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场面描写片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激烈的冠军争夺赛终于拉开了帷幕。那是三局两胜制的比赛规则。第一局两班之间水平不相上下,双方僵持了许久,难争胜负。但最终还是被(4)班先拔头筹。我们一个个不服输。都暗暗下决心,接下来的比赛一定要拿回属于我们的成功。第二局,我们齐心协力,在啦啦队的呐喊助威下,如进行一场殊死拼搏。顿时一股强大的力量从我们身上迸发出来。俗话说得好‘人心齐,泰山移’。我们用这股强大的力量将绳子猛得往后拉。(4)班终于支撑不住,便像多米诺骨牌似的接二连三的倒了下去,我们班骤然响起了一片欢呼雀跃声……
2、我们班的健儿们双手紧紧握着绳子,拼命往后拉,脸绷得紧紧的,二班的胖子们也不是盖的,丝毫没有示弱的迹象,那根红丝带始终在中间线上方颤动,“初二4班加油!加油!加油!!”拉拉队很一致的吼着,在僵持20秒钟以后,我们班以一面倒的优势先赢一局。“哈!再赢一局咱们就胜啦!”同学们兴奋的叫喊着。
3、“预备—开始!”随着裁判老师一声令下,小旗也同时落下去。顿时,场上沸腾了。同学们使劲地往自己班这边拉绳子,脸都涨红了,手也红了,脖子上的青筋都要爆了出来。最卖力气的还属我们班的彭凡了,她死死拽住绳子,两只脚就像生了根似地牢牢扎在地上,拼命地拔。吴昊是最有力气的一个,只见他两只眼睛瞪得溜圆,身子向后仰着,几乎就要贴着地面了。刘建阳被绳子缠住了,不过他还是不认输,死死拉住绳子不放手。毕竟我班的人少,突然,我们被一股强大的力量拉了过去,我方的拉拉队急得大叫:“稳住,别慌,身子向后仰啊!”熊明珠索性把红领巾取了下来当旗帜,不停地挥舞。可依然没有用,那红绸子偏偏不过来。结果,我班输了,许多同学坐在地上久久不起,甚至有的哭得稀拉哗啦。
4、比赛开始了,同学们来到了比赛场地,参赛队员入场,两手死死地攥着绳子,生怕听不到哨声。李老师一只手拿着哨子,一只手高高地举起来,然后说:"准备。"随着一声哨响,李老师的手放了下来,双方队员个个咬着牙,身子往后仰着,用尽全身力气拔。双方的拉拉队喊着"加油、加油",李老师也不时给队员们喊"加油",给我们鼓劲儿。只见红领巾偏离中线向我们这边靠近,我心想冠军非我们莫属了。可不一会儿又被他们拉了回去。我们双方谁也不让谁,这个脸涨得通红,那个热得汗流浃背,可那条红领巾好像故意在跟我们作对,慢慢地移向他们那边。眼看要过线了,我们急了,两眼瞪着前方,拼命地拔,好像没什么转机。只见在我前面的洪一轩,一甩头猛地一用力,把他们拔了过来。啊!我们终于赢了。我们的队员们高兴得一跃而起,而三(2)班同学却摆出一副不服输的样子。
5、接下来是决赛。这次的对手是四(2)班,我们班的同学们都胸有成竹。“嘘”,老师的哨声让我们不顾一切的拔了起来。突然,对手一股强大的力量让我们让几乎要失去知觉。就在这关键之时,我们感觉到有股强大的力量从后面传来,哦!原来是向紫乾,只见他用绳子绑住腰,用力一拉,‘小绣球’向着我们这边来了。于是,我们也学着向紫乾的样,用力,再用力!果然不出我所料,‘小绣球’已经完全到我们这边来了。“嘘”,熟悉的哨声把我们的力量震住了,只见老师用手握住拳头后指向我们。
6、同学们开心的地说着,笑着,议论着,活象像一群小鸟,在叽叽喳喳地闹着,校园里顿时沸腾起来,赶走了寒气,拔河比赛开始了,同学们立即进入场地,双手像一把把铁钳子似的,紧紧地握住麻绳,迈开弓箭步,作好了准备。体育老师哨子一吹,绳子绷得像一根铁棒,第一个贾博,好似一只小老虎,脸涨得的通红,身体与地面的夹角越来越小。吴昊天摔倒两次,但还是顽强的地爬了起来。相持,力量与意志的较量。绳子开始向西移,然后向东移,绳子一点一点的地往回来移,胜利的曙光也一点一点的地接近。一阵欢呼,胜利以属于我们。第二局,我们趁乘胜追击,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很快的结束了第二场比赛。
7、第二回合,体育老师宣布5(2)vs5(3)。我们紧张的的走进赛场,拿起一端的绳子,5(3)也拿起了另一端,随着体育老师的一声令下,我们那使劲的向后拉,可是5(3)非常有力气,正在我们刚要放弃的时候,我们想起我们老师对我们说过:“做什么事都要坚持不懈,要团结一致。”于是,我们一起向后拉。但,5(3)更用力了,与此同时,我们班所有同学异口同声的说:“123拉呀,拉呀!最终经过我们的努力,取得了比赛的胜利。
8、拔河规则为3局2胜,现在场上比分是1:1平局,关键的最后一局开始了!运动员们精神抖擞,一个个像小牛犊似的双手拚命的用力拿着赛绳,谁也不让谁。只见我三2班的运动员个个双脚钉子似地钉在地上,一起往后拖,三1班的运动员也个个好样的,哈下腰屏住气,竭尽全力拽。我们班打头阵的是身体魁梧的张友凌同学,他脑袋上直冒热气,黑黑的脸上不停地淌汗,可是他咬着牙、瞪着眼,两脚死死地蹬着地面,像用钢铁烧铸地一般,憋足了劲,使劲地往后拖,赛绳中间的红绸子一会儿拖向左、一会儿拖向右,急坏了两边的拉拉队,加油!加油!的叫喊声在操场上空回响,当红绸居中的一霎那,我班运动员齐心协力猛地用力依托,终于赛绳被我们拉过了赛标区。我们班赢了,我们班赢了,我们拥抱在一起高呼胜利,赛场上一片欢腾!
