要而运行,而第二个问题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因为筹资渠道和筹资方式的选择往往关系着企业所有权分配、财务风险和资本结构等一系列重大问题。

通过以上内容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来企业筹资战略的规划对企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性,为此,要做大、做强、做好建筑企业不得不认真思考筹资战略的规划问题,即筹资渠道与筹资方式的选择。

三、建筑企业筹资渠道与筹资方式的选择

由于建筑企业的特征,筹资渠道一般以外部筹资为主,即通过银行信贷资金、财务公司资金、民间资金和外资;内部筹资为辅,即通过自有资金、应付税利和利息等。筹资方式大体上分为:债务融资和权益融资两类。企业在规划筹资战略时,要按照最优的资本结构要求,确定一个合理的负债筹资比率和权益筹资比率。一般而言,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企业为了降低融资成本和取得巨大数额的资金通常采用贷款融资方式,企业为了能使债券利息在企业所得税前抵扣并避免稀释股权通常采用发行债券融资方式。但如果企业财务风险较大,负债资本成本较高,则通常采用增发股票等权益融资方式,具体提出以下几种筹资战略规划以供选择。

(一)权益筹资

权益筹资是指吸收直接投资或以发行股票方式筹资。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发行的、用以证明投资者的股东身份和权益并据以获得股利的一种可转让的书面凭证。这种方式虽然会稀释股权,降低每股收益,甚至改变资本结构,但由于发行股票能筹集到大量的资金,具有不需要还本和不会增加负债的优点,而且可以永久使用的权益资金,同时,权益筹资可以降低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减少企业财务风险。因此,上市公司的建筑企业非常适合这种筹资战略规划。

(二)长期负债筹资

在企业权益筹资后,应根据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采取不同负债筹资规模,在快速增长期阶段,创造价值最好的方法是新增投资,而不是可能伴随着负债筹资的税收减免所带来的杠杆效应。因此,最恰当的筹资策略是那种最能促进增长的策略。故宜进行保守的筹资战略规划;在低增长阶段,由于投资机会小,投资收益不大,为了通过利用负债筹资为投资者得到好的回报,企业可以“借鸡生蛋”即尽可能的借入更多的资金,从而利用这些资金回购自己的股票,避免控制权的丧失,最终实现股东权益的最大化。

因此,适当的通过长期负债进行筹资,既可优化资本结构,又能使债权人不享有企业的利润分配权,发挥负债筹资的税盾作用,提高每股收益。长期负债筹资可以采用长期银行借款和发行长期债券等方式。通过长期负债筹资可以减轻企业短期内还本付息的压力,以保证项目按期按质地完成,等项目完工、验收、清算收回工程款后有资金来源再偿还债务,但由于在长期负债筹资中,债权人须规避债务人的偿还能力的风险,所以,债权人对债务人设定了较多的限制条款,如把借出的资金按施工企业合同主体直接支付给分包方、材料供应商或机械出租方等,具有专款专用性质,资金的用途受到限制且筹资数额有限,期限一般不超过两年。

(三)融资租赁

由于建筑企业施工项目点跨地大,布局广,品种多,经营场所往往不是作业场所,每个项目需要的设备也不统一,因此,为解决施工业资金的困惑和获取合适的生产设备,达到融物与融资相结合、减少筹资的限制条件、规避设备陈旧落后的风险,减轻到期还本和税负的压力、降低物流成本和资金机会成本的目的,施工业往往采取融资租赁方式进行筹资。

企业财务战略包括筹资战略,因此,筹资战略具有从属性的特征,其规划同样受到财务战略中的投资、分配和并购战略等的影响。当建筑企业拥有很多投资机会的情况下,企业选择债务筹资时往往不喜爱接受限制性条款。因为如果一个建筑企业拥有很多的投资机会,则说明这个企业处于高速发展的时期,筹资战略选择上往往会选择发行可转换债券,而不是带有限制性条款的筹资渠道和筹资方式,用这样一种筹资战略保持自身经营的弹性。

(四)商业信用

由于施工业生产工期、结算期均较长,工程款的回笼一般是滞后的,这需要施工方垫付一定的资金,因此,通过延期付款或预收账款方式,如通过应付账款、商业汇票、票据贴现、预收备料款等方式进行筹资,利用这种方式筹资相当于取得无偿的贷款,但会影响企业的诚信度,须谨慎利用。