9、我们初二4班一向是体育赛场上的大赢家,这次的拔河大赛怎能放过?我们已分钟前拿下两个2:0顺利闯入冠军争夺赛,眼看最后的角斗就要开始了,班级中的运动员们都经两眼放光,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大有夺冠的架势。而我们这些不参加比赛的,全都成了拉拉队队员,使尽浑身解数来加油助威。
10、比赛的时刻到了,我被安排在了最左侧的泳道。站在起跳台上,看了看身旁的对手,心里不由地叫苦:妈呀,怎么这么倒霉,这一组代表其他学校的选手个个都是人高马大、虎背熊腰的游泳专业队选手,就我一个业余的,还长得这么瘦小,这些人都比我高出不止一个头,这怎么比呀?这跟让大象与蚂蚁比赛有什么区别?越想心里就越发慌,心一虚,腿就有些发软,不由自主地打起了哆嗦。本来准备采用跳水的姿势出发的,却稀里糊涂地扑通一声掉下了游泳池。
11、到我们班了,对手看来可不简单啊!是一班的男生跟二班的女生连队来对付我们。可是,我们没有被吓倒,反而,更加有信心。我们前面的同学扣着后面同学的前脚,手紧紧地抓住麻绳,身子轻轻地往后仰,准备应战。哨声响了,我们拼命地向后拉,可是那条红领巾总不听话,总朝着一、二班连队走去。第一场一、二连队赢了,可我们必没有灰心,要争取下两场取得胜利。第二场是我们三班赢。紧张的时刻迈着轻盈的脚步来临了。最后一场比赛就要开始了,究竟最后谁是胜者呢?我们马上就要确定了。哨声又响起来了,瞧!我们班的同学抓住绳子,身子向后仰,一小步一小步地向后走。可那红领巾就是不听话,一会儿到一、二班去,一会儿又到我们班去,我们大声地叫着:“一……二……三……”出了全身力气向后拉。哨声终于响了,我们赢了。
12、篮球赛开始了,只见我班的莫灏鑫同学拍打着篮球,快速的冲向前,向希望篮投去,他把球抛给了陈光韶,陈光韶把球投起来,我们大家看见了,都叫了起来:“Yeah,Yeah,Yeah,Yeah……”球进了,顿时,我们班的同学立刻热闹起来,有的拍手叫好,有的举起手“Yeah”了起来。接着,莫灏鑫他拍打着篮球,向投篮架跑去,突然,旁边伸出一只手将篮球抢去,原来是四(2)班的一个同学抢了球,只见那个抢去球的同学,向投篮架投起球去,我们班的同学立刻叫了起来:“No,No,No……”球进了。我们班的同学开始有些失望,但过了十秒的时间,我们又有信心起来了,只看见我们班投了一个又一个,最后,分数是18比2,哇!我们班入的球真多啊!
13、上岸后我吃着美味可口的食物,一边等待着100米蛙泳比赛,1个小时后终于等到了。跟上次一样,我们等“将军”一发令,我们这些士兵便争先恐后地出发了,前50米,我使出浑身解数暴冲,想超过别人一展身手。由于体力消耗太大,后50米我就像一只快断气的乌龟,被第一名甩出了好远,我想:我肯定没有名次了,但我还是要坚持游到终点。我凭着这种信念勇往直前,终于到了终点。
14、第二局紧接着开始了,二班已输了我们一局,这次他们只有孤注一掷,作最后的放手一搏了,这还真有效果,红丝带渐渐向他们挪动着。我发现裁判举起了哨子,不能这样!!决不能!“初二四班!必胜!初二四班!加油!初二四班,必胜!初二四班,加油!……”拉拉队员们已经不再考虑他们的喉咙了,扯着嗓子就喊,一遍又一遍,越来越响,那声音震耳欲聋,完全压过了操场上任何一处,我捂着耳朵,眯着眼睛,跟所有站在场边的四班人一样,发疯般的叫着、喊着、吼着,我们是真的不希望四班输掉啊!!我们一个个好像凝结幻化成了一个巨人,这巨人所发出的吼声令所有人都侧目、震撼。
15、开始了,同学们做好心理准备,一场激烈得拔河比赛作文。首先是四(1)班和四、二班比,四(2)班赢了;而后是我们四(4)班,对手是四(3)班。我们班的同学们都使出了吃奶的劲,“一、二,加油”!“一、二,加油”!张老师和啦啦对熟悉的喊声让我浑身充满了劲。经过我们这些“大力士”的努力,我们终于赢得了第一场!
16、比赛开始了,先由对方开球,对方的前锋带着球笔直地朝我方球门冲来,由于他冲的太猛了,所以我们一起拦都没拦住,我们也没追上,只靠守门员了。对方前锋向球门一脚,被守门员扑了出来,对方前锋有一脚,守门员没来得及接,球就近了。对方球员高兴能蹦起来,而我方却垂头丧气的。
17、“预备”口令一响,我连忙抓紧绳子,身子微微向后一靠,前脚用力蹬着。随着叫喊声、运动员个个咬着牙,绷着脸,双手死死抓紧身子,脸蛋儿涨得通红。老师也在旁边为我们加油、打气。拔河队员们齐心协力地拔呀、拔呀,只见绳子垂下的“手榴弹”慢慢地向我们移过来、移过来,终于,过了河界。我们班女同学高兴得个个一蹦三尺高,都喜笑颜开。
场面描写,是对一个特定的时间与地点内许多人物活动的总体情况的描写。场面描写往往是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是自然景色、社会环境、人物活动等描写对象的集中体现。它是叙事性作品的基本构成单位,是刻画人物、展开情节、表现主题的主要手段。常见的场面描写有:劳动场面、战斗场面、运动场面以及各种会议场面的描写等。
二、作用
1.塑造人物,表现主题;
2.渲染气氛,烘托事物;
3.明示、暗点主题。
三、分类
场面描写按内容而分,可分为描写情景气氛为主的场面,如欢乐的场面、喧闹的场面、悲痛的场面、壮观的场面等;描写人物活动为主的场面,如学校生活的场面、战争的场面、结婚的场面、工作的场面等;描写事件片段为主的场面,如唱歌、摄影、馈赠等场面。
四、描写方法
1.要交代清楚场面的背景。如场面发生的时间、地点、环境等,这样读者才会知道场面是在怎样的社会或自然环境中发生的。
2.要在写好总体的基础上写具体。写场面时,同学们要对场面有总体的概括,使读者对其总体面貌有所了解。但场面同时也应该有重点部分,而且对重点部分要写详细、写具体,做到有点有面。
3.要写出气氛。气氛是人们在一定环境中看到的景象或感觉到的一种情绪或感情。无论什么场面,都需要有气氛描写,如庆祝场面有欢乐的气氛描写,比赛场面有紧张的气氛描写,送别场面有难舍难分的气氛描写等等。
4.场面描写要有顺序。场面是由人、事、景、物组合起来的综合画面,不可能几笔就同时都写出来。因此,同学们在进行场面描写时要安排好先后顺序。一般来说,场面描写可以按照由面到点来安排顺序。如描写庆祝教师节的场面时,同学们可以先写欢庆活动的总体气氛,勾勒“面”的情况,然后再分别写校长、老师、同学的表现。这样就能点面结合,条理清楚。
■
一
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长安街两旁的人行道上挤满了男女老少。路那样长,人那样多,向东望不见头,向西望不见尾。人们臂上都缠着黑纱,胸前都佩着白花,眼睛都望着的灵车将要开来的方向。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拄着拐杖,背靠着一棵洋槐树,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一对青年夫妇,丈夫抱着小女儿,妻子领着六七岁的儿子,他们挤下了人行道,探着身子张望。一群泪痕满面的红领巾,相互扶着肩,踮着脚望着,望着……
(选自吴瑛《十里长街送总理》)
■
选段的场面描写中,“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人们臂上都缠着黑纱,胸前都佩着白花,眼睛都望着的灵车将要开来的方向”是对“面”的描写,是对十里长街送总理场面总的交代。而对老奶奶、青年夫妇、红领巾的描写,则是“点”的突出。选段中描写点面结合,富有层次,为后面的哀悼、悲痛气氛做了很好的铺垫。
二
青春胜利了。伤寒没有能夺走保尔的生命。保尔已经是第四次跨过死亡的门槛,又回到了人间。卧床一个月之后,苍白瘦削的保尔终于站起来,迈着颤巍巍的双腿,扶着墙壁,在房间里试着走动。母亲搀着他走到窗口,他向路上望了很久。
积雪融化了,小水洼闪闪发光。外面已经是乍暖还寒的早春天气了。
紧靠窗户的樱桃树枝上,神气十足地站着一只灰胸脯的麻雀,它不时用狡猾的小眼睛偷看保尔。“怎么样,冬天咱们总算熬过来了吧?”保尔用指头敲着窗户,低声说。
母亲吃惊地看了他一眼。
“你在那儿跟谁说话?”“跟麻雀……它飞走了,真狡猾。”他无力地笑了。