四、中小型建筑企业筹资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及应对措施

(一)筹资难题

当前,我国中小型建筑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资金、设备、人才资源不足、经营资质层次不高、信用等级较低、管理制度不完善、对财务信息的监控力度不够,以致于财务信息失真等等问题,为筹资带来了负面影响,直接影响筹资战略的有效规划。在筹资过程中注重银行贷款筹资渠道,筹资方式过于单一,制约了其筹资的规模和使用效率;同时,由于中小型建筑企业内部管理制度更新速度跟不上经济市场发展的需要,导致企业筹资战略不能适应经济市场的变化,严重影响了企业筹资资本的利用率与筹资效率。

(二)应对措施

第一,政府出台中小型建筑业贷款优惠政策。中小型建筑企业在筹资过程中是以贷款为主要筹资渠道,但是一些中小型建筑企业由于受到商业银行贷款条件的限制,以致于难以实现筹资战略的目的。因此,政府必须提高重视,对国有商业银行制度进行改革,提高服务质量,推出更多、更新的适合中小型建筑企业筹资的信贷产品。同时,政府还应该出台一些贷款优惠政策,简化中小型建筑企业的筹资程序,为其设立专门的筹资审批部门,以满足中小型建筑企业筹资的需求。

第二,完善中小型建筑企业自身管理制度,在组织架构、发展目标定位、人力资源、社会责任、企业文化控制等企业层面和采购、结算、合同、业务外包,特别是资金控制等业务层面强化内部控制,对筹资方案要在可行性论证的基础上选出最佳方案,并加强其实施的监控,以及对筹资活动进行评价与责任追究,提高企业的信用等级,从而优化企业筹资环境,实现再次融资。

第三,建立多渠道筹资体系,提高企业筹资效率。传统筹资渠道多是从商业银行贷款,这种方法程序复杂、时间较长,影响筹资效率。为此,中小型建筑企业应建立多渠道的筹资体系,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进行筹资,从而提高自身的资本储备。通常,民间资本是最好的筹资渠道与筹资方式,中小型建筑企业要根据自身的发展情况与民间资本收益情况进行有效地考查与分析,优化筹资战略,达到双赢目的。

第四,强化自身经营管理能力,提高企业资本运营效率。要想进一步促进中小型建筑企业发展,就必须强化其经营管理能力,使其能够将有效的资金运用到最有利的投资活动上,创造出最大化的经济效益,从而提高资本的运营效率。为了做大这一点,中小型建筑企业可以从加强财务管理方面入手,定期检查财务信息的时效性、真实性、完整性,提高财务管理风险预警能力,降低其对企业筹资的不利影响,同时加强企业社会形象建设工作,塑造高素质、高水平、高信用的形象,从而为企业融资打下信用基础。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必须足够重视筹资渠道与筹资方式的选择,做好筹资战略规划工作,否者不仅会影响到自身的持续、稳定发展,也会影响企业的资本结构等一系列问题。一些中小型建筑企业,由于受到一些问题的影响使得筹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难题,针对这些问题,文中提出了四点应对措施仅供参考,望为广大同行提供有意义的建设性意见,以帮助其解决一些问题。

参考文献:

[1]尹薇薇.论企业筹资管理.职业技术.2011(03).

[2]于洋.中小企业筹资战略的制定与选择.经济研究导刊. 2009(11).

[3]郑宪强.中国建筑企业融资需求、渠道及对策研究.建筑经济. 2011(05).

[4]管红梅.发展中的建筑施工企业融资需求及融资策略研究.中国总会计师.2009(09).

工业建筑规划范文第3篇

住建事业“十四五”规划编制作为中长期规划,对我市住建事业未来五年的发展,将发挥宏观性、战略性、前瞻性的指导作用。刚刚,市规划院汇报了“十四五”编制工作进展,也听了大家对“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一些构想,总的来说,各单位(科室)都做了大量的工作,目前形成的这个规划框架基本合理、编制思路比较清晰,黄市长在上次规划汇报会上提出的各项要求也得到了认真的贯彻落实。下面,我谈几点意见:

一是要高度重视“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高质量地编制好住建事业“十四五”规划,对于推动我市住建事业科学发展、转型发展、和谐发展,实现追赶超越,争取国家和省市各方面的支持,至关重要。各单位务必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周密部署,严格按照分工要求,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

二是要体现项目支撑,注重报送数据的准确性。住建事业“十四五”规划的要点要体现在具体的项目上,要对“十四五”时期的行业发展提出明确的目标数据。各单位要认真研究,仔细分析研判,广泛听取各方意见,确保相关项目、目标数据的科学性、严谨性。