(选自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
雪融风暖,麻雀梳理着羽毛、准备展翅奋飞的场面描写,使读者感受到大病初愈的保尔欣喜欢快的心情和旺盛的生命力;与麻雀的对话,更是在不经意间透露出保尔不甘寂寞、渴求工作的心情。比兴和拟人的修辞手法,使这一场面描写情景交融,充满耐人寻味的情趣。
三
熊熊的营火燃烧起来了,红彤彤,金灿灿,映红了天,映红了地,映红了小伙伴的张张笑脸。同学们围着营火,尽情地唱呀,跳呀,校园里成了欢乐的海洋。
你看,小芳头戴孔雀的头饰,翩翩起舞,就像孔雀抖开了五彩的翅膀;王强戴着小白兔的头饰,一蹦一跳,紧紧地围在“嫦娥”的身旁!王伟头戴熊猫的头饰,抱着一棵翠竹起舞,逗得大家笑得前仰后合。文艺节目开始啦!精彩的演出,引得同学们发出一阵阵琅琅的笑声。四年级同学随着音乐的节拍,表演了“登月火箭”的舞蹈。那队形一会儿变成巨大的火箭,指向夜空;一会儿变成整齐的队列,阔步前进,象征着我们前进在“四化”的大路上。张伟和王钢说的相声《小马虎》,逗得同学们捧腹大笑。他们说的是:一个粗心马虎的同学,脖子上挂着钥匙,却到处乱找,弄得家里盆朝天,碗朝地。笑过之后,给了我们多少启示啊!一个个节目,引出一片欢声笑语,发出一阵哗哗的掌声。
夜深了,营火越烧越旺,天上的星星眨着眼睛张望,枝头的小鸟在眼巴巴地望着我们,好像要参加我们欢乐的晚会哩。
(选自浩友玉汝《营火晚会》)
■
选段以轻快的笔调,生动地描写了营火晚会的一个场面,表达了伙伴们喜悦的心情。同学们写片段时,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平铺直叙地记流水账,缺乏中心。而这一片段中作者却在概述营火升起的情景以后,紧紧围绕“欢乐”展开段落,像电影切换镜头那样,分别摄取了同学们的神态、服饰,精彩节目的表演,令人神往。结尾用“枝头的小鸟在眼巴巴地望着我们,好像要参加我们欢乐的晚会哩”一句话,直点题意,收束全文。
四
女老师正在神采飞扬地讲课。学生们大睁着眼睛,如一群饥饿的小鸟,正翘首企盼着鸟妈妈的哺育,又像一株株干枯的禾苗,正渴望着雨水的滋润。
刘雅的目光本来也是紧紧追随着老师的,可是,突然,她不经意瞥见了窗外那个女人――对面教学楼外高高的脚手架上,一个女人正在吃力地攀爬。刘雅的心也随着她艰难地攀爬,被牵扯得越来越疼,像被尖利的钢针刺着一样。
深秋的风肆虐着。女人背上吊着一根细细的保险绳,这让刘雅稍感安慰。她沿着纵横交错的脚手架,左一下,右一下,屈身,展臂,弯腰,终于爬上了终点。
在那儿,一只涂料桶正从空中吊下来,晃晃悠悠,像飘荡的秋千。女人眼疾手快,左手抓住脚手架,右手抓住晃动的涂料桶,将它稳稳地放在自己脚边的木板上。然后,女人站在木板上,竟小心地解开了背上的保险绳。她左手抓着脚手架的钢管,右手麻利地拿着一把大刷子,弯腰在桶里蘸了蘸涂料,挥手在墙上涂抹。左一下,右一下,刷子不停地挥舞,女人像一个豪放派的画家。片刻,墙上就是白晃晃的一片。
刘雅的心悬起来,高高地悬在半空中。她害怕女人从那七层楼高的脚手架上突然飘下来,像一片落叶。
这样想着,刘雅的心就生生地被撕裂似的疼起来,她的眼前出现了另一个女人的形象,那个与她心心相系的女人,那个让她放心不下的女人。
想着想着,刘雅的泪水就汩汩地涌出来,开始时无声无息,后来就控制不住地有了嘤嘤的声音。
“刘雅,你怎么了?怎么哭了?”所有的目光都被那嘤嘤的哭声吸引过来,刘雅被罩在惊诧和关切的目光里。女老师温柔地走上前,轻轻拍拍她抽动的双肩,爱怜地问:“是哪里不舒服吗?要不要送你去医务室?”
“不了,我自己去!”刘雅终于勇敢地抬起头,老师看到一张满是泪水的脸。刘雅擦了一把泪,在老师关注的目光里走出了教室。
她并没有去医务室,她只是心病。那块心病,多少年都无法根除。她跑进学校的电话亭,快速拨通那个熟悉的号码。那边传来一个温柔的声音:“小雅,有什么事吗?妈妈正在脚手架上忙着呢,说话不太方便,等会儿打给你好吗?”
“不,我就要现在跟你说话!”长这么大,刘雅第一次在电话里那么放肆地和母亲撒娇。“你怎么了,小雅?”母亲听出刘雅的哭声,紧张地问。
“妈妈,你系保险绳了吗?”
“没有呢,系了绳子,干活碍手碍脚的,不系,干得快一点。”母亲平静地回答。
“不,你赶快系上保险绳,赶快!”
(选自李桂芳《请系上保险绳》)
■
选段中女工在高空作业的场面牵动着刘雅的情绪和感情,让刘雅想到自己的母亲为了多挣钱,干活时常常不系保险绳,她一直担心母亲的安全,从而引出下文刘雅给母亲打电话的感人情节,表达了她对同样处境中的母亲的担忧和牵挂,也表达了母女之间的真挚情感。
■
一、描写一段表现新年热闹气氛的场面(情景气氛类)。
示例:“当当当……”随着新年钟声的敲响,烟花和爆竹便齐鸣起来。我和爸爸拿出了早已准备好的烟花,点燃了烟花筒。只听见“轰”的一声巨响,一颗烟花弹升到了空中,在一瞬间爆炸了,那爆炸了的烟花仿佛是一朵美丽的莲花在空中展开了花瓣。这时,一颗颗烟花又从烟花筒中喷发,像无数颗明亮而璀璨的流星,在天空中一闪而过……天空中还闪烁着其他的烟火,它们有的如一串串珍珠,有的如一朵朵,有的如一条条瀑布……让我目不暇接。一声声响亮的爆竹声,一朵朵光芒四射、灿烂无比的烟花,在天空中飞舞,各式各样,五光十色,把天空点缀成了一片花的海洋,夜空顿时变得光彩夺目。此时的场面,被笑声、鞭炮声、喊声、乐曲声合成的旋律包围着,真是热闹极了。
二、试描写一段赶集的场面(人物活动类)。
示例:如果是集日,那就更热闹了。人流中数农村人多,现在农民富裕了,谁来赶集也要花个几十块钱。你看,一个年轻的姑娘正在试着一件漂亮的上衣,她的同伴在讲价。那边一个乡村老奶奶在布摊前买柔姿纱,看样子大概想做一身太太服吧。小孩子赶集就图吃喝了,每个孩子手里都拿着吃的:糖葫芦、羊肉串、麻花,还有水果和各种小食品,他们紧紧地跟在大人后面。此时你几乎看不到骑自行车的,赶集的人都知道,要想推车在这个小集市上过去,不出几身汗休想。
摘 要:掌声走进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方式,与教学效果关系十分紧密,所以,执教者不可小视。在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对学生的激励方式多种多样。但随着时代的进步,很多都已经过时,于是鼓掌激励,在目前还较为新颖。
关键词:掌声;教学效果;效益
最近我以教研组长的身份,听了一位教师两次执教《安塞腰鼓》,其中在完成“拓展延伸”教学任务时,多次响起掌声,叫我思绪万千,难以平静。
下面谈一谈这堂课中的掌声究竟有何效益。
(片段一)
师:《安塞腰鼓》一文,成功地运用排比、反复、比喻等修辞手法,向我们展示了安塞腰鼓慷慨激昂、气壮山河的场景,下面请同学们学习课文,借用上述修辞手法,发挥合理的想象与联想,描绘一段令你难忘的场面。比如,精彩的足球比赛场面、激越的舞蹈场面、激动人心的晚会场面……
教师的话音刚落,课堂上就一片寂静,只有写字的沙沙声。
(时间到了)
师:谁愿意把你写好的语段念出来和大家分享?(举手示意)
生:我描写的是一场舞蹈表演:音乐响,舞蹈者就翩然登场,时而腰鼓晃动,时而手臂舒展,在美丽的灯光中激越起舞,宛如一群仙女下凡。
师:太好了,文思敏捷,语言优美,文采飞扬!给他一个掌声!教室里一阵哗然,异常热闹。
师:还有哪位同学能把你的杰作读给大家听听?
良久,任凭老师怎么鼓励也没一人举手。这大概是掌声惹的祸吧!我认为过早地给学生掌声,只会扼杀其他同学个性展示的欲望,阻止更多学生独立思维的发展。既然都“太好了,文思敏捷,语言优美,文采飞扬!”谁还愿意再把自己的描写读出来呢?谁还愿意再去想更多的描写方法呢?再说这位学生描写的语段中有排比、反复的修辞手法吗?真的达到文采飞扬了吗?我猜测班上的优生也是心里有数的,只不过不想否定教师给予掌声与评价罢了。
只出现一人举手发了言,有必要鼓掌吗?有必要下那样的评语吗?
由此可见,执教者在不该给掌声时给了,不该妄加评价时评价了,只会给学生的个性张扬和独立思考带来负作用。赞美与事实相符,才能使学生建立自我评估体系,才能引起学生产生良好的心理刺激,增强学生积极向上的自信心。激励性的掌声要有量度控制,不和谐的,不但不能引起学生的激情,反而易引起学生的心理偏差,影响学生对知识信息的吸纳。下课后,我主动与执教者进行了耐心的交流,希望她能换班再次进行这一环节的教学,看效果会怎么样。她觉得我说得在理,就欣然答应了。
(片段二)
甲生:我描写的是一场足球比赛:9号队员像离弦的箭一样,奋起一脚,球在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直入球门。球进了,全场像火山喷发一般沸腾了起来。球迷们欢呼着,呐喊着,拥抱着,共享这来之不易的胜利。
乙生:我描写的是一场舞蹈表演:一段优美的葫芦丝,忽高忽低,忽轻忽重,忽缓忽急,忽抑忽扬,忽顿忽挫,动人心魄。衣着盛装的舞者,时而轻摇,时而舒展,时而急越,在五彩斑斓的霓虹灯下翩翩起舞,恰似人间仙境,让人目不暇接,美不胜收。
丙生:我描写的是一场动人的晚会:当激昂的乐音戛然而止的时候,人们仍然陶醉在乐声之中,全场一片寂静,良久,人们才从音乐中缓过神来,接着霹雳般的掌声响彻寂静的夜空,那掌声是炽热的,是激昂的,是深情的。
一个接一个的举手,一个接一个的大声发言,一个接一个的热情掌声。课堂气氛格外活跃,师生激情异常高涨,叫我分外
兴奋。
师:同学们的想象力真好,无论是描写哪一个场面,都恰到好处地运用了比喻、排比、反复的修辞手法,真棒!