工业建筑规划范文第4篇

【关键词】城镇化;规划;建设;契机

借鉴我国城镇化规划与建设以及国外新型乡村社区中发展的经验,对我国村镇规划与建设提供借鉴,从而促进我国新农村建设和农业现代化发展。

1特色城镇与村镇规划与建设文献综述

1.1城镇化发展研究

陆大道主编的《2006中国区域发展报告:城镇化进程及空间扩张》认为,城镇化是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生产方法方式、生活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涉及产业的转变和新产业的支撑、城乡社会结构的全面调整和转型、庞大的基本设施的建设和资源环境对它的支撑以及大量的立法、管理、国民素质提高等众多方面,必然是长斯的积累和长期发展的渐进式过程。主编的《中国城镇化道路》,主张对“小城镇大问题”的再探索,并以苏北为个案,论证了小城镇的发展在中国的社会意义。通过对“江村”和“温州模式”的比较研究,提出以农村工业化为基础的“农村内生城市化”思想。

1.2发展特色城镇的研究

仇宝兴主编的《城镇化与城乡统筹发展》认为,“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既是对中国城镇化发展未来进程和前景的重要规划和描绘,也是对城镇化发展“中国经验”的高度概括和总结。论著通过对国内外城乡发展的若干模式进行比较,从城乡统筹、保护与开发、拉力与推力、协同与发展四个维度分析当前中国城镇化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从区域层面、城市层面和农村层面三个度量因子论证有序城镇化的科学合理性。

武权德和王源昌等编著的《国家战略与中国特色城镇化――来自云南的实践》较为全面地揭示了国家优先发展战略与核心区域城镇化、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与西部地区城镇化的内在规律,进而从实践维度剖析了国家战略推动下云南城镇化的路径及发展前景。论著首先探究第三级阶梯中的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冀地区城镇化的历史和现状,重点分析国家优先发展战略与城镇化的关系;其次分析第二级阶梯中的成渝经济区、关中一天水经济区以及北部湾经济区的经济、社会和城镇化发展的现状和远景,重点梳理西部大开发战略与城镇化的关联。

王克忠主编的《论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在中国特色城镇化的战略目标、道路和实现中国城镇化的策略等方面,提出了某些新观点,如中国特色城镇化目标应定为适度城镇化率为好,并强调了中国城镇化目标的质的规定性;在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问题上一方面强调了发展大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另一方面强调了发展县域镇、中心镇、特色镇;在中国特色城镇化策略上针对我国人多地少和资源紧缺的基本国情,强调了又好又快的城镇化、紧凑有序发展的城镇化和非均衡重点突破的城镇化;在郊区化问题上强调了中国郊区化的特点和避免西方国家郊区化的弊端。此外,本书还强调了城镇化产业基础、资源环境条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明确指出农业、农村和农民将长期存在等等。

1.3新型乡村社区的专著研究

美国学者阿特主编的《国外乡村设计》,收集了大量使用了创新型设计方法的小城镇规划设计的实例,包括职业城镇规划师、地方规划委员会自愿成员、房地产业主、开发商、土地信用社和所有关注目前正在改变和塑造乡村发展模式的居民。

1.4对国内乡村社区的实证研究

戚本周、周达在“北京城郊结合部的发展演变及启示”( 戚本周、周达,2007)一文中,在研究北京城乡结合部于改革开放后发展变化历程的基础上,提出了城乡结合部在北京发展中的四个作用:城乡结合部是北京城市发展的基础;城乡结合部对推动北京工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城乡结合部地区承担了疏解过度挤压的城市空间的职能;以及城乡结合部承担着改善环境质量的职能。并对北京城乡结合部发展中存在的六个方面的问题也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2新时期背景下的特色城镇与村镇规划重点

村镇规划的重点,一般包括三个层面:一个是农村的公共产品供给,另一个是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最后是实现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的良性互动。

2.1农村的公共产品供给

从农村的公共产品供给方面,大的方面包括农村的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事业的发展以及农村的社会保障等,在农村的民生问题上有了大的突破和发展,农民养老有保障,上学少交钱,看病少交费,这三件事解决了,对农村的和谐社会建设以及缩小城乡差距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2.2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

小城镇处于城乡联动的关键点,它连接农村经济和城市经济发展,发展小城镇对于促进我国农村城市化建设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小城镇的建设过程中,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和一系列有效措施和手段,使建筑和土地合理利用的有机协调的小城镇,创造发展空间小城镇。