第二次执教的效果明显好多了,这是为什么?
我认为主要原因是教室安静,没有多余的掌声和评价,给了学生自由、宽松、宁静的心理环境。学生深入感悟文体、品味语言需要静下心来独立思考,无需热闹非凡的掌声和不切实际的评语。
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参差不齐的,不少学生一时回答不出问题或者答得不令人满意,教师不要妄加判断或者喝倒彩,应该多引В多鼓励,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有时让学生静静地思考,要胜过老师的千言万语,教师不能太累了,对身体健康不好。
一、 作前“下水”,在鉴评中防患未然
众所周知,真正的游泳教练在教游泳前常常会做几个错误动作,为的是避免初学泳者犯同样的错误。小学生的习作从整体上讲较稚嫩,习作符合要求且真正优秀者较少,如果教师在学生习作前以“病文”示错,通过师生、生生互评,会起到明确习作要求的作用。
记得学生写小作文《记一次接力比赛》时,我提出了抓住场面描写,把活动过程写具体的练习要求。习作前我根据以往学生习作中出现的倾向性问题,出示了以下病文片段:“接力比赛开始了,我们组二十几个同学分别站在跑道两头。‘砰’的一声枪响,徐伟手握接力棒,冲出起跑线。另一组的张小萌同时起跑了,他们俩几乎同时跑到对面,第二个,第三个同学也难分先后。排在我前面的是王大鹏,他是校足球队员,人称‘飞毛腿’,谁知对方的徐龙是学校田径队的一员猛将,比赛不分上下。只怨小胖墩徐志拖了后腿,我们一组失败了。大家垂头丧气,更令我不服气的是班主任并没有批评徐志,还一个劲地安慰他。”
读完下水文,我提出了以下问题供小组评议:1. 回想一下比赛经过,怎样确定点与面、详写与略写?2. 片段中出现了三个场景,你觉得哪一个场面最精彩,是怎样烘托比赛气氛的?3. 班主任见徐志拖了后腿,为什么还安慰他?评议中,学生各抒己见,有的说应在许多人物中选择不同的人物和安排叙述层次,使重点更突出;有的说要场内场外结合,写好小观众的表现,烘托气氛;有的说徐志虽跑得不快,但已尽力了,我认为应该写一下班主任是怎么说的,徐志表情怎样,突出团队的力量。评议中,我始终围绕怎样写好“活动场面”这一重点进行巡回指导,启发学生对病文的不足进行评议,引导学生理清顺序,关注细节,烘托气氛,提高学生选取重点场面谋篇布局的能力,防止了习作中出现记流水账,以及只写参赛者而忽视烘托气氛等主要偏差。
二、 作中“下水”,在点化中、比中求佳
学生习作过程中,教师应通过巡视及时发现普遍性的问题和遇到的困难,适时“下水”。如叶圣陶所言:“随时给学生引导一下,指导几句,这是最有益的启发,最切用的经验。”这种方法往往可口述“下水”片段与学生作文进行比较和分析,帮助学生突破写作“瓶颈”,或调整写作思路,或把事理写具体,使习作更符合训练要求。
如学生在写《我喜爱的小动物》时,一个学生是这样写波斯猫的眼睛的:“波斯猫的眼睛多么讨人喜爱,活像两颗闪亮的宝石,十分漂亮。那只波斯猫慢慢走近了我,像是看了我一眼,那眼珠子闪闪发亮,在它那温和的目光中,我感到了波斯猫的温顺可爱。”当我在实物投影仪上出示这一片段时,不少同学评议习作抓住了波斯猫眼睛的特点,用了恰当的比喻,还通过观察写出了自己的真实感受。学生的点评说得一点不错,但我忽然想起特级教师管建刚在点评孙双金老师的一堂观察作文课时是这样说的:“于写作而言内在的体验比外在的观察更重要。”“作文课不能只关注观察之类的技能,要在思考上、思想上关注学生的成长。”为了深化学生的生活体验,调动学生的感官,进一步写好波斯猫的眼睛特点,我思考片刻,一段“下水”文脱口而出:“当我走到铁笼边,几只波斯猫静静地躺着。‘啊!它的眼睛是黄的!’‘不,它的眼睛是蓝的!’同学们争论着。我抬头仔细看了挂在铁笼上的介绍,才知道波斯猫两颗眼珠的颜色并不一样。你看,它的左眼多么像黄色的明珠,而右眼如蓝宝石般晶莹透亮。正当我们看得入神时,一只波斯猫微微翘着尾巴,稳重地站了起来,轻轻地爬到铁丝网上,用热情的眼神盯着我们,像是欢迎我们的到来。”然后,我让学生对两个片段进行对比性评析,有的说,写小动物的任何一个部位都要细致观察,如果观察不够细致,就不会发现波斯猫眼睛的不同颜色;有的说,观察细致能帮助我们运用贴切的比喻,把眼睛写得更灵动;还有的说,观察小动物的某一个部位不仅要观察静态,还要观察动态。令我欣喜的是学生在对两个片段的对比评析中渐渐掌握了写小动物的规律。其实,作中“下水”是一个导评过程,而这一过程旨在引导学生不仅要“自己寻找话题”“用自己的话写”“原原本本地写真实的事”,还应引导学生拓展思维空间,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表达个性。在作中“下水”时,我还发现不少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比试欲和新鲜感。虽然学生所选择波斯猫的特征各异,但都兴趣盎然地从不同角度自改作文,把看法、想法、感情、行动写真实,修改后的重点段落都比原作更关注事物特征,更关注细节,表达出自己观察小动物时的独特感受。