2.3实现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的良性互动

在保持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环境保护与人文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各村镇建设中要结合当地特色和优势,建设优势产业。

【参考文献】

[1]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2]徐世刚著.温州模式面临的挑战[J].社会科学战线,2003年第2期

[3]童星.发展社会学与中国现代化[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5月,第449页

工业建筑规划范文第5篇

关键字:废弃工业建筑; 规划管理; 外立面装修; 原拆原建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urban industrial heritage, combining with the Planning Innovation in management theory and case analysis on industry building reconstruction methods are described and illustrated, summed up the city central industry ruins zone renovation of the city planning management experience.

Key words: abandoned industrial buildings; planning management; facade decoration; demolishing and rebuilding

中图分类号:TU45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1-0020-02

正文:上海正经历着产业结构的深刻转变,新兴产业逐渐替代传统产业,社会发展已呈现出后工业时代的特征。与工业化社会的生产方式以制造业为主导方式不同,后工业社会以金融资本、技术创新、高端服务业为主导方式。工业化社会向后工业化社会转变的过程中,传统工业制造业逐步退出产业结构的核心,工业企业大量外迁或解体,城市面积日益扩张,昔日远离城市中心的工业厂区、厂房被规划进入城市扩张的版图。废弃工业区的衰败与现代城市规划要求反差巨大,影响着城市面貌和邻近地块环境品质的提升。是将工业遗址推倒重建,从城市地图上彻底抹去,还是把承载工业文明的建筑通过改造保留下来,日益被城市规划管理者所关注和思考,实践中通过合理规划保护和利用废弃工业厂房和工业遗址的案例也越来越多。

一、为什么要重视中心城区工业遗址的改造

1、城市土地的稀缺性

人口的增加,居住环境的优化,城市生活的复杂性、多样性都需要土地的承载。城市土地的增加仅以追求面积扩张、侵吞农田为唯一途径显然是不现实、不经济的方式。集约型发展、城市中心城区土地功能的不断更新才是行之有效的发展方式,才能体现出城市土地的价值和稀缺性。工业外迁后工业地的重新利用给城市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2、工业建筑的使用价值

只有使用中的建筑才是有生命的。目前存在于城市中的工业建筑,很多已失去原有功能,但这些建筑框架结构良好,并保留着工业时代的建筑符号,如果加以改造整合,尚有很长的使用寿命。老建筑改造是可行的节约资源、低碳环保的城市发展方式。

3、工业建筑的社会价值

工业发展促使人类文明飞速发展,使社会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工业历史是近代文明的一部分,人们对于历史遗存的工业建筑及工业地往往具有特殊的情感。随着城市改造的不断实践和反思,原有的推倒重建已不再是唯一可行的方法,对工业建筑的保护再利用将有利于珍藏记忆,延续城市文明发展的历史脉络。

4、工业建筑闲置造成社会资源浪费

原有的工业地由于历史原因大都以划拨方式无偿获得,原有工业搬迁或废弃后,原工业地的性质与管理部门所依据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用地性质大多不符。时间和资金是废弃工业地改造的重要因素。如果改造工业地块被政府收储,将根据其规划的土地性质将土地出让或划拨,如果政府尚无计划和财力改造该区域,工业地及地上建筑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闲置,呈现破败的景象,极大地影响城市美观,造成社会资源浪费。

二、工业遗址改造的规划管理理论创新

1、改变土地性质,工业建筑被新建筑所取代

上海已经实现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全覆盖,中心城区废弃工业地与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土地性质大多不相符,如果工业园区和建筑不具备历史价值,失去改造意义,或政府有意向将工业土地收储,按照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土地性质重新上市或划拨,重新规划建设,那么废弃工业地将从城市地图中抹去,被与土地性质相符的新建筑所取代。

2、不改变土地性质,更新工业建筑形式和功能

对于中心城区的废弃工业地,规划管理部门现在所遇到的更多情况是政府尚无计划、无财力收储土地或老工业建筑有保留价值,可以通过改造重新使用。上述情况,简单的推到重建或弃之不用绝不是工业建筑改造最有效、最经济的方法。如何更好的引导投资者和设计师理解改造的意义和价值,探索改造的方法,以消除废弃工业地对中心城区景观环境的影响,使承载工业文明的老建筑焕发活力,规划管理者不断探索改造的新模式。