三、 作后“下水”,在示范中自我统整
一个小时改不完几篇作文,是的,批改作文是个苦差事,要改错别字、病句,更令教师头疼的是言之无物和叙事颠三倒四。正因为如此,大多老师认为把“下水”指导放在作前为佳。其实不然,叶圣陶先生说:“能不能把古来的传统变一变,让学生处于主动的地位呢?假如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师只给些引导指点,该怎么改让学生自己去考虑,去决定,学生不就处于主动地位了吗?养成了自己改的能力,这是终身受用的。”
笔者之所以提出作后“下水”,其真正目的就是为了落实《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精神:“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中提高写作能力。”我常用的方法是先浏览部分或全班学生的习作草稿,初步了解出现的主要问题,而后或围绕“开头”“结尾”下水,或抓住谋篇布局“下水”,或针对自然过渡“下水”,或侧重细节描写“下水”,每次侧重点不同,然后让学生针对习作的薄弱环节重点修改,经过反复训练,逐步提高学生统整全文的能力。举个例子吧,学生写《我的同桌》作文后,我发现肖像描写不够真实和贴切,于是我在“下水”文中刻意突出了人物的“肖像”,并引导学生讨论修改。有的说自己的作文中对人物眼睛和表情写得不够生动;有的找出了把嘴唇颜色和红领巾相比不够确切;有的说自己同桌的外貌十分逗人喜爱,但不该用嘲笑的口吻写他的鼻子……在对“下水”文的述评和引领下,学生都认真讨论和修改自己的作文,修改后的人物描写不仅特征明显,而且写法各异,语言生动活泼。
一、王维边塞诗的内容分类
(一)战争类
战争类的边塞诗在王维所创作的诗词中占据主体地位,有描写危险战争场面的,体现边关战士勇敢杀敌、不惧生死,想要报效国家的英雄气概.比如从军行燕支行等,这些边塞诗具有相同的特征,即不会直接描写具体的战争,而是利用侧面刻画、紧张气氛的烘托等方式来叙述战争场面.比如陇西行当中,通过对士兵飞速报告军事情况的动态化描写,来体现战争的紧张.此外,战争类的边塞诗也存在一个显著的问题,即诗中含有诗人强烈的个人理想主义,大部分战争最终都获得了胜利,并且所有战士都勇往直前、所向披靡,特别是在燕支行这首诗中,王维更是为读者塑造了一个完全的战士形象,虽然体现的豪情壮志、慷慨淋漓,但整体显得过于夸张,少了一丝温情感.王维在亲自抵达边塞后,对塞外生活有了更加直观的感受,因而开始揭穿并批判军队当中赏罚不明以及有功不及时奖励的弊病,体现对战士不公待遇的同情和不满,也更加关心边塞战士的情感世界,比如从军辞行陇头吟等.其中在陇头吟中这样写道:“关西地区的老将不胜悲愁,驻马倾听笛声不禁老泪横流.”再如老将行中,形象生动的总结了老将英勇壮烈的一生,青年参军勇敢善战、中年战绩赫赫却从没有得到任何赏赐、晚年为了国家重新披上战衣.整首诗流露着浓浓的悲凉之意,表达了王维对老将的深深同情.
(二)送别类
送别类的边塞诗大部分都是王维送别亲人和朋友远赴边疆时所创作的,表达了他对亲人和朋友去边疆的深切祝福以及对他们在边疆报效祖国的美好期望.比如在送陆员外送元二使安西送刘司直赴安西送崔三往密州觐省奉和圣制送不蒙都护兼鸿胪卿归安西应制等.这些送别类的边塞诗存在的共同之处,都是对边疆地区的景色的描写,借此来体现路途的辛苦,并且诗的结尾都是对朋友或亲人的祝福和鼓励,表达作者希望他们能够建功立业.由此能够看出,王维创作的送别类边塞诗过于相似,并且诗的形式也如出一辙,都是描写景色及抒感、遥祝和寄托的创作模式,这在一定程度上弱化这类边塞诗的情感真挚程度,因而其成就也不是太高.但这些诗词中却也留下了许多流传至今的经典诗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不可否认的是,这种送别类的边塞诗对于边疆景色的描写的确体现了边塞地区雄伟壮丽的风光,为读者绘制了一幅与众不同的边塞风景图.