(1)外立面装修——保留结构更新外皮

一般而言,工业建筑平面形式简单,空间改造的余地很多,但结构主体坚固耐久,配套设施良好。外立面装修的方式在于保留结构主体,不改变建筑面积和建筑高度,重构建筑立面,建筑设计更新外皮,并将原有价值的外立面建筑符号保留下来。这种是一种相对直接和简单的改造模式。

(2)原拆原建——局部拆除部分新建

对工业建筑的改造再利用意味着对其进行恰当的符合未来使用方向的改造,这种改造必须要同时结合建筑自身的价值特色。工业园区内老建筑建造时间、功能、价值均有差异,需要进行改造的力度也不同。对于那些无法继续使用的老工业建筑,将其拆除,规划部门以原拆原建的原则允许产权单位按已拆除的合法面积新建部分建筑。通过拆除、新建、局部改建,工业园区的规划布局更加合理,交通顺畅,建筑关系契合。这种方式相比外立面装修是一种更复杂、要求更高的改造模式,改造后的新建筑与老建筑应有良好的呼应和协调关系。

三、案例剖析

现就实际工作中废弃工业园区、工业建筑的改造实例做一些剖析,更好的探索改造模式。

实例一:上海市闸北区中山北路原星火锅炉厂地块,位于城市黄金区域,紧邻内环高架,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用地性质为商业办公。厂区已于数年前停产搬迁,留下老厂房、仓库闲置废弃,每逢夏季台节,年久失修的老建筑屋顶成为安全隐患,困扰着居住在周边小区的居民。

闸北区政府曾多次计划对该地块进行土地收储,使其重新招拍挂上市,但因资金问题而搁浅。后经规划部门建议,产权单位经过测算,决定对该地块进行改造,改造的原则是不改变土地性质和建筑结构,在形式上更新建筑立面,赋予建筑新的功能。

改造方案将原有的建筑维护结构保留下来,局部加固。经过立面的精心设计,那些历经了时光积淀的厚重砖墙、建筑屋顶、工业符号、斑驳地面不再是肮脏不堪,重新生机,折射出饱经沧桑的韵味。同时,工业园区的平面布局也基本保留原来的规划模式,仅拆除原搭建的简易房屋,增设部分休闲空间、园林小品,使内部交通流线顺畅,满足消防要求。经过改造的园区在功能上做了极大调整,引入创意办公、餐饮、商业等多种实体,力求将其改造成一个多功能的时尚创意园区。

实例二:闸北区虬江路 865号,原为上海市北区长途汽车站,因周边大多为居住区,长期的噪音和汽车尾气令居民苦不堪言,矛盾不断,居民一直要求将汽车站搬走。后上海综合交通枢纽建成后,汽车站得以搬迁,闲置后的场地亟待改造,还居民一个优美的环境。

该基地处于两条道路交叉口上,由于规划道路红线扩宽,原基地内建筑已超出道路红线。该基地现状建筑除一栋沿街建筑有保留价值外,其他房屋均为危房,无法继续使用。鉴于上述情况,规划管理部门给出了局部拆除、部分新建的方案建议。拆除的房屋包括基地内有产权证明且无法使用的房屋,沿街建筑超出道路红线的部分。新建部分则是新建一桩建筑,新建的面积与拆除的面积总和相当。同时,新建建筑符合规划管理要求,建筑风格与保留的老建筑相协调。设计方案考虑到拆除的沿街部分可以在道路转交处为市民留出一个广场空间。

该项目方案通过对老建筑的保护性改造,不仅为居民营造良好的居住环境和城市景观,又充分考虑到建设单位的经济利益,促使其主动改造,为未来城市道路的拓宽奠定基础。

四、结语

城市规划思想和理论的创新,促使我们认识到中心城区老工业建筑推倒重建的改建方式代价昂贵,仅仅通过扩大建筑容量满足功能要求的方式只是单纯的形体更新,而功能转换是老建筑再利用不可避免的问题。

老工业建筑的改造再利用从根本上说就是对其使用形式和功能进行重构转换,是基于原工业建筑的结构特征和文化品质所进行的二次设计和建设,改造过程不仅能够挖掘工业建筑的适应性潜力,延长其使用寿命,还将带来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老工业建筑的改造再利用也对规划管理者、建筑设计师和当今建筑技术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个成功的改造,有效的规划管理、先进的设计理念、精湛的建筑技术缺一不可。一栋简单的、静止的、即将完成历史使命的老建筑通过功能转型而焕发活力,实现生命延续,这是老建筑改造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