二、王维边塞诗的审美艺术表现
(一)通过边塞景色表达审美意趣
使至塞上是王维刚到两周河西时所创作的边塞诗,诗中这样写道:“乘坐单车想去慰问边关,途径的属国已过居延.向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边塞,北归大雁正在天空中自由翱翔.浩瀚沙漠中孤烟直上,黄河边上落日浑圆.达到萧关时遇到侦察骑士,告诉我都护已经到达燕然.”该首诗中的前两句表述的是此次出行的阵仗,即交通工具是单车,出行目的地是边关,途中经过居延,并且根据大雁北归能够判断出当时是夏季.看似平淡的表述,实际上诗人想要表达的是独自上路的无助和落寞.后两句是王维最擅长的创作手法,即以诗作画.茫茫沙漠一眼望不到边际,晴空万里却看不到一丝云彩,只有天上的一缕狼烟,在诉说着战争故事.转眼间到了傍晚,长河中倒映着红日.这其中,王维使用了对比方法来构图,具体包含以下几种对比.其一是形状上的对比,广阔的沙漠与一缕狼烟.狼烟是孤单的,而沙漠则是宽广无边的,一小一大的形状比较,让一缕孤烟更加醒目,沙漠更加广袤.其二是颜色的对比,沙漠的金黄色、天空的浅蓝色以及落日的火红色.蓝天下,一轮火红的落日垂在河上,在河面留下血红的倒影,为沙丘穿上了金色的外套.不同色彩之间彼此映衬,画面颜色凝重,反面衬托出边塞夜晚的凄凉,进一步表达出王维受朝廷排挤而难以诉说的情感.
(二)通过边塞故事抒发审美情感
相对于王维创作的山水田园诗来说,他的边塞诗通常会利用动态化的描写来突出阳刚之气,因为描写战胜需要进行动态化的烘托,否则将无法表现出刀剑齐动、铁骑驰逐的壮烈场面.若是将使至塞上视为一幅恬静的画卷,那么王维创作的陇西行则是一幅让人震撼的动态画面.诗中写道:“告急的军使跃马扬鞭,一走就是十里,一扬鞭就是五里,漫长的路程风驰电掣般一闪而过.这是西北都护府的军使,他传来加急的军书,报告匈奴大军已将我大唐西域重镇酒泉全部包围.在收到军书后,抬头向西望去,只见漫天飞雪,望断关山也看不见烽烟的痕迹,原来军中的烽火早已中断.”王维在创作这首诗时,题材选择的角度极其独到,并没有像其他边塞诗人那样直接描写战争,而是通过报送军书这一片段来间接的描写.王维立足点既不是军书被送出之前边关遭受围堵,也不是军书送到后派遣援军,而是精细到快马告急这一微小的片段.他利用工整对仗的词句,通过夸张地语言描写出了军书送到途中的焦急、忐忑的氛围,根据漫天大雪中断了烽火信号,来突出快马传书的迫在眉睫.而对于战争的详细情况,则让广大读者自己展开想象.王维利用“烽火”“快马”“漫天飞雪”等意象,将读者带进了战争局势紧张、忧愁压抑、大雪纷飞的情景中,通过实景来体现虚景,让有形与无形有机结合,让具象和抽象深度融合.这种巧妙的构思,独特而细致,真正让他的边塞诗成为了一幅艺术作品,具有巨大的审美价值.
(三)通过边塞音乐体现审美理想
王维在音乐方面具有深厚的天赋,创作过程中不仅有着诗人的思想情感,同时还能准确地控制有限的音响,善于利用声音来描绘画面,体现生动的战争场面.比如从军行这首诗,就是一首集聚各种声音的边塞诗,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仿佛各种声音在耳边回响.其中这样写道:“阵阵的号角声,惊醒了正在熟睡的士兵,士兵们开始紧张的准备出发.敌军已经吹响了胡笳,战马嗅到战争的气息也兴奋地叫起来,双方都在争抢黄河.太阳落到沙漠的边地,战士们的厮杀声弥漫在整个沙漠中.战士们消灭了敌军,擒获了首领,将绳子套在他们的脖子上带回来献给天子.”该首诗中出现的吹角集合、战马嘶吼、胡笳悲鸣、马蹄踏水、硝烟拼杀等多种声音惟妙惟肖、跃然纸上,不仅展现了战争的艰辛,也歌颂了战士们勇敢拼搏、浴血奋战,为国家无私奉献的精神.根据听觉的多种感受来描写战斗的场景,每个场景之间的衔接变成叙事过程.这样的创作视角,与众不同、充满创意,用有限的文字表达出无限的意境.王维年轻期间曾担任太乐丞,当他达到河西时,对边塞风土民情,特别是音乐方面,有着独到的角度和想法.大部分的边塞诗一般将“羌笛”赋予“强烈的思乡”含义,但王维却另辟蹊径,在其创作的凉州赛神这首诗中,他真实地描写了羌笛在边塞风俗民情中的作用.诗中这样写道:“凉州城外街道上行人不多,百里以外的烽火台依旧能够看到虏骑所到之处飞扬的尘土.塞神的边塞军士敲鼓吹乐,与城东骑射一绝的大神共同比赛.”这首诗主要描写的是边塞中迎神赛会的场景,通过对乐器声音的直接描写,让其成为读者眼中的客观对象,不仅体现了边塞生活,同时又描写了当地的民俗文化活动,让人赞叹整首诗的韵律之美